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练习题集.docx

    • 资源ID:3174019       资源大小:75.43KB        全文页数:8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练习题集.docx

    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练习题集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练习题集 第一章 导论 1) 社会研究的概念 1. 社会研究指的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所谓“经验的方式”或“经验性”是指。 A社会研究必须基于哲学思辨 B社会研究必须依据经验上可感知的社会事实 C社会研究必须通过科学的理论分析 D社会研究必须依靠研究者的经验判断 2. 社会研究是一种以 经验的方式 ,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3. 社会研究的“经验性”是指社会研究必须依据 经验上可感知的社会事实 。 4. 社会研究方法是各门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社会科学区别于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标志之一。这种区分的依据主要说明了社会研究方法具有。 A社会性特征 B实践性特征 C经验性或实证性特征 D目的性特征 2) 社会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5. 社会研究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 A. 描述社会现象/问题的一般状况、过程和特点 B. 解释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或产生问题的原因 C. 描述和解释社会中个人行为的状况和特点 D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E预测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 6. 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就是对社会现象的发生、发展和趋势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 7. 社会研究是科学,它的根本目的是形成和产生有关社会世界的系统的知识,增加人类对自身以及所生存的世界的理解。社会研究是一种科学的探究活动,也是形成和产生有关社会世界的知识的过程。 3) 社会研究与日常观察与自然科学研究 8. 任何一项社会研究活动都包括的基本要素有 A社会研究的主体 B社会研究的方法 C社会研究的内容 D社会研究的社会影响 E社会研究的对象 9. 社会研究与日常观察的不同有 A社会研究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了解社会现实 B社会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和说明个人情况或个别事件 C社会研究必须对所观察到的现象作科学的解释 D社会研究必须依据科学的方法和程序,以经验事实和逻辑法则为依据 E社会研究是依赖间接的第二手资料对社会现象作出分析 10. 同为科学,社会研究和自然研究的共同点:实证和逻辑。实证就是用事实说话,真理靠实践检验;逻辑就是能够自圆其说,不自相矛盾。 11. 社会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构成社会的核心要素是 A人口 B经济 C地域 D文化 4) 社会研究的特征 12. 社会研究的三个基本特征:研究的主题是 社会的 而非自然的;研究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13. 社会研究的三个基本特征: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方式是 经验的 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14. 社会研究的三个基本特征: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方式是经验的 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 科学的 而非判断的。 15. 社会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是指社会研究要凭借个人的经验。 16. 社会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是指社会研究必须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17. 根据社会研究的含义和主要特征,以下哪个研究问题不能通过社会研究的方法予以解决? A贵州农村扶贫开发存在哪些问题? B社会中那些人笃信宗教? C在现代社会,个人的能力比道德更重要吗? D贵州农村是否已经出现了农业女性化趋势? 5) 社会研究中的困难 18. “作为社会研究对象的人、人的行为及其所构成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产物都是具有主体意识的,有主观意志,不一定与研究者合作,所以无法达到自然科学那样高的准确程度”,此段描述说明了社会研究受到困难的影响。 A研究的干扰性 B人的特殊性 C社会现象的复杂性 D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 19. 为了研究城市居民闲暇时间在家庭中的生活内容和方式,研究者决定采用参与观察法进入这些家庭进行观察,这样的研究方式可能难以获得理想的、真实的研究结果,因为研究者在这个家庭里所“观察”的生活内容和方式与实际情形可能不同。这种情况说明 A研究的干扰性 B人的特殊性 C社会现象的复杂性 D受到特定的制约 20. 与自然科学家不同,社会学研究者本身也是其研究对象的一部分,难以保持客观、超然的态度。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会产生情感,不知不觉影响他对资料的反应和对研究结果的解释。主要说明社会研究 A排除研究行为的干扰性困难 B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C面临复杂社会现象的困难 D受到特定的制约 21. 社会研究者所研究的是社会现实中的人、人的社会行为,以及与人有关的社会现象,因此社会研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A.因为人的特殊性,可能不与研究者合作 B.研究本身会对研究对象产生干扰,经验证据是被干扰后获得的 C.社会现象后人们的行为受到太多复杂因素的影响 D.研究者也是人,面对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客观 E.社会研究理论、方法和手段滞后 22. 社会研究除了会受到与自然科学相同的各种自然条件限制外,有时还受到伦理的、政治的因素限制。 23. 与自然科学家不同,社会学研究者本身也是其研究对象的一部分,难以保持客观、超然的态度。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会产生情感,不知不觉影响他对资料的反应和对研究结果的解释。主要说明社会研究 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 24. 我们不能为了探讨“家长的放任自流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这个问题,要求家长们不去管教自己的孩子,从而获得我们想要的研究结果,因为社会研究 受到特定的制约 。 25. 社会研究同自然科学研究一样都是科学的研究方法,对社会现实中的人、人的社会行为,以及与人有关的社会现象的研究同样能够达到自然科学对自然现象研究那样高的准确程度。 26. 只要采用了科学的方法和规范的程序,社会研究同自然科学研究一样完全能够准确、真实地了解社会中人的行为及其相互关系,比如采用参与观察方法了解城市家庭闲暇生活方式。 27. 我们不能为了探讨“家长的放任自流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这个问题,要求家长们不去管教自己的孩子,从而获得我们想要的研究结果,因为社会研究。 A研究的干扰性 B人的特殊性 C社会现象的复杂性 D受到特定的制约 6) 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 28. 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包括。 A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B研究方式 C方法论 D实证主义 29. 社会研究方法是一个有着不同层次和方面的综合体系,通常将社会研究的方法系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即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及技术。 7) 方法论 30. 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哲学基础是是实证主义方法论最典型特征。 A定性研究 B理论研究 C经验研究 D定量研究 32. 人文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研究充分考虑人的特殊性,要发挥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观性,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去理解其行为及其社会后果。在研究方式上,是人文主义方法论最典型特征。 A定性研究 B理论研究 C经验研究 D定量研究 33. 下面关于方法论的描述,属于人文主义方法论的有 A社会现象是有规律的 B个体主义方法论 C微观的实地研究 D对社会现象进行客观的解释 E主观理解法 34. 在对社会现象的认识上,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所侧重的角度、方法和观点不同,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A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对立 B整体认识与个体认识的对立 C ) C理论分析与经验分析的对立 D客观检验与主观判断的对立 35. 关于如何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即对社会现象为什么产生或变化的回答。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不同,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A客观解释与主观理解的对立 B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对立 C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对立 D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的对立 36.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研究的方法论的基本观点是。 A.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B. 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 C. 抽样调查和个案研究 D. 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38. 定性研究的哲学基础是 A实证主义 B人文主义 C科学主义 D实用主义 39. 关于定性研究的逻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定性研究一般采用“假设检验”的研究逻辑 B.定性研究方法强调统计性原则 C.定性研究方法强调理解的方法 D.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采用一致的科学逻辑 40. 下列属于定性研究缺点的是 )A所获得的结论难以在较大范围中推论到总体 B容易忽略被调查者深层的动机和具体社会过程中的一些复杂因素 C在每个个案那里获得数据较少,且是表面的,很难获得深入、广泛的信息 D研究成果很难以数学的语言加以精确的描述 E标准化程度不高,不易动员大量的人员参与,难以形成统一的大规模社会研究行动 41. 关于定性研究的缺点,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A.所获结论难以在较大范围推论到总体 B.研究成果难以用数学语言加以精确描述 C.标准化程度不高 D.只能得到表面的、肤浅的信息 E.难以形成统一的、大规模的社会研究行动 42. 从研究的逻辑过程看,定性研究基于描述性分析,注重现象与背景之间的关系,认为事实与价值无法分离。其逻辑方式本质上是归纳的过程,即从实地研究中所获得的经验材料中归纳出具有理论特性的命题和阐释框架。 43.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社会研究中可以采取了两条途径,不存在孰优孰劣。 定性研究 则侧重于和依赖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象征的描述和理解。 9) 定量研究 44. 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是 A实证主义 B人文主义 C科学主义 D实用主义 45. 风笑天教授在其博士论文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教育和未来,在这项研究中风笑天教授采用了 A定性分析方法 B定量分析方法 C因果分析方法 D对比分析方法 46. 定量研究的特点有 A.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是实证主义 B.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是人文主义 C.定量研究主要采用量表、问卷等手段进行调查 D.定量研究主要采用统计分析方法 E.定量研究主要采用语义分析和文字描述等分析方法 47. 从研究的逻辑过程看,定量研究与演绎过程更为接近,目标是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强调价值中立,常常是对已有理论的检验。 48. 从研究的逻辑过程看,定性研究与演绎过程更为接近,目标是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强调价值中立,常常是对已有理论的检验。 49. 从研究的逻辑过程看,定量研究基于描述性分析,注重现象与背景之间的关系,认为事实与价值无法分离。其逻辑方式本质上是归纳的过程,即从实地研究中所获得的经验材料中归纳出具有理论特性的命题和阐释框架。 50.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社会研究中可以采取了两条途径,不存在孰优孰劣。 定量研究 侧重于、且较多地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 10) 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和技术 51. 研究者采用问卷调查、观察法、深入访谈法等方法开展社会研究,属于社会研究方法体系中的 A.方法论 B.具体方法和技术 C.研究方式 D.研究范式 52. 研究者采用参与式观察、无结构式深入访问和定性分析开展社会研究,属于社会研究方式中的 A文献研究 B调查研究 C实验研究 D实地研究 53. 研究者通过官方统计资料、他人原始数据和相关的研究文献,通过统计资料分析、二次分析和内容分析等方法开展社会研究,属于社会研究方式中的 A文献研究 B调查研究 C实验研究 D实地研究 54. 研究者采用通过随机抽样确定调查对象、开展结构式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和过程开展社会研究,属于社会研究方式中的 A文献研究 B调查研究 C实验研究 D实地研究 55. 研究方式指的是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它包括四种主要类型: 调查研究 、实验研究、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 56. 研究者在社会研究过程中不受对所研究问题的价值判断的影响,指的是价值中立。 57. 研究者通过官方统计资料、他人原始数据和相关的研究文献,通过统计资料分析、二次分析和内容分析等方法开展社会研究,属于社会研究方式中的 文献研究 。 58. 研究者在社会研究过程中不受对所研究问题的价值判断的影响,指的是 A价值判断 B价值中立 C事实判断 D价值关联 59. 决定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层次的是 A研究目标 B研究方法 C研究主体 D研究形式 11) 社会研究的主要阶段 60. 社会研究是一种系统的、科学的认识活动,它遵循一套比较固定的程序或过程,一般分为5个阶段:研究设计阶段;资料收集阶段;得出结果阶段;资料分析阶段;选择问题阶段。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A(3) B(3) C(2) D(3) 61. 社会研究分为5个阶段:选择问题阶段、研究设计阶段、资料收集阶段、资料分析阶段和得出结果阶段,其中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第二章 理论与研究 12) 理论的概念 63. 理论是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社会中某些被挑选的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的一组内在相关的 A.解释范围越广泛的越好 B.涉及的概念越抽象越好 C.理论解释解释越精确越好 D.理论结构越简练越好 65. 理论是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世界中某些被挑选的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的一组内在相关的命题。 66. 理论是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世界中某些被挑选的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的一组内在相关的假设。 67. 理论的复杂程度、抽象程度各不相同。对于同样的社会现象,哪种理论所用的解释变量最少,所附加的条件最少,结论本身的结构最简单,那么这种理论就最好。 ) 68. 认识、理解或解释社会现象需要。 A. 抽象 B.理论 C. 假设 D. 联想 13) 理论的层次 69. 理论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的命题体系,研究通常将理论划分为三个层次,即 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和微观理论。 70. 理论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的命题体系,研究通常将理论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和微观理论。 71. 理论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的命题体系,研究通常将理论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和微观理论。 72. 有些社会理论以全部社会现象或各种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高度概括的解释框架。它的体系通常十分庞大、结构十分复杂、概念十分抽象,如马克思主义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等。这种理论属于 A.微观理论 B.中观理论 C.宏观理论 D.具体理论 74. 有的社会理论是一组陈述若干概念之间关系、并在逻辑上相互联系的命题,其中一些命题可以通过经验检验,如“高的受教育程度倾向于低的生育率”、“工业化导致人际关系疏远”等。这种理论属于 A.微观理论 ) B.中观理论 C.宏观理论 D.具体理论 75. 理论高度抽象,往往难以直接通过具体的经验研究来验证的是 A.微观理论 B.中观理论 C.宏观理论 D.具体理论 76. 微观理论具有的重要特征 A.微观理论由一组命题构成 B.微观理论的命题在逻辑上相互联系 C.微观理论的一些命题可以通过经验来检验 D.微观理论是研究者常用的理论 14) 理论的构成要素 77. 尽管各种理论的具体含义和层次上不同,但它们都由一些基本要素构成:概念、变量、命题和假设。 78. 尽管各种理论的具体含义和层次上不同,但它们都由一些基本要素构成:概念、变量、命题和假设。 79. 尽管各种理论的具体含义和层次上不同,但它们都由一些基本要素构成:概念、变量、命题和假设。 80. 尽管各种理论的具体含义和层次上不同,但它们都由一些基本要素构成:概念、变量、命题和假设。 81. 构成社会理论的基本要素包括 A.概念 B.变量 C.现象 D.命题 E.假设 15) 概念和变量 82. 是对现象的一种抽象,它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 A.概念 B.变量 C.命题 D.假设 83. 概念是对现象的一种抽象,它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和特征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概念既可以表示社会世界中各种有形事物和现象,也可以表示社会世界中许多不能直接观察的事物或现象。以下概念哪些是不能直接观察或测量的。 A.歧视 B.苹果 C.社会地位 D.同情心 E.桌子 84. 概念的主要功能包括 A.提供交流的工具 B.提供观察的视角 C.能够分类和概括 D.构成理论的元素 85. 根据变量取值的性质不同,变量分为 A.定类变量 B.定序变量 C.自变量 D.定距变量 E.因变量 F.定比变量 86. 变量是概念的一种类型,是指具有一个以上取值的概念,是可以实际测量的概念,如,“性别”、“职业”、“社会地位”等,社会研究中观察或测量的是变量。 87. 变量是概念的特殊形式,假设是命题的特殊形式。特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命题的基本元素是抽象的概念,而假设的基本元素是相对具体的变量,是可以通过经验的观察进行检验的。 88. 变量是概念的特殊形式,假设是命题的特殊形式。特殊性体现在:命题的基本元素是抽象的概念,而假设的基本元素是相对具体的变量,是可以通过经验的观察进行检验的。 89. 概念是对现象的一种抽象,它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和特征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 90. 概念的抽象层次越高,它们所包含的信息较多,概括性较强,但却很难在经验研究中运用。 91. 概念的抽象层次越高,所包含的信息较多,概括性较强,易于在经验研究中运用。92. 概念的抽象层次越高就越难以直接的观察和描述,抽象层次越高,涵盖面就越大,特征也就越含糊。 93. 理论是直接由概念构成。 94. 社会研究观察和描述社会现象,本质上是对反映这一社会现象本质和属性的概念的观察和描述。 16) 命题 95. 命题中的基本元素是抽象的概念,假设中的基本元素是 A.具体的理论 B.具体的变量 C.具体的研究主题 D.具体研究问题 96. 命题是关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的陈述,命题包括等类型。 A.公理 B.定律 C.假设 D.经验概括 E.研究问题 97. 命题是关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的陈述,比如,“工业化使人际关系疏远”是关于“工业化”和“人际关系”两概念间关系的陈述。 98. 命题是关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的陈述,它包括公理、定律、假设和经验概括等类型。 99. 命题是关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的陈述,它包括公理、定律、假设和经验概括等类型。 100. 理论不是直接由概念构成,由概念直接构成的是命题,理论则是由一组命题构成。 101. 哪种社会研究不需要明确的研究假设( BE ) A.理论性研究 B.探索性研究 C.应用性研究 D.解释性研究 E.描述性研究 17) 假设 102. “高的受教育程度倾向于低的生育率”这一关系中,“生育率”是“受教育程度”的 A自变量 B中间变量 C因变量 D等价变量 103. ( C )不可以进行直接检验。 A经验概括 B定理 C公理 D假设 104. 假设“如果x,则y”这种陈述形式属于 A条件式陈述 B差异式陈述 C函数式陈述 D复合式陈述 105. 假设“年龄不同的人,生活方式也不同”这种陈述形式属于 A条件式陈述 B差异式陈述 C函数式陈述 D复合式陈述 106. 研究假设的主要来源是 A.常识 B.现有调查资料 C.现有理论 D.个人猜测 107. 假设是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推测性判断/设想,或研究问题的暂时的答案。是可以被检验及有待被检验的命题。 108. 理论不是直接由概念构成,由概念直接构成的是命题,理论则是由一组命题构成。 18) 理论与研究的关系 109. 根据华莱士的观点:可以从经验观察、记录事实入手,也可以从理论推导入手,形成“科学环”的研究模型。 110. 社会研究创造理论,也需要理论的基础和指导,研究和理论共同促进了社会知识的积累和发展。 111. 美国社会学家华莱士提出“科学环”,指出理论与研究的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理论和研究相互依存、相互发展。 112. 根据美国社会学家华莱士提出的“科学环”,科学是理论与研究的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 113. 一项具体的社会研究往往只走完整个“科学环”圆环的一半,要么是理论建构,要么是理论检验。 114. 理论向人们提供了认识和理解世界/现象的一般框架,是研究的基础和起点。19) 归纳推理 115. 们从每天观察到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中总结出“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的普遍性命题,这是运用了 A统计性概括 B经验归纳 C演绎推理 D抽样推论 116. 以下关于归纳法主要作用陈述中正确的是 A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发现一般原理 B在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基础上发现一般原理 C发现一般原理,而不是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D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的同时发现一般原理 117. 社会研究普遍使用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两种推理方式,其中归纳推理的过程是从特殊到一般,演绎推理的过程是从一般到特殊。 118. 社会研究普遍使用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两种推理方式,其中归纳推理的过程是从一般到特殊。 119. 社会研究普遍使用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两种推理方式,其中归纳推理的过程是从特殊到一般,演绎推理的过程是从一般到特殊。 120. 经验概括是对现象反复出现的规律或特征的总结,或是对变量之间反复出现的某种相关关系的一种说明,是对一种由经验数据证实了的变量间关系或事实的一般性陈述。 121. 案例资料的归纳方式包括 A. 检验归纳 B. 列举归纳 C. 排除归纳 D. 解释归纳 20) 演绎推理 122. 在科学研究中,一般的模式是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 “假设演绎法”的逻辑过程,这种过程包括 A. 观察一种现象或一组完整的事件 B. 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概括,试图形成一种能够解释所观察的现象的理论 C. 从这种概括的理论出发,推演出具有逻辑性的某种结论 D. 用具体的材料来检验这种理论 E. 得出研究结果 123. 经验研究在推动理理发展上具有的功能是 A. 开创理论 B. 重整理论 C. 扭转理论 D. 澄清概念 124. 研究问题是一项具体研究的逻辑起点,根据研究问题,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研究路线,即从观察理论的理论建构过程和从理论观察的理论检验过程。 125. 研究问题是一项具体研究的逻辑起点,根据研究问题,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研究路线,即从观察理论的理论建构过程和从理论观察的理论检验过程。 126. 没有理论,经验性的社会研究工具的使用就是经验主义,而缺少经验性的检验,关于社会的理论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或轻率的意义形态。 127. 社会研究普遍使用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两种推理方式,其中演绎推理的过程是从特殊到一般。 128. 经验概括是对现象反复出现的规律或特征的总结,或是对变量之间反复出现的某种相关关系的一种说明,是对一种由经验数据证实了的变量间关系或事实的一般性陈述。 129. 经验概括是在现象和本质之间建立起一种必然的联系,是人们对事实的理性认识,因此,经验概括是理论。 130. 经验概括包括统计规律还不是理论,还不是人们对事实的理性认识,还没有在现象和本质之间建立起一种必然的联系。 21) 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 131. 理论构建是在对社会现象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方法,得出解释这些现象的理论。 A.逻辑推理 B.演绎推理 C.归纳推理 D.假设演绎推理 132. 一种理论解释的发展包含着两个相互联系的过程或阶段:即以归纳推理为标志的理论建构过程和以演绎推理为特征的理论检验过程。 133. 理论构建是以观察为起点,然后通过归纳推理,得出解释这些现象的理论。 134. 理论检验是以理论为起点,通过演绎推理,作出预言或预测,并通过对实际事物的观察来检验预言的正确性。 135. 社会理论是发现而不是创造的。 136. 要进一步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认识,需要对所观察的现象寻求或创造一种理论解释,即发展一种理论,理论是在我们获得解释的努力中创造出来的。 137. 理论构建起始于对经验现象的观察,这种观察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第三章 选题与文献回顾 22) 研究问题的概念 138. 社会研究中的研究问题是指一项社会研究所要回答的。 A. 宏观问题 B. 具体问题 C. 抽象问题 D. 研究主题 139. 社会研究中的研究问题是社会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它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回答的问题。 140. 研究问题就是研究主题,它们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区别。 141. 选题是指在研究领域内选择和确定自己需要研究的可以成为问题的“问题”,即确定研究问题。 23) 选题的意义 142.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说这段话的科学家是 A. 爱波斯坦 B. 钱学森 C. 爱因斯坦 D. 居里夫人 143. 研究课题对一门学科的发展,对某种理论的形成或检验,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对社会现象的解释等所能做的贡献,指的是选题的 A.实践意义 B.理论意义 C.抽象意义 D.具体意义 144. 研究课题对现实中存在的社会问题进行科学的回答,并能对解决或改善这类社会问题提供建议和对策,指的是选题的 A.实践意义 B.理论意义 C.抽象意义 D.具体意义 145.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说这段话的科学家是爱因斯坦。 146. 研究课题的理论意义是指研究课题对一门学科的发展,对某种理论的形成或检验,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对社会现象的解释等所能做的贡献。 147. 研究课题的实践意义是指研究课题对现实中存在的社会问题进行科学的回答,并能对解决或改善这类社会问题提供建议和对策。 148. 研究课题对现实中存在的社会问题进行科学的回答,并能对解决或改善这类社会问题提供建议和对策,指的是选题的实践意义。 149. 研究课题对一门学科的发展,对某种理论的形成或检验,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对社会现象的解释等所能做的贡献,指的是选题的理论意义。 24) 研究问题的来源 150. 研究问题主要来源于 A. 社会现实或现实社会生活 B. 个人经历与经验 C. 社会理论 D. 相关研究文献 151. 研究问题主要来源于社会现实或现实社会生活,所以研究问题就是一般的社会问题。 152. 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各种观察和感受,常常是研究问题的最初来源。 25) 选题的标准 153. 选题的四个标准具有层次递进关系,其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标准是。 A.重要性 B.可行性 C.适合性 D.创新性 154. 选题的四个标准具有层次递进关系,其中具有决定性的标准是。 A.重要性 B.可行性 C.适合性 D.创新性 155. 研究者是否具备开展或完成某一课题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指的是选题标准中标准。 A.重要性 B.可行性 C.适合性 D.创新性 156. 选择的研究问题最合适研究者的个人特点、兴趣、条件等,即选题与个人特点的相符合程度,指的是选题标准中标准。 A.重要性 B.可行性 C.适合性 D.创新性 157. “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战略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如果由我们本科生来申请实施的话,根据选题的四个标准,我们不具备以下哪几个标准。 A.重要性 B.可行性 C.适合性 D.创新性 158. 选择研究课题的主要标准包括 A.重要性 B.可行性 C.适合性 D.创新性 E.理论性 159. 选题的四个标准具有层次递进关系,其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标准是重要性。 160. 选题的四个标准具有层次递进关系,其中具有决定性的标准是可行性。 161. 研究者是否具备开展或完成某一课题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指的是选题标准中可行性标准。 162. 在选题的四个标准中,创新性是最重要的标准,因为它对一项研究的顺利进行具有决定性意义。 163. 选题的适合性标准是指研究者是否具备开展或完成某一课题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 164. 越具有重要价值和创新的研究问题或课题,对研究者主、客观条件的要求越高,或这方面的限制越多。 26) 文献回顾 165. 社会研究中文献资料的主要来源包括。 A.相关著作含教材 B.相关学术论文 C.相关统计资料和档案资料 D.相关的报刊 166. 在选题阶段需要进行的程序和工作包括 A.了解社会实践和理论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B.初步选择研究题目 C.论证研究题目的意义 D.确定研究的范围、层次和内容 E.论证研究项目的可行性 167. 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是文献资料 168. 文献回顾过程中,要对查找到的文献有选择地阅读,选择的主要标准是。 A.文献的相似性 B.文献发表的时间 C.对作者的熟悉程度 D.研究者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 第四章 研究设计 27) 研究设计 169. 在社会研究的最初阶段,最主要的工作是 A选题和研究设计 B理论建构 C审核研究资料 D撰写研究报告 170. 研究设计是指对整个研究工作作出规划,在整个研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要求。 A. 制定出探索特定社会现象或事物的具体策略 B. 确定研究的最佳途径 C. 选择适宜的研究方法 D. 制定详细的操作步骤 E. 拟定详细的研究方案 171. 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是 A. 确定分析单位和分析对象 B. 明确研究目的 C. 明确研究性质 D. 确定研究方式 E. 确定具体研究方法 172. 研究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研究主题和研究问题。 173. 人口普查属于。 A. 描述性研究 B. 全面调查 C. 横向研究 D. 纵向研究 28) 研究目的分类 174. 人口普查属于。 A. 描述性研究 B. 全面调查 C. 横向研究 D. 纵向研究 175. 从研究的目的划分,社会研究可分为 A.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 B.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C.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176. 根据社会调查研究的作用和目的,可将社会研究分为( A ) A.探索性调查研究、描述性调查研究和解释性调查研究 B.横向研究与纵贯研究 C.统计调查与实地研究 D.宏观调查研究与微观调查研究 177. 社会研究按照目的来划分,可分为 A、描述性研究 B、定性研究 C、定量研究 D、探索性研究 E、解释性研究 178. 社会研究的具体目的千差万别、各不相同,但是所有研究更为一般性的目的可以归结探索、描述和解释三种目的之一。 29) 探索性研究 179. 按照研究的目的,社会研究可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三种类型。 180. 探索性研究是指。 A.对研究对象的初次接触、初步了解、初步印象 B.描述研究对象总体的现象分布、趋势特征,获得整体印象 C.了解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内在规律,获得理解解释 D.通过了解事物的过去预测未来 181. 研究者在整个研究工作的前期阶段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的过程是指。 A. 探索性研究 B. 描述性研究 C. 解释性研究 D. 应用性研究 182. 探索性研究是在正式调查的内容与调查性质不太明确时,为了解现象的性质,确定调查的方向与范围而进行的初步搜集资料的调查。 183. 探索性研究是一种先导性调查,其基本目的是帮助调研者准确定义问题、确定研究思路和方向。 184. 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方法有 A、查阅文献 B、咨询活动 C、实地考察 D、确定课题 E、概念操作化 F、理论建构 185. 探索性研究是小样本的调查研究。 30) 描述性研究 186. 按照研究的目的,社会研究可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三种类型。 187. 常见的人口普查、市场调查、民意测验都是有代表性的 描述性研究 。 188. 描述性研究是指对所研究的对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调查研究方式或类型。 189. 描述性研究是指 。 A、探求社会状况之间的逻辑关系 B、描述总体状况和分布特征 C、推断社会某一现象的发展趋势 D、通过了解事物的过去预测未来 190. 描述性研究主要回答 A. “是什么”的问题 B. “为什么”的问题 C. “怎么办”的问题 D. “应该怎样”的问题 191. 描述性研究是形成关于所研究现象或问题的初始命题或假设,发展和尝试可用于更为深入的研究的方法,探讨进行更为系统、更为周密的研究的可能性。 192. 个案分析、参与观察是典型的描述性研究。 193. 以下属于描述性研究的是。 A.人口普查 B.市场调查 C.案例分析 D.民意测验 194. 当研究者准备研究的问题或现象本身十分特殊,并且已有成果很少的时候,从研究目的看,应该进行 A. 描述性研究 B. 探索性研究 C. 解释性研究 D. 理论性研究 195. 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对社会现象“是什么”及其“怎么样”的认识。 A探索性调查 B. 描述性调查 C. 解释性调查 D. 预测性调查 196. 描述性研究要求调查样本的数量比解释性研究小。 197. 描述性研究通常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问。 31) 解释性研究 198. 解释性研究通常具有理论假设,这也是解释性研究区别于描述性研究的关键之处。 199. 解释性研究是以一定的命题或假设为前提,在描述性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演绎方法探讨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的调查研究。 200. 按照研究的目的,社会研究可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三种类型。 201. 解释性研究是指。 A.对研究对象的初次接触、初步了解、初步印象 B.描述研究对象总体的现象分布、趋势特征,获得整体印象 C.了解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内在规律,获得理解解释 D.通过了解事物的过去预测未来 202. 解释性研究主要解答 A. “是什么”的问题 B. “为

    注意事项

    本文(《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练习题集.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