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2016新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与教案.docx

    • 资源ID:3145132       资源大小:83.95KB        全文页数:10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6新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与教案.docx

    2016新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与教案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班有学生 人,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我一直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作业书写工整、美观。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特别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责任心的培养,学会思考方法,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 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 在列方程的过程中,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空间与图形 第二、四单元“长方体”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引领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第六单元“确定位置”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自建参数系确定位置。 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学生在这一单元认识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通过实例,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数学好玩 本单元设置了“象征性”长跑、有趣的折叠、包装的学问三个内容,主要目的鼓励学生从数据中获取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三、教学措施 1、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 4、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5、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6、后进生转化措施: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重视与家庭的联系。 五、课时安排 一、分数加减法6课时 二、长方体7课时 三、分数乘法8课时 四、长方体8课时 整理与复习3课时 五、分数除法6课时 六、确定位置3课时 七、用方程解决问题5课时 数学好玩3课时 八、数据的表示和分析6课时 总复习5课时 备 课 笔 记 课题 总课时 1 分数加减法:折纸 课型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折纸操作与通分的活动过程,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学会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能正确地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及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培养良好的动手习惯,学会与人合作增进小组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先通分,再加减的算理。 预习要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1、给下面每组分数通分 43513和9 4和6 回忆:什么是通分?通分时,用谁做公分母? 2、计算下面各题 1232411111+=+=-=-=5577771515 通过练习,谁来说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小结: 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过程叫做通分。 通分时,用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这样计算最简便。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跟分数加减法相关的新内容。 二、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例题,引导观察 根据这一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11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2+4 11小红比小明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2-4 3、探索算法 估一估让学生尝试探索计算方法 交流算法 提问:为什么要将异分母变成同分母? 课件演示计算过程,理解算理 4、即时练习 3/4+5/8 9/10-1/6 5、归纳算法 提问:怎样计算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 课件出示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巩固练习 1、课本试一试 请学生先计算再说一说淘气和笑笑的算法有什么不同? 2、数学小医生: 31424221+=-=461059542 3、算一算 2/3+1/8 3/4-1/6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巡视进行针对性地指导 四、总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2、你认为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要注意些什么? 板书设计: 113111+=-= 24424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把它们相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教学反思: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 2、在本课中,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方法,组织学生借助图形理解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法,在探索与交流中完成了新知的学习,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3、应该注意的事在通分时为了计算简便,应选择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 备 课 笔 记 课题 总课时 分数加减法:星期日的安排 课型 1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让学生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3、养成会独立思考并善于与同伴交流想法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预习要点: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以及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下面各题,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题 105+72+35+28 306-43-57 回忆一下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引导得出: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遇到有括号的,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 2新课导入 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内容星期日的安排。 板书课题:星期日的安排 二、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引导观察。 出示课本5页的图。 指名说一说:根据这幅情境图,能获得哪些信息? 2提出问题: 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列式解答。 集体订正,出示学生不同的算法 思考: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哪一种简便? 强调:三个分数是异分母分数,先一次通分比较简便 4总结没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练习: 1/2+2/5+3/10 3/4+1/3+3/8 1/3+5/9+1/9 2计算:1- 思考:这道题为什么分步通分计算比较好? 结合板演集体订正,纠正存在的问题。 3总结有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主要是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在基本练习中,提出的问题主要是求剩余的,由于学生对分数中剩余的问题很难理解,主要是因为把谁看成整体“1”的问题是很抽象的,为此,提出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尝试列式,随后再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紧张愉快的气氛中学会了运算方法。 备 课 笔 记 课题 总课时 分数加减法:“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 课型 1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小数相互转化的必要性。 2、能正确地将简单的分数化为有限小数,将有限小数化为分数。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能根据分数的特点选择合理、简便的方法把分数化小数。 预习要点: 分数、小数相互转化的方法。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1. 填空 0.9里面有9个( )分之一,它表示( )分之( )。 0.07里面有7个( )分之一,它表示( )分之( )。 0.013里面有13个( )分之一,它表示( )分之( )。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与小数的新内容。 板书课题:“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 二、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书第7页情境图,引导观察 根据这一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指名回答,通过交流,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学习分数、小数相互转化的必要性。 2.指导估算。 先让学生估计,指名说一说估计的结果。 3.引导学生通过除法或者画图或者其它方法进行尝试。 (1)画图,用分数和小数分别表示两个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把时化成分的方法进行比较。 (3)把分数化成小数进行比较。 (4)把小数化成分数进行比较。 (5)其它方法。 4. 引导得出分数与小数互相转化的方法 “一般地说,分数化为小数是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即用分子去除以分母;小数转化成分数则是先把小数化为十进分数,再进行处理。”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课本第7页下面的练习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练一练第1、2题 3练一练第3-5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板书设计: 10.6O 20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是借助分数和小数比大小来引出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在教学中,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探究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在比较分数与小数的大小时,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备 课 笔 记 课题 总课时 1 练习一 课型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算法。 2、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计算。 3、能正确进行分数、小数的互化。 4、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进行分数、小数互化。 2、教学难点:能应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及分数、小数的互化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预习要点: 进一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进行分数、小数互化。 教 学 过 程 一、引入课题 1再现所学的知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2引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板书课题:练习一 二、指导练习 1.出示练习一第1题,练习分数的加减法,请学生独自完成。 组织交流,纠正存在的问题 2.第3题,连一连 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个别指导。 组织交流,纠正存在的问题 3.第4题:在尺子上标出各数 指导学生在书上标一标 4.第7、8题,第7题找出错误并改正,第8题解方程。 5第2、6、9解决问题 三、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熟练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通过让学生独立计算、比较、讨论、亲身经历不同的计算方法,发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较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练习的目的。 备 课 笔 记 课题 总课时 长方体:长方体的认识 课型 1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预习要点: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教 学 过 程 一、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13页的情境图,辨认一下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师: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2、认一认 师:认识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顶点、面和棱。 二、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师:现在我们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哪些特点。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 师:下面请各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你们发现了哪些特点?是怎样发现的? 三、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 师:请同学量一量正方体的长、宽、高,你发现了什么?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有什么关系? 四、练一练 教科书 “练一练”第1题和第2题 五、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长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每组对面面积相等; 正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面积都相等;12条棱长度都相等。 教学反思: 1、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利用教具学具和讨论提纲,帮助学生自己去认识并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通过图像和练习,学生会看平面上的立体图。 2、利用长方体长、宽、高的变化来认识正方体的特征;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 3、课堂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备 课 笔 记 课题 总课时 长方体:展开与折叠 课型 1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2、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预习要点: 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相对位置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表面的展开与折叠。 教 学 过 程 一、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1、正方体的展开图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带来的正方体纸盒,沿着棱剪开,看看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展开图。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发现什么样的展开图可以折成正方体了吗? 2、正方体的折叠 看课本习题,引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 3、长方体的展开图 教师指导操作,师:请观察自己手中的展开图,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比较,看看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4、长方体的折叠 看课本习题,引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 5、体会展开图与长方体、正方体的联系 二、练一练 教科书“练一练”第1题、第2题。 三、教师指导学生总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通过反思我找到了一些不足: 1、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展开图有了一些了解,但仍不能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很好地结合起来。 2、在遇到问题时,多数学生不愿意自己探索,都是寻求帮助,数学知识还是让多数学生感到枯燥,在课上要注意多设计体现数学魅力的环节。 3、由于让孩子们充分地进行操作和探究,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因此在练习时就显得有点仓促。 备 课 笔 记 课题 总课时 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 课型 2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建立表面积的概念,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预习要点: 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过程,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 学 过 程 一、寻找联系、引入新知 图形的世界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好朋友,大家还认识长方形吗?你知道长方形面积怎么计算吗?再来看,这是新认识的长方体,你还记得长方体的面、顶点、棱的特征吗?关于这个长方体,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同学们手中也有一个相同的长方体,你能像老师这样摆放,并标出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展开与折叠,谁能说一说将这样一个长方体纸盒展开后,将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图形?还知道由于剪的方法不同,得到的长方体的展开图也是不一样的。下面,老师就将这个长方体展开,得到一个像这样的展开图。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1、揭示长方体表面积概念 同学们很善于观察,找出了长方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的联系,那么你想不想通过自己的本领知道我们做这样一个纸盒需要多少纸板吗?其实就是求什么?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引导感受长方体的表面积。 2、估计长方体纸盒表面积 谁能先来估计一下这个长方体纸,盒的表面积是多少? 3、交流计算如何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结合这个长方体及它的展开图想一想,你准备如何计算它的表面积?四人小组内介绍一下你的方法。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并让其他同学给予相应的评价。 4、概括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 方法一:6个面面积相加 方法二:计算3个面的面积×2,依据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的特点。 方法三:计算三对面的面积再相加 谁能说一说,这三种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相同之处?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灵活的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要想求长方体的表面积,需要知道什么?知道了长宽高,应该怎样计算? 5、知识推广 求正方体表面积,需要知道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课本练一练习题 2、拓展练习 一个长方体的饮料盒,它的长、宽、高分别是6.5cm、3.8cm、10.5cm,如果围着它贴一圈商标纸,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是多少平方厘米? 四、总结 板书设计: S=长×宽+长×宽+长×高+长×高+长×高+宽×高+宽×高 S=长×宽×2+长×高×2+宽×高×2 S=×2 教学反思: 在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表面积时,从实际问题入手展开教学,然后让学生思考,想办法,动手剪,展开后求出展开图的总面积,从而揭开表面积的概念。 备 课 笔 记 课题 总课时 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 课型 2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求物体表面积的问题。 预习要点: 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过程,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 一个无盖玻璃鱼缸的形状是正方体,棱长为5分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玻璃?你们能帮淘气解决这个问题吗? 二、回忆长方体表面积的知识 如何来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必须知道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综合运用长方体表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综合运用长方体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选择题 1. 下图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6 × 3+3 × 15) × 2 (6 × 15+3 × 15) × 2 (6 × 15+3 × 15+6 × 3) × 2 2. 一种长方体硬纸盒,底面是边长 2分米的正方形,高 4 分米,现在要在外面全部涂上油漆,油漆面积有多大 ? (2 × 4+2 × 4+2 × 2) × 2 2 × 2 × 4+2 × 4 × 2 2 × 2 × 2+2 × 4 × 4 根据要求,说解答方法。 制作一个长方体的鱼缸所需的用料。 求粉刷教室的面积。 火柴盒的用料。 游泳池贴瓷砖要贴哪些部分。 四、课堂练习 课本习题练一练 五、全课总结 本节课有何收获? 板书设计: 根据要求,说解答方法。 制作一个长方体的鱼缸所需的用料。 求粉刷教室的面积。 火柴盒的用料。 游泳池贴瓷砖要贴哪些部分? 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和总结出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多种算法的交流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备 课 笔 记 课题 总课时 长方体:露在外面的面 课型 1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在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中,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求物体表面积的问题,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激发主动探索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预习要点: 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你们观察老师手中的这个长方体,你能看到这个长方体的几个面?看来,我们最多能看到三个面。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说这个长方体只有三个面露在外面? 对,我们虽然看不到其他几个面,但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这个物体有六个面露在外面。这节课,我们就要发挥空间想象力去解决新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探索露在外面的面 注意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实物 把一个棱长是50厘米的正方体纸箱放在墙角处,有几个面露在外面,哪几个面? 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 猜猜在墙角堆放了几个正方体箱子?为什么? 那么露在外面的面一共有几个呢?你是怎么想的? 试一试这四个纸箱如果换一种方式放在墙角处,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否会有变化呢?这些都是由四个小正方体摆出来的,你发现了什么? (5)小结 这里答案是多样的,不同的堆放方式,摆的方式不一样,露在外面的面个数也不相同,露在外面的面积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2找规律 刚才,我们是随意摆放,如果是有规律的摆,你们又会发现什么呢? 引导学生发现堆放的正方体个数与露在外面的面数的变化规律。 每增加1个,露在外面的面就增加3个。 每增加1个小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就增加4个。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1、课本习题 2、如果是奇数个的正方体竖着摆放,露在外面的正方形面数变化又有什么规律呢?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从观察放在墙角处的一个正方体开始,每个同学都能自己得到答案,然后增加难度,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解决 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成就感。 2、学生在主动进行观察、感知、猜测、验证、推理的过程中探索新知,学生能认真观察、有序思考,在观察中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备 课 笔 记 课题 总课时 2 练习二 课型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系统地梳理长方体、正方体的有关知识,并能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长方体、正方体知识的实际运用。 预习要点: 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露在外面的面积。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1引导学生说一说:教师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 2提问:棱长分别是它们的什么? 二、课堂练习 练一练第1题 请学生拿出长方体,说一说它的长、宽、高以及每个面的算法。 练一练第2题 1指导学生读懂题意。 2强调5个面的面积和。 练一练第3题 1教师知道学生读懂题目要求。 2让学生注意涂的面有几个。 练一练第6题 1指导学生认真审题。 2关注学困生的辅导。 实践活动 搭出不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看谁搭得最多。 教师巡视并指导。 三、课堂小结 这节练习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正方体铁盒有五个面,6×6×5 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更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备 课 笔 记 课题 总课时 2 练习二 课型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系统地梳理长方体、正方体的有关知识,并能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长方体、正方体知识的实际运用。 预习要点: 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露在外面的面积。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1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2怎样求它们的面积? 二、课堂练习 (一)练一练第4题 1拿出3 个正方体摆一摆。 2完成第4题。 (二)练一练第5题 1教师指导学生读懂题目要求。 2让学生观察物体的变化。 3交流时主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 教师让学生用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与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否相等? 4.计算它们的表面积。 练一练第7题 1.让学生运用长方体“棱”的特点来解决实际问题。 2、教师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再进行集中订对答案。 (四)练一练第8题 1让学生用正方体按照课本上的符号,找一找相对的面。 2.允许学生借助动手操作等手段思考问题。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能引导同学们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本课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大部分时间是让学生在做练习,我只是适时引导。同学们上课积极思考,勇于探索,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备 课 笔 记 课题 总课时 2 分数乘法 课型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整数乘以分数计算原理,学生能熟练准确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2、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计算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 2、教学难点: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预习要点: 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 学 过 程 一、结合操作活动和图形语言,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1、揭题导入 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有一位小朋友正在为墙报剪花边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主题图- 一个占整张纸的1/5,3个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 2、结合操作活动和图形语言,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你是怎样得出这个3/5的呢?你能用算式来表示你的思考过程吗? 1/5+1/5+1/5 1/5x3 这里的1/5表示什么?3呢? 这两种思考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你能迅速地说出1/5+1/5+1/5的计算结果吗?你是怎样计算的? 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我们已经学习过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问题呈现: 你能根据1/5x3的意义,写出1/5x3的计算过程吗? 1/5x3=1/5+1/5+1/5=1+1+1/5=1x3/5=3/5 那么,你能计算出3 x 1/5 =?吗?为什么? 2、结合操作活动和图形语言,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完成涂一涂,算一算和练一练 完成试一试 3、在多个活动的基础上总结计算方法 。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总结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时,通过沟通不同解决方法之间的联系,将整数乘法迁移到分数乘整数,理解题目的意思就是求3个1/5的和是多少,让学生列式可以是1/5×3也可以是3×1/5。然后运用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解释计算的过程,使学生理解计算的道理,初步感知挖掘数学概念本身方法的重要性。 备 课 笔 记 课题 总课时 2 分数乘法 课型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整数乘以分数计算原理,学生能熟练准确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2、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计算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 2、教学难点: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预习要点: 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寻找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1 4× 5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二、讲授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运算:分数乘法,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是分数乘法?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教师提问。 教师板书例题,让学生想一想如何计算? 1学生列出算式3×=,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如何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7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和学生总结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三、巩固练习 31、做课本2页涂一涂,算一算,2个的和是多少? 7让学生熟练计算,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计算方法。 2、做课本试一试1、2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多思考、多表达。学生做得对,就让他们自己说说是怎么想的;学生做得不对,就把错误指出来,让全体学生引以为戒,从而使犯错误的同学对错误的认识更加深刻。 备 课 笔 记 课题 总课时 2 分数乘法 课型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继续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2、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2、教学难点:分数乘法的实际应用。 预习要点: 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二、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课本例题:小红有6个苹果,淘气的苹果是小红的;笑笑的苹果是小红的,淘气和笑笑各有几个苹果? 教师让学生思考这个例题,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学生自己动手填完课本例题上的方格。 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和学生对比这两个题目的区别和联系。学生初步理解整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意义。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试一试 注意让学生体验求一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学意义。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用图形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必要的,要在计算前充分感知涂图形的过程,为后面计算打下基础。有了前几节课的铺垫,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没有多大的错误,说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比较清晰,很多学生对约分还是做得比较好。 备 课 笔 记 课题 总课时 2 分数乘法 课型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2、教学难点: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预习要点: 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4×1/5 12×1/5 =

    注意事项

    本文(2016新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与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