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1、 蛋白质和维生素c检测 检测试剂 反应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维生素c 吲哚酚试剂 褪色 现象 蓝色变紫色 蓝色变无色 维生素的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脂溶性 维生素A 夜盲症 维生素D 佝偻病、骨软化症 水溶性 维生素B1 脚气病 维生素B2 口腔溃疡 维生素C 坏血病 2、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其中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属于无机物,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属于有机物。“三大产热营养素”: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3、水:占体重60%70%,细胞主要组成成分。 无机盐:缺钙患佝偻病,缺铁会贫血,缺碘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糖类: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脂肪:体内贮备的能源物质,起保温、缓冲作用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维生素:含量少,种类多,缺乏时导致多种疾病。 4、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器官。功能:容纳、磨碎、搅拌、运输。 消化管种无消化功能的器官为咽、食管、大肠、肛门。 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肠腺 胰腺 肝脏 消化液 唾液 胃液 肠液 胰液 胆汁 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肝脏: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胃腺:分泌胃液,含有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消化管内消化腺:胃腺和肠腺。其余为消化管外消化腺。 5、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 消化开始的器官 相关消化液 消化后产物 糖类 口腔 唾液、胰液、肠液 葡萄糖 蛋白质 胃 胃液、胰液、肠液 氨基酸 脂肪 小肠 胆汁、胰液、肠液 甘油和脂肪酸 6、吸收: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通过消化管的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人的口腔、咽、食管无吸收养分的功能,胃能够吸收部分的水和酒精,大肠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的维生素,而绝大部分的营养物质 是由小肠吸收的。 7、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失调,造成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青少年应多吃含蛋白质和钙丰富的食物。 第9章 人体的物质运输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功能: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 红细胞:成熟无细胞核,中央凹的圆饼状。功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1212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 太低,就是贫血。 白细胞:10个/L 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功能:有吞噬病菌、防御、保护的作用。当人体有炎症的时候,白细胞数量大量增加。 11血小板:个10个/L 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功能:有止血凝血的作用。 红细胞和白细胞由红骨髓产生。 2. 血浆:加抗凝剂,血细胞在下,血浆在上,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含纤维蛋白原。 血清:不加抗凝剂,血液凝固后在血块的周围出现的黄色透明液体,不含纤维蛋白原。 3. 动脉血:含氧量丰富,颜色鲜红 。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 静脉血:含氧量较少,颜色暗红。 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的血管。 4.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蛋白质,呈红色,决定了血液的颜色,它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 5.贫血是指红细胞的数量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少,前者的原因是营养不良,后者的原因是缺铁,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6.血液的功能:血液不仅具有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外,还有防御保护作用,此外,血液对体温调节也有重要作用。 7、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失血10%,自行恢复;失血30%,危机生命。 8、人类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血型。 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 O型为万能输血者,AB为万能受血者。 9、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全身血管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血管分布在全身各处,是血液运输的管道。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血流方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管壁 厚 较薄,管腔最大,有的内有瓣膜 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流速 快 慢 最慢 出血 呈喷射状 平静缓流 慢慢渗出 止血 近心端止血 远心端止血 消毒后包扎 毛细血管的五最:1)管壁最薄2)血流最慢3)分布最广4)数量最多5)管腔最小 10、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于心脏。看左图完成下列问题 心脏的四个腔: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 说出血管a主动脉、b肺动脉、c肺静脉、d上腔静脉、g下腔静脉 e、f为瓣膜,只能单方向开放,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分别说出流动脉血和流静脉血的心腔和血管。流动脉血:A、B、a、c 流静脉血:C、D、b、d、g 血流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11.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体循环的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部及内脏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与组织发生物质交换,血液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经过肺部的气体交换,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为含氧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小结:1)各循环都是从心室开始的,终止于心房 2)体循环动脉流动脉血,静脉流静脉血;肺循环相反 3) 在全身组织细胞毛细血管处: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在肺部毛细血管处: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4)心脏左侧流动脉血,右侧流静脉血. 912.心肌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形成心脏的博动,心肌收缩时,推动血液进入动脉,流向全身;心肌舒张时,血液由静脉流回心脏,所以,心脏的博动推动着血液的流动,是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 13.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心率。心脏每次收缩时由心室向动脉输出的血量叫每搏输出量;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叫做每分输出量,又称心输出量,它是衡量心脏工作能量大小的标志。 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 14.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为一个心动周期。心动周期=60秒÷心率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舒张期比收缩期长的好处在于: 有利于血液流回心脏;使心肌有充分的时间休息。 15、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高值叫收缩压;心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最低值,叫舒张压。 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低血压:收缩压90mmHg,舒张压50mmHg 正常人每分钟的脉搏的次数与心率相同。切脉-测量的部位在桡动脉 第10章 人体的能量供应 1、 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都来源于食物。 2、 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能量,是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反映了食物中贮存能量的多少。能量大小:脂肪蛋白质糖类 3、 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其次是脂肪,它还是储备的能源物质。 4、 呼吸作用: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维持体温的恒定,另一部分用于推动各种生命活动。因此说,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4、肺部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高于空气,氧气含量低于空气。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检测二氧化碳。 5、 人体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是通过呼吸系统完成的。 6、 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7、鼻是呼吸道的起点,。鼻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减少对肺的刺激。鼻腔上部黏膜内还有接受气味刺激的嗅觉细胞。 咽是气体的通道,也是食物的通道。 喉,气体通过时可以引起声带振动而发声。 吞咽时,会厌软骨会盖住喉的入口处,以防止食物入喉。 痰的形成部位是在气管和支气管。 8、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完成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泡壁很薄,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肺泡外表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有助于肺进行气体交换。 9、人体的气体交换包括肺通气、肺的换气、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组织换气。 人体的气体交换过程主要包括肺通气、肺的换气和组织换气。 10、肺通气:外界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胸廓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就是呼吸运动。 11、胸廓由脊柱、肋骨、胸骨和肋间肌组成,底部由膈封闭。吸气时胸廓扩大,呼气时胸廓缩小。 12、肺的换气:指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这个过程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交换的结果是静脉血转变成动脉血。 13、气体在血液中运输时,人体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在血液中运输;而大部分二氧化碳在血浆中运输。 14、组织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细胞之间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也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交换的结果是动脉血转变成静脉血。 15、氧气含量大小:肺泡血液细胞 二氧化碳含量大小:肺泡血液细胞 第11章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1、排泄:人体将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 2、人体的代谢废物:尿素、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粪便不是代谢废物 3、代谢废物的排出的途径: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等,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的汗腺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以及尿素等废物形成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还有某些代谢废物随粪便排出体外。 汗液和尿液的成分相同,均为水、无机盐、尿素。 4、排泄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而且可以调节体内水与无机盐的含量平衡,从而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保证体内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5、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贮存)和尿道组成。其中,最主要的器官是肾脏。肾脏分为皮质、髓质、肾盂。 6、肾脏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小球主要分布在髓质。 肾小球:是由数十条毛细血管形成的血管球 7、尿的形成 肾小球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有用物质如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毛细血管中,剩下的物质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最后流向肾盂。 、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上的区别: 只有血浆中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原尿: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尿液:水、无机盐、尿素。 8、尿液排出的途径: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尿液形成的途径: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形成尿液 、尿液异常与其相对应可能发生病变的肾的结构: 尿液中出现红细胞、蛋白质肾小球 尿液中出现葡萄糖肾小管 尿量多肾小管 、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排出是间歇的。 9、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表皮包括角质层和生发层。 表皮:外、较薄、无血管、上皮组织,角质层:保护,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生发层:具有分裂产生新细胞 真皮:内、较厚、有丰富血管、结缔组织 弹性纤维:弹性,胶原纤维:韧性,还有神经末梢 汗腺:包括分泌部和导管,具有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第12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 1、人体的自我调节,包括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神经调节是最为主要的。 2、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 3.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经过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功能就是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神 胞体:是神经元的代谢中心 经 树突:可能有许多,将冲动传入胞体,沿一定的方向传导冲动 元 突起 轴突:只有一个,将冲动从胞体传出 4、 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胞体集中出现的部位 神经节 灰质 突起成束聚集之处 神经 白质 5、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完成某一反射过程的结构,叫做反射弧。 6、反射弧的结构:包括感应器:感受刺激,产生冲动 传入神经元 神经中枢:接受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 传出神经元 效应器:接受冲动,引起相应的肌肉和腺体活动。 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方向:感应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 神经中枢则是反射弧上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有关联系结构。 膝跳反射的反射弧:膝盖处的韧带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大腿肌肉。 7、 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比较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形成过程 生来就有的 出生后形成的 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以下 大脑皮层 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以下 大脑皮层 刺激 非条件刺激 条件刺激 神经联系 固定不变的 暂时的、可变的 适应范围 小,只适应不变的环境 大,可适应多变的环境 条件反射比较高级,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 8.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大的部分,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 大脑皮层就是大脑表层的灰质结构。大脑皮层居于最高级中枢地位,它的生理活动较高级神经活动,像学习、语言、记忆、情绪和睡眠等。 能够对语言和文字的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 9.眼是感受外界光线的视觉器官。 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分外膜、中膜、内膜,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10眼球结构 外膜 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 巩膜:白色不透明,可以保护眼球内部结构,“眼白”。支持和保护作用。 中膜 虹膜:中间有一个可以调节大小的瞳孔,“眼黑” 脉络膜:含丰富的血管和黑色素,对眼球具有营养作用, 内膜:视网膜,可以感受光线刺激后产生冲动的感光细胞,就是光感受器。 房水:稀薄的液体,充盈在角膜与晶状体之间,虹膜前后方的间隙里 晶状体:小巧而富于弹性的凸透镜状结构,它悬挂于睫状体上,可以折射光线 玻璃体:较脆弱的胶冻状秀,填满晶状体后方眼球内的空间视神经 11、 视觉的形成 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12. 近视是因为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使得物体在视网膜前方成像造成的,可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是因为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使得物体在视网膜后方成像造成的,可用凸透镜矫正。 13耳的结构和功能 耳 廊:收集声波 外耳 外耳道:传送声波,有耳毛和一些腺体,腺体的分泌物和耳毛对外界灰尘等异物的进入有一定阻挡作用。 鼓膜: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 耳 中耳 鼓室:咽鼓管与咽部相通,空气能通过此管进入鼓室,维持鼓膜内外两侧气压平衡 听小骨:包括锤骨、砧骨和镫骨,组成一条“听骨链”,传导鼓膜产生的振动 耳蜗: 有听觉感受器,在受到振动的刺激下,产生神经冲动 内耳 前庭和半规管:有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能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动 内耳兼有听觉和感受位置变动的双重功能。 14.听觉的形成:外耳中耳内耳。 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位听视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要迅速张口或堵耳,使咽鼓管张开,使鼓膜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以免震破鼓膜。 15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的顶壁,叫嗅黏膜,它只能接触到经过鼻腔顶壁的回旋式气流,短促而频繁的吸气才容易在这里引起气流的回旋。 如果感受器持续受到某种刺激,其产生冲动的能力会随刺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这叫感受器的适应。 鼻:鼻腔上端的黏膜中有许多对气味十分敏感的细胞。 味觉的感受器叫味蕾,主要分布于舌的背面,特别是舌尖和侧缘。味蕾分辨的味觉主要有四种:酸、甜、苦、咸,最敏感的部位,酸:舌的外侧;甜:舌尖;咸:舌尖;苦:舌根。 16人体的唇、鼻尖、舌尖等处的触觉非常敏感,肢体的腹侧面比相对应的背侧面触觉要敏感。 冷感受器感受冷刺激的感受器。温感受器感受温刺激的感受器。 冷和温的感受是分别由不同的感受器引起的。 视觉感受器-视网膜 听觉感受器-耳蜗 头部位置感受器-前庭和半规管 嗅觉感受器-嗅黏膜 味觉感受器-味蕾 17.细胞将其合成的物质释放出来,叫做分泌。由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组成的组织或器官,叫做腺。 外分泌腺:有导管,将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腺体外的腺体,如唾液腺、肝脏、肠腺、胃腺、皮脂腺等 腺 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腺体,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等 18在人体内,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物质,叫做激素。它们在血液中量虽少但作用非常显著,特别是对于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调节是不可缺少的。 19、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等,促进生物的生长发育。异常:幼年过多,巨人症;幼年过少,侏儒症。成年过多,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异常:幼年不足,发育迟缓,呆小症;分泌过多,甲亢。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缺乏时采用食盐理加碘预防,或常吃含碘丰富的海带的海生植物。 胰腺包括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外分泌部分泌胰液,胰腺的内分泌部有胰岛。 胰岛:分泌胰岛素等,调节糖代谢,促使血液中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被贮存和利用。缺乏胰岛素,形成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 性腺:分泌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卵巢:分泌雌性激素 睾丸:分泌雄性激素 1、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2、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及拒绝吸烟、酗酒、吸毒等。 3、睡眠是休息方式中最重要的,青少年每天的睡眠时间应有89h。 4、药品中使用率最高的是抗生素。 5、吸烟、酗酒和吸毒是当今社会三大公害。 (1)过量饮酒便是酗酒,会导致酒精中毒。 (2)吸烟是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联合国把每年的x月x日定为“世界无烟日”。 (3)毒品的种类很多,危害最大的是鸦片、大麻、可卡因。毒品损害人的大脑和心脏,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还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x月x日是“国际禁毒日”。) 6、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和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凡是能引起人和动物患病的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都是病原体。它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两大特点。 7、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切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即可终止传染病的流行。 (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可是患者也可是携带者。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可为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少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8、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各种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如蚊、蝇、蚤等,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3)保护易感人群:不要让易感人群与传染源接触;让易感人群预防接种;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可以提高他们的抗病能力。 9.免疫是人体内的一中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 10.免疫的种类:非特异性免疫:也称先天免疫,对一切病原体都起作用,它是生来就有的,可遗传,人人都有;特异性免疫:也称后天免疫,只对一种病原体起作用,它是在人出生后受病原体的作用而获得的一种免疫能力,具有特异性。 11、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抗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一类蛋白质,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特异性结合,主要存在于血清中。 12.计划免疫: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疫苗都属于计划免疫,保护易感人群,属于特异性免疫。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有效手段 13、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三个因素与心血管疾病有关。 第十四章 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 1、地球是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场所,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2.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中,森林起着核心作用。 3、 保护、恢复、扩大森林资源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是维护生物圈稳定的根本措施。 4.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大量的有害物质排入环境,使环境恶化。世界环境日x月x日。 5、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各种生物的共同家园。 第13章 健 康 地 生 活 6、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调查、监测、评价和预测,是保护生物圈的前提。 监测连线:地衣和苔藓二氧化硫,烟草、菜豆臭氧,饮用水大肠杆菌,自然水体舟藻和小颤藻。 7、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实施大型生态工程,是恢复、重建和改建生态环境的重大而有效的措施。我国的自然保护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4%。 8、生物圈保护的中心目标,在于保持各种生态环境的健康,维持人类和各种生物的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