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关于村官腐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docx

    • 资源ID:3173926       资源大小:47.67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关于村官腐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docx

    关于村官腐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关于村官“腐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 “村官”是生活在中国农村最基层的一个“官员”群体,也是一个最贴近老百姓的领导群体。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和国家对“三农”投入的大幅增加,“村官”腐败现象的屡屡发生, 村干部的腐败行为发生在群众身边,发生在太康这个贫困县相对贫困的人群中间,直接侵害了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伤害了群众的感情,降低了党和*在群众中的威信,由此引发群众上访和群体性事件,正在成为危害农村社会稳定阻碍新农村建设的一大毒瘤。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如何加强村官腐败问题的监督和查处,已成为纪检监察组织反腐败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因此,加强村级党风廉政建设,预防和惩治村官腐败,不容小觑,且势在必行。为此,笔者走访了一些乡镇和村庄,作了一些调查和思考。 一、村官腐败的特点 充分认清“村官”腐败的特点,有助于把握其腐败的规律,找准防控的着力点和切入点。 纵观我县近几年发生的村干部违法违纪案件,发现当前村干部腐败主要有以下十个特点: 公共权力资本化 村官虽小,却掌握着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权力,这些权力一旦缺乏有效监督和自律,少数“村官”就会将掌握的公共权力占为己有,把手中的权力作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筹码。有的在处理村级事务方面,不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奉行个人独断专行、搞“一言堂”等家长制作风;有的在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方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形成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有的在发展党员、后备干部培养、村组干部推荐提名上搞特殊化,借机培养家族势力或“心腹”势力;有的采取串通、胁迫、贿赂手段或利用家族、宗族势力干扰、操控“两委”换届选举。有些村官人治思想根深蒂固,村里大小事情自己说了算,农民不请客、不送礼,该得到的合法权益都得不到保障。如在宅基地划分、农用物资供应、计划生育指标分配、超生罚款、山水林田承包等工作中依仗权势,损公肥私、搞特殊化。有的甚至把公章当成了摇钱树,群众要求出具个证明盖个章也要交钱送礼。 集体钱物私有化 从近年查处的村官腐败案件来看,村干部腐败的主体大部分为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贪污、挪用公款居多,贪污挪用公款来源主要是征地补偿费,强农惠农专项资金有的村官胆大妄为,套取国家下拨的扶贫、救助、救灾、退耕还林等专项资金装入私囊。有的村官虚拟“为争取资金给有关部门送礼”、“招待用餐”等开支项目,套出现金占为己有。有的低价私自出租、转让、发包集体所有耕地、林地、荒地,从中收取好处费。有的违法出售宅基地,收费供自己享用。有的挪用公款用于个人经营活动或建私房,有的挪用公款给亲戚朋友做生意。有的用村集体的公款为自己购买生活用品,采取变通手段入账,掩盖真实支出。有的收费不开收据,直接进入个人腰包。 工作作风粗暴化 有的村干部独断专行,个人说了算,处理村级事务不按照议事程序办理;有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习惯于强迫命令,不会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有的工作武断,作风粗暴,张口就骂人;有的对群众的合理诉求置若罔闻、推诿扯皮;有的借宗族势力,顶撞上级,欺压百姓; 有的滥用职权,恃强欺弱,肆意侵犯村民正当权利;有的拉帮结派,勾结邪恶势力使用暴力威胁甚至殴打群众。 个人生活奢靡化 一些村干部理想信念淡薄,精神空虚,道德沉沦,追求享乐。“涉黄” 者有之,“涉赌”者有之,吃喝玩乐者更是屡见不鲜。有的家里建洋楼,出行坐轿车,进出城里高档酒楼、色情场所,在一些村出现了滥用公款的“吃喝村官”,携妻带子“参观考察”的“旅游村官”,甚至于欺男霸女的“土皇帝村官”。村干部的奢靡之风,败坏了淳朴的民风,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坏的影响。 财务公开形式化 少数村里的财务帐目常年都没有真正公开过。即使公开也是流于形式的假公开,只公开一些鸡毛蒜皮、不关痛痒的项目,对于群众反映最强烈、关系最密切的事情则刻意隐瞒。有的不敢公开。因为吃喝的、贪污的、侵占的、挪用的等等都要入帐,只好把帐目拖着不公开,违纪贪腐的问题就被捂着,就不会有事。有的会计在乡镇来审计时,却迟迟不肯交帐,关起门来在家造假帐,随便打个白纸条便入帐顶替。有些村会计管账又管钱,干部批钱又花钱,为村官腐败打开了方便之门,导致不该支付的钱支付了,不该截留的截留了,不该挪用的挪用了。 工作往来吃喝化 村干部公款大吃大喝现象比较普遍,部分村每年用于吃喝的费用达到上万元的已属平常,一些村官将吃喝费用视为正常的财务支出,并认为公家的钱财装在兜里是犯法,但吃在肚里不犯错误。于是,只要是村里有个事,不论大事、小事,都要安排个饭桌;有的村干部家里来个亲戚、朋友也都到饭店去端几个菜或者到饭店摆上一桌,最后全记在了村里的帐上。还有的虚报吃喝招待开支,贪污公款中饱私囊,吃喝风为村官损公肥私创造了便利 。 犯罪手段多样化 有的贪污、克扣、挤占或挪用项目建设资金、财政性救助资金;有的截留国家下拨的扶贫、救济、救灾等专项资金;有的以各种名义虚报、冒领、套取或私分财政支农惠农专项资金;有的挪用公款,用于自己做生意等经营性活动;有的利用集体资产出租、出售和工程发包过程中暗箱操作,收受回扣;有的设账外账或“小金库”任意侵占、截留、私分或挥霍等;有的违反财务规定,公款私存或转借他人获取利息;有的借为村跑项目之名,花集体的钱,办自己的事;有的利用职权向前来办事的群众索贿或受贿;有的财务管理混乱,吃喝玩乐,随意开支;有的重复列支、虚列支出项目侵吞集体财产;有的村收入不记账,隐匿集体收入中饱私囊;有的把征收来的群众集资款乱花乱用;有的在低保资金的发放上吃回扣或者施行亲情救助和贿赂性救助; 有的成了地头蛇、黑老大,敲诈外来客商、强行承揽国家的工程;有的在个人及其家属婚丧嫁娶上大操大办,请客送礼,借机敛财等等。 涉案人员团伙化 近几年我县查处的村干部违法违纪案件,查处的对象由原来的一两人发展到整个村两委班子的多数成员。特别是在违反财经纪律私设“小金库”,滥发福利补助,私分集体财产等方面,牵扯的涉案人员较多,容易查出“窝案”。 仅县纪委今年查处的案件中,就有二起同时都涉及到村书记、村主任和村会计,另一起也是同时涉及村干部四人。办一案,带一串,挖一窝的群腐现象已经出现。 涉案金额上升化 虽然和发达地区相比,村干部职务违法犯罪金额较小,但随着近年来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其违法犯罪涉及的数额也在不断上升,从过去的几百元、几千元的小打小闹,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几万元、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万元以上的经济大案比例明显提高。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人员也逐年增加。近年来,我县查处的村干部经济案件,涉案金额大多上万元,其中马场乡某支书利用职务便利挪用资金30余万元。 社会影响扩大化 村干部腐败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是群众意见最大、社会影响最恶劣的腐败。近年来因为村官腐败引起群众上访的案件逐年增多,有的甚至造成村民集体上访、越级上访,酿成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了农村生产和生活秩序。村干部虽然位卑权小,但代表着党和*在农村的形象。村干部腐败损害了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破坏了党和*的威信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影响了农村生产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任凭村干部腐败蔓延下去必将危及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 二、村官腐败原因分析 “村官”违法违纪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上的因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既有社会不正之风和大气候的影响,也有制度不健全、查处不严格等管理中的纰漏。据笔者调查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综合素质不高 当前农村大多数有文化的人及年轻人都外出务工,留下来的文化水平较低,年纪也偏大。有些地方乡镇党组织因为村干部难当、人选难找等,便对村党组织书记人选的要求有所降低;更有甚者竟然为了镇住一方,让一些本身政治素质不高、称霸一方的地痞、暴发户等混进了村干部队伍,他们一旦当上村干部,不是为民造福,而是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想方设法将集体的资产变为自己个人的财产。有的人本来也是好人能人,但是由于缺乏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法制观念淡薄,又不重视政治理论学习,自律意识不强,经不起金钱的诱惑,也渐渐为利所动,把村集体的财物当成自己的,想花就花,想拿就拿,直至肆无忌惮,中饱私囊。 廉政教育缺失 一些基层党政组织片面强调农村工作繁忙,对“村官”的教育培训抓得不够,或者业务学习多,政治学习、廉政教育内容少;有的不注重村支部自身建设,没有正常的组织生活,教育更是无从谈起,致使村干部廉政意识和自律不强。少数基层党委、*以计划生育、信访维稳、经济指标等工作还得借助“村官”来完成为由,对其管理不严、要求不高,有的乡镇很少开展村官廉政勤政教育,更无制约村官的有效措施。甚至默许了“村官”的一些“花点、吃点、拿点”等违纪违规行为。有的村级组织常年不开会、不组织学习,致使村干部在教育管理上出现了“真空”,很少廉政教育和法制教育,有的缺乏为群众服务的思想,宗旨观念淡薄,自律意识不强,经不起金钱的诱惑;有的法律知识贫乏,缺乏依法办事的意识,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有的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所腐蚀,变得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心里没有群众,只有自己、妻儿、亲友。 权力过度集中 在基层是村党组织、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三合一”,书记、主任“一肩挑”,村官集党务、行政、经济大权于一身,大小事务由其说了算,权力高度集中。民主管理制度形同虚设,群众的民主权利行使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村官”管理农村事务独断专行,为谋取私利方便,不让群众了解村务、政务和财务,一律暗箱操作;有的“村官”在本村形成某种势力,出现村民不敢管,村代表无法管,乡镇党委*管不了的现象。权力的过度集中,就容易滋生腐败,导致一些村干部违法犯罪有恃无恐。 财务管理失范 许多村干部不遵守财务制度,私设“帐外帐”,没有建立健全财务收支审批和经办制度。有的村主任或村支书既是审批人,又是经费开支人,随意开支公款。个别财务人员不懂会计业务,不坚持原则,唯命是从。有的虽然推行村帐乡管,但只流于形式,没有发挥真正的监督作用。帐目设置不规范,财务审批不严格,所有支出全凭一把手说了算,白条自批自支现象较为常见。财务管理的混乱,使得财务这一关失去了控制,为“村官”腐败打开了方便之门。 村务公开不够 一些地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流于形式,民主监督机制尚未形成。各地统计的村务公开率虽然很高,但公开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存在半公开、假公开的现象。有的村官为谋取私利方便,不让群众了解村务,害怕群众知道多了不利于工作,应该让群众明白的事情却含糊其辞;有的虽然公开了,但公开的内容隔靴挠痒,应付上级检查,而那些真正、实质的东西却不愿公开。有的地方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村民理财小组成了"摆设",起不到监督的作用;有的地方甚至从来没有开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各种民主制度虽然上了墙,印成了小册子,但村干部不落实、不执行的现象较突出。 监督机制不健全 一是缺乏制度的有效制约。有的村在领导分工、人事安排、财务管理、土地征用等专项资金管理方面未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工作制度,造成了分工不明,权责不清。二是各级组织没有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其一,乡镇党委*对村官重使用轻管理,考虑到基层工作本身就难搞,认为村干部只要能完成工作任务,不出事,就是好干部,往往对干部出现的违法违纪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监管不严。有些领导即使发现这方面的问题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其二,纪检监察部门对有些村干部难以监管。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组织,不属于国家行政机关,其成员也不属于乡镇*任命的人员,因此非党员村干部的行为,除了触犯刑律外,对其轻微的违法违纪行为,目前尚无切实可行的法规依据来查办。三是群众监督乏力。有的地方村民忙于自家发展生产,对村里事务不闻不问,有的村民虽对村里事务有意见,又怕村官打击报复,也就只好睁只眼闭只眼。虽然村里成立了村级民主理财、民主监督小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村民不懂此法,加上大多数村民自治意识、自治观念淡薄,素质低、综合能力不够强,如何进行自治,如何参与监督也就无从谈起。再加上有些小组的成员是村干部的圈内人,更直接影响了监督的独立性和公正性,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农村干部监督机制的欠缺,就导致了一些“村官”权力失控,腐败现象频频发生。 惩处力度不够 当前,对于村干部的腐败问题处理不及时,惩处的力度也不够。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个别领导干部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对有问题的村干部进行所谓的保护,对群众反映多、意见大的村干部,查处时也是给个不痛不痒的处分了事。乡镇纪委干部大多都分管有其他方面的工作,业务不精、工作繁忙,把纪委的工作当成了“副业”,对村干部腐败调查处理的少,少数人不愿意甚至不敢去做村干部和村级财务的监管工作。而县纪委及县检察院、经管局等部门受人力、事务、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每年查处的案件有限,且有时重调查轻处理,很难达到震慑村官腐败的目的。腐败成本过低使一些村官存在侥幸心理,增强了不少村官实施违法违纪行为的勇气、致使腐败的人数越来越多,腐败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三、治理村官腐败的对策 “村官”腐败,原因复杂,形式多样。预防“村官”腐败要有的放矢,针对容易诱发“村官”腐败的各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防控腐败现象和腐败问题滋生蔓延。如何预防和遏制“村官”腐败?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与措施: 加强廉政教育 加强廉政教育,是解决村官腐败的治本之道。要把廉政建设纳入村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素质教育、政策法规和党纪政纪教育,增强村官拒腐防变的能力。一是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干部的信念教育、宗旨教育和党纪法规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村干部依法施政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加强自身修养,树立良好形象,从根本上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防止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二是要实施典型引路。要大力发掘正面典型,宣传优秀村干部的先进事例,发挥榜样的作用,引导广大农村干部既要干事,又要干净。在每年评选全市优秀村书记、村干部的过程中,要把廉洁自律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标准予以考察,弘扬清风正气。三是要强化警示教育。要针对村官腐败的严峻形势和群众集中反映的问题,深入剖析村干部违法违纪的原因,结合办理的案件,通过以案说法,以案明纪,进行反面典型教育,做到引以为戒,警钟长鸣。同时,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对被查处的腐败分子进行暴光,营造一个人人“排斥”、“唾弃”腐败分子的社会氛围。 加强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 ,才能有效防治村干部腐败。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全面推行“两推一选”和“两推直选”,不断扩大党内民主,提高村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度,真正实现民主,让那些能力强,作风正,品德好,群众信得过,能真正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的人担任村一级干部。要注重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对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村级后备干部,及时调整充实到村“两委”领导班子之中。尤其要加快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加入农村干部队伍,以改变目前农村干部年龄渐趋老龄化、学历偏低及其他难以适应新形势的现状,提升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 完善监督机制 加强监督,才能规范权力运行。一要健全制度监督体系。完善决策管理机制,凡涉及村级发展和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决策前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实行民主决策;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实行村财“双代管”,落实“民主理财”制度,定期集中审核“村官”及村级财务支出票据,严把“入账关”;加强“三资”监管,探索以“公开招投标”或“招拍挂”的方式,公开、合理、有效的处置集体资产、资源,使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完善“村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对“村官”在任期间履行职责过程中所应承担的财务责任、经济责任进行审查核实并作出真实、客观的评价;建立村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制订村干部廉洁自律行为规范,明确将对村级党风廉政建设和“村官”廉洁自律情况的检查考核,与“村官”的业绩评定、报酬待遇、选拔任用挂钩。二拓展民主监督体系。明确和整合监督力量,乡镇纪委、村级纪检小组和党员、群众代表对“村官”及其行政行为进行日常监督,上级党组织、纪检监察机关、主管部门和媒体通过开展明察暗访、专项巡查、检查考核等方式对“村官”及其行政行为实施动态监督。畅通村级监督渠道,通过公开栏、民主监督卡、意见箱、举报电话等多种途径,让群众有说话和反映问题的地方,让群众通过多种形式监督村级重大事务、村委会工作和“村官”行政行为。 加强民主建设 只有加快村级民主化建设进程。才能加大对村干部的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效监督,才能从源头上有效的预防村干部的腐败。要积极推行阳光行政、村民自治,积极动员和依靠广大群众共同管理村内事务,维护村内秩序;要充分发挥党群议事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民主理财小组等民主作用,让村民就村内事务发表意见,直接参加管理,变村书记的“一言堂”为群众的“群言堂”,使村里的大小事务全部由村民代表表决,不再由个别人说了算;要依据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对一些不能推行民主的村干部要进行教育、管理,让村干部能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要定期通过会议公开、广播电视公开、村务公开栏公开,及时将村务、财务向群众公开,村委会和村干部要定期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汇报工作,自觉接受监督,听取意见;要切实加大对村干部们的法治宣传,培养他们的法制观念、群众观念和民主意识,不断提高村干部们的依法行政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真正把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实到实处。 加大公开力度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既要村务公开,又要财务公开。要按制度规定,做到公开内容、公开时间、公开程序、公开形式、公开管理监督等五个方面的统一。为了推进公开,一要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农村广大村干部公开村务公开财务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主动地把村务向村民公开。各乡镇党委*,要把村务公开作为考察村党支部、村委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年终评估时,对于村务公开工作做得好的村党支部、村委会给予表扬与奖励;对于那些在村务公开工作中敷衍了事,抱应付态度的,给予批评与处罚。二要建立反馈机制。只有公开,没有反馈,就听不到村民的意见,了解不到民情、民意,这样的公开,其意义要大打折扣。通过加强督促和反馈,坚决纠正不公开、假公开、漏公开、迟公开等现象。对不按时公开或公开不规范的,要弄清情况,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 加大查处力度 加大查处力度,才能使村官不敢腐败。县、乡纪检监察组织要进一步加大对新农村建设中可能出现的村官贪污、截留、挪用、侵占等问题的查处力度,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与公、检、法、司、审计以及“三农”工作部门的协调,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形成立体预防和惩治网络,保持对村官腐败惩治的高压态势,树立既既打“老虎”又打“苍蝇”的思想,腐败无论大小,都应一查到底,要拓宽案件来源,利用各种渠道掌握案件线索,拓宽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将预防和惩治网络延伸至农村的每一个角落,提高发现违法违纪的能力。通过典型案件,加强法制宣传,调动群众举报违法违纪案件的积极性。对于已查实的村干部违法违纪案件,要确保处理到位,不论涉及到谁,都要严肃查处,不包庇、不护短、不袒护,不疏通关系说好话,营造打击农村干部违法违纪的社会氛围,形成强大的震慑力量,使少数抱有侥幸心理的农村干部不敢以身试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村官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 完善保障机制 对村干部监督教育的同时,也要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高他们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充分调动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要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村官的误工报酬、离职补贴、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村干部的工资待遇,提高对村级办公经费的投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要加大从优秀村主职干部中选拔乡镇公务员的力度,对开拓创新、务实清廉、成绩突出的村官,要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要根据本县人均收入水平,经常性地合理调整村干部的工资收入,使村干部的工资报酬能够在当地人均收入的1.5倍以上,并不断提高,使村干部感到一时腐败与自己一辈子的待遇相比得不偿失,从内心里确立起不去腐败的意识。总之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保护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者和实施者,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村干部腐败势必给新农村建设、党的系列惠农政策的落实以及农村改革发展形成障碍带来破坏。防治村官腐败的任务异常艰巨繁重,我们只有研究新情况、认识新特点、探索新方法,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才能对群众身边腐败的腐败问题标本兼治,收到实效。

    注意事项

    本文(《关于村官腐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