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心理学题库之选择题及答案.docx

    • 资源ID:3106493       资源大小:49.25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心理学题库之选择题及答案.docx

    心理学题库之选择题及答案心理学选择题 第一部分 1、心理学是一门 D 的科学。 A、古老 B、年轻 C、新兴 D、既古老又年轻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是个别属性的反映叫做。 A、反映B、感觉C、知觉D、直觉 2、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 A、认识过程B、心理过程C、感觉过程D、知觉过程 3、能够引起感觉的某种刺激的最小刺激量叫做。 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受阈限D、差别感受性 4、人的感受性的大小是用的值的大小来度量的。 A、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受性D、差别感觉阈限 5、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则感受性越大,其感觉能力也。 A、越强B、越弱C、一样D、呈正比 1、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感觉的 B 现象。 A、对比 B、适应 C、相互作用 D、感受性 6、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它表现为 B 。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中间稍快 D、中间稍慢 7、记忆的第一个基本过程是 B 。 A、储存 B、编码 C、保持 D、提取 8、人们进入百货公司,各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是知觉 A 的表现。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9、对寂静的适应是当一定声音突然停止以后,感受性的过程。 A、升高B、降低C、保持不变D、a和b 10、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叫做。 A、运动知觉B、听知觉C、空间知觉D、时间知觉 11、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被称为。 A、空间知觉B、错觉C、时间知觉D、运动知觉 12、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并且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这种知觉的特征叫做。 A、知觉的恒常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整体性 1 13、同一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角大小,总是随着距离的远近而变化的。但是由于知识经验参与,人仍然对不同距离的物体的大小知觉保持相对稳定不变,这种知觉特征称之为。 A、知觉的恒常性B、知觉的理解性C、大小知觉恒常性D、距离知觉恒常性 14、一支白粉笔,无论把它置于明亮处还是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是白粉笔,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之为。 A、明度知觉恒常性B、大小知觉恒常性C、颜色知觉恒常性D、形状知觉恒常性 15、人们总是把红旗知觉为红色,无论它是在黄光或蓝色日光照射下都是如此。这种知觉的持性被称之为。 A、明度知觉恒常性B、大小知觉恒常性C、颜色知觉恒常性D、形状知觉恒常性 16、人在知觉对象时,能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对象的特性称之为。 A、知觉的理解性B、知觉的恒常性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整体性 17、彼此接近的物体比相隔较远的物体容易产生的倾向。 A、知觉恒常B、知觉选择C、知觉理解D、知觉整体 18、人脑中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叫做。 A、思维B、感觉C、过去D、记忆 19、记忆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A、再认和回忆B、保持和遗忘C、识忆、保持和遗忘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20、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的编码方式和储存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记忆先后分为三个阶段。 A、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B、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瞬时记忆;C、长时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D、瞬时记忆、长时记忆、短时记忆 21、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头脑里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叫做。 A、保持B、想象C、回忆D、表象 22、以感知过去的事物在头脑中再现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叫做。 A、表象B、形象记忆C、再记D、运动记忆 2 23、以概念、判断、推理等为形式,对事物关系以及事物本身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记忆,叫做。 A、逻辑记忆B、运动记忆C、动作记忆D、形象记忆 24、以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叫做。 A、运动记忆B、情绪记忆C、动作记忆D、形象记忆 25、以过去经历过的运动或做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叫做。 A、动作记忆B、情绪记忆C、运动记忆D、形象记忆 26、当回忆发生困难,需要积极思维和作出一定的意志努力,这种回忆叫做 A、有意回忆B、追忆C、有意识记D、理解识忆 27、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是错误地再认或回忆叫做。 A、无意回忆B、无意识记C、追忆D、遗忘 28、一时不能再现或回忆,但有了适当条件,记忆还可能再恢复的现象叫做。 A、暂时性遗忘B、遗忘C、永久性遗忘D、部分遗忘 29、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确良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 A、倒摄抑制B、前摄抑制C、干扰D、抑制 30、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 A、倒摄抑制B、前摄抑制C、干扰D、抑制 31、一个较长的学习材料,它的开头与末尾遗忘较少,而中间部分则遗忘较多,这是因为受到了的影响。 A、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B、前摄抑制C、倒摄抑制的干扰抑制D、倒摄抑制 32、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复习要采用。 A、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B、采取多样化的复习方法C、及时复习D、试图回忆和反复阅读相结合 33、“触景生情”是一种。 A、无意回忆B、有意回忆C、再忆D、识记 34、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续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 3 A、过度学习B、无倒摄抑制的影响C、记忆的恢复现象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 35、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了。 A、识记后不会遗忘B、遗忘是逐渐产生的C、遗忘是先快后慢的D、遗忘的先慢后快的 36.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关系。 A、正比;B、反比;C、正相关;D、负相关。 37.根据艾宾浩斯研究得出的遗忘规律,背诵掌握好一篇文章后,如果不再学习这篇文 章,一般会出现下面的情况。 A、1天内就会遗忘60%以上;B、第2天才开始遗忘;C、第3天才开始遗忘;D、从第1天开始,按每天遗忘20%的进程发展。 38. 假如小张用20分钟就恰好能记忆掌握好10个英语新单词,小张用下面时间来学习这10个英语新单词是最理想的。 A、20分钟;B、30分钟;C、40分钟;D、25分钟。 39.以概念、判断、推理等的意义为内容的记忆,叫做。 A、语言逻辑记忆;B、运动记忆;C、动作记忆;D、形象记忆。 40.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关系。 A、正比;B、反比;C、正相关;D、负相关。 41.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 ( A )。 A. 先快后慢 B. 不快不慢 C. 先后一致 D. 先慢后快 42.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注意的。 A、强度;B、广度;C、转移;D、分配。 43.以概念、判断、推理等的意义为内容的记忆,叫做。 A、语言逻辑记忆;B、运动记忆;C、动作记忆;D、形象记忆。 44. 能够引起感觉的某种刺激的最小刺激量叫做。 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 43. 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并且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这种知觉的特征叫做。 A、知觉的恒常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整体性。 44.学习一个较长的学习材料,往往是开头部分与末尾部分遗忘较少,而中间部分则遗忘较多,这是因为受到了的影响。 4 A、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B、前摄抑制;C、倒摄抑制的干扰抑制;D、倒摄抑制。 45. 凭借头脑中已有的形象或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叫做。 A、形象思维;B、运动思维;C、具体思维;D、动作思维。 46.人们在以某种思路解决问题以后,在随后解决类似特点的问题时,会不自觉地继续沿用这种思路。这种以特定思路解决问题的心理准备状态叫。 A、刻板现象;B、功能固着;C、原型启发;D、定势。 47. 形状、大小、远近、方位和立体等特性的知觉称为。 A、时间知觉;B、运动知觉;C、空间知觉;D、图形知觉。 48. 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叫做。 A、逻辑记忆;B、运动记忆;C、动作记忆;D、形象记忆。 49.使用语词或符号表示的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叫做。 A、形象思维;B、运动思维;C、逻辑思维;D、动作思维。 50.“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注意的。 A、强度;B、广度;C、转移;D、分配。 51.是属于注意灵活性的表现。 A、注意的范围;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分散;D、注意的分配。 52.知觉对象有各种不同的特性,往往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个体并不是仅反映其个别的特性或孤立的部分,而是将各种信息进行加工组织成一个统一整体,这是。 A、知觉的恒常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整体性。 53.学习一个较长的学习材料,往往是开头部分与末尾部分遗忘较少,而中间部分则遗忘较多,这是因为受到了的影响。 A、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B、前摄抑制;C、倒摄抑制的干扰抑制;D、倒摄抑制。 54. 凭借头脑中已有的形象或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叫做。 A、形象思维;B、运动思维;C、具体思维;D、动作思维。 55.人们在以某种思路解决问题以后,在随后解决类似特点的问题时,会不自觉地继续沿用这种思路。这种以特定思路解决问题的心理准备状态叫。 A、刻板现象;B、功能固着;C、原型启发;D、定势。 56.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主要是个人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以及。 A、创造力;B、意志品质;C、情绪状态;D、知觉对象的特点。 1.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关系。 5 第 一 页A、正比;B、反比;C、正相关;D、负相关。 57.军队中不同兵种采用不同的颜色作伪装,如海军蓝色,与海洋色相近;陆军绿色,与草木色彩相近,这些伪装利用了。 第一页A、知觉的恒常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整体性。 58.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 A、恒定现象;B、减退现象;C、适应现象;D、对比现象。 59.根据艾宾浩斯研究得出的遗忘规律,背诵掌握好一篇文章后,如果不再学习这篇文章,一般会出现下面的情况。 A、1天内就会遗忘60%以上;B、第2天才开始遗忘;C、第3天才开始遗忘;D、从第1天开始,按每天遗忘20%的进程发展。 60. 假如小张用20分钟就恰好能记忆掌握好10个英语新单词,小张用下面时间来学习这10个英语新单词是最理想的。 A、20分钟;B、30分钟;C、40分钟;D、25分钟。 61.在抽象思维中起特别重要作用的是。 A、形象;B、语言;C、动作;D、图表。 62.人们在以某种思路解决问题以后,在随后解决类似特点的问题时,会不自觉地继续沿用这种思路。这种以特定思路解决问题的心理准备状态叫。 A、刻板现象;B、功能固着;C、原型启发;D、定势。 63、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叫做。 A、反映;B、感觉;C、知觉;D、直觉。 64、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 A、认识过程;B、心理过程;C、感觉过程;D、知觉过程。 65、人的感受性的大小是用的值的大小来度量的。 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受性;D、差别感觉阈限。 66、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则感受性越大,其感觉能力。 A、越强;B、越弱;C、不变;D、呈正比。 67、同一分析器接受不同的刺激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 A、感觉对比;B、同时对比;C、联觉;D、继时对比。 68、当几种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叫。 A、感觉对比;B、同时对比;C、继时对比;D、彩色对比。 69、当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个感受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叫做。 6 A、继时对比;B、同时对比;C、感觉对比;D、彩色对比。 70、对寂静的适应是当一定声音突然停止以后,感受性的过程。 A、升高;B、降低;C、保持不变;D、a和b。 71、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叫做。 A、运动知觉;B、听知觉;C、空间知觉;D、时间知觉。 72、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被称为。 A、空间知觉;B、错觉;C、时间知觉;D、运动知觉。 73、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并且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这种知觉的特征叫做。 A、知觉的恒常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整体性。 74、同一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角大小,总是随着距离的远近而变化的。但是由于知识经验参与,人仍然对不同距离的物体的大小知觉保持相对稳定不变,这种知觉特征称之为。 A、知觉的恒常性;B、知觉的理解性;C、大小知觉恒常性;D、距离知觉恒常性。 75、人们总是把红旗知觉为红色,无论它是在黄光或蓝色日光照射下都是如此。这种知觉的持性被称之为。 A、明度知觉恒常性;B、大小知觉恒常性;C、颜色知觉恒常性;D、形状知觉恒常性。 76、人在知觉过程中,能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这是。 A、知觉的理解性;B、知觉的恒常性;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整体性。 77、彼此接近的物体比相隔较远的物体容易产生的倾向。 A、知觉恒常;B、知觉选择;C、知觉理解;D、知觉整体。 78、人脑中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叫做。 A、思维;B、感觉;C、过去;D、记忆。 79、记忆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A、再认和回忆;B、保持和遗忘;C、识忆、保持和遗忘;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80、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的编码方式和储存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记忆先后分为三个阶段。 A、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B、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瞬时记忆;C、长时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D、瞬时记忆、长时记忆、短时记忆。 81、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头脑里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叫做。 A、保持;B、想象;C、回忆;D、表象。 82、以感知过去的事物在头脑中再现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叫做。 A、表象;B、形象记忆;C、再记;D、运动记忆。 83、以概念、判断、推理等为形式,对事物关系以及事物本身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记忆,叫做。 7 A、逻辑记忆;B、运动记忆;C、动作记忆;D、形象记忆。 84、以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叫做。 A、运动记忆;B、情绪记忆;C、动作记忆;D、形象记忆。 85、以过去经历过的运动或做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叫做。 A、动作记忆;B、情绪记忆;C、运动记忆;D、形象记忆。 86、当回忆发生困难,需要积极思维和做出一定的意志努力,这种回忆叫做 A、有意回忆;B、追忆;C、有意识记;D、理解识忆。 87、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是错误地再认或回忆叫做。 A、无意回忆;B、无意识记;C、追忆;D、遗忘。 88、一时不能再现或回忆,但有了适当条件,记忆还可能再恢复的现象叫做。 A、暂时性遗忘;B、隐性记忆;C、永久性遗忘;D、部分遗忘。 89、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 A、倒摄抑制;B、前摄抑制;C、干扰;D、抑制。 90、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 A、倒摄抑制;B、前摄抑制;C、干扰;D、抑制。 91、一个较长的学习材料,它的开头与末尾遗忘较少,而中间部分则遗忘较多,这是因为受到了的影响。 A、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B、前摄抑制;C、倒摄抑制的干扰抑制;D、倒摄抑制。 92、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复习要采用。 A、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B、采取多样化的复习方法;C、及时复习;D、试图回忆和反复阅读相结合。 93、“触景生情”是一种。 A、无意回忆;B、有意回忆;C、再忆;D、识记。 94、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A、过度学习;B、无倒摄抑制的影响;C、记忆的恢复现象;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 95、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了。 A、识记后不会遗忘;B、遗忘是逐渐产生的;C、遗忘是先快后慢的;D、遗忘是先慢后快的。 96、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叫。 A、知觉;B、想象;C、表象;D、思维。 97、人类对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和思维之间规律性的联系的反映,是思维的特点。 A、间接性;B、直接性;C、概括性;D、推理过程。 98、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概括称为,它是概括的低级形式。 8 A、理解概括;B、感性概括;C、抽象概括;D、语词概括。 99、凭借头脑中已有的形象或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叫做。 A、形象思维;B、运动思维;C、具体思维;D、动作思维。 100、在抽象思维中起特别重要作用的是。 A、形象;B、语言;C、动作;D、图表。 101、在人脑中确定对象之间相同点和差异点的思维过程叫做。 A、分析;B、综合;C、比较;D、抽象和概括。 102、从其它类似的事物中,引起联想,从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称之为。 A、原型;B、原型启发;C、问题解决;D、定势。 10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那些对解决问题起了启发作用的事物称之为。 A、原型;B、原型启发;C、问题解决;D、启发。 104、在人脑中发现事物之间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特的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用以组织某种活动或解决某种问题的思维过程,称之为。 A、发散;B、集中思维;C、创造性思维;D、再造性思维。 105、是属于形成科学概念的思维过程。 A、抽象;B、比较;C、抽象概括;D、具体化。 106、在人脑中,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关系的突然接通,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心理活动称之为。 A、直觉;B、感觉;C、知觉;D、灵感。 107、是指人的思考不受定势作用的影响而能触类旁通,灵活多变和举一反三,并提出不同凡俗的新观念。 A、灵敏性;B、变通性;C、独特性;D、流畅性。 108、指人能对客观事物做出超乎异常的独特见解。 A、敏捷性;B、变通性;C、流畅性;D、独特性。 109、是指人在短暂时间里,能迅速地表达出较多的观念。 A、敏捷性;B、变通性;C、独特性;D、流畅性。 110、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叫做。 A、表象;B、想象;C、心象化;D、意象。 111、人在头脑中创造形象的基本材料。 A、表象;B、感知;C、记忆;D、想象。 112、在人脑中重现过去所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叫。 A、想象;B、知觉;C、记忆表象;D、再造想象。 113、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产生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称为。A、想象;B、表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 9 114、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叫做。 A、创造想象;B、再造想象;C、表象;D、想象。 115、在创造性活动中,新形象的出现常常带有突然性,这种心理状态称为。 A、思维敏捷性;B、再造想象;C、幻想;D、灵感。 116、粘合、强调、夸张、典型化是所具有的特点。 A、再造想象;B、记忆表象;C、创造想象;D、幻想。 117、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叫,它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A、表象;B、再造想象;C、梦;D、幻想。 118、在正确的世界观指导下,符合自然、社会发展规律,并且是可能实现的幻想叫做。 A、创造想象;B、理想;C、幻想;D、空想。 119、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形式是。 A、幻想;B、表象;C、梦;D、空想。 120、幻想是一种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 A、凭空的;B、与生活愿望相结合的;C、突然产生的;D、与客观现实相结合的。 121、再造想象和创造性想象都是有意想象,它们主要是在想象的上存在着差异。 A、表象储备;B、知识经验;C、实践要求;D、独创性和新颖性。 122、注意具有两个基本特点。 A、指向性和选择性;B、指向性和集中性;C、集中性和紧张性;D、以上一个也不是。 123、有自觉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有意后注意;B、有意注意;C、无意注意;D、以上一个也不是。 124、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还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无意注意;B、有意后注意;C、有意注意;D、以上一个也不是。 125、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注意;D、以上一个也不是。 126、刺激物的强度是引起的重要原因。 A、无意注意;B、有意后注意;C、有意注意;D、以上一个也不是。 127、间接兴趣是引起的原因。 A、无意注意;B、有意后注意;C、有意注意;D、以上一个也不是。 128、注意的范围是指。 A、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B、先后把握对象的数量;C、a和b都是;D、a和b都不是 。 129、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主要是个人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以及。 A、创造力;B、意志品质;C、情绪状态;D、知觉对象的特点。 10 130、如果活动的任务多,注意范围就。 A、大;B、稳定不变;C、小;D、以上一个也不是。 131、注意的转移与神经过程的有关。 A、强度;B、平衡性;C、灵活性;D、以上一个也不是。 13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感觉的现象。 A.对比 B.适应 C.感受性 D.相互作用 133、上课时“左顾右盼”,“交头接耳”。这属于。 A.注意分配 B. 注意分散 C. 注意转移 D. 注意起伏 134、阅读红楼梦时,关于林黛玉形象的想象是。 A. 无意想象 B. 有意想象 C. 再造想象 D. 创造想象 135、“一叶知秋”属于知觉的。 A. 理解性 B. 选择性 C. 恒常性 D. 整体性 136、问题解决的第一阶段是:( A ) A. 提出问题 B. 提出假设 C. 检验假设 D. 分析问题 137、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 ( A )。 A. 先快后慢 B. 不快不慢 C. 先后一致 D. 先慢后快 138、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A.冯特 B.罗杰斯 C.华生 D.弗洛伊德 139、研究者有计划、有目的地控制条件,使被试产生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这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140. 在下列各种感觉现象中,是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A.光适应 B.暗适应 C.嗅适应 D.痛适应 141、对于同一事物,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由于人的知觉具有。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42、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B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143、能说出某一事物的多种用途,这种思维是。 A.形象思维 B.逻辑思维 C.集中思维 D.分散思维 11 144、学生只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图景,这种心理现象是。 A. 记忆 B. 想象 C. 注意 D.知觉 145、“望梅止渴”是属于。 A、第一信号系统 B、第二信号系统 C、无条件反射 D、防御反射 146、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行为的是 A 的主要观点。 A、行为主义学派 B、格式塔学派 C、精神分析学派 D、人本主义学派 147、梦是一种 B 。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幻想 D、创造想象 148、“一题多解”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 A、集中 B、发散 C、习惯 D、直觉 149、进入到瞬时记忆阶段的信息,如果受到 A 就转入到短时记忆阶段,否则就会很快消失。 A、注意 B、感觉 C、知觉 D、思维 150、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D 。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第二部分 情感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明情绪、情感具有( B )特征。 A 感染性 B 情境性 C 两极性 D 移情性 2、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种事物是否满足或符合自己的( C )为中介的。 A 动机 B 态度 C 需要 D 感觉 3、情绪和情感过程是伴随人的产生的,它们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反映。 A、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个性的心理特征 D、以上几个都不是 4、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称为。 A、气质 B、性格 C、意志 D、情绪 5、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热情 6、是情绪的基本形式。 A、 激情、心境、应激 B、理智感、道德感、美感 C、热情 D、快乐、愤怒、悲哀、恐惧 7、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产生的主观体验是。 A、理智感 B、美感 C、激情 D、道德感 8、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B ) A. 热情 B. 心境 C. 激情 D.应激 9、“只有知之深,才有爱之切”,这是的影响。 12 A、认知对情感 B、情感对认知 C、需要对情感 D、情感对需要。 10、“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影响所致。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前三个都不是。 11、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体验叫。 A、需要 B、情绪 C、情绪和情感 D、情感 12、情绪和情感是。 A、对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规律性的反映 B、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C、对过去经验过的、体验过的事物的反映 D、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13、维持有机体生存的条件,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需要叫做。 A、情绪和情感 B、社会性需要 C、生理性需要 D、需要 14、在有机体的生理必需要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体验是。 A、态度 B、需要 C、情绪 D、情感 15、在人的社会性需要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体验是。 A、情绪 B、情感 C、态度 D、需要 16、一个人盼望或追求的目的达到后,继之而来的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叫 A 快乐 B、愤怒 C、恐惧 D、悲哀 17、个体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所中产生的情感叫做。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认知 18、失去某种追求的目标或所盼望的东西引起的情绪体验叫做。 A、恐惧 B、表情 C、悲哀 D、快乐 19、伴随情绪体验出现的有机体的外部表现叫做。 A、情绪 B、表情 C、情感 D、感情 20、人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事物是否符合满足自己的中介的。 A、动机 B、态度 C、需要 D、体验 21、带有宣染作用的,比较持久而又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生活的情绪状态叫做。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情感 22、猛烈爆发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叫做。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情感 23、在激情状态发生的过程中,很难用进行控制和调节,因此应该在发生前加以预防和控制。 A、思维力 B、想象力 C、能力 D、意志力 24、在出乎意料的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叫做。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意义 25、道德,理智感和美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条件下对的反映,并且还调节着人的社会性行为。 A、社会需求B、生理需求C、态度D、体验 26、个体对别人和自己行为的举止,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的要求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叫做。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责任感 意志 1、与盲目性、易受暗示性相反的品质是。 13 A、自觉性 B、坚韧性 C、果断性 D、自制力 2、对于缺乏毅力的学生,应特别注意培养他的。 A、果断性 B、坚韧性 C、自制性 D、自觉性 3、意志行动具有三个特征:自觉的目的性、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和以为基础。 A、动机斗争 B、兴趣 C、随意运动 D、自由意志。 4、个体动机性活动受到阻碍后所引起的情绪反映是。 A、应激 B、理智感 C、心境 D、挫折感。 5、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A、本能 B、随意运动 C、不随意运动 D、以上都不是 6、面对多重选择时的心理冲突是哪种冲突表现? A、多重趋避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趋式冲突 个性倾向性 1、个性是指一个人的( B )。 A、心理过程 B、整个心理面貌 C、气质 D、性格 2、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 )。 A、马斯洛 B、勒温 C、默里 D、罗杰斯 3、是指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的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A、需要 B、内驱力 C、动机 D、情绪 4、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概括为下列五个层次: A、 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B、 物质的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认知的需要 C、 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美的需要 D、 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社会价值的需要 5、马斯洛认为需要的满足是。 A、无规律的 B、由低层向高层不断发展 C、由高层向低层 D、以上都不是 6、“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做了最好的诠释。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7、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 B )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回避失败的倾向 C、回避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8、所谓归因,就是人们用来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因果关系的现象。李果把自己的学习成绩差归因于老师出题太难,这一归因会。 A、降低李果的学习动力 B、提高李果的学习动力 C、对李果的学习动力无影响 D、前三项中没有一个是正确选项。 14 9、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个性倾向性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10、引起动机的内在心理条件是 A、感觉 B、思维 C、需要 D、性格 12、人类主要的社会性动机是 A、饥饿动机和干渴动机 B、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 C、好奇动机和探索动机 D、探索动机和操弄动机 13、下列哪个选项是指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A、物质兴趣 B、精神兴趣 C、直接兴趣 D、间接兴趣 14、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是 A、动机 B、需要 C、兴趣 D、理想 15、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个性倾向性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能力 1、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力, 较少依赖于文化和知识, 而主要依赖于个人先天禀赋是能力是 ( A )。 A、流体能力 B、操作能力 C、社交能力 D、晶体能力 2、按照能力发展的高低程度,可以把能力分为。 A、 能力、才能和天才 B、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C、 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D、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3、通常把IQ超过的儿童称为智力超常儿童。 A、120 B、130 C、140 D、150 4、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 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 C、社交能力 D、模仿能力 5、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 B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6、毛泽东曾评价叶剑英“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是对叶剑英的评价。 A、能力 B、性格 C、气质 D、兴趣。 7、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A、观察能力 B、记忆能力 C、创造能力 D、抽象概括能力 8、提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卡特尔 B、吉尔福特 C、斯腾伯格 D、达斯和纳格利里 9、在测验时,如果一个11岁的儿童通过11岁组的全部项目,还通过12岁组 的两个项目和13岁组的一个项目,他的智龄是。 A、11岁6个月 B、11岁8个月 C、1岁10个月

    注意事项

    本文(心理学题库之选择题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