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歌》观课评课.docx
水乡歌观课评课本课是一首诗歌,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有三个小节:第一节写水多,说明水乡的自然资源丰富;第二节写船多,表现水乡人民的勤劳;第三节写歌多,说明水乡人民生活的幸福。诗歌每小节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是一篇训练朗读的好材料。 钟老师在执教这节课中,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以生为本,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江南水乡的秀美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个成功之处: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首领水乡情韵。 如何激发孩子门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体验,钟老师至始至终引导学生投入到情境之中。如上课一开始,钟老师就用学生熟知的江南一首歌,对江南水乡有了有了亲近的理解,急于走进课文去发现水乡的美。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二、进入课文意境,品味水乡魅力。 钟老师抓住了文中的关键词,灵活地构建独特阅读表象。在教学时,钟老师精心设计提示语,提出了例如“哪一小节告诉我们水乡的水多?”“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水乡水多?”“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船多?”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寻找水乡的印象,再从问题出来,重点找一找文中的重点词语,然后进行品读。注重以读为本,读中悟情,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语言美,领略水乡的风光美,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寻找词语,学生既能兴趣盎然,又能更加精准地抓住文中的关键字词来品读,掌握了一种学习的方法。由扶到放,在感受水乡的歌多是时,让同桌合作学习。学生才有了自读自悟的机会,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充分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把水乡的美读出来,品味了水乡的魅力。因此,课堂上才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独特感受与体验。 三、展示个性,注重积累迁移。 钟老师的课堂教学就没有局限于书本,而是适时向课外延伸。运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在教学完整首儿歌后,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了水乡水多、桥多、船多、歌多的特点,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到了水乡的美景。在此基础上,钟老师适时地启发学生思考:水乡还有什么多?问题一出,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想到了水乡的桥多、米多、雨多等等。于是钟老师借机引导学生仿照书上的句式进行写诗训练,并举行了诗歌创作大赛,学生兴趣浓厚,纷纷创作起来。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充分利用文本,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结合文本作了适当拓展,尊重了学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培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积累创作和精炼语言的机会,更让学生与本诗情感达到共鸣。 本人的一点建议: 在教学“渠,驳,箩”三个字时,比较难理解,钟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渠,驳,箩”图片帮助识记,理解语言文字方法直观形象。但这几个字在“千条渠,万条河”和“”千只船,万只驳“这两个句子中,“渠”和“驳”分别是本课的两个二类字,也是句子理解的难点所在。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方法可灵活一些。如理解“渠”一词,可用查字典的方法,告诉学生,我们在遇到生字时可以借助字典,指导学生去查去理解去运用,因为这是学生受用无尽的好方法。在理解“驳”一词时,可用前后联系的方法,让学生联系“千只船”来推想“万只驳”的意思,这样学生也很容易找到答案,教师再用图片“驳”来肯定学生的推断,孩子们的前后联系法得到了肯定,这也是理解字词的妙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的目的是实用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