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果树栽培技术:任务1 子任务五:苹果丰产栽培技术课件.ppt

    • 资源ID:3091669       资源大小:34.06MB        全文页数:27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果树栽培技术:任务1 子任务五:苹果丰产栽培技术课件.ppt

    果树栽培技术,项目七、仁果类果树生产任务1:苹果生产,主要内容,子任务一、认识苹果,子任务二、主要种类和品种,子任务三、苹果的生物学特性,子任务四、苹果育苗建园技术,子任务五、苹果丰产栽培技术,子任务六、苹果病虫害的防治,子任务五、苹果丰产栽培技术,主讲人:束靖 副教授,主要内容,子任务5-1:苹果园土、肥、水管理技术,子任务5-1:苹果园土、肥、水管理技术,引 言土壤是果树得以固定和生长发育的基础,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生物等所组成的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苹果树大根深,一生中长期需要从相对固定范围的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分,养分,并合成和贮藏新的物质,满足树体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进行的需要。,子任务5-1:苹果园土、肥、水管理技术,一、土肥水管理在优质苹果生产中的重要性二、目前土肥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三、苹果园土肥水管理中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四、苹果园土肥水管理的新技术,一、土肥水管理在优质苹果生产中的重要性,我国苹果生产上大体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产量阶段;第二阶段,质量阶段;第三阶段,省力化阶段;将来再向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机械化、现代化发展。而目前,正处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这就决定了我国苹果管理技术将出现大转折。,苹果园土壤管理及水分补充 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西安综合试验站 史继东 郑其峰,苹果生产技术变化涉及到果树管理的方方面面,最主要的还是由注重树上管理向注重树下管理转变,因为地下管理是根本,是问题的根源,地下问题解决了,其他一切问题都好办。,我国苹果园地上管理差距不大:如:果实套袋除日本韩国外,其他国家很少套袋,日本开始从套袋向无袋栽培发展。整形修剪中国比国外还精细,如:三套枝修剪、四季修剪、刻芽、转枝、摘心等。疏花疏果国内人工、国外喷化学药剂,节省人工。病虫害防治国内人工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全部用上。,一、土肥水管理在优质苹果生产中的重要性,1、我国与世界果树管理方面最大的差距在地下管理,果树的地下管理是地上管理的基础,如果地下管理搞不好,在地上投资再大,也收效甚微,导致优果率不高、各种病虫害发生严重。如:苹果树体腐烂病与树体钾营养的关系密切 苹果早期落叶落叶病与苹果树势和土壤干旱的关系密切 开心行修剪后,下垂枝3年结果后,由于土壤肥力不足,枝条早衰严重,花芽不饱满 树壮,结果多、果实红、商品率高实践证明:连年丰产的样板园,地下施肥多、土壤墒情好!果园投入的40-50%是肥料 果树品种、树型确定之后,施肥灌水是最重要的管理内容之一。,一、土肥水管理在优质苹果生产中的重要性,2、加强土肥水管理可从根本解决苹果园部分树势偏弱问题,一、土肥水管理在优质苹果生产中的重要性,如何判断果树的树势是不是偏弱?,果树的新梢长度应当在37公分最好,如果新梢长度不足37公分,则可以判断为树势偏弱(日本著名果树专家雄崎盐之辅)果树的果台副梢长度在15公分最为适宜,不足15公分侧可以判断为树势偏弱(魏钦平研究员)实际生产当中,我们可以结合两个指标以及叶片、果个等进行综合判断。,3、许多地方还没有形成适合当地的土壤管理制度 我国果园土壤管理大部分采用的还是清耕制,这种办法有好多弊病,据专家称,全世界范围内,只有我国果园还在采用这一制度。还有许多果园,由于有机肥缺乏,土壤投入少,产出多,连年施用化肥,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逐渐降低,土壤肥力逐渐降低。,一、土肥水管理在优质苹果生产中的重要性,4、加强地下管理、提高土壤肥力是生产优质果品的前提“肥水管理是基础、花果管理是关键、病虫害防治是保障、整形修剪是调节”。肥水管理是基础,是根本,加强地下管理、提高土壤肥力是生产优质果品的前提。日本是一个生产超高品质苹果的国家,而这一切都是依靠肥沃的土壤做保障,离开了这一前提,管理技术再高都是空谈。,一、土肥水管理在优质苹果生产中的重要性,5、加强地下管理,还可以提高果树抵抗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地下管理后,建立合理的土壤管理制度,使果园管理步入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土壤肥力逐步提高,果树树势就会健壮稳定,树势增强,果树抵御各种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就会显著提高。整形修剪、树势调节、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就会变的非常简单,果树管理才能逐步向简易化、机械化、省力化、现代化发展。,一、土肥水管理在优质苹果生产中的重要性,日本苹果园土壤管理制度,日本苹果园由于追求超高品质,和特殊的地理条件,绝大部分果园都具有非常高的有机质含量,高的有机质含量与他的土壤耕作制度分不开的。日本果园土壤管理先后经历了传统农业时期、化学农业时期和有机生态农业时期三个阶段。,日本苹果园土壤管理制度,在传统农业时期,由于果园产出较少,果农注重秸秆还田和有机肥料的使用,果园土壤肥力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了相对稳定。20世纪40年代前后进入的化学农业时期,由于高产技术的普及和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化肥的大量使用,果园土壤投入产出失去平衡,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化学污染,土壤理化性状、团粒结构破环,保水保肥能力能力、透气性、酸碱度变差,有机质含量降低,营养失衡。果品质量变差。目睹了化学农业的危害之后,从 2 0世纪 5 0 6 0年代开始,日本已有一些农户开始开始探讨有机农业的运行模式。从这一时期开始。日本各地苹果生产开始逐步走上有机生态农业时期。,日本苹果园土壤管理制度,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为,首先,以追求超高品质为目标,合理负载,限制高产。减少土壤产出。其次,大力发展堆肥,广开肥源,一些果农发展起了畜牧业,保证果园有足量的有机肥。在岩手县田村美智夫的果园看到,利用ETS微生物菌群,将生产蘑菇的下脚料和锯末进行处理沤制,形成有机肥施入果园,效果非常好。第三,限制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第四,实行果园生草。日本目前几乎所有的果园都进行生草。采用了上述措施,由于土壤产出少了,而补充多了,土壤才会进入良性循环,有机质含量逐年增加。土壤异常肥沃,果实品质好,果树易成花,抗性强,不易染病,很好管理。,西安果友协会张健副会长参观了日本果园后惊叹道:“人家不套袋的苹果比咱套袋的苹果好!”,子任务5-1:苹果园土、肥、水管理技术,一、土肥水管理在优质苹果生产中的重要性二、目前土肥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三、苹果园土肥水管理中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四、苹果园土肥水管理的新技术,(一)土壤管理存在的问题: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干旱、土壤瘠薄!旱地果园生草面积少,不会种草!清耕果园多!有的果园深翻过度!伤根太多!土壤板结、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种类比例减少,土壤透气性减少。,二、目前土肥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二)果园施肥存在的问题:施肥量不合适:有机肥施用量太少,大部分果园的有机质含量不到1%。化肥使用过多,偏施氮肥:氮磷钾比例不合适: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不能配合。施肥时期不当:秋施基肥偏晚或春季追肥偏早,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导致肥效后移,与苹果生长节奏不符,中短稍停长后,又二次萌发,秋稍旺长。如果每年果子销售不快,70果农不会按时秋季施肥!施肥方法不对:施肥方式单一,没有变换,施肥部位和深度不合适;叶面肥使用盲目;施肥与灌水不能很好结合。(土壤干旱,肥料不能溶解,树体无法吸收,施肥效果不明显,造成肥料浪费)后果:果园肥水管理水平差,肥料利用率低,推荐施肥技术落后。,二、目前土肥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肥料浪费严重!化肥涨价,尤其是钾肥,国际几家大型生产钾肥的企业(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以色列)联合涨价,迫使果农的生产成本提高,关系到国家农业生产的安全!如何应对化肥价格的上涨提高化肥的利用率!,3、果园灌水存在的问题土壤干旱、一些老果园,水分消耗过多,造成土壤干层现象,出现小老树、衰弱树、果实变小。果园灌水存在的问题:果园灌溉方式落后,灌水规律不易掌握有灌溉条件果园:大水满灌,水分浪费。无灌溉条件果园:不灌水、不进行节水灌溉和生物节水。后果:直接影响了果实发育。长期干旱缺水,直接影响肥料养分的吸收利用,进一步影响果树生长发育。山地丘陵地区果园的土壤保水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二、目前土肥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果园工作重点:果树基础工程,主要体现在:“深、肥、暄、温、润”,以适应和满足果树根系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的需要。所谓“深”就是指土层要深厚,有利于根系伸展,更广泛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所谓“肥”就是指土壤肥力要高,富含果树所需的营养元素;所谓“暄”就是要求土质暄松、透气性、保水性好,有利于根系生长和微生物活动;而“温、润”则是指土壤的温、湿度要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吸收活动。,子任务5-1:苹果园土、肥、水管理技术,一、土肥水管理在优质苹果生产中的重要性二、目前土肥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三、苹果园土肥水管理中的基本原理四、苹果园土肥水管理的新技术,(一)根系的类型及生长习性1、根系的类型及转化 苹果的根系按功能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行使固定,贮藏和输导水分、养分的功能,主要是具有次生结构、木质化的黄褐色根;另一类是吸收矿质营养、水分、产生有机物质和细胞分裂素的功能。这类根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初生结构、木质化程度低、着生于各类根上的白色新根,它是根系的主要活性部位。,三、苹果园土肥水管理中的基本原理,白色的新根按其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又分为生长根和吸收根。生长根长而粗壮,形状像豆芽或比较细长,其特点是生长迅速,主要用于延长和扩大根系的分布范围,同时具有一定的吸收能力。生长根加粗生长后转化成黄褐色的木质根,并逐步形成主根及各级侧根,构成根系的骨架。吸收根较细而短,在土壤中密生成网状,每年发生量大,长度一般5毫米,粗度在0.2-1毫米间。白色新根的类型、数量与地上部枝类组成有密切相关性,生长根可能与地上部新条的旺长相关,而网状吸收根的大量形成则意味着地上部生长势趋于缓和。旺长树,弱树,衰老树等植株营养类型不同,其新根的类型各异,对树势的调节与改造除了地上部修剪调节外,还必须调控根类型的转化。,三、苹果园土肥水管理中的基本原理,(一)根系的类型及生长习性,2、新根发生的季节特点 与地上部分不同,苹果树根系没有明显的自然休眠期,只要条件适宜,周年均可生长。由于上层土壤环境变化较大,分布在土壤上层的根系一年内可以出现3个或更多的生长高峰;而分布在土壤下层的根系,由于环境相对稳定,一年内往往只出现2个生长高峰或更少。同时,由于树龄、长势、结果状况及气候、土壤条件差异,根系在年周期中生长高峰出现的次数和时间往往不同,归结起来大概有以下三种类型。,(1)三峰曲线 初结果的树和小年树的根系以及分布在土壤上层的根系,年周期中会出现三次生长高峰。第一次出现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随着开花与新梢迅长,根系生长变弱;第二次开始于春梢停长以后,于6月上旬至7月上旬达到高峰,随着果实快速膨大以及大量的花芽分化,根系生长减弱,这次高峰持续时间最长,发根数量最多;第三次高峰开始于秋梢停长后,从9月延续至11月。,(2)双峰曲线大年树、盛果期成年苹果树的根系以及分布在土壤下层的根系,每年往往有两次生长高峰。盛果期的成年苹果树根系在5-6月出现一个生长高峰,随着新梢迅速生长,根系生长速率降低,新梢停长后根系有开始生长,8-10月出现第二个高。大年树因为营养水平明显降低,因负载量过高强烈抑制了新根的生长,新根生长微弱,第三次根系生长高峰消失。,(3)单峰曲线生长衰弱的苹果树、新定植的旺长幼树等的根系只有一个高峰。根系的生长动态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大田植株新根发生动态往往三种情况都有。显然,要确定某一品种的根系发生属于何种类型是困难的,但不管根系的生长呈何种曲线,生长高峰与地上部分生长往往交替出现,这与树体同化养分分配方向有关。早期落叶的苹果树几乎没有新根发生。,不同季节新根发生的类型及数量,早春从萌芽前开始,吸收根首先开始活动,直到4月下旬以发生吸收根为主,此时影响吸收根发生和活动的主要因素是贮藏营养和土壤温度。提高树体的贮藏营养水平,早春利用地膜覆盖等措施提高地温,以促进春季吸收根的尽早发生,对春季的萌芽、展叶、开花、坐果十分有利。贮藏营养水平低的小年树(前一年大年),因春季吸收根量少,单靠根系吸收的养分难以满足前期树体的需要,萌芽前涂抹果友氨基酸是提高小年树坐果率和促进前期生长发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不同季节新根发生的类型及数量,4月下旬以后,生长根的发生量开始上升,到5月中旬达到高峰,并且一直持续到春梢停长前。此期恰好是新梢的旺长期,衰弱树在此高峰前追肥可以促进地上部新梢的生长,有利于恢复树势。旺长树要控制肥水,追肥应春梢停长后进行。从5月底或6月上旬到7月份为新根发生的夏季高峰期,一年中以此期的新根发生量最大,持续时间最长,不同树体类型发生量的差异也较大,旺长树、弱树和小老树此次生长高峰均比丰产稳产树要小。此期正是苹果花芽分化期,旺长树、大年树需在此期追肥以促进花芽分化。9月上旬秋稍停长到落叶是新根发生的秋季高峰期,树体当年的负载量和叶片生长状况对这次新根的发生量影响最大,结果过多,叶片早落,秋根的发生量就会明显减少。秋根的发生及养分吸收与树体的贮藏营养密切相关,生产中必须合理负荷,保护好叶片,确保秋根的发生,并结合秋季施肥,提高树体的贮藏营养水平。,不同季节新根发生的类型及数量,综合看来,一年中早春要使新根尽早开始活动,春季高峰的新根量要因植株类型而加以促控,夏季新根量则应稳定保持在较高水平,秋季则要保证秋根的发生,以提高树体的贮藏营养。,(一)根系的类型及生长习性,3、根系的分布与土壤管理,土壤管理状况与根系的分布有密切关系,根系的垂直分布受土壤结构和层性的影响。黏重土、有障碍层或地下水位等会限制根系向深层延伸;在结构良好的土壤中根系垂直分布可深达1米以上,但80%左右的根系仍然集中在40厘米土层内,特别是20厘米表层分布更加集中,这与上层土壤疏松、通气性发好、肥力高有密切关系。新生吸收根的发生也主要在表层,60%-80%的吸收根集中发生于表层。因此表层根的保护和利用不能忽视,无论根系的分布有多深,只要表层水、肥、气、热条件好且稳定,表层根生长良好,地上部就能优质丰产。,土壤表层(0-20厘米)是根系的活性生长区域,温度、水分条件变化幅度大、不稳定,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大,生产中应对表层根系进行保护,为表层根系提供稳定适宜的水、肥、气、热条件。中层土壤水、肥、气、热因子比较稳定,利于根系的生长,在保护好上层根的前提下,应该更加重视中层根的土壤管理,果园的施肥、灌水等就重点在根系分布的中层,扩大根系的有效分布层。下层根系除对树体起固定作用外,还与地上部的长势有密切关系,如果根系分布太深时,树体易旺长,树势难以控制;而且下层土壤透气性差,有效养分含量低。在黏重、地下水位较高的土壤,就限制了深层根系的施展,从而导致地上部器官容易出现缺素症、秋梢旺长、叶片发黄或早期落叶等现象。,因此,果园土壤管理应以保护上层(0-20厘米)、稳定中层(20-40厘米)、拓展下层(40-60厘米),使不同层次根系分布均匀合理,上、中、下层比例协调。,苹果的新根发生与分布,新根的发生有顶端优势的习性,根系的顶端发根能力较强,在生长过程遇到阻碍或受到断根刺激,根系的生长将改变方向或部位转移。一般情况下树冠边缘部分长根的发生量较大,生产中应注意的土壤改良和肥料供应,充分利用边缘根系。内膛生长根发生量小,根系密度大,更新速度慢,易衰老。加上生产中又习惯采用环状、条沟施基肥,造成内膛土壤结构恶化、水分养分贫乏、内膛根系密集区功能衰退、新根细短、质量差或难以再发生。10年以上的成龄树都存在不同程度地内膛根系光秃现象,20年以上大树更加明显。因此,果园生产中,在充分利用边缘根的同时,更应注重改良内膛土壤环境条件,更新利用内膛根系,如基肥的施用采用放射沟状与条沟相结合的交替方法,养好边缘根的同时,不断更新内膛根系。,三、苹果园土肥水管理中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二)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苹果根系的生长主要受树体本身营养水平、激素平衡和外界环境的影响,1、地上部对根系的影响,根系的生长需要叶片的光合产物碳水化合物作为原料,而且根的生长以及它吸收活动还需要根呼吸作用分解碳水化合物而释放的能量。因此,叶片的光合产物与根的发生、吸收、合成等功能的发挥有极其密切的关系。通常树体叶片越多,发根也越多;叶片脱落越早,秋季发根也越少。凡是影响叶片光合生产及光合产物向根系正常运送分配的因素,都会影响根系的生长发育。如秋季早落叶树,因影响了光合产物向根系的回流和积累,致使秋季和第二年春天的新根发生量明显减少,即使增施肥水,也难以提高。大年树,果实与根系相互争夺有限的营养物质,树体负载量大,也会严重影响新根的发生。无秋梢的果树,其根系秋季生长高峰就会减弱甚至消失;主干环割、环剥以及腐烂病也严重影响了根系的生长。,1、地上部对根系的影响,地上部芽的萌发、叶片的扩展等需要根系合成的细胞分裂素,根系的生长、老根的增粗需要新梢幼叶和茎尖产生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因此,弱树,小老树恢复树势,不仅增施氮肥、灌水,还要结合重剪,刺激新梢和幼叶发生。在生产当中,尽量改善果树根系的生长环境,保持适宜的水、肥、气、热条件,同时,保持合理的产量和枝类构成,保护好叶片,促使光合产物向根系合理回流,促进根系健康生长,多发根,发好根。,2、土壤环境条件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土壤为根系创造一个理想的根际环境。良好的果园土壤应保证果树。“吃得饱”养分供应充足“喝得足”水分供应充分“住得好”土壤空气流通、温度适宜“站得稳”根系发育正常,能伸展开,机械支持牢固土壤环境条件主要指土壤中温度、湿度、通气性、营养成分和酸碱度等。,水,在土壤结构一定的情况下,影响土壤氧气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含水量。土壤孔隙度与水是一对矛盾体。最适宜苹果根系生长的土壤含水量是田间持水量的60%-80%,而且越接近80%,生长根越多,地上部生长越旺,越接近60%,吸收根越多,并与地上部成花有相关性。可以通过控水来控制根的类型及树体长势,当土壤干旱缺水时,叶子可以从根中夺取水分,所以根系的受害远在地上部萎蔫之前,等叶片萎蔫时,不仅根系早已停止生长和吸收,而且已经开始死亡。合理保水灌水,保证适宜的土壤含水量对养根至关重要。水过多时,根系窒息引起地上部叶片发黄脱落,大水漫灌不仅浪费了水分,还造成了土壤中的有效氧分随水流失,大雨或大水漫灌后,经常出现新梢、叶片营养缺乏,沙性土壤尤其严重,同时也容易引起新旺长,特别是大雨后的秋梢旺长、新梢中下部叶片早落等。,肥,土壤养分不像通气、水分和温度那样成为根系生长的限制因素,因为土壤再瘠薄也有一定的自然肥力。但土壤的养分状况对根系的形状、分布和密度影响很大,肥沃的土壤根系密度大,分布范围比较集中;瘠薄土壤的根系数为了获得养分,就要广域觅食,分布密度降低,贫瘠、干旱地栽培都会形成这种庞大的根系,对充分利用水分、养分非常有利,但建造过程中消耗大量的光合产物。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增加根系密度的有力措施。各种矿质元素对新根的发生也有影响,土壤严重缺氮时,吸收根细短干枯,形似乱发;氮素过多,生长根比例增大,易使树体旺长;磷钾肥则有利于根系的分支,硼、锌、钙等微量元素对新根的生长也有促进作用。,气,土壤通气性对根系的生长影响较大,土壤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达到15%以上时新根才能长出,10%以上时根生长正常,5%左右时生长缓慢,2%-3%时则停止生长,断根伤口愈合和发出新根要求更高的土壤氧气含量。土壤结构影响土壤气体状况,不同类型土壤根系的形状,分布、新根量及功能各异。黏土地根系分布浅,并常呈线性分布,分根少,密度小,特别是网状吸收根量小,但在延伸过程中,如遇到透气性好的区域,分根就会大量发生,产生一个密度大、功能强的活力点。生产中土壤改良、施基肥等措施最好采用局部改良、集中营养供应,以增加活力区,经过3-5年的时间,把树冠周围土壤全部改良。沙土地的根系分布较深、较远,并呈匀性分布,分根较多,网状根量大。在贫瘠、干旱的沙土地果园吸收根细短,功能差,养护这种根系就要靠增加肥水。山地一般有效土层浅,下层常有砾石层存在,限制了根系向下扩展,因而根系常集中分布于表层,呈“层性”分布。有黏板层存在的冲积平原沙地,也常出现这种层性分布,此类土壤除充分利用透气性较好的表层土壤外,打破障碍层也是一项必需的措施。,热,苹果根系正常生长和吸收需要的最适温度14-25之间,对苹果根系生长的影响主要是早春地温低、上升慢,夏季地温过高和冬季冻土层过深等,特别是表土层,一年中温度变化幅度过大,生产中常利用地膜覆盖来提高早春地温,夏季覆草遮荫降温和冬季保温等措施。,影响根系生长和功能发挥的环境因素非常重要,任何一个不适宜,都会对根系产生不利的影响。分析果园土壤问题要全面,土肥水管理要综合考虑,除考虑各因素的数量水平外(如肥水的多少,温度的高低等)外,还要考虑各因素的稳定性,土壤、肥料和水分管理措施在年间应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要养好根,必须将内外因子结合,先从内因入手,在养叶保叶促进光合产物回流的前提下,使土壤水、肥、气、热等诸因素适宜协调稳定。,1、果树需要的营养分类:地上供应有机营养碳氢氧(糖)地下供应无机营养大量元素(氮磷钾)、中量(钙镁)和微量元素(锌铁锰铜),(二)苹果树需肥规律,缺素症状,缺钙,日烧,利用贮藏营养阶段,利用当年营养阶段,营养贮藏阶段,年周期有节奏生长,果树营养的年周期分配规律,果树的营养状况年周期内不尽相同,表现春季养分从多到少,夏季处于低养分时期,秋季养分开始积累,到冬季养分又处于相对较高期。掌握营养物质的合成运转和分配规律,有利于克服果园管理中的片面性,从而达到高产、优质、稳产、高效之目的。,果树营养的年周期分配规律,春季是利用贮藏营养的器官建造期:这一时期包括萌芽、展叶、开花到新梢迅速生长前,即从萌芽到春梢封顶期。此期果树的一切生命活动的能源和新生器官的建造,主要依靠上年贮藏营养。,果树营养的年周期分配规律,可见贮藏养分的多少,不但关系到早春萌芽、展叶、开花、授粉座果和新梢生长,而且影响后期果树生长发育和同化产物的合成积累。如果开花过多,新梢和根系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当年果实大小和花芽形成等也无法得到保证。贮藏营养水平高的果树叶片大而厚,开花早而整齐,而且对外界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表现叶大、枝壮、坐率果高、生长迅速等。果树盛花期过后,新梢生长、幼果发育和花芽生理分化等对养分需求量加大,根系、枝干贮藏营养因春季生长的消耗渐趋殆尽,而叶片只有长到成龄叶面积的70%左右时制造的光合产物才能外运,因此出现营养分临界或转换期。此时激烈的养分竞争,常使苹果新梢第913片叶由大变小、落果加重,花芽分化不良等。如上年贮藏营养充足,当年开花适量,则有利于此期营养的转换,使后期树体营养器官制造的光合产物及时补充供给生产。,果树营养的年周期分配规律,夏季是利用当年同化营养期:这一时期从六月落果期到果实成熟采收前。此期叶片已经形成,部分中短树枝封顶,进入花芽分化,果实也开始迅速膨大;营养器官同化功能最强,光合产物上下输导,合成和贮藏同时发生,树体消耗以利用当年有机营养为主。所以,此期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当年果质优劣,产量高低和成花数量与质量。,果树营养的年周期分配规律,秋季是有机营养贮藏期:这一时期大体从果实采收到落叶。此时果树已完成周期生长,所有器官体积上不再增大,只有根系还有一次生长高峰,但吸收的养分大于消耗营养。叶片中的同化产物除少部分供果实外,绝大部分从落叶前11.5个月内开始陆续向枝干的韧皮部、髓部和根部回流贮藏,直到落叶后结束。生长期结果过多或病虫害造成早期落叶等都会造成营养消耗多,积累少,树体贮藏养分不足,而此期贮藏营养对果树越冬及下年春季的萌芽、开花、展叶、抽梢和座果等过程的顺利完成有显著的影响,可见充分提高树体贮藏营养是果树丰产、优质、稳产的重要保证。,果树营养的年周期分配规律,冬季是有机营养相对沉溃期:这一时期约从落叶之后到次年萌芽前。研究资料表明,果树落叶后少量营养物质仍按小枝大枝主干根系这个方向回流,并在根系中累积贮存。翌春发芽前养分随树液流动便开始从地下部向地上部流动,其顺序与回流正好相反。与生长期相比,休眠期树体活动比较微弱,地上部枝干贮藏营养相对较少,适于冬剪。,子任务5-1:苹果园土、肥、水管理技术,一、土肥水管理在优质苹果生产中的重要性二、目前土肥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三、苹果园土肥水管理中的基本原理四、苹果园土肥水管理的新技术,四、苹果园土肥水管理的新技术,(一)土壤改良技术,1、深翻熟化 深翻熟化是土壤改良的有效措施,也是果园土壤管理的基本方法。大部分的山地丘陵果园土壤耕层比较疏松,但耕层以下的犁底层土壤普遍比较紧实,孔隙度小,透气性差,不利于果树根系生长;渤海湾地区土层较薄,质地较差,保水保肥力弱。因此,必须上大力气进行土壤深翻熟化。,果园土壤深翻熟化作用,一是可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即能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提高蓄水和保肥能力,增强透气性,提高养分有效性。据调查,深翻后的园土容重由1.40降低到1.29,孔隙度由47.27%增加到52.18%,土壤含水量增加2%-4%。二是结合施肥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熟化程度和肥力。据调查,深翻熟化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32%,土壤含氮量、速效磷、速效钾均明显增加,土中微生物增加1.29倍。三是深翻一方面可促进根系纵深伸长和横向分布,明显地增加了根的密度和数量(侧根增加两倍以上,吸收根增加3-6倍),因而,显著地提高根系的吸收能力。另一方面,促进地上部的生长发育和增强光合作用,表现为树体健壮,新梢粗长,叶色浓绿;幼树生长成形快,易成花,早结果,早丰产;结果树产量高,品质好,寿命长。,四、苹果园土肥水管理的新技术,一般深翻效果可维持5-7年。若能在深翻时,埋入一定数量的植物残体,如树枝、落叶、秸秆等,更有利于深翻效果的充分发挥和维持时间的延长。一般要求每个新建果园必须要在果树进入盛果期前,完成土壤深翻熟化,在山地丘陵果园尤为重要。,具体做法,(1)时期 深翻应结合施基肥同时进行,以秋季进行效果最好,因秋天降雨多、墒情好、土温适、时间长,有利于根系恢复和蓄水培肥。一般以9月中、下旬进行为宜,最晚不超过11月底。(2)方式 常用的深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放树盘扩穴。幼树期间,在挖坑栽植的基础上,根据根系伸展情况,从定植坑向外逐年扩穴深翻,直至株、行连通。第二种是条沟深翻。幼树定植前采取开挖定植沟的园地,每年可沿栽植沟外缘继续开挖,3-4年内全园翻通为止;盛果期树根系已布满全园,可实行隔行深翻,隔一行翻一侧,逐年分次深翻,每次只伤一侧根系,对果树生长结果影响较小。深翻应纵向破除障碍,横向打通隔墙,多施木美土里、龙飞土壤调理剂等有机肥。(3)宽度、深度 一般要求宽度50-60厘米、深度60-80厘米。如土壤黏重、紧实或有姜石、沙砾的园地应深些,而土层深厚、疏松的园地宜浅些。(4)方法 成龄树以人工深翻为主,幼树也可用深耕犁机耕。,注意事项,深翻时无论采用什么方式都要与前一次深翻位置接茬,不留隔墙。尽量少伤根,尤其粗度1厘米以上主侧根不可切断。沙强掺黏、黏重加沙,掏沙掺土,将改土与熟化并举;把树枝、落叶、秸秆、绿肥及草皮、表土混入少许有机肥填入底部,再将表土与农家肥混匀填入沟中部,后填覆底土。注意保护根系,不可长时间暴晒,更不能受冻。填土后应及时浇透水,以利根系与土壤密接,迅速恢复生长。无灌溉条件的园地,应随开沟随回填,边回填边踏实,以保墒情。,2、秋耕秋耕即果实采收后及时将园地耕翻20-30厘米。此时根系生长正处于高峰期,及时耕翻可促使产生新根,有利于根系愈合,且抑制秋梢及时停长,促使枝条成熟,利于养分积累和安全越冬,还可接纳大量秋雨,满足果树来年生长需要,同时,耕翻铲除多年生宿根杂草,消灭了入土越冬害虫。旱地和风大的地区,耕翻后要及时耙耱整平,以减少水分散失。,3、覆盖保墒覆盖是现代果园园地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但可减少蒸发,保持土壤稳定,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养分,还可以防止杂草生长,减轻落果损失等。覆盖常用的材料有作物秸秆和地膜。,(1)秸秆覆盖,秸秆覆盖是以秸秆或杂草为材料,铺在果树行间的土壤表面,由于我国大部分果园土壤有机质偏低,干旱和沙土流失严重,这是一项土壤管理必不可少的措施。秸秆覆盖,不但能很好的将雨水保持在土壤里面,而且有诸多好处,可谓是一举多得。,(2)地膜覆盖,覆盖使用的地膜因材质、颜色和用途而有许多种,用途最广的是无色透明地膜。覆盖的时间因用途不同而不一,以保墒促长为目的的覆盖应在早春或出现干旱以前进行;以促进着色改善品质为目的的覆盖,应于果实成熟前15-30天进行,宜选用银白色反光膜。覆膜方式也有树盘覆盖、带状覆盖和全园覆盖之分,幼园以树盘和带状覆盖为好,成龄树以全园覆盖为宜。地膜覆盖前应整平园地,有条件的还应灌足水,覆盖后地膜四周边缘要入土压实封严。,(2)地膜覆盖,春季进行顶凌覆膜 覆膜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春季土壤解冻前,地表层集聚了冬季土壤上升水气,其含水量较多,要抓住这一有利时间,进行顶凌追肥并覆膜。秋季覆膜正赶果树根系第三次生长高峰,此时覆盖地膜,最显著的作用是可以延缓地温下降,抗旱保湿,延长根系的生长活动期,明显增加果树的新根数,覆膜后还可提高秋施基肥效果,促进微生物活动,增加土壤有效养分,有利于果树后期的养分积累。秋季覆膜一般在9月下旬至初冬施完基肥后,趁浇水或雨后覆膜。覆膜前,应先把树冠下枝叶、杂草、碎石清理干净,土块耙碎耙细,做成平整的里高外低的陇形,覆膜时使膜紧贴地面,然后用细土压实,以防风吹。注意果树树干周围空开一定的距离,并用土压实,防止膜下热气烧伤树干。平时要勤检查,尤其大风下雨的时候,以防地膜破损,影响覆盖效果。在行间地膜边缘,开挖宽、深约30公分的沟,并在沟里覆草,以收集多余的雨水并保存起来。,4、穴贮肥水,缺少水源的旱地和山地果园,应大力推广节水、保墒、省工、低成本的“穴贮肥水”技术。具体做法是在果树树冠投影边缘向内50厘米处挖6-8个分布均匀的穴坑,坑深40厘米,直径30厘米,将捆好的略小于坑穴的“草把”垂直放入,将混合的肥土填入坑穴内草把周围,浇水后平整地面,穴口用80厘米80厘米地膜覆盖,并在中央打一小孔,用瓦片盖住,以利浇水和收集雨水。生长期结合追肥在穴内浇水3-4次。据调查,此法使用一年后,苹果树新梢生长量增加4.8%-7.4%,结果枝增加4.9%-7.7%,产量增加14.5%-31%。,5、果园生草,果园生草就是在果园实行全园或行间种植优良的多年生牧草,这是目前世界各国果园土壤管理的主要方式。国外一般果树生产先进国家实施生草占果园总面积的70%-95%,而在我国苹果主产区土壤管理仍以清耕和间作方式为主,成为与世界果树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之一。随着市场和消费者对苹果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农家肥源减少、水资源匮乏和劳动力成本过高等,我国果园土壤管理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近年来国内果园生草大量示范证明,果园生草不仅适于欧美和日本,同样也适于我国,更适于西北黄土高原和渤海湾等苹果主产区。,生草的作用,草能肥地的道理,可通过森林土壤肥力高的事实得到证明。果园生草的效应可归纳如下:一能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草根在土壤中盘根错节,固土能力强。二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生草条件下的土壤团粒结构发育良好。三是调节土壤湿度,提高水分利用率。生草后春季土壤含水量可增加2%,而雨季又通过草可吸收并蒸发水分,增强土壤的排涝能力。四可有效提高土壤营养元素的利用率。草对氮、磷、铁、钙、锌、硼等元素有较强的吸收能力,通过草的转化,可由不可吸收态变成可吸收态,如白三叶草根系有较强有固氮能力。据测算,种植白三叶草,一年每亩可使土壤增加氮素量相当于15千克尿素。,生草的作用,五能调节和稳定土壤温度。生草覆盖可使果园土壤温度变幅小,即冬季封冻迟,冻土层浅;春季解冻早,盛夏土壤温度不致过高,有利于根系生长、活动并延长时期。六是营造果园小气候,有利于生产无公害、优质绿色果品。果园生草后,湿度增加,温差加大,十分有利于光合生产和有机营养积累,新梢停长早,易成花,果实上色早而快,含糖高,风味浓。七能促使果树害虫天敌种群数量增加,可显著减少农药投入量,降低农药残留,有利环境保护。八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便于果园田间作业。生草成坪后可抑制杂草生长,大大减少除草用工;生草的果园管理作业方便,不受天雨影响,不误农时季节。据郑州果树所调查,6年间苹果产量生草园比清耕园平均提高了16.7%-34.6%,优果率提高了20%以上。,生草分为自然生草制、人工种草制,自然生草制是在果园行间、株间,任其自然生草,利用活的草层进行覆盖,再清除恶性草(直立生长、茎秆易木质化的草,如灰条等),人为调节生草量及其高度来控制树体生长,土壤长年不耕翻。而人工种草制则是在果园行间、株间等空闲地带,人工播种适宜本地草种,维持多年后进行翻压,使地下草、地下根全部腐烂肥田,融果园施肥、生物覆盖、改善树体生长环境、提高果实品质及草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为一体,省工省钱、简便易行。,各有利弊,自然生草制具有产草量大,草种资源丰富,能缓慢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土壤通透性等优点,缺点是产草量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草的密度及覆盖率较低,而且多数为禾本科,容易出现与果树“争氮”现象,常使果树叶黄枝弱,需要适时适量补充氮肥。人工种草制的优点有:草的繁育从播种到田间管理到种子采收,都有一系列科学的规范措施,因而产草多,速度快;第二、种草所选育的优良草种均具有生长速度快、匍匐生长耐踩踏;第三、所选草种多为禾本类、豆科及十字花科等,它们相互弥补,可快速增加土壤有机质及矿物质营养,一般情况不需补肥或少量增施磷钾肥即可。,自然生草,果园的野草种类很多,如马唐、虱子草、虎尾草、狗尾巴草、车前草、蒲公英、荠菜、马齿苋、野苜蓿等,都可以利用。根据草种的选育原则,我们将草种分为良性草、恶性草两种。自然生草园一般要求除埝边、路边外,四季全园生草。一般情况下春草及早拔除。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割草26次,并将割下的草覆盖树盘。自然生草果园一般310年不耕翻。自然生草园一般春季进行人工拔除恶性草,连续24次,这样可在恶性草尚未对果树形成危害前就被消灭;同时为良性草留出充足的生长空间。在果树萌芽、开花、展叶时,需要肥水较多时,此时尽量控制草的生长,以保证土壤中的水份、有机质优先满足于果树生长需要。,良性草,马唐 俗称抓地龙、鸡窝草,属禾本科。主要特征:一年生杂草,幼苗暗绿色,全体密生柔毛,成株秆丛生,光滑无毛,基部倾斜或横卧,着土后节易生根,上部近直立,叶片条状披针形,边长317厘米,宽310毫米,边缘稍厚,略粗糙。颖果长椭圆形,长约3毫米,淡黄色或灰白色。果园一般5月初发生,5月中下旬出现第一次高峰,以后随降水或灌水出现12次小高峰。79月果实渐成熟,边熟边落。,良性草,虱子草 俗称沾沾草,属禾木科,锋芒草属草种。主要特征:一年生杂草,幼时向上倾斜或平铺地面,开花时上部直立,下部膝曲,高1535厘米,细弱,稍硬,光滑无毛,基部淡紫色,节的颜色稍深。叶片披针形,长38厘米,宽24毫米,边缘有刺毛。种子卵圆形,黄褐色,透明。花、果期为69月。,其它良性草还有虎尾草、狗尾草、野糜子、牛筋草、地锦草等,虎尾草,狗尾草,牛筋草,车前草,蒲公英,荠菜,附地菜俗称伏地菜、鸡肠、鸡肠草,抱茎苦荬菜,益母草,人工种草,一般说来,年降水量600毫米上下的果区都可实施果园生草。草种选择应具备的条件是:较低矮,高度宜在30-50厘米;根系以须根为主,长度在20厘米以内;产草量要大,覆盖率要高;没有与果树共同的病虫害;地面覆盖期长,而旺长期较短;耐阴,耐践踏,易恢复;生草容易,管理省工。果园生草可以是单一种类,也可以是两种或多种草混种,生产中以单一种类为主。目前应用最多的草种是豆科的白三叶草与禾本科的早熟禾和黑麦草,较干旱地区宜选择红三叶草。,四、苹果园土肥水管理的新技术,(二)苹果园精准施肥新技术,苹果的早期营养诊断技术和仪器、土壤矿质氮测试推荐施肥、营养液灌溉施肥技术、根际施肥技术 调控施用氮肥、监控施用磷钾肥、矫正施用中微量元素平衡施肥就是通过调节果树营养,使各种养分能均衡满足果树生长发育的需要。科学施肥的基本原则。,在优质的农家肥中,厩肥、猪鸡牛羊粪、人粪尿、秸秆、生物肥等要经过腐熟发酵后使用,一方面肥料经过高温堆制后,有害的微生物减少;另一方面提高了肥料的养分有效性。调查表明有

    注意事项

    本文(果树栽培技术:任务1 子任务五:苹果丰产栽培技术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