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音乐的世界观后感.docx
走进音乐的世界观后感走进音乐的世界观后感 昨天很有幸观看了走进音乐的世界,当时没看完,回家后在网上搜了下,又看了一部分。看后有一些感受,写出来同大家分享一下,同样也是我本人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去改善的方向。 首先,感悟一,听不懂依然听。在讲到无论是普通大众还是音乐专业人都听不懂严肃音乐的时候,周老师指出,虽然都是听不懂,但是之间还是有区别的,这个区别就是“在座的老想听懂,听不懂就不听,而我们不想听懂,听不懂也听!”这句话就表明了不同的人对待困难的态度,是要迎难而上呢,还是就此放弃?听不懂也听,为什么呢?!既然都听不懂了,那为什么还是要听下去呢?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爱好、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音乐为例,如果是爱好音乐,对它充满兴趣,那么就从心底期盼着接触音乐,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即使开始无法真正的理解音乐,但还是会乐在其中,不断探索、追求、体会。所以说,由兴趣转化为动力,推动我们去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并从中获得乐趣。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另一个听不懂依然听下去的原因,我认为是工作的责任。选择了一份工作,面对工作中的困难,是思考如何解决?还是置之不理,躲避它?这就是态度问题。周老师在讲座中所提到的“听不懂也要听”,我个人认为,对于工作来说,除了兴趣因素,还有的就是责任。责任让我们有一定的使命感,就是在已经正视到听不懂的现状的情况下,但仍然意识到这是我的工作,我有义务和责任保持积极认真的态度、探索适宜的解决方式、抱着必胜的信心和决心继续听下去。我认为,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上,保持“听不懂也听”的态度培养兴趣爱好,树立责任意识,一定会收获更多的知识和快乐。当最终能够听懂的时候再回头看看,也许会发现问题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困难,然后就更加增强了“听不懂也要听”的决心。 感悟二,调适心理。周老师讲到,有了调适心理,才能享受更丰富的世界。所谓调适,就是调节自己,适应生活。保持开放的心态,要多尝试新鲜事物。敢于自我否定,不固执,勇于接纳新思想。有了调适心理,为人宽容、心胸开阔了,自然人际关系就会改善。换一种认知理解事物,摒弃旧的习惯,更新观念,保持开放的心态,对待新事物多多尝试,一定会享受到更加丰富的人生。对待同一个客观事物,每个人看到的方面都是不一样的。只有互相学习,交换看问题的角度,取长补短,才能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就拉近了。 以上感悟可能思想还不够严密,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