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练习题★.docx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练习题医院感染相关法律知识习题 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由哪次会议首次通过 A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B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C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D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 2.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是 A.XX年x月x日 B. XX年x月x日 C.XX年x月x日 D. XX年x月x日 3.国家对传染病实施以什么为主的方针( ) A.治疗 B.控制 C.预防 D.以上都是 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 A.甲类、乙类 B. 甲类、乙类、丙类 C.A类、 B类 D. A类、 B类、C类 5艾滋病属于哪类传染病 A. 甲类、 B. 乙类、 C.丙类 D.以上都不是 6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哪类传染病 A. 甲类、 B. 乙类、 C.丙类 D.以上都不是 7流行性感冒属于哪类传染病 A. 甲类、 B. 乙类、 C.丙类 D.以上都不是 1 8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A.鼠疫、霍乱 B.艾滋病、炭疽 C.肺结核、麻风病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性腮腺炎 9传染病流行是指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 C.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 D.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 10疫区是指 A发生传染病的那个村子 B. 发生传染病的那个医院 C.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撒时所能波及的地区 D.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已经传染到的地区 11病源携带者是指 A.接触病原体的人 B.接触传染病患者的人 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D.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12.传染病暴以是指 A.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多种传染病 B.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C.短期内在局部地区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D. 短期内在一个医院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13.对违返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处理办法是 2 A.个人检讨 B.批评教育 C.依照刑法处理 D.向受害人道歉 14.采集、保藏、携带、运输、使用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以及卫生部规定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需经哪个部门批准 A.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C. 医疗机构 D.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5.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管理传染病有多少种 35种 39种 37种 40种 16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的什么制度,结传染病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A.预检、分诊 B.分诊、消毒 C.预检、隔离者 D.消毒、隔离 17下列传染病中,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是 A艾滋病 B.脊髓灰质炎 C.炭疽中的肺炭疽 D. 伤寒和副伤寒 1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是由下列哪个组织颁布的 A. 全国人大 B.国务院 C.卫生部 D.省人民* 19.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采取下列哪项措施是错误的 A.对患者、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 B.对疑似患者应统一集中治疗 C.对患者、病原携带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应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D.拒绝治疗时,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20.下列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传染病者、疑似传染病患者是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3 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患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诊断标准的人 B.病原携带者是指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级排出病原体的人 C.疫区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向周围播散的单个疫源地 D.自然疫源地是指某些可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和循环的地区 21发现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应向哪个部门报告 A.急救中心 B.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C.当地人民*的 D.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2增加或减少乙类、丙类传染病,需由哪个部门根据情况制定 A.国务院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23.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是由哪里进行 A.各级卫生防疫机构 B. 各级人民* C.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D.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 24哪类人员必须接受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有关传染病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以及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期居住的人员 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 D.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期居住和短期居住的人员 25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的政策是 4 A.根据当地情况,实行部分免费 B. 全部免费 C.全部收费站 D.以上都不是 26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必须符合谁规定的卫生标准 A. 国际 B.国家 C.省级 D.市级 27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禁止从事的 A.任何工作 B.任何与人接触的工作 C.易使该病传染扩散的工作 D.以上都不是 28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时,都应当及时向哪个部门报告 A.*卫生部门 B.公安部门 C.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 D.安全部门 29对可能导致甲型传染病传播的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保藏、携带、运输,必须经哪个部门的批准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国际卫生组织 C.省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 D.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单位领导报告疫情 30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必须 A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B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报告疫情 C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立即对患者进行观察治疗 5 D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单位领导报告疫情 31对甲类传染病患者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患者、炭疽中的肺炭疽患者,予以 A.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 B.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C.隔离治疗 D.以上都不是 32.病原携带者是 A.恢复期传染病患者 B.急性期的传染病患者 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D. 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的人 33.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由哪里报经上一级*决定,可以宣布疫区 A.县级以上地方* B.市级以上在方* C. 省* D.以上都是 34标志着我国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C.传染病事件 D.以上都不是 35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共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共健康的事件是 A.食物中毒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C.传染病事件 D.以上都不是 36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根据其危害程度、流行强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及时宣布为法定6 传染病;宣布为法定传染病的,由哪里决定 A.全国人大 B.省级* C.国务院 D.市级* 37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对传染病应做到哪些方面,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A.早发现、早治疗 B.早隔离、早报告 C. 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早报告 D.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 38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 A.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B.按常规死亡尸体处理 C.带回原籍处理 D.以上都可以 39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以及引起流行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传染源 B.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 C.动物宿主和易感儿童 D.病原体、环境和易感人群 40作为传染病的传染源主要有 A.患者、隐性感染者、病源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B.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C.患者和病原携带者 D.患者 41.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A.经血传播、围生期母婴传播 B.性传播 C.密切接触传播 D.以上均包括 42.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 A.性接触传播,经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B.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传播 C.共同进餐和接吻传播 D.注射传播 43.下列哪些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 A.同桌进餐 B.静脉吸毒 C.共用剃须刀 D. 不洁性行为 7 44肺结核是通过哪种途径传播的 A.消化道传播 B.空气传播 C.虫媒传播 D.接触传播 4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是一种新发现的什么传染病( ) A.肠道 B.呼吸道 C.经血液传播的 D.以上都是 46对疑似甲类传染病患者,在明确诊断前应 A.臵之不理 B.在家中隔离 C.在指定的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D.在指定的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47对传染病患者污染的场所应 A.不消毒 B.简单消毒 C.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 D.以上都不是 48.传染病暴发时,当地*应当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其首要措施是 A.将患者从流行地区转移到未出现疫情的地区 B.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C.把易感人群转移 D.易感者接种疫苗 49紧急措施的解除应由哪里宣布 A.任何人 B.任何机关 C.原决定机关 D.医疗机构 50.对于甲类传染病严重的疫区可 A.实施封锁 B.只许进不许出 C.只许出不许进 D.以是都不是 51.必要时对传染病患者的尸体进行解剖查验的机构是 A.医疗保健机构 B.卫生防疫机构 C.A B两个机构 D.A B两个机构均无权 52.非法采集血液或者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由县级以上人民*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 ) A.3万元以下 B.5万元以下 C.8万元以下 D.10万元以下 8 53.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 A.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B.按照领导提出的要求进行处理 C.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D.以上都行 54.在国家确认的自然疫源地兴建水利、交通、旅游、能源等大型建设项目未经卫生调查进行施工的,或者未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意见采取必要的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罚款 A.3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B.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C. 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D. 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55关于人禽流感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病原体为甲型流感病毒 B.人、禽、畜共患疾病 C.人流感病毒毒素与禽流感病毒毒素不同 D.病禽信健康带毒的禽是其主要的传染源 56禽流感的主要传播信息途径是 A.密切接触传播 B.空气飞沫传播 C.粪-饮水-口 D.虫媒传播 5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主要传染源为 A.隐性感染者 B.患者 C.潜伏期感染者 D.慢性感染者 58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人间传播途径不包括 A.近距离飞沫传播 B.接触传播 C.气溶胶传播 D.虫媒传播 59.流行性感冒疫情监测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及早发现病原变异 B.及早发现患者 9 C.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D.确定疫苗接种对象 60.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措施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对流行性感冒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 B.流行性感冒流行前接种流感疫苗C.流行前给所有感冒人群使用金刚烷胺进行药物预防 D.减少公众集会活动 二、多选题 1.对传染病患者和疑似患者应当采取 A.就地隔离 B.就地观察 C.就地治疗 D.以上都不是 2.制定传染病防治法的目的是 A.预防消除传染病 B.控制和消除传染病 C.消灭传染病 D以上都是 3.下面哪些是乙类传染病 A.狂犬病 B.百日咳 C.细菌性疾病 D.梅毒 4.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 A.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B.医疗救治体系 C.监督管理体系 D.以上都不是 5.县级以上地方人同*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 A.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B.监督管理工作 C.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D.以上都是 6.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的工作有 A.传染病的监测、预防 B.流行病学调查 C.疫情报告 D.其他预防、控制工作 7.各级人民*应当完善有关制度,方便单位和个人参与防治传染病的活动有 A.宣传教育 B.疫情报告 C.预防控制 D.隔离治疗 10 8.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哪些预防、控制措施 A.调查 B.检验 C.采集样本 D.隔离治疗 9.地方各级人民*应当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需进行无害化处臵的有 A.污水 B.污物 C.土壤 D.空气 E.粪便 10.国家和社会应当关心、帮助哪些人,使其得到及时救治 A.传染病患者 B.病原携带者 C.疑似传染病患者 D易感人群 11.国家建立传染病的有关制度包括 A.监测制度 B.消毒制度 C.隔离制度 D.预警制度 12.各级疾病预防预防控制机构对传染病进行监测的内容是 A.传染病的发生、流行 B.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 C.国外发生、国内尚未发生的传染病 D.国内新发生的新传染病 13.传染病防治中的哪些内容,传染病防治法未规定的,分别适用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A.食品与水 B.药品 C.血液 D.医疗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管理 E.动物防疫和国境卫生检疫 14.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传染预防控制中履行的职责有 A.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计划和方案收集、分析和报告传染病的监测信息,预测传染病的发生、流行趋势 B.开展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理及其效果评价 11 C.开展传染病实验室检测、诊断、病原学鉴定 D.实施免疫规划,负责预防性生物制品的使用管理费用,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 15.设区的市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传染 A.预防控制规划、方案的落实,组织实施免疫、消毒、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 B.普及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C.负责本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D.开展流行油学调查和常见病原微生物检测 16.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 A.传染病的疫情报告 B. 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为 C.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 D.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臵工作 17.与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关的动物中,经检疫合格后,方可出售、运输的有 A.野生动物 B.家畜 C.家禽 D.以上都不是 18.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哪些部门和机构负有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职责,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疫情 A.人民*有关部门 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C.企事业单位 D采供血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D.医疗机构 1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可以在疫区采取紧急措施,并可以对出入疫区的什么实施卫生检疫 A.人员 B.物资 C.交通工具 D.以上都不上 20.医疗机构的哪些条件应当符合预防传染病医院感染的要求 12 A.基本标准 B.建筑设计 C.人员结构 D.服务流程 21.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提供 A.医疗救护 B.现场救援 C.接诊治疗 D.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22.县级以上人民*卫生行政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进入被检查单位和传染病疫情发生现场 A.调查取证 B.查阅或者复制有关资料 C.采集样本 D.以上都不是 23国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有内容包括 A预防 B治疗 C监督工作 D控制 26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传染病流行趋势,确定全国传染病的项目有 A预防、控制 B救治 C监测、预测、预警 D监督检查 27县级以上人民*负责储备哪些物品,以备调用 13 A防治传染病的药品 B医疗器械 C其他物资 D以上都不是 28对哪些人员,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并给予适当的津贴 A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人员 B现场处理疫情的人员 C生产、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体的其他人员 D以上都不是 29病媒生物是指能够将病原体从人或者其他动物传播给人的生物,如 A 蚊 B蝇 C蜘蛛 D蚤类 30.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之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什么报告 A内容 B程序 C方式 D时限 31.传染病非典型肺炎医务人员三级防护适用于 A发热门诊 B隔离留观 C为患者实施吸痰 D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 32.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途径有 A医务人员携带特殊的耐药菌 B共用呼吸机治疗 C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D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污染 33.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 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 B婴幼儿及老年人 C营养不良者 D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E.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34.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 14 A疑似病例 B临床诊断病例 C实验室确诊病例 D病原携带者和检测阳性者 35.关于预防人禽流感,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A加强体育锻炼 B对鸡肉等食物应煮熟 C密切接触预服达菲后不需要隔离观察 D密切接触者1周内出现流感临床表现应警惕禽流感的可能 36.人禽流感抗病毒治疗药物包括 A金刚烷胺 B金刚乙胺 C利巴伟林 D奥司他韦 37.传染病性非典型肺炎的预防措施包括 A隔离患者 B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 C注射疫苗 D加强疫情报告 38.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主要个人防护措施包括 A加强工作场所和居室通风 B注意个人卫生 C通过适量运动增强机体贸免疫力 D注射干扰素 39.切断霍乱传播途径中合理的措施为 A不去疫区旅游 B.改善卫生设施 C加强饮水消毒和食品管理 D.消灭苍蝇等传播媒介 三、判断题 1.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修订了传染病防治法。 2国家发展现代医学和中医药等传统医学,支持和鼓励开展传染病防治和科学研究,提高传染病的科学技术水平 15 3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4对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例,可以进行居家隔离治疗 5传染病疫情信息不能对外公布。 6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要资金短缺可以适当降低对预防传染病医院感染的要求。 7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教育的公益宣传 8新闻可以有偿开展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教育的公益宣传。 9医学院校应当对在校学生以及其他与传染病防治相关人员进行预防医学教育和培训。 10对因参与传染病防治工作而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11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12乡镇卫生院可以不报告传染病疑似病例 13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 14乙类传染病中的某种传染病可以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15医务人员可以公开传染病患者的全部资料 16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17对疑似甲类传染病患者,有明确诊断前,应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18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可以在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决定后采取停工、停业、停课的紧急措施。 16 19传染病管理监督员由*机关人员担任。 20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决定,可以对甲类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 21患鼠疫、霍乱和炭疽死亡的,死者的尸体可以交予其亲属处理 22铁路、交通、民航部门必须优生运送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处理疫情的人员、防治药品、生物制品和器械。 23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有权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 24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处罚款。 25.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不可以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 26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时,地方各级*有权地本行政区内,调集各级各类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参加疫情控制工作。 27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应当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报上一级人民*备案。 28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实验室和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的单位,应对传染病病原体样本按照规定的措施实行严格监督管理 29医疗机构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防止因输入血液、使用血液制品引起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 30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不定期公布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 31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 32动物防疫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互相通报动物之间和人之间发生的人畜共患传染疫情以及相关信息。 17 33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 34甲类传染病的宣布由全国人大决定。 35病毒肝炎属于丙类传染病。 36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37对所有乙类、丙类传染病患者,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38各级*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由卫生行政部门制定传染病规划,并组织实施。 39经检验,属于被污染的食品,经消毒后才可食用。 40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实施重大传染病防治项目给予补助。 41国家对患有特定传染病的困难人群实行医疗救助,减免医疗费用 42单位和个人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43病原携带者是指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44*有关主管人员玩忽职守,造成传染传播或者流行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可追究刑事责任。 45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可采取强制措施。 46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条行为的,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可追究其刑事责任。 47自身感染又称外源性感染,其感染源来自患者自身。 18 48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49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属于乙类法定传染病,流行时按甲类传染管理 50引起世界性大流行的禽流感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 四、填空题 1.新的传染病防治法已于( )年月日经全国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于年月日开始实施。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的方针,结合,管理,依靠,依靠,依靠。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确立了疫情报告的原则,新增加传染病疫情制度,增加了的规定,提高了传染病救治能力。 4传染病分类,类和类,其中甲类种,乙类种,丙类种。 对乙类传染病中、和采取传染病防治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工作和责任区域内工作。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其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的培训。 19 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感染和感染。 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制度,结传染病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当引导至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10.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制定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活动。 11.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居民、村民参与、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活动。 12各级人民*组织开展群众性卫生活动,进行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 倡导的生活方式。 13.铁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消除交通工具以及相关场所的鼠害和、等病媒生物的危害。 14.地方人民*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到传染病预警后,应当按照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 15.采供血机构、生物制品生产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保证和的质量。 16.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的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 17.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单位和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20 18.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甲类、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或者发现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立即报告。 19.县级以上人民*有关部门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及时向通报。 20.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应当、。 21.紧急调集人员的,应当按照规定给予,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的,应当依法给予,能返还的,应当及时返还。 22.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传染病能力。 23.县级以上人民*有关部门未依照本法的规定,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24.疫点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向周围播散的范围疫源地。 25.疫区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时所能波及的地区。 26.禽流感是一种以病急、传播迅速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7.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的有关信息、资料。 28.病原学监测,指对的监测,包括菌毒种群组的变化,尤其是流行菌群与菌型变迁,以及耐药菌株的产生及其流行情况。 29.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及时赶赴现21 场进行处理,是机构的重要责任。 30.传染病是传染病预警的重要基础。 参考答案 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练习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B 5.B 6.C 7.C 8.B 9.C 10.C 11.C 12.C 13.C 14.A 15.C 16.A 17.C 18.B 19.B 20.C 21.D 22.B 23.B 24.C 25.B 26.B 27. C 28.C 29C. 30.A 31.C 32.C 33.A 34B.35.B 36.C 37.C 38.A 39.B 40.A 41. 42.43. 44. 45. 46. 47. 48. 49.50.51. 52. 53.54. 55. 56. 57. 58. 59.60.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 3.ABCD 4.ABC 5.AB 6.ABCD 7.ABDE 8.ABCD 9.ABE 10.ABC 11.AD 12.ABCD 13.ABCDE 14.ABCD 15.ABCD 16.ABCD 17.ABC 18.ABDE 19.ABC 20.ABD 21.ABCD 22.ABC 23.ABCDE 24.ABCD 25.ACD 26.ABCD 27.ABC 28.ABC 29.ABD 30.ABCD 31.CD 32.ABD 33.ABCDE 34.ABCD 35.ABD 36.ABD 37.ABD 38.ABC 39.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2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四、填空题 1.2004 8 28 2004 12. 1 2.预防为主 防治 分类 科学 群众 3.属地管理 信息通报 医疗救治 4.甲 乙 丙 2 25 10 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炭疽中的肺炭疽 人感染性高致病性流感 6.传染病防治 传染病预防 7.知识 技能 8.医源性 医院 9.预检 分诊 相对隔离 10.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人民*卫生行政部门 11.社区 农村 12.文明健康 13.蚊 蝇 14.预防 控制 15.血液 血液制品 16.传染病检测样本 17.消毒产品 23 18.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19.同级人民*卫生行政部门 20.及时 准确 21.合理报酬 补偿 22.医疗救治 23.行政处分 刑事责任 24.较小或者单个 25.暴发 流行 26.传染性强 27.个人隐私 28.致病性微生物 29.疾病预防控制 30.监测工作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