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华经典诵读教案.docx
-
资源ID:3189813
资源大小:39.43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华经典诵读教案.docx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华经典诵读教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华经典诵读教案 课时安排:1课时 主讲人: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一些诵读古诗文的方法技巧 2、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3、教会学生一些诵读古诗文的方法技巧 4、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举例探讨、配乐诵读 导入:同学们,古人关于读书,说法可谓层出不穷,莫衷一是,或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或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或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或云然而,从他们的回答中,我们不难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那就是古人都很看重“读”书。今天,我们就以“读”为话题,来谈一谈高中生应怎样进行古诗文阅读鉴赏。 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们通常得出的经验做法是:通过加强诵读训练,不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而且其背诵、理解的能力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声情并茂的诵读,更可以直接把学生带入文章的意境,产生生动的联想和情感的共识,达到提高学生欣赏古诗文水平的目的。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呢? 以唐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我们来具体交流一下诵读的方法。教学步骤如下: 一、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文句。 方法指导:学生自由朗读 单个学生展示朗读,其他学生纠正 纠正后单个学生示范读 教师示范读 所有学生齐读 二、再读课文,要求:区别句读,读懂文意。 方法指导:诵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古诗文的句式有其独特之处,一句话,在不同地方停顿,往往会使句子产生不同的意思。如果读错句读,就不能正确理解句意,甚至会曲解文意。如何让学生准确把握句读? 方法指导: 把不同的句读标示出来,让学生对比判断; 通过录音范读,掌握正确的句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三、再读课文,要求:模仿练读,读出韵味。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只是诵读的第一步。我们诵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恰当地理解作者寄寓文中的喜怒哀乐之情和沉郁顿挫、奔腾激越的情感。这些情感孕于无声的语言中,要通过朗读将其外化,就需要先把握准感情基调,再据此指导正确的朗读方法,让学生在诵读时达到眼观文、口出声、耳悦音、心会义、神会情的多重效果,在抑扬顿挫、轻重舒缓中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方法指导: 首先,注意重音。重音处理得好,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高音显得响亮,表示兴奋、喜悦的感情;低音显得幽沉,表示肃穆、悲哀的感情。如读标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重音落在“送”字上,为什么?因为它交代了全诗的写作主题,为下文的叙事抒情张本。“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重音落在“故人”“烟花”上,因为此四字交代彼此感情深挚的送行双方,在繁花似锦、烟花烂漫的大好春光辞行,为开篇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氛围,打上了积极浪漫的色彩。“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重音落在“孤帆”“尽”“唯”上,这四个字从不同侧面写出了诗人的主观感受,与雄浑壮阔的意境相互映衬,形成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风格。 其次,注意语调。语调指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或为某种表达效果,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诵读时,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缓、上升,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故人”“烟花三月”起调要稍高,“西辞”“下”开始下降,“黄鹤楼”“扬州”降至最低。以一种滑坡式的二重调,将自古以来“离别难表欢愉”的难题举重若轻地解决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此二句语势上跟前两句相仿,只是“尽”声调要迅而短,“流”声调要缓而长,这样才能把诗人久驻江畔眺望故人离去的方向,冷不丁由帆影的消失而惊醒过来,又立即陷入如江水般绵延不绝的怅然若失的相思中的离情给传神地表达出来。 第三,注意节奏。诵读中的节奏须着眼于全篇。感情欢快的,可用快节奏;感情忧郁的,可用慢节奏。读出韵味,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了解虚词所表达的感慨、哀叹、疑惑等语气。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读的节奏可以稍快,以便表达诗人对故人此番远游的心驰神往,心向往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朗读节奏则可舒缓些,以期达到含蓄蕴藉、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四、想象品读,渐入意境。 反复诵读可以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同样,丰富的想象又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在诵读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记忆表象,激发其想象。雨果说:“想象就是深度。”因为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它用极有限的字数表达极其深刻的内涵,不展开想象,就无法深入作品内部,就无法走进诗人创设的意境,无法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我们让学生在想象中诵读,在诵读中想象,就是希望学生通过诵读感知形象,运用想象去填补诗歌中留下的空间,品味诗意,渐入意境。如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要试图让学生化身诗仙李白:正值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大好青春年华,时逢开元盛世。伫立在江夏城江畔,目送敬仰的好友诗人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绚丽的阳春三月雇船顺流而下,直奔东南一带最为繁华的都会扬州而去,心中该作何感想?是忧,还是喜?只要充分发挥想象,就能较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小结 总之,诵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同学们循着我们的经验方法摸索下去,相信大家一定会掌握一套属于自己的阅读古诗文的技巧。以上是我们今天授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的聆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