念奴娇过洞庭(自己整理修改的完美清晰版)ppt课件.ppt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望洞庭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pin)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chng ch)。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y)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南宋),学习目标,一、学习本词物境与心境高度融合、自然美与人格美浑然一体的艺术特色。二、学习作者遭遇困境却光明磊落、处变不惊的心境和超拔高洁的人格。,作者简介,张孝祥(11321170),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绍兴二十四年(1154)廷试,高宗亲擢为进士第一。主张恢复中原,反对隆兴和议,两度被弹劾落职。其词多以抗金复国为主旨,气势豪迈,淋漓痛快,在南宋初期的词坛影响较大。张孝祥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与张元干一起号称南渡初期词坛双璧。他的词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是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写作背景,采石矶大捷之后,南宋军民极受鼓舞。宋高宗起用抗金派大臣张浚,当时张孝祥在张浚幕府。到孝宗时,张浚和张孝祥重新受到重用,但随即受主和派诋毁,张浚罢判福州,张孝祥也受牵连而落职,回到芜湖家中。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因主和派失势,张孝祥得以复官,任职了一年时间,乾道二年(1166),又遭到诽谤而被罢官,再次经历了仕途的险恶。他七月由桂林北归,中秋之夜到洞庭湖畔。平湖秋月之夜,诱发了词人深邃的“宇宙意识”和“勃然诗兴”,使他挥笔写下了这首词。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作者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时年35岁。,课文讲析,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1、青草:即青草湖,在湖南岳阳西南。,临近中秋时节,洞庭青草二湖,不见一点风的颜色。,秋高气爽、玉宇澄清的景色,是纵目洞庭总的印象。,课文讲析,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2、鉴:镜子。3、琼:美玉。4、着:附着。5、扁舟:小船。,如玉镜琼田般的湖面广阔而邈远,附着我的小舟一叶。,“玉鉴琼田”形容湖水明净光洁。在三万顷的湖面上,安置我的一叶扁舟,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有力地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概。,课文讲析,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6、素月:洁白的月亮。7、明河:银河。8、表里:里里外外。此处指天上月亮和银河的光辉映入湖 中,上下一片澄明。,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这三句写水天辉映一片晶莹。上下通明,仿佛是一片琉璃世界。喻示一种极其高尚的思想境界,诸如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杖藜从白首,心迹喜双清。杜甫屏迹三首其二“表里俱澄澈,心迹喜双清”,恰好可以集成一联,给我们树立一个为人处世的准则,诗人的美学理想高尚,心地纯洁,他的笔墨才能这样干净。,课文讲析,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我心中悠然感到那种美妙,实在难与人说。,洞庭湖是澄澈的,词人的内心也是澄澈的,物境与心境悠然相会,达到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这种难说的体验是心物融合的美妙体验,只有这种美妙的体验才是难以诉诸语言的。,小结 词的上阙写洞庭湖月下的景色,突出写它的澄澈。,课文讲析,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9、岭海:五岭至南海之间的地域,指今两广一带,作者此前为官广西。10、孤光:指月光。11、肝肺:一作“肝胆”。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应说在岭南的这几年,只有月光可以见证,我肝肺如冰雪般高洁。,课文讲析,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12、萧骚:稀疏。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13、沧浪:青苍色的水。,此刻的我,头发稀疏,披着单薄的衣衫,稳稳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课文讲析,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14、挹:舀。15、北斗:星座名。由七颗星排成像舀酒的斗的形状。16、万象:万物。,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汲尽西江之水以为酒,拿北斗星当酒器慢慢斟酒来喝,请天地间万物作宾客,这种幕天席地、神游宇宙,以奴仆命风月的精神状态,是出于何等浪漫神奇的想象!又是何等的自信与豪迈!表现了盲人抛宝贵荣辱于云外,豪迈又飘逸的情怀。,课文讲析,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忘记今夕是何年!,不知今夕何夕:这里是极度赞叹此夜之美好。,自己已经完全沉醉,忘记这是一个什么日子了。这两句作全词的结尾,收得很轻松,很有余味。从那么博大的形象收拢来,又回到开头“近中秋”所点出的时间上来,首尾呼应,结束了全词。,小结,下片着重抒情,写自己内心的澄澈。,主要写景,景中寓情。通过描写广阔清静、上下澄明的月色湖光美景,表现作者光明磊落,胸无点尘的高尚人格。,词的上阕,词的下阕,着重抒情,意转激昂。抒发豪爽坦荡的志士胸怀,表现了旷达胸襟和超脱的人生观。,课文小结,此首月夜泛洞庭作。写水光月光,上下澄澈,境极空阔。而胸襟之洒落,气概之轩昂,亦可于境中见之。“洞庭”两句,言湖中无风。“玉鉴”两句,言湖面之广。“素月”三句,言月光映水之美。“悠然”两句,收束上片,言泛舟之适。下片,写月下之感。“应念”三句,言中心之纯洁。“短发”两句,言夜深湖冷。“尽吸”三句,言湖上豪饮。末句,言湖上独啸。通篇景中见情,笔势雄奇。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这首词在情与景的交融上有独到之处,天光与水色,物境与心境,昨日与今夕,全都和谐地融会在一起,光明澄澈,给人以美的感受与教育。,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南宋),艺术赏析,一、物境与心境的融合 这首词,通篇景中见情,笔势雄奇,境界空阔,表现了作者胸襟洒落、气宇轩昂,显示了作者的高尚品质。词的上片侧重描写物境,下片侧重描写心境。但两者并非分离为二,而是合二为一,物境与心境互相映射,达到了高度的融合。,二、超现实的天人合一的想象 这首词写游览洞庭湖,但几乎没有纪实的成分,给人的感觉是清虚而空灵,暗示了词人精神上崇高、邈远的追求。从而创造了独特意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因而受到后人的重视。,背诵!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