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说课ppt课件.pptx
,欧姆定律 说课,说课内容,说教材,1,说教法,2,说学法,3,说教学过程,4,说教学反思,5,说学情,(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欧姆定律是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及上一节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新内容,它的编排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欧姆定律它揭示了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对它的理解与掌握,是今后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基础。因此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初中电学部分重点内容之一。,(二)教学目标,依据以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制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1.识与技能:(1)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2)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欧姆定律的计算,让学生学会电学计算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介绍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学习科学家坚忍不拔探索真理的伟大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三)教学重点、难点,依据以上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节课教学重点:欧姆定律及应用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欧姆定律。,二.说学情,1.学生行为特点:(1)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2)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动脑。2.学生认知情况:(1)对电流、电压、电阻三者的概念已了解,但对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仍缺乏理性认识。(2)学生易用错物理量符号和单位符号;(3)学生解答计算题能力有待提高。,三.说教法,在对教材的深入研究、细致分析,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针对物理的教学特点,本人选了如下教法:(1)分析法;(2)讲授法;(3)启发式教学法;,四.说学法,在上述教学法的正确实施下,结合本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采用了如下方法:自学法、概括归纳法、分析讨论法、练习法等。,五.说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0,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欧姆 17871854,早在19世纪20年代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就对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对大多数导体而言上面规律是成立的,并进一步归纳得出欧姆定律。它是最重要的电学规律之一。,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I,=,U,_,R,1.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同体性,3.公式中单位的统一性,内容,注意,公式,欧姆定律,2.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同时性,I1 U1,I2 U2,1、同体性,I1 U1,2、同体性,I1 U1,3公式中使用统一单位电压U 的单位:V 电阻R 的单位:电流 I 的单位:A,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1、U=IR,(求电压),(求电阻),2、,例题1.一辆汽车的车灯接在12V电源两端,灯丝电阻为30,通过灯丝的电流为多少?,学以致用,练习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为6V,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电阻R的阻值。,练习2.已知一个电阻的阻值是24,流过它的电流是150mA,则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多少?,1.欧姆定律,2.欧姆定律的简单运用,小 结,课后作业:,1.课本P79 1、2、32.完成配套练习十七章练习二,六.说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节纯理论课,没有实验,没有体现出物理课的实验性。根据学生的课堂反映情况和练习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本节课虽然顺利的完成了预设的教学任务,但由于是在外校上课,教师对学生不太熟悉,学生对老师的上课方式也不了解,导致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还是不够,课堂气氛显得有些沉闷,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一点我将在今后教学中不断改进,让学生快乐的学习。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整体设计,若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