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农产品安全生产原理与技术 期末复习.docx

    • 资源ID:3085807       资源大小:43.23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农产品安全生产原理与技术 期末复习.docx

    农产品安全生产原理与技术 期末复习农产品安全生产原理与技术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农业的发展经历了 原始农业 、 传统农业 和 现代农业 三个发展阶段 2.现代农业的特点是 科学化 、 商品化 、 集约化 、 产业化 。 3.农业清洁生产的内容包括清洁的 投入 、清洁的 产出 、清洁的 生产过程 。 4.利用性诱剂捕害虫的作用方式有两种:一是 利用性诱剂对雄蛾强烈的引诱作用捕杀雄蛾(诱捕法) ,二是 利用性信息素挥发的气体弥漫于棉田来迷惑雄蛾,使它不能正确找到田间雌蛾的位置。 。 5.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质量标准主要有 国际 、 国家 、 行业 、 地方 、 企业标准 五种类型。 6.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图案主要由 麦穗 、 对勾 和 无公害农产品 字样组成。 7.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种子处理常用方法有 晒种 、 浸种 、 拌种 三种类型。 8.植物可利用氮素的形态有 铵态氮 和 硝态氮 两种。 1.广义的无公害农业包括 绿色农业 和 有机农业 两类。 2.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的主要图案由三部分组成:外围的 圆形 ,中间的 种子图形 及周围的 环形线条 。标志中绿色代表 环保 、 健康 。 3.ISO指的是 国际标准化组织 。 4.作物营养需求的种类按其需要量的多少可分为 大量元素 及 微量 元素两类。 5.植物营养主要来源于 土壤肥力 和 肥料 。 6.现代农业的特点是 科学化 、 商品化 、 集约化 、 产业化 。 7.有机食品标志采用 人手 和 叶片 为创意元素。 8.无公害农业的产地环境、 生产过程 和 产品质量 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9.农业清洁生产的内容包括清洁的 投入 、清洁的 产出 、清洁的 生产过程 。 10.植物吸收的铁主要是 2 价铁离子。 11.含钙肥料主要包括 过磷酸钙、钙镁磷肥 和 石灰 。 1.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的“4R”问题指什么? 4R是抗性(resistance)、再增猖獗(resurgence)、残留(residue)和成本四个词的第一个字母。 1.抗性指的是生物长期接受药剂处理使其后代产生抗药性。长期使用单一品种的农药,抗药性问题尤为突出。在同一生物种群中,个体间对农药的敏感程度有差异;使用一次农药,把敏感个体杀死了,存活下来的是相对抗药的个体,它们的后代也是相对抗药的,如果继续使用同样的农药,这一种群的抗药水平将越来越高。 2.再增猖獗指的是在生物群落中,原处于自然控制下,不需要采取防治措施的生物种群,因为用农药防治别的有害生物而杀伤了该种群的天敌,亦即消除了该种群的自然控制因素,使该种群很快重新增长,以致形成猖獗为害。 3. 残留指的是化学农药在农产品上的残留。一些化学性稳定、不易自然降解或生物降解的内吸性农药,残留问题尤为严重。人不仅因直接接触农产品而受其害;同时还通过食物链间接摄人农药。农药随食物链逐级富集,所含浓度越来越大,因而越来越富有危险性。 4.成本指的是如果施用不当会加大农业生产的投入,增加农产品生产的成本。 1.何种农产品才能冠以“无公害农产品”的名称 在经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基础上,在该产地生产农产品的企业和个人,按要求组织材料,经过省级工作机构、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专业分中心、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严格审查、评审,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同意颁发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并许可加贴标志的农产品,才可以冠以“无公害农产品”称号。 广义的无公害农产品包括有机农产品、自然食品、生态食品、绿色食品、无污染食品等。 2.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常用的生物源杀虫剂有哪些 1.苏云金杆菌 2.白僵菌 3.绿僵菌 4.阿维菌素 5. 除虫菊素 6. 苦参碱 7. 鱼藤酮8. 楝素 9. 沙蚕毒素 2.绿色食品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1、绿色食品必须出自优良生态环境,即产地经监测,其土壤、大气、水质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要求; 2、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必须严格执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即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品(农药、肥料、兽药、饲料、食品添加剂等)符合绿色食品相关生产资料使用准则规定,生产操作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要求; 3、绿色食品产品必须经绿色食品定点监测机构检验,其感官、理化(重金属、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和微生物学指标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 4、绿色食品产品包装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要求,并按相关规定在包装上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3.简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施肥原则 1有机肥为主,辅以其他肥料 宜使用的优质有机肥的种类有堆肥、厩肥、腐熟人、畜粪便、沼气肥、绿肥、腐殖酸类肥料以及腐熟的作物秸秆和饼肥等。通过增施优质有机肥料,培肥地力。 2以多元复合肥为主,单元素肥料为辅,提高无机氮肥有效性的原则, 氮素是作物吸收的大量元素之一,生产中需施用大量氮肥补充土壤供应的不足。但大量施用氮素化肥对环境、农产品及人类健康具有潜在的不良影响。因此,在常规氮肥的使用中,应配合施用氮肥增效剂,抑制土壤微生物的硝化作用或脲酶的活性,达到减少氮素硝化或氮挥发损失的目的。 3以施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增加底肥比重,一方面有利于培育壮苗,另一方面可通过减少追肥(氮肥为主)数量,减轻因追肥过迟距临近成熟对吸收的营养不能充分同化所造成的污染,还可提高产品的无公害程度。 4实施配方施肥,保持生产基地的农田土壤中的养分输入、输出相平衡的原则 做到氮、磷、钾肥以及微肥的均衡供应。农家肥以及人、畜粪便应腐熟达到无害化标准的原则。禁止使用未经处理的城市垃圾和污泥,以减少硝酸盐的积累和污染。 3.简述生态农业系统基本原则 战略性、地域性、多样性、整体性、协调性、层次性、高效性、持续性 4.简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关系 1、无公害食品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并由授权部门审定批准,允许使用无公害标志的食品。 2、绿色食品 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3、有机食品 根据有机认证标准生产、加工、并经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等。 1、目标定位 无公害农产品规范农业生产,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 绿色食品提高生产水平,满足更高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有机食品保持良好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质量水平 无公害农产品中国普通农产品质量水平 绿色食品达到发达国家普通食品质量水平 有机食品达到生产国或销售国普通农产品质量水平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关系 1、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都是经质量认证的安全农产品; 2、无公害农产品是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的基础,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是在无公害农产品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 3、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都注重生产过程的管理,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侧重对影响产品质量因素的控制,有机食品侧重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控制。 4.简述农业清洁生产存在的问题。 1.农用化学品的超量不合理使用 2.农业生产自身的有机废弃物随意丢弃 3.不规模化的畜禽养殖(粪便)产生的污染。 4.污水灌溉 论述题 1.试述农产品安全生产中有害生物安全控制技术 1、有害生物的准确监测预报 只有准确的预报才能为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根据预报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理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科学防治,适时防治,减少用药,避免农药残留。 2、农业预防措施的综合运用 这类措施包括耕翻、秸杆处理、水肥控制、合理群体密度等等,目的在于压低病虫发生程度,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爆发危害,从而减少用药,降低污染,控制农药残留。 3、诱杀、生物防治和植物源农药防治相结合的配套措施 这类措施主要采取灯光、性诱剂、诱虫板等诱杀害虫成虫,最大限度的减少田间虫口密度。 4、诱杀、阻隔、生防相结合的配套措施 适用于保护地蔬菜,防治对象以蚜虫类、粉虱类害虫和斑潜蝇为主。必要时结合病害防治混合施药,确保防治效果。 5、生态控制、生防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配套措施 通过种植诱集植物诱集天敌、诱杀害虫,植被改造破坏害虫的生存环境,从而压低虫口密度,控制其发生程度,阻隔害虫的迁移扩散。 6、适时科学使用化学农药 一是依据预测预报适期早治,二是按防治指标用药,达不到需要用药密度的不盲目施药;三是看天气用药,根据天气变化随时把握动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四是针对靶标害虫的发育进度施药,最大限度的减少用药次数,提高防治效果;五是根据环境用药,选用对生态环境副作用小的药剂,同时天敌数量多时暂缓用药或不用药。 2.以一种作物为例,试述该作物无公害生产技术 水稻无公害生产技术 1、选择基地。生产基地必须选择在生态环境较好,不受工业废气、废水、废渣及农业、城镇生活、医院污水及废弃物污染,其灌溉水、空气以及土壤环境质量符合标准要求的生产区域。 2、选好品种。选择省级以上审定并示范成功的优质、高产,抗性和适应性强的品种。 3、适期播种,依据生育期,把抽穗-灌浆结实期安排在光、热、水条件最好的时期。 4、培育壮秧,壮秧是高产的前提,要在选好苗床,做好种子消毒,控制播量的基础上,切实加强秧田管理,努力培育符合标准的壮秧。 5、合理密植,实行宽行窄株栽插。 6、合理施肥,提倡配方施肥,肥料施用间隔期15天以上,安全排水期7天以上。禁止使用未经登记的化肥、生物肥及重金属超标的有机肥、矿质肥料,禁止施用硝态氮肥。 7、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在病害上重点抓好纹枯病、恶苗病和穗期病害防治,在虫害防治上,重点抓好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及稻纵卷叶螟虫害防治,选择对路农药,适期防治。在草害防治上,主要防除稗草、莎草、节节菜、鸭舌草、矮慈菇等,选用适宜的除草剂防治,对大龄杂草实行人工拔除。 8、保证加工、储存质量。加工、运输、贮藏场地、设备应安全、卫生、无污染。仓库的消毒、熏蒸处理所用药剂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卫生安全规定。加工上要选用先进的多机组合加工及专用加工设备。 3.试述农业清洁生产的技术措施和途径。 1.加大*的扶持和监管力度。 2.加强对污染物的监测管理。 3.合理施用肥料 a.改进施肥技术 b.广辟有机肥源 c.发展生物养地 d.推广秸秆还田 e.利用沼肥肥田 f.肥料的无害化处理 g.大力发展生物肥料 4.减少农药用量 a.生物防治病、虫、草害 b.农业防治病、虫、草害 c.开发无公害农药 5.科学使用地膜 a.适时揭膜技术 b.选择耐老化、易回收的地膜 c.严格执行塑料地膜标准研制可降解地膜 6.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从根本上改变农民不好的生产观念。 无公害农产品四性:公益性、普遍性、公正性、专业性 农产品安全: 功能性, 可信性,安全性, 适应性,经济性, 时间性 农产品质量特性: 1、内在特性 2、加工特性 3、感官特性 4、安全卫生状况 5、农产品使用的指标值 一、农产品安全生产中潜在的危害因素 环境污染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影响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物质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影响 农业投入品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影响 农产品资源本身成分对安全性的影响 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安全因素 d.农业投入品:是指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或添加的物质。包括种子,种苗、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用生产资料产品和农膜、农机、农业工程设施设备等农用工程物资产品。 化学合成农药:触杀、胃毒、熏蒸、内吸等毒效作用 作物和食品的残留药量:一是施药后的直接污染;二是来自作物从污染环境中吸收的农药;三是来自食物链与生物富集作用 化肥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 1.导致植物抗病虫害能力降低。 2.导致硝酸盐在植株体内大量积累,造成污染,引起公害。 3.导致土壤酸化,杀灭土壤微生物。 4.导致使微量元素欠缺。 5.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污染水源。 生态因子是:光、热、水、气和土 光合有效辐射即可见光区(390一760nm)的大部分光波能被绿色植物所吸收,用于进行光合生产,这部分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光合有效辐射约占太阳总辐射量的40%一50%。 红光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蓝光则对蛋白质合成有利。紫外线照射对果实成熟起良好作用。 活动积温是某一段时间内高于作物生物学零度(最低温度)的日平均温度的累积。 有效积温是某一段时间内日平均温度减去生物学零度所得差数的总和。 C4作物 (玉米、高粱、甘蔗等)的CO2补偿点和CO2饱和点都比C3作物 (水稻、小麦、花生等)的要低,因此,C4作物对环境中CO2利用率要高于C3作物。 土壤是由固相(无机体和有机体)、液相(土壤水分)、气相(土壤空气)组成的三相系统。土壤提供了作物生活必需的营养和水分。 植物体的必需元素共16种,大量元素,包括C,H,O,N,P,K,Ca,Mg,S,共9种,微量元素:包括Fe,B,Mn,Cu,Zn,Mo,Cl,共7种。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有作用 补充养分 保水保肥作用 对酸碱有较强的缓冲能力 促进作物生长和代谢 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质和耕性 土壤污染的治理方法 1工程措施 2生物措施 3施用改良剂、抑制剂 4农业措施 畜禽养殖生态因子,主要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

    注意事项

    本文(农产品安全生产原理与技术 期末复习.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