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参考知识点.docx

    • 资源ID:3177079       资源大小:57.27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参考知识点.docx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参考知识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第一章 导论 1家庭教育的研究内容 1-1四类对象 学前儿童:0-6岁儿童; 学前儿童的家长:0-6岁儿童的父亲、母亲、与学前儿童生活在一起的祖辈老人; 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的指导者和组织者:直接对学前儿童家长和学前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幼儿园教师、社区工作者、工会女干部、志愿者和其他人员; 组织管理者:幼儿园、乡镇街道、企事业机构、大众传播媒介和其他社会教育机构中负责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人员。 1-2四个过程 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 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过程:学前儿童家庭内围绕着子女的成长而展开的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双向互动的过程;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过程:家庭外的社会机构对学前儿童家庭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过程;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管理过程:指导单位组织指导者对学前儿童家庭进行指导,并对指导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 1-3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环境因素和社会大背景 客观环境因素:物质条件;各种关系;家长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政第 1 页 共 32 页 治经济地位 主观环境因素:家长品德修养;养育态度和期望;家庭的心理氛围与家庭作风。 2研究方法 2-1情报研究 概念:通过了解家庭教育某一领域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把握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组织管理提供依据的一种研究方法。 过程:专题情报的收集专题情报的分析与研究形成情报研究的成果 2-2调查研究 概念:通过对已有事实的考察,了解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现状,发现家庭教育及其指导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是认识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过程:确定课题判断类型设计方案实施调查统计结果撰写报告。 2-3经验总结 概念:在拥有大量家庭教育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总结提炼,将已有认识从具体上升到一般、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一种研究方法。 过程:具体经验总结一般经验总结科学经验总结 2-4实验研究 概念:实验研究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控制条件下,对被试施加可操纵的教育影响,然后观测被试的变化及教育效果,以此推断所施加的教育影响与教育效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第 2 页 共 32 页 过程:研究设计研究实施数据统计分析 2-5质的研究 概念:研究者对自然发生的事件或现象进行系统性的观察与记录,将观察所得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并将结果予以归纳叙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过程:界定问题选择场地进入现场资料搜集撰写报告 2-6行动研究 概念:行动研究是一种由实践者在自身的实践活动中,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目标,以实践者对实践活动的反思为中介的、循环递进的研究活动。 过程:螺旋上升式的结构;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来制订相应的行动步骤。 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 3-1“素质教育走进家庭”将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主旋律 3-2依托社区是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发展方向 3-3创建学习型家庭拓宽了家庭教育的思路 第二章 家庭 1家庭的概述 1-1家庭的概念: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组织。 1-1-1婚姻是家庭的起点 1-1-2血缘是家庭的纽带 1-1-3共同生活、有密切的经济交往是家庭成立的必要条件 1-2家庭的本质和分类 1-2-1两性结合,延续后代 1-2-2社会发展的产物 第 3 页 共 32 页 1-2-3人类生活的基本群体 1-3家庭发展的四种形式 1-3-1血缘家庭 1-3-2普那路亚家庭 1-3-3对偶家庭 1-3-4一夫一妻制家庭 1-4家庭的生命周期 新婚夫妇的两人世界孕育孩子阶段为人父母、养育孩子阶段孩子长大成人阶段老年阶段 2家庭结构 2-1概念: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 2-2类型: 2-2-1核心家庭:已婚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教育的特点:A 有较强的内聚力,容易协调,有利于为子女创造和谐的氛围。 B 父母与子女互动频率高,有利于达成一致的教育 C 经济独立,有利于对孩子的物质投资 D 经济压力大,无暇兼顾孩子的教育 E 缺少其他家庭成员的教育协助与补助 2-2-2主干家庭: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教育的特点:A 弥补双职工家庭在料理生活、抚育孩子时间、经验和精力第 4 页 共 32 页 的不足 B 代际差异造成家庭教育的矛盾 C “隔代亲”造成对学前儿童教育的溺爱 2-2-3残缺家庭:因父母离异或一方去世,与子女组成的不完整家庭 特点:A 丧父学前儿童精神上形成创伤,产生心理偏差 B 新家庭中形成的负面影响 2-2-4隔代家庭:祖父母与孙辈组成的家庭 特点:A 父母与子女关系的隔阂 B 老人精力不济,对孩子的教育力不从心 C 老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不利于培养孩子现代意识和现代社会适应能力 2-2-5联合家庭:有一个以上核心家庭联合而成的家庭 2-3我国家庭规模的发展趋势 小型化、核心化 3家庭关系 3-1家庭关系定义:所谓家庭关系,又称家庭人际关系,是家庭成员之间根据自身的角色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人际互动联系,是家庭的本质要素在家庭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形式,是家庭成员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2家庭关系的特点:A以婚姻血缘为纽带;B最持久、稳定;C连续性和承前启后性;D受法律保护和道德监督。 3-3家庭关系的类型:A夫妻关系;B亲子关系;C祖孙关系;D婆媳关系 3-4影响家庭关系的因素: 内部因素:家庭规模结构和人员素质;家庭中的代际情况;家庭传统及背景。 第 5 页 共 32 页 外部因素: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法律和道德风俗;宗教 4家庭的功能 4-1家庭功能的概念: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家庭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4-2家庭功能的类别:固有功能与历史功能 固有功能:生育、性生活、抚养和赡养 历史功能:情感交往、物质生产、教育、娱乐、宗教和政治 4-3影响因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和法制;传统习俗和伦理道德 4-4家庭功能变化:生育功能逐渐退化;生产功能从丧失到恢复;消费功能由平均到多元;教育功能的分化;赡养功能的弱化 第三章 家庭教育 1家庭教育的概述 1-1家庭教育概念: 1-1-1定义: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一种教育与影响过程,家庭教育的这种教育和影响过程是双向的、互动的,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而言,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占主要地位。 1-1-2性质:是一种非正规教育;是一种充满亲情的教育;是一种稳定的持久性教育。 1-1-3特点:内容包罗万象;形式无固定模式;教育因素复杂多样 1-1-4作用: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儿童社会化起着奠基作用;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1-5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影响:物质环境的影响;精神环境的影响。 第 6 页 共 32 页 1-1-6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 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2-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差异 2-2幼儿园如何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2-2-1协调幼儿园与家庭教育 A向家长介绍幼儿园教育工作重点,使家长了解学校工作的主要内容 B 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的表现情况,共同处理学生发展中的问题 C 努力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 2-2-2充分调动家长主动关心子女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发扬家庭教育的优势 2-2-3指导要加强可操作性,落到实处 2-2-4面向全体家长 2-3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参与 2-3-1家长应该为孩子成长创设良好的条件 2-3-2在日常生活中全面了解孩子、关心孩子,及时发现孩子的长处和不足 2-3-3热心幼儿园工作,充当幼儿园教育的参谋 2-4社会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区别 2-5传播媒介的作用及其家庭教育 3学习社会中的家庭教育 3-1家庭实现终身教育目标的条件 A家庭成员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B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保持高涨的学习欲望和能力 C塑造新的生活形态 第 7 页 共 32 页 3-2学习型家庭 3-2-1概念:学习型家庭是以终身学习为理念的,是一种家庭文化,它塑造着家人彼此期待的行为模式、共同愿望,并提供新生代社会化的基础;学习型家庭也是家庭成员之间互动的过程,尤其是家人进行共同的学习分享与活动。 3-2-2表现特征:家庭成员有终身学习的理念;要有自主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文化投入;能正确评价学习成果。 第四章 家长与子女 1父母职责 1-1-1不可选择的家庭角色;可人为选择的家庭角色 1-1-2影响父母角色的因素:社会地位、教育背景、性格、成长经历。 简答题: A家长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不同导致其社会环境、价值观念的差异。 B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的知识面比较广,常用说理的方式教育儿童。 C父母性格对子女最具影响力,无形中会影响孩子的社会角色。 D父母成长经历影响儿童的社会角色。 1-1-3父母的作用:健康成长;第一任教师;心理学、脑科学证明婴幼儿时代是感受母爱最关键的时期。导致落后的原因是“缺乏母爱”。 简答题: 为什么说父母是第一任教师? A家长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决定其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B幼儿缺乏生活经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父母行为在孩子眼中都是对的,因此,父母的人格、道德修养等成了孩子的认知标准。 C模仿是幼儿的一种主要学习方式。 D幼儿的可塑性很大,父母对孩子的发展起导向作用 1-1-4称职父母的典型特征:身体素质;道德品行、观念意识;文化修养;人生态度 1-1-5父母的角色分工及教育责任 传统角色分工:父亲赚钱供养家人,母亲在家养育子女、操持家务。 当代新变化:父母亲共同承担教养子女的责任 父亲的教养作用: 传统形象与作用:严格、权威、不苟言笑;为孩子制订目标,把握方向;培养孩子责任意识,立足生活的本领,面对现实生活的坚强信念。 现代观念:重视子女自主行为;提高子女成熟的行为;理解子女,用相应教育方式促进孩子改恶扬善,引向成功。父亲第 8 页 共 32 页 在孩子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很大作用,能培养男孩阳刚之气。父亲能给孩子带来稳定、安全的心理感受,增强孩子的兴趣与自信。 母亲的教养作用: 现代观念:训练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促进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和智力发展,以了解孩子为基础管教孩子。 2祖辈的职责 2-1祖辈家长的定义:指比父母亲长一辈的家长,如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 2-2祖辈家长家庭类型:隔代家庭、主干家庭、监护人家庭、留守家庭 隔代家庭是主干家庭的一种特殊形式,又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与孙辈组成的 一般说来,祖辈家庭类型以主干家庭、隔代家庭、留守家庭为主 2-3祖辈家长的作用: 承担部分家务劳动,帮助子女解决后顾之忧,满足孩子对亲情的渴望; 弥补年轻父母家庭教育方面的不足; 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思想,将我国优秀的道德观念一代代传输下去。 2-4祖辈家长的教育特点: 优势:有充足的时间;有丰富的经验;有较好的继承性 局限:教育条件不平衡;比较封闭 成因:人生历程所致 3子女的职责 3-1子女角色的地位:“高关爱,高期望”的核心地位 问答题: 如何理解当代子女角色处于“高关爱,高期望”的核心地位 AXX年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子女成为全家关注的重点和家庭生活的主轴。 B家庭物质生活首先考虑子女的喜好 C精神生活方面父母给予子女很高的期望值,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 子女角色的职责应该体现在对家庭、对自己、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感上。 3-2子女权利: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子女的权利主要概括为:生存的权利、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受到尊重的权利、个人隐私不受侵犯的权利。 3-3子女角色在家庭中的作用: “反向社会化”:指子女对家长反过来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文化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4亲子关系 4-1亲子关系的概念:指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以血缘关系和共同生活为基础的关系。 4-2特点:一旦形成,无法改变,无法选择。婚姻法第29条明确规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即使夫妻婚姻破裂但子女仍然是父母双方的子女,子女不论由哪一方抚第 9 页 共 32 页 养,另一方对子女仍有作为父母亲的权利义务。即使生命终结之后,亲子的名分也不能改变。 4-3社会转型时期的亲子关系特点的新发展: A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流动性增强,亲子之间交流接触的机会降低; B子女的自主意识加强,他们追求亲子之间的平等对话,并且子女对父母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C家庭结构小型化,亲子关系更趋直接、集中。 4-4亲子间良性互动特征: A首先应该表现为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B其次表现为对方之间有一种责任感 C最后是彼此亲和、真诚地欣赏对方 4-5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 父母自身的因素:观念意识、文化程度、夫妻关系、父母性格 子女方面的因素: 环境因素:传统文化背景;时代风尚 第五章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 1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概念与类别 1-1家长教育观念:是指家长在怎样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价值标准和认识。它规定着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态度和行为。 1-1-1在影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质量的各种因素中,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是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 1-1-2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规定着学前儿童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它包括学前儿童家长的儿童观、教育观、人才观。 1-2费鲁姆激励公式:激励力量=目标价值×期望概率 情绪指数=实现值/期望值 1-2-1学前儿童家长对孩子的合理期望,本身带有一种“隐蔽的强化作用”。 1-3学前儿童家长的儿童观 概念:是学前儿童家长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看法。主要指学前儿童家长对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权利和地位、儿童的特质和能力以及儿童发展规律的认识。 1-3-1 XX年,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儿童权利公约。公约的基本精神体现为四条原则:无歧视原则、儿童利益优先的原则、保障儿童生存、生命和发展的原则、尊重儿童观念和意见的原则。 1-3-2 简答学前儿童家长应该树立的哪些儿童观? A孩子是一个非成年人,需要家长的关心和照顾 B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应当尊重他的权利和人格 C孩子是一个有潜力的人,家长应当信任和和培养他 D孩子与孩子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 1-4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 概念:是学前儿童家长基于对儿童发展的认识形成的对儿童教育养育的理解及家长角色与职能的看法,它直接支配着学前儿童家长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目标、方向、手段、行为及其方式方法,对儿童身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第 10 页 共 32 页 1-4-1两种不正确的教育观:“树大自然直”、“教养分工”。 1-4-2简答科学的教育观 A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孩子在品德、智力、身体等方面的发展 B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素质发展的需要 C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 1-5学前儿童家长的人才观 概念:主要指家长对子女成才的价值取向,包括人才的标准、人才的价值等。 2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2-1儿童观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2-2人才观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2-2-1“皮格马利翁效应” 2-3教育观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3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因素 3-1辈分的影响 祖辈参与家庭教育的心理状态:慈幼心理、义务心理、补偿心理、享福心理、返童心理。 3-2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长更倾向于“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受教育程度低的家长更倾向于“只要孩子快乐,父母作出一切牺牲也要满足孩子的要求” 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长比受教育程度低的家长更希望孩子将来接受大学教育。 3-3不同职业的影响 第六章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方式 1教养方式的含义与类型 1-1概念:是指学前儿童家长在教育、抚育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它是对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 1-2类型: 1-2-1以教养方式因素划分: “接受拒绝和支配服从”向度 “接受拒绝和限制允许”向度 “以接受拒绝和要求与控制宽容”向度 1-2-2 以家长人格特点划分: 第 11 页 共 32 页 专制型、溺爱性、放任型、民主型 “细致的干预”型、“垂直的亲爱”型、“情动型” 1-2-3 以父母教养行为与儿童个性的相关研究结果划分: 1-2-4利用“关爱”与“权威”两个向度交互组成四种类型 民主权威型:中等程度的关爱与限制;态度温和;接纳孩子合理意见;亲子间采取开放的态度和方式进行沟通;平等、尊重、鼓励独立与树立个人特质。 绝对权威型:很少关爱,最大限制;控制与服从;不尊重孩子的看法;要求过高,态度粗暴。 娇惯溺爱型:较多关爱,较少限制;具有过度保护倾向;以幼儿为中心,无原则宠爱,处处袒护、事事包办。 忽视冷漠型:很少关爱,放纵孩子;缺乏交流,不予关注。 2教养方式对其教育行为及幼儿发展的影响 2-1民主权威型的影响:儿童有独立性、积极性、态度友好、情绪安定等性格 2-2绝对权威型的影响:儿童适应性差、神经质、依赖性强、反抗性强、情绪不稳定 2-3娇惯溺爱型的影响:儿童幼稚、神经质、依赖性强 2-4忽视冷漠型的影响:儿童冷酷、攻击、情绪不安、社会性和创造性强 3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因素 3-1家长本身特点 3-1-1夫妻关系的影响 第 12 页 共 32 页 3-1-2父母文化程度与职业 父母文化程度越低越容易采用溺爱型、否定型、放任型和干涉型教育方式 3-2孩子本身的特点 3-2-1孩子性格中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最突出的一个方面是孩子的自我态度自信或自卑 3-2-2影响最突出的第二方面是孩子的情绪特征 3-3孩子的年龄 第七章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能力 1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的概念、类别 概念:是家长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指导下,运用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培养使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机智、策略、技能与技巧。 类别: 1-1了解儿童需求的能力 重点了解儿童精神需要:安全感需要、交往需要、被信任的需要、创造探索的需要、成功的需要。 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在游戏活动中、在劳动活动中、在学习活动中了解孩子的需要。 1-2评价儿童发展的能力 1-2-1评价幼儿发展的趋势、 1-2-2评价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 社会认知水平:故事难题法 第 13 页 共 32 页 社会情感水平:投射测验法;移情测验法 社会行为水平:自然测验法、情景测验法、等级评定法 1-2-3协调亲子关系的能力 表达真诚、表达希望、表达失望、表达异议 1-2-4处理儿童问题的能力 2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2-1了解幼儿需求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孩子的精神需要首先是安全感 孩子安全感从何而来? A来自父母的和睦 B来自同伴和团体的肯定和容纳 C来自对自己的信心 3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的因素 3-1影响了解儿童需求能力的因素 家长的主观随意性;忽视沟通,拒绝沟通;轻信、胡猜 3-2影响评价能力的因素 A缺乏家庭教育知识及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特点的知识 B缺乏依据,贬低孩子 C带有过重的感情色彩 D错误归因 第八章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任务与原则 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 1-1家庭教育的目的:人的社会化 第 14 页 共 32 页 1-2家庭:儿童社会化的首要场所 简答:为什么说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首要场所 A通过家庭教育最早获得最基础的生活技能和知识 B通过家庭教育获得对社会的最初认识 C通过家庭教育懂得一些基本社会规范 1-3反向社会化:后喻文化 米德提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后喻文化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 概念:是指家庭对所要培养的孩子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由两部分构成:对家庭教育所要培养的幼儿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 对家庭教育所要培养的幼儿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使幼儿符合一定社会需要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新世纪教育宗旨: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目标具体表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作用:控制与促进儿童发展方向和水平 指导着父母进行教育的原则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 2-1健康教育的任务与要求 洛克:“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教育漫话 任务: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生活常识和卫生常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激发孩子参加户外锻炼的兴趣和愿望,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第 15 页 共 32 页 要求:关注孩子饮食安全;注意孩子游玩安全;关注孩子大脑安全;关注看电视的安全 2-2认知教育的任务及要求 人的脑神经细胞有140亿个左右,其中70%已在3岁前形成 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 2-6岁是儿童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 4-5岁是儿童开始学习书面语言丰富词汇的关键期 4岁前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5岁左右是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 任务: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动手、动口、动脑习惯,促进孩子智力、能力的发展 要求:发展孩子倾听语言的能力;发展孩子理解语言的能力;发展孩子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孩子识字的能力 2-3品行教育的任务与要求 任务: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塑造孩子文明的行为,陶冶孩子积极的情操,提高孩子社会交往的能力,形成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 要求:培养同情心;培养合群性;培养抗挫能力 2-4审美教育的任务与要求 2-6岁属于直觉感受完整的审美形成时期 任务:引导孩子感受美,启发孩子表现美,鼓励孩子创造美,塑造孩子美的心灵 要求:加大艺术投资;尊重孩子的艺术爱好;鼓励孩子的艺术创造 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 第 16 页 共 32 页 3-1寓教于生活和娱乐中的原则 3-2理性施爱和要求适度相结合原则 3-2-1理性施爱 A父母的天性,也是教育的基础 B尊重人格,培养自信心、自尊心;既不操之过急,也不任其自流 C有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儿童观,看到儿童不成熟的一面,又看到孩子具有极大可塑性,有巨大潜能 3-2-2适度要求 A从严但不等于苛刻、过度、不合理。根据孩子具体情况,提出适当要求,并坚持不懈 B要求合理体现为有目的性、可行性、渐进性、实效性 3-3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3-3-1全面发展与发展特长 3-3-2针对孩子的不同个性因材施教 3-4教育要求一致和教育方法灵活相结合原则 3-4-1父母、老人及家庭成员对孩子的要求要一致 3-4-2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应前后一致 第九章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 1产前保健与胎教 1-1产前营养、药物与化学物质 1-1-1双重意义:影响自身身体健康,也影响胎儿的健康发育 1-1-2如何保证产前有充足营养: A孕妇切忌偏食 第 17 页 共 32 页 B注意少食多餐 C保持适量户外活动 1-1-3产前营养需要: 热能:怀孕4个月后在正常供应的基础上每日增加200千卡。必须摄入足够粮谷类食品。 蛋白质:多吃禽、鱼、蛋、肉、牛奶等 碳水化合物:占提供热量的55%-60% 脂肪:25%-30%热比 钙:婴儿患佝偻病、孕妇患骨质软化病 铁:缺铁引起早产、产后出血;多吃动物性食品肉、肝 锌、碘、脂溶性维生素A、D;水溶性维生素B1B2B12、C 1-1-4避免胎儿受害 A尽量避免病毒感染 B避免药物滥用 C避免嗜烟酗酒 D避免接触放射性物质、噪音及有害物质 1-2孕妇情绪 下丘脑控制着孕妇的情绪 影响孕妇情绪的因素: A B C D 夫妻关系不良 孕妇与其母亲的关系不良 担心体型变化 性别期待和产程危险的压力 第 18 页 共 32 页 E 家庭生活的压力 1-3胎教内容 1-3-1音乐: 声波:不会损害孩子的听觉器官 曲子:宁静或优美,配器精致、音色丰富、和声简明、篇幅适中、切忌单调、冗长;乐声宜欢快、明朗 时间:26周开始,每次15分钟 1-3-2言语: 1-3-3胎儿体操 2乳婴儿的家庭教育内容 2-1身体的适应 2-2自制行为的发展 吃:饮食辅导 A年龄较小的乳婴儿宜单独进餐 B鼓励婴幼儿自己进食 C养成婴幼儿在固定位置进餐的习惯 2-3基本信任感的建立 埃里克森认为,乳婴儿期最主要的心理社会发展任务就是建立基本的信任感,发展对周围环境,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 2-4自我认识的发展 埃里克森指出幼儿到了二三岁就会出现一种日益明显的倾向,即经常表现出探索行为,在探索过程中自尊心迅速高涨,幼儿迫切地表现自己。 2-5言语刺激 第 19 页 共 32 页 2-5-1多与乳婴儿交谈 2-5-2开展早期阅读教育 3幼儿期的家庭教育内容 3-1发现个人能力 皮亚杰的“对立道德观” 3-2建立常规,对个人行动负责 A不可有例外 B适宜的环境 C赏惩应慎重应用 D反复联系 E使儿童发生兴趣而愉快 史培曼和威廉斯提出的孩子做家务的方法 A列举要做的事 B报酬奖励 C工作记录 D工作训练 E避免强迫 3-3区分社会角色,学习与人相处 第十章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 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概述 1-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概念:指家长为达到家庭教育的目的、完成家庭教育任务和内容所选择和运用的具体措施和手段。 2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原则、方法 第 20 页 共 32 页 2-1 什么是“管教” A管教是教导子女,使其行为合乎父母所认定的社会要求 B管教是帮助孩子学习控制行动,使其学到生活中所需的与人相处的技巧 C有效的管教必须是正面的、合理的、适度的 D所用的管教方式与策略必须符合孩子的年龄及发展阶段 E有效的管教必须是父母对孩子的需要和问题有充分的了解 2-2学前儿童表现出的行为有两大类:期望行为、非期望行为 2-3非期望行为概念:指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活动不合乎父母所认定的社会要求,出现行为偏差。 2-4产生非期望行为的原因 2-5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原则 2-5-1理智性原则 2-5-2渐进性原则 2-5-3适切性原则 2-6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方法 2-6-1榜样示范法 概念: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以自身良好的思想行为品德以及典型人物的优良道德风尚去感染、教育孩子的教育方法。 2-6-2正面说理法 2-6-3暗示提醒法 概念:是父母用含蓄、间接、简化的方式对幼儿的心理、行为实施影响,并能迅速产生效能的一种家庭教育方法。 2-6-4批评惩罚法 第 21 页 共 32 页 注意事项:注意孩子个性;公正合理;方式和时机 批评惩罚法是一种“反强化”的教育方法 2-6-5自然后果法 概念:是指在家庭教育中,通过孩子亲自体验由于自己不良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来纠正其行为的方法。 3管教的策略 3-1行为改变技术 3-1-1巴甫洛夫的古典条件反射与史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 3-1-2行为改变技术的关键点:后果对行为有增强作用 步骤:行为塑造法;刺激的逐步消褪 3-2民主的儿童训练策略 含义:建立在平等与相互尊重原则基础上的,每个人都有他的价值与尊严,即使孩子,也必须得到应有的尊重,也应有自我选择的权利,父母能包容孩子的各种选择。因此,民主的儿童训练策略是指在平等与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父母亲尊重孩子的选择,并加以适当的引导。 推可思的民主训练策略 3-3沟通的策略 吉诺特的沟通策略关键点 3-4父母效能训练 高顿的父母效能关键点 3-5沟通分析 人际沟通中的四种基本态度、三种基本规则 第 22 页 共 32 页 第十一章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意义 1-1家庭教育指导的性质 家庭教育指导是社会和儿童教养机构根据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家长的困惑和家长自身的需要,向家长提供帮助的过程。 由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主要是学前儿童的家长,所以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属于一种成人教育。带有师范性质,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 1-2家庭教育指导的渠道:幼托教养机构、街道乡镇、企事业机关、大众传媒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任务、原则与对象 2-1目的: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2-2任务:优化家庭环境、指导家长提高养育水平、指导家长提高教育水平、指导家长与幼儿园合作、向家长进行法制教育 2-3对象:家长与子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家长、不同身份的家长 2-4原则: 双向互动原则: 家长主体原则: 共同成长原则: 分类指导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 整体性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 3-1要求:指导内容的时代性、指导内容的阶段性、指导内容的针对性 第 23 页 共 32 页 3-2类别: 3-2指导内容的分年龄要求 对新婚夫妇的指导内容: 对孕妇及其丈夫的指导内容: 对0-1岁半婴幼儿家长的指导内容: 对1岁半-3岁婴幼儿的家长的指导内容: 对3-6岁幼儿家长的指导内容: 4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 4-1概念:指指导者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指导家长,影响家庭教育的做法。 4-2常用形式有:个别指导、集体性指导、介绍、推荐、提供文字音像资料 4-3指导形式的要求:多样性、开放性、变被动为主动,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 4-4个别指导形式: 园内交谈、书信往来、电话联系、家园联系册的使用、家庭访问、专家咨询 4-5集体性指导活动: 家长会、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教育开放活动、亲子活动、家长辨析会 4-5文字音像资料的介绍、推荐与提供 4-6指导形式的选择与发展 选择情况 影响选择的因素 指导形式的推广与发展 5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与管理 5-1家庭教育指导的效果评价 第 24 页 共 32 页 家长的投入情况:参与率、认真程度、主动性、主体作用发挥 家长的家庭教育素质是否变化:教育观念、教养态度、教育能力 家长家庭教育行为是否改善:创设环境的行为、主动教育行为、被动教育行为 5-2家庭教育指导的科学研究 研究课题、研究基地、培训工作与研讨活动 名词解释 情报研究:通过了解家庭教育某一领域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把握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组织管理提供依据的一种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通过对已有事实的考察,了解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现状,发现家庭教育及其指导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是认识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经验总结:在拥有大量家庭教育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总结提炼,将已有认识从具体上升到一般、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一种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控制条件下,对被试施加可操纵的教育影响,然后观测被试的变化及教育效果,以此推断所施加的教育影响与教育效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质的研究:研究者对自然发生的事件或现象进行系统性的观察与记录,将观察所得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并将结果予以归纳叙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一种由实践者在自身的实践活动中,以解决实践中的问第 25 页 共 32 页 题为目标,以实践者对实践活动的反思为中介的、循环递进的研究活动。 家庭: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组织。 家庭结构: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 家庭关系:所谓家庭关系,又称家庭人际关系,是家庭成员之间根据自身的角色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人际互动联系,是家庭的本质要素在家庭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形式,是家庭成员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家庭教育概念: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一种教育与影响过程,家庭教育的这种教育和影响过程是双向的、互动的,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而言,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占主要地位。 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家庭是以终身学

    注意事项

    本文(《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参考知识点.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