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大学译注》.docx

    • 资源ID:3176381       资源大小:50.68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学译注》.docx

    大学译注大学译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8岁习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15岁习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用,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用,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知止:知道目标的所在。止的原意是停止,在即停止的地方,这里引申为“要达到的目标”。 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睦睦、蒸蒸日上,兴旺发达。古人宗法观念强烈,宗法制度森严,因此,这里的家更多的是指家族。这个家族可能有成百上千的成员。 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9、格物:格是学习研究的意思,指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是:都是。本指根本。 12、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13、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至高无上的道德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了解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思安定;心思安定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细才能够有所收获。万事万物都有根本与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与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族和家庭;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族和家庭,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 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的内在本质。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族和家庭;管理好家族和家庭后,才能治1213141011896751234 1 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君主,下至平民,人人都要以修养自身的品性为根本。若其根本混乱,而结果良好是不可能的。忽视本该重视的,重视本该轻视的,却想做好事情也是不可能的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71234561、康诰:尚书·周书中的一篇。尚书是上古历史文献和追述古代事迹的文章汇编,是”五经”之一,称为“书经”。全书分为虞书、 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大学中有多处对尚书的引用。 3、大甲:即太甲,尚书·商书中的一篇,古文中大和太在很多地方相通。 4、顾:思念。是:此。明命:光明的禀性。 5、帝典:即尧典,尚书·虞书中的一篇。 6、克明峻德:尧典原句为“克明俊德”。俊:与“峻”相通,意为大、崇高等。 7、皆:都,指前面所引的几句话。 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太甲说:“念念不忘这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这些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1、汤:即成汤,商朝的开国君主。盘铭:刻在器皿上用来警戒自己的箴言 。这里的器皿是指商汤的洗澡盆。 2、苟:如果。新:这里的本义是指洗澡除去身体上的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引申义则是指行精神上的弃旧图新。 3、作:振作,激励。新民:即“经”里面说的“亲民”,实应为“新民”,意思是“使民新”,也就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诗曰”句:这里的诗指诗经·大雅·文王。周,周朝。旧邦,旧国。其命,指周朝所禀承的天命。维:语助词,无意义。 5、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是故,所以。君子,有时候指贵族,有时指品德高尚的人,根据上下文不同的语言环境而有不同的意思,“君子”与“小人”相对,此处的“小人”并不是现代汉语语境中的含义,而是指未受教化的普通百姓。 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某一天洗澡沐浴使自己焕然一新,就应保持天天洗澡沐浴使自己焕然一新,每天洗了又洗,新了又新。”康诰说:“激励国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虽是存在已久的国家,但却随时禀承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追求真理时是不留一点余地的。 45123 2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日:“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诗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 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1、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引自诗经·商颂·玄鸟。邦畿,都城及其周围的地区。止,有至、到、停止、居住、栖息等多种含义,随上下文而 有所区别。在这句里是指居住。 2、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引自诗经·小雅·绵蛮。缗蛮,即绵蛮,鸟叫声。隅,角落。止,栖息。 3、“穆穆”句:引自诗经·大雅·文王。穆穆,仪表美好端庄的样子。于,叹词,无意义。缉,继续。熙,光明。止,语助词,无意义。 4、诗云: 这几句诗引自诗经·卫风·淇澳。淇,指淇水,在今河南北部。澳水边。斐,文采。瑟兮僩兮,庄重而胸襟开阔的样子。赫兮喧兮,显耀盛大的样子。諠,诗经原文作“谖”,指遗忘。 5、道:说、言的意思。 6、恂慄,恐惧,戒惧。 7、於戏!前王不忘:引自诗经·周颂·烈 文。于戏:叹词。前王:指周文王、周武王。 8、此以:因此。没世:去世。 诗经说:“王京地广千里,是人民向往生息繁衍的地方。”诗经又说:“绵蛮叫着的黄鸟,栖息在山冈上。”孔子说:“连黄鸟都知道它该栖息在什么地方,难道人可以不如一只鸟儿吗?” 诗经说:“品德高尚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终庄重谨慎。”做国君的,要做到仁爱;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诗经说:“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嫩绿的竹子郁郁葱葱。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研究学问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修炼自己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他庄重而开朗,仪表堂堂。这样的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这里所说的“如加工骨器, 不断切磋”,是指做学问的态度;这里所说的“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是指自我修炼的精神;说他“庄重而开朗”,是指他内心谨慎而有所戒惧;说他“仪表堂堂”,是指他非常威严;说“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可真是令人难忘啊!”是指由于他品德非常高尚,达到了最完美的境界,所以使人难以忘怀。 诗经说:“哎呀!前代的君王真使人难忘啊!”这是因为君主能够以前代的君王为榜样,尊重贤人,亲近亲族,一般平民百姓也都蒙受恩泽,享受安乐,获得利益。所以,虽然前代君王已经去世,但人们还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1、“子曰”句:引自论语·颜渊。听讼,听诉讼,即审案子。犹人,与别人一样。 2、无情者不得尽其辞: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能够花言巧语。 1237645312 3 3、民志:民心、人心。 孔子说:“听诉讼审理案子,我和别人一样,我的目的在于使诉讼不再发生。”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敢花言巧语,使人心畏服,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 1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342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1、这一章的原文只有“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两句。朱熹认为,”此谓知本”一句是上一章的衍文,“此谓知之至也”一句前面又缺了一段文字。 所以,朱熹根据上下文关系补充了一段文字,这里所选的,就是朱熹补充的文字。 2、即,接近,接触。 3、穷:穷究,彻底研究。 4、未穷,未穷尽,未彻底。益,更加。 所谓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近距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人的心灵都具有认识的能力,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总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因为这些原理还没有被彻底认识,所以使知识显得很有局限。因此,大学一开始就教学习者接触天下万事万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一步探究,以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原理。经过长期用功,总有一天会豁然贯通,到那时,万事万物的表里巨细都被认识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内心的一切认识能力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再也没有蔽塞。这就叫万事万物被认识、研究了,这就是知识达到巅峰了。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7123456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11128910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13,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141、诚其意:使意念真诚。 2、毋:不要。 3、恶恶臭 :前一个“恶”是动词,指厌恶,后一个“恶”,是形容词,指不好的、丑恶的。全句含义是厌恶腐臭的气味。臭,气味,较现代单指臭味的含义宽泛。 4、好好色:前一个“好”是动词,指喜欢,后一个“好”是形容词,是好的、优秀的。“色”指女人。全句含义为喜欢美丽的女子。 5、谦:心安理得的样子。 6、慎其独:独自一人时也谨慎不苟且。 4 7、闲居:即独处。 8、厌然:躲躲闪闪的样子。 9、掩:遮掩,掩盖。 10、著:显示。 11、中:指内心。下面的“外”指外表。 12、润屋:装饰房屋。 13、润身:修养自身。 14、心广体胖:心胸宽广,身体舒泰安康,胖,大,舒坦。 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会谨慎谦恭。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自我标榜自己做过的好事。殊不知,别人在看你的时候,像能看到你的心肺肝肾一样清楚,这样掩盖又有什么用呢?正所谓内心的真诚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会谨慎谦恭。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十只手指着,这难道不令人畏惧吗?!”有钱可以装饰房屋,有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1、身:宋代大儒程颐认为应为“心”。忿懥:愤怒。 所谓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却根部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 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情 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1、之:即“于”,对于。辟:偏颇,偏向。 2、哀矜:同情,怜悯。 3、敖,骄做。惰:怠慢。 4、硕:大,肥壮。 所谓管理好家族和家庭要先修养自身,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亲爱的人和事会有偏爱;对于自己厌恶的42311 5 人和事会有偏恨;对于自己敬畏的人和事会有偏向;对于自己同情的人和事会有偏心;对于自己轻视的人和事会有偏见。因此,很少有人能喜爱某人又看到那人的缺点,厌恶某人又看到那人的优点。所以有谚语说:“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足自己庄稼的好。”这就是不修养自身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于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1、弟:即悌,指弟弟应该尊敬服从哥哥。 2、慈:指父母爱子女。 3、如保赤子:尚书·周书·康诰原文作“若保赤子。”这是周成王告诫康叔封的话,意思是保护平民百姓如母亲养护婴孩一样。赤子,婴孩。 4、中 :达到目标。 5、机:本指弩箭上的发动机关,引申指关键。 6、偾:破坏。 7、尧舜:传说中三代前的君主,即尧帝和舜帝,历来被认为是圣君的代表。 8、帅:同“率”,率领,统帅。 9、桀:夏代的亡国君主。纣:即殷纣王,商代的亡国之君。二人历来被认为是暴君的代表。 10、诸:“之于”的合音。 11、恕:即恕道。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自己不想做的,也不要让别人去做,这种推己及人,将心比己的品德就是儒学所倡导的恕道。 12、喻:使别人明白。 13、“桃之夭夭”:引自诗经·周南;桃夭。 夭夭,鲜嫩,美丽。蓁蓁,茂盛的样子。之子,这个女子于归,指女子出嫁。 14、“宜兄宜弟”:引自诗经·小雅·蓼 萧。即兄宜弟宜,兄弟和睦。 15、“其仪不忒”:引自诗经·曹风·鸤鸠。仪,仪表,仪容。忒,差错。 所谓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族和家庭,是因为不能管教好家人而能管教好别人的人,是没有的。所以,有修养的人在管理家族和家庭的同时就学到了治理国家的知识:对父母的孝顺可以用于侍奉君主;对兄长的恭敬可以用于侍奉官长;对子女的慈爱可以用于统治民众。康浩说:“如同爱护婴儿一样。”内心真诚地去追求,即使达不到目标,也不会相差太远。要知道,没有先学会了养孩子再出嫁的人啊!一家仁爱,一国也会兴起仁爱之风;一家礼让,一国也会兴起礼让之风;一人贪婪暴戾,一国就会犯上作乱。其联系就是这样紧密,这就叫做:一句话就会坏事,一个人就能安定国家。尧舜以仁爱统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实践仁爱;桀纣以凶暴统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实践凶暴。君主要求子民做的事情与他自己所做的正好相反,老百姓是不会服从的。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141513101112678951234 6 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不采取这种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想让别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族和家庭。诗经说:“桃花鲜美,树叶茂密,这个姑娘出嫁了,使全家人都和睦。”让全家人都和睦,然后才能够让一国的人都和睦。诗经说:“兄弟和睦。”兄弟和睦了,然后才能够让一国之人都和睦。诗经说:“容貌举止庄重严肃,成为四方国家的表率。”只有当一个人无论是作为父亲、儿子,还是兄长、弟弟时都值得其家人效法时,老百姓才会去效法他。这就是要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家族和家庭的道理。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1110997651234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12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日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2829272425262122231718192013141516。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3031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32363738,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333435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1、老老:尊敬老人。前一个“老”字作动词,以老为老,意思是把老人当作老人看待。 2、长长:尊重长辈。前一个“长”字作动词,以长为长,意思是把长辈当作长辈看待。 3、恤:抚恤,周济。孤,孤儿,古时专指幼年丧父的人。 4、倍:通“背”,背弃。 5、絜矩之道:絜,测量物体周围的长度。矩,画直角或方形用的尺子,引申为法度。而絜矩之道是儒家伦理的重要思想之一,指一言一行要有规范,要讲规矩,其核心内容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乐只君子,民之父母”:引自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快乐,喜悦。只,语助词。此句的意思是,德高望重的君王,犹如父母疼爱自己的儿女般对待自己的臣民。 7、“节彼南山”:引自诗经·小雅·节南山。节,高大。岩岩,险峻的样子。师尹,太师尹氏,太师是周代的三公之一。尔,你。瞻,瞻仰,仰望。 8、僇:通“戮”,杀戮。 9、“殷之未丧师”:引自诗经,大雅·文王。师,民众。配,符合。仪,宜。监,鉴戒。峻,大。不易,指不容易保有。此句的意思是,殷商未失去民心的时候,能够承接上天的旨意并遵照执行,要将殷商亡国作为警示,因为能秉承上天的旨意,从而得到上天的庇佑是很难的。 4039 7 10、此:乃,才。 11、争民施夺:争民,与民争利。施夺,施行劫夺。 12、悖:逆。 13、“楚书”句:楚书,楚昭王时史书。楚昭王派王孙圉出使晋国。晋国赵简子问楚国珍宝美玉现在怎么样了。王孙圉答道:楚国从来没有把美玉当作珍宝,只是把善人如观射父这样的大臣看作珍宝。事见国语·楚语。汉代刘向新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14、“舅犯”句:舅犯,晋文公重耳的舅舅狐偃,字子犯。亡人,流亡的人,指重耳。晋僖公四年十二月,晋献公因受骊姬的谗言,逼迫太子申生自缢而死。重耳避难逃亡在外到狄国时,晋献公逝世。秦穆公派人劝重耳归国掌政。重耳将此事告子犯,子犯以为不可,对重耳说了这几句话。事见礼记·檀弓下。 15、秦誓:尚书·周书中的一篇。 16、断断:真诚的样子。 17、休休:宽宏大量。 18、有容:能够容人。 19、彦圣:指德才兼备。彦,美。圣,明。 20、不啻:不但。 21、媢疾:妒嫉。 22、违:阻抑。 23、俾:使达到某种状态。 24、放流:流放。 25、迸:即“摒”,驱逐的意思。四夷,四方之夷。夷指古代东方的部族。这里可泛指蛮夷之地,野蛮人居住的地区,教化不及的地区。 26、中国:全国中心地区,指教化所及之处。与现代意义的“中国”一词意义不一样。 27、命:东汉郑玄注礼记时认为应该是“慢”字之误。慢即轻慢。 28、拂:逆,违背。 29、逮:及、到。夫:助词,无意义。 30、骄泰:骄横放纵。 31、发身:修身。发,发达,发起。 32、府库:国家收藏财物的地方。 33、孟献子:鲁国大夫,姓仲孙名蔑。 34、畜:养。乘:指用四匹马拉的车。畜马乘是士人初作大夫的待遇。 35、察:关注。 36、伐冰之家:指丧祭时能用冰保存遗体的人家。也有解释为冬季储冰以备夏季储物之用。是卿大夫类大官的待遇,有身份有钱的家族 37、百乘之家:拥有一百辆车的人家,指有封地的诸侯王。 38、聚敛之臣:搜刮钱财的家臣。聚,聚集。敛,征收。 39、长国家:执掌成国家,指君王。 40、无如之何:没有办法。 所谓平定天下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统治者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尊重自己的兄长;在上位的人体恤救济孤儿,老百姓不会与君主的做法背道而驰。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推已及人的“絜矩之道”。如果厌 8 恶上司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下属;如果厌恶下属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上司;如果厌恶在你前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后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后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前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右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左边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左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右边的人。这就叫做“絜矩之道”。 诗经说:“德高望重的君王,犹如父母疼爱自己的儿女般对待自己的臣民。”老百姓喜欢的他也喜欢,老百姓厌恶的他也厌恶,这样的国君就可以说是老百姓的父母了。诗经说:“巍峨的南山啊,岩石耸立。显赫的尹太师啊,百姓都仰望你。”统治国家的人不可不谨慎。稍有偏颇,就会被天下人推翻。诗经说:“商未失去民心的时候,能够承接上天的旨意并遵照执行,要将殷商亡国作为警示,因为能秉承上天的旨意,从而得到上天的庇佑是很难的。”这就是说,得到民心就能得到国家,失去民心就会失去国家。所以,品德高尚的人首先注重修养德行。有德行才会有人拥护,有人拥护才能保有土地,有土地才会有财富,有财富才能供给使用,德是根本,财是枝末,假如把根本当成了外在的东西,却把枝末当成了内在的根本,那就会和老百姓争夺利益。所以,君王聚财敛货,民心就会失散;君王散财于民,藏富于民,民心就会聚集。这正如你说话不讲道理,人家也会用不讲道理的话来回答你;财货来路不明不白,总有一天也会不明不白地失去。康浩说:“天命是不会始终如一的。”这就是说,行善便会得到天命的庇佑,不行善便会失去天命的庇佑。国语·楚书说:“楚国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善当作宝。”舅犯说:“流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仁爱当作宝。”秦誓说:“如果有这样一位大臣,忠诚老实,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但他心胸宽广,有容人的度量,别人有本领,就如同他自己有一样; 别人德才兼备,他心悦诚服,不只是在口头上表达,而是打心眼里赞赏。用这种人,是可以保护我的子孙和百姓的,是可以为他们造福的啊!相反,如果别人有本领,他就妒嫉、厌恶;别人德才兼备,他便想方设法压制,排挤,无论如何容忍不得。用这种人,不仅不能保护我的子孙和百姓,而且可以说是危险得很!”因此,有仁德的人会把这种容不得人的人流放,把他们驱逐到边远的四夷之地去,不让他们同住在国中。这说明,有德的人爱憎分明,发现贤才而不能选拔,选拔了而不能重用,这是轻慢:发现恶人而不能罢免,罢免了而不能把他驱逐得远远的,这是过错。喜欢众人所厌恶的,厌恶众人所喜欢的,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灾难必定要落到自己身上。所以,做国君的人有正确的途径:忠诚信义,便会获得一切;骄奢放纵,便会失去一切。生产财富有正确的途径: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生产的人勤奋,消费的人节省。这样,财富便会经常充足。仁爱的人仗义疏财以修养自身的德行,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敛钱发财。没有在上位的人喜爱仁德,而在下位的人却不喜爱忠义的;没有喜爱忠义而做事不能成功的;没有国库里的财物不是属于国君的。孟献子说:“养了四匹马拉车的士大夫之家,就不需再去养鸡养猪;祭祀用冰的卿大夫家,就不要再去养牛养羊;拥有一百辆兵车的诸侯之家,就不要去收养搜刮民财的家臣。与其有搜刮民财的家臣,不如有偷盗东西的家臣。”这意思是说,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而应该以仁义为利益。做了国君却还一心想着聚敛财货,这必然是有小人在诱导,而那国君还以为这些小人是好人,让他们去处理国家大事,结果是天灾人祸一齐降临。这时虽有贤能的人,却也没有办法挽救了。所以,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而应该以仁义为利益。 9

    注意事项

    本文(《大学译注》.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