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1《春》视野拓展素材朱自清的语文教育思想 新人教.docx
-
资源ID:3198649
资源大小:38.65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七年级语文上册1《春》视野拓展素材朱自清的语文教育思想 新人教.docx
七年级语文上册1春视野拓展素材朱自清的语文教育思想 新人教 朱自清的语文教育思想 读朱自清论语文教育,感到他的思想观点立脚点高。联想到当前进行的语文教育改革,很受启发。朱自清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特点,分析处理教学中诸问题,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为语文教改提供了一条思路。 通观朱自清论语文教育,贯穿全书的思想观点是:以“了解本国固有文化”为主导,借助古代优秀典籍和诗文,进行以“读”为主的“经典训练”和“技术训练”,培养民族精神,提高欣赏水平,促进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这里包含这样几层意思: “使学生了解本国固有文化”主导 朱自清以此作为语文教育的目的之一,并把它提到继承文化遗产,保持民族精神的高度,“中国人虽然需要现代化,但是中国人的现代化,得先知道自己才成。”他认为,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是“经典训练”:“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自然,古代诗文是“经典训练”的主要材料,为此,朱自清主张“大家都用白话作文,但文言必须要读;词汇与成语,风格与技巧,白话都还有借助于文言的地方。”提倡多读古诗文,吸取营养,古为今用,为学习运用白话文服务。 朱自清之所以把“了解本国固有文化”作为主要论题,反映了他对“经典训练”与当时国文教学的密切关系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符合三四十年代的社会背景和教育状况。当时,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国难当头,文化教育界又面临着外来思潮的冲击,亟需加强民族意识,发扬民族精神。特别是青年学生,要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提高鉴赏水平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可见,朱自清提出的“经典训练”是有时代特色的;同时,又是一系列教学和训练方法所围绕的中心。我们在阐述教学观点或提出教学设想时,应学习朱自清从实际出发、目标明确的求实态度。 “经典训练”体现于“技术训练”内容 朱自清强调“经典训练”,一方面旨在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另一方面就是借此加强基本功训练,“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他曾告诫中学生:切不可“读书而只取其思想”,要抓“基本”,“从辨别入手,辨别词义、句式条理、体裁囫囵吞枣的欣赏只是糊涂的爱好,没有什么益处。”这对如何提高欣赏水平有切实的指导意义。只有增强了对语言形式、篇章结构的理解能力,才能深入体味作品的思想和精神。 从朱自清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由于他对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传统有着深厚的感情,又深感到当时中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低下,所以把“技术训练”看作当务之急。如果从今天语文教育的状况来看,大概就不仅仅是阅读古书的能力低下了。当然,是否低下,低到什么程度,各时期的标准不尽相同。但是,目前多数学生的语文能力不能适应现实生活的要求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那么,“技术训练”的需要就更为迫切了。实际上,人们早已充分认识了这一点,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寻找有效的方法,朱自清的有关论述可作为借鉴,这不是原样的照搬,而是通过了解他的主张,特别是这些主张的根据,结合现实设计切实可行的方案。这就是在明确主导思想的前提下确定改革的主要内容。 “读”是基本手段方法 根据以上两点,我们就很容易明白朱自清为什么写了很多文章专门谈“读”了,其中涉及到朗读、诵读、吟诵、默读等。他深知“读”在语文教育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读的用处最大,语文教学上应该特别注重它。”特别是对古诗文来说,出声的读更是基本的训练方法,因为“文言的旧诗词等,一部分的生命便在声调里,不吟诵不能完全领略它们的1 味。”可见,“读”是他所谓“技术训练”的一个重要方法。 不论是传统语文教育还是现代语文教育,都把“读”放在重要地位,而朱自清重视读,不仅由于他对语文教育有着切身体验和深入了解,而且是他自成体系的语文教育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他把“了解本国固有文化”放在首位,以“经典训练”作为主要途径,自然就强调“技术训练”的重要作用,由此总结出,传统的“读”是最适用的“技术训练”的方法。 从以上概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朱自清的语文教育思想有着严谨的内在逻辑性和系统性因素,这就是由主导思想统一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我们能不能也用“主导内容方法”这条线贯穿新的内容,在语文教改中尝试一下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