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雷云的产生和雷电放电过程.docx

    • 资源ID:3134856       资源大小:44.95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雷云的产生和雷电放电过程.docx

    雷云的产生和雷电放电过程雷云的产生和雷电放电过程 1.1.1 雷电发生机理 雷电是由雷云放电引起的,关于雷云的聚集和带电至今还没有令人满意的解释,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热气流上升时冷凝产生冰晶,气流中的冰晶碰撞后分裂导致较轻的部分带负电荷并被风吹走形成大块的雷云;较重的部分带正电荷并可能凝聚成水滴下降,它们在重力作用下下落的速度大,并在下落过程中与其他水份粒子发生碰撞,结果一部分被另一水生成物捕获,增大水成物的体积,另一部分云粒子被反弹回去,这些反弹回去的云粒子通常带正电荷,悬浮在空中形成一些局部带正电的云区,而水生成物带上负电荷。由于水成物下降的速度快,而云粒子的下降速度慢,因而正、负电荷的微粒逐惭分离,最后形成带正电的云粒在云的上部,而带负电的水成物在云的下部。整块雷云里边可以有若干个电荷中心。负电荷中心,离地大约50010000m。它在地面上感应出大量的正电荷。 随着雷云的发展和运动,一旦空间电场强度超过大气游离放电的临界电场强度时,就会发生云间或对大地的火花放电。雷电放电包括雷云对大地,雷云对雷云和雷云内部的放电现象。大多数雷云放电都是在雷点与雷云之间进行的,只有少数是对地进行的。在防雷工程中,主要关心的是雷云对大地的放电,如图1-1所示。 图1-1云对地放电 雷云对大地放电通常分为先导放电、主放电和辉光放电三个阶段。云一地之间的线状雷电在开始时往往从雷云边缘向地面发展,以逐级推进方式向下发展。每级长度约10200m,每级的伸展速度约107m/s,各级之间有10100µs的停歇,所以平均发展速度只有×105m/s,这种放电称为先导放电,如图1-3所示。当先导接近地面时,地面上一些高耸的物体因周围电场强度达到了能使空气电离的程度,会发出向上的迎面先导。当它与下行先导相遇时,就出现了强烈的电荷中和过程,出现极大的电流,伴随着雷鸣和闪光,这就是雷电的主放电阶段。主放电的过程极短,只有50100µs,它是沿着负的下行先导通道,由下而上逆向发展,故又称“回击”,其速度高达2×1071.5×108m/s。以上是负电荷雷云对地放电的基本过程,可称为下行负雷闪;对应于正电荷雷云对地放电的下行正雷闪所占的比例很小,其发展过程亦基本相似。主放电完成后,云中剩余的电荷沿着原来的主放电通道继续流入大地,看到的是一片模糊的发光,这就是辉光放电。 从旋转相机拍下的光学照片显示,大多数云对地雷击是重复的,即在第一次雷击形成的放电通道中,会有多次放电尾随,放电之间的间隔大约为0.5500ms。主要原因是:在雷云带电的过程中,在云中可形成若干个密度较高的电荷中心,第一次先导一主放电冲击泄放的主要是第一个电荷中心的电荷。在第一次冲击完成之后,主放电通道暂时还保持高于周围大气的电导率,别的电荷中心将沿已有的主放电通道对地放电,从而形成多重雷击。第二次及以后的放电,先导都是自上而下连续发展的,没有停顿现象。放电的数目平均为23次,最多观测到42次。通常第一次冲击放电的电流最大,以后的电流幅值都比较小。图1-2所示为用旋转相机和高压示波器拍摄和记录的负雷云对地放电的典型过程和电流波形。 雷云20,000s1000s1000s分级先导第一次主放电箭状先导第二次主放电箭状先导第三次主放电大地t100s0.03s100s100s0.03s先导电流主放电电流t时间 图1-2 雷电放电的发展过程和雷电流的波形 若地面上存在特别高的导电性能良好的接地物体时,也可能首先从该物体顶端出发,发展向上的先导,称上行雷。但上行雷先导到达雷云时,一般不会发生主放电进程,这是因为雷云的导电性能比大地差得多,难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提供为中和先导通道中电荷所需要的主放电电流,而只能向雷云深处发展多分支的云中先导。通过宽广区域的电晕流洼,从分散的水性质点上卸下电荷,汇集起来,以中和上行先导中的部分电荷。这样电流放电过程显然只能是较缓和的,而不可能有大冲击电流的特性。其放电电流一般不足千安,而延续时间则较长,可能长达10-1s。此外,上行先导从一开始就出现分支的概率较大。 1.1.2雷击时的等值电路 雷击地面发生主放电的开始,可以用图1-3中开关S的闭合来表示。图中Z是被击物与大地之间的阻抗,是先导放电通道中电荷的线密度,S闭合之前相当于先导放电阶段。S突然闭合,相当于主放电开始,如图1-3所示。发生主放电时,将有大量的正、负电荷沿先导通道逆向运动,并中和雷云中的负电荷。由于电荷的运动形成电流i,因此雷击点A的电位也突然发生变化。雷电流i的大小与先导通道的电荷密度以及主放电的发展速度有关。 在防雷研究中,最关心的是雷击点A的电位升高,而可以不考虑主放电速度、先导电荷密度及具体的雷击物理过程,因此可以从A点的电位出发来把雷电放电过程简化为一个数学模型,如图1-3所示;进而得到其彼得逊等值电路,如图1-3中、所示。图中,Z0表示雷电通道的波阻抗。需要说明的是:尽管雷云有很高的初始电位才可能导致主放电,但地面被击物体的电位并不取决于这一初始电位,而是取决于雷电流与被击物体阻抗的乘积。所以,从电源的性质看,雷电具有电流源的性质。 Z0-s-v+s-i0-s-u0-v-Z0AZ02u0i(d)ZoSAAAZZ2i0ZAZ0Zoooo(e)(a)(b)(c)(a)先导放电;主放电;计算模型;电压源等值电路;电流源等值电路图1-3雷电放电模型和等值电路 在雷击点A与地中零电位面之间串接着一个阻抗,它可以代表被击中物体的接地电阻R,也可以代表被击物体的波阻抗Z。从图1-3中可以看出,当Z=0时,i=2i0;若Z<<Z0,仍然可得i2i0。所以国际上习惯于把流经波阻抗为零的被击物体的电流称为“雷电流”。从其定义可以看出,雷电流i的幅值恰好等于沿通道Z0传来的流动电流波i0的幅值的两倍。 雷电放电有单通道放电,如图1-4所示,和多通道,如图1-5所示,先导放电是不规则的树枝状,但它还是具有分布参数的特征,作为粗略估计一般假设它是一个具有均匀电感、电容等分布参数的导电通道,即可以假设其波阻抗是均匀的。 图1-4单通道雷电放电过程 图1-5多通道雷电放电 雷电放电涉及气象、地貌等自然条件,随机性很大,关于雷电特性的诸参数因此具有统计的性质,需要通过大量实测才能确定,防雷保护设计的依据即来源于这些实测数据。在防雷设计中,最关心的是雷电流波形、幅值分布及落雷密度等参数。 1.1.3 雷电流幅值和波形 幅值分布的概率 雷电流是单极性的脉冲波。对一般地区,我国现行标准推荐雷电流幅值分布的概率如下: lgP=-I88 其中,I为雷电流幅值;P为幅值大于I的雷电流概率。例如,当雷击时,出现幅值大于50kA雷电流的概率为33%,大于88kA的概率为10%。该公式是从1025个有效的雷电流观测数据中归纳出来的。 对年雷暴日数小于20的地区,雷电流幅值较小,P可按下式计算: lgP=-I44 波形和极性 虽然雷电流的幅值随各国气象条件相差很大,但各国测得的雷电流波形却是基本一致的。根据实测统计,雷电流的波头时间大多为15µs,平均为22.5µs。我国的防雷规程建议雷电流的波头时间取2.6µs,此时雷电流的平均波头陡度a与幅值成正比,即 a=I2.6 kA/ms 雷电流的波长大多为20100µs,平均约为50µs,大于50µs的仅占1830%。因此,在保护计算中,雷电流的波形可以采用2.6/50µs的双指数波。 在线路防雷设计中,一般可取斜角平顶波头以简化计算,我国规程规定雷电波的波头时间采用2.6µs。而在特高塔的防雷设计中,为更接近于实际,可取半余弦波头,其表达式为 i=I(1-coswt)2 其中,I为雷电流幅值;为角频率。 对半余弦波头,其最大陡度出现在t=f/2时,其值为平均陡度的/2倍。 根据国内外的实测统计,7590%的雷电流是负极性的。因此电气设备的防雷保护和绝缘配合一般都按负极性雷进行研究。 1.1.4 雷暴日和雷暴小时 为了表征不同地区的雷电活动频繁程度,常用年平均雷暴日作为计量单位。雷暴日是一年中有雷电的天数,在一天内只要听到雷声就算一个雷暴日。我国各地雷暴日的多少和纬度及距海洋的远近有关。海南岛及广东的雷州半岛雷电活动频繁而强烈,平均年雷暴日高达100133。北回归线以南一般在80以上,北纬23.5°到长江一带约为4080,长江以北大部地区多在2040,西北多在20以下。西藏沿雅鲁藏布江一带约达5080。我国把年平均雷暴日不超过15的叫少雷区,超过40的叫多雷区,超过90的叫强雷区。在防雷设计中,要根据雷暴日的多少因地制宜。 雷暴小时是一年中有雷暴的小时数,在一小时内只要听到雷声就算一个雷电小时。据统计,我国大部分地区雷暴小时与雷暴日之比约为3。 我国规程建议采用雷暴日作为计算单位。 1.1.5 地面落雷密度和输电线路落雷次数 雷暴日和雷暴小时中,包含了雷云之间的放电,而防雷实际中关心的是云地之间的放电。地面落雷密度表征了雷云对地放电的频繁程度,其定义为每平方公里每雷暴日的对地落雷次数,用表示。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的取值不同。根据我国标准规定,对雷暴日T=40的地区,=0.07次/平方公里×雷暴日。 输电线路的存在,改变了雷云地之间的电场分布,有引雷作用。根据模拟试验及运行经验,线路每侧的引雷宽度为2h。因此,对雷暴日T=40 地区,避雷线或导线平均高度为h的线路,每100km每年雷击的次数 N=(b+4h)´100´T´g=0.28(b+4h)1000 次 其中,b为两根避雷线之间的距离,m。 1.1.6 雷电冲击电压作用下气体的击穿 由雷电造成冲击电压的幅值高、陡度大、作用时间极短,在冲击电压作用下空气间隙的击穿特性有着许多新的特点,并且雷电冲击电压与操作冲击电压下的特性也有很大不同。下面我们讨论在雷电冲击电压下空气间隙的击穿特性。 一、雷电冲击电压标准波形 为了检验绝缘耐受冲u/Um10.9P击电压的能力,在高压试验室中利用冲击电压发生器产生冲击电压,以模拟雷闪放电引起的过电压。t0.50.30o'T1T2过去,各国、各地不同的 实验室用各自产生的冲击电压进行试验,因为波形图1-6标准雷电冲击电压波形 不同,击穿电压也不同,所得结果无法互相比较。为使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和实用价值,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了雷电冲击电压的标准波形参数。标准波形是根据大量实测到的雷电冲击电压波形制订的。如图1-6所示。雷电冲击电压是非周期性指数衰减波,波形由波头时间和波尾时间加以确定。由于波形的原点较为模糊,波峰附件较为平缓,因此波形的原点和波峰的位置不易确定,为此取幅值的0.3倍和0.9倍两点连成直线,这条直线与横坐标的交点定义为视在原点,这条直线的延长线与幅值的交点定义为波峰点,从视在原点到波峰点的时间定义为视在波头时间,从视在原点到幅值的一半所对于的点定义为视在波尾时间。IEC规定:视在波头时间T1=1.2s,容许偏差±30%;视在波尾时间T2=50s,容许偏差±20%;通常表示为±1.2/50s波,±符号表示波的极性。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波形参数与IEC相同。 二、放电时延 雷电冲击电压是变化速度很快、作用时间很短的波,其有效作用时间是以微秒计的。实验表明:对空气间隙施加冲击电压,要使间隙击穿不仅需要足够幅值的电压,有引起电子崩并导致流注和主放电的有效电子,而且需要电压作用一定的时间让放电得以发展以至击穿。设对间隙施加冲击电压,当经过时间t1后,电压升高到持续作用电压下的击穿电压Us时,间隙并不立即击穿,而需要经过一定时间间隔tlag,才能击穿。因这时间隙中可能尚未出现有效电子,间隙中受到外界因素的作用出现自由电子需要一定时间,从t1开始到间隙中出现第一个有效电子所需的时间ts称为统计时延,这一电子的出现的所需时间是具有统计性的。从有效电子出现时刻起到产生电子崩、形成流注和发展到主放电,乃至间隙击穿完成所需的时间tf称为放电形成时延,它同样具有统计性。所以,冲击放电所需的全部时间为 tb=t1+ ts+ tf式中,和。 ts+ tf称为放电时延,记为tlag,它是统计时延和放电形成时延的总uUUS0t1tStftlag tbt 图1-7冲击放电时间的组成 图1-18 冲击放电时间的组成研究表明:短间隙中,特别是电场较均匀时,间隙中的电场到处都很强,放电发展速度快,放电形成时延短,此时ts>>tf,这种情况下tlag主要决定于ts。为了减小ts,一方面可提高外施电压使气隙中出现有效电子的概率增加,另一方面可采用人工光源照射,使阴极释放出更多电子。如用较小的球隙测冲击电压通常采取照射措施就是一例。在较长间隙中,电场不均匀,局部场强高,出现有效电子的概率增加,统计时延短,放电时延往往主要决定于tf,且电场越不均匀tf越长。 三、雷电50%冲击击穿电压 在持续电压作用下,当气体状态不变时,间隙距离一定,击穿电压就具有确定的数值,当间隙上所加电压达到击穿电压时,间隙就被击穿。 在冲击电压作用下,保持冲击电压波形不变,逐渐提高冲击电压的幅值,在幅值很低时,虽然多次重复施加冲击电压,但间隙均不击穿;随着幅值增高,间隙有时击穿而有时不击穿,这是因为随着外加电压的升高,放电时延缩短;当电压幅值增加到某一定值时,由于放电时延有分散性,对于较短的放电时延,击穿已有可能发生,而较长的放电时延,击穿则不发生。也就是说,在多次施加同一电压值时,有时击穿,有时不击穿;随着电压幅值继续升高,间隙击穿的百分比越来越增加;最后,当电压超过某一值后,间隙百分之百击穿。 由于冲击电压作用下放电有分散性,所以很难准确得到一个使间隙击穿的最低电压值,因此工程上采用50%冲击击穿电压来描述间隙的冲击击穿特性,即在多次施加同一电压时,用间隙击穿概率为50的电压值来反映间隙的耐受冲击电压的特性。 U50%(MV)3.53.02.52.01.521.010.5340123456d(m) 图1-19 “棒棒”和“棒板”长空气间隙的雷电50%冲击击穿电压和极间距离的关系图1-8“棒-棒”和“棒-板”长空气间隙的雷电50%冲击击穿电压和极间距离的关系 1-正极性“棒-板”;2-正极性“棒-棒”;3-负极性“棒-棒”;4-负极性“棒-板”; 采用50%冲击击穿电压决定绝缘距离时,应根据击穿电压分散性的大小,留有一定 的裕度。在均匀电场和稍不均匀电场中,击穿电压分散性小,其U50%和静态击穿电压Us相差不大,因此冲击系数接近1。而在极不均匀电场中,由于放电时延较长,其冲击系数均大于1,击穿电压分散性也大一些,其标准偏差可取±3%。 实验表明:“棒-棒”和“棒-板”在间隙距离不很大时的冲击击穿特性有极性效应,气隙距离较大时同样存在极性效应,图1-8给出了“棒-棒”和“棒-板”长空气间隙的雷电50%冲击击穿电压和极间距离的关系,可以看出:“棒-板”气隙有明显的极性效应,“棒-棒”气隙也有极性效应。 四、伏秒特性 由于雷电冲击电压持续时间短,间隙的击穿存在放电时延现象,所以仅靠U50%冲击击穿电压来表征间隙击穿特性是不够的,还必须将击穿电压值与放电时间联系起来确定间隙的击穿特性,也就是伏秒特性,它是表征气隙击穿特性的另一种方法。 图1-9表示通过实验绘制气隙伏秒特性的方法,其步骤是保持间隙距离不变、保持冲击电压波形不变,逐级升高电压使气隙发生击穿,记录击穿电压波形,读取击穿电压值U与击穿时间t。注意到当电压不很高时击穿一般在波尾时间发生,当电压很高时,击穿百分比将达100%,放电时间大大缩短,击穿可能在波头时间发生。以图1-9三个坐标点为例说明绘制方法:击穿发生在波前时,U与t均取击穿时的值;击穿发生在波尾时,U取波峰值,t取击穿时对应值;将1、2、3各点连接起来,即可得到伏秒特性曲线。 U3210波形) t图1-9 气隙伏秒特性曲线的绘制方法(虚线表示原始冲击电压Ub12304t图1-10 伏秒特性带与50%伏秒特性 1-上包线, 2-50%伏秒特性,3-下包线, 4-U50% 间隙的伏秒特性曲线的形状与间隙中的电场分布有关。在均匀电场和稍不均匀电场中,击穿时平均场强较高,放电发展较快,放电时延较短,伏秒特性曲线平坦;在极不均匀电场中,平均击穿场强较低,放电时延较长,放电分散性大,伏秒特性曲线较为陡峭。 实际上,放电时间有分散性,即在每级电压下可测得不同的放电时间,所以伏秒特性是如图1-10所示的以上、下包线为界的带状区域。工程上为方便起见,通常用平均伏秒特性或50%伏秒特性曲线表征气隙的冲击击穿特性,在绝缘配合中伏秒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图1-11表示被保护设备绝缘的伏秒特性1与保护间隙的伏秒特性2配合的情况,这种配合可达到完全保护,因为伏秒特性1的下包线时时都在伏秒特性2的上包线之上,即任何情况下保护间隙都会先动作从而保护了电气设备的绝缘。为了节约被保护设备的绝缘造价,应使伏秒特性1与伏秒特性2的间隔不致过大,要求保护间隙2的伏秒特性低而平坦。 用伏秒特性表征气隙的冲击击穿特性较为全面和准确,但其制作相当费时。在某些情况下,只用某一特定的,如50%冲击击穿电压值就够了。 图1-11 伏秒特性的正确配合

    注意事项

    本文(雷云的产生和雷电放电过程.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