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普通化学》期末复习题.docx

    • 资源ID:3181134       资源大小:49.66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普通化学》期末复习题.docx

    普通化学期末复习题普通化学期末复习题 一、判断题 1、因为HU+PV,而理想气体的内能仅是温度的函数,所以理想气体的焓与p、V、T均有关。 2、体系状态发生变化后,至少有一个状态函数要发生变化 3、任何循环过程必定是可逆过程。 4、因为HQP,而H是状态函数,所以热也是状态函数。 5、一定量的气体,从始态A变化到终态B,体系吸收100 J的热量,对外作功200 J,这不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 6、在一个绝热刚性容器中进行一个放热反应,则U=H=0 7、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只是温度的函数,与体系的体积、压力无关 8、在定温定压条件下,DrGm>0 的反应一定不能进行。 9、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不仅与反应式的写法有关,而且还与标准态的选择有关。 q10、因为DrGm=-RTlnKq,所以DrGm是平衡状态时的吉布斯函数变。 11、某化学反应的DrGm若大于零,则K一定小于1。 12、化学反应的rGm也可以用来判断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13、反应CO+H2O=CO2(g)+H2(g),因为反应前后分子数相等,所以无论总压如何变化,对平衡均无影响。 14、在一定温度压力下,某反应的G0,所以要选用合适催化剂,使反应能够进行。 15、某反应的DrGm代数值越小,反应自发性越大,反应也越快。 16、0.1mol/L NaCN溶液的pH比相同浓度的NaF溶液的pH要大,这表明Kb(CN-)大于Jo 1 J(F-)。 Kb17、对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正反应速度加快,逆反应速度减慢,所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8、在孤立体系中发生任何过程,都有DU=0,DH=0。 19、在等温等压下吉布斯函数变大于零的化学变化都不能进行;不可逆过程的DG都小于零。 20、将0.1mol/L HAc稀释为0.05mol/L时,H+ 浓度也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21、在一定温度下,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q只取决于原电池的两个极,与电池中各物质的浓度无关。 22、CaCO3和CaF2的Ksp相近,两者在水中的溶解度相近。 23、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越高,表示该电对氧化态的氧化能力越强。 24、原电池电动势与电池反应的书写无关,而标准平衡常数却随反应式的书写而变化。 25、氧化还原反应达到平衡时,标准电动势和标准平衡常数均为零。 26、难溶电解质离子浓度的乘积就是该物质的标准溶度积常数。 27、已知在一定的温度下,CdCO3的Ksp= 4.0×10-12,Cd(OH)2的Ksp=3.2×10-14,那么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mol/L)关系为CdCO3Cd(OH)2。 28、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29、同类型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Ksp越小,溶解度S越小。 30、在同一能级的轨道中,电子尽先占据不同轨道。 qJJq二、选择题 1、对于反应PCl5(g) PCl3(g) + Cl2 (g),恒压条件下升高温度,会增大PCl5的分解率。则判断该反应为_。 2 A、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 C、无热效应反应 2、已知反应:C2H2(g)+2.5O2(g)2CO2(g)+H2O(l)的rHm(1)=1301.0 kJ·mol-1 C(石墨)+ O2(g)CO2(g)的 rHm(2)= 393.5 kJ·mol-1 H2(g)+0.5O2(g)H2O(l)的 rHm(3)= 285.8 kJ·mol-1 则反应 2C(石墨)+H2(g)C2H2(g)的rHm为 kJ·mol-1。 A、228.2 B、228.2 C、114.1 C、114.1 3、在刚性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理想气体的反应达到平衡:A(g)B(g)C(g) ,若在恒温下加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则平衡将 。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不移动 D、无法确定 4、如果体系经过一系列变化后,又回到初始终态,则体系的 。 A、Q=0, W=0,U=0,H=0; B、Q0, W0,U=0,H=0 C、 QW,UQW,H=0; D、 Q -W,UQW,H=0 5、H2的燃烧焓等于 。 A、H2O(l) 的生成焓 B、H2O(g) 的生成焓 C、零 D、H2O2(g) 的生成焓 6、下列反应中表达式正确的是 。 A、Na(s)+1/2 Cl2 (g) = NaCl(s) rHmfHm(NaCl,s) B、C(石墨) + H2(g) = 1/2 C2H4(g) rHmfHm (C2H4,g) C、CO(g)+ 1/2 O2(g) = CO2(g) rHmfHm (CO2,g) D、CH3OH(g) + O2(g) = CO (g) + 2H2O(g) rHm=cHm(CH3OH,g) 7、已知反应 2NH3N23H2 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 0.25,那么,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 0.5N21.5H2NH3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 A、4 B、0.5 C、1 D、2 3 8、已知下列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1) H2 (g) + S (s ) H2S (g); K1J J (2) S (s) + O2 (g) SO2 (g); K2 则反应 H2(g) + SO2(g) O2(g) + H2S(g)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_。 JJJJ A、K1J+K2 B、K1J-K2 C、K1J/K2 D、K1J×K2 9、理想气体化学反应 A(g)C(g)D(g),在恒温下增大总压时(改变体积),反应物转化率 。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不能确定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给定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仅是温度的函数 B、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的大小 C、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发生变化 D、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必定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 11、已知反应:CuCl2(s) + Cu(s) = 2CuCl(s) rHm =170 kJ·mol-1 Cu(s) + Cl2(g) = CuCl2(s) rHm =206 kJ·mol-1 则CuCl(s)的fHm为 kJ·mol-1。 A、36 B、18 C、18 D、36 12、关于功W符号的判断,下列说法 是准确的。 A、系统对环境做功,W为正 B、环境对系统做功,W为正 C、环境对系统做功,W为负 13、等容热效应Qv的大小只与 有关。 A、系统的始态 B、系统的终态 C、系统的始态和终态 14、反应CaCO3 (s) CaO (s) + CO2 (g)的标准平衡常数K的说法正确的是 。 JA、等于CO2 (g)的分压 B、等于CO2 (g)的相对分压 C、与CaCO3、CaO和CO2有关 4 q15、反应2A(s)+B2(g) 2AB(g) DrHm> 0,欲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下列操作无用的是 。 A、增加B2的分压 B、加入催化剂 C、升高温度 D、减小AB的分压 16、在温度T K下,反应CaCO3(s)CaO(s)+CO2(g)的平衡系统的压力为p,若往该平衡系统加入CO2(g),当重新达到平衡时,系统的压力_。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17、 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率为25%,当有催化剂存在时,其平衡转化率 25%。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18、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主要是因为 反应活化能。 A、增大 B、减小 C、不能改变 19、催化剂加入使反应的热效应 。 A、增大 B、减小 C、不能改变 20、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为0.107 min-1,则反应物浓度从1.0 mol·L-1变到0.7 mol·L-1和浓度从0.01 mol·L-1变到0.007 mol·L-1所需时间的比值为 A、 10 B、 100 C、 0.01 D、 1.0 21、在描述一级反应特征时, 是不正确的 A、 cA- t为一直线关系。 B、反应物消耗的百分数相同时所需的时间一样 (同一反应) C、速率常数的单位为(时间)-1 22、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体系的反应级数越小,一般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延长_。 A、下降越快 B、下降越慢 C、升高越快 D、升高越慢 23、对两个活化能不同的反应,当温度同样从T1升至T2时,具有活化能高的反应,其反应速率增加的倍数比活化能低的反应增加的倍数 。 5 A、小 B、大 C、一样 q24、反应2A(s)+B2(g)2AB(g) DrHm<0,欲增大正反应速率,下列操作无用的是 。 A、增加B2的分压 B、加入催化剂 C、升高温度 D、减小AB的分压 25、反应A 2B 在温度T时的速率方程为dcA/dt =k·cA,则此反应的半衰期为 。 A、ln2/k B、2ln2/k C、k/ln2 D、k·ln2 26、在相同浓度的Pb2、Ba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K2CrO4溶液,先沉淀的物质是 。已知Ksp(PbCrO4)= 2.8×10Ksp(BaCrO4)=1.17×10 A、PbCrO4 1013,。 C、不能确定 B、BaCrO4 q27、在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BaCl2稀溶液,产生BaSO4沉淀,若以KSP表示BaSO4的标准溶度积常数,则平衡后溶液中 A、c(Ba)=c(SO)=(KSP) 2+2-4q122-q2-B、c(Ba2+)×c(SO4,c(Ba2+)=c(SO4)>KSP) 2-q2-C、ceq(Ba2+)×ceq(SO4,c(Ba2+)>c(SO4)=KSP) 2-2-qD、c(Ba2+)×c(SO4,c(Ba2+)<c(SO4) )¹KSP28、向带有PbCl2沉淀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晶体,则PbCl2的溶解度将 。 A、增加 B、减小 C、不能确定 1129、25时,Mg(OH)2的K sp为1.2×10为 。 A、1.2×10C、1.2×109 ,在0.01mol · L1的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mol · L1 B、2.4×109 mol · L1 7 mol · L1 D、1.7×105 mol · L1 30、将某氧化还原反应组成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6 A. 负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 负极是还原态物质失去电子,正极是氧化态物质得到电子 C. 氧化还原反应达到平衡时K为零 D. 氧化还原反应达到平衡时E为零。 31、对原电池Fe|Fe2+ | Cu2+|Cu (+)随反应的进行,电动势将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等于零 32、反应: Zn + 2H+ (x mol·dm-3) Zn2+(1mol·dm-3) + H2(100kPa) 构成的原电池的电动势为0.46V, (Zn2+ / Zn ) =0.76V, 则pH值为 。 A、 10.2 B、2.5 C、3.0 D、5.1 33、现有原电池Pt | Fe3+,Fe2+ | Ce4+,Ce3+ | Pt ,则氧化还原反应为 。 A、 Ce3+ Fe3+ Fe2+Ce4+ B、 3Ce4+ Ce 4Ce3+ C、 Ce4+ Fe2+ Fe3+Ce3+ D、 2Ce4+ Fe Fe2+2Ce3+ 34、将下列电极反应中有关离子浓度减小一半,而E值增加的是 A. Cu2+ + 2e = Cu B. 2H+ + 2e = 2H2 C. I2 + 2e = 2I D. Fe3+ + e = Fe2+ 35、难溶电解质AgCl在 中溶解度最小。 A、0.1 mol·LC、纯水 1的NaCl溶液 B、0.1 mol·L1AgNO3溶液 D、0.2 mol·L1的NaCl溶液 36、下列电对中,若降低pH值,其氧化性改变的是 。 A、Fe3+/Fe2+ B、Pb2+/Pb C、MnO4-/Mn2+ D、Cl2/Cl- 37、下列电池的电动势与氯离子浓度无关的是 。 A、Zn| ZnCl2| Cl2|Pt B、Zn| ZnCl2| KCl| AgCl | Ag C、Ag | AgCl| KCl| Cl2|Pt D、Pt | H2 |HCl| Cl2|Pt 38、25 时反应H 7 + O2 所对应的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2为 。 A、E1 = 2E2 B、E2 = 2E1 C、E2 = E1 D、E2 = E1 39、已知氧化还原反应:Pb2+Sn=Pb+Sn2+,则在c=0.1mol·L-1,c=1.0mol·L-1时,反应应向 方向进行。已知j= 0.1263V,QjQ= 0.1364V。 A、正 B、逆 C、不反应 D、平衡 40、Ksp(AgCl) = 1.8×10-10,AgCl在0.010 mol·L-1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为( )。 A、1.8×10-10 B、1.34×10-5 C、0.001 D、1.8×10-8 41、BaCO3(Ksp= 2.58×10-9)、AgCl(Ksp= 1.77×10-10)、CaF2(Ksp= 1.46×10-10) 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CaF2BaCO3AgCl B、BaCO3AgCl CaF2 C、AgCl CaF2BaCO3 D、CaF2AgClBaCO3 42、有一组成为A2B的难溶强电解质,若在水溶液中达沉淀溶解平衡时c(A+)=x mol·L-1,c(B2-)=y mol·L-1,则A2B的标准溶度积常数Ksp= 。 A、x2y B、xy C、(2x)2y D、xy1/2 43、某溶液中含有0.5mol·L-1Cd2+和0.02mol·L-1Ni2+混合溶液,当逐滴加入稀NaOH溶液时,qq首先生成 沉淀。(已知:KSP(Cd(OH)2)=2.5´10-14;KSP(Ni(OH)2)=2.0´10-15) J A、Cd(OH)2 B、Ni(OH)2 C、不能确定 44、将下列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时,不用惰性电极的是 。 A、H2 + Cl2 2HCl B、2Fe3+ + Cu 2Fe2+ + Cu2+ C、Ag + Cl AgCl D、2Hg2+ + Sn2+ Hg22+ + Sn4+ 45、若计算得到电池反应的电池电动势为负值,表示此电池反应是 。 8 A、正向进行 B、逆向进行 C、不可能进行 D、反应方向不确定 46、对于分步沉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被沉淀离子浓度小的先沉淀 C、溶解度小的物质先沉淀 B、沉淀时所需沉淀剂浓度小的先沉淀 D被沉淀离子浓度大的先沉淀 47、某元素A的原子属于第二周期,最外层有7个电子,它属于 族, 区, a 属。 A、VIIA,p区,非金属 C、VIA,p区,金属 B、VIIA,s区,非金属 D、VIA,s区,金属 48、元素甲的外层电子构型为3s23p5,则该元素的未成对电子数、周期、族、区分别为 。 A、1,3,VIIA,p B、2,3,VIA,p C、1,3,VIA,p D、2,3,VIIA,s 49、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为3d64S2的原子序数是 ,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 A、25,3,VIII B、25,4,VIIA C、26,4,VIIA D、26,4, VIII 50、下列各组量子数哪个是不合理的 。 A、n=1, 1=1, m=0 B、n=3, 1=2, m=1 C、n=2, 1=0, m=1 D、n=4,1=2,m=2 51、现有6组量子数: n=3, l=1, m=1 n=3,l=0,m=0 n=2,l=2,m=1 n=2,l=3,m=2 n=2,l=1,m=0 n=2,l=0,m=1 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2、磁量子数m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 。 9 A、电子能量高低; B、电子自旋方向; C、电子云形状; D、电子云的空间伸展方向; 53、某元素原子基态的电子构型为1s22s22p5,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p区A族 Bs区A族 Cds区B族 Dp区族 54、鲍林原理的要点是 。 A需用四个不同量子数来描述原子中每个电子 B在同一原子中,不可能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存在 C每一个电子层,可容纳8个电子 D在一个原子轨道中可容纳自旋平行的两个电子 55、下列各组量子数合理的为 。 A、 B、 C、 D、 56、在多电子原子中,轨道能级与 。 A、n有关 B、n,l有关 C、n,l,m有关 D、n,l,m,ms都有关 57、不合理的一套量子数是 。 11111 B、4,0,1,- 2211C、4,3,+3,- D、4,2,0,+ 22A、4,0,0,+58、电子排布式电子构型为3d74s2的是 。 A、Mg B、Co C、S D、Al 59、下列离子的电子排布与氩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不同的是 。 A、Mg2+ B、S2 C、K+ D、Cl 60、下列各组量子数合理的是 。 A、n=1, 1=1, m=0 B、n=2, 1=1, m=1 C、n=2, 1=0, m=1 D、n=2, 1=3, m=2 10 61、量子力学中所说的原子轨道是指 。 A、波函数 B、电子云 C、波函数 D、概率密度 62、在薛定谔方程中,波函数描述的是 。 A、原子轨道 C、几率密度 B、核外电子运动的轨迹 D、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 63、当n =4时,m的最大取值应当是 。 A、4 B、±3 C、 ±4 D、+3 64、ClF3分子是 分子。 A、极性 B、非极性 C、不能确定 65、某元素A处于周期表第二周期,其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5个电子,则由该元素组成的同核双原子分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 个,该元素原子与H组成化合物AH3时,A原子是以 杂化轨道与氢原子1s原子轨道成键,AH3分子的几何形状为 。 A、2个,sp3杂化,三角锥形 C、3个,sp3杂化,三角锥形 66、O2分子间,HF分子间,HCl和H2分子间不存在 。 A、色散力 B、诱导力 C、取向力 D、氢键 B、2个,sp2杂化,直线形 67、水具有反常高的沸点,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 A、色散力 B、诱导力 C、取向力 D、氢键 68、N2分子的有 共价键 A、键 B、键 C、和键 69、在分子间的氢键的作用下,物质的熔点和沸点会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能确定 11 70、Fe(NH3)6SO4的中心离子的配位数是 。 A、4 B、5 C、6 D、7 71、HPtCl3NH3的中心离子是 ,配位数是 。 A、PtCl3NH3,4 B、PtCl3NH3,3 C、Cl,3 72、化合物Co(NH3)4Cl2Br 的名称是 。 A. 溴化二氯四氨钴酸盐 B. 溴化二氯四氨钴酸盐 C. 溴化二氯四氨合钴 D. 溴化二氯四氨合钴 73、配合物K3Fe(CN)5(CO)中心离子的电荷应为 ,配位原子为 ,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 。 A、+3,CN,6 B、+2,C,6 C、+2,CN,6 74、已知量子数l=2,m=0,mS=+1/2,则n应为 。 A、n2 B、n3 C、n4 D、n5 D、+2,CO,6 D、NH3,1 75、已知量子数n=2, m=-1,mS=1/2,则l=应为 。 A、0 B、1 C、2 D、3 76、下列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分布式写法正确的是 。 A、硼(1s)2(2s)3 B、氮(1s)2(2s)2(2px)2(2py)1 C、铍(1s)2(2p)2 D、氧(1s)2(2s)2(2px)2(2py)1(2pz)1 77、构成非极性PCl3和非极性CCl4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是 。 A、取向力+色散力 B、诱导力+色散力 C、取向力+色散力+诱导力 D、色散力 78、原子中, 可能存在的原子轨道是 。 A、n=1,l=2,m=0 B、n=2,l=1,m=±1 C、n=3,l=3,m=±3 D、n=3,l=2,m=±3 79、下列离子中,外层d轨道达半充满状态的是 。 12 A、Cr3+ B、Fe3+ C、Co3+ D、Cu+ 80、在配离子Ni(CN)4中,中心离子的氧化数和配位数分别是 。 2- A +3,4 B、+2,4 C、+2,5 D、+2,4 三、计算题 1、在100 kPa下,某气体从10 dm3膨胀至16 dm3,吸热125.52 kJ,求W、U、H。解; 由题可知该反应为等压反应且Qp=125.52J 所以 W = P ( V2V1 ) = 100KPa (16L 10L) = 600J 负号说明系统对环境做功 U=Q+W= Qp + W = 125.52J600J= 474.48J H=Qp=125.52 J 答:W = 600J,U= 474.48J,H= 125.52J 2、已知反应 A + B C +D C + D E rHm1 (T)40 kJ·mol-1,K1J JrHm2 (T)60 kJ·mol-1,K2 计算反应 C + D A + B 2C + 2D 2A + 2B A + B E的rHm (T)、KJ解;已知反应 kJ·mol-1 C + D E rHm2 (T)60 kJ·mol-1 A + B C +D rHm1 (T)40 计算反应 C + D A + B 13 2C + 2D 2A + 2B A + B E的rHm (T) 解: A+BC+D DrHm(T)= 40 KJ·mol-1 C+DE DrHm(T)= 60 KJ·mol-1 C+DA+B 为式的逆过程,所以 mol-1,KJDrHm(T)= DrHm(T) 40KJ·1 K1J2C+2D2A+2B 为式的逆过程的二倍,所以 J2 DrHm(T)= 2DrHm(T) 2×40 KJ·mol-1 80 KJ·mol-1,KJ(K1) A+BE 为式的和,所以 mol-160 KJ·mol-1 20 KJ·mol-1 DrHm(T)= DrHm(T) DrHm(T) 40 KJ·J KJK1J×K23、已知25时: CO2 (g) H2O(l) C2H5OH(l) fHm /kJ·mol1 -393.5 -285.83 cHm/kJ·mol1: -1366.8 (1) 反应C2H5OH(l)+3O2(g)=2CO2(g)+3H2O(l)的rHm(C2H5OH,l) (2) 求乙醇在25时fHm(C2H5OH,l)解;已知25时: CO2 (g) H2O(l) C2H5OH(l) fHm /kJ·mol1 -393.5 -285.83 cHm/kJ·mol1: -1366.8 求乙醇在25时fHm(C2H5OH,l)。 14 解:乙醇的燃烧反应为: C2H5OH(l)+3O2(g)=2CO2(g)+3H2O(l)qqqqDrHm=2DfHm(CO2,g)+3DfHm(H2O,l)-DfHm(C2H5OH,l) q=DcHm(C2H5OH,l)qqDrHmmol1 =DcHm(C2H5OH,l)-1366.8 kJ·qqqqDfHm(C2H5OH,l)=2DfHm(CO2,g)+3DfHm(H2O,l)-DcHm(C2H5OH,l) 277.69 kJ·mol1 4、已知下列反应的热效应: q C(石墨)+O2=CO2 DrHm393.5kJ/mol1q H2 + 0.5O2 = H2O(l) DrHm 2285.8kJ/molq(3) C3H8(g)+5O2=3CO2+ 4H2O(l) DrHm32219.9kJ/molq求:3C(石墨)+4H2=C3H8 DrHm?解;已知下列反应的热效应: q C(石墨)+O2=CO2 DrHm393.5kJ/mol1q H2 + 0.5O2 = H2O(l) DrHm 2285.8kJ/molq(3) C3H8(g)+5O2=3CO2+ 4H2O(l) DrHm32219.9kJ/molq求:3C(石墨)+4H2=C3H8 DrHm? 解:×3 + ×4即为所求方程 qqqq DrHm3DrHm1+4DrHm2-DrHm3103.8 kJ/mol 5、1000K时,将1.00 molSO2与1.00 molO2充入容积为5.00dm3密闭容器中。平衡时有0.85 mol SO3生成。计算反应:2SO2 (g) + O2 (g) = 2SO3 (g)在1000K时的平衡常数K。解; 2SO2 (g) + O2 (g) 2SO3 (g) 起始物质的量: 1 1 0 变化量: 2x x 2x0.85 15 平衡物质的量: 12x 1x 0.85 即: 0.15 0.575 0.85 5RTV/ 平衡时的分压: 0.15´RT/V 0.575´RT/V 0.8´0.85´RT/V2qqP则:K=,解得:K3.34 0.15´RT/V20.575´RT/V×qPPq6、298.15K时,K=1.76×10-5,求0.10 mol·L-1 HAc溶液中的H+、Ac-的浓度、溶液的PH值及HAc的解离度a。解;解:设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的c(H+)为xmol·L-1 HAc= H+ + Ac- 起始浓度/mol·L-1 0.10 0 0 平衡浓度/mol·L-1 0.10-x x x 代入HAc解离常数表达式: x2ceq(H+)×ceq(Ac-) K=1.76×10-5 eq0.10-xc(HAc) c/ Ka > 500(c为HAc的起始浓度),则0.10-x0.10 x2于是 =ca2=1.76×10-5 0.10解得: x=0.10´1.76´10-5=1.33×10-3 即 c(H+)=c(Ac-)=1.33×10-3 mol·L-1 pH=-lgc(H+)=-lg(1.33×10-3)=2.88 1.33´10-3 a=×100%=1.33% 0.107、计算298.15K时0.1 mol·L-1的NH3·H2O溶液的pH值。Kq(NH3·H2O)=1.8Î10-5解;16 解: cJ >500,c(OH-)=c×KbJKb=0.1´1.8´10-5 =1.34×103 mol/L PH14 + lgc=11.13 8、在0.10 mol·L-1的HAc溶液中,加入固体NaAc,使其浓度达到0.20 mol·L-1。求加入NaAc后,溶液的pH值和HAc的解离度。已知K(HAc)=1.76×10-5.解;解:加入NaAc后,设HAc解离了x mol·L-1。 HAc = H+

    注意事项

    本文(《普通化学》期末复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