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外国教育史.docx

    • 资源ID:3094988       资源大小:77.23KB        全文页数:5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外国教育史.docx

    外国教育史第一编 古代教育史 第1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1.研究教育起源的意义何在?简析关于教育起源的几种代表性观点。 答:研究教育起源的意义 教育的起源探讨教育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它是教育学和教育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探讨这一问题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教育起源于生物进化的哪一个阶段;二是教育根植于何种基础。科学地解释教育的起源,对于把握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区别,把握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起源的几种代表性观点 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是19世纪下半叶后出现并一度流行的观点,是当时流行的庸俗进化论在研究教育起源问题上的反映。它是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论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其创导者有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美国教育家桑代克、英国教育学者沛西·能等。他们将教育视为一种生物现象,将教育过程归结为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动。 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孟禄认为,在原始社会中,不论是社会还是个体,其教育的发生都是“最非理性的”和“单纯的无意识的模仿”。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是从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以及人类社会起源于劳动这一理论直接套引和推导出来的。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者认为:人类社会活动开始于“正在形成的人”为满足其生存繁衍的自然需要而进行的群体劳动,这种劳动活动将他们改造成为“完全形成的人”,形成了人类社会;劳动实践是人们认识的主要源泉,是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手脑等生理结构进一步完善并通过遗传途径传给后代的必要条件;原始社会的人们为了保持并延续原始公社的生活,必须由有经验的长辈对年轻一代传授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知识经验,即在劳动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教育是在传授劳动经验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教育起源于劳动。 教育的需要起源论。教育的需要起源论认为,人类社会生活是多样的,除了劳动经验以外,原始社会形成的一些集体习惯、行为准则、仪式风俗等也需要通过教育活动传授给下一代,但这些内容不能纳入,至少不能完全纳入劳动的范畴,教育应该是起源于社会生活实际的多方面的需要。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是最早提出“需要起源论”的人。 2.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与奴隶社会教育的主要区别何在? 答: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 教育无阶级性,教育权平等,对儿童实行公养公育。 教育与生产劳动及生活紧密联系,以生产劳动知识、技能的传授为主,同时也传授社会意识。 教育的组织和方法都还处在原始状态,没有文字、教科书、学校及专职教师,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成人的榜样、讲述、奖惩,以及儿童自己的活动、观察、模仿。在原始社会末期,教育开始分化,性质发生变化,并产生文字及学校的萌芽。 原始社会教育与奴隶社会教育的区别 原始社会教育无阶级性,教育权利平等,人人都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奴隶社会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在西方还具有鲜明的宗教性。 原始社会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教育活动与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为一体,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奴隶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在专门的场所进行,学习间接经验,与生活、生产活动相脱离。 原始社会教育无组织、还处在原始状态,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奴隶社会教育组织形式以个别教学为主,有专职的教师,没有形成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 原始社会教育为了身心发展的需要,接受教育训练,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而奴隶社会教育则是为了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 原始社会教育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括多种方面,不仅要学习制造生产工具的经验,还要学习公共生活的规范,接受原始的艺术教育和原始的宗教教育;而奴隶社会教育学习的内容脱离生产、生活经验,学习遗留下来的间接经验,以“六艺”为主。 3.试析亚非文明古国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地位,如何理解“光明来自东方”这一论断? 答:亚非文明古国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地位 亚非文明古国是指巴比伦、埃及、印度和中国,号称四大文明古国,是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地区,产生了最早的文字、科学知识及学校的萌芽。 世界上最早的学校出现在亚非文明古国。学校的产生无疑是一种进步现象,它对于传播科学文化、发展社会生产起了极大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为了保存日益增多的知识,单靠口耳相传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便创造了文字,出现了教学的场所和专门的人来进行教学工作,学校教育由此产生了。 亚非文明古国的教育对其他各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不仅是世界上最早的学校出现在亚非文明古国,而且其教育内容较丰富,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教育机构种类繁多,教育方法上不乏创新之举,被誉为世界文明的摇篮。后来各国纷纷前来学习,从而对其他各国甚至是世界教育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可以说,亚非文明古国的教育是世界教育的发端,并且对世界各国的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世界教育史上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 对“光明来自东方”的理解 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始自东方,正如一些不怀偏见的西方学者所肯定的:“光明来自东方”、“历史从东方开始”。尤其是象征人类走向文明的教育的发达亦以东方为先,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作为世界文化的摇篮,东方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 各国的教育及不同时期的教育各有其特征,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相适应。 教育内容较丰富,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既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也反映了社会进步及人类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与教育内容繁复相应,教育机构种类繁多,形态各殊,有助于满足不同统治阶层的需要,既具有森严等级性,也具有强大适应力。 各国通过丰富的教育实践,在教育方法上不乏创新之举。 知识常常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故教师的地位较高。 单从教育这一方面就可以看出“光明来自东方”,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4.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否存在多中心的发展?如何看待 “西方中心论”? 人类文明的发展不存在多中心 人类文明的发展,包括文化教育发展是以亚非国家为代表的东方文明为起源的,东方文明是最初的中心,并由此而传向世界各地。人类文明既兴起于东方,又在东方得到充分的发展,继之通过各种媒介向西方和全世界各地散播,而其他地方的文明发展或多或少都带有东方文明的气质和特点。 东方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并由此将科学文化知识和学校教育进一步发扬广大,丰富完善,对其他的地方产生影响和作用。在此条件之下,其他文明则处于模仿或者崇拜之心理,将东方文明保存、继承以及发挥,并对其进行一些改造,形成自身的特色,建立一套自身的体系。但是,这种文明的起源或者积淀仍然是以东方文明为基石的,仍然崇拜东方文明为中心。 对“西方中心论”的看法 所谓的“西方中心论”,主要是西方学者以文明起源者的角色来推崇的西方模式,认为西方文明具有优越性,在其后的发展中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开创现代文明和资本主义制度之后,西方文明呈现出鼎盛时期,成为全世界各国膜拜和学习的对象。 相反,再观东方文明时,已呈现衰败的景象,昔日的胜景已经不在,反而在向西方学习,这使得一些学者蠢蠢欲动,急欲提出西方中心论来强调西方文明的重要性的发源性。知识他们没有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文明问题,殊不知东方文明开启了整个时代,没有东方文明的起源和传播,就没有整个世界的繁华,所以“西方中心论”的观点是片面的。 第二章 古希腊的教育 1. 与斯巴达教育相比,雅典教育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雅典教育与斯巴达教育是古希腊城邦国家的两种教育,两者具有不同的特点,与斯巴达教育相比,雅典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其表现如下: 雅典教育通过教育要求学生在体力、智力、美感和品德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在斯巴达的教育中是找不到的。 与斯巴达教育相比,雅典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把统治阶级的子弟训练成身强体壮的军人,更要求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多种才能、能言善辩、善于通商交往的政治家、商人,而不是斯巴达单纯的军事教育,把学生训练成为只会打仗的士兵。 雅典把知识教育作为培养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活动家和官吏的最主要的教育内容,可以让他们学到航海知识和政治法律知识,这是斯巴达教育望尘莫及的。 雅典对音乐教育的要求比斯巴达要高得多,斯巴达设置音乐歌唱仅仅为了在战场上鼓舞士气,而雅典的音乐是其和谐教育和文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斯巴达实用性的国家导向教育相比,雅典教育对理性主义的重视,对身心和谐发展教育理念的理解,对职业化和专业化教育的反对,对自由教育的强调等对后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具有重大影响。 2. 试分析雅典教育特点形成的原因。 经济上,雅典奴隶制经济比较发达,工商业经济繁荣。雅典是中希腊南部亚狄加的首府,沿袭为国名。境内多山,不适宜农业,只能种植橄榄、葡萄,但矿场丰富,手工业发达。雅典濒临海岸,多良港,交通方便,不仅与境内各国贸易频繁,而且与北非、西亚也有频繁的贸易往来,是中希腊各城邦与东方联系的前缘地带,至公元前5世纪初成为全希腊最繁荣富强的国家。 政治上看,雅典长期实行奴隶主的民主体制,具有浓厚的民主气息。雅典的阶级关系比斯巴达复杂,除了奴隶主和奴隶的长期殊死搏斗外,以手工业者和农民为主题的下层自由民与贵族奴隶主之间的矛盾也极为尖锐。自公元前6世纪初,首席执政官梭伦实行有利于工商业奴隶主和下层自由民的政治经济改革后,经过庇西特拉图的僭主统治,特别是克里斯提尼的改革,至公元前6世纪末,胜利地结束了平民反抗的斗争,雅典的奴隶主民主统治终于在战胜氏族贵族专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文化上,繁荣的工商业经济,民主的奴隶主政治,促进了雅典文化科学的发展。公元前5世纪至前4世纪,雅典出现了各种哲学派别、艺术水平很高的雕刻和美术作品,文学、史学也很发达,科学,如天文、算术、几何都得到较高的发展。 3、智者在古希腊教育发展中的贡献是什么? 智者不仅在希腊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他们对希腊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发展,同样做出了重大贡献,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智者云游各地,授徒讲学,以钱财不以门第作为教学的惟一条件,这不仅推动了文化的传播,而且,由于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了社会的流动。 智者适应了时代对辩论、演讲的广泛需要,抱着实用的目的研究与辩论、演讲直接相关的文法、修辞、哲学等科目,并把这些知识传授给他人,因而,既拓展了学术研究的领域,又扩大了教育内容的范围。西方教育史上沿用长达千年之久的“七艺”中的前三艺正是由智者首先确定下来的。 智者最关心的是道德问题和政治问题,并把系统的道德知识和政治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而且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政治家或统治者的预备教育。 智者的出现表明教育工作已经开始职业化,这对于提高教师的地位,提高教育工作的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正式由于智者的出现,希腊教育才真正成型,在智者的教育思想中,已经包含了全部希腊教育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方向。 第三章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1、 评苏格拉底问答法 定义 苏格拉底方法是指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中形成的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词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食物中找出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观念。 优点和局限 优点:苏格拉底方法也称问答法,这是苏格拉底探讨伦理哲学的研究方法,也是他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不将现成的结论硬性灌输或强加于对方,而是与对方共同讨论,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确的结论。这种方法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未知到已知的规则,为后世的教学法所吸收。 局限:苏格拉底这种原始的教学方法是在当时没有成熟的教材、教科书和没有正规课堂教学制度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和适度范围内作为参照。具体而言:第一,受教育者必须有探求真理、追求知识的愿望和热情。第二,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否则问答便无法进行。第三,苏格拉底谈话的对象是已经有了一定知识基础和推理能力的成年人,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版用于幼年儿童。 2、 比较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关于美德的见解。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在美德上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具体表现如下: 关于美德的定义 苏格拉底关于美德的定义。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在他看来,凡是人们能够辨别和认识到好的事情,他就一定会去做,没有明知是善而不为却反为恶者。善是出于知识,而恶是处于无知。所以,美德即关于善的知识。苏格拉底所说的善,无疑是符合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所谓正义、勇敢、刚毅、节制等等品德,并且把知和行等同起来。 亚里士多德关于美德的定义。亚里士多德把美德分为两类:理性美德和伦理美德,后者才是伦理学讨论的对象。伦理美德就是中道,中道在两种对错之间,一方是过度,一方是不及,美德就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亚里士多德并不将欲望排除在美德之外,欲望、理性的统一,也就是介乎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项,就是美德,美德也包含非理性的环节在自身之内。 关于美德教育的目的 苏格拉底关于美德教育的目的。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美德,使人达到至善,强调知识对道德行为的指导意义,要求把道德行为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特别是要求把知识和美德、知识和德行统一起来。 亚里士多德关于美德教育的目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应该掌握伦理美德,实现欲望,意向、理性的统一。 关于美德的教育方法 苏格拉底关于美德的教育方法。苏格拉底从神学唯心论出发,以美德来源于知识为基础,认为神早已把善的知识给予了人的灵魂,所以,知识是先天就有的,他们以一种模糊的状态潜藏于人们的心灵之中,必须通过教育才能使之显露、发展、明确起来,“美德由教育而来”。在教育方法方面,应当通过一系列的启发、引导、把潜藏于别人心灵中的美德知识诱导出来。通过与对方的一问一答,反复诘难,使对方陷于矛盾,怀疑自己原来的知识,积极思考问题,逐步修正错误,寻求正确的答案,得到普遍性的原则、一般性的概念。 亚里士多德关于美德的教育方法。亚里士多德提倡实践,认为美德既非生来就有,。也非与先天无关,自然给了我们接受德性的能力,我们应在实践中获得这些德行,美德在于实践。在实践德行中,亚里士多德强调动机与效果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3、 比较理想国和法律篇中的教育观。 理想国和法律篇是柏拉图的两部经典著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观点。二者包含的教育思想既有其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其表现如下: 理想国和法律篇中的教育观的相同之处 都强调教育的社会属性。他有关教育的一切思想观点、理论计划、实践活动始终自觉地服从于自己的社会政治理想、伦理道德教条及哲学观。 教育;理论内容都很全面。从教育的性质、作用到教育的制度、目的;从教学论到德育论;从体育论到美育论;从幼儿教育到学校教育;从教师论到行政管理理论等等,他几乎全部作了透彻、完整的论述。 在表达细节上都有相当程度的随意性、猜测性,他的大部分教育理论同神话、寓言、传说杂糅相间,互为佐证。 理想国与法律篇的不同之处 教育制度和教育目的的不同 a、理想国所阐述的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这种教育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学习与实际锻炼始终结合。他在理想国中设计的教育体制可以粗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6岁以前为“一般人的教育”,学校类型有文法、琴弦、体操等。这是最初的阶段,凡自由民的子女亦即金、银、铜质者均可享受,其任务是陶冶学生情感以使其顺从。第二,1720岁时为军人教育,这之前要淘汰掉一大部分,主要是去掉那些农、工、商子弟即铜铁质者,剩下的是奴隶主子弟即金银质者,这个时期高等军事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青年坚韧顽强,吃苦耐劳的意志力量。第三,20岁时,进行第二次大筛选,仅存那些金质者,即擅长思辨的贵族子弟,他们进入阿卡米德学院学习十年,30岁时成为一些高级官吏。而其中的一部分即有志于最高理念“善”、具有“纯金”这种得天独厚素质的人,则可继续接受教育至35岁,然后到普通人中间生活十五年,年届五十方能成为“哲学王”。 b、法律篇中,柏拉图的教育观大有改变,首先是哲学家在社会政治及国家机构中的地位变了,不再由哲学家凭自己的智慧、理性来治理国家,而是要求以法治国,哲学家的任务只是作为社会贤达配合当政者制定法律。 教育体制也有明显的变化:一是哲学家不在成为整个教育体制的重心和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教育的重心和目的转移为培养遵纪守法、护国卫道的公民,教育的任务转变为改造民心、陶冶民情、建树民德。二是层层淘汰的教育体系废除了,代之以这样一种制度:“孩子们必须前来就学,家长们自愿的固好,即不自愿来也得要来。如果有忽略教育的,我们尽量对一切儿童施以所谓强迫的教育”。从法律篇论教育部分可以看到,儿童们进入学校后,根据自己的才智及其它条件,可以一以贯之地学习下去,并没有理想国所描述的那样分为三轨制。 综上所述,在理想国和法律篇内,柏拉图确实表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制度观和教育目的观,而这两个方面有事任何一个教育理论体系最基础的内容,其演变以致矛盾现象必然引起其他各个环节的连锁反应。 教育内容的不同 a、理想国中的教育内容观有两大特征:一是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内容,相同的学科对不同的人或不同的教育具体不同的意义;二是辩证法居高临下,是其他一切学科的“合顶石”,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为辩证法而作的准备工作,只是“序言”,知识一种必要条件而已。 b、法律篇中的教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不存在理想国内为不同的人设计不同的学习内容,而是一切科目为一切人所学习。其次,学习这些具体学科主要着眼于实际应用,除读写算、天文、几何等知识外,还包括古希腊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的文艺、体育、祭祀、宗教等知识,而那些梦呓般的、天上的则避而不提了。最后,从法律篇关于教育的基本论述来看,始终没有理想国内视为整个教育的中枢神经辩证法的教学,这是柏拉图教育内容观演变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 综上所述,从理想国到法律篇,柏拉图的教育观经历了无可否认的剧烈演变,这是从“理念”思想治国到以法治国;从“理想”立命到面对现实;从斯巴达事的农业宗教社会制度到雅典式的工商社会的演变。 4、 比较柏拉图式的“知识即回忆”和亚里士多德的“白板说”。 柏拉图的“知识即回忆”和亚里士多德的“白板说”是关于影响儿童个体发展因素的不同观点。二者既有区别,也有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二者相同之处 他们都试图从各自的哲学认识论、政治哲学观等角度出发,来阐述儿童或个体ushi如何获得知识、形成理性的。 他们所探讨的都是影响个体发展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总的来说,也就是遗传、环境因素对于个体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产生影响的。 二者的不同之处 柏拉图的“知识即回忆”是一种内发论,他认为学习并不是从外部得到什么东西,而只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知识。其主要内容有: a、 从感性的个别事物中不能得到真知识,只有通过感性事物引起思维,认识共相,才能达到对真理的把握;b、思维、共相与外界无关,存在于人的灵魂内部;c、人在出生以前已经获得了一切事物的知识,当灵魂依附于肉体后,这些已有的知识被遗忘了,通过接触感性事物,才重新“回忆”起已被遗忘的知识。因此,“认识就是回忆”、“一切研究、一切学习只不过是回忆罢了”;d、人生来就分为不用的种类,分别是金质、银质、铜铁质。一个人的天赋将决定他在今后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才能。 亚里士多德的“白板说”是一种“外烁论”,它确认知识是从外面经过感觉进入意识的,这与柏拉图“知识即回忆“的理论相对立,这是古希腊在认识论上的一个成就。但亚里士多德这个比喻的合理性是有限的:a、人的灵魂是不能完全等同的,当感觉印象进入灵魂时,要经过思维加工,它会引起灵魂性质的变化,而蜡块接受带印的黄金戒指的印记时仍然是原来的蜡块,性质没有发生变化;b、人与外界的关系不是纯粹被动的关系,人本身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既是被动的,又是主动的,人的自觉能动性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 柏拉图的“学习就是回忆”强调个体遗传因素对于其后天学习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但是他过分夸大了遗传对个体的影响,甚至认为人一生下来的“金”、“银”、“铜铁”质会决定他们后天的发展,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因素也只是唤起先天的东西。亚里士多德的“白板说”则强调后天的环境,特别是教育对于个体发展的重要影响。然而,他认为人一生下来没有任何能力,就像白板一样,过分夸大了后天环境的作用,否认了遗传因素的影响。 5、 综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关于理性与欲望的关系。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理性与欲望的关系做出了一些具体论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理性为根本 三者都强调理性为人的根本,理性在人的思想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理性支配着人的思想发展,支配着人的行动和实践。在具体化理性时,认为人的理性部分是指获得的美德、知识、理念,通过这些的掌握和发展促进人思想的进步,有助于判断善恶、是非,有助于知道人的实践活动。在谈到教育和理性的关系上,教育应当传授关于美德、善、理念的知识,帮助理性获得发展,适应人的生长,洞察世间的一切。 欲望为表象 三者都把人的欲望看作是非理性部分,使人的生理上各方面的需求、欲望受理性的制约,节制于理性,欲望并不能够支配人体,却在不同的方面影响人的发展和理性的成长。在苏格拉底看来,饱食、性欲、睡眠、耐冷、耐热和劳动等方面都要实践自制;柏拉图则认为,现实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阴影或摹本,是第二性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之物灵魂,即人的身体的生理部分、动物灵魂,即人的感觉部分,两者属于人的灵魂的非理性部分。 理性与欲望 两者呈现源和流的关系,理性为根本,欲望为表象。而人的发展主要是以理性的成长为基础的,理性应该克制欲望,欲望应该受理性节制,理性支配欲望。三者同时提到了应该用四美德中的节制来控制欲望,同时应该掌握美德、善的理念、学科知识来促进理性的成长。苏格拉底在生活各个方面处处节制自己,做出严格要求,将知识、美德统一起来,求得理性发展;柏拉图主张节制欲望,学习哲学、数学、天文学、物理学、音乐理论,认为这些有助于理性的发展;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的高级部分可以控制低级的部分,人的理性灵魂是人的各方面发展的主宰,教育应当适应人的灵魂的各个部分,促进人的理性的发展。 第四章 古罗马的教育 1、 古罗马从共和时期到帝国时期,在教育上发生了哪些变化?其原因是什么? 古罗马从共和时期到帝国时期教育部上的一些变化 在教育目的方面,由共和时期培养农民军人,到帝国时期培养安分守己的公民和惟命是从的官吏,培养目标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在教育形式方面,由共和时期家族教育、私学教育,到帝国时期国家控制教育,国家非常重视教育,建立了一套为帝国政治、经济服务的教育制度,并加强对教育的控制。 在教育内容方面,主要有两点:其一,拉丁文取代希腊文占据主导地位;其二,教学形式主义严重、内容空洞。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中,教学与生活相脱离,实用学科减少。高等教育中原有的雄辩术教育不受重视,因为辩才和智慧不是帝国所需的品质。 在教育的宗教性方面,公元1世纪前后产生的基督教在公元XX年被君士坦丁皇帝主持的尼西亚宗教会议宣布定为国教,成为罗马帝国统治忍心的工具。教会为了宣传自己的教义并扩大影响,就不断扩大教会学校的数量,此举对罗马的世俗教育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力量,并使罗马世俗教育最终走向衰落。 发生衰落的原因 教育是为政治服务的。当罗马建立起庞大的帝国时,柽柳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体制时,教育上也应该随之发生一些变化,以适应政治的需要,教育上发生的转变归根到底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 统治阶级对外扩张的需要。罗马在共和后期就不断向外扩张,经过长期的军事侵略,成为跨欧、亚、非三洲世界史上最大的奴隶制大帝国。为了统治其庞大的领土,需要教育培养各种官吏统治人才,以便加强对全国的管理。 统治阶级对内统治的需要。各地区的经济制度和政治情况差别很大,民族各异,语言不一,各族人民争取独立和解放的斗争极为激烈。为了有效地统治这个幅员辽阔、情况复杂的帝国,罗马贵族不得不废除共和通知,建立庞大、复杂的行政系统和官僚制度。与之适应的是教育内容更加注重法律的教育,国家加强对教育的控制。 2、 西塞罗教育思想是什么?它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西塞罗的教育思想 西塞罗是共和后期的政治家、雄辩家、史学家、哲学家,他的教育目的是培养雄辩政治家,集中体现在论雄辩家中,其教育思想主要有: 关于雄辩家的定义。西塞罗认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雄辩家,必须能够就眼前的任何问题进行得体、生动而有说服力的演说。能就任何问题进行得体的演说是雄辩家的本质特点,雄辩家不同于一般的“会说话的人“。雄辩家与各种专家也有所不同,一个雄辩家在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当然不如该专业的专家,但只要获得该专业的基本知识以后,他讲起来就会比他请教过的专家还要生动、经常。其中的原因,就在于雄辩家善于雄辩。 雄辩家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西塞罗认为要想达到雄辩家的要求,必须具备一下条件:第一,广博的学识。西塞罗要求雄辩家拥有各种重要知识和全部自由艺术。全部自由艺术是指文法、修辞,以及柏拉图所主张学习的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学科;各种重要知识则是政治、各国政治制度、法律、军事和哲学等;第二,在修辞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修养。因为决定演讲指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是遣词造句以及整个演说词的文体结构。所以在修辞方面要求表达正确,通俗易懂,优美生动,语言与主题相称;第三,优美的举止与文雅的风度。 雄辩家的培养方法。西塞罗强调练习的重要地位,他主张要进行经常的模拟演说,同时要勤于写作,用写作来磨练演说。他认为写作可以训练人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转移到演说能力中去。 关于“人道“的教育思想。人道,是指为人之道,他认为要尽为人之道,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首先,必须充分发挥人之所以为人的特点;其次,以同情、仁爱、礼让等规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后,只有具备文化修养的人才能称作人,因为只有他们才能尽为人之道。因此,教育必须高度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 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西塞罗培养土雄辩家的教育思想对罗马帝国时期以及后来的欧洲教育都产生过较大的影响。雄辩术起源于希腊,在罗马共和时期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作用甚大。它既是争取民众、击败政敌的工具;又是歌功颂德、取悦对方的手段;还是诉讼争斗、法庭辩护的途径,后来便逐渐演变成罗马学校中的主要课程。 到了共和末期,随着共和制的解体,雄辩术的重要性就大大降低了。帝国时候起更是没有它存在的土壤,但它的影响犹存,雄辩家乘凉有教养的罗马人的代名词。西塞罗的雄辩教育理论成为当时以及后来100多年中的权威性观点。 3、试论昆体良教育思想在教育史上的贡献。 昆体良是公元1世纪罗马最有成就的教育家,其代表著作是雄辩术原理。昆体良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以培养雄辩家为宗旨。其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论教育与天赋 昆体良高度评价了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巨大作用。他认为,人人可通过教育而培养成人。但人的心性各不相同,因此,要研究、了解儿童的天性。首先,要研究儿童的天赋、倾向、才能,根据其倾向和才能进行教育和教学。其次,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 昆体良关于天性与教育的关系的观点较为全面,提出了天性是教育的基础和原材料的思想以及教育适应自然的主张,反映了他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他的这些思想曾给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家以深刻影响。 德行是雄辩家的首要品质 昆体良提出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术的人。善良是第一位的,在雄辩术上达到完美境界是第二位的。因此,他坚持把良好道德的培养放在教育任务的首要位置。昆体良认为,雄辩家的主要任务是宣扬正义和德行,知道人们趋善避恶。所以,他认为只有善良的人才能成为雄辩家。所谓善良的人,应该是有识别善恶的能力和遵守法律与坚持正义的人。这样,他才能为正义和真理辩护。因此,善良、有德、坚持正义是雄辩家的起码条件。 对于善德的获得,昆体良认为:个人的秉性对于他的道德面貌会起某种作用,但更重要的是要靠教育的力量。 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 昆体良认为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他认为,家庭和学校这两种教育场所都有可能产生善德和恶德,不能把家庭理想化。学校教育有其独有的优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教育可以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学校能给儿童提供多方面的知识;学校还可以养成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的习惯和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因此雄辩家必须在学校中培养。 论学前教育 昆体良十分重视学前教育。他认为,在幼儿能说话的前后,就应该对他进行智育。但由于7岁前的幼儿接受知识的能有有限,因此,每次学习量应当很少。 关于学前教育的内容,昆体良主张教幼儿认识字母、书写和阅读。他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双语教育问题,希望儿童先学希腊语,然后学拉丁语,再后,两种语言的学习同时并进。 关于学前教育的方法,昆体良认为应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不要让学生产生厌恶学习的情绪;二是要让最初的教育成为一种娱乐,并且要利用奖励去鼓励儿童在竞赛中获胜,以此使学生乐于学习。 教学理论 昆体良在教学理论的许多方面提出了精辟的见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专业教育应建立在广博的普通知识基础上;关于启发诱导和提问解答的教学方法;提出学习与休息交替,防止过度疲劳的意见,以及休息应有度,以免造成贪玩,懒惰的坏习惯;对教师的要求。昆体良对教师提出来很高的要求,大致有以下几点:a、教师应该是德才兼备的;b、教师对学生宽严相济;c、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有耐心,对学生要多勉励、少斥责,在实行奖惩时要注意分寸,既不能“吝啬表扬”,也不能“滥用惩罚”;d、教师应当懂得教学艺术,教学应当简明扼要,明白易懂,深入浅出;e、教师要注意儿童之间在能力、资质、心性方面的差异,因材施教。 昆体良的教育思想是古希腊、罗马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总结。他在雄辩术原理中所论述的教育、教学的原理、原则和方法,从公元1世纪至四五世纪,为整个罗马帝国的学校和教师所效法,几乎没有多大变化。他的教育思想,在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文主义者和教育家,对夸美纽斯,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4、你怎样评价奥古斯丁的教育哲学体系? 奥古斯丁是基督教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把哲学用在基督教教义上,从而创立了基督教宗教哲学体系的神学家和哲学家。奥古斯丁在他的重要著作忏悔录中结合自己的经历,论述了对教育的一系列看法,他的教育哲学成为中世纪基督教教育的理论基础。其教育哲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上帝就是真理 了解上帝可通过世俗知识和内省的方式,世俗知识是为信仰服务的,必须绝对服从圣经。通过理性和思想而不是感觉,发现心中已有的真理和知识。 “原罪论”与“禁欲说” 阿高速路认为每个人生来就是有罪的,宣扬“赎罪论”,认为人要去恶从善,依靠个人是无能为力的,所以要依靠上帝才能解救;他提倡“禁欲说”,宣扬“灵魂不灭论”,认为人性本恶,只有信仰上帝,摧毁欲望,才能从恶性中解脱,上升到神的境界。因此,他认为教育上的体罚是合理的,也是有益的、必要的,奥古斯丁的这种理论支配了欧洲教育达XX年之久。 宗教教育 奥古斯丁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教会和神学服务,圣经是最主要的教材。对于古希腊和罗马的世俗文化,他主张要有条件地吸取并为基督教服务。他认为文法、修辞、逻辑等学科,作为一种工具,既可以为异教服务,也可以为基督教服务。他说可以保留这些学科的形式,同时以圣经和其他宗教书籍对其加以改变。同样,数学、几何、天文、音乐也可以改变,使它们为基督教服务。 平等思想 他认为上帝的子民是平等的,都可以得救,这就促进了教育平等思想的产生。 奥古斯丁创立的基督教宗教哲学体系为基督教哲学开创了新的纪元。他的教育哲学对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督教教会控制的各级学校,无不以他的教育哲学为指针。了解奥古斯丁的教育哲学,是理解罗马帝国后期和西欧中世纪的教育的重要一环。 第五章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1、试述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基本性质和主要特征。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的基本性质 中世纪教育的基本性质是一种具有宗教性、等级性和世俗性的教育。中世纪前半期,教育鸡机关被教育垄断,世俗教育被扼杀,学校附设在教堂,教育目的是培养僧侣及为宗教服务的专门人才。同时,也向群众宣传,培养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僧侣教育与教民教育成为教育的主体。教学内容主要是神学,教学方法采取注入式,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但信勿疑。学校管理奉行禁欲主义,以残酷的体罚压制学生。 由封建主控制的宫廷学校则招收皇亲贵族子弟,培养治术人才。9世纪末到12世纪,封建贵族重视骑士教育,以加强维护封建制度的武装力量。中世纪后期,由于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各地文化的交流,促成了12世纪城市大学的产生和发展。这些学校仿照手工业行会的形式组织起来,由师生共管,打破了教会的垄断和封建社会的闭塞局面。 中世纪教育的主要特征 宗教性、神学性。这是中世纪教育思想最为根本的特征。这种特征又是由基督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完全控制以及基督教义成为中世纪西欧社会的意识形态这种红现实所决定的; 保守、发展缓慢。无论与以前的希腊罗马时期相比,还是与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相比,中世纪都是一个教育思想相对贫乏和衰微的时期,因此发展较为缓慢; 开放性,普遍性。受教育人群扩大,对教育的认识未分化。 中世纪教育的意义 中世纪教育为西方文明发展留下了大量的遗产,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学校系统,教育思想首先强调德育,为后来的德育提供了很多见解。 提出了很多教学方面的合理的问题吧,如分班教学。 中世纪教育家跃然推崇经院哲学,试图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这偏偏为理性的发展打通了道路。 2、 什么是教会学校?它在西欧中世纪社会中具有怎样的地位与作用? 教会学校的含义 教会学校是中世纪时期基督教教育的主要形式,当时进教会学校读书的一般是僧侣子弟,其次是世俗封建主贵族次子以下的子弟。教会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教育目的是味蕾培养圣职人员和信徒,扩大教会势力,巩固封建统治; 教学内容神学化。主要课程是神学和“七艺”,神学包括圣经、祈祷文教会的礼仪等;“七艺”是从古希腊教学内容演变而来的,经基督教改造,为神学服务。 教育方法原始、机械、烦琐。学校一开始用拉丁文进行教学,上课时教师口授,学生记、背。为了维护教会、神学的绝对权威,教会学校强迫学生盲目服从圣经和教师,学校个别施教,纪律严格,体罚盛行; 教会学校的种类主要有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教区学校,各自具有各自的特点。 教会学校的地位 教会学校在西欧中世纪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以后欧洲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中世纪时期,教会学校是教育的最重要的形式,承担着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作用,对人民的教化以及宗教思想的宣传起到重要的积极意义。 教会学校的作用 教会学校在培养僧侣和其他为教会服务人员的同时,向群众宣传宗教,使劳动群众服从教会和封建统

    注意事项

    本文(外国教育史.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