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三身四智.docx

    • 资源ID:3205254       资源大小:38.69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三身四智.docx

    三身四智佛是具足三身四智的。所谓三身者,第一是法身,第二是报身,第三是化身。现在我们所修的,都是修法身,就是要打开我们的本来面目,见到法身,所以净土宗也好,禅宗也好,密宗也好,都是为了证见法身而修行。报身要怎样证得呢?证得报身叫后得智,就是要度众生积累功德。我们现在打开本来面目,见到法身,这是根本智,根本如此。后得智是广度众生之后才得到的。众生习性不同,就比如有人喜欢吃辣的,有人喜欢吃甜的,有人喜欢吃酸的,口味不同。同样学佛也有凡夫禅、小乘禅、菩萨禅、大乘禅等种种的不同。众生根性不同,愿望也不同。那么学的法也不同。度众生的时候,我们把这一切法门都学会了,就能应机随缘,就能得心应手而不致格格不入了。因广结善缘,尽做好事,我们福德圆满就感得报身了。假如不为众生做事情,我们的福德从何而来呢?不为人类造福,光为自己,那是自了汉,没有福德。有句话说:“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光为自己了,是不能成佛的。所以报身是因地发心、福德圆满,后得的果报。华严经说得很清楚,善财童子看见弥勒菩萨的报身时感叹:多么庄严,多么美好!弥勒菩萨对善财童子讲:“你根本智是得到了,后得智还没有得到,报身还没有。我呢?就是度众生的缘故,才福德圆满,感召弥勒阁,感召这个光明报身”。报身也有两种,一种是自受用报身,一种是他受用报身。自受用报身就是功德巍巍所感得的大身,他受用报身是吸引菩萨向上用功的,大小不一定,小菩萨现小报身,大菩萨现大报身。菩萨看到这光明美满的报身,会激发勇猛精进心,更加努力用功,以期早日也证到这美好的报身。以前,释迦牟尼佛看见另外一尊佛,入光明三昧又叫火光三昧,身相好得不得了,非常羡慕,心想,我也要有这个报身!他精进用功,不懈努力,于是提前七劫成就。所以,一个人成佛时间的长短,不是一个定数。我们说“三大阿僧祗”劫成佛,这个阿僧祗,就是不可知之时,时间长短不是一定的,就看我们怎么做功夫,我们用功勇猛精进,时间就短,如果懈懈怠怠,因因循循,时间就长。最好的例子就是阿难尊者,他和释迦牟尼佛是同时发心学佛的,等到释迦牟尼佛已经成了果地佛了,阿难尊者还未开悟呢!你们看相差多大。楞严经就是度阿难的。可见成就早晚,就看我们怎么用功,懈懈怠怠的不行!阿难尊者是多闻第一,他只喜欢听这个佛如何讲,那个佛如何讲,听了很多很多,他的知识很丰富,但没有用功,所以不行。我们要勇猛用功,勇猛精进时间就短了。要证得报身,要得后得智,就要度众生,不然只成个罗汉果,不得报身。化身呢?化身圆满自在,变化无碍,是应众生之机缘而显现的,就象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里所说:“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如何证得化身呢?功夫要做到微细流注断灭,什么叫微细流注呢?就是法相宗所说的五遍行心所中的意,即作意。这个作意最坏,时刻在分别,什么事情它都要分别,而且它象潜水员一样,在深水底下动,不在上面动,看不见,动作快的很,要到我们最后做到金刚萨埵定,也就是大定,才能把这个微细流注斩断,那我们就能现百千万亿化身,度百千万亿众生了。要圆成佛果,就是要成就这三身。四智呢?是由八识转的,叫转识成智。即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八识转为四智,要分四步,就是“六、七因中转,八、五果上圆”。我们现在在事境中做断除习气的功夫,就是转六识、七识。转第六识就是把我们的分别心,转成不分别而只观察的心。我们生来就喜欢分别,这个怎么样,那个怎么样,好的要,坏的就不要,人我是非太多,一天到晚都在分别当中生活,所以妄念纷飞、生死不了。第七识是传送识,就象我们单位的门房,把六识送来的信息都传到第八识里去。第八识是储藏识,就象我们单位的仓库,接受第七识传来的信息,把它藏在里面。第八识的种子多得不得了,多生历劫的种子都在里面。要把这些种子都断掉,这可不容易,要到十地菩萨才能断光。所以我们要加紧做功夫。“六、七因中转,八、五果上圆”,就是现在因地修行时须着力转换六、七识,才能进而转换八、五识,圆成佛果。也就是说,第八识和前五识要到后来才能转成大圆镜智和成所作智,从而圆证佛果。现在一切众生的第八识是昏暗的,它什么东西都要,不论好坏,它都抓住不放。到大圆镜智时,它就只照不动了,就不要了。前五识就是眼、耳、鼻、舌、身,他是对外的。有偈云:“兄弟八个一个痴,其中一个最伶俐,五个门前做买卖,一个往来传消息”。一个痴,是第八识,不管好坏它都接受。最伶俐,是第六识,它分别能力最强。门前做买卖的,就是眼、耳、鼻、舌、身,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触境,都是对外的。往来传消息的,就是第七识,接受前面六识传给它的信息,送往第八识里藏起来。八识要转成四智,也就是说,要圆成三身四智,才能成佛,不是一悟道就成了,还差得远呢。要好好用功才行。

    注意事项

    本文(三身四智.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