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为而为知其不为而不为 湖南汉寿二中 吕琢.docx
-
资源ID:3121916
资源大小:41.5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知其为而为知其不为而不为 湖南汉寿二中 吕琢.docx
知其为而为 知其不为而不为 湖南汉寿二中 吕琢知其为而为 知其不为而不为 湖南汉寿二中 吕琢 今年暑假我参加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安排我进北京大学国学班学习国学经典四个星期,回到二中后又参加全国高中语文教师国培学习后,我总想写一点我的感悟,想了很久,于是就写下这个标题“知其为而为,知其不为而不为”,为了写这篇文章,我查阅了许多资料和书籍,把我学习的心得和感悟写了下来,整理如下: 知其不可为而为,成语解释:为:做。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指意志坚决或倔强固执 成语出处:郭沫若南京印象:“许多事情明明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但却丝毫也不能放松,不肯放松。”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用法:知其不可为而为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结构:偏正式成语。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孟子曰: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而不为,是谓君子为与不为之道也! 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一个民族得以兴邦的内脉,是一个民族的脊梁。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而精深,蕴含极具深邃的思想。儒、释、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思想体系,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不知不可为而为之,愚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贤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也”。 这体现着华夏民族这一优秀民族的精神,这是心灵之道的思想境界,儒家思想的精髓和思想之美在论语中体现。使人向善向上,在孤独求索寻求至真、至善、纯美的道路上始终饱有人性中最光辉闪耀品质。孔子在后世被尊为圣人,享有至上的尊荣,然而在其所生活的时代,他却是处处碰壁,甚至发出了“知我者其天乎”的感慨。论语记录了时人对孔子的评价: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我对孔子的认识却不怎么深刻,我只能概括了孔子一生的主流精神,即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和奋斗精神,又具有悲剧美的意蕴。孔子编订六经、广收门徒、周游列国,为的是实现他的政治理想。而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时代,他的政治主张并不为各国当政者所采纳,因此这只能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伟业。但孔子并没有放弃,靠的就是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孔子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原因之一也正是这种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文化品格。它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原始先民时期,是对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神话的一些著名篇章如山海经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舞干戚”等可以看作这种文化品格的最早源头。这虽然是神话传说,但反映的却是中国原始先民的意志品质,可以说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文化品格的先声。 记得我小时候削铅笔,刚开始我总想削成最尖的,结果往往折断。这给了我很深的教训,以后再削铅笔,我都会适可而止,不求最尖了。关于这个道理,老子在道德经中曾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意思是,对已贮满的器皿,不如停止不注;宝剑打磨得过于锋利,就不能长期保持。同理,如果一个人迫不及待地想将一件事做到完美极致,最后因过于强求,反而导致失败。世人往往忽视这一点,凡事总是求全求美,绞尽脑汁企图达到这个目标。其实,不论何事都应量力而行,因为有上坡就必然有下坡,也就是有上台必然有下台的一天,做官是一时,做人才是一辈子,事情到了一定限度必然发生质的变化。这就是“天道忌盈,业不求满”的真义。 古人云:“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君子做人做事知道那些事可以做那些事不可以做,当知道了解某件事可以做才去做,当知道某件事不能做就不去做,这就是君子做与不做某件事的标准和准则。 其实孔子在这里体现的是儒家的中庸之道,做事不强求不勉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有时往往是出于一种责任。面对选择无奈之举,是抛个人利益与身外的执着,是以失败来为自己的责任画个圆满的句号。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源于心中的希望,明知百分之几十九是失败,但却要为那百分之一的希望而战。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是自不量力之举,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大彻大悟而作出的英明抉择。是经过再三权衡利弊之后明智之举。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是为了一个结果,而是追求一个过程。聪明是一种生存的能力;而智慧则是生存的一种境界。世界上聪明人不多,估计十中有一;而智者就更罕见,估计百里无一。你看,连公认的智者苏格拉底都自认为,按照智慧的要求,自己是无知的。在现实生活中,不吃亏的是聪明人;而能吃亏的是智者。所以我领悟到:聪明是能力,智慧是境界;聪明得于遗传,智慧缘于修炼;聪明十中有一,智慧百里无一。“知其不可而不为”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凡是在做任何一件事时,遇到困难,我们不能一味的去追随,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换一种方式去思考,成功自然会被你抓住”! 聪明人渴望改变别人,让别人顺从自己的意志;而智者多能顺其自然。因此,聪明人的人际关系容易紧张,而智者的人际关系多和谐。聪明人多烦恼,失眠较普遍,因为聪明人比常人更敏感;而智者能远离烦恼,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物外之境界,因此智者吃得下、睡得着。所以聪明者多英年早逝,而智者无忧,故多长寿。不管做人还是做事,我们都要牢记为自己设定一个能力底限,不要苛求自己做勉为其难的事。挑水如同武术,武术如同做人做事,在制定目标时,一定不要脱离自己的实际情况,要循序渐进,逐步实现自己的计划,这样才能避免许多无谓的挫折。孔子之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众多优秀的代表人物身上集中体现出来。屈原和文天祥便是其中尤为特出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诗句是他们高洁品格、高尚人格的光辉写照。他们的言行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文化品格的突出表现,尤其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亡的重大关头,起到了重大的精神支撑作用,培养了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影响深远。 为人处世其实并没有什么秘诀,一个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克制!如果遇到宝物就想据为己有,有个念头就想立刻实现,投入所有的心力,最后肯定会过犹不及,精力全部透支耗尽,不出错误才怪!所以,我必须克制自己求大求全的心理奢望。我苦而不言,喜而不语,我苦而不言,喜而不语。短短两句,包括了做人之最高境界。为人要谦让,不傲慢自居。为人收敛,不大惊小呼;我受到伤害时,悲苦不已,,逢人便诉,泪涕涟涟,以博人之同情。或许起初,人们会为我抱不平,可是时日一久,不平已变为不屑,如果我依然的喋喋不休,抱怨不已。这时在同事的眼中,觉得竟是如此的不可思议。我明智的做法应该是:知其不可而不为。唯其如此,我才能在可为之事中有大作为。“知其不可而不为”绝不是一种退缩或逃避的消极行为,恰恰相反,这是一种以积极姿态避免不必要牺牲,迎接新的挑战的明智之举。与其说是别人让我痛苦,不如说是我自己的修养不够。修行,就是修炼一颗感恩的心。人,空手而来,空手而回,一切都是世界的恩赐。这些恩赐没有一样是坏的,我们该感激。感恩,感激痛苦让你觉醒;感激失败让你接近了真理;感激失去让你懂得了珍惜;感激生命给予你能量;感激成功让你感受了幸福。幸福是一种甜蜜的感受,只有善良的心才能感受到。我尊重别人的人格是一种敬佩,我尊重别人的能力是一种佩服. 无为者,浪费时间;忠诚者,遵守时间;投机者,等待时间;聪明者,积累时间;愚昧者,忽略时间;实干者,重视时间;浪荡者,践踏时间;勤奋者,抓紧时间;懒惰者,消磨时间;有志者,珍惜时间;谦虚者,赢得时间;乐观者,赞美时间;悲观者,叹息时间。 “知其为而为,知其不为而不为”,让我明白:欲成其大,首须志远。不为琐事所羁,不为蝇利所惑,不为暗局所迷,不较锱铢得失,不计当下成败,眼有大视野,胸怀大气魄;次须心高,不纠于情,不缠于人,能隐于市,可静于喧,控欲壑泛滥,防陋习滋生,神平气自和,心宁境自升;再须能舍,树高去繁枝,人立弃小我,放下什么,得到什么。生活简单让我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我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我才深悟生命之轻,轻若飞花,轻似落霞,轻如雨丝;因为简单,我才洞悉心灵之静,静若夜空,静似幽谷,静如小溪。我之所以快乐,并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乐观的心态来自宽容,来自大度,来自善解人意,来自与世无争。人生没有完美,想开了,想通了就是完美。只有内心安静祥和,我才不会被外界所左右。心如莲花,我的人生才会一路芬芳。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我修身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无论身处迷途绝境还是生活幸福安逸,我都在心中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因为我生活在现实层面,却有不满于现实层面,所以我思考思想的维度如何让我的精神层面、精神世界更为富足。 笑看花开是一种好心情,静赏花落是一种好境界。人生无尽的悲欢离合,不过是不同的心路,不同的历练,在落花的那一刹那,我从心底涌出千差万别的感受。现实生活中,只有那些道德高尚,智勇双全,作风务实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我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武夫精神中幡然醒悟“知其不可而不为,知其可为而大为”! 读史可以明鉴,可以知其为而为,知其不为而不为,在反观与自省中鞭挞我、提升我。我的人生将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