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社区医疗卫生志愿服务队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动制度.docx
-
资源ID:3146495
资源大小:38.5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社区医疗卫生志愿服务队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动制度.docx
2社区医疗卫生志愿服务队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动制度XX医疗卫生志愿服务队进社区制度 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深入推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加强医疗卫生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发挥医疗卫生志愿者在社区邻里守望志愿服务中的作用,在社区党委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培育医务人员社会责任感,塑造社区和谐文化,特制订此本制度。 第一条 医疗卫生志愿服务队是指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经过自愿报名并获得同意,自愿无偿地利用休息时间为社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志愿者队伍。 第二条 医疗卫生志愿服务队进社区党组织批准后进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第三条 服务对象:主要针对社区空巢老人、残疾人、失独家庭、精神病人及其他困难群体提供一对一的医疗志愿服务。 第四条 服务时间及区域划分: 1、由医疗志愿服务队与社区志愿服务站对接,通过各种通讯工具互通信息,如遇紧急需求社区志愿服务站及时与医疗志愿服务队队长联系,立即安排志愿者进行服务。 2、按计划组织医疗志愿者轮流在每星期周六、周日、节假日等休息日内以及晚上7-9点的非工作时间对辖区的服务对象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1 3、为更好的长期落实医疗志愿服务工作,按照社区地域划分为9个居委会,中心根据医疗志愿者的职业特点、家庭住址及交通状况等因数,按片分别组建相对固定的9个志愿者服务分队,分别负责9个居委会的医疗志愿服务工作。 第五条 服务内容 1、空巢老人志愿服务内容 健全社区空巢老人信息档案。统一建档、及时更新,做到有效管理。志愿服务工作中要及时掌握老年人健康信息,做到信息全面、内容详细,结合老人身体状况给予相应的医疗服务。 在健康档案信息中筛查出的慢性病老人,根据不同的慢性病种成立“病友之家”,如:高血压病友之家、糖尿病病友之家等。结合疾病特点不定期组织病友之家成员进行健康讲座、病友间相互座谈、外出游玩、聚餐等对身心健康有益的活动,在活动中病友可互相沟通,从而提高老人们对其慢性病的防治知识水平和自我监控能力,提升老人的生活质量。 志愿者应对空巢老人每月上门访视,开展测血压、测血糖等物理检查,并做出健康评价和健康指导;提供有关慢性病防治、营养膳食等预防保健服务,针对有特殊疾病的空巢老人,随时调整访视时间及力度。 结合社区工作,卫生日主题宣传等时机,定期开展空巢老人群体性健康教育工作,每季度至少举办一次医疗保健知识讲座,针对相关健康需求,发放健康教育资料不少于2种。 2 2、残疾人志愿服务工作内容 通过居委会及社区残联干事,了解社区残疾人的分布状况,落实残疾人目前身体基本状况,了解康复需求,为辖区内残疾人建立康复档案,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通过残疾人康复站,每月组织由医疗志愿者指导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2次,每月到残疾人家庭开展咨询、回访等上门服务。 在“世残日”“爱耳日”“精神卫生日”等有关残疾康复的卫生宣传日组织志愿者为辖区残疾人义诊及健康讲座活动,发放健康教育资料。 3、失独家庭志愿服务工作内容 以社区为主导,通过一对一的形式,联系帮扶失独者,开展上门走访、主动关心、照顾结对对象,为失独者提供心理疏导、应急救助、健康保健等服务,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 根据失独者具体身体情况开展常规体检、慢病防治指导、健康教育、急诊随叫随到等志愿服务。 志愿者定期为失独者提供心理抚慰志愿服务,采取电话问候、上门慰问、为他们读报、陪他们聊天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定期在社区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讲座,组织失独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志愿者主动上门,特殊的节日特殊的情怀,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看望慰问失独者;3 对他们的情况进行记录存档,在他们生日之际,赠送贺卡或小礼物,陪他们过生日,给他们一份不一样的感动。 对失独者家庭情况做好保密工作。 4、精神病人志愿服务工作内容 建立完善精神病防治网络,建立完善精神病人专项健康档案,严格保护患者隐私,保障社区精神病防治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 志愿者定期上门访视并督促病人按时服药,和参加各项康复活动。 志愿者应及时将社区内病情复发或加重,或有肇事动机行为病人的情况报告上级精神病防治医生,并协助做好转诊工作。 联合社区居委会及病人家属定期举办精神卫生知识讲座,在重大节日进行上街宣传及义诊活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