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镇北台怀古.docx

    • 资源ID:3134076       资源大小:39.85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镇北台怀古.docx

    镇北台怀古镇北台怀古:万里长城第一台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万里长城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图腾,被誉为民族的脊梁。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燕国、赵国、秦国的长城连接修筑,便有了万里长城的说法。现在我们看到的基本上都是明长城,它东端起点辽宁丹东的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 明朝最初把长城划分为九镇,又称九边重镇,分别是辽东镇、蓟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 榆林古称塞上,既是秦汉以降的边塞名镇,又是兵家必争之军事要地。闻名于世的明长城就坐落在榆林城北,在城北的红山之巅有一座雄宏古朴、粗犷大气的古代军事建筑,就是蜚声中外,与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并峙比肩,被史家称为“万里长城第一台”的榆林长城镇北台。 根据镇北台碑记和延绥镇志记载,涂宗浚于万历三十四年七月到榆林任职巡抚都御史,刚一赴任就连打三仗。第一仗是与火落赤在旧安边塞,第二仗是与摆言太在保宁堡,第三仗是与沙计在高家堡,守军在杜松将军的指挥下三战三捷,取得空前胜利,迫使漠南蒙古部族再次表示臣服,“款红山市,输诚献罚誓守外藩。”,榆林边关再次恢复安定景象。于是,涂宗浚便奏请明廷,要求驻守榆林,保边安民,修建了镇北台,对以蒙汉互市贸易远近闻名的红山市加强监控。朝廷拨款一千二百六十缗,于万历三十五年四月动工,三十六年七月完工。镇北台呈正方形,总高30余米,台基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64米。分四层叠起,逐层递缩而成,各层均表砖包砌,各层台上边均砌砖垛口,高约2米,并砌有望口,每个眺望口不知被多少游人抚摸刻划,加之风吹雨打,显得苔痕班驳,格外古朴巍峨。台南额题“向明”二字,台北则有“镇北台”三字,均为巡抚都御使涂宗浚亲笔书写。 镇北台不仅仅是军事要地,也是明王朝与蒙古部族“和平互市”的产物,是“蒙汉一家”和开创边关和平环境的历史见证。它依山距险,巍峨挺拔,北瞰河套,南蔽三秦,锁长城要津,控关陇门户。为古代边关贸易、民族和谐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清朝取代明朝后,镇北台下面的红山互市也一直作为蒙汉茶马互市交易的重要市场。 登台远眺,长城内外,天地苍茫;朔风凛冽,不禁苍凉;长烟孤处,落日熔金。“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锦貂丧胡尘”,这里曾经是秦汉隋唐与北方各族厮杀的的战场,唐诗“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无定河就在榆林西南不远处;这里曾经有“万马渡阴山”游牧民族叩关劫掠的惶惶岁月,更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汉唐反击战的主战场;这里是塞外边城,这里自古以来气候就十分恶劣,“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十月即飞雪”。戍边的将士们“白日登城望烽火,黄昏饮马傍沙河”。北宋名臣范仲淹曾在此戍边抗击西夏,他的那首著名的鱼家傲,诉说了这一带守边将士的悲苦。“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笛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镇北台东西方向连接延伸的是明长城遗迹,这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宏大建筑现已面目模糊,只剩下一条隐约可见的土墙,很多部分渐渐消失,只能通过土坯判断出长城的走向,依稀分辨出烽火台。我踏进城门,钻进一层层的楼道,踩着被磨得光滑的青砖,转折而上,登上那苔藓斑斑的古塞台的最高层,感觉恍进入了时空隧道,一番思古之幽情油然而生,一幅幅历史画面依稀浮现在眼前:边塞高台、孤城、羌笛、笳声,漠漠风沙,飘飘寒云,南去飞雁全然是幅不胜悲放苍凉、烽火刀兵的古代边塞景观。然而当民族和睦相处,蒙汉互市又是这样一种情景:在那雄台高耸,军卒肃立,旌旗招展,刀戟林立的肃穆场面下,“易马城”红山市蒙汉互市期,“万骑辐辏”,蒙古牧民赶着牛、羊、驼、马和驮着皮毛。各地汉族商人携带大量布匹、绸缎、盐茶、烟酒从四面八方也来到红山市。这里牛羊成群,帐包鳞次,驼叫马嘶,人声鼎沸,一派蒙汉贸易热闹景象,使我沉浸在清初文人杨蕴“关门直向大荒开,日日牛羊作市来,万里春风残雪后,游人指点赫连台”的镇北台春望意境里 清风徐来,江山如画。站在镇北台顶端,放眼南望,眼前是一片片林网农田,纵横渠道,杨柳成行,以及历尽沧桑的榆林古城风貌,波光粼粼的榆溪河流,一个富饶安详和谐的新型现代化城市,历历在目;极目远眺,云山浩渺,大漠苍茫,雁阵徘徊,使人心旷神怡;俯视台下,历经数百年沧桑的易马城、款贡城斑驳沧桑,险峻的红石峡风景秀丽,这美好风光如诗如画,让人如痴如醉。 在镇北台下耸立着明朝万历年间延绥镇巡抚都御使涂宗浚所撰的镇北台记石碑,记述了镇北台修筑的前因后果,最让我动容的是其中那句“夫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联想至今日依然掷地有声。世界上有利益就有纷争,有冲突就有战争,如何化解里利益的纷争,如何消弭隐藏的战争隐患,明代的涂宗浚用他的行动为我们树立起了标杆。以战促和,以武止戈,在震慑了蒙古部族侵袭的蠢蠢野心后,积极开拓边关贸易,互通有无,让蒙古部民从贸易中得到利益,一种不依靠武力不需要付出生命代价就能得到的利益。时至今日我们依然需要从古人那里汲取智慧,依然在依靠强大的武力保卫自身利益为前提,通过贸易合作互惠互利,实现平等和谐共同发展。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没有经历过残酷的战争就没有长久的和平,以战促和,能战方能和,无论何时,提高警惕才能避免战争。 前人修筑的这座镇北台不仅是抵挡了游牧民族的入侵的军事要塞,也是民族和解共同发展的历史见证,更为我们后人树起了精神的丰碑,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之光的历史丰碑。

    注意事项

    本文(镇北台怀古.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