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广东中考第二节-课外文言文阅读解读课件.ppt
第二节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考纲要求 考纲对课外文言文阅读没有单独的要求,我们可参照其对文言文阅读的四点要求进行备考:1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2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3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4领会浅易文言文中作者的写作意图。,二、命题规律1题型及分值:广东省中考中课外文言文阅读题量为3道题,分值为9分。2考查内容:课外文言文阅读作为课内文言文阅读的拓展和延伸,以考查文段阅读或文言短文为主,其中涉及的知识点都与课内所学的知识有关,目的在于考查文言文阅读的迁移能力。从文章选材来看,多为短小精悍、生动的文言文,以叙事为主,有一定的故事性,内容一般为记录人物言行、传奇逸事,以及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劝谏讽喻等。,从考点来说,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词语理解。文言句子翻译(近年来多出现在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外比较少)。断句。内容分析、人物评价、阅读启示。3命题形式:一般来说,课外文言文阅读题中的3道题,命题形式如下:第1题为词语辨识题,常见题型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不同)的一项是()”。第2题常常是断句题,常见题型为“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或“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第3题则往往考查对内容的分析,人物的评价,以及阅读的启示等。,一、(2019广东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3题。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蒙辞以军中多务 B遂之北地田牧/能以径寸之木C穷当益坚/益慕圣贤之道 D闻隗嚣好士,往从之/客从外来,与坐谈,C,A.辞别/推辞;B.去、到/的;C.更加;D.追随/由,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11结合选文,说说隗嚣为什么敬重马援。(3分),/,/,/,因为马援志向坚定(或常常对宾客说“穷当益坚”等);赈施钱财(或分送财产给亲友故旧)。,二、(2018广东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3题。(9分)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敦之举兵也/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B直入不顾/直截了当C.不与言/客从外来,与坐谈 D南北之望/望尘莫及,C,A.兴起,发动/选拔、任用;B.直接,径直/直爽;C.和;D.名望/观看,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既见帝言导忠诚申救甚至帝纳其言11结合选文,说说王导为什么“悲不自胜”。(3分),/,/,/,王导因为当年误以为周见死不救,在王敦要诛杀周时没有开口相救,后来才得知周尽力相救的真相,强烈的负罪感使他悲不自胜。,三、(2017广东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3题。(9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是时西边用兵/当是时,妇手拍儿声B常被发面铜具/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C士大夫翕然称之/往来翕忽 D匹夫之勇,不足尚也/风力虽尚劲,A,A.这时;B.面戴/当面;C.一致/轻捷;D.尊崇/还,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登 辅 弼 书 吏 策 配 享 宗 庙 为 宋 名 将3结合选文,说说狄青为什么能够被天下称贤。(3分),/,/,/,因为狄青作战骁勇(频立战功);博古通今(通究古今);辅佐朝政。,这类题近三年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词语理解,一般把课外文言文中的词语与课内文言文中的相同词语进行比较,选出异同项。解答这类题,可采用以下方法:代入法,把课内文言文中该词语的意思代入课外文言文的搭配句中,看是否解释得通,以判断异同。排除法,根据文言知识积累,进行分析比较,排除异类选项。词性法、读音法,即根据两个词语在句子中的词性或者在句子中的读音是否相同,也能够判断两个词的意思是否相同。,1理解文意断句 要给文言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弄通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叙述性文章,要弄懂故事的基本情节;若有人物对话,就要弄清谁跟谁对话,讲的什么话。说理性文章,就要弄明白讲了哪些问题,表明了怎样的观点,可通过找名词与动词来组句。,2抓住文言虚词来断句 虚词是文言文最重要的标志,而虚词中的语气词又往往是断句的依据,抓住这些语气词,对正确断句会有很大帮助。句首发语词:夫、盖、焉、惟、斯、且等,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不过,有些虚词还可以作代词,比如“且焉置土石”中的“焉”和“登斯楼也”中的“斯”都是代词,它们的前面一般不需要断开,而这两个句子中的虚词“且”和“也”,才是断句的依据。,句末语气词:也、矣、乎、哉、焉、与(欤)、邪(耶)等,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双音节虚词: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然则等,它们大都出现在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虚词的前面一般要断开。3抓住人称代词来断句 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常出现在句首或句末,抓住这些人称代词对断句也会有帮助。第一人称代词:“吾”“余”“予”“我”,以及帝王的专称“朕”“孤”等。,第二人称代词:“尔”“汝”“子”“乃”等。第三人称代词:“其”“之”“彼”等。需要注意的是,人称代词也会出现在句中,所以断句时还必须结合文意。4抓住对话标志来断句 文言文中的对话、引文常常会出现“曰”“云”“言”“谓”等词,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省略主语。抓住这些特点,我们有时就能轻松断句。,5抓住特殊句式来断句 文言文中有一些固定的句式,抓住这些句式的特点对断句也很有帮助。判断句式:“者,也”“也”等。反问句式:“不亦乎”“孰与”“其乎”“何哉(也)”“何为”“得无乎”“何之有”“如何”等。被动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在做断句题时,能灵活运用以上方法,再结合文意,一般就能做出准确的判断。,简答题主要有内容分析题、人物评价题、阅读启示题三类。1内容分析题 对于内容分析题,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解答:提取法。将文章的中心句、主旨句、结论句摘取出来,作为概括性文字。中心句、关键句的位置,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处。,组合法。先概括文中的关键性语句或关键性的词语,然后再进行组合。组合的重点要放在文章总说段的主干部分,文章或者文段各个层次的起始句以及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上。自写法。基本或完全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适用于那些提炼文章中心、概括作者观点、简述故事情节、给文章加标题等概括性题目。,2人物评价题(建议:结合原文内容分析,做到有理有据)广东省中考课外文言文有关人物的考题,大致有如下两种考查形式:概括人物的性格。结合相关内容分析指出人物是个什么样的人。对于分析人物,我们需要结合选文中描写人物的外貌(肖像)、神态、行动、语言、心理等的重点语句,分析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做到分析有理有据,切忌泛泛而谈。,3阅读启示题 解答阅读启示题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紧扣原文。在准确理解原文内容、主旨、情感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从题目或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得出。如果选文有题目,要认真分析题目,往往题目就包含着重要信息。另外,文中的议论抒情句也常常会揭示一些道理,可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道理概括出来作为答案。联系实际。谈感悟启示一定要联系文本和生活实际,才能言之有理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