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科举制度的创立》教学设计 新人教.docx

    • 资源ID:3197803       资源大小:65.10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科举制度的创立》教学设计 新人教.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科举制度的创立教学设计 新人教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一、教材分析 “创新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标志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步的科举制就是在这一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的。科举制的创立就重点讲述了科举制度的确立、健全和完善。科举制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它从创立到清朝末年结束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材介绍隋唐时期政治经济繁荣情况的基础上,推出了这一专题课,为后面课程中理解辉煌的隋唐文化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自我表现欲强、思维活跃,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技能。 科举制作为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列为一个专题学习,对初一学生来说有些困难,如果单凭教师讲述,不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就要充分利用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调动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鼓励他们层层深入去探究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及影响。 三、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的社会原因,培养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2了解与科举制有关的进士、明经、殿试、状元等相关历史名称和知识点。 3了解科举制的创立对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及对后世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培养思维能力、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4了解科举制度对世界文明社会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归纳,认识到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重要制度,影响极为深远。从而不断探究,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识。 1 2通过分组收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或编讲历史故事,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通过图片、图表、历史文献等展示,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线索更加清晰。从而产生历史认同感,体验学习的快乐。 4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拓宽知识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科举制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到科举制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是隋唐社会繁荣和文化绚丽的因素之一,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需要的,从而认识到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和难点 1重点 科举制创立和逐渐完善。 2难点 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并对科举制进行客观评价。 解决方法 1科举制创立和逐渐完善 通过层层设疑、讨论、归纳,使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思路。即隋朝的历史任务主要是破旧立新,确立科举制。将选官、用人权力从地方收归中央,突破了门第限制,按考试成绩择优选才。唐朝历史任务是继承发展,健全科举制度。扩大国学规模,扩大生源,增加科目,丰富考试内容,严格考试制度。 教师可引导学生按人物顺序编制“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大事记”,掌握科举制度的形成和完善过程。 阶 段 形 成 隋炀帝 唐太宗 完 善 武则天 唐玄宗 设进士科 大大扩充国学规模 首创殿试和武举 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 关键人物 隋文帝 主要贡献 开始分科考试 2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并对科举制进行客观评价 2 通过学生查阅资料、讨论及教师的讲解,使学生对科举制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隋唐扩展到后世,从中国扩展到世界,从而能够全面辨证的分析和评价科举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一:科举制出现的背景。 同学们知不知道在科举制出现以前,国家通过什么制度来用人呢?。曹魏政权建立之后,采取了九品中正制来选拔人才。这个制度就是通过品评,将人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朝廷任命中正官到各地主持品评。被评为上等的人士将被荐到各级*中去做官,这就是九品中正制度。这一制度赋予中正官考察各地士人的权力。在初期,他们在品评人物时也还比较注意人才优劣和舆论的褒贬,使朝廷多少能够掌握一些选官权力。但九品中正制,只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差别,在当时,普通劳动者是没有资格参加品评的。 曹魏后期,九品中正制开始发生变化,它很快就被势力雄厚的门阀世族所把持。这些豪门大族世代为宦,把持了所有的高官显职,各级中正官也由他们任命或直接担任。慢慢的,九品中正制便发展成为把门第出身作为品评的唯一标准了,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从此,九品中正制就成了豪门士族手中的工具了。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重新走向统一和空前繁荣昌盛的时期。随着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的重建,最高统治都要求从地主阶级中广泛地吸收有才干、高素质的官吏充实到*各级行政机构中去,以巩固统治,巩固中央集权。同时,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望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按门第高低选用官吏的九品中正制,已不能适应这种需要。时代需要一种更科学的选拔人才的制度。 在这种情况下,科举制便应运而生。 导入二:师问:“我们在选拔班委和三好学生时要求很高,其中很重要一条必须成绩优良、有真才实学。良好成绩的取得与一次次的考试是分不开的。提到考试,我们每位同学都可谓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我们知道考试是今天社会对人才的一种较为公平选拔方式。那我们知不知道在古代社会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呢? 提出问题:古代社会是如何选拔人才的?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1科举制的出现:科举制度出现于隋朝 3 隋建立仅两年后,隋文帝就下诏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出现。 请同学们讨论:科举制的实施,会给下列社会阶层带来什么影响? 高门权贵的子弟失去了什么? 科举制的实施使高门权贵的子弟失去了不经选拔就可以做官的捷径。他们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被打破。 原来把持选官实权的官员和高门权贵失去了什么? 科举制的实施使原来把持官员选拔的官员和高门权贵之家的特殊地位失去。中央集权加强,贵族专权削弱。 出身低微的读书人得到了什么? 科举制的实施使低微的读书人获得了靠自己的真才实学进入*做官的资格,特别是进入中央*做高官的资格。 朝廷得到了什么? 科举制的实施削弱了贵族把持政权的局面,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扩大了中央*统治基础。因为:一是官吏的选、任命权归中央吏部。二是大批庶族地主进入*,缓解了社会矛盾。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它改变了以往门阀士族把持选拔官吏的弊端,重才学而轻门第,从而扩大了招揽人才的门路,使一批中小地主得以参与国家统治,适应了庶族地主在政治上的要求,削弱了门阀士族在政治上的垄断权。将选举权集中到封建中央*的吏部,必然也削弱了地方上的士族势力。总之,科举制的创立显示了封建皇权的上升和魏晋南北朝以来门阀士族势力的削弱,同时,也是庶族地主势力发展的标志。它有利于选拔封建统治人才,提高政治效率,适应了大一统国家的政治需要。 同学们,上面我们学习的是隋朝科举制的创立,科举制有逐渐完善是在唐朝。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科举制度在唐朝是怎样一步步完善起来的。 2科举制的完善 唐朝继承并发展了隋朝创设的科举制度,使之成为唐代最主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每年定期举行,唐代科举考试在不同时期,设立的科目也不尽相同,随时有增减,前后总计不下几十种,比隋朝增加了一倍。其中常见的有进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秀才六科。六科中主要是明经、进士两科。明经考试的重点是儒家的经义,考生只要熟读五经注疏就易于考取。进士科,主要考诗赋、试策,需要广博的文史知识和独到的政治见解,难度很大。 4 看课本动脑筋:明经考试有一种叫做贴经的试题类型。考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将其默写出来。你怎样看待这种类型题?明经考试中的贴经,有利于强化记忆,但不利于读书人发挥自己的见解。它类似于今天的填空题。 下面我们就看一看唐朝对于科举制度的完善做出重要贡献的帝王。 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在位期间,大力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参加考试的人数很多,但录取极严,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都达千人以上,而该科录取比例不过百分之一二,50岁能够考中进士的人,仍被看作“少进士”。因而才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但人们认为“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终不为美。”于是就形成了千军万马争进进士考场的盛况。为这每年十几个、至多三四十个名额,不知有多少士人耗尽了一生的精力。其中经五六次考试才进士及第的人比比皆是,考二三十年才成功的也还算幸运,更多的人在考场上蹉跎一生,却什么也没有得到。有一个叫陈存的举子,善作诗歌,考了大半辈子却屡考屡败。直到他的朋友当上主考官想提携他,却发现他已经中风不能说话了。通过科举入仕实在是一条死路,但却吸引无数士子老死科场而无怨无悔,难怪有人赋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看材料说明科举考试最大的受益人是谁呢? 武则天也大力提倡科举、创立殿试和武举。 载初元年,武则天在洛城殿亲自策问诸举人,开创了殿试的先河,有点类似于今天的面试。 武举始创于武则天时,同学们猜一猜都有哪些科目?要考步射、马射、马枪、负重等,也要考其语言、身材。唐代武举只实行了一段时间,但为后世开创了先例。唐朝名将郭子仪即由武举进入仕途。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唐玄宗先后八次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了很多有才学之人。 唐朝省试中出现了许多名诗名句。更重要的是,由于实行以诗赋取士的考试方法,大批士大夫潜心钻研于诗赋,大大促进了唐代文学的发展。 了解科举考试的过程 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大体有两种。一是朝廷所设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以及各地的州县学馆的学生,称为生徒。他们在学校内考试合格后,便可以参加朝廷于尚书省举行了科举考试,也称为省试。二是不在学馆的普通读书人,可以向所在的州县官府报考。地方州、县对他们进行逐级考试,合格的人被送到京城长安参加尚书省的省试。这样的人叫做乡5 贡。参加省试的考生要在当年十月到长安报到。自唐玄宗开始,省试一般都由礼部主持。唐代省试一般都在京城长安举行,中唐以后,也有时分别在长安、洛阳两都举行,这时便称主考的礼部侍郎为“知两都”。 省试时,考场内部都用荆席围隔,考生们坐在廊下答题。考生进入考场时,须自带水、炭、脂炬、餐具等,经胥吏唱名、搜检衣物,方依次入场。唐代的科举考试,一般不采取试卷糊名、誊录等做法。考试时间可以夜以继日,一般是日暮后烧尽两三支木烛,便须交卷。 在唐代,考中进士只是有了出身,即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下一步还要经过吏部选试合格,才被授予官职。选试包括考其书写工整,文理通达的程度;观察是否相貌端正、口齿清楚。如果选试未能通过,则可求当权官僚为之论荐,即向朝廷保举求官。再不成,便到藩镇节度使处去做幕僚,过一段时间,争取被保举得官。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参加吏部选试,都没有通过。于是他便去求宰相为之论荐,但那些当权者不赏识他,不肯帮忙。韩愈只好离开长安,到宣武军节度使董晋的麾下去做幕僚。以后由董晋举荐,才被授予秘书省枝书郎等官。 进士的一些补充材料 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 进士及第是一种很高的荣誉,时人称之为“登龙门”,于是进士发榜成为国家大事之一,不仅举子们翘首以待,朝廷内外都关心。发榜那天门外人山人海。榜上有名者欣喜若狂,而落第者则痛苦不堪,有人甚至当即撕下榜文以泄愤,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中第的新进士还有一系列显示恩宠的礼仪。首先要去向主考官登门道谢。这是举子们攀附门第的好机会。然后参谒宰相,通过庄重的仪式感受一下朝堂的威严。随后就要参加名目繁多的应酬。其中曲江宴的规模最大,未考中的人往往在此狂饮买醉,解除烦恼。曲江指长安东南的曲江亭子,宴时热闹非常,皇家教坊乐队特来演奏助兴,有时,皇帝也登上曲江亭南岸的紫云楼垂帘观看。宴后还有雁塔题名。新科进士一同来到慈恩寺大雁塔,选出一位书法高手,把大家的姓名刻在一块碑石上,将其留在寺中。诗人白居易就在大雁塔下题过名,他登第时年方27岁,年纪最小,所以题名后有诗云:“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还有不少高门权贵,到此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古人形容一生中最高兴的四件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唐朝进士放榜一般在二月,榜头四张黄纸,所以称金榜题名。唐后期除放榜外,还会签发榜帖,以通知及第进士家长,类似现在的录取通知书。 前面我们学习了隋唐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那么,科举制的创立有什么影响呢? 3科举制的影响 6 请同学们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社会矛盾、社会风气与习俗等方面分析,从对外国、对后世以至今天影响的角度分析,从科举制与唐朝繁荣的关系的角度分析,科举制是导致唐朝繁盛的原因之一。 改善了用人制度 隋唐科举制的实行,削弱了贵族专权,打破了靠门第做官的特权,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科举制是中国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具有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选拔人才制度。中国历史上安邦治国的名相、名将、名臣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 请同学们举一些例子?教师总结同学们熟悉的:苏轼就是北宋进士,文天祥为南宋状元。 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2/3,从进士及第后的曲江宴等可以看出,科举制笼络了读书人,也控制了读书人。科举制通过考试把读书和做官联系起来。有利于选拔知识分子中的优秀分子。科举制选拔了一大批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进入*,满足了他们的从政愿望,一方面扩大了统治基础,一方面缓解了社会矛盾。 科举制的创立对后世影响很大,从创立到被废除,经历了1300多年,是中国古代上实行时间最长的选官制度。在1300多年的科考中,曾产生过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 由于上述影响,科举制成为唐朝繁盛的原因之一。大量人才的选拔,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和政令的畅通。政在得人,这一提法在唐朝得到了有力的证实。而得人,又主要靠的是科举制。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科举制中的明经主要考儒家经典,考生又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中央和地方官学的学生,一是普通的读书人。这样,也有力地推动了唐朝教育的发展。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相当多的读书人为了一举成名而十年寒窗苦读。 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科举制促进了唐朝文化的繁荣,特别是唐玄宗时把诗赋列为考试的主要内容,有力地促进了唐诗的发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唐朝科举制在当时还影响到邻国,新罗、日本都曾通过考试选官。许多长安留学生,也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科举制度使大批知识分子醉心于功名,不愿从事冷静的学术研究和深入的思考,不愿从事对国计民生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研究,一旦科考成功、金榜题名,就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的附庸。 7 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也有弊端,出现舞弊之风。在这种风气下,如李白、杜甫这样的杰出诗人都未曾通过科举,也是毫不足怪的。到了清代,出现八股文,禁锢考生们的思想。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严厉,但由于科举制度本身的弊端,舞弊越演越烈,成为历史进步的障碍,所以最终只有走上被消灭这条道路。 “学而优则仕”规定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科举”则是横在他们面前的一条鸿沟,越过了这道鸿沟,则顷刻风光无限,终生荣华富贵。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时代,中举带来的天壤之别的变化着实令人羡慕和神往。更有甚者,中了举,人却喜极而疯。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就是这样的典型。范进正是封建时代千千万万个热衷功名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科举制度的殉道者。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整理科举制度经过隋唐两个朝代、五位帝王从创立到完善的过程。 巩固练习 见本课随堂练习。 六、参考资料 1李昂 李昂是唐玄宗时小有名气的文人,根据徐松登科记考卷5和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第5册的考证,此人为唐玄宗开元二年科举状元,但是籍贯、字号、年岁皆不详,新、旧唐书皆无传。他任考官秉公录取、不循私情的故事,记载在唐人笔记小说大唐新语和唐摭言中。据载:“开元二十四年,李昂员外性刚急,不容物。以举人皆饰名求称,摇荡主司,谈毁失实,窃病之,而将革焉。”他把科举考生都集中起来,对他们说:“文之美恶,悉知之矣。考校取舍,存乎至公。如有请托于时,求声于人者,常首落之。”李昂因为不循私情,得罪了朝廷众官,从此官运不佳。但他秉公录取、不徇私情的精神,却受到人们的赞扬,其事迹也被载入唐人小说中。 2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文帝分科考试究竟有哪几科?按隋书高祖纪记载,隋文帝开皇十八年所开为“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当时确已有秀才、明经二科。隋书房晖远传就说过隋文帝开皇年间命他主考“明经高第”的人。还有唐初名臣韦云起也在“隋开皇中明经举”。因此可以说,隋文帝开皇年间,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3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 8 旧唐书杨绾传引杨绾上唐肃宗的奏疏说:“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就试策而已。”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一书中说:“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开科考试在隋炀帝时就形成了一个层次不同、要求各异,由法令所规定的完整的体系,成为国家纯粹按才学标准选拔文士担任官吏的考试制度。持相同意见者,还有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中国历史大辞典隋唐五代史卷等。 4房玄龄、孔颖达考中科举 房玄龄为唐太宗时名相,齐州临淄人,旧唐书房玄龄载:“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房玄龄于隋末举进士。孔颖达是唐朝一代名儒,著名经学家、史学家,与房玄龄同为著名的唐代十八学士之一。他在隋炀帝大业初年考中明经。旧唐书孔颖达传说他:“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 5唐太宗重视培养人才和发展科举 唐太宗把学术文化提到与治国好坏相关的高度来认识。他认为:“近代君臣治国多劣于前古”,原因就是由于大臣们不读书,“无学业”“不能识前言往行”,力纠重武轻文的弊风,提倡用人以德行、学识为本。唐太宗扩充学校,加强管理。管理中央学校的机构为国子监,其下有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学生叫生徒,教师为博士、助教。国子学收文武官三品以上子孙、二品以上曾孙。太学收五品以上子孙、从三品以上曾孙。四门学收下级官员及庶人子弟。唐太宗常到国子学、太学视察,关心学校教学。在他支持下,增筑校舍1200间,增加生员至3260人。以后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都派遣子弟到长安的国子学学习。“鼓箧而升讲筵者,八千余人,济济洋洋焉。国学之盛,古昔未之有也。”长安由此成了国内教育中心和文化传播基地。 为了广开选官的途径,唐太宗继承并发展了科举制度,这是唐代最主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唐代的科举每年定期举行,常设的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比隋代有所增加。明法、明书、明算是关于律令、文字、数学的专门科目,选择专门人材,录取后只在与专业有关的机构任职。考试科目以明经、进士二科最重要。进士科在隋朝仅试策论,贞观八年加试经史。唐高宗末年加试帖经、杂文。天宝年间始专试诗赋并作为录取的主要标准。进士科每年应举者少则八九百人,多则一二千人,而其中能及第者不过十余人以至三十人左右,录取比例不过百分之一二。由于应举者多,录取名额少,50岁能考中进士的人,还算年轻,仍被看作“少进士”,终身不第的居大多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是唐人赵嘏的诗,见唐摭言卷一引,形象地刻画出进士登第的难度。正因其难,一旦登第就名闻士林,被比作登龙门,意味着可以在仕途上飞黄腾达了。所以当时张瑰兄弟八人,七人进士出身,一人制举出身,兄弟集会时不9 要制举出身的坐在一起。足见进士科在各科之中,是最为人所看重的。以后各朝沿袭科举制,实际就是沿袭进士科。贞观年间是进士科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贞观末年,唐太宗扩大进士科,提高了进士的进身之阶,对于唐朝前中期科举制的兴盛,无疑起了推动作用。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为读书人提供了做官的途径,扩大了唐朝统治的阶级基础。 6唐朝进士、明经两科的考试内容 唐朝科举考试的进士科,在唐初时沿袭隋朝考试内容,只考“时务策”,即对时事和政治的看法;唐太宗时加考以经书或史书内容拟出的策问题;高宗时又加考老子及其他“杂文”题,形成“三场考试”。玄宗时转为兼考诗赋,而且诗赋成为最主要的考试内容。进士科也成为唐朝最重要的考试科目。明经科则注重考核儒家经义,内容以几部儒家经典为主,也分三场考试。第一场为“帖经”,第二场为口试,第三场为时务策。进士、明经通过上述三场考试,即可以“及第”,也即考中,从此便可进入仕途。除进士、明经科外,唐朝科举尚有明法、明字、明算、三史科、开元礼科等,分别考试法律、文字、数学、历史、礼制等。 7武则天开始殿试和设立武举 武则天特别重视科举,曾一连几天在洛成殿亲自测试贡举人,并曾命令把在吏部复试者的名字糊掉而进行暗考,开了后世“殿试”和“糊名”的先河。武则天的重视科举,促成唐朝科举文章考试的进一步发展。史称“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遐久,寝以成风”。武则天称帝后,还破例开了武科,即在科举考试当年同时进行武举考试,内容有骑射、步射、马枪、负重等内容,考中的可以任用为武官。唐朝名将郭子仪即由武举进入仕途。 8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清朝学者徐松在考证唐代科举制的著作登科记考中说:“按杂文两首,谓箴、铭、论、表之类,开元间始赋居其一,或以诗居其一,亦有全用诗赋者,非定制也。杂文之专用诗赋,当在天宝之间。”他认为,以诗赋取士,开始于唐玄宗年间。当时进士的三场考试,第一场就是考试诗赋,不合格者后两场免考。史载,玄宗时以诗赋作为命题的考试有开元元年、二年、四年、五年、七年、十一年、十二年、十四年、十五年、十八年、二十年、二十五年、二十六年和天宝年间的若干次,相当频繁,后来就成为定制。唐朝省试诗中出现了许多名诗名句,如,祖咏的终南山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钱起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清”,都是其中出色者。更重要的是,由于实行以诗赋取士的考试方式,大批士大夫便潜心钻研于诗赋,大大促进了唐代文学的发展。 9“登龙门”和曲江宴 10 唐朝时社会上对科举考试十分重视,当时人把榜上题名,高中科举者美称为“登龙门”。唐人笔记小说封氏闻见记说:广大士人弟子无不“酷嗜进士名”,以为“俊秀皆举进士”,榜上题名“百千万里尽传名”,因而视为“登龙门”。那些考中的进士,纷纷写诗,表达自己得意的心情。诗人孟郊考中进士后,写诗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新进士赵匡写的及第谣,前几句已录在课本里,下面还有几句说:“骅骝一百三十蹄,踏破蓬莱五云地。物经千载出尘埃,从此便为天下瑞。”唐朝每次科举放榜后,还有曲江宴的盛举。曲江指长安东南的曲江亭子,宴时热闹非常,皇家教坊乐队特来演奏助兴,有时皇帝也登上曲江南岸的紫云楼垂帘观看。宴会过后,众进士又到大慈恩寺雁塔题名,以示荣耀。诗人白居易就在雁塔下题过名,他登第时年方27岁,年纪最小,所以题名后有诗云:“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10科举制对邻国的影响 科举制对朝鲜半岛上的国家有重要影响。XX年,新罗就仿照唐朝建立国家,规定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课程。XX年,新罗又仿唐朝科举,设“读书三品科”,规定由国家按三品统一考试,科目全为儒家经典。同时还派遣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参加科举考试。新罗著名诗人崔致远,就是入唐后考中科举的。唐朝的科举制和学校制度对日本也有影响。日本大化革新后,也仿照唐制,在中央和地方设立大学寮、国学,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人才,并重用从唐朝归来的留学生。 七、视野拓展 1关于唐代科举制的研究 对我国古代的科举制,中外学者历来有较为精辟的评价。近年来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有关的论著纷纷问世。这些论著大致有以下四方面的研究成果: 第一,指出我国科举制在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许多学者列举包括欧洲文艺复兴思想家、西方传教士、当代西方学者和英国大百科全书对科举制的评价。如明朝来华的著名传教士利玛窦赞扬中国科举制说:“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即一般称为儒生的人来治理的,井然有序地管理着整个国家。”18世纪西方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等也都肯定中国科举制,称这个制度防止了权力的世袭化,保证了知识阶层的合法对流。法国重农学派奎纳,更主张在西方仿行中国的文官考试制度。因此,XX年起,法国率先实行了文官考试,接着XX年后英国也推广文官考试。正如英国大百科全书所说的,“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我国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在五权宪法民权初步里也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11 第二,肯定唐朝实行科举制对社会发展的进步意义,认为科举考试的形式是封建时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它不仅扩大了唐朝以后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而且促进了社会上努力读书求学的风气。 第三,肯定唐代的科举制尤其是进士科的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和唐朝文化的发展。它不仅造就了一批诗人,而且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勃兴和传奇小说的发展,使唐代的文学水平达到一个很高的层次。 第四,在肯定隋唐科举制度的进步作用的同时,也指出其隐含的弊端。一是科举制度的施行为士子敞开宦门,使大批知识分子醉心于举业,不愿从事冷静的学术研究和深入的思考,不愿从事对国计民生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研究;二是推动知识分子与统治者合流,削弱其独立意识与批判精神,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的附庸。 2赵秉忠状元卷 本卷系明万历二十六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是目前全国唯一的殿试卷真迹,价值连城。它填补了我国宫廷档案空白,是研究我国科举制度和明史的重要文献,系国家一级文物。这件保存良好的珍品为19折册页,每折通高47.6厘米,宽14.1厘米。封面、封底均为全绫装裱。卷首顶天朱书“第一甲第一名”六字,为当时的皇帝朱翊钧御书下钤“弥封关防”长印,占一折。下为正文,凡15折,每折6行,为1厘米见方工整小楷,共2460字,精辟阐述了改善吏治、兴邦治国的对策,主张“实心先立”、“实政继举”才能天下太平安乐,具有重要的历史、现实意义;并附有作者上三代简历。后3折列着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张位等9位读卷官和1位印卷官的职衔与姓名。 3“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唐朝贞观初年,有一次,唐太宗想亲自看看考进土的情况。在发榜那天,他带着几个内侍,悄悄地来到考试进士的端门前。只见许多新考取的进士,排成长长的一队,一个接一个地走了出来。唐太宗非常高兴,对身边的内待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彀是指射箭的时候箭所能达到的射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下的人才全都落到我的手中了。 唐太宗为什么那样高兴?因为他看到了,科举这种制度对他确实很有用。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由朝廷设立许多科目,通过分科考试,把统治阶级认为合格的人推举、选拔出来担任*的官吏。这种制度是隋朝时候创立的,到了唐朝更加完备了。 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很多,其中进士科和明经科最受重视。明经科主要考帖经,就是把经书上的文字用纸粘上几个,让考生把它写出来,如同现在学校的填空试题一样。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写诗作赋比较自由,也便于表现考生的才能,所以当时的读书人都愿意考进士科。考进士科的人很多,录取很难,一百个人中只能录取一二个人。明经科比较容易,十个12 人中就能录取一二个人。当时人们把考进士比做“登龙门”。有这样一句谚语:“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是说,进士比明经难考,三十岁考中明经科已经算老了,五十岁考中进土还算年轻呢。 考中进士,就取得了做官的资格,但是真正得到官职还要经过吏部的考试。这个考试叫“选试”。选试合格的,呈请皇帝授给官职。选试的内容有四项:一是“身”,相貌外表要端正;二是“言”,言词要清楚,三是“书”,字要写得端正美观;四是“制”,要具有审定文字的能力。 考中了进士,叫做“及第”,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到武则天的时候,皇帝还在宫殿上亲自出题考试。所以有人把进士叫做“天子门生”,意思是由皇帝亲自考取的。 由于进士很难考,为了达到考取的目的,应考的举子就在考前和考试期间想出种种办法进行活动。有的到处叩拜公卿,送礼物,献文章,想得到公卿的赏识,好替他向主考官推荐。有的甚至跑到官僚的车马前跪献文章,表示自己的诚意,这叫做“求知己”。有的把自己的文章工工整整地写成卷轴,献给达官贵人或者名流学者,请他们把自己推荐给主考官,这叫“行卷”。行卷的第一篇十分重要,它往往决定看的人的印象好坏,所以举子们都十分用心。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到长安应考,向当时的著名诗人顾况行卷。顾况看见白居易的姓名,开玩笑地说;“米价方贵,长安居大不易”,有点看不起白居易的意思。等到他打开行卷第一篇赋得古原草送别,念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的时候,不由得大加赞赏,说:“能做这样的诗,居亦易矣!”于是,到处赞扬白居易的才华。 行卷促使一些读书人在应考以前认真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努力创作高水平的作品,这对唐代文学的发展起了一些积极作用,不过也造成了钻营、贿赂和投机的风气。 实行科举制度,官吏的选拔和任用都由中央决定,这就加强了中央*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同时也使大批出身于中、小地主阶级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机构。像家世毫无名气的李义府,怕自己不能参与政权,曾经写诗说:“上林许多树,不惜一枝栖”。唐太宗回答他说:“我将全树都借给你,哪里只是一枝啊!”后来,李义府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上层社会,最后做了宰相。 科举制度表面上看公正无私,按才能录取,其实,取谁不取谁,往往全凭主考官的爱憎。主考官的爱憎又往往是由考生后台是谁、送礼多少来决定的。唐玄宗的时候,宰相杨国忠的儿子杨暄应考明经科,考试成绩不好,主考官不打算录取他。杨国忠知道以后大骂:“难道我的儿子不能享受富贵吗?我怎么能让一个低贱的主考官制住!”主考官没有办法,只好录取了杨暄。 13 这种情况越到唐朝后期越严重。唐懿宗的时候,苏州有一个叫翁彦枢的读书人进京考进士。因为家里穷,住在一个和尚的庙里。这个和尚经常出入大官僚裴坦的家。这一年,恰巧裴坦是主考官。有一天,和尚到裴坦家去念经,走过窗下,听到裴坦的两个儿子正在商量按财礼多少录取考生的事。只听一个说:“某某礼品厚重,应该进入一等。”另一个说:“某某礼品新巧,应该进入一等。”和尚回到家里问翁彦枢:“你想考第几名?”翁彦枢听他问得奇怪,心想,凭你一个和尚能让我考上吗?便笑嘻嘻随口答道:“能考上第八名也就可以了。”第二天,和尚又到裴坦家去,裴坦的两个儿子还在商量。和尚瞪大眼睛说:“你们干的好事!进士还没开考,你们就在私定名单,好大胆!”两兄弟大吃一惊,急忙答应分一些金银给和尚。和尚说;“我不要你们的金银,我要你们录取我的同乡翁彦枢。”两兄弟答应把翁彦枢取在三等。和尚不同意,说:“非第八名不可。”后来发榜的时候,翁彦枢果然是第八名。 有一个读书人,连续考了二十五次都没有考中。最后一次考试的时候,他干脆开玩笑地写了几首古怪诗,其中有这样几句:“饿猫临鼠穴,馋大舐鱼砧,栗爆烧毡被,猫跳触鼎翻。”考完后他就回家了,根本没打算能考上。没料到,这几首开玩笑的诗,被主考官看上了,让他考中了进士。他手里拿着喜报,哭笑不得地说:“我一生辛苦做诗,这里托人,那里求情,都没有考上,没想到靠着猫狗反而考中了!” 4唐代科举制度之影响 士子凭本身才智,晋身朝廷,打破魏晋南北朝以来豪门世族垄断政治之局面。 唐代以考试选才,开放仕途,平民得以参政,致人才鼎盛;惟应考人数日增,取录名额相应提高,造成冗官日多。 唐代应进士科者多为寒门子弟,士族子弟则多应明经科,为争逐官位,各自结成朋党,互相排斥,引致牛李党争。 科举重视诗赋文章,引发唐代文学兴盛;士子忽略技艺之钻研,造成日后科技发展缓慢。 5唐代科举制度之特色 吏部授官 唐代科举考试及第者,只是取得出仕资格,如欲出仕,还须经过吏部的释褐试,方得授官。吏部择人的标准有四:一为体貌端正,二为说话有条理,三为书法工整美观,四为文辞优美。 重进士科 唐代对进士科出身的士人特别尊重,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大抵应进士科的考生,每百人取录一、二人,而应明经科的考生,则约每十人取一、二人。 14 评行与公卷 唐代的科举考试仍保留汉代以来的誉望风气,主考官并非单凭考生的成绩而定等第,还考虑考生的知名程度,故应考前,必云集京师,竞将自己的得意作品,送呈京师的达官贵人,以邀名誉,观素学,以期即使临场失准,亦可被录取,此种做法称为“公卷制”。 6试论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从隋唐创立科举制度,直到晚清废止,实行达一千多年。一个有着上千年生命力的制度,肯定有其存在的深层原因。而其最终被历史所淘汰,亦肯定有其被淘汰的内在理由。本文试图通过对科举制度历史作用及其局限的分析,探讨其中的奥秘所在。 许多论述科举制历史作用的文章,都把着眼点放在科举制对优秀人才的选拔上面。科举制初创时起,就有不少人强调科举制的“得人”。新唐书选举志就以进士科为代表,说:“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后世史家不辨其理,往往也沿着这一条思路展开论证,甚至可以罗列出一大批科举出身的卓越人才,以支持自己的论点。但是,如果再作进一步的思考,就会发现,举出一批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并不能说明科举制度就优于其他选拔官吏的制度。因为通过其他途径做官的,照样有不少出类拔萃者。在这里,个案没有说服力。从逻辑上来推论,要说明科举制度比其他制度在选拔人才上具有优势,不在于你能举出多少事例,而在于你对科举出身者和非科举出身者各自的优秀人才比例有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数据。但是,由于历史资料的限制,要对科举出身的官吏进行统计,就已经十分困难,而要对非科举出身的官吏进行统计,那更是难上其难。所以,从选拔优秀人才的角度探讨科举制的历史作用,在现有资料条件下几乎是难以进行的。退一万步说,即使能够进行统计学意义上的分析,也丝毫无助于疑难的解决。隋唐以前,没有实行科举制。但我们根本无法证明,在实行科举制以后,官吏队伍的优秀比例要比实行科举制以前大。谁也无法肯定,唐宋元明清的优秀官吏就比战国秦汉的优秀官吏多。因此,用科举制有利于优秀人才的选拔来说明其历史作用,在学术研究上是缺乏可靠性的。笔者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即:科举制的历史作用,不在于其对优秀人才的选拔,而在于其对中国封建政治统治需要的满足。从这一角度来研究,不敢说就能十分圆满地解决上述难题,但起码可以从另一条途径启发研究者的思路。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能否长期存在下去,首当其冲的,是能否满足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而能否满足统治者的需要,又是得到统治者的重视的前提。科举制正是在这一点上,表现出了其优于其他选官制度的作用。 从满足中国封建政治统治需要的角度出发,科举制的历史作用,首先表现在它与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具有极大的亲和力,高度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成熟以后不断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众所周知,科举制与隋唐以前实行的军功、察举、辟除等制度相比,有一个十分15 明显的区别,就是科举制的自上而下方式。军功制的实施,有赖于自下而上的军功考核汇报;察举制的实施,有赖于自下而上的层层推荐;辟除制的实施,是把用人权直

    注意事项

    本文(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科举制度的创立》教学设计 新人教.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