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经济师考试初级 工商管理复习笔记.docx

    • 资源ID:3124965       资源大小:56.35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经济师考试初级 工商管理复习笔记.docx

    经济师考试初级 工商管理复习笔记初级工商第一章 工商企业的概念与特征 工商企业的概念与特征 工商企业的形成与发展 1、企业的概念及5个方面的意义 企业是 以盈利为目的,依法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满足社会需要的经济活动,实行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这一概念大致包括几个方面的含义: 1)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源。 2)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 3)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 4)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5)企业是一个独立的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相应民事义务,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 2、企业的形成 企业和市场一样,都是自由配置的方式。企业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企业方式进行资源配置,要比单纯依靠市场方式来进行资源配置更有效率,企业是市场的替代物。关于企业的形成,普遍认同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工理论和新制度学派的交易费用理论。3、企业的发展 3个主要时期 1)手工生产时期。 2)工厂生产时期。 3)企业生产时期。 企业发展的2个基本要求和2个路径 1)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第一,经营体制。企业经营体制,是指能够有效的协调市场需求和市场生产经营的综合体系,包括动力机制、调节机制、约束机制、发展机制。 第二,企业素质。 2)企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第一,技术进步。 第二,多样化经营。 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关系 工商企业的基本构成要素 1、企业要素的概念 2、企业要素构成的12个方面 这个要素的“集合”至少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技术、知识、时间、空间、市场、客户、环境、管理等12项内容。 工商企业的优势与劣势 企业的优势: 1)在生产和技术方面能够进行有效分工和写作,创造新的生产力。 2)节约费用。 3)减少机会主义行为。 4)惊醒有效控制的手段更多。 5)解决冲突的机制更有效。 6)能实现良好的沟通。 企业的弱势: 1)信息传递缺失。 2)监督成本增加。 3)激励机制效力减弱。 4)官僚失灵现象产生。 工商企业制度的类型 主要类型 1、按投资主体化分: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股份所有制企业、民营企业 2、按企业产权的组织形式划分:单个业主制企业、合作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3、按实体的集约程度划分:单一企业、多元化企业、经济联合体企业、企业集团 4、按企业从属的行业划分: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金融企业、其他类企业 5、按企业规模划分:特大型企业、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 6、按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划分:劳动密集型企业、资金密集型企业、知识密集型企业 - 1 - 7、按企业同外国资本联合方式划分:合资经营企业与合作经营企业 工商企业制度的类型与特征 企业制度的概念 企业管理制度是指以产权制度为基础和核心的企业组织和管理制度。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有:企业的产权制度、企业的组织制度、企业的管理制度。 企业制度的类型及其特征 市场经济在其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在国际上逐步形成了三种基本的企业制度,即单个业主制企业,合伙只企业、公司制企业。 现代企业制度 1.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 对现代企业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和理解: 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企业体制 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 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有生有死的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各类企业改革的共同方向 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组织形式是多样化的。 2.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3.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一、工商企业的基本职能 把国家和顾客需求转化为企业要求并予以满足。 确保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努力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持续改进组织的管理体系,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 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资源,使企业和相关方受益。 确保国家财政收入,逐步增加员工收入。 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员工队伍素质。 注重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 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 二、工商企业的经营目标 企业具有经济性、社会性、独立性、盈利性等四个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的经济性和社会性。这两个重要特征决定了企业目标的双重性,企业的双重性木目标是指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得利润。 三、工商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和增加社会福利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工商企业管理的概念、性质与职能 一、工商企业管理的概念 任何管理都是在一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即在一定的生产料所有制的条件下进行的。 任何管理都是在特定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既有管理的共性,又有国情和文化的特殊性。 企业管理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即依据一定的管理原理、原则和方法进行。 企业管理的对象是企业中的人和物及其经济活动,即企业管理者既是对工作的管理,又是对人的管理,同时又是对企业的人、物及经济活动的全部要素的系统管理,反映了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企业管理是通过管理的职能实现的,即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的活动过程来完成。 企业管理的目的是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即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出产。 企业管理的目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要随着企业内外部情况的变化而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和手段。 二、工商企业管理的基本性质 企业管理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具有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关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又具有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屙眭。 - 2 - 企业管理二重性。是由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所决定的。企业的生产过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它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过程。 三、工商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 企业管理职能是指企业管理这为了实行有效的管理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能。 3.物资定额 4.流动资金定额 5.费用定额 6.期量标准 在制定定额时,首先要做到及时、科学、全面;其次,在定额实施中要维护在企业管理的实施过程中,一般有以下几项具体职能: 1.计划职能 2.组织职能 3.指挥职能 4.控制职能 5.协调职能 6.激励职能 企业管理的各项职能不是孤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计划是前提,提供目标和标准;组织是保证,提供计划实施的组织机构和气氛;指挥使手段,是实现计划目标的必要途径,协调和控制则分别解决计划和目标实施中的增效和实效问题;激励则是完成一切管理任务的基础和动力。 工商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 一、标准化工作 标准是指对在企业经济、技术,管理活动中,具有多样性和相关性特征的重复发生的对象,以特定程序和特定形式颁发的统一规定。 1.技术标准 2.管理标准 3.工作标准 二、定额工作 定额是企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企业资源的消耗,利用和占用的标准。 1.劳动定额 2.设备定额 定额的严肃性,就必须坚决贯彻执行;最后,严格考核并适时修改定额,保证其合理性。 三、计量工作 1.计量技术 2.计量管理 四、信息工作 信息工作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料、数据的收集、处理、存储和利用等一系列工作。 信息工作一般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要资料、数据的收集、处理、传递、存储等管理工作。企业信息按照其来源的不同可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内部信息来源于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各项专业管理的原始记录、台账、统计报表和统计分析等。外部信息来源于企业外部环境,主要是指各种经济、科技、技术情报的收集。 五、规章制度 企业的规章制度是用文字的形式对企业各项工作的要求所作的规定,是全体员工行动的准则。企业的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律,它协调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企业的规制制度很多,但大同小异,主要有三种类型。 1.基本制度 2.工作制度 3.责任制度 六、职业培训 1.职业培训的含义 企业的职业培训,是指按照企业内部各岗位的“应知”与“应会”的要求,对在职员工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通过业余或脱产的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文化知识、业余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能力教育和素质培训。 - 3 - 2.职业培训的分类 职业培训的对象为企业的全体员工,培训的具体内容因岗位而已,大体可分为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和工人培训三类。 初级工商第二章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一、劳动分工与专业化 分工、专业化与协作 按照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的顺序,第一种专业化形态是部门专业化,第二种是产品专业化,即以完整的最终产品为对象的专业化;第三种是零部件专业化;第四种是工艺专业化,即专门进行产品或零部件加工和操作的专业化;第五种是生产服务专业化,即处于直接生产过程之外的,但又为生产过程服务的那些职能的专业化。 分工协作与生产效率 1.企业内分工可以减少企业投入和增加产出,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第一,分工可以使劳动者的劳动技巧获得提高 第二,分工能减少劳动转换时间 第三,分工促进了先进劳动工具和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第四,分工便于对生产要素进行重组,从而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优势。 2.分工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的经济效率 第一,企业的专业化经营可以使各企业专门生产一种产品和服务,从而可以使企业家的智慧和精力更加集中,使产品和服务精益求精,以便赢得顾客,提高市场占有率,贯彻分工的原则,使专业化经营的企业可以更好地改进技术,节约原材料和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市场通过价格竞争机制优胜劣汰,促使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降低成本和产出,并在竞争中达到社会各产品生产的最佳比例。 二、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三、集权与分权 集权与分权 1.集权与分权的含义 2.集权与分权程度的主要标志 决策的频度 决策的幅度 决策的重要性 对决策的控制程度 3.影响集权与分权程度的主要因素 决策的代价 决策的影响面 组织的规模 主管人员的素质与数量 控制技术的完善水平 环境影响 授权 1.授权的含义 2.授权的基本原则 视能授权 明确授权范围 不可越级授权 适度授权 适当控制 四、直线与参谋 直线关系及其特点 参谋关系及其特点 五、部门化 企业部门的基本含义 部门是指企业中主管人员为完成规定的任务有权管辖的一个特定领域。现代企业部门划分的主要方法 职能部门化 产品部门化 区域部门化 - 4 - 其他方法 六、企业组织设计的任务、依据和原则 企业组织设计的基本任务 企业组织设计的主要依据 企业战略 一、非正式组织及其特征 非正式组织的形成 1.非正式组织的基本含义 非正式组织是指企业中的人们在共同工作中主要因感情关系、共同的厉害关企业环境、 企业技术 企业发展阶段 企业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统一指挥的原则 权责对等的原则 分工与协作的原则 精简的原则 企业组织结构形式与选择 一、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直线制 职能制 直线职能制 矩阵制 事业部制 网络结构 企业集团结构 二、企业组织结构形式的选择 企业的生产技术和工艺 企业规模 企业经营发展战略 企业所处的环境 企业文化 非正式组织的管理 系,以及同兴趣而逐步形成的具有共同行为倾向的群体。 2.非正式组织的一般形式 联谊型非正式组织 同利型非正式组织 嗜好型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的一般特征 组织形式的自发性、主动性和渐进性。 组织成员关系的情义性和非等级性。 组织行动的互助性,倾向性和非标准性。 组织权利的个性化和稳定化。 二、非正式沟通网络 三、非正式组织的管理 正确认识非正式组织 正确引导非正式组织 在无害支持中融入其中。 实施以引导为核心的“管理”。 积极防治非正式组织的消极作用。 企业组织变革 一、企业组织生命周期 企业组织生命周期的含义 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演进与组织特征 企业的创业阶段 企业的集体化阶段 企业的规范化阶段 企业的精细阶段 - 5 - 二、企业组织的基本动因 企业组织变革的基本原因 企业变革的外部驱动因素 技术 政治、法律 经济 社会 企业变革的内部驱动因素 企业目标的选择与修正 组织职能的转变 企业成员内在动机与需求的变化 三、企业组织变革的先兆 1.企业决策效率低下或经常出现决策失误 2.企业沟通渠道不畅 3.企业的组织职能难以正常发挥 4.企业缺乏创新 四、企业变革的战略类型 1.技术变革 2.产品与服务变革 3.战略与结构变革 4.文化变革 五、影响企业成功变革的因素 1.企业战略 2.企业成长 3.社会发展 4.技术创新 5.企业文化 初级工商第三章 市场营销概述市场营销概述 市场营销含义 1、定义 2、营销观念的演变 生产观念 “生产什么,就卖什么” 产品观念 “以产定销” 销售观念 “卖什么,就让人买什么” 市场营销观念 “一切从顾客出发,顾客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 社会营销观念Social Marketing Concept认为市场营销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并由此获得企业的利润,而且要符合消费者自身和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要正确处理企业利益、消费利益与社会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 市场营销的6大功能与3大作用 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具有六个方面的功能 1交换功能。 2物流功能。 3产品分类功能。 4融资功能。 5信息功能。 6承担风险功能。 市场营销的作用: 1指导企业决策 2开拓市场 3满足消费者需要 市场营销管理的4个环节和8项任务 市场营销管理的4个环节 1发现和分析市场机会。 2选择目标市场。 3制定营销战略。 4实施与控制营销战略。 市场营销管理的8项任务: - 6 - 环境分析与市场定位 环境分析 市场营销的微观环境是指对企业服务能力构成直接影响的各种力量。 1、微观环境的5大要素 企业。 营销中介。 顾客。 竞争者。 公众。 2、宏观环境的6大要素 宏观环境是指那些给企业造成市场机会和环境威胁的主要社会力量,是不可控的变量。 人口环境。 经济环境。 自然环境。 科学技术环境。 政治法律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 市场细分 1、市场细分的定义:是指按照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把某一产品或服务的整体市场划分为不同的分类市场。 2、市场细分的依据:在依据一定的细分变量来进行。主要有:地理变量,即把市场分为不同的地理区域如国家、地区、省市等;人口变量,是按不同的人口统计要素来划分消费者群体,如年龄、性别、国籍等;心理变理,是殷实消费者的心理特征来划分市场,涉及生活方式、个性购买动机等;行为变量,反映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特征。包括购买时机、可进入性、可赢利性、稳定性。 3、市场细分的目的 目标市场 1、经营目标市场的5种模式 目标市场是指企业营销活动所要满足的市场,是企业为实现预期目标而需要进入的市场即企业的服务对象。 经营目标市场的5种模式 市场集中化模式,即企业只选取一个细分市场,只生产一类产品,供应单一的顾客群体。规模较小的企业通常采用这种模式。 产品专业化模式,即企业吸生产一种产品,向所有的顾客销售这种产品。 市场专业化模式,即企业专门经营为满足某一客户群体所需要的各种产品。 选择专业化模式,即有选择地进入几个不同的、相互联系较少的细分市场,为不同的顾客群体提供不同性能的同类产品。 市场全面化模式,即企业全方位地进入各个细分市场,为所有顾客提供他们所需的性能不同的系列产品。这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运用的模式。 2、确定目标市场的3种策略 无差异性营销策略,即企业把整个市场看作是一个无差异的整体,认为消费者的某种需求基本上是一样的,可以作为一个同质的目标市场加以对待,忽略其不明显的差异,以求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尽可能多的顾客的需求。 差异性营销策略,即把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需求与愿望大致相同的细分市场,然后根据企业的资源及营销实力选择几个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并为目标市场制定特别的营销组合策略。 集中性营销策略,即企业不把目标放在整体市场上,而是选择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作为营销目标,然后集中企业的优势进行生产和营销。 市场定位的3种策略 避强定位策略 迎头定位策略 重新定位策略 市场营销策略 产品策略 1、产品的5个层次 核心层。 形式层。 期望层。 - 7 - 延伸层。 潜在层。 2、产品组合 产品组合与产品线 优化的3种方式:1扩大产品组合2缩减产品组合3延伸产品线。 3、产品生命周期对应的不同营销策略 价格策略 定价目标是企业通过制定一定水平的价格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 1、5种定价目标: 利润目标 销售额目标 市场占有率目标 价格竞争目标 价格稳定目标 2、3种定价方法: 成本导向定价法 需求导向定价法 竞争导向定价法 3、5种定价策略 心理定价策略 折扣定价策略 地区定价策略 促销定价策略 新产品定价策略 渠道策略 1、营销渠道:产销过程中的供应商、生产者、商人中间商、代理商、辅助商、及最终用户等 2、分销渠道:不包括供应高和辅助商。 3、3种全新的市场营销渠道 垂直分销系统 水平分销系统 多渠道分销系统 4、营销渠道系统的设计需要3个步骤 明确渠道目标 确定交替方案 评估渠道方案 促销策略 1、促销 2、促销组合: 人员促销 广告 营业推广 公共关系 3、促销策略 推动策略 拉动策略 品牌与品牌战略概述 品牌 1、概念及涵盖的6层含义 品牌是指企业及其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综合标识,包含名称、属性、商标、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方式等多种因素,蕴涵企业及其商品或服务的品质和声誉。 品牌涵盖的6层含义:1属性2利益3价值4文化5个性6使用者。 2、品牌的6种特征:1识别性2象征性3排他性4风险性5工具性6价值性 3、品牌分类的10个角度:1按辐射区域分类2按市场地位分类3按生命周期分类4按价值指向分类5按使用主题分类6按不用途分类7按价格定位分类8按不同属性分类9按知名度分类10按所处行来分类 品牌的作用 1、对企业的5个方面作用:1存储功能2维权功能3增值功能4形象塑造功能5降低成本功能 2、对消费者5个方面作用:1识别功能2导购功能3降低购买风险功能4契- 8 - 约功能5个性展现功能。 名牌的7种效应: 1.聚全效应2.磁场效应3.衍生效应4.内敛效应5.宣传效应6.带动效应7.稳定效应 品牌战略及其6个方面体现 企业推行品牌战略能唤醒企业员工的质量意识,增强质量观念,有利开提高员工素质;能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完善,推动企业技术革新的经济营体制改革,优化生产组织结构。 品牌战略的内括品牌化决策、品牌模式选择、品牌识别界定、品牌延伸规划、品牌管理规划与品牌远景设立六个方面 品牌战略的3种优势 1品牌战略可以使企业明确竞争的焦点 2品牌战略可以使创新更加具有价值 3品牌战略可以使营销宣传更加有效 品牌战略的实施 品牌打造 品牌名称创意的原则: 1易记性 2易懂性 3相关性 4个性化 5适应性 6合法性 2、打造品牌的18种方法 1扩展法2收缩法3公关法4广告法5词汇法6信誉法7质量法8类目法9命名法10通用法11通用法12副品牌法13同族法14外形法15颜色法16连贯法17变化法18单一法 品牌战略类型 1、单一品牌 2、主副品牌 3、多品牌 品牌维护 1、3种品牌保护的方法:1法律保护2政策支持3企业维护 2、品牌完善 质量管理是企业的生存之道,品牌是企业的效益之源 品牌CI导入是指企业有意识、有计划地向社会公众主动地展示与传播自己的特征,使公众在市场环境中对该企业有一个标准化、差别化的印象和认识,以便更好地识别并留下良好的印象。 品牌诚信是联系消费者和企业的纽带 品牌管理品牌管理组织的建立是进行品牌管理的第一步,在现代企业组织架构中,品牌管理机构对于一个企业的品牌管理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品牌管理机构配置模式有品牌经理制、品牌管理委员会等 品牌创新的3种方式:1技术创新2管理创新3文化创新 品牌拓展 1、品牌延伸 2、差异化竞争 3、磁场效应和光环效应 4、导入新产品 5、决胜未来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 初级经济师工商专业第四章 厂址选择 1、5项主要考虑因素: A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 B接近客户,交通便利通讯方便,实现市场和客户的需求 C资源的充分获取和利用,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D气候、地质、水文等 E长远发展的余地 2、厂址选择的4个主要步骤: A确定选址目标 B收集数据 - 9 - C评价候选方案 D选定最终厂址方案 空间组织的原则与形式 1、生产过程空间组织的3项原则: A有利于企业内各项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提高经济效益. B有利于安全生产保证,有利于职工的身心健康,满足“三废”处理要求. C有利于合理利用空间,防止浪费、减少运输空间. 2、生产过程空间组织的4种形式 A工艺专业化布置 B对象专来化布置 C混合式布置 D固定布置 生产过程组织概述 生产组织的概念及必要性 1、生产组织:是指工业企业生产活动中组织工作的通称。狭义的生产组织指按照生产要求对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生产要素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合理安排和组织。 2、生产组织的必要性:企业生产组织科学合理,是顺利进行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节约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前提条件. 生产过程的概念及构成 1、生产过程:生产过程即生产系统的运行会过程,是每一个工业企业最基本活动的过程。 2、生产过程的构成: A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B基本生产过程 C辅助生产过程 D生产服务过程 基本生产过程是核心,生产技术准备过程是重要的前提,辅助生产过程和生产服务过程为基本生产过程服务,并且为更好地基本生产过程创造条件 生产过程组织的概念及合理要求 1、生产过程组织是指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对生产系统内所有要素在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安排的设计。 2、生产过程组织的合理要求:1连续性原则2比例性原则3节奏性原则4准时性原则5柔性原则 生产类型 1、大量生产类型是指生产的产品大而品种少,经常重复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类似的产品的一种生产类型。 2、成批生产类型是指产品产量较少,品种较多,专业化程度较低的一种生产类型。 3、单件生产类型是指生产的产品品种繁多,而每一种产品仅生产一台的生产类型。 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顺序移动方式 平行移动方式 平行顺序移动 三种移动方式的比较 生产过程组织的目的是为了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合理地组织生产过程,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周期,加速资金周转,降低产品成本。 生产线组织 流水生产线组织 1、流水生产线的特征: A流水生产线按对象专业化原则组织,线上的加工对象是固定,工作地的专业化程度较高,因此流水率生产线一般具有较高的生产率 B线上的设备和工艺、装备是针对加对象的工艺要求配置的,一般能封闭地完成加工对象的全部生产工艺; C流水线的各个工作地按工艺过程的顺序排列,前后工序在空间紧密衔接,工件沿流水、线作单向流动,运输距离短,生产过程的连续 D经过周期化工作,线上各道工序具有大体相等的生产率,且使各道工序的加工时间等于或接近于流水线的节拍,或与节拍成整数比 - 10 - 2、流水线的分类: 3、组织流水生产条件: 自动线组织 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的内容、要素 1、安全生产含义、特点、基本方针 A安全生产 B安全生产的特点:1预防性2长期性3科学性4群众性 C安全生产基本方针是劳动过程中做好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强调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五要素 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 A认真学习、研究、领会掌握和坚决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生生产、劳动保护法令、法规、规范、条例、标准和命令。 B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和战略方针; C根据企业具体情况组织制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D经常进行切实有效的安全生产教育; E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坚决做到四不放过; F对安全生产设施、劳动保护用品及其他安全生产用品使用要到位; 五要素: A安全生产文化 B安全生产法制 C安全生产责任 D安全生产科技 E安全生产投入 清洁生产与5S管理 清洁生产 1、定义: 2、目标:促进生产发展,满足人类需求,同时有效利用能源和物质,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客观局面。 3、特点: A清洁生产是降低消耗、预防污染; B要坚持从源头抓起,实行全过程控制; C是一个涉用面广、影响程度较大的问题; D是一个长期的动作过程; 5S管理的含义与内容 1、“5S”管理起源于日本,它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了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2、“5S”活动的内容和具体要求 A整理B整顿C清扫D清洁E素养 质量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 初级经济师工商专业第五章 质量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 一、质量的概念: 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的内涵是由一组固有特性组成,并且这些固有特性具备满足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所要求的能力。 质量具有1经济性2广义性3时效性4相对性 二、质量的特性 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 三、质量概念的发展 质量概念的发展:具有体表性的质量概念主要有:1符合性质量概念2适用性概念3广义质量概念 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一、质量管理的定义:质量管理是指从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 上述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质量管理是通过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为实现规定的质量目标进行质量策划; - 11 - 2、组织在整个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需要对诸如质量、计划、劳动、人事、设备、财务和环保等各个方面进行有序的管理 3、质量涉及组织的各个方面,是否有效地实施质量管理关系到组织的兴衰 二、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1、质量方针是指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2、质量目标是组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是组织质量方针的具体体现 三、质量策划 质量策划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发实现质量目标 四、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适用于对组织任何先是方面的控制,不仅仅限于生产领域,产品的设计、生产原料的采购、服务的提供、市场营销、人力资源配置,涉及组织内几乎所有的活动均适用。 五、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定义的关键词是“信任”,对达到预期质量的能力提供足够的信任。保证质量、满足要求是质量保证的基础和前提,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是提供信任的重要手段。 六、质量改进 作为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质量改进的目的在于增强组织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七、质量管理的发展 1、质量检验阶段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及作用 一、概念与作用 1、质量管理体系 2、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质量管理能提供持续改进的框架,以增加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机会;二是质量管理体系能向组织及其顾客提供信任,信任组织能够持续提供满足其要求的产品。 二、理论基础 1、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说明;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帮助组织增强顾客满意,从而组织带来最大的收益。 2、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 3、质量管理体系方法: A确定顾客和其他相关的需求和期望量 B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C确定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过程和职责 D确定和提供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资源 E规定测量每个过程的有效性的效率的方法 F应用这些测量方法确定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G防止不合格并消除其产生原因的措施 H建立和应用持续改进其产生原因的措施 4、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最高管理者通过其领导作用及各种措施可以创造一个充分参与的环境,使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在这种环境中有效运行。 5、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6、质量管理体系评价 7、持续改进用于质量管理体系时,其目的在于增加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机会。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8、统计技术的作用:用统计技术可帮助组织了解变异,从而有助于组织解决问题并提高有效性和效率。 9、质量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注点 10、质量管理体系与优秀模式之间的关系 ISO9000体系标准 六西格玛的含义与管理流程 一、含义二、管理流程:六西格玛管理的基本内涵是提高顾客满意度和降低组织的资源成本。 1、界定 - 12 - 2、测量 3、分析 4、改进 5、控制 三、5大优势:六西格玛管理体系能够提升企业管理与产品质量水平,在满足需求的同时实现企业快速增长。 其优势在于: 1、是一种量化的综合管理方法 2、是一种目标管理方式 3、是一种主动改进型管理 4、是绩效管理 5、是一种文化管理 技术改造概述 初级经济师工商专业第六章 技术改造概述 、技术改造的含义和内容 一、进行技术改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走集约化经营、提高企业价值的必由之路。 二、技术改造的内容 广义的内容包括对企业进行整体性改造、改建和设备更新。狭义的内容是指局部的技术改造。 、技术改造的原则、基本程序 一、技术改造的原则必须遵循下六条原则 1、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并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 2、以内涵为主扩大再生产。 3、全面规划,首先抓好解决企业关键问题、薄弱环节和重点项目的技术改造,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 4、量力而行,从企业人力、财力、物力的实际出发。 5、以产品生产为主体,以工艺技术为基础,使各个方面工作协调配套。 6、把技术先进性、生产适用性、经济全理性结合起来。 二、技术改造的基本程序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程序: 1、调查本企业生产技术的历史和现状,剖析技术基础的优势和劣势,找出生产技术中的薄弱环节。 2、提出改造目标、方向、范围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3、提出改造方案,根据市场环境、内部条件,制定改造的各项目具体配套方案。 4、可行性研究,在事前对预投资期的各种建设方案、技术方案和生产经营方案的实施可能性、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调查分析。 技术改造方案选择 、技术改造规划 具体内容: 1、明确企业技术改造的战略目标、安排和实施步骤。 2、确定企业生产过程应达到的技术水平。 3、明确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的水平用指标。 4、通过技术改造研究室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能源和材料节约、利润、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应达到的水平及措施。 5、确定技术改造的重点、时间安排和进度。 6、实施上述事项必需的组织和技术措施、资金筹措和人员的培训。 技术改造项目的确定与可行性分析 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1、确定投资方向阶段 2、项目的初步选择阶段 3、项目拟订阶段 4、项目的评价的决定阶段由于企业技术改造较为复杂,涉及的问题多,政策性强,因而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经济评价难度较高。 设备更新与改造 设备寿命 设备寿命分为使用寿命、经济寿命和技术寿命 一、设备的使用寿命 - 13 - 二、设备的经济寿命 经济寿命是考虑设备的有形磨损,根据最小使用费用的原则确定的设备寿命。三、技术寿命 设备经济寿命也称:“最佳更新期”但这决不意味着设备一定要使用到经济寿命结束时更新才合理。 设备的更新 1、低劣化数值法 2、面值法 设备改造的内容:设备改造的内容很广泛,主要包括: 1、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实现数控化、联动化 2、提高设备功率、速度、刚度和扩大,改善设备的工艺性能 3、将通用设备改装成高效、专用设备 4、提高设备零部件的可靠性、维修性 5、实现加工对象尺寸公差的自动控制 6、改装设备监测监控装置 7、改进润滑、冷却系统 8、改进安全、保护装置及环境污染系统 9、降低设备原材料及能源消耗 10、使零部件通用化、系列化、标准化、提高“三化水平” 新产品开发 新产品开发战略的含义与特征: 一、新产品开发战略的含义 二、新产品开发战略的5项特征 1、全局性2、未来性3、系统性4、竞争性5、相对稳定性 新产品开发战略的4项基本类型 一、进取战略: 二、紧随战略: 三、保持地位战略: 四、冒险战略: 新产品开发的4种方式 一、自行研制开发: 二、引进开发: 三、结合开发: 四、合作开发: 新产品开发的组织 一、新产品开发组织活动的基本特点: 1、新产品开发组织活动是一个连续不断的信息输入和决策过程。 2、新产品开发组织活动是企业各部门、各层次有机配合、协调行动的过程。 3、新产品开发活动与现有产品生产经营活动有一定的差异性。 二、新产品开发典型的组织形式: 1、新产品委员会是由企业的最高管理层、各主要职能部门的代表和专家组成的一种临时性的新产品开发组织。 2、新产品部是企业特别设立的专门负责新产品开发工作的职能部门。 3、产品经理制是通过设立产品管理经理、新产品经理来实施新产品开发管理的组织形式。 4、创业小组又被称为任务小组、项目小组、风险小组等 工作分析 初级经济师工商专业第七章 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的概念与作用 一、工作分析的概念: 是指管理者了解企业内的一种职位信息和任职条件信息,并以一种格式把与这种职位有关的信息描述出来,从而使其他人能了解这种职位和人员需求的过程。 1、内容2、目的3、时间4、地点5、人员6、对象7、职责权限8、任职资格 二、工作分析的作用 1、工作分析为企业战略的落实和组织结构的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工作分析为企业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 14 - 3、工作分析为企业的员工招聘提供了明确的标准。 4、工作分析为企业的员工培训和开发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5、工作分析为企业的绩效考核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6、工作分析为企业制定公平合理的薪酬政策奠定了基础。 、工作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一、工作分析的步骤 1、准备阶段 A、确定工作分析目的 B、制订工作分析目的 C、组建工作分析小组 D、建立有效的沟通体系 E、确定调查和分析对象的样本 2、调查阶段 A、收集背景资料 B、收集基本数据与信息 C、收集工作任职者的意见和建议 3、分析阶段 A、审查工作信息 B、分析工作信息 4、形成结果阶段 5、应用反馈阶段 二、工作分析的方法 1、观察法 2、面谈法 3、问卷法 4、工作日志法 、工作说明书的编写 一、工作说明书的内容包括: 工作标识、工作概述、工作联系、工作职责、工作权限、绩效标准、工作条件、任职者资格及其他信息 二、工作说明书编写的原则: 1、逻辑性原则 2、准确性原则 3、实用性原则 4、完整性原则 5、统一性原则 三、工作说明书步骤 1、全面获取工作信息 2、综合处理工作信息 3、完成撰写工作说明书 员工培训 、员工培训的目的和培训 一、员工培训的含义: 二、员工培训的目的 1、使新进入企业的院校毕业生符合职位要求。 2、使在岗员工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使员工实现自我价值、追求自我发展的愿望得以实现。4、使企业培育企业文化、统一员工理念的需要得以满足。5、使企业提升整体绩效、增强竞争优势的目的得以实现。三、员工培训的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 2、知识技能培训与企业培训兼顾的原则 3、全

    注意事项

    本文(经济师考试初级 工商管理复习笔记.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