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酒店可行性研究.doc
*半岛酒店 项 目 可 行 性 研 究东莞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目 录一,东莞市概况11.1东莞市地理区位11.2东莞市行政区划11.3东莞社会经济概况1二,东莞宏观经济发展分析32.1珠三角视角下东莞经济实力32.1.1从经济总量角度考察 3 2.1.2从增长速度方面考察42.1.3从地域之间的相互影响考察52.1.4从产业结构考察52.2东莞经济分析与预测 92.2.1未来两个经济计划年度内东莞经济增长速度预测92.2.2未来两个经济计划年度内东莞产业结构预测 122.2.3东莞32个镇区分类及企石在东莞的地位 14三,东莞市酒店市场状况 163.1东莞酒店业发展状况 163.1.1中国酒店业现状 163.1.2东莞酒店业现状 163.2东莞酒店消费者研究 173.2.1消费者对商务酒店和度假酒店的需求差异 173.2.2东莞酒店消费者特征 18四,项目分析与定位 224.1项目资源分析 224.1.1项目自然资源分析 224.1.2项目人文资源分析 224.1.3项目政府资源分析 224.1.4项目区位分析 224.2项目定位 224.2.1项目总体定位 234.2.2项目档次定位 244.2.3项目客户群定位 254.2.4项目技术指标定位 25六,项目投资估算266.1项目投资估算266.1.1项目投资概况266.1.2项目投资估算表26七,项目施工计划277.1项目现场 277.1.1项目四周 277.1.2项目现场 277.2项目工程计划27八,项目投资分析288.1项目投资分析 288.1.1项目投资分析资料的预测和选定 288.1.2项目投资筹资分析 318.2项目投资相关财务分析 318.2.1项目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 318.2.2项目营业成本费用估算 318.2.3项目借贷还本付息计算 318.2.4项目损益估算 328.2.5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计算 328.2.6项目投资回收期计算表 328.2.7项目投资收益率计算表 328.2.8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计算表 328.2.9项目敏感性分析 32九,项目风险分析339.1系统风险 339.2市场风险 339.3财务风险 339.4其他风险 33十,结论34附表1,*半岛酒店初步施工进程计划表2,2000年2005年珠三角二十一市GDP统计表3,2000年2005年大珠三角二十一市GDP增长率统计表4,2000年2005年珠三角二十一市一、二、三产业结构统计表5,营业成本费用估算表6,借贷还本付息计算表7,损益估算表8,财务现金流量计算表9,投资回收期计算表表10,投资收益率计算表表11,财务内部收益率计算表表12,敏感性分析表*半岛酒店可行性研究 一,东莞市概况1.1东莞市地理区位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北距广州50公里,南离深圳90公里。水路至香港47海里,至澳门48海里,处于穗港经济走廊中间,是广州与香港之间水陆交通的必经之地。北邻增城市和惠州市博罗县,西与惠州市天上人间区接壤,南面连深圳市的龙华区和宝安区,西面是珠江口。 1.2东莞市行政区划目前,东莞市下辖32个镇区,546个村委会,129个居委会。全市陆地面积2465平方公里,据有关方面估计,东莞地区总人口达到1700万,其中包括本地居民、外来劳工、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据有关方面估计,东莞市人口总数还有相当大的增长幅度。1.3东莞社会经济概况东莞社会经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近年来市内各镇区外贸出口均实现连续大幅增长,主要出口市场进一步巩固,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进一步提高,外资利用效率也在逐渐提高。它所显示的强大后劲,预示着日后将更加灿烂辉煌。东莞农业按照城郊型、生态型、外源型的农业发展思路,进一步调减粮食面积,建立以水果、蔬菜、花卉为支柱产业的农业生产体系,使种植业结构更趋市场化,推动农业整体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工业是东莞社会经济的主体,并呈现逐步增长趋势趋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东莞正大力实施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发展战略,深入贯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市工业逐渐形成日趋完善的产业体系。东莞金融系统越来越完善,证券市场也稳步发展,保险业务领域拓宽。全市正在实施新的文化发展战略,全力打造文化新城;卫生、体育事业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东莞市的旅游事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各项旅游服务设施得到很大发展。立体式、高效率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其他关系国民生计的各项基础设施也非常完善。总之,经过多年的奋斗和建设,东莞已从原来的落后局面一跃而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未来的东莞将更加辉煌。二,东莞宏观经济发展分析2.1珠三角视角下东莞经济实力东莞的发展离不开整个珠三角的发展,特别是在CEPA协议签定之后,整个原珠江三角洲内部个地方之间的经济发展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所以研究东莞经济的发展情况,就有必要探讨一下它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差异与联系,特别是与之邻近的几个地区(例如,广州和深圳)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以便了解东莞宏观经济运行对项目同行业的支撑情况。 2.1.1从经济总量角度分析 就整个经济总量来说,东莞的经济发展有着鲜明的特点,下面是珠三角几十个城市中的 七个重点城市2000 年至2005年的GDP时间序列线(源数据见附表一),从上面的图象我们可以看到,东莞、广州、深圳、佛山这四个市的经济发展历程是比较相似的,它们都是翘尾的,这表示这四个地区的GDP随着时间的推动而不断增大,经济发展在各自原有模式和规模的基础上趋向于上升,而且上升的幅度非常可观,而其他十几个地区的发展基本保持不变,所以时间序列线表现为很平坦。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所考察的二十一个经济实体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经济发展相对发达地区,东莞属于该类;第二类为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地区,除了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之外,其他地区基本属于这一类。也就是说从经济总量的角度来看,东莞当之无愧的是属于二十一个地区中的佼佼者之一。2.1.2从增长速度方面分析 GDP的增长率表示一个地方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速度的大小表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势的大小,它表征了该经济实体生命力的旺盛与否。下图明确显示了各个地方2000年到2005 年这几年的增长率情况,由图可知,东莞的GDP增长率序列(源数据见附表二)是二十一个地区中能在高势位保持最平稳的一个序列,它的波动非常小,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到东莞的平均增长率高达18.7%,远远大于珠三角二十一个市的平均值12.3%(这两个数据均未剔除通货膨胀率)。在经济总量比较中,我们看到东莞的绝对经济基数也是属于第一类,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东莞模式在东莞强势稳定发展这个事实。根据惯性定律,我们可以预言,在未来的几个经济发展计划年度内,除非国内外环境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东莞经济会继续按照目前东莞模式继续稳定运行下去。2.1.3从地域之间的相互影响分析分析一下东莞GDP与邻近地区GDP之间的相关性,可以大致了解各个地区对东莞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由于东莞处于深圳与广州之间,我们就重点分析一下这三个地区之间GDP数据的相关系数,结果如下: 广州深圳东莞佛山四市GDP相关矩阵相关系数广州市 深圳市 东莞市佛山市广州市 10.9950.9690.998深圳市 0.99510.9870.997东莞市0.9690.98710.995佛山市0.9980.9970.9951根据我们测算的数据显示,东莞经济受深圳影响更大,两者之间GDP的相关系数高达0.98,而其与广州的相关系数仅仅只有0.969。这是由东莞本身所执行的“向深圳看齐”的经济政策决定的。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要分析东莞的经济情况,一定不能忽视它的近邻特别是深圳对它的影响。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它正在经历产业升级的蜕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相关产业将迁出深圳,由于受其影响更大,那么东莞将是这个过程中最直接的受益者。另外,自CEPA协议签署以来,港、澳与内地的联系日益紧密,其对东莞的辐射带动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从这几个方面情况来看,东莞的前景也是非常乐观的。2.1.4从产业结构分析从上面分析我们知道:第一,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是属于相对发达地区,其他地区属于相对欠发达地区;第二,东莞经济发展受深圳的影响多过受广州的影响。基于以上两个客观原因,另外考虑到我们关注的主要对象是东莞,所以我们在比较产业结构的时候,只在广州、深圳、东莞这三个市范围内加以考察,本数据源于国家统计局,见附表三。 广州产业结构变迁统计表广州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0年0.040 0.427 0.533 2001年0.036 0.424 0.540 2002年0.034 0.410 0.556 2003年0.030 0.434 0.536 2004年0.028 0.442 0.530 2005年0.025 0.407 0.569 广州市2000年至2005年产业结构变迁图由图我们可以看到,广州的产业结构很有特点,从2000年到2005年这六年中它的产业结构基本保持稳定:第一产业所占的比例非常小,第二产业所占比例相当大,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最大。从产业结构来看,这种稳定的分布表明,广州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经济实体,它比较适合人们生活居住,这是由广州这个城市的的发展历史所决定的。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深圳这个经济实体的产业结构情况。 深圳产业结构变迁统计表深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0年0.011 0.525 0.464 2001年0.009 0.526 0.465 2002年0.008 0.551 0.440 2003年0.006 0.589 0.404 2004年0.004 0.616 0.380 2005年0.002 0.524 0.474 深圳市2000年至2005年产业结构变迁图 深圳的产业结构与广州的有着非常鲜明的差异。从2000年到2005年这六年中,深圳一直都是第二产业执牛耳,深圳作为一个新兴工业城市的特点在这里一览无余。当然,我们也看到,它的产业结构也呈现出一个显著的变化,即从2000年到2004年,它的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是上升的,并且在2004年达到顶点,在2005年的时候,第二产业所占分额有了一个明显的下降,相对地同年第三产业分额有了一个显著的回升,这个也是深圳经济宏观调控的结果。接下来我们看看东莞的产业结构变迁图,并把它与广州和深圳的情况做个比较。 东莞产业结构变迁统计表东莞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0年0.06 0.55 0.38 2001年0.05 0.55 0.39 2002年0.05 0.55 0.40 2003年0.03 0.54 0.43 2004年0.02 0.55 0.42 2005年0.01 0.56 0.42 这个变迁图表明,东莞的产业结构不同于广州,类似与深圳而又不同于深圳,东莞这六年来其第二产业一直都保持稳定不变,而且牢牢占据第一的位置,从上面的图象我们可以知道这点,这说明东莞和深圳一样,也是一个工业城市,这个与东莞的“打造制造业名城”战略是一致的。另外,东莞这几年来第三产业在慢慢地上升,但是这个上升并没有打压第二产业的发展空间,倒是打压了第一产业的发展空间,为了清楚的看到这个特点,我们来看看这幅图的背面的情况,如下所示。可见在第三产业慢慢爬升的同时,第一产业在逐步地下降。 从产业结构方面分析得到的结果不仅印证了“东莞受深圳影响更多”这个结论,而且也印证了“东莞模式在东莞强势稳定发展”这个结论。总之,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东莞将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继续稳定发展一段时间,按照国际实业投资周期相关统计结果,这个时间至少还有二十年。那么在这个模式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各种经济形态也会在这段时间内稳定存在。也就是说,东莞的宏观经济发展非常有利于项目所在行业酒店行业现有模式的发展。2.2东莞经济分析与预测以上我们从经济总量及其衍生变量方面大致的分析了东莞经济与珠三角其他地方经济之间的关系,并由此推测出东莞未来若干年内经济发展的大致方向。下面我们着眼于东莞市并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等方面来分析、预测一下东莞的经济发展情况。本小节数据来源于东莞统计局,具体数据见附表四。2.2.1未来两个经济计划年度内东莞经济增长速度预测 在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两者之间,总量代表总劳动成果,速度代表增长势头,是发展势头强弱的定量表达,前面已经论及东莞GDP绝对数值之大,所以在这里我们更注重对增长速度的了解。预测东莞未来十年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可以让我们对东莞的未来发展有一个大致的定量把握,这对本项目的进行是非常有益的。按照发展经济学理论,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一个地区经济增长在某个阶段来讲总是有限的,这种增长呈现拉伸了的S型,用图象呈现出来就是一条逻辑斯蒂曲线,这条线的变化率曲线就是一条先上升到达顶点之后再下降的曲线。我们将根据这个思路来拟合并预测东莞未来两个经济计划年度内的GDP增长率值。为了和前面的分析保持一致,我们依然采用的前面所使用过的数据,采用的软件是国际通用的MATLAB数学软件。 东莞2000-2005年GDP增长速度统计表2000年17.42001年182002年18.42003年19.52004年19.62005年19.3拟合过程:General model: f(x) = a*x2+b*x+cCoefficients (with 95% confidence bounds): a = -0.1018 (-0.2679, 0.06435) b = 1.152 (-0.03547, 2.34) c = 16.21 (14.39, 18.03)Goodness of fit: SSE: 0.3052 R-square: 0.9252 Adjusted R-square: 0.8753 RMSE: 0.319故选择如下函数: 也就是说,可以用该函数来预测未来十年内的增长率。拟合的效果,可以通过和真实值的比较来判断: 预测效果表序列号预测值真实值误差117.260217.40.1398218.106818-0.1068318.749818.4-0.3498419.189219.50.3108519.42519.60.175619.457219.3-0.1572表格显示,该函数的预测效果是比较符合要求的。 东莞未来十年经济增长率预测表序列号年 份预测值12000年17.260222001年18.106832002年18.749842003年19.189252004年19.42562005年19.457272006年19.285882007年18.910892008年18.3322102009年17.55112010年16.5642122011年15.3748132012年13.9818142013年12.3852152014年10.585162015年8.5812根据预测结果,我们看到东莞的增长势头要到未来两三年之后才到达顶点,之后才慢慢放慢脚步,尽管如此,这时候的发展速度依然是非常可观的,因为就算是在低谷,它的速度也有近10%;而且,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经济发展总是从量到质的,开始时期总是以数量的壮大来支撑总量的增加,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就转为以质量来支撑经济实力的提高。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东莞无疑还处于以数量取胜的初步阶段。毫无疑问,这种势态对于本项目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2.2.2未来两个经济计划年度内东莞产业结构预测分析一个经济实体的产业结构发展情况,可以使我们了解该实体的发展模式,有利于我们决策时把握大的方向。从历史经验来看,经济实体的产业结构具有很大的稳定性的,短时间内要改变这种结构是比较困难的事情。所以,从这点来说,东莞在未来不太长的时间内,将仍然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当然,它可能会有一些波动,但是这种波动不会改变它作为主导产业的实质地位。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考虑到生态的重要性和人们生活的需要,一个地区的第三产业必然会发展起来,并达到一定的规模。根据这个思路,我们采用MATLAB对东莞产业结构作了模拟,其结果可以作为预测结果看待。具体结果如下正反两图所示:东莞产业结构变迁模拟表东莞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0年0.063 0.554 0.384 2001年0.054 0.551 0.395 2002年0.048 0.552 0.400 2003年0.031 0.542 0.427 2004年0.024 0.554 0.422 2005年0.010 0.565 0.425 2006年0.010 0.500 0.437 2007年0.010 0.551 0.439 2008年0.010 0.549 0.441 2009年0.010 0.547 0.443 2010年0.010 0.545 0.445 2011年0.010 0.543 0.447 2012年0.010 0.541 0.449 2013年0.010 0.539 0.451 2014年0.010 0.537 0.453 2015年0.010 0.535 0.455 2016年0.010 0.533 0.457 2017年0.010 0.531 0.459 模拟结果证实了我们初始的想法。东莞第二产业保持主导地位的经济模式在未来十年内依然强势存在对于本项目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该地区内部其他关联产业的生态位和生存方式,就目前东莞来说,东莞酒店行业的生态位和生存方式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为第二产业的从业者提供休闲、娱乐、商务等场所,也就是说它基本上是为第二产业的从业者提供服务的。既然东莞在未来若干年内第二产业仍然占主导地位,那么酒店行业的主要生态位和生存方式就不会发生很大改变。所以,这也是本项目定位的重要依据之一。2.2.3东莞32个镇区分类及企石在东莞的地位除了从宏观整体上了解东莞之外,我们有必要关注一下从行政区域划分的角度来考察东莞32个镇区以及项目所在地企石在东莞中的地位。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不能收集到所有镇区的数据,所以这里只对排除了城区和东坑之外的其他三十个镇区作分析,并选择6个指标(第二产业总值、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存款余额、社会零售商品总额、出口总额)作为分析的依据,具体数据见下表: 东莞三十个镇区六指标统计表 单位:万元镇区代码第二产业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存款余额商品零售总额出口总额石龙(1)20906532171917380665767717789776125虎门(2)343475304201467312214797566892133246东城(3)2255781930004600133146014080071674万江(4)152881183059901814765925681814074南城(5)2515902720483797616847047980051485中堂(6)114628152210934233883154445715256望牛墩(7)38325651432925918308098696494麻涌(8)19286071832435432419904998944562石碣(9)2691821692714829762030998497339545高步(10)11910396108436022563727941049283道窖(11)9712398350312132674133880621825洪梅(12)5788210948638863736083348011031沙田(13)110675163987642552594794153336646厚街(14)280047217171591491253672248185280516长安(15)431328389525712201497324172559336224寮步(16)1836502054088801849366399200161355大岭山(17)1300621460235024943055668930105718大朗(18)182819132015352837097469898054019黄江(19)1363481402484742438411646441158000樟木头(20)1464402509178700045337411139042779清溪(21)19760417825792783531685142159291761塘厦(22)293489396437144422786698107440282747凤岗(23)1401581770437025760159485580128517谢岗(24)5808170316296611431565168215588常平(25)3295613083921091091018467454833178698桥头(26)166748135420762503184427477263008横沥(27)138029157322671772782978027038359企石(28)127436103061409052018625067325865石排(29)11826286491360722659277263025867茶山(30)12934597162677673373196254328633 以这六个指标作为标准,对上列30个镇区做聚类分析:以这六个指标作为标准,可以将上述30个镇区分为几个大类,每个镇区都在这个分类层次表中占有自己唯一的位置。分析显示,企石和高步、道窖、石排是直接同属一个大类的,而且是处在比较低的层次中,而序列号为2的虎门就处于比较高的层次中,再看序列号5和15所代表的南城和长安也是处于非常高的层次中。这个结果有助于我们在做项目相关决策时知道自己在东莞所处的位置。三,东莞市酒店市场状况3.1东莞酒店业发展状况3.1.1中国酒店业现状我国酒店业目前发展十分迅速,2004年我国住宿与餐饮业营业总额1万亿元人民币,历史上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3%左右,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国际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乃至广州的亚运会大型活动的成功举办、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等众多利好因素,我国酒店业无疑将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新的动向,目前来看,酒店业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酒店产品功能不断完善,酒店市场进一步细分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酒店业已从一般的酒店细分为商务酒店、旅游酒店、度假酒店、会议酒店、经济型酒店、主题型酒店和一般旅馆等,这是一个不断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过程;2、酒店集团化步伐加快,国内外品牌酒店管理公司逐鹿中国市场目前,我国酒店集团已经有100多家,连锁酒店近1000家。酒店联合重组还在不断推进,特许加盟也开始兴起,国际酒店集团从高端市场向中低客源市场推进,国内市场国际化步伐正在加快;3、酒店个性化服务更加突出,信息技术进入中国酒店业以电子信息技术和连锁经营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正加速进入我国酒店业并向客人提供全新服务,如人工智能对技术温度,光线的自动调节,在客房能有宽带上网、客房电视机能接收卫星网络信号、远程网络预定等,一句话,酒店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科技进步;4、绿色、环保、节能、安全、健康将成为酒店业发展的新时尚绿色、环保、节能、安全、健康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21世纪酒店业发展的新趋势也离不开这个方向。顺应这种趋势、积极创建绿色酒店、推动中国酒店业进入以“安全、健康、环保、节能”为主题的新时代,将是国内酒店业的必然选择。3.1.2东莞酒店业现状 1,从东莞现有酒店的绝对数及容纳能力来看 东莞市实际达四五星级标准的酒店有50余家,超过深圳、广州,星级酒店近100家,数量将排到北京、深圳之后,居全国第三。而其全年所接待的过夜旅客人数1131.31万人次,其中外国及港澳台旅客149.64万人次,国内游客981.67万人次。全市客房平均开房率为61.2%。从这个角度来看,东莞酒店市场无疑是个竞争比较激烈的市场。2,从利好因素对东莞酒店业的支撑来看 随着东莞“打造国际制造业名城,建设现在化中心城市”口号的提出和松山湖高新科技园工程的启动,每年都有数量庞大的各种类型的招商团、考察团前来东莞招商、考察、取经,这种团体频频光顾东莞,给东莞的酒店带来的滚滚客源;其次,工业化密集型的“晕轮”效应也衍生出繁荣的会展业和工业旅游,这也是东莞酒店业得以蓬勃发展的原因之一;另外,东莞地处粤、港、澳金三角处,位于深圳、广州、惠州的高速公路的交汇点,同时又是广深铁路的中间站,地理条件相当优越。相对于港、澳而言,同等级的酒店在东莞其价格要低很多,这个价格优势也吸引了大量港、澳消费者。正是这些利好消息,吸引了大批投资者投身于东莞酒店行业。3,从酒店经营状况来看从经营的角度来看,东莞酒店市场收入中,客房、餐饮和娱乐三大收入三国鼎立,特别是娱乐业,它已成为东莞一种产业化的经济,其规模之大、层次之丰富已经成为了东莞一个主要的创收经营项目。这是其他地方酒店市场所没有的特征。4,从酒店竞争能力来看 东莞现有酒店规划相对落后。东莞星级酒店如林,但大多独体建设、散点布落,环境较差,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化、规模化、具有较高美誉度的品牌酒店,主题特色酒店几乎为市场空白。这是由东莞酒店业的发展历史所决定的:一方面,东莞酒店业发展才不过四、五年的时间;另一方面,东莞酒店的投资者一般都不是酒店业出身,再者国内还鲜有经验丰富的本土管理人才;这些因素决定了东莞酒店还不具备长远眼光和规划能力,还没有形成深厚的企业文化内涵,所以真正意义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酒店还没出现。3.2东莞酒店消费者研究3.2.1消费者对商务酒店和度假酒店的需求差异经过详细的调查,就东莞范围来说,商务酒店最为重要的是要能尽可能地为客户带来便利:1,就酒店位置来说,最好临近商务区或重要交通枢纽(例如机场)附近,在这些地方住宿,方便与客户洽谈业务,便于参加各种商务活动;2,商务酒店本身提供的条件要便利,如商务中心的设施是否齐全,通讯、网络设备是否齐全,能否满足小型会议甚至远程会议种种需求等;3,完成一天的任务之后,客户需要的是放松自己,释放一下一天的工作压力,好的酒店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一切需要-健身、游泳、桑拿、KTV、美体、球类等等; 4,商务酒店对价格因素很敏感,因为商务酒店数量比较多,相互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5,东莞商务酒店逆黄金周现象特别明显。东莞拥有众多的企业,这些企业的老板、高级管理人员的商务往来、业务谈判没有淡旺季之分,因此东莞的酒店除了每年的春节生意较淡以外,其他时段酒店业务都很多。但是在黄金周,由于东莞缺乏旅游资源,大量的人员外出旅游,于是就形成了东莞酒店业务逆黄金周的现象。6,商务酒店存在一定的辐射商圈,核心商圈是15分钟车程,次级商圈为半小时车程,三级商圈1小时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