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docx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解读 一、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的性质 课程指南是*对上海市21世纪初的学前教育课程的整体规划,体现了*的意志,体现了*对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纲要的基本文件。 课程指南根据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提出了学前教育课程的“质量标准”,同时,为课程理念的落实提供了明确的实施途径。 因此,课程指南是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行动纲领,是幼儿园和教师进行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也是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的依据。 二、课程指南的框架结构 课程指南内容包括课程理念、课程的结构、课程目标和内容等,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以及几个附件等内容。 三、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念 对课程的几个基本认识 1、 确立大课程观幼儿园的一切活动都是课程。 2、课程改革既要改革课程理念,又要改革教育技术。 3、 课程改革要引导全员参与、整体互动。每一位教师都是课程改革的主体。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1、“以幼儿发展为本”是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发展性 现代学习的目的: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 “让课程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副标题。 现代学习方式的宗旨:宏扬人的主体性。“为本”主要体现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依据: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课程应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教育要遵循幼儿发展的逻辑,尊重孩子发展的规律、程序、个性特点等。 二期课改的落脚点: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挑战: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 2、注重早期幼儿潜能的开发注重个别性。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证明人的潜能的多面性和开发的可能性。 脑科学的发展证明学前期儿童存在许多关键期、最佳期,此时进行智能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是承认差异、发现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让学生获得有差异的发展。 3、以素质的启蒙为核心注重奠基性。 正确理解“启蒙”二字。幼儿园目标指向的全面性,要关注对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有用的素质加以培养,重视可持续发展的一些要素:兴趣、情感、正确的态度、获取知识的能力等内容。 课程指南中五条课程理念的内涵: 1、确立以幼儿和谐发展为取向的课程目标 目标是灵魂,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二期课改着眼于为幼儿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打基础,因此,要从生活习惯、学习能力、情感与自我意识审美情趣等方面考虑幼儿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幼儿将来适应未来社会奠定最初的基础。 如课程指南在目标的表述上较多地运用“体验、感受、接触、发现、尝试、兴趣”等词汇,突出了情感、态度、习惯、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 2、建构以整合、开放为特点的课程内容 根据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直接的体验,将课程内容整合为共同生活、探索世界、表达和表现三大领域。并与幼儿参与的多种活动,设计和组织课程的具体内容。 共同生活主要指个人的健康生活及与他人交往的社会生活。 探索世界主要指对自然现象、物质以及人造物等进行态势,从中获得亲自然亲社会的情感,培养探索的兴趣、正确的看法等。 表达和表现主要指让幼儿用多种方式表达和表现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如语言、动作、符号等。倡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运用多种表征方式,反映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并体现乐趣。 强调以学习者为主体建构课程。课程要面向全体幼儿,使他们共同发展,又有个性特点的发展。课程要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确立科学的培养目标,促使每一个孩子得到和谐发展。 3、优化以活动、体验为特点的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强调活动的教育价值;强调活动的过程体验;强调优化教与学的方式,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课程实施强调活动的计划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统一,提倡集体、小组、个别学习的方式相结合,教师要充分发挥教育机智,抓住最佳教育时机,以适应幼儿的个体差异。 4、 以民主为原则的课程管理 增强了课程的选择性,赋予了幼儿园和教师选择和创编课程的自主权,强调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倡导弹性的课程管理,为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提供了空间。 5、完善以发展为导向的课程评价 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反馈调节功能,多渠道地收集有关幼儿的发展状况、教师的教育行为以及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信息和意见,逐步形成通过评价促进幼儿发展、教师发展和幼儿园发展的有效机制。 四、课程目标 总目标:通过课程的实施,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认知能力、技能等各方面的发展,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爱护环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 总目标突出了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具体的培养目标:共有六条。 理解上述目标时要注意: A、理解和掌握每一条具体目标的多重指向。 B、目标是过程性的不是即时就可完成的。 C、每一条目标的完成需要大量的内容和方法、途径协同作用。 (三)目标的价值取向 1、和谐发展的取向 总目标突出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面性、和谐性。 总目标体现包含二个要点:一是概括性;二是方向性。全面含盖了个体发展所要达到的高度,又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2、情感态度取向 情感态度是认知发展的动力机制。对积极的情感态度是影响幼儿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3、基础启蒙性 课程目标“也要为幼儿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奠定最初的基础”。 因此课程指南的目标定位让幼儿“初步了解、初步形成、初步接触”等词汇,要求我们着眼于为幼儿的后继发展打基础的过程性目标,要避免急功近利,刻意训练,单科拔高等不良倾向。 如何处理“初步”与“挑战”的关系?即“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富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工作的难点。 这是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统一。教师要考虑二个问题:一是幼儿原有的基础,二是考虑在原有基础上的适宜性发展。(P9)考虑幼儿接受的可能性。 五、课程内容: 幼儿园课程内容是构成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要素,是课程的核心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 “课程内容主要从活动的经验指向角度进行表述。生活活动、运动、学习均以活动的基本经验为核心内容,并辅之相关的内容示例”(课程指南P5) 1、课程指南中基本经验的内涵和价值 课程指南中基本经验是站在幼儿角度所描述的教育目标。既是站在幼儿角度上对课程总目标进行分解,又明示了课程内容所指向的要求,是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准和依据。 基本经验强调幼儿与环境的互动的过程中建构知识,注重幼儿直接体验的过程,基本经验的提法,本身就是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引导教师客观地评价幼儿,不会用统一的标准去规范每一个孩子,注重原有基础上的主动发展。 2、基本经验所折射的课改理念 反映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和“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课程目标观。 20条基本经验概括了三大板块的内容,体现了交叉性和渗透性和整合性。同时也体现了开放性和体验性。 3、基本经验的提示的作用 课程指南中基本经验可以帮助我们确立正确的课程观,克服“课程就是教材”的片面的认识,避免选择课程内容时的盲目性、随意性和无系统性。 可以引导教师从关注文本走向关注幼儿,把课程内容视为幼儿的学习经验,而这种经验是幼儿真正理解和体验的,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 六、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的三个层面: 课程类型共同性课程、选择性课程。 课程项目生活、运动、学习、游戏。 课程生成方式预设课程、生成课程。 1、构建体现双重功能的课程类型 共同性课程保底的功能,指向各类幼儿园、全体幼儿。选择性课程因园而异、因人而异,体现拓展、提高的功能。鼓励一定程度的不平衡和个性化,克服一刀切、齐步走。 2、构建以活动为出发点的课程项目 3、提出了“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相结合的课程生成方式 所谓“预设”,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幼儿兴趣、学习需要,有目的、有计划设计的教育活动。指南强调教师在这一类活动过程中,要根据幼儿的实际,进行动态性的调整,积极地引导幼儿主动地活动。 所谓“生成”,是指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需要,自主产生的活动。这类活动强调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支持、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和交往,满足幼儿的学习需要。 预设凸现课程的目标取向;生成凸现课程的过程取向。教师要把握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积极发挥预设与生成各自的优势。 七、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的关键价值 课程实施的过程是园本化课程构建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的过程;也是塑造21世纪一代新人的过程。 课程实施的关键要素 1、如何优化课程? 首先在思想观念上自觉地接受新课程的理念,乐意实施新课程教材。 其二,深入学习新课程,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价值,用好新教材。 其三,课程园本化,即根据本园实际选择和创编新课程,丰富和拓展课程内容。 2、如何平衡课程? 平衡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孩子自主、全面、和谐的发展。平衡体现在课程的结构、类型、项目之间的平衡。具体从以下几个维度考虑: 1) 共同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的平衡。 2) 生活、运动、学习、游戏各类项目的平衡。 3) 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课程的平衡。 4) 显形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平衡。 课程的现状与问题: 四多四少:学习多、游戏少;室内多、室外少;教师预设多、幼儿生成少;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多、小组和个别活动少。 教育教学的内容安排过死、过细、过满;内容和组织形式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如同种性质的内容或形式安排在一起,不符合动静交替的原则、违背儿童的身心规律。 3、共建课程 新课程的管理理念很突出的一点,就是把课程权还给教师,鼓励教师选择和创编课程。同时,幼儿也是课程生成的主体,要关注幼儿即时生成的课程。 二期课改就是要广大教师放弃传统的观念,迎接挑战,接纳新课程方案。要做到“二个优先”、“二个关注”、“三个学会”。 “二个优先”有利于幼儿探索精神和创造力发展的、富有个性的活动优先;幼儿当前喜欢的、即时反映的活动优先。 “二个关注”会关注幼儿的寻常时刻;会关注幼儿发展的“机会之窗”。 “三个学会”学会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学会尊重、学会支持。 八、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包括三块内容:幼儿园课程评价、教育活动评价、幼儿发展评价。 课程适宜性评价 评价模式改变过去过于统一的评价模式,要构建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如共同性课程评价体系、选择性课程评价体系。这也是二期课改提出了课程评价的任务。 评价的内容:不仅评价课程目标、内容、组织实施,同时也评价环境创设、教师态度、师生互动等;既要评价教师预设的课程,也要评价幼儿生成、教师支持发展的课程。 注意:课程评价要考虑目标的全面达成。另外,课程评价伴随着课程开发、实施的整个过程,克服以往的终结性评价的形式。 、幼儿发展评价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家长作为幼儿发展评价的主体 教师作为幼儿发展评价的主体 幼儿作为幼儿自我评价的主体 2、评价观念的变化 在思想观念上,确立评价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发展,克服用统一的标准去划一地评价所有的幼儿,更不能给一些幼儿贴“标签”。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导评价,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鼓励他们积极、自主地发展。 3、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指南提出的十二项内容,此十二项内容对幼儿发展是最为基础、最重要的评价内容。每一项内容大体分成五个层次,大致体现了该项目的发展顺序。但五个层次之间是不等距的。每一个项目没有规定年龄班,就是考虑到孩子发展的差异性,体现了对不同幼儿的尊重。 附2:上海市托幼园所办学等级标准中对婴幼儿发展水平评价内容 1)身体发育良好,体重、身高超P50大于等于50%。 2)喜欢运动,动作发展良好。 3)情绪愉快,适应集体生活,活泼积极参加各类活动。 4)不怕陌生,对人大方、有礼貌,与同伴友好相处。 5)乐于接受日常清洁事项,行为习惯良好。 6)喜欢摆弄、观察、提问、探索。 7) 能开口说话,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想法,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8) 喜欢自我服务,能做力所能及的事。 关于幼儿的身高、体重、血色素等基本指标及发病率均参考上海市儿童保健所条例所规定的要求评价。 4、评价形式的多元化 幼儿发展评价要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评价。要运用动态的、综合的评价方式,如观察、记录、交谈、幼儿作品分析,与家长及与幼儿有关的人员交流孩子的发展情况等,对幼儿作出客观的、恰如其分地评价,使每个幼儿都得到充分的、最优化的发展。 5、评价应遵循的理念与原则 倡导发展性评价,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变。 评价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是为了促进技术专业能力的提高,是为了促进课程的有效实施。 倡导全面评价,实现评价内容的拓展 评价要渗透于各类活动之中。不局限于学习活动。评价要关注情感、兴趣、习惯等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避免单一、片面的评价。 倡导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评价要了解幼儿的现有水平,更要看成长过程,关注发展的潜力和发展的方向;既要看全面发展,又要看某一个突出的方面,承认个体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特别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幼儿。评价也要因人而异、因园而异,即不搞一刀切。 倡导质性评价,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评价要全面,评价可采用观察、调查、访谈、建立档案袋等,特别不能忽视对幼儿作品的评价。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发挥定性评价的优势,鼓励评价方法的创新和发展。 九、课程管理 1、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鼓励区县、幼儿园进行园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2、完善学前教育教材管理制度,实现教材的高质量、多样化。 3、建立课程教材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如政策支持、对优秀成果的奖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