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屈光档案可行性报告.doc
建立爱联社区儿童屈光发育档案的可行性报告一、立项依据国家教育部和卫生部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学生的近视发生率率已经居世界第二位!中小学生近视率已达34.6%,高中生近视率达70%。而且还以每年6%的速度递增!目前,我国仅青少年近视患者就达数千万人,如果近视严重,会发展成弱视甚至失明,我国青少年因近视致盲的人数已达万!学生一旦患上近视,将给他们带来各种不便,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工作和前途。为此国务院和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分别下达或转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等专项文件。我国著名的眼视光学及小儿眼科专家褚仁远教授目前正在全国各地巡回讲学,呼吁各级政府及医疗机构尽快建立各地儿童屈光发育档案,为各地儿童屈光发育档案的建立鼓与呼,认为建立各地区儿童屈光发育档案是预防近视的基础步骤1。近视是人类眼部常见疾病之一,在西方国家近视发病率达25%,在亚洲学龄儿童近视发病率高达80%之多。 Mayer等人研究人眼刚出生时屈光状态为远视,平均值在+2.0D+3.0D之间,68岁时,大部分人已经完成正视化进程,正视眼的平均值为+0.25D+0.75D2。之后到青春期之前,眼球生长经历了两个阶段: 快速发育的婴儿期,持续约23年,眼轴增加了约5mm,远视度数明显降低。 青少年期,此期持续约10年或更长,在这段时间眼球生长速度变缓眼轴仅增加约1mm,屈光状态继续向着正视眼方向发展 3-8 。而我国对于青少年屈光发育仍然没有一个完整的研究数据,还没有建立起儿童及青少年的屈光发育档案。关于儿童及青少年屈光发育与眼轴、前房深度、角膜曲率、眼压、身高等生理指数的相关性研究更是空白。青少年的近视眼防治又是我国的一项公共卫生问题,有效地控制近视眼的发病率,并使之逐年下降是我国医学界和教育界所面临的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多年来虽然我国已开展了近视眼发病原因和机制的研究,但直至目前我们对于近视眼的发生原因和危险因素还不甚清楚。虽然我国开展群众性防治近视眼已有几十年,但是我国青少年的近视眼发病并没有减少。虽然我国屈光服务已经相当普及,但是仍有大量近视眼儿童没有得到恰当的屈光矫正,甚至还接受了不正规、非科学的治疗7。这些情况提示,我们必须开展防治近视眼的基础性研究,来进一步了解近视眼发生发展的规律,寻找确实有效的科学的防治措施。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就是一项重要的防治近视眼的基础性研究。 这实际上也是积累近视眼流行病学研究资料的重要措施。通过这项基础性工作,可以积累本地区大范围人群的屈光资料9-16 。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就是有计划地了解、记录儿童的屈光发育过程和接收屈光服务的情况,主要对象是312岁的儿童,从儿童进入托儿所开始,每隔6个月进行1次屈光检查, 屈光发育档案记录的主要内容是视力、屈光度数、角膜屈光力曲率半径、前房深度、眼轴长度、眼压、身高等生理指数。建立儿童的眼轴长度和曲率的正常值数据库,建立儿童屈光度的正常值数据库,研究儿童身高(生长发育)和眼轴长度的匹配关系,建立儿童近视预测系统,考察各生理指数之间有否内在联系或相关性,目的是充分了解近视眼发生发展的规律,个体化地捕捉预防近视眼的有效时点及时地提供预防近视的措施和屈光矫正服务,从而寻找确实有效的科学的防治措施。同时本研究有可能成为国内研究近视眼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部分,为我国研究近视眼在南方较发达地区的发生发展规律提供重要的参考作用,为近视眼的确实有效的科学防治提供重要资料,对政府和卫生机构制定保健政策和实施防盲计划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该研究结果可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近视眼防治的临床和科研工作的进步,使该课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参考文献1.褚仁远,瞿小妹.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是预防近视的基础步骤.中华眼科杂志.2009,45:577-579.2. Mayer DL, Hansen RM, Moore BD, et al. Cycloplegic refractions in healthy children aged 1 through 48 months. Arch Ophthalmol 2001,119:1625-1628.3. Larsen JS. The sagittal growth of the eye. IV. Ultrasonic measurement of the axial length of the eye from birth to puberty. Acta Ophthalmol (Copenh) 1971,49:873-886.4. Larsen JS. The sagittal growth of the eye. II. Ultrasonic measurement of the axial diameter of the lens and the anterior segment from birth to puberty. Acta Ophthalmol (Copenh) 1971,49:427-440.5. Larsen JS. The sagittal growth of the eye. 3. Ultrasonic measurement of the posterior segment (axial length of the vitreous) from birth to puberty. Acta Ophthalmol (Copenh) 1971,49: 441-453.6. Larsen JS. The sagittal growth of the eye. 1. Ultrasonic measurement of the depth of the angetior chamber from birth to puberty. Acta Ophthalmol (Copenh) 1971,49:239-262.7. Curtin, BJ. The myopias: Basic Science and Clinical Management. Philadelphia: Harper and Row.8. Zhao J, Pan X, Sui R, et al. Refractive error study in children: results from Shunyi District, China. Am J Ophthalmol, 2000, 129:427-435.9.Kinge B, Midelfart A, Jacobosen G et al. Biometric changes in the eye of Norwegian university of students a three-year longitudinal study. Acta Ophtalmol Scand,1999,77:648-652.10.Davis WR, Raasch TW, Mitchell GL, et al. Corneal asphericity and apical curvature inchildren: a 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evaluation.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05,46:1899-1906.11.倪卫杰,沈泽民,施彩虹,等.应用Orbscan测量系统对250正常人测量角膜厚度、前房深度分析.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1,19:459-461.12.Zadnik K, Mutti Do, Mitchell GL, et al. Normal eye growth in emmetropic schoolchildren. Optom Vis Sci,2004,81:819-828.13. Zandnik K, Manny RE, Yu JA, et al. Ocular component data in schoolchildren as a function of age and gender. Optom Vis Sci,2003,80: 226-236.14.Garner LF, Stewart AW, Owens H, et al. The Nepal Longitudinal study.: bi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developing eyes. Optom Vis Sci, 2006, 83: 274-280.15. 李丽红,马越明,胡雪篱,等.昆明市婴幼儿屈光状态的调查。中华眼科杂志,2001,37:24-27.16. 王利华,刘丽萍,于秀敏,等. 2-6岁儿童眼屈光度生理值测定。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1994,2:67-70. 二、研究开发内容、方法、技术路线(一)具体研究开发内容和要重点解决的技术关键关键问题1具体研究开发内容1)获得不同年龄段的正常视力和屈光度资料,有助于确定屈光不正和弱视的诊断标准,以便准确地诊断屈光不正和弱视患者2)为各年龄段的儿童近视眼的防治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3)了解近视眼的发生与身体发育参数之间的关系。以便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近视眼防治策略。4)在对儿童进行屈光检查的同时,可以尽早发现儿童可能存在的其他眼病。2重点解决的技术关键关键问题1)建立儿童的眼轴长度和曲率的正常值数据库2)建立儿童屈光度的正常值数据库3)研究儿童身高(生长发育)和眼轴长度的匹配关系4)建立儿童视力(近视)预测系统5)有效控制近视眼的发展(二)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通过本研究可及时、充分地了解儿童的屈光状态;根据其屈光状态,个体化地捕捉预防近视眼的有效时点,及时地提供预防近视眼的措施和屈光矫正服务。(三)采用的方法、技术路线以及工艺流程1拟采取的研究方法1)确定筛查对象及人数:取爱联社区常住人口312岁儿童,共分10个年龄段。爱联社区年新生儿年出生人数(仅深圳户口): 629人,年检查人数6290人,每6个月检查1次,年检查次数12580次。2)检查对象接受全面眼科检查,包括:裸眼视力、睫状肌麻痹验光、屈光度数、最好矫正视力、压平眼压、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角膜屈光力、曲率半径、前房深度、眼轴长度、身高、体重等生理指数检查。其内容记录于表格(1)。见下页。3)数据分析:得出各年龄段儿童的眼轴长度和曲率的正常值数据库及各年龄段儿童屈光度的正常值数据库,研究儿童身高(生长发育)和眼轴长度的匹配关系,从而建立儿童视力(近视)预测系统。2技术路线以及工艺流程视力裂隙灯眼压眼底检查验光(睫状肌麻痹验光检测屈光状态) 体重 、身高角膜曲率、眼轴最好矫正式视力 3.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每一参数(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半径、眼轴长、前房深度、眼压、身高)不同年龄段间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Post-hoc独立样本T检验判断每两个年龄段间差异;屈光力与其他生理指数(角膜曲率半径、眼轴长、前房深度、眼压、身高)间的相关性采用回归分析。规定各参数不同年龄段间差异的显著性(P值)低于0.05即认为有差异。绘制各生理指数与屈光度的散点图,分析相关性。 表格(1)爱联社区常住人口312岁儿童屈光发育档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眼科 姓名_ 性别_ 出生日期_ 编号_*快速散瞳,阿托品散瞳,红外电脑验光,A超,角膜曲率IOLmaster等。 (四)要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及社会、经济效益1要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1)建立儿童的眼轴长度和曲率的正常值数据库2)建立儿童屈光度的正常值数据库3)研究儿童身高(生长发育)和眼轴长度的匹配关系4)建立儿童视力(近视)预测系统5)有效控制近视眼的发展2社会、经济效益 深圳龙岗爱联社区年新生儿出生人数(仅深圳户口): 629人 IOLMaster筛查对象:312岁儿童: 10个年龄段 每年需要筛查的总儿童人数: 659×106290 每年IOLMaster筛查的频率: 2次 每年需要进行的IOLMaster次数: 6290×212580次 平均每日检查数量: 12580÷36535人/天 平摊到每个患者的设备投入: 30,0000÷35÷365×2=47 元 (预期一年收回成本)带来的间接年收入:眼镜:35人×20(需要配镜)×100(一副眼镜的利润)×365天 25.55万 三、工作基础和条件1)我院是龙岗区技术力量最雄厚的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综综合性大医院,是遵义医学院的教学医院,在龙岗区有着良好的声望,是当地老百姓信得过的好医院,医务人员有着良好的形象。为我们开展此项课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我院眼科拥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其中主任医师1名,硕士研究生3名,高级验光师2名等。均具有丰富的眼视光学和小儿眼科学基础,熟知眼视光学和小儿眼科的各种检查方法,并能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3)课题负责人为眼科硕士研究生毕业,主任医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扎实的眼视光学和小儿眼科知识和临床技能。有兴趣致力于近视眼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曾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眼科学术论文十余篇。4)我院拥有该课题所需要的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如裂隙灯、眼底镜、非接触眼压测量仪,综合验光仪、全自动电脑验光仪等,具备了该课题所需要的物质条件。5)该课题得到了院领导的关心及支持,能在工作安排和科研时间上给予帮助和照顾。相信在我院领导的关心及支持下,在我科全体同事的共同努力下,该课题一定能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成果。6)本课题是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选基础上,将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保证了课题的先进性、实用性、和新颖性。四、本项目各参加单位工作分工及经费投入、支出情况本项目全部由龙岗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医院实施完成本项目经费投入:约30万支出情况 :为确保课题的先进性、准确性,本项目经费主要用于购臵先进的检查设备如IOLMaster检查仪等。 五、以往承担项目完成情况及主要成果(近五年内)(一)项目负责人课题“国际新分类方法下顺德新桂社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的流行病学调查”2007年度获佛山市科技局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科研立项,项目编号:200708133,目前课题已进入最后阶 段,取得了预期的成果,有待数据的整理及发表 (二)近五年主要成果(获奖、论文、专著、发明等)(三)课题负责人严谨治学,刻苦钻研,对医术精益求精,系统地掌握了眼科学及其相关专业的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阅读国内外各种专业文献,参加学术研讨会、培训班、院外参观、进修等形式,不断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发展的最新趋势和进展,获取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能独立处理本专业较复杂的疑难疾病和比较重大的技术问题,能胜任形式多样的外眼手术及内眼显微手术,如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状植入术,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眼内异物取出术,额肌瓣悬吊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多种类型的斜视矫正术等。在继承传统医学的优点上努力创新,不断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开展新项目,如使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 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治疗大度数共同性外斜视,泪道逆行硅胶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和慢性泪囊炎等,为更多的眼科疾病寻找更加合理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手段,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在国家级、省级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