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教案《两只小象》实录.docx
中班语言教案两只小象实录语言领域 中班活动 执教 王静 评析 王晓梅 教学内容 搬掉大石头 教学目标 学习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教学准备 根据故事内容绘制的背景图一张,动物图卡。 教学实录 一、感受不同的动物说话的语气不同。 教师用不同的语气模仿鸡、猫、牛、羊、狗的叫声,引导幼儿说出不同的动物说话时的声音特点。 师:山脚下住着许多小动物,听听看到底有谁?叽叽、叽叽 众幼:小鸡。 师:小鸡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幼A:细细的。 幼B:尖尖的。 师:快快的还是慢慢的? 幼:很快的。 师:还有谁呢?喵,喵 众幼:小猫。 师:小猫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幼A:也是细细的。 幼B:绵绵的。 幼C:软软的。 幼D:慢慢的。 幼F:长长的。 师:再来听,哞,哞 幼A:牛。 幼B:老黄牛。 师:牛的声音什么样呀? 幼A:粗粗的慢慢的。 幼B:又粗又慢。 幼C:很笨重的。 师:你们说得可真棒。再仔细听,下一个是谁?咩,咩 众幼:小羊。 师:谁来讲讲羊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幼A:很柔软的。 幼B:轻轻的,懒洋洋的。 师:对呀,还有一个小动物,你们来听,汪汪,汪 众幼:小狗。 师:小狗的声音什么样? 幼A:很高,很快。 幼B:很短。 二、感受并学习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1.通过串讲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故事梗概,知道可以根据动物特性用不同动物语气讲述。 师:一天,从山下滚下一块大石头,落在了小猴的家门口,小猴使劲搬,可是搬也搬不动。于是他大声喊:“好朋友,快来帮我搬大石头吧!好朋友,快来帮我搬大石头吧!”你们猜猜谁来了, “叽叽叽叽,我来帮助你”,“喵,喵,我来帮助你”,“ 哞,哞,我的力气大,我来帮助你”,大家一起使劲,一、二、三,搬掉大石头了,搬掉大石头了。 小结:你们听得真准,不同的动物声音不同,小鸡的声音又快又尖,小牛的声音又粗又慢,小猫的声音又细又绵。根据声音的粗细、高低、快慢的不同可以辨别不同小动物的声音。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熟悉故事内容。 师:下面,就请小朋友完整地听一遍故事。 师:我讲得好不好,学小动物的声音象不象? 众幼:象。 师:你们会不会用不同的声音学小动物的? 众幼:会。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模仿小鸡、小猫、小牛的声音。 3.幼儿自主选择角色并学习用不同的语气表达故事中动物的声音特点。 师:你们学得都很像,那我们一起来讲讲这个故事吧。现在小朋友会分成三个组,你愿意扮演谁就坐在哪个小动物的前面。 幼儿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不同的组就坐。 师:谁来当小猴子? 师:小猴子喊得时候是怎么喊的? 幼:大声喊。 师:对,他特别着急。 师幼完整讲述故事,教师讲述故事的旁白部分,幼儿讲述小动物之间的对话。 小结:你们讲的真棒,通过声音的高低、快慢、粗细的变化可以学不同小动物的声音,讲出好听的故事来。 师:想不想换一种声音学一学? 幼儿调换角色再次讲述故事。 三、延伸活动,师幼共同有表情地完整讲述故事内容。 师:全体起立,现在我们完整地讲一次故事。 师:通过高低、粗细变化出不同的声音,讲出来的故事非常好听,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附故事“搬掉大石头” 山脚下,住着许多的小动物,有小鸡、小羊、小猫、小狗、小牛。一天,从山下滚下一块大石头,落在了小猴的家门口,小猴使劲搬,可是搬也搬不动。于是他大声喊:“好朋友,快来帮我搬大石头吧!好朋友,快来帮我搬大石头吧!”小鸡跑来了,“叽叽叽叽,我来帮助你”,小猫也赶来了,“喵,喵,我来帮助你”,小牛说,“ 哞,哞,我也来帮忙,我的力气大”。大家一起使劲,一、二、三,搬掉大石头了,搬掉大石头了。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从选材上来讲,故事经过了我的加工删减,突出了“短小精干”这几个字,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教学内容选择“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中能够符合孩子们的特点”这些原则,优秀的选材是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教师的设计上来讲,每个环节都能紧扣目标,且环节之间的过度特别自然,层层递进,真正做到了纲要中指出的,教师已经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活动过程中,把孩子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被充分地发挥了出来。 从幼儿的学习效果上来讲,孩子们始终兴致盎然,他们的兴奋点很高,学习兴趣很浓,学习效果很好,只是教师面对二十多个孩子,还不能注意观察到每个孩子,没有给每个孩子表现和参与活动的机会,以后我会在每节活动中更好地注重幼儿的参与性,更好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课后评析 该活动给人的总体印象是设计巧妙,过程自然,孩子们对活动兴趣浓厚,对目标的掌握程度十分好,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第一,:教育目标的选择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的需要,目标明确,具体,难易程度把握到位. 第二,选材适宜,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故事情节简单易学,有情趣,是在对目标的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经过精心选择,并加工过的素材。 第三,设计巧妙,整个活动过程中以串讲故事来贯穿始终,孩子们的学习,是一个由感受、模仿、分角色讲述到完整讲述的过程。由开始听声音猜测是哪个小动物,到中间教师和小朋友串讲故事,在到最后孩子自选小组分角色讲述故事,整个活动是在教师不断启发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始终积极投入,兴趣高涨,这些都得益于教师对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计,教师做到了环环紧扣,层层递进,过度自然,小结到位。 第四,教师的语言极富感染力。在这节语言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形象生动,抑扬顿挫,在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在老师的感染下,孩子们用长短、粗细、高低的声音绘声绘色地讲出了这个故事,在在场听课的教师们都发出了阵阵的赞叹声。 第五,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幼儿主体的原则,提问设计简练,富有启发性,活动过程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表达,交流和自主选择的机会。 教师简介 王静,杏花岭区金苹果幼儿园教师,山西省模范教师,山西省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山西省保教能手,多次撰写论文在山西省教育学会的论文评选中获奖,多次指导幼儿参加全国美术比赛获一、二、三等奖,本人获优秀辅导教师二等奖,参与编撰了幼儿好习惯培养的系列丛书,现担任园内承担的国家十一五课题的负责人。 王晓梅,杏花岭区金苹果幼儿园园长。全国优秀教师,山西省特级教师,太原市首批名师,曾承担多项国家级,省市级课题的研究,撰写论文20余篇,编写幼儿读物和教师参考用书多套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