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九加几练习》教材分析.docx
一年级数学九加几练习教材分析 9加几练习教材分析 新课标青岛版一年级上 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一单元,是在学 生 基本掌握了20以内的不进位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是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 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性和速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有的 学 生 对 这 一 部 分 内 容 没 有 学 好, 计算时既慢又容易出错, 以后继续学习口算和多位数笔算时就会遇到很大困难, 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1.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内容包括“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三部分内容。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 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 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切实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如9加几这一课, 它是学生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开始。这节课的教学 效 果 对 以 后 学 习8加 几、7加 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例1为学生提供了实际情境图,通过这些情境为学生提供计算题, 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 感受20以内进位加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借助凑十的思维方法, 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摆小 棒、摆 花 片, 边 摆 边 说 计 算 过 程, 来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 掌握凑十法的计算方法。由具体到抽象, 逐步帮助学生理清二步思维过程能正确计算, 并且体现了凑十法本身的多种方法, 如“拆小数, 凑大数”和“拆大数, 凑小数”等。其 中, 通 过 练 习 比 较, 能 够 得 出“拆 小数, 凑大数”比较简单。这样安排都是根据儿童的认识规律, 按照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层次地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教材中的图画应用题, 利用学生已有经验, 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体验形成能力, 以便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有利于新知的学习。 2.用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本 部 分 内 容“用 数 学”, 教 材 除 少量穿插在练习中编排外, 在“9加几”和“8、7、6加几”的教学中都特意安排了学生感兴趣的数学信息, 以此来引导学生用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现实问题, 以加深对加法意义的理解, 同时巩固口算, 以此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9加几的练习是在学习9加几的进位加法后进行的第一节练习课,练习的目的在于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特点自主地选择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利用计算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同时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练习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练习的成功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数学的美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 熟练正确计算9加几。 本课的教学难点: 1.掌握凑十法的算理,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2.掌握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感知相应的数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