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九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专题《气象物候》导学案苏教课件(1).docx
-
资源ID:3116281
资源大小:39.5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九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专题《气象物候》导学案苏教课件(1).docx
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九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专题气象物候导学案苏教课件气象物候 1运用说明文的知识阅读看云识天气及大自然的语言这两篇文章。 2借助所提供的各种学习材料,积极思考,发现并研讨问题。 了解气象物候的基本知识。 3学习本专题的说明形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4学习谚语蕴涵劳动者的经验 三课时 第三课时 1对气象物候进行综合性学习。 2进行有关气象物候的谚语、诗词汇报,积累 3展望未来天气预测,提高写作水平 物候谚语 1、请你用物候知识解释“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现象。 2、古代诗词中常常写到梅雨。柳宗元写在广西柳州的梅雨诗说:“梅熟迎时雨,苍茫值小春。”杜甫写在四川成都的梅雨诗说:“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苏轼写在浙江湖州的舶趠风诗说:“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趠风。”请你用物候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3、小组比赛交流气象物候古诗词,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解释其中的物候规律。然后引导学生完成书后“讨论活动”一。 3、 教师小结,然后引导学生完成书后“讨论活动”三。 1 当堂练习 5、在学习“气象物候”专题的小组活动过程中,小明发现,在古诗文中有许多关于“雁”和“燕”的诗句,并且摘录了下来。请你帮小明解读出“雁”和“燕”在古诗文中各自的文化内涵。 课后作业 6、阅读下列诗句,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探究诗中蕴含的物候现象及其成因。 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7、夏天人们往往到下列地方去避暑,根据本课知识说一说为什么? 北戴河、大连、青岛 庐山、昆明 8、你还能说出一些诗歌中通过物候反映时令的诗句吗? 教学反思 2 第三课时 答案 物候谚语 蚯蚓路上爬,出门要赤脚; 蚱蜢扑脸,大雨不远; 蜘蛛添丝天放晴,蜘蛛结网大风起; 久雨闻鸟鸣,天空会转晴。 燕低飞,披蓑衣; 蚂蚁搬家,蛇过道,不久雨就到。 晴蜓高,晒得焦,晴蜓低,带蓑衣; 盐缸还潮,大雨将到。 成语:狂风暴雨 暴风骤雨 狂风大作 春风拂面 凉风习习 狂风呼啸 北风忽忽 绿草如茵 鸟语花香 鹅毛大雪 春暖花开风和日丽 皓月千里 秋高气爽 铄石流金 雪虐风饕 海市蜃楼 雨过天晴 电闪雷鸣 乌云密布 1、时逢盛夏,可是“天山”之上却依然白雪皑皑,只有寒冷,没有烂漫的鲜花,这是由于高下的差异。“天山”海拔甚高,气温自然偏低。 2、梅雨多发生在春夏之交,但各地 “入梅”的时间不一样。柳州、成都、湖州地点不同,入梅时间自然不同,梅雨期的长短也不一样。一般来说,梅雨“入梅期”是由南向而北逐步推进的。 3、八年级上册我们已读过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诗中写的是早春景象。请再读下面两首词,讨论这三首诗词中物候现象与季节关系。 的,有关植物的。如果搜集到的成语、谚语所所反映的气象物候不合你们的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分析一下原因是什么。 明确:在使用物候谚语与俗语的时候,应当注意这类经验的适用区域。一些成语谚语与观察到的物候现象不合,宜考虑所在地的位置和海拔高度。海拔高度影响湿度,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物候期也越迟。即使在一地,也有所谓“一山有四季”的现象,山顶终年积雪,山下四季分明,这是劣质高度不同所致。我国地域辽阔,从寒 温带、温带直到亚热带、热带,冷暖不一,就地势而言,有高原也有平原,降水量也有很大不同,因此物候现象有较大的差异。在使用民间物候成语谚语的时候,要联系多种因素,善于变通。 当堂练习 5、塞下秋来风景异,衡了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葛天民迎燕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答: “雁”,秋天来临,北雁南飞,寄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表明季节是秋天。“燕”是春的使者,表明季节是春天或:“莺歌燕舞”一贯认为是春的景象,因为莺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 课后作业 6、 A句反映了物候与纬度有关系。这是由于纬度的差异。“胡天”是指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越往北,冬天来得越早,气温也越低。 B句反映了物候与地势高下有关系。在大气的对流层内,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上升 100米气温就下降0.65摄氏度,海拔1500米的山顶,气温比山藨要低近10摄氏度,因此,山上的花要比山下的迟开。 7、北戴河、大连、青岛 庐山、昆明 8、墙下浓阴对此君,小山尖险玉为群。 夜来解冻风虽急,不向寒城减一分。 提示:墙下竹子的浓阴里有一片残雪,而高险的小山上为白雪环绕。夜里解冻的东风虽然很急,但环境的严寒酷冷却一点也没有减。 “墙下”与“小山”空间相错落,“浓阴”与“玉”色调上相映衬,形象地反映了高下差异会影响物候现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