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货币金融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

    • 资源ID:3187641       资源大小:53.32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货币金融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

    货币金融学课后习题答案货币金融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解释下列概念:狭义货币、广义货币、准货币、实物货币、格雷欣法则。 答:(1)狭义货币,通常由现金和活期存款组成。这里的现金是指流通中的通货。活期存款,在国外是指全部的活期存款,在我国只包括支票类和信用类活期存款。狭义货币是现实购买力的代表,是各国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对象。 (2)广义货币,通常由现金、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及某些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组成。这里的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是指那些人们接受程度较高的可在一定程度上执行货币某些职能的信用工具,如商业票据、可转让存单、国库券、金融债券、保险单、契约等。广义货币扩大了货币的范围,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对于研究货币流通整体状况和对未来货币流通的预测都有独特作用。 (3)准货币,也称亚货币。一般将广义货币口径中除狭义货币以外的部分称为准货币或亚货币。包括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及某些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组成。这里的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是指那些人们接受程度较高的可在一定程度上执行货币某些职能的信用工具,如商业票据、可转让存单、国库券、金融债券、保险单、契约等。准货币本身虽非真正的货币,但由于它们在经过一定的手续后,能比较容易地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加大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所以,也称为近似货币。 (4)实物货币,是指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出来的某种物品来充当的货币。最初的实物货币形式五花八门,各地、各国和各个时期各不相同。例如,在中国历史上,充当过实物货币的物品种类就有:龟壳、海贝、布匹、农具、耕牛等。实物货币的缺点在于:不易分割和保存、不便携带,而且价值不稳定,很难满足商品交换的需要。所以,它不是理想的货币形式,随后被金属货币所取代。 (5)格雷欣法则,是指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高. 2.如何理解货币的定义?它与日常生活中的通货、财富和收入概念有何不同? 答:(1)货币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词,它的含义丰富,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意义。大多数经济学家是根据货币功能认为,货币是指在购买商品和劳务或清偿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任何物体。通货(钞票和硬币)是货币;支票账户存款也被看成是货币;旅行支票或储蓄存款等信用工具也可发挥货币的功能。因此,货币定义包含了一系列东西,而不是某一样东西。 那么一个物体怎样才能被称为货币呢?一般而言,物体必须具备以下特征才能被人们普遍接受从而充当货币: 价值稳定性。任何物体要充当货币,其本身的价值必须是相对稳定的。历史上曾经以牛、羊等牲畜作为货币来使用,由于其价值不稳定,必然在后来失去了充当货币的资格。 普遍接受性。货币可用做交易媒介、价值储藏和延期支付手段等,满足人们的多种需要,为人们普遍接受,这正是货币的典型特征。 可分割性。随着商品交换规模的发展,要求充当货币的物体必须是均质、易于分割成标准化的等份,以实现不同规模的商品交换。 易于辨认与携带。商品交换范围的拓展和商品经济的复杂性使得货币的流动性和防伪性日渐重要;那些笨重、易仿制的货币材料将逐步让位于轻便易携、易辨真伪的材料。 供给富有弹性。一种优良的货币,其货币材料的供应必须富有弹性,以随时满足商品生产和交换增减的需要。金银货币之所以先后退出历史舞台,主要原因就是供给缺乏弹性,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2)货币与通货的区别。通货只是货币的一个组成部分,经济学家所说的货币,除了通货以外,主要是指以支票、本票、汇票形式表现的对于货物、劳务等所具有的权力。 (3)货币与财富的区别。货币是社会财富的组成部分,财富除了货币资产以外,还有更多的非货币性金融资产以及实物资产等。 (4)货币与收入。首先,在商品经济时代,人们的收入大多表现为货币。其次,收入是货币的流量概念,是指某一时期内的货币量,如一个月、一年;而货币是一个存量概念,是指某一时点的货币余额,如第一季度末的货币余额。 3.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是什么?货币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 答:(1)货币的层次划分,是指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对现实流通中各种信用货币形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货币层次划分的目的是在货币流通总量既定的前提下,按照不同类型的货币流动性划分各个层次,以此作为中央银行调节货币流量结构的依据。 (2)迄今为止,关于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划分并无定论,但根据资产的流动性来划分货币供应量层次,已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所谓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也称作“货币性”,它是指一种金融资产转换成现实购买力(现金)的便利程度和买卖时的交易成本。根据资产流动性不同,货币供应量分为以下层次:M1=C+D,M2=M1+S+T,M3=M2+Dn,M4=M3+L。各国*对货币供应量的监控重点主要是 M1 和 M2 两个层次。 (3)比如现金和活期存款,可以直接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使用,直接引起市场商品供求变化,因而具有完全的流动性。这就是狭义的货币供应量 M1,即:M1=通货 M0+银行体系的活期存款。 (4)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流动性较低,它也会形成一定的购买力,但需要转化为现金才能变为现实的购买手段,提前支取则要承受一定程度的损失,所以其流通次数较少,对市场的影响不如现金。因此,商业银行体系中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也是货币,也应计算在货币供应范围内,从而得出广义的货币 M2,即:M2= 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5)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不能接受活期存款,但能接受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这些金融机构的存款与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即储蓄存款没有本质区别,都具有较高的货币性,货币供应量因此应扩大为 M3,即:M3= M2+其他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 (6)国库券、人寿保险公司保单、承兑票据等在金融市场上贴现和变现的机会很多,都具有相当程度的流动性,与 M3 只有程度的区别,而没有本质的不同,因此也应纳入货币供应量中,由此得到 M4,即:M4= 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 4.简述货币的基本职能及特点。 答:货币的职能,是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的主要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储藏手段。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另外两种职能则是在两者的基础上形成的派生职能。货币在充当各项职能时,都是一般等价物。 (1)价值尺度职能。货币的第一个职能是充当价值尺度,即货币作为测量商品和劳务价值的工具。人们用货币测量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就如同人们用秤来度量重量、用尺子来测量距离一样。由于货币的价值尺度功能,使得人们可以将不同形式的商品先转化为货币的价格形式,然后再与其他商品进行交换。当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这一职能时,货币只需要以想象中的或是观念上的形式存在就可以了。 (2)流通手段职能。又称交易媒介职能,是货币价值尺度职能的发展,是指货币以通货或支票的形式充当交易的媒介用来对商品和劳务的支付。货币的产生,使得商品之间的交换由直接的物物交换变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是现实的货币。 5.简述货币形式的演变过程。 答:历史上许多东西都充当过货币,不同的经济交易或不同的历史时期使用过不同的支付手段。根据充当货币材料的不同,货币形式的演化顺序为: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支票 6.解释“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答:1)“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是双本位制下产生的一种货币排斥另一种货币的现象。所谓双本位制,是指金银两种货币按法定比例流通的一种复本位货币制度。国家为金币银币规定了固定的兑换比率,由于官方的金银比价较之市场自发金银比价缺乏弹性,可能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2)即当金银的实际价值与法定比例相背离时,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良币”)被收藏、熔化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市场。结果,银贱则银币充斥市场,金贱则金币充斥市场。比如金币和银币的法定比价为 115,而金与银的市场比价由于银的开采成本下降,使得其比价为 117,此时金币为良币,银币为劣币,人们就会将银币兑换为金币,将金币贮藏,最后使银币充斥流通,而金币则被排斥出流通领域。如果相反即银的价格上升而金的价格降低,人们就会将手中的金币兑换为银币,将其贮藏、流通中就会充斥金币。最终的结果在流通中仍然只有一种货币真正在执行货币的职能。(3)“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表明了货币的排他性特征。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1.解释下列概念: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支票、融通票据、股票、债券。 答:(1)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它反映了一种债权债务关系,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在信用活动中,只有有价物使用权的让渡,没有改变所有权。信用经历了高利贷信用、资本主义信用和社会主义信用三个阶段。目前的主要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租赁信用和股份信用等。 (2)商业信用,指企业之间提供的与商品交易联系的一种信用形式。主要形式有赊销和预付。它既反映了买卖关系,又反映了债权债务关系。商业信用是信用制度的基础,在调节资金余缺的同时,也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但其在方向上是严格单向的,且受到规模的限制,因而其发展需要引导和规范。 (3)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一种信用形式,它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间接信用。银行信用无论在方向上,还是规模上都具有优势,具有广泛性、间接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因而成为现代社会信用的主要形式。 (4)支票,是银行存款客户作为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5)融通票据,是一种新型的票据,通常称为商业票据,或金融票据,是指由资信好的大企业或金融公司等机构以融资为目的而开出的无担保的短期期票。融通票据的签发不需要有真实商业交易发生,它仅仅是为筹资目的而直接签发的一种特殊票据。 (6)股票,指股份公司发给股东作为入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收益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两种,二者的剩余索取权和经营控制权不同。优先股的优先权在于其股东先于普通股股东领取固定股息,在公司破产时,优先从公司剩余财产中受偿。但优先股一般无表决权。 (7)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是社会各类经济主体如*、企业等为筹措资金而发行的承诺按约定的利率和日期支付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其基本要素有票面价值、价格、偿还期限和利率。按照发行主体的不同,债券可以分为*债券、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三种。债券反映了发行者和投资者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而且是这一关系的法律凭证。 2.比较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特点及二者的关系。 答:(1)商业信用,指企业之间提供的与商品交易联系的一种信用形式。主要形式有赊销和预付。它既反映了买卖关系,又反映了债权债务关系。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一种信用形式,它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间接信用。银行信用是现代社会信用的主要形式。(2)商业信用的特点: 第一,商业信用直接以商品形态提供信用,但这种商品不同于普通的商品,而是处于产业资本循环过程最后一个阶段上的商品资本,它还有待于转化为货币资本。 第二,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工商企业,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信用。 第三,商业信用属于直接信用,能及时解决企业的资金困难,是工商企业优先采用的信用形式。 第四,在产业周期各阶段上,商业信用规模的变化与产业资本的动态是相一致的。 (3)银行信用的特点: 第一,银行信用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在信用规模及授信方向上具有优势。银行通过吸收存款的方式不但可以把企业暂时闲置的资金集中起来,而且可以把社会各阶层的货币收入集中起来。因此,银行信用集中与分配的资本就不仅仅局限于企业的现有资本,而是超出了这个范围,这就克服了商业信用在信用规模上的局限性;同时,由于银行信用借贷的是作为一般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所以,银行信用可以通过贷款方式提供给任何一个需要的部门和企业,这就克服了商业信用在授信方向上的局限性。 第二,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银行信用活动的主体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但它们在信用活动中仅充当信用中介的角色。银行作为闲置货币资本的集中者也不是最终使用者,它必须通过贷款或投资运用到社会再生产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银行只是货币资本所有者和使用者的一个中介,起着联系、沟通或桥梁的作用。 (4)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是信用的两种主要形式。二者的关系表现为: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银行信用的出现使商业信用得到进一步发展。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并存而非替代关系。 3.简述股票与债券的区别与联系。 答:股票和债券是资本市场上筹措中长期资金的主要信用工具,都是属于直接融资的范畴,并且都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转让。股票指股份公司发给股东作为入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收益的一种有价证券。债券是社会各类经济主体如*、企业等为筹措资金而发行的承诺按约定的利率和日期支付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 股票和债券对持有者来说,都是一种虚拟资本,它们都是以资本所有权证书的形式存在,而其本身并没有内在的实际价值,两者具有共同的联系。但是股票和债券在性质、持有者的收益和偿还等方面却存在着严格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两者的性质不同。股票是所有权凭证,证明股东对公司所有权的比重,股东也有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力和机会。债券是一种债务凭证,表示了在一定时期的债权债务关系,持有者只有到期要求还本付息的权利,而没有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 (2)两者的本金返还不同。股票是不归还本金的永久性有价证券,除非是公司破产清理或因故解散时,按其实际资产的价值,进行部分分配。债券除了永久性债券外都有偿还期,具有 华 章 文 渊 ·经 济 学 系 列 还本的要求,并要按规定支付利息。 (3)两者的收益水平不同。一般来说,股票的股息和红利是不固定的(除优先股外),完全取决于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实际盈利水平。债券是按事先确定的利率支付利息,具有相对比较稳定的收益,并且与公司经营状况和公司的实际盈利水平无关。 (4)两者所承担的风险不同。债券的风险主要是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而股票的风险除了债券要承担的风险以外,还需要承担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证券市场价格波动等风险,即使公司破产清理时,也要先偿还债券,后分配股票资产。因此,股票的风险要比债券的风险大得多。 (5)两者支付偿还的顺序不同。在偿还顺序上,债权人有优先取得公司财产的权力,其次是优先股股东,最后才是普通股股东。因此,股东的排列次序在债权人之后。 4.简述消费信用的主要形式,并说明消费信用的作用。 答:(1)消费信用,是指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目的的信用。消费信用与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授信对象和授信目的有所不同。从授信对象看,消费信用的债务人是消费者,即消费生活资料的个人和家庭。从授信目的看,是为了满足和扩大消费者消费资料的需求。 (2)消费信用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分期付款:它是指销售单位在赊销方式中提供给消费者的一种信用形式,多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消费者在以分期付款方式购买商品时,按规定比例支付部分货款,称第一次付现额(或首付额),就可以取得该消费品的使用权。然后按赊销合同分期等额支付其余货款和利息。在货款付清之前,消费品的所有权仍属于卖方。 消费信贷:它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直接以货币形式向消费者提供的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比如,住房抵押贷款和助学贷款就是典型的消费信贷形式。在这些贷款中,消费者只需提供消费金额的少部分,大部分通过银行贷款解决,从而促进了消费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信用卡:它是由发卡机构、银行和零售商联合起来对消费者提供的一种延期付款的消费信用。信用卡是由银行或其他专门机构提供给消费者的赊购凭证,它规定有一定的使用限额和期限,持卡人可凭卡在任何接受信用卡支付的单位购买商品或支付劳务服务等。 (3)消费信用作为一种重要的信用形式,其积极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促进经济增长。消费信用向目前不具备消费能力的人提供信用,使其消费意愿变为现实,增加了当前的有效消费,扩大了总需求,从而刺激了生产;第二,引导消费方向。消费信用一般针对耐用消费品,这类商品价值较高,能够一次性购买的人较少。而在消费信用的形式下,能够创造更多的需求,使消费者易于接受这类商品。 5.假设某公司债券面值100元,票面利率为6%,5年到期。当前价格为115元。如果张某购买了该债券并持有2年,2年后以112元卖出该债券。 (1)计算即期收益率;(2)计算实际收益率。 解:(1) 单利的情况下到期收益率=2.60%6%+(100-115)/5/115=2.60%(保留两位小数 实际收益率=3.91%100*6%*2+(112-115)/2/115=3.91%(保留两位小数) 第三章 金融机构体系 1.理解下列名词概念: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 答:( 1 )金融机构,又称金融中介,是指经营货币、信用业务,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机构。它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再生产顺利进行提供金融服务,是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间接融资领域,与资金余缺双方进行金融交易的金融中介主要有商业银行;在直接融资领域,为筹资者和投资者双方牵线搭桥,提供策划、咨询、承销和经纪服务的金融中介主要有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等。 ( 2 )商业银行,又称存款货币银行,是指主要通过吸收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来筹措资金,并将其用于发放工商业贷款、消费贷款、抵押贷款及购买*债券等业务的银行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其明显的特点是能够吸收活期存款、创造货币。其活期存款构成货币供给的重要部分,也是信用扩张的重要源泉。 ( 3 )投资银行,是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投资银行是美国和欧洲大陆的称谓,英国称之为商人银行,在日本则指证券公司。投资银行是与商业银行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现代金融业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形成的一个新兴行业。它区别于其他相关行业的显著特点是,其一,它属于金融服务业,这是区别一般性咨询、中介服务业的标志;其二,它主要服务于资本市场,这是区别于商业银行的标志;其三,它是智力密集型行业,这是区别其他专业性金融服务机构的标志。 ( 4 )道德风险是由于事后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一种现象,是指人们享有自己行为的收益,而将成本转嫁给别人,从而造成他人损失的可能性。“道德风险”主要发生在经济主体获得额外保护的情况下,譬如,由于存款保险制度给商业银行提供了贷款保护,这就可能引发道德风险。 ( 5 )逆向选择是由于事前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其本意是指人们做了并不希望做的事情,而不去做希望做的事情。金融市场上的逆向选择是指违约风险高的融资者,由于寻求资金最积极因而最可能成为得到资金的人。这表明,资金贷放者将资金贷给了最不想借贷的借款人。 2.简述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 答: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是一个由两级银行体系构成的金融体系;中央银行是整个金融机构体系的核心,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它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 1 )中央银行:习惯上称为货币当局,是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权威和监管者,具有对全国金融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特殊功能。如成立于 1948 年 12 月的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根据 1913 年的联邦储备法案创立的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简称美联储)是美国的中央银行。 ( 2 )存款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储蓄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存款机构发行支票,吸收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以此获得的资金进行各种贷款或购买证券。其中,商业银行是一国主要的存款机构,它主要通过吸收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来筹措资金,并将其用于发放工商业贷款、消费贷款、抵押贷款及购买*债券等业务。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其明显的特点是能够吸收活期存款、创造货币。其活期存款构成货币供给的重要部分,也是信用扩张的重要源泉。 ( 3 )契约储蓄机构:包括各种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及退休基金等,它们以合约的方式在一定期限内从合约持有者手中吸收资金,并主要投向股票和长期债务工具等资本市场。其中人寿保险公司是最大的契约性储蓄机构,它兼有储蓄银行的性质。因为,人寿保险金就像流向储蓄机构的储蓄一样成为人寿保险公司的资金来源,人寿保险单的所有者拥有的实际上是一项固定面值的潜在资产。人寿保险公司主要提供投保人死亡后的经济补偿和生存养老金,主要投资对象为公司债券和股票、抵押资产。( 4 )投资性机构:包括各类金融公司、共同基金、货币市场投资基金及投资银行。其中,投资基金是最大的投资性中介机构。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即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从事股票、债券、 *、货币等金融工具投资,以获得投资收益和资本增值。投资基金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称谓有所不同,美国称为“共同基金”,英国和香港称为“单位信托基金”,日本和中国台湾称为“证券投资信托基金”。( 5 )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设立的专门为特定的部门或产业提供资金,促进该部门或产业的发展的金融机构。包括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及农业发展银行。 ( 6 )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及典当行等。其中,信托投资公司是一种比较普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它是一种以受托人的身份代人理财的金融机构。大多数的信托投资公司以经营资金和财产委托、代理资产保管、金融租赁、经济咨询、证券发行及投资为主要业务。金融信托投资机构也可以吸收一年期以上的信托存款。 3.简述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 答:金融机构通常提供以下一种或多种金融服务,主要有: ( 1 )存款功能,是指金融机构在市场上筹资从而获得货币资金,将其改变并构建成不同种类的更易接受的金融资产,这类业务形成金融机构的负债和资产。这是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行使这一功能的金融机构是最主要的存款类金融机构。( 2 )经纪和交易功能,是指金融机构代表客户交易金融资产,提供金融交易的结算服务。或者,金融机构自身交易金融资产,以满足客户对不同金融资产的需求。提供这类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主要是投资性金融机构,如金融公司、证券公司等。 ( 3 )承销功能,是指金融机构在市场上帮助客户创造金融资产,并把这些金融资产出售给其他市场参与者。一般地,提供承销的金融机构也提供经纪或交易服务,如证券公司等。 ( 4 )咨询和信托功能,是指金融机构为客户提供投资建议、保管金融资产、管理客户的投资组合等业务。提供这种金融服务功能的主要是信托投资公司、商业银行等。 4.简述现代银行业产生的过程。 答:银行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经历了三个阶段: ( 1 )货币经营业。货币经营业是指专门经营货币兑换、保管与汇兑业务的组织,是银行早期的萌芽,主要业务有:铸币及货币金属的鉴定和兑换;货币保管;汇兑。 ( 2 )早期的银行业。从世界历史来看,银行的起源应追溯到 13 世纪的意大利。作为世界贸易中心,意大利成为各国商人的云集地,为了便利商品的交换,需要把各地的货币兑换成当地货币,于是就出现了货币经营商,专门从事货币保管及兑换业务。随着保管业的发展,货币经营商凭借保管经验逐渐判断出其手中保管的货币资金的运动规律之后,就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即只保留一部分存款以备客户提款之需,其他存款则以贷款方式运用出去以赚取利息,这就是最早的银行贷款业务。同时,商人们找到卖主后,从原来自己到货币经营商处取回货币再支付给卖主,到后来仅仅将保管凭条交给卖主,由卖主自己持保管凭条到货币经营商处领取款项,这就是银行支票业务的雏形。至此,货币经营商就演变成了近代意义上的银行。成立于1587 年的威尼斯银行,是世界历史上比较具有近代意义的银行。 ( 3 )现代银行业。早期的银行规模一般比较小,抵御风险的能力比较低,因此,虽然他们接受客户的存款并为其办理转账结算,但贷款对象主要是*,贷给商人的资金很少,且利率高,不能满足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694 年,在*的扶持下,英国成立了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英格兰银行。它的成立标志着现代银行业的诞生和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确立。 5.什么是契约性金融机构?与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区别是什么? 答:契约性金融机构,是指以契约方式在一定期限内从合约持有者手中吸收资金,然后按契约规定向持约人履行赔付或资金返还义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如各种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及退休基金等。 契约性金融机构的特点是:资金来源可靠且稳定,资金运用主要是长期投资,因此,契约性金融机构是资本市场上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与存款性金融机构相比,契约性金融机构不能吸收公众存款,也不能向公众提供贷款。同时,它们大多也不能为客户提供支票结算服务。 6.投资银行是银行吗? 答:投资银行或投资公司,是指从事以证券投资业务为主要内容的典型的投资性金融机构,与其他经营某一方面证券业务的金融机构相比,投资银行的基本特征是它的综合性,即投资银行业务几乎包括了全部资本市场业务。严格意义上讲,投资银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中介,也并非是真正意义的“银行”。这是因为,与商业银行相比,投资银行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在客户资金融通过程中并不提供资金仅提供服务业务。投资银行只是帮助“资金最终需求者”把出于融资目的而发行的证券出售,卖给那些有闲钱并打算购买证券以获利的“资金最终供给者” ,又称“投资者” 。投资银行所起到的作用只是帮助资金最终供求双方达成一份合约,从而使双方各得其所。 第二,在资金融通交易中一般不承担违约风险。投资银行在为客户提供服务时,并没有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来,或者说,它并不创造任何代表对它自身要求权的金融产品,或使其自身拥有要求权的金融产品。因此,投资银行在收取佣金之后就全身而退,此后的事情与其无关,投资者风险自担。 第三,以标准化的方式为资金最终需求者提供服务。投资银行也帮助资金需求者融资,但仅限于以标准化的方式、一次性地帮助融资者完成证券的发行。 第四,投资银行主要为最终资金需求者从事证券承销业务,而不是为客户提供贷款服务。 因此,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是大不相同的两类金融机构。严格说来,商业银行被称作“金融中介” ,而投资银行不是,证券经纪人、证券交易商以及有组织的证券交易所,都不能算做严格意义上的金融中介机构,因为,它们并没有发挥金融中介的作用,亦即,并未通过出售负债凭证获取资金,再运用这些资金获取金融资产。 7.国际金融机构主要有哪些种类? 答:国际金融机构,是指从事国际金融管理以及国际间融资业务的超国家性质的组织机构。它的成员通常由参与方*或*机构组成,是一种*间的金融合作组织。国际金融机构在世界经济与金融、区域经济与金融方面作用重大,主要表现在:组织商讨国际经济和金融领域中的重大事项,协调各方间的行动;提供短期融资、缓解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收支困难,稳定汇率;提供长期贷款,促进成员方的经济发展等。 国际金融机构按照成员方覆盖的范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以及国际金融公司,其成员来自世界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 二是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如欧洲投资银行、阿拉伯非洲经济开发银行以及欧洲中央银行,其成员由一定区域内的国家和地区组成。 三是半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如国际清算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以及非洲开发银行,其成员主要由某一区域内的国家和地区组成,同时也吸收部分区域外的国家和地区参加。 第四章 利息与利率 1.解释下列概念:收益的资本化、基准利率、到期收益率、收益曲线、流动性陷阱。 答:( 1 )收益的资本化,由于利息概念的存在,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都可以根据收益与利率倒算出来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这一现象就是收益的资本化。它使即使没有价值的东西具有了价格。 ( 2 )基准利率,是指带动和影响其他利率的利率,在一国利率体系中起决定性作用,也叫中心利率。它的变化传递出中央银行银根松紧的信息,是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央银行改变基准利率,将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借款成本的高低,限制或鼓励信贷发放,从而影响其他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在西方国家通常是指央行再贴现率或短期资金市场利率,如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 ( 3 )到期收益率,按单利计算是指买入债券后持有至期满得到的收益(包括利息收入和资本损益)与买入债券的实际价格之比率。按复利计算是指使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于债券买入价格的贴现率。或者是指使从债务工具上获得的报酬的现值与其今天的价值相等的利率。 ( 4 )收益曲线,是指反映风险相同的债券在期限与到期收益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它主要用来描述利率的期限结构。 ( 5 )流动性陷阱,是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只可能上升而不会继续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会变得无限大的现象。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当出现流动性陷阱时,货币政策无效。 2.简述到期收益率与票面利率的区别与联系。 答:到期收益率,是指买入债券后持有至期满得到的收益(包括利息收入和资本损益)与买入债券的实际价格之比率。按复利计算是指使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于债券买入价格的贴现率。而票面利率是指债券的利息与面值之比,即债券发行者约定按期根据票面金额支付利息的比例。二者都是描述债券收益的一种形式。但二者是有区别的:第一,二者的分母不同。到期收益率的分母是成本,即以成本为计算基础,而利率的分母是债券面值,即以面值为计算基础。第二,二者的分子不同。到期收益率的分子包括利息与资本利得(成本与面值之差),是考虑债券投资的全部收益。而票面利率的分子仅仅是利息,是考虑债券的利息收益。 3.简述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 1 )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是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偏好流动性,是因为流动性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和灵活性。利率是为诱使货币持有者自愿放弃对货币的灵活控制权而支付的价格。由于货币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所以,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可以理解为货币供求决定利率理论。( 2 )如果利率较高,意味着放弃流动性可以得到较大的“补偿” ,所以,持有债券的诱惑增大,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也较高,此时对货币的需求量就减少。反之,如果利率较低,意味着放弃流动性可以得到的“补偿”较小,所以,持有债券的诱惑减少,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也较低,此时对货币的需求量就增加。因此,货币需求与利率呈现出反向变动关系。在凯恩斯的最初分析中,假设货币供给是外生的,由货币当局完全控制。 ( 3 )当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即当公众愿意持有的货币量刚好等于现有货币存量时,均衡利率就形成了。因此,在凯恩斯看来,利率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取决于货币的供给和需求。 ( 4 )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具有如下特点:它是利率的货币决定理论。货币可以影响实际经济活动水平,但只是在它首先影响利率这一限度之内。即货币供求的变化引起利率的变动,再由利率的变动影响投资,从而影响国民经济。如果货币供给曲线与货币需求曲线的平坦部分(即“流动性陷阱” )相交,则利率不受任何影响。它是一种存量理论,即认为利率是由某一时点的货币供求量所决定的。 4.简述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答:( 1 )利率期限结构,是指在某一时点上,不同期限资金的收益率与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利率的期限结构反映了不同期限的资金供求关系,揭示了市场利率的总体水平和变化方向,为投资者从事债券投资和*有关部门加强债券管理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 2 )反映利率期限结构的曲线是收益曲线,即风险相同的债券在期限与到期收益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它有三种典型形状:即水平线、向上倾斜和向下倾斜的曲线。 ( 3 )解释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主要有三种:纯粹预期假说、市场分割假说、流动性升水假说。 ( 4 )纯粹预期假说强调不同期限证券间的完全替代性。该假说认为,若预期的各短期利率高于现行短期利率,则当前长期债券利率高于短期债券利率,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反之,若预期的未来短期利率低于现行短期利率,则当前长期债券利率低于短期债券利率,收益率曲线向下倾斜;如果投资者预期短期利率保持不变,则收益率曲线呈水平状。 ( 5 )市场分割假说认为所有的投资者偏好于使其资产寿命与债务寿命相匹配的投资。人们对特定期限的债券有着特别的偏爱。在市场分割假说下,各种期限债券的利率由该债券的供求所决定,从而决定了收益曲线的形状。 ( 6 )流动性升水假说认为,由于长期债券缺乏流动性,人们对于流动性高的债券更为偏爱。因此,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其生命期限内短期债券利率水平的平均值加上流动性升水。在该理论下,即使人们预期未来短期利率保持不变,收益率曲线也会向右上方倾斜。即使人们预期的未来短期利率下降,收益率曲线也可以是水平线。 5.简述利率风险结构的主要内容。 答:( 1 )利率的风险结构是指具有相同的到期期限但是具有不同违约风险、流动性和税收 华 章 文 渊 ·经 济 学 系 列 条件的金融工具收益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 2 )金融工具提供不同收益率的原因是投资者必须考虑有关违约风险的问题。违约风险是指金融工具的发行方也许不能履行其承诺的支付本金和利息的义务。 ( 3 )影响债券利率风险结构的第二个因素就是它的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能够迅速转换为现实购买力而不受损失的能力。流动性因素影响利率的原因是存在流动性升水( liquidity premium ),即指由于流动性风险而产生的利率差额。 ( 4 )具有相同到期期限的债券收益率不同的另一个原因是:一国的税法规定对于某些债券与其他债券有所不同。例如,很多国家发行的国债都不用交纳利息所得税,这样使得国债的税前收益率与税后收益率是一样的。 6.已知实际利率为4%,名义利率为8%,那么,市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将是多少?并说明原因。 解:根据费雪效应,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关系为:名义利率=实际利率 + 预期通货膨胀率,因此,在已知实际利率为4%,名义利率为8%的情况下,市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8% -4%=4%。 7.假设当前利率为3%,一张5年期、票面利率为 5%、票面额为1 000元的债券价格是多少?当利率上升为 4%时,债券价格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解:书本p70页公式得 到期收益率=/市场价格 本金损益=(1000-市场价格)/期限 所以 市场价格= /到期收益率 p=/5)/3% p=1086.96 当利率上升到4%时,价格p=1041.67由于到期收益率的上升,要求的债券价格也下降了。 8.假设预期理论是利率期限结构的合理解释,以下给定未来 5 年内的 1 年期利率,请分别计算 1 年期到 5 年期的利率,并画出收益率曲线。 ( 1 ) 5% 、 7% 、 7% 、 7% 、 7% ; ( 2 ) 5% 、 4% 、 4% 、 4% 、 4% 答:( 1 )未来 1 5 年期的利率分别为: 15% 5% 7%6% 22 35%+7%+7%i = 6.3%31 5 年的利率分别为 5% 、 6% 、 6.3% 、 6.5% 、 6.6% 。其收益曲线为一条轻微向上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2 )未来1 5年期的利率分别为: 15% 5% 4%4.5% 22 5% 4% 4%4.3%33 5% 4% 4% 4%4.25% 44 5% 4% 4% 4% 4%4.2%5 15 年的利率分别为 5% 、4.5% 、4.3% 、4.25% ,4.2% 其收益曲线为一条轻微向下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第五章 金融市场及其构成 1.解释下列名词:金融市场、直接融资、间接融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 答:

    注意事项

    本文(《货币金融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