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docx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复习要点 第一篇 本质论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 一、说明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 政治工作 政治工作就是指一定的阶级、团体、政党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和纲领的活动 思想工作 思想工作包括政治性思想工作和非政治性思想工作 政治性思想工作指一定的的阶级、政党、团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 政治工作和思想工作的关系交集 思想政治工作 政治工作中思想教育,和思想工作中政治性思想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 一般认为,二者是重合的、可以通用 区别: 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内容 ,侧重理论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部内容。 二、记忆: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学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学 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关系等同于实践与理论的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矛盾 一般认为,一定的社会、一定的阶级对人们思想品德的要求与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三、理解: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政治学之间的关系 能简要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与政治学的关系 政治学是研究国家为核心的各种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思想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1、联系 a、政治学研究的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思想对于人们的思想行为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b、政治学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确定的意识形态 c、思想政治教育学为政治学提供专门人才 一方面,要研究如何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学为政治学提供学术后备人才 2、区别 a、思想政治教育学不专门研究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和政治关系 b、政治学不专门研究政治教育 与教育学的关系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解释教育规律的科学,他是整个教学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1、联系 1)教育学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基本理论指导 其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也要以教育学揭示的教育规律为基础 其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可以借鉴教育学所研究的一般方法 其三,教育学的一些分支学科,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2、区别 a、教育学是从整体上,综合研究教育现象 ;而思想政治教育学则是专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b、教育学主要是研究学校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不仅研究学校教育,而且研究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与伦理学的关系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起源、道德本质和道德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1、联系 A、伦理学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部分内容 B、伦理学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重要的原则和方法 C、研究对象上存在交叉和重合的现象 2、区别 A、思想政治教育学不是单单研究道德教育,除了道德教育之外,他还要研究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等。 B、另外,伦理学中的道德起源、道德原则和发展规律也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专门研究的对象。 与心理学的关系 心理学是研究人们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1 1、联系 心理学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理论、知识和方法 A、提供理论支撑 B、任务交叉 C、方法借鉴 2、区别 A、心理学是在一般意义上专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关系,他揭示人心理活动的一般机制, B、而思想政治教育学则要研究人们特殊的实践活动与思想品德形成之间的关系,更注重心理活动的社会内容。 与社会学的关系 社会学是从特有的角度,或侧重对社会,或侧重对社会主体的人,或者侧重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进行综合研究而形成的一门学科 1、联系 A、内容互相借鉴 B、方法借鉴 2、区别 A、从研究对象上看,社会学研究社会问题,而我们学科研究“两大规律” B、从研究领域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研究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的社会化,而且我们研究重点是主动、积极的社会化 与西方行为科学的关系 行为科学是西方现代管理学的一个主要流派,它是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以及有关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行为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主要研究人的本性和需求、行为动机,尤其是生产中的人际关系等问题 1、概况 目前主要有两大领域: 1)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理论。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同管理有关的“人性”理论 总的来说,行为科学的基本逻辑就是:人的行为是有目标的,目标由动机决定,动机由需要引起;主张在企业管理中,处理好员工需要、动机、目标、行为四者的关系,使员工的目标和企业的目标达到一致;主张在满足员工多方面需要的基础上,以诱导方法为主,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2、联系 A、思想政治教育学可以从行为科学中借鉴其理念和方法重视人的因素,注重发挥人的主动性; B、靠抽样理论、调查问卷、问卷设计、量表技术、行为研究数据的编码与多元设计分析程序,评估指标等等 3、区别 A、从理论基础上看,西方行为科学的理论基础是个人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而思想政治教育是集体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B、从目标的角度来说,西方行为科学是为了更好地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 综上,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综合性,他是数个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 它们的联系告诉我们,它告诉我们,要大胆借鉴成熟学科的方法和原理,为自己服务 。 它们的区别告诉我们,们不是其他学科的子学科,我们有自己独立的价值。 第二章 历史与现状 一、简要说明中国古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 原始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 内容:必须要传承一定的知识和道德规范,生产知识、本部落的图腾、禁忌 奴隶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 1、夏、商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采用宗教的形式 1)为自己政权的合理性提供论证 2)三代的统治者以宗教神学论证一些重要的政治、军事行动的正当性,以树立信心 2、周代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礼乐教育实施 第一,“明人伦”,把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五伦,上下尊卑的等级关系 。 其二,“以德配天”,把“天命”,“敬德”、“保民”三者结合起来,宣扬“君权神授” 封建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 用伦理伪装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1、董仲舒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三纲五常”学说, “天命” ,从人性的角度来阐述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2、主要措施1)祭祀封赠 2)开展教育、宗教宣传 3)利用戏剧、小说、评书等进行宣传教育 4)用严格的规章来约束。 二、论述我们对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 1、教育内容 1)“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心怀天下,爱国爱民的民族品质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曲”的民族气2 节 4)“舍生取义”的理想人格和“仁者爱人”的博爱情怀 另外,不懈探索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勤勉精神 2、教育原则 1)知行统一的原则 2)以人为本原则 3)率先垂范原则 3、教育方法 1)学思结合的方法 2)注意内省的方法 3)提倡“慎独”的方法 4)启发的方法 三、记忆: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学主体学科包括: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发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地位和作用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过程及其规律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和方针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环境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发展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主要研究如何在哲学方法的指导下,恰当运用一般科学方法去创造、总结、掌握、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科学方法 它包括:认识方法体系,实施方法体系,和调节评价方法体系 1、认识方法体系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方法,就是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活动制定一系列规范和程序 。 它包括:思想信息的获取方法,思想信息的分析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方法 信息获取方法 A、社会调查法 访问调查、书面调查、个别调查、抽样调查等等 B、观察体现法 C、思想预测法 获取未产生的信息的方法。比如,可以进行图标分析,概论性预测。具体来说有,判断性预测法、因果预测法、规范性预测法等。 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包括矛盾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 决策方法 比如,头脑风暴法、专家决策方法、民主评议法等 2、实施方法体系 基本方法 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 一般方法 疏导教育法,比较教育法。典型示范教育法,自我教育法,激励和感染教育法 特殊方法 预防教育法,心理咨询法、思想转化法,冲突缓解法等 3、评价方法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主要研究两方面的管理:管事和管人 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预测、决策、实施及评价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系统上下左右之间的职权划分,以及实施领导职能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制度 在高校系统,实行的就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统一管理全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管理 A、建立合理的队伍流动制度 B、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的考核制度 C、就制定必要的倾斜政策 四、理解:简述资本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发。 总体特征就是,以自由、平等、民主、博爱为根本内容,把资本主义社会标榜为人类发展最理想的社会,企图使人们相信,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和幸福才有全面的保障。 借鉴 1、教育内容1)科学的生态道德价值观 2)市场经济道德 2、教育形式:主要采取的渗透教育的形式 1)环境熏陶 2)媒体感化 3)家庭配合 3、教育方法 1)内容渗透 2)活动教学 3)注重培养道德认知能力 4)综合吸收各种德育思想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一、记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 理解和运用: 举例说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主体和客体,举例说明3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特点,举例说明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 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是人们和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主体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目地和发展需要等相一致、相适合、相接近的关系。 通俗的讲,所谓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人们对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需要以及社会精神文明进步需要之间的关系。 特征 1、内隐性与外显性相表里 其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具有内隐性的特点 其二,可以通过高素质人的活动而被观测出来。外显性 2、个体性与群体性相伴生 其一,个体性。投入在单个人身上发生作用后所取得的价值 其二,也会体现在群体的精神风貌、素质提高上 3、精确性和模糊性相渗透 首先,个体测量上具有模糊性 。其二,群体测量上可以实现精确性 个人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个人需要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需要的满足 1、引导政治方向 引导政治方向就是运用启发、动员、教育、监督、批评等方式,把人们的政治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社会发展的所要求的正确方向上来 其一,激发个人寻找政治方向的需要 其二,用各种方面引导需要,实现价值 例如:有人把我们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归结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问题 。如何给这些人做工作? 第一,这些同志希望改变现实使国家发展得更好,这显示出他们有认识政治和参与政治活动的需要 第二,他们希望用西方的那一套来改变我们国家的现状,显示出没有很好的办法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们需要政治引导 2、激发精神动力 激发精神动力,就是运用多种手段,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个体价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其一,物质激励是第一位的。 其二,精神激励也是必要的,是我们工作重点 3、塑造个体人格 人格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一个人的品格、品质、思想境界、情操格调、道德水平等 其一,丰富人的需要。 其二,知行结合 4、规范调控行为 主客体 1、主体1)社会 2)个人 。其一,教育者。其二,受教育者,或曰教育对象 2、客体。即思想政治教育本身 其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方法、和内容 其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比如精神文明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记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内涵和本质 1、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内涵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由“潜价值”转化到“显价值”的过程,这个转换的标志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价值主体所接受、消费 2、实质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的实质就是客体主体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规律 1、神形统一规律。 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有“形”工作,比如经济工作等统一起来。 2、虚实转换律;使其教育对象所接受的教育内容转化为实际行动 3、真善美统一率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首先要符合相关规律,其次,要符合目的,即按照一定目的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要满足教育对象和谐发展的需要,并使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对象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 第二篇 结构论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要素 一、A、记忆: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四要素B、理解与运用:举例说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具有的素质。运用人格结构理论,分析近期社会道德热点事件中人们行为的原因。 四要素论 一、主体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 根本特性 1、主动性 主动性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积极、主动地工作。 4 2、主导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方法的选用、教育计划的安排等等,都是由主体控制和支配的 3、创造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主动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4、超越性 教育主体既要及其教育客体的现状,又要超越教育客体的现状,引导他们养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 主体具有的素质 1、职业形象 1)强健的体魄 2)坚韧的意志品格 3)良好的精神状态 4)严谨的思想作风 2、知识结构 1)扎实的专业知识2)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 3、能力结构 1)预测决策能力2)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客体 主动性 作为有思想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不是被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是能够主动的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形式,甚至还能进行自我教育 人格素质结构和人格动力结构 1、人格素质结构 1)思想道德素质 a.思想素质指的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b.道德素质包括两个方面:道德意识和道德品质 其一,道德意识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 其二,道德品质,又称为德性,指在道德行为表现出来的固定的心理特征,是人对道德意识的内化 我们应该具备以下道德品质:集体主义精神、文明行为规范、职业道德素质、家庭美德等 2)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1.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脑对现实的反映过程 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和性格 3)智能素质 智能素质包括文化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能力结构等 4)需要素质 5)身体素质 2、人格动力结构 1)动力结构 人格动力结构包括:环境刺激,人格素质和人格行为 2)机制:环境刺激人格素质人格行为。 首先,环境刺激作用于人格素质,产生人格判断 A、是作用于人格素质中的需要素质 B、环境与需要结合之后,就会引起人格素质其他方面的反应,这些共同促使人们做出人格判断 然后,在作出人格判断之后,人们就表现为相关行为 最后,行为反过来就会刺激人格素质结构 二、.记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 1、思想教育 我们思想教育的内容就是“三观”教育和思维方法教育。其中,三观教育是核心,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承担,而思维方法教育是重点 2、政治教育 这里的政治教育指的是广义上的政治,包括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 1.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情感、政治方法、政治纪律等方面的教育,重点是对国家、阶级、社会政治制度的重大政治问题的立场和态度 2.法律规范、法律意识教育。宪法教育。 3、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主要进行的行为规范教育,促使教育对象内化道德规范,形成道德观念,发展道德判断,养成道德行为,提高道德素质。 4、心理教育 主要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其主要内容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 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含义和类别 1.含义:我们把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信息,能为思想政治主体所运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和物质实体,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2.类型 1)传统载体。其一,谈话。其二,开会。其三,理论教育 2)现代载体 第一,文化载体。文化产品。渗透到各项文化建设之中。各种文化活动。第二、活动载体。第三,传媒载体。 5 四、记忆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图 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 客体 介体 环体 类型结构 素质结构 类型结构 人格结构 内容 方法 载体 类型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 一、记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含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行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就是影响和围绕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的文化要素的总和 二、举例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原则 (一)优化一般原则 第一,整体性原则,即要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各个要素,主义环境内部要素的联系和衔接 第二,对环境有利、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三,自主性原则 三、举例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优化的方法 第一,选择实验法 第二,环境选择隔离法 注:例子只限大众传媒环境、学校文化环境和家庭文化环境的例子 1、优化传媒环境 传媒环境是主要由各种电台、电视台、平面出版物、移动互联网络平台等组成 第一,有效控制。 其一,*控制。其二,公众参与监控。 第二,净化媒体影响 其三,避免外国消极影响 一方面,我们要澄清事实,用公信力去赢得广大人民 群众的信任 另一方面,对外国对我国的污蔑,要给予深刻的揭露 第四,加强传媒学的研究 2、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其一,加强领导。其二,制定必要的政策和体制。其三,搞好社团建设。其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其五,加强教师指导 3、家庭文化环境建设 其一,要有正确的家庭价值观 其二,搞好家庭管理 。协调。 教育。其五,活动 。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结构方式和主体间关系 记忆: 主体中心模式、客体中心模式、等级结构模式、多元主体模式的涵义和主要观点,主体性,主体间性的涵义和特点 理解: 说明各种结构模式的优点和不足,说明主体性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说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化的必要性 一、主体中心模式、客体中心模式、等级结构模式、多元主体模式的涵义和主要观点。说明各种结构模式的优点和不足。 一、主体中心模式 1、涵义 以主体为中心来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客体、环体、介体都是以主体为中心发挥自身的作用。 2、特点 6 优点:主体中心模式看到了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避免了教育混乱。 缺点:片面化、极端化的主体中心模式忽视客体的主体性,严重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等级结构模式 1、涵义 等级结构模式是主体中心模式的异化,强调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绝对服从。 (“师道尊严” ,“天地君亲师” 。) 2、实质 是封建的等级关系在教育中的反映封建贵族统治者人民,要求人民甘心于自己的统治地位 三、客体中心模式 1、涵义 以受教育者为中心,教师起辅助作用” 2、特点 优点:重视客体的主体性 缺点: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教育者的主体性,甚至有把教育者“踢出场”的趋势,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会造成很多问题 四、多元主体模式 多元主体模式把思想政治教育各个要素都看作主体。他不仅认为主体和客体是主体,还认为环体和介体也是主体 二、主体性,主体间性的涵义和特点 1)、主体表现出能动地作用于客体的特性,即主体性。具体表现为主观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2)、主体间性是主体之间关系的规定性,他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关性、统一性、协调性。 特征 第一,意味着双方共同了解,不仅了解自我,而且了解“他我”。 第二,在交往过程中,彼此承认。 第三,意味着双方人格平等与机会平等,反对压迫 第四,意味着墨守共同的规则,双方交往必须遵守共同的规范 第五,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说明主体性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主体性的局限 第一,异化 。在处理主客体关系的时候,往往把主体性片面的看出是对客体的占有、征服,于是人被异化和物化 第二,自大 四、说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化的必要性 1)主体性有局限 第一,异化 。在处理主客体关系的时候,往往把主体性片面的看出是对客体的占有、征服,于是人被异化和物化 第二,自大 2)对主体性的反思 胡塞尔、哈贝马斯、马克思的观点 3)主体间性的含义 主体间性是主体之间关系的规定性,他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关性、统一性、协调性 第一,从哲学本体论的意义 ,存在于现实的人的实践中。 第二,从一种关系来看,把自己与他人看作是一种共在。 第三,从一种方法论来看,这种主体间性的思想告诉我们,对待他们人要尊重、同情、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进入他人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把自己呈现给他人。 五、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联系和区别 a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教育模式,即“主体客体”模式。 b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活动的特性,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主动、能动的教育,是独立于其他业务工作的独特活动,其教育者、教育对象都要有主体性。 六、评述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取向 其一,传统“主客” 取向 缺陷:对教育客体的人格、尊严、权利没有必要的尊重。 教育内容的悬空性 教育目标的整齐划一性,忽视每个个体的要求,无法培育其独特的人格 其二, 尊重客体主体性的“主客”体取向 a、“主体主导”论,“教育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教育者发挥主导作用。” B、双主体说。从施教的方面来看,教育者是施教过程中的主体;从受教的角度来看,教育对象是受教的主体。 七、举例说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第一,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是共在的主体间方式存在 第二,教育活动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交往活动 第三,教育者与教育对象通过相互理解、交流、沟通、将心比心你、换位思考等方式来实现思想品德的提高。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本质 一、记忆:传统观点与现代观点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含义 一、传统观点 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素质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程 二、现代观点 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需要及其形成、发展7 规律和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通过教育者的组织、启发、引导和受教育者的认识、体验、践行相结合,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心理,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能力,从而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实践过程 二、理解:比较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本质的传统观点与现代观点 传统 、特点 1、活动性2、目的性 3、互动性 批判 1、缺乏生成性 其一,教育者的预设性假定与教育者素质需要发展之间存在矛盾 其二,教育过程的恒定假设与教育过程需要不断发展之间存在矛盾 2、主体性不完全 现代 传统概念相同之处 : 其一,目标同为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 、 其二,要按照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 特点 1、人本性。 其一,要尊重个人的人格、个性、价值和尊严。 其二,自我生成性 2、超越性。 首先,从个体的角度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要使受教育者超越受教育者自身属性和现实属性的局限,使受教育者自身的各种现实得到提升,形成新的德性自我。 其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超越 3开放性。 其一,受教育者根据自身理性选择教育内容。 其二,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有着空前的提高,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是通过多种参照系的比较形成的 4、 内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发展是靠主体自身需要的发展 本质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本质就是使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得到发展、提升 1、以教育对象思想道德自由为目标 2、以对话和生成为理念 3、以实践体验为基础性的方法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环节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环节的传统观点 广义 :方案制定、方案实施和效果评价 狭义:活动准备,活动展开,效果强化 一、方案制定 收集信息,发现问题 1、收集信息 第一,要广,不能是单一的,零散的,围绕目标,较“全“的 第二,要准,符合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 第三,“精”。针对问题的。 第四,“快”,收集信息要及时 2、发现问题 我们发现问题时,一定要把注意力放在 主要矛盾 和 关键性 问题上面 确立目标 第一,要有针对性 其一,要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要可行 其二,要针对当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要分轻重缓急 第二,要具体,不能泛泛而谈 拟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案 第一步,构思轮廓 第二步,把轮廓具体化 优选方案 二、方案实施 传统观点 1、准备 第一,教育者要与教育对象建立教育关系 a目的性,关系指向于教育对象思想政治素质提高 b兼容性,就是:一方面,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自己的职业要求;另一方面,要建立与教育对象良好的感情。 c非对称性,教育者占主体地位。 第二,教育对象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2、活动展开 1)认知。也就是要求教育者向教育对象传授正确的思想政治知识 2)情 情,即思想品德情感,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去理解、评价周围环境中的人和事物时产生的主观情绪体验 3)信。信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心的信仰 4)意。即意志。是人们在履行思想品德原则和规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阻碍的毅力。 5)行。就是教育者组织各种活动,让教育对象在活动中养成思想政治道德习惯 3、强化 强化是指结果增加了某种行为发生的频率 三、效果评价 建立完备的指标体系 8 1、选择评估指标 我们一般采取分解法,将某一目标分解为一级、二级、三级指标 2、给各个层级指标设计等级或者分数 3、加权 具体方法 实地调查法,模拟情景评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以及综合积分评测法 第九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和规律 一、记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a.传统:教育者说掌握的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b.教育过程中施教系统和受教系统之间的对立统一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a传统:“教育者的教育活动一定要适合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的规律。”,简称“适应超越”规律。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教育者所选择的内容、要求、方法,必须要符合教育对象的实际,要因材施教。第二,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水平有反作用。 B教科书上认为,应该表述为“教育要求与受教育对象思想政治素质发展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体系 传统观点 传统观点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分为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 1、基本规律 2、具体规律 教育与自我教育统一的规律,协调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的规律,双向互动率等。 现代观点 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外部规律,内部规律和主体自身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三个层次来构建规律体系。 1)外部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既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制约又对外部环境具有能动的改造作用的规律。 2)内部规律。根据基本矛盾,我们可以得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在施教子系统和接受子系统均衡和非均衡交替渐进中曲折发展。 3)主体自身思想品德发展规律。个体的思想品德在社会要求与自身主体之间的矛盾运动中迂回发展。 4)规律的价值运用。在上述客观规律的指导下 ,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遵守以下原则:第一,在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上,我们要把握主导性与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第二,在教育与接受的关系上,我们要把握适应与超越的关系。第三,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发展的问题上,必须把握好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合理张力。 四、理解和运用:你如何看待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的传统观点。 传统观点反映的还是一种主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没有吸收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他没有达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程度。具体来说,这种观点有两个明显的不足。 第一,混淆了必要性和基本矛盾。从哲学层面上看,传统观点只是讲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但是必要性是否等同于基本矛盾?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二,缺乏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关注。传统观点的前提是受教育者不如教育者。在传统社会中,这是对的。然而,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这个观点就不正确了。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是有主体性的人,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不一定就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在一些情况下教育对象可能会具备超越现阶段社会要求思想道德素质。显然,传统观点无法解释现代社会的这一新情况。而且,我们前面已经反复谈过,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现代社会顺利进行,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双方都要具备活动的动机、愿望、需要和热情,双方的信息交流及其活动必须是双向的、相互促进的。传统观点中,教育者利用双方思想品德素质的“势差”单向地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显然已经out了。 五、你如何看待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的现代观点 现代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过程中施教系统和受教系统之间的对立统一。施教系统包括教育主体和教育内容和方法等几个要素,而受教系统是受教育者。当我们进行思想政治就教育的时候,受教育者面对的不仅仅是教育者,而是一个由教育主体、教育介体,某种程度上还有教育环体构成的一个系统。这些系统要素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施教系统。具体的讲:施教系统必须适应受教系统,随着受教系统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但同时又对受教系统有超越和提升作用;受教系统在施教系统的影响下,主体性构建自己的思想品德结构,同时对施教系统形成反作用力。这个施教系统和受教系统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制约,共同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在他们的矛盾运动中,双方不断打破旧的平衡,确立新的平衡,呈现出一幅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 这样一种观点,取消了传统观点中教育者高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一定要被教育的理论预设,更符合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要求,也能更好地指导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六、举例论述某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体规律 9 第四篇 思想政治教育范畴论 第十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 一、记忆:思想政治教育范畴 范畴种类 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是反映和概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中普遍的本质联系的思维形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中的基本概念,是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成果。 简单来说,就是反映和概括思想政治教育学所研究的特殊领域的各种现象及其特性、关系、方面等的基本概念。 类型 1、按照性质和状态的不同,可以分为实体范畴、属性范畴和关系范畴 所谓实体范畴,是指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客观内容、实在基础以及各种环节的范畴。比如,思想、政治、政治思想、思想政治工作等等。 所谓属性范畴,是指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本质的联系所规定的特性的范畴。比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实践性等。 所谓的关系范畴,是指反映思想政治教育个现象之间的对应联系、连接联系和综合联系等普遍关系的范畴。 2、按照其在范畴体系中的地位不同,可以分为核心范畴、基本范畴、一般范畴和具体范畴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核心范畴,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的、对其他所有范畴具有统摄和统领作用的范畴。显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核心范畴就是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般范畴,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并能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某些规律。 二、理解和运用:说明基本范畴的结构 一般而言,学科的基本范畴体系的逻辑结构分为:逻辑始项,逻辑基项、逻辑中项、结果范畴、逻辑终点。 1、逻辑始项。思想和行为。 2、逻辑基项。中心范畴。是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 3、逻辑中项。中介范畴。疏通与引导,言教与身教,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教育与管理。 4、结果范畴。内化和外化。 5、逻辑终点。个人与社会。 三、简要说明基本范畴的内容 思想与行为、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疏通与引导、言教与引导、言教与身教、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教育与管理、内化与外化、个人与社会。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