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概述ppt课件.ppt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你看那天上的云彩,就是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你看那水中的蝌蚪,不就像游动的逗点?大自然在水面上写着:春天已来到人间。,你看那空中飞翔的大雁,不就像省略号一串?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秋天就在眼前。,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妙不可言。只要你会观察思考,随处可以发现。,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这就是物候现象。在生活中,我们人类用语言来交流,那么大自然呢?它也有语言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先生。,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竺可桢,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从1936年1月1日至逝世,对每天的天气与物候均有记载,共300余万字。论文有远东台风的新分类、台风的源地和转向等。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物候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深,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科学家 教育家 地理学家 气象学家 竺可桢,正音翩然(pin)孕育(yn)簌簌(s)载途(zi)连翘(qio)萌生(mng)农谚(yn)纬度(wi)悬殊(xun sh)侵害(qn)竺可桢(zh zhn)草长莺飞(yng)销声匿迹(n)二 多音字载 zi(登载)(转载)(一年半载)zi(载重)(载人),一、检查预习情况,了解文章结构。,1.了解多音字读音。连翘(qio)翘起(qio)衰草连天(shui)鬓毛衰(cu)落叶(lu)丢三落四(l)落枕(lo)2.明确词义。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风雪载途:一路上都是风雪交加,形容旅途艰难。周而复始:指循环往复。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春色美丽动人。,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拟人,这些自然现象,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中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作比较,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中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作诠释,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 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中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介绍物候学,1.物候学。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利用物候现象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学习第一部分。,1.这篇课文介绍了什么知识?明确:课文介绍了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2.“大自然的语言”比喻什么?明确:“大自然的语言”用来比喻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把大自然中种种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而且形象地说明了认识它、研究它的重要性。如果用“简介物候学”,“物候学与农业生产”就显得呆板,乏味。,3.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13)引出物候和物候学(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610)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1112)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先提出说明对象接着说明重要性然后说明决定因素最后说明意义,人的认识规律,逻辑顺序,说明顺序,课堂小结,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深入浅出。全文思路非常清晰: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是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这篇科普文告诉我们: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零距离接触科学,从而热爱科学。,(三)1、文章第5段举北京的物候记录的例子说明了什么?,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2、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1)纬度的差异。(2)经度的差异。(3)高下的差异。(4)古今的差异,(逻辑顺序)主 次,说明方法: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精读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理解说明顺序。,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纬度”这一段,举出桃花和刺槐的例子说明了什么?,说明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古今的差异,原因,人类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CO2,导致,全球变暖(温室效应),造成,物候现象差异,研究物候现象有什么意义呢?,1.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2.确定农作物区划3.确定造林和采集树种的日期4.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5.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第一自然段用了“过后”“再过”“不久”“于是转入”“到了”“准备迎接”等词语,变化灵活。“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态,“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肃杀;“载”,即充满,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语言生动形象,语 言 探 究,(1)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3)燕子翩然归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地”人格化,显得亲切动人。,(融化 萌发 次第 用词典雅,富有形象性。),(翩然指轻快地飞舞的样子,用来描绘燕子的飞行十分恰当、形象。),体会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 中苏醒 过来。运用拟人的写法,“沉睡”、“苏醒”两个词用得贴切而生动,具体地喻写了严冬的大地和早春的大地的不同情态。“燕子翩然归来”与“燕子归来”有何不同?燕子“归来”前面加上“翩然”二字,那燕子飞舞的样子就生动起来了。让人想象到“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的景象。如果只写“燕子归来”就显得平板了。,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大自然似乎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了农事,这种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和文章的可读性。,三、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1.“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的“凡是”有什么表达效果?“凡是”表示范围,说明无一例外,只要是近海的地方,就一定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寒冷。这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句中的“许多”能否去掉,为什么?不能。“许多”说数量、有范围,如果去掉就变为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这样一概而论,不符合实际。,选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但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这是为什么?举例多少应按照需求而定。近海地区的气温,一般人笼统地认为比内地暖和,事实上近海地区春天比内陆反而寒冷,这是读者比较陌生的现象,如果只举一个例子,读者会以为是偶然性,举两个例子,更具有说服力,读者就确信无疑了。,知识拓展,燕子是益鸟,一对燕子一天可捕捉8000多只虫。燕子善飞,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燕子善于辨识方向,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地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道,向目的地前进。教师要求学生参考以上资料,结合自己对燕子的观察了解,写一段文字介绍燕子的某一特点,尽量体现说明文的科学性和生动性。,课堂小结,说明文以介绍给人知识为目的,所以要求说明语言宜简洁、准确、严密。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本文即是一个很好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