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重点.docx
药用植物学重点药用植物学重点 药用植物:凡能治疗、预防疾病和对人体有保健功能的植物称为药用植物。 药用植物学(Pharmaceutical botany):是一门以药用植物为对象,用植物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它们的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化学成分、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及合理利用的科学。 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rug):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多在中医古籍有载,药房有售。 草药(medicinal herb):一般指民间应用的药物,药房多不备。 生药.依芽的生长位置分为:定芽、不定芽.依芽的性质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依芽鳞的有无分为:鳞芽,例如:杨、桑;裸芽,例如:枫杨、吴茱萸.依芽的活动能力分为:活动芽、休眠芽.二叉分枝是一种原始的分枝。 茎的类型:一、按茎的质地分:1、木质茎 乔木灌木亚灌木木质藤本2、草质茎 3、肉质茎二、按茎的生长习性分1、直立茎 2、缠绕茎3、攀缘茎4、匍匐茎双子叶植物表皮茎的初生构造 .茎的变态地下茎根茎.块茎球茎鳞茎刺状茎枝刺有分枝:皂芽,柯橘。枝刺不分枝:山楂,贴梗海棠。钩状茎:钩藤卷须茎:葡萄叶状茎:天冬门,仙人掌。小块茎和小鳞茎假鳞茎:石仙桃二.茎的内部构造茎尖与根尖相似。 不同点:茎尖顶端没有类似根冠的构造,而是由幼小的叶片包围着;在生长锥四周形成小突起,为叶原基或腋芽原基,可发育成叶或腋芽,腋芽再发育成枝;成熟区的表皮不形成根毛,但常有气孔和毛绒。 双子叶植物茎的出生构造 1、表皮2、皮层3、维管柱: 初生维管柱: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两者间有1-2层具有潜在分升能力的原形成层细胞,次生生长时可转变为束中形成层是产生次生构造的维管形成层来源之一。 髓:由薄壁C细胞组成 髓射线:有薄壁C细胞组成,内通髓部,外达韧皮次生生长时与束中形成层相邻的髓射线细胞将恢复分生能力,成为束间形成层。 主要识别特征:1具有气孔毛茸及其他附属物。2皮层较窄,内皮层不明显,皮层与维管柱之间无明显分界。3维管柱一般不存在中柱鞘,维管柱一般为无限外韧型,成环状排列。 双子叶植物的次生构造 木质茎 维管形成层及其活动:束中形成层与束间形成层连接成环即维管形成层 次生木质部:导管类型为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孔纹导管 早材:细胞径大壁薄,质地疏松色泽暗淡 晚材:细胞径小壁厚,质地紧密,色泽较深 当年晚材与第二年早材界限分明,形成以同心环层称年轮存在木质部中 边材:靠近维管柱形成层部分颜色较浅质地比较软 心材:中心部分,颜色较深,质地比较坚固次生韧皮部 草质茎大部分是初生构造,只含少量次生构造。 特点:生长期短,形成层活动弱,产生次生组织少,木质部不发达。最外层为表皮,无周皮。髓部发达,有时中空。髓射线一般较宽。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特点与植物茎的构造相比,其不同点为:1.终身只具初生构造,茎不能无限增粗。2.维管束主要是有限外韧维管束或周木维管束。 3.维管束呈散在排列。裸子植物茎的构造特点与双子叶木质茎的区别:次生木质部主要由管胞、木薄壁细胞和射线组成,除麻黄和买麻藤以外均无导管。次生韧皮部筛胞、韧皮薄壁细胞,无筛管、伴胞和韧皮纤维。常有树脂道存在于皮层、韧皮部、木质部、髓、髓射线中。 .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特点与双子叶植物茎的相比不同点为:1.终身只具初生构造茎不能无限增粗2.维管束主要是有限外韧维管束或周木维管束3.维管束成散在排列五,裸子植物茎的构造特点于双子木质茎的区别:1.次生木质部主要有管胞,木薄壁细胞,木射线组成,一般无导管 2.次生韧皮部是由筛胞,韧皮薄壁细胞和韧皮射线组成,无筛管,伴胞和韧皮纤维。3.常有树脂道,存在于皮部,韧皮部,木质部,髓,髓射线中 第三节 叶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一 叶的组成 完全叶:具备叶片 叶柄 托叶三部分的叶 不完全叶:缺少叶片 叶柄 托叶中任意一部分或两部分的叶 1.叶柄,支持叶片,圆柱形,半圆柱形或稍扁平,形态各异:叶囊状,叶鞘。 2.托叶,叶柄基部的附属物,成对生于叶柄基部两侧 3.叶片,叶形,叶端,叶基,叶缘,叶脉。 二.叶的形态 1.叶片的全形 叶片的形态主要根据叶片长度和宽度的比例以及最宽处的位置来确定。 2.叶端 3.叶基 4.叶缘 5.叶片的分裂:羽状,掌状,三出分裂 浅裂:裂深小于四分之一 深裂:裂深大于四分之一 全裂:裂深几达主脉基部或两侧,形成数个全裂片 6.叶脉及脉序:叶脉是贯穿于叶肉的维管束,主要起支持和疏导作用。脉序 一般可分为网状脉,平行脉,二叉分枝状脉网状脉序:掌状网脉,羽状网脉,少数单子叶植物也具有网状脉。平行脉序:直出平行脉,横出平行脉,辐射脉,弧形脉二叉脉序:蕨类普遍,种子植物银杏。 7.叶片的质地膜质:薄而半透明草质:薄而柔软革质:厚而较坚韧,略似皮革,上面有光泽肉质:肥厚多汁 8.异形叶性:同一植物上具有不同形状的叶的现象,叫做异形叶性。 三.单叶与复叶 1.单叶:一个叶柄上只生一片叶片。 2.复叶:一个叶柄上生有许多小叶。复叶的叶柄称总叶柄。总叶柄上有着生叶片的轴状部分称叶轴,复叶上的每片叶子称小叶。 根据小叶的数目和在叶轴上排列的方式不同,将复叶分为以下几种:羽状复叶:小叶排列在叶轴的左右两侧,类似羽毛状,如月季A根据小叶数目不同:奇数和偶数羽状复叶B根据其叶轴分枝与侧轴分枝情况:二回,三回,多回羽状复叶。掌状复叶:小叶生在叶轴的顶端,排列如掌状,如七叶树三出复叶:叶轴上着生有三个小叶。单身复叶:一个叶轴只有一个叶片的复叶 3.复叶与生有单叶的小枝区别-弄清叶轴与小枝:叶轴先端无芽,小枝先端有芽小叶叶腋内无芽,仅总叶柄内具芽,小枝每一单叶叶腋内均具芽。复叶的小叶在叶轴上排在同一平面,小叶与单叶常成一定角度。复叶脱落是整个脱落或小叶先落,然后叶轴连同总叶柄一起脱落,而小枝一般不脱落,之有叶脱落。 叶序与叶镶嵌 叶序:叶在茎上有一定规律的排列方式互生叶序:柳、桃、桑对生叶序:丁香、薄荷、石竹轮生叶序:夹竹桃、直立百部簇生叶序:银杏、枸杞 叶镶嵌:叶在茎上的排列,无论是哪一种叶序,总是不重叠而成镶嵌态。 叶的变态 苞片:生于花或花序下面的变态叶。总苞片小苞片 佛焰苞:花序外一片大型的总苞片。 鳞片:叶的功能特化或退化成鳞片状。肉质鳞片膜质鳞片 叶卷须:叶片或托叶变成卷须。 刺状叶:叶片或托叶变态成坚硬的刺状。如仙人掌 捕虫叶:如捕蝇草、猪笼草 叶的显微结构 叶的来源:茎尖生长锥后方的叶原基 双子叶植物叶的构造 叶柄的构造 与茎相似,外为表皮,内为皮层 2.次生韧皮部是由筛胞,韧皮薄壁细胞和韧皮射线组成,无筛管,伴胞和韧皮纤维。 3.常有树脂道,存在于皮部,韧皮部,木质部,髓,髓射线中 叶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一叶的组成 完全叶:具备叶片叶柄托叶三部分的叶 不完全叶:缺少叶片叶柄托叶中任意一部分或两部分的叶 1.叶柄,支持叶片,圆柱形,半圆柱形或稍扁平,形态各异:叶囊状,叶鞘。 2.托叶,叶柄基部的附属物,成对生于叶柄基部两侧 3.叶片,叶形,叶端,叶基,叶缘,叶脉。 二.叶的形态 1.叶片的全形:心形,菱形,三角形,倒心形。圆形等 叶片的形态主要根据叶片长度和宽度的比例以及最宽处的位置来确定。 2.叶端:叶片的顶端称作叶端,有渐尖,急尖,钝形,短尖,倒心形等。 3叶基:主要的形状有渐尖,急尖,钝形,心形还有耳形,箭形,偏斜型等。 4叶缘:叶片的边缘称作叶缘,常见的有全缘,波状,牙齿状,锯齿状等。 5叶片的分裂:羽状,掌状,三出分裂 浅裂:裂深小于四分之一 深裂:裂深大于四分之一 全裂:裂深几达主脉基部或两侧,形成数个全裂片 叶片的构造 两面叶:叶的上下两面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上有明显区别的叶。如冬青 等面叶:叶片在形态上和内部构造上无明显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如番泻叶。 表皮:上表皮、下表皮 叶的表皮具有较多气孔,下表皮较上表皮多。 (2)叶肉:位于上下表皮之间,含有叶绿体的薄壁细胞组成,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 栅栏组织含大量叶绿体,海绵组织含叶绿体较少。 叶脉:具有输导和支持作用。分主脉及各级侧脉。主卖和大的侧脉是由维管束和机械组织组合而成的。 单子叶植物叶的构造 1.表皮:有长细胞和短细胞之分。 2.叶肉:无明显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区分。 3.叶脉:维管束为有限外韧维管束。 花 通常所讲的花,是指被子植物的花。花是由花芽发育而成。 一.花的组成和形态:组成 花萼是一朵花中所有萼片的总称,位于花的最外层,通常为绿色,叶片状的萼片组成。花冠是一朵花所有花瓣的总称,位于花萼的内侧,通常具有各种鲜艳的颜色。1.蝶形花冠:花瓣5片,相互分离,上面最大称为旗瓣,侧面两片较小的称翼瓣,下面两片最小为龙骨瓣2.十字形花冠:花瓣4片,相互分离,两两相对而上部外展呈十字形3.唇形花冠:合生呈二唇形,下部筒状,上唇常2裂,下3。4.管状花冠:即筒状花冠,大部分呈细管状5.舌状花冠:花冠基部合生呈短筒状,上部向一侧延伸平展呈扁平舌状。6.漏斗式花冠:花冠合生,花冠筒较长,自基部向上逐渐扩大到漏斗状。7.钟状花冠:花冠合生,花冠筒较短而宽,上部扩大呈钟状8.坛状花冠:即壶状花冠,花冠合生,靠下部庞大呈圆形或椭圆形,上部收缩成一短颈,顶部裂片向外展。9.辐状花冠:即轮状花冠,花冠合生,花冠筒很短,裂片呈水平状展开,形如车轮单体雄蕊:雄蕊的花丝连成一束二体雄蕊:连成两束多体雄蕊聚药雄蕊 雌蕊群位于花的中央部位。分为柱头,花柱,子房。 胚珠在子房内着生的部位为胎座,胎座的类型:边缘胎座:单心皮雌蕊,子房一室侧膜胎座:合心皮雌蕊,子房一室中轴胎座:合心皮雌蕊,子房多室特立中央胎座:合心皮雌蕊,子房一室基生胎座:单心皮或合心皮雌蕊,子房一室顶生胎座:单心皮或合心皮雌蕊,子房一室 三.花程式花程式是用字母,数字和符号来表示花各部分的组成,排列,位置和彼此关系。P-花被K-花萼C-花冠A-雄蕊群G-雌蕊群 1-10-花各部分数目>10或不定-缺少/退化-0 雌蕊右下角的三个数字分别表示心皮数,子房室数,每室胚珠数,数字间用“:”相连,“”-辐射对称花,“”-两侧对称花,“”-两性花,“”-雌花,“”-雄花,-互相联合,“+”-轮数或组数,G-子房上位,G-子房下位,G-半下位。 花序是指花在花序轴上的排列方式和开放顺序。花序分为:无限花序和有限花序。 果实果实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器官。果皮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 果实类型:单果,聚花果,聚合果。单果:肉质果,干果。干果:裂果,不裂果。肉质果:浆果核果梨果:假果,可食用部分来自花托,萼筒柑果:具有多分枝纤维束,内壁生有囊状毛瓠果:假果裂果:蓇葖果荚果角果蒴果不裂果瘦果坚果翅果胞果聚合果:聚合蓇葖果聚合瘦果聚合核果聚合坚果聚合浆果聚花果又称复果 几个名词: 1、孢子植物指植物用孢子进行有性生殖,不开花结果,故称孢子植物或隐花植物,包括从藻类植物到蕨类植物。 2、种子植物指植物有性生殖开花结果,并产生种子,故称种子植物或显花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低等植物指植物在形态上无根茎叶的分化,构造中无组织分化,生殖器管是单细胞,合子发育不经过胚的阶段,称为低等植物或无胚植物。从藻类植物到地衣类植物。 4、高等植物指植物在形态上有根茎叶的分化,构造中有组织分化,生殖器管是多细胞,合子发育在母体内发育形成胚,称为高等植物或有胚植物,从苔藓植物到被子植物门。 5、颈卵器植物指植物在有性生殖过程中,配子体上产生精子器和颈卵器,主要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 6、维管植物指植物体具有维管系统,从蕨类植物到被子植物门。 低等植物特征: 1、植物体构造简单,为单细胞、多细胞群体及多细胞个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2、生殖“器官”一般由单细胞构成。 3、有性生殖时产生单细胞的生殖器官,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或受精卵,萌发成新的植物体,而无胚的阶段。因此,也称无胚植物。 4、多生活在水中或阴湿的环境。 高等植物特征: 1、植物体的复杂化。 有根、茎、叶的分化。 植物体内部结构上有了组织的分化,产生了维管系统,有利于水分等物质的输导。 2、形成了多细胞的生殖器官,发育高等类群产生了花、果实、种子。 3、受精卵结合形成胚,由胚发育成新个体,所以高等植物又叫有胚植物。 4、适应能力增强,特别是对陆地环境的适应。如维管系统产生、气孔的产生、花粉粒萌发形成花粉管完全脱离水生环境。 真蕨亚门 孢子体发达,有根茎叶分化。 根为不定根。茎为根状茎;中柱类型:原生中柱、管状中柱、网状中柱; 叶:大型叶,幼叶拳卷。分化为叶柄与叶片。 单叶或复叶:单叶叶片不分裂或浅裂;复叶叶片多分裂或叶柄上生有分离的小叶。孢子囊聚集为各式孢子囊群。 真蕨作为蕨类的代表植物,世代交替非常明显。从合子起,染色体是2N,便是孢子体世代开始。孢子体具明显的根、茎、叶,能进行独立生活。 裸子植物概述 裸子植物是一类既保留着劲卵器,又能产生种子,并具维管束的种子植物,是介于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之间的一类维管植物。 一、植物体特征: 1、孢子体: 特别发达,多年生的木本植物;具有形成层和次生结构; 木质部只有管胞而无导管,韧皮部有筛胞而无筛管和伴胞。 2、胚珠与种子: 胚珠裸露,产生种子;种子裸露于心皮上; 孢子叶大多数聚生成球果状,称孢子叶球。孢子叶球通常单性,同株或异株。 配子体退化,具有颈卵器:完全寄生在孢子体上; 大多数种类雌配子体中尚有结构简化的颈卵器; 精子通过花粉管到达胚囊与卵结合,花粉管的产生,使受精作用摆脱水的环境。 4、具多胚现象: 由于一个雌配子体上的几个或多个颈卵器的卵细胞同时受精,形成多胚,或者由于一个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分裂为几个胚,即裂生多胚现象。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孢子体高度发达,配子体进一步简化。具有高度特化的真正的花。具有独特的双受精现象。胚珠包被在心皮形成的子房内。具有更高度的组织分化,生理机能效率高。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主要区别 植物体 花 心皮 裸子植物 木本 多单性 不包卷,无封闭的子房 果实 胚珠 无真正的果实 裸露在心皮上 输导组织 木质部为管胞, 韧皮部为筛胞 双子叶植物胚具2片子叶主根发达,多为直根系茎内维管束作环关排列,具形成层叶具网状脉花部通常5或4基数花粉具3个萌发孔单子叶植物胚内仅含1片子叶主根不发达茎内维管束散生,无形成支,常不加粗叶常具平行脉或弧形脉花部常3基数,绝无5基数花粉具单个萌发孔 桑科 特征: 1. 木本,稀草本和藤本,常有乳汁。 2.叶多互生,托叶细小,常早落。 3.花小,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集成葇荑、穗状、头状或隐头花序花单被,常45片,雄蕊与花被同数且对生,雌花花被有时呈肉质,子房上位,2心皮合生1室1胚珠。4.果为聚花果。 蓼科多为草本,茎通常具膨大的节。 叶为单叶互生,托叶包于茎节形成托叶鞘。 花两性,稀为单性,辐射对称;总状、穗状或圆锥状花序;子房上位,1室。 瘦果或小坚果,常包于宿存花被内。胚乳丰富。 十字花科特征: 草木叶互生,无托叶。 大多数为导管大多数为筛管 由子房发育成果实 包被于子房之内 被子植物 木本或草本 两性或单性 包卷而成子房 两性花,辐射对称,多成总状花序。 花瓣4,十字形排列。 四强雄蕊,子房上位,2心皮合生,假隔膜分成2室,侧膜胎座。 长角果或短角果。 豆科 特征:木本、草本或藤本。根部常有根瘤。 叶互生,多为羽状或掌状复叶,少为单叶;多具托叶和叶枕。 花两性,花萼5裂,花瓣5,通常分离。A10,二体雄蕊,稀多数;心皮1,子房上位,1室,边缘胎座荚果,种子无胚乳。 伞形科 特征:1、草本,常含挥发油,茎常中空,有纵棱。 2、叶互生,叶柄基部扩大成鞘状。 3、花小,两性或杂性,多辐射对称,多为复伞形花序,稀为单伞形花序。 4、花瓣5,雄蕊5;子房下位,由2心皮合生,2室,每室1胚珠,花柱2;花萼与子房贴生,萼齿5或不明显。5、双悬果。 唇形科 特征1. 常为草本,多含挥发油而有香气。茎呈四棱形。2. 叶对生。 3. 花两性,两侧对称,成轮伞花序,常再组成总状、穗状或圆锥状的混合花序;花萼5,宿存;花冠5,唇形;雄蕊4,2强。 4. 雌蕊由2心皮组成,子房上位通常4深裂形成假4室,果实为4枚小坚果。 菊科特征; 1、常为草本, 有的种类具乳汁或树脂道。 2、单叶互生,少数对生,无托叶。 3、头状花序,被总苞围绕。 4、花萼退化成冠毛状、鳞片状、刺状或缺如;花为管状花,舌状花,或仅1种,稀单性或中性;K常变成冠毛、针状或鳞片状、或缺;花冠合瓣。 5、花药结合成聚药雄蕊,连成管状包在花柱外面,子房下位,柱头2裂。6、瘦果。 禾本科 形态特征 1、多为草本,少木本。地上茎中空,节明显,特称为秆。 2、单叶互生,通常由叶鞘、叶片、叶舌组成;叶鞘抱茎一侧开裂,叶片长条形,平行叶脉。 3、花小,两性,辐射对称;花序多种,由小穗集 成,小穗的主干称小穗轴,基部有外颖和内颖,小花外包有外稃和内稃;雄蕊通常3枚,花丝细长,花药丁字着生;子房上位,23心皮组成1室,1胚珠,花柱2,柱头常羽毛状。4、颖果。种子富含淀粉质胚乳 天南星科特征: 1、多年生草本,常具块茎或根状茎;热带少数为藤本。 2、单叶或复叶,叶柄基部常具膜质鞘;网状脉。 3、花小,两性或单性;肉穗花序,具佛焰苞。单性者雌雄同株或异株。无花被;两性花具花被片46。 4、雄蕊18,常愈合成雄蕊柱;子房上位,由1数心皮组成1数室,每室1数枚胚珠。 5、浆果,密集于花序轴上。 百合科 植物特征:1、常为多年生草本,少数灌木,具鳞茎或根状茎。 2、单叶,互生或基生,少数对生或轮生。 3、花两性,辐射对称。 4、花被6,花瓣状,2轮排列,分离或合生。 5、雄蕊6枚;子房上位,3心皮合生成3室,中轴胎座,胚珠常多数。6、蒴果或浆果。 兰科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陆生、附生或腐生。常具根状茎或块茎。单叶互生,常具叶鞘。 花两性,两侧对称;花被片6,排成2轮,外轮3片称萼片,上方中央1片称中萼片,下方两侧2片称侧萼片;内轮侧生的2片称花瓣,中间的1片称唇瓣,常特化成各种形状;雄蕊与雌蕊合生成合蕊柱;花粉形成花粉块,雄蕊与柱头之间有1突起。子房下位,3心皮1室,侧膜胎座。蒴果。种子极小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