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中国信托市场报告.doc

    • 资源ID:3073178       资源大小:1.64MB        全文页数:5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信托市场报告.doc

    2010-2011年中国信托业市场报告用益信托工作室报告摘要:2010年中国GDP以39.8万亿元的数值跃居世界第二,同时保持着10.3%的较快增长速度。但是2009年4万亿元的巨额投资计划也留下了后遗症,2011年2月CPI同比增速高达4.9%,真实利率仍然为负值且高达1.9%。抗通胀已经取代保增长,成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到目前为止,央行已经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加息。2011年紧缩的货币政策将促进信托行业的发展。2010年集合资金信托产品发行规模为3996亿元,比上年增长196%;成立规模为3818亿元,比上年增长189%。2010年集合资金信托产品的发行规模和成立规模都创造了历史新高,同比增速也创下了2004年以来的最近7年新高。2011年货币紧缩和房地产调控这两大因素将维持集合资金信托的高速发展。2010年银信合作信托产品发行规模估计在28014.84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56.51%;发行数量约5580个,比上年增长32.79%。受制于更加严厉的监管环境,例如银行表外业务转入表内,净资本管理办法的实施,2011年银信合作信托业务将呈现下滑趋势。目录第一部分、2010年信托市场回顾3一、行业总体方面31、行业发展飞速,监管层重点关注32、行业兼并重组加快,机构扩容实现新突破33、信托公司厉兵秣马,谋求竞争先机44、投资领域因势而变,信用平台日益清晰4二、2010年信托市场政策回顾51、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信托公司结构化信托业务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通20102号)52、关于加强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53、监管层设定6月红线 整肃银信万亿“表外”融资64、银信合作业务受窗口指导 剑指信贷腾挪65、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1072号)76、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77、关于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8三、集合产品市场情况91、总体情况92、集合产品的投资方式113、集合产品的投资领域19四、银信产品市场情况281、总体情况282、银信产品的投资方式303、银信产品的投资领域31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41、集合产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342、银信产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35第二部分、2011年信托理财市场展望37一、2011年宏观环境展望37二、2011年集合产品市场展望45三、2011年银信产品市场展望47免责申明48联系方式48第一部分、2010年信托市场回顾2010年中国经济开局良好,经济增长动力仍然充足,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调结构”已经取代“保增长”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导向,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尽管国际上经济复苏比较缓慢,欧洲的债务危机仍在蔓延,国内也面临着自然灾害多发的重大挑战,但是中国经济总体上还是保持了高增长、高就业、低通胀这样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这说明中央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的外贸和实体经济的冲击制定的方针政策和宏观调控所采取的措施是科学的、有力的、有效的。但随着经济刺激政策效果的不断显现,国内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以及其它社会经济的变化也令我们目不暇接,嗟叹不已。当然,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较为复杂,对于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不少矛盾和困难,我们不能简单地归于体制、机制或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面临的结构调整和方式转变,经济波动周期性的影响等等都是不容回避的问题和挑战。身处其中的中国信托业,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创新,在继续复苏的经济中实现了自身发展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行业总体方面1、行业发展飞速,监管层重点关注据用益信托工作室不完全统计(下同)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共发行集合信托产品2213款,发行规模为3996.87亿元。截至2010年底,中国信托业共管理30404.55亿元的受托财产 此数据来源于中国信托业协会网站,而目前国内64家信托公司2010年底的注册资本金合计只有694亿元,平均注册资本为10.84亿元。国内信托业飞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话语权日益提高,但信托业务结构不合理,风险不对等等问题也暴露了出来,引起了监管层的重点关注。从2009年末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信贷资产转让及信贷资产类理财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到2010年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信托公司结构化信托业务监管有关问题的的通知、关于加强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银信合作理财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关于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的出台,都体现了银监会在宏观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对行业发展加以规范的监管理念和政策导向。相对而言,信托公司的发展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这是由我国信托业现在的发展阶段决定的。但信托公司现在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国内的各大银行、央企以及国外的一些金融机构都对信托公司产生浓厚的兴趣。信托公司如果能够抓住机会,努力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其发展将会上一个新台阶。2、行业兼并重组加快,机构扩容实现新突破2010年信托行业兼并重组加快,中外机构对信托公司的热情未减,重组整合此起彼伏。首先,国内银行、保险、证劵、实业等各机构加快了对信托行业的介入和信托牌照的争夺。如:兴业银行入股联华信托,招行拟收购西藏信托;北京信托参股江泰保险公司;华电集团控股华鑫信托,经纬纺机控股中融信托,五矿集团入驻五矿信托。其次我们还看到平安信托借壳的提速,中诚信托增资泛海建设等。所有这些,都为信托行业迅速做大做强提供了又一个有效的途径。其次,外资参股信托公司热情不减。目前,有外资介入的信托公司达7家。虽付出千万真金白银,但话语权都不大。不过,相较国内资本,外资入股信托显得阻碍重重。一方面受政策影响,外资无法取得信托公司的控股权;其另一方面,等待对方重组的过程路漫漫兮。此外,2009年初银监会提出加快推动信托公司债权债务清理及重新登记工作,大大加快了信托公司扩容的速度。继中航信托、方正东亚信托、四川信托、五矿信托、紫金信托和大业信托成功重组后,伊犁信托、海南信托也有望获得新生。随着13家历史遗留问题信托公司重新登记进程的加快和问题信托公司相继“复活”,国内信托公司的数量将进一步扩容。3、信托公司厉兵秣马,谋求竞争先机增资扩股,换发新牌成为各家信托公司2010年的重点工作。联华信托换发新牌,兴泰信托增资更名,招商局中国基金增资中诚信托,华信、杭州、甘肃、西安和西部等等信托的增资。值得注意的是,多家信托公司在不止于换发新牌,为异地经营创造条件,更多的把目光投向了各种市场进入资格的争取。先后有中诚信托与全球领先的交易商兼经纪商之一BGC Partners公司在京开办合资业务, 昆仑信托跻身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同业拆借市场,吉林信托与民族证劵共推私人股权投资等直投业务,中信信托开展股权投资业务,上海信托成立首支信托QDII,平安信托推出的市场首个阳光私募评级,中信信托助力山西煤改,平安信托推出公益信托计划,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信托公司未雨绸缪,对市场的先声夺人。同时,部分信托公司大举招聘,储备人力资源,为日后信托业务的扩张积累人力资本,谋求竞争先机。4、投资领域因势而变,信用平台日益清晰2010年股市低迷、银行信贷收紧,信托顺势红火,但市场系统性风险也逐步释放。银监会下发了一系列法规,对信托业进行监管并引导其合理发展。在政策和市场的需求下,2010年信托理财规模总量不断扩张,银信合作向广度深度延伸,房地产信托成了信托发行的主力军。在研发新投资领域方面,部分信托公司依托其独有的资源平台优势,取得新的突破。一是中信信托助力山西煤改,二是平安信托推出公益信托计划支持灾区建设,三是中信信托为“河南农业开发产业投资基金”量身定做的“中信国元农业基金一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是全国第一只农业产业投资基金。自2009年证券信托账户的暂停,到目前监管层一系列的调控都促使信托公司加快了业务转型,使信托公司信用平台日益清晰。信托公司的自主管理能力将大大提升,告别目前这种粗放的业务发展模式,加大产品和盈利模式的创新,而顺利实现转型。未来银信合作将受限,集合信托将成为今后各信托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二、2010年信托市场政策回顾表1 2010年信托行业主要监管政策时间监管政策内容2010年2月5日关于加强信托公司结构化信托业务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信托公司开展结构化信托业务。2010年2月24日关于加强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银行理财客户应满足信托合格投资者的规定。2010年8月10日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银行将表外业务转入表内。2010年9月7日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将信托公司的信托资产规模与净资本挂钩。2010年11月12日关于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要求信托公司对房地产信托进行合规性检查。数据来源:用益信托工作室1、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信托公司结构化信托业务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通20102号)为规范信托公司开展结构化信托业务,保护信托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鼓励信托公司依法进行业务创新和培养自主管理能力,确保结构化信托业务健康、有序发展,银监会下发关于加强信托公司结构化信托业务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信托公司开展结构化信托业务不得有利用受托人的专业优势为自身谋取不当利益,损害其他信托当事人的利益;利用受托人地位从事不当关联交易或进行不当利益输送;信托公司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利用信托业务的结构化设计谋取不当利益等行为。在开展结构化证券投资信托业务方面,通知要求信托公司应明确证券投资的品种范围和投资比例。并可根据各类证券投资品种的流动性差异设置不同的投资比例限制,但单个信托产品持有一家公司发行的股票最高不得超过该信托产品资产净值的20;科学合理地设置止损线;配备足够的证券交易操作人员并逐日盯市。当结构化证券投资信托产品净值跌至止损线或以下时,应按照信托合同的约定进行平仓处理。此外,通知要求严禁结构化信托业务劣后受益人为他人代持劣后受益权;通过内幕信息交易、不当关联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牟取利益;将享有的信托受益权在风险或收益确定后向第三方转让的行为。点评:该文件规定信托公司开展结构化信托业务时,不得以商业银行个人理财资金投资劣后受益权。2、关于加强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今年2月24日中国银监会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信托公司防范房地产信托风险,尤其不得以信托资金的形式给开发商用作土地储备。通知的出台主要为进一步规范信托公司开展房地产信托业务,防范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提高信托公司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通知这些规定,收紧了房地产企业的信托融资渠道,未来部分房企可能需要另寻融资渠道。今年3月份,继2月通知出台后,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日前再次强调,今年银监会将重点关注银信合作、信政合作、房地产等热点业务。点评:该文件在65号文(即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0965号)和111号文(即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09111号)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定商业银行个人理财资金投资于房地产信托产品的,理财客户应符合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中有关合格投资者的规定。至此,理财资金投资于集合信托计划、权益类金融产品(包括单一和集合)、房地产信托产品(包括单一和集合),理财客户均应符合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中有关合格投资者的规定。3、监管层设定6月红线 整肃银信万亿“表外”融资据报道,截至4月30日,银行与信托公司间的合作业务总规模已达1.88万亿元,而在一个月前的3月31日,这一数字不过是1.3万亿元,短短一个月激增5800亿元,相当于当月人民币贷款增量7740亿元的75%。这一势头引起监管部门的担忧如果不加遏制,年初设定的7.5万亿信贷规模控制目标将可能被远远突破。为此,监管部门已于6月1日下午紧急召集银信合作业务规模最大的12家信托公司开会,要求信托公司压缩银信合作规模,放慢增速,加强合规管理。另外,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和为强化监控,监管部门将比照对商业银行贷款按季考核的方式,对信托公司银信合作业务进行每月考核。以2010年4月30日数据作为参考,以6月底数据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控制银信合作规模的成效也将与信托公司的监管评级高度挂钩。点评:无论考核如何变化,对未来政策的信心不足甚至悲观情绪,迫使信托公司不得不更加追求短期行为。因此,在得知银监会监管谈话了12家银信合作比较大规模的信托公司后,其他信托公司已经嗅到即将到来的政策风暴,而银信合作业务或已经成入了“最后的晚餐”。这样,在6月底核查之后,监管部门发现,6月份的信托贷款规模不仅没有得到控制,反而上演了一出“末路狂奔”的剧目。4、银信合作业务受窗口指导 剑指信贷腾挪当屡次出台的规范文件无法抑制银行通过表外渠道变相放贷,窗口指导成为监管层的必然选择。7月2日,各家信托公司收到银监会的电话通知,5日起全面叫停腾挪信贷额度为目的的银信合作业务。专家表示,此举意在防止我国信贷规模超标,货币政策有效性被打折扣。而银信合作业务即使重启也必须转型,真正发挥银行、信托公司各自优势。点评:信托公司在银信合作中与银行地位不对等,而相应的承担的风险和收益也不对等。信托贷款类产品信托公司只是起一个通道作用,业务收入费率很低,但是相应的风险却很高。同时信贷类产品的发行使银行把贷款由表内挪腾到表外,这势必影响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的效果。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虽然规模很大,但是信托公司收益极低,所以此次叫停银信合作,对信托公司的收益并未能有太大影响,却能给信托公司一个转型的机会,建立新型的银信业务关系,掉转信托公司与银行在合作中所处的位置,即信托公司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主导角色和原创功能。5、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1072号)8月10日,银监会下发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对银信合作理财业务作进一步规范。通知主要强调了信托公司在银信合作业务中要坚持自主管理原则,并对融资类银信合作业务实施余额比例管理,即融资类业务余额占银信理财合作业务余额的比例不得高于30%;根据通知要求,信托产品均不得设计为开放式,银信理财合作业务资金原则上不得投资于非上市公司股权;并就通知颁布前商业银行表外的存量业务提出了今、明两年内转入表内,并按照150%的拨备覆盖率要求计提拨备,同时大型银行应按照11.5%、中小银行按照10%的资本充足率计提资本的要求。目前大部分信托公司融资类业务余额占银信理财合作业务余额比重都在80%以上,这意味着,基本上所有的信托公司此项业务都将被继续暂停。信托公司未来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有:一是压缩融资类业务规模,但由于银行仍有与信托公司合作的冲动,因此信托公司议价能力由于该类业务受限可能提高;二是通过做大融资类业务之外的银信合作业务,给融资类业务腾出空间,但这一想法不太可行。点评:该通知意在鼓励信托公司开展投资类业务,因此在未来银信合作业务发展中,信托公司应借此契机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提高自主管理资产能力;在产品发行方面,信托公司也应加强创新,开发新产品弥补信贷类高收益产品的空白,从而满足投资者的需求。银信合作必须转变现有模式才能脱离通知的限制,产业投资基金有望成为银信合作新模式,通过发行基金产品,进行结构化设计,通过组合运用多种投资方式,使得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由融资类产品为主转向投资类产品为主,充分发挥信托公司的自主管理能力。6、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9月7日,银监会正式颁布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该办法将信托公司的信托资产规模与净资本挂钩,并要求信托公司净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2亿元。办法已于2010年7月12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第99次主席会议通过。办法显示,银监会要求信托公司净资本不得低于2亿元,且净资本应当不得低于各项风险资本之和的100%,且不得低于净资产的40%。此外,信托公司还应当根据不同资产的特点和风险状况,按照一定的系数对资产项目进行风险调整。净资本管理办法出台也意味着,银信合作业务彻底走到尽头。作为净资本管理办法的配套文件,银监会还向信托公司下发了净资本计算表、风险资本计算表以及风险控制指标监管报表。在计算风险资本时,对银信合作新规下发前后的银信合作业务实行区别对待:新规下发前银信合作业务计入的比例低于新规下发后的。这样,对信托公司而言,新规下发后的银信合作业务占用的净资本与集合类信托业务占用的净资本相同,而两者收益相差10倍以上。信托公司为提高公司自身净资本收益率,将更倾向做集合类信托业务,而被迫放弃银信合作业务。点评: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的出台标志着信托公司一味做大规模的粗放式发展方式的结束,起到了推动信托公司转变增长方式的作用,对大公司业务增速影响不大,小公司则面临资本殆尽风险。目前这种规模大收益低的银信合作业务,将因机会成本太高,逐渐被集合业务取代。银信合作若要继续发展,则需要创新,提高银信合作中信托公司的信托报酬率,使得收益与其占用的净资本相符合,才能让信托公司有热情继续开展银信合作业务。此外,办法出台后,很多信托公司的净资本不达标,给信托公司上市提供了一个充分的理由,信托公司增资潮或将来临。7、关于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 为有效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进一步规范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提高信托公司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银监会近期颁布了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对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进行风险提示,要求各信托公司立即进行业务合规性风险自查,逐笔分析业务的合规性和风险状况,包括但不限于信托公司发放贷款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是否满足“四证”齐全、开发商或其控股股东是否具备二级资质、项目资本金比例是否达到国家最低要求等条件;第一还款来源充足性、可靠性评价;抵质押等担保措施情况及评价;项目到期偿付能力评价及风险处置预案等内容。 通知要求各银监局进一步加强对辖内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的合规性监管和风险监控,结合今年开展的专项调查和压力测试,在信托公司自查基础上,逐笔对房地产信托业务进行核查,对以受让债权等方式变相提供贷款的情况要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予以甄别。对在自查和核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立即采取措施责成信托公司予以纠正,并对违规行为依法查处。通知还要求各银监局督促信托公司在开展房地产信托业务时审慎选择交易对手,合理把握规模扩展,加强信托资金运用监控,严控对大型房企集团多头授信、集团成员内部关联风险,积极防范房地产市场调整风险。通知的出台将督促信托公司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依法合规经营,有效控制风险,健康地开展房地产信托业务。银监会将积极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的相关政策措施,并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变化和经济形势的发展,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托业务的监管工作。点评:房地产企业的各融资渠道都已经受到较严密的调控,目前给房企大量输血的信托业也不可能避免。该文件的发行,说明银监会下决心要堵住为房地产企业提供大量融资的信托渠道。不仅是为了配合国家对房地产业的调控,更说明房地产信托的风险日益增大,市场上的房地产信托产品良莠不齐,已经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但并不能因此说房地产信托前途暗淡,如若信托公司能提高自主管理能力,很好的设计产品结构,做好风控措施,高收益的房地产信托仍将会是投资者的宠儿。同时,保障房建设市场巨大,商业地产领域也在悄然兴起,REITs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对房地产信托领域的前景保持乐观。三、集合产品市场情况1、总体情况2010年信托行业集合资金信托产品发行规模为3996亿元,比上年增长196%;成立规模为3818亿元,比上年增长189%。2010年集合资金信托产品的发行规模和成立规模都创造了历史新高,同比增速也创下了2004年以来的最近7年新高。信托公司共发行集合资金信托产品2212个,平均每月发行184个,有56家信托公司发行了产品,相当于平均每家信托公司每月发行3.3个。平均每款产品规模为21.8亿元,产品的平均信托期限为2年,平均预期年收益率为8.04%,预期年收益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其中,1年以内产品的平均预期年收益率为7.29%,2年期产品的平均预期年收益率8.33%,2年以上产品的平均预期年收益率为8.6%。2010年良好的市场环境给了本就处于上升发展期的信托业以机会,与上年度相比,发行数量和规模分别增长了87.23%和202.71%。也就是说短短1年,信托业所管理的资产增加了2倍。继2009年集合信托产品高增长之后,2010年集合信托产品继续维持着爆发式的增长速度。取得这一可喜成绩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房价高企风险增大,监管严控信托得益。由于房地产从03年至10年经历了7年的快速增长,各地房价一路水涨船高,地王楼王频现,国家为了抑制房价过快增长,出台了一系列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紧缩信贷限制房企融资渠道,从而促使了更多的房企通过信托进行融资,这从房地产信托融资规模占比从09年的34.19%上升到10年的49.88%,就可看出。随着房地产信托融资规模越来越大,今年集合信托产品在规模上有大幅增加。二、国家宏观政策特别是信贷政策的变化促使融资需求增加。随着今年经济形势好转,经济飞速发展有过热趋势,国家宏观政策特别是信贷政策开始趋紧,从而增加了信托融资需求;而宏观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呼吁引入民间资本的大环境下,也增加了企业的融资需求,故而今年发行的信托产品爆发式增长。三、国内日渐高涨的通胀及通胀预期,以及国民日益增加的财富,使得更多的人把投资目光投向高端稳健投资的信托产品,以期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信托产品的市场认知度提高,由此,信托市场的有充足的资金投入,保证了信托业的高速发展。图1 2010年集合产品规模和增速都突飞猛进数据来源:用益信托工作室图2 2010年集合产品的年收益率仍然处于高位注:2010年发行的集合产品仅有7个产品提前结束,公布了实际年收益率,绝大部分产品还没到期,许多2009年发行的集合产品也未到期。因此2009年和2010年的实际年收益率与预期年收益率偏差较大。数据来源:用益信托工作室图3 2010年集合产品月度发行规模和数量都好于2009年同期(单位:亿元,个)数据来源:用益信托工作室2、集合产品的投资方式2010年集合产品五大类型投资方式的资金规模占比比较均匀。排在第一位的是权益投资类型的集合产品,占比为30%;其次是股权投资类型的集合产品,占比25%;组合运用类型的集合产品,占比16%;贷款类型的集合产品,占比15%;证券投资类型的集合产品,占比13%;其他投资类型的集合产品,只有1%。图4 2010年集合产品的投资方式数据来源:用益信托工作室总体来说,从资金规模角度,2010年集合信托投资方式是以权益和股权投资为主,其次就是组合运用、贷款和证券投资以及其他投资。从发行数量来看,本年集合产品投资方式主要集中在权益、证券和贷款方式。表2 2010年集合产品资金的投资方式资金运用方式资金规模(亿元)资金占比数量数量占比平均规模(万元)平均信托期限平均预期年收益率贷款600.3515.02%47221.33%127191.737.77证券投资519.1912.99%58426.39%88922.956.60股权投资984.124.62%30513.78%322662.018.92权益投资1203.0330.1%65629.64%183391.717.87组合运用655.1416.39%1637.37%401922.388.41其他投资35.060.88%331.49%106242.159.13合计3996.07100.00%2213100.00%180652.008.04数据来源:用益信托工作室与上年相比,本年发行数量增长居前的要属权益投资和股权投资类,其分别同比增加了451和194个产品,增加率高达220%和175%;发行规模增长居前的也是权益投资和股权投资,其增加率高达374%和424%,其次规模增长较大的还有组合运用和贷款类。以上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集合信托产品在资金运用方面有以下特点:(1)权益投资和股权投资已逐步取代贷款类,成为集合信托资金的主要运用方式。本年权益投资、股权投资的发行规模占比较去年均有大幅的增长。资金运用方式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信托公司的自主创新和主动管理能力的提高。当然这与国家政策的引导是分不开,国家出台的“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中,融资类的风险资本计提系数明显较投资类的高,这在信托公司注册资本相对其管理信托资产规模普遍不足的情况下,为了能多做业务,信托公司一定程度上倾向投资类业务是必然的。(2)证券投资依旧是信托资金的主要运用方式。本年证券类产品发行584个,占比26.39%;与住年一样,其数量占比都相当的居前。分析其原因,我们认为证券类产品因其主要受股票市场影响,而不像其他类的融资需求受项目的限制,只要有投资者购买,信托公司基本就可发行;其二,信托公司发行的证券类产品多由专业的投资顾问管理,且多数年份的收益都相对较高,做的好的证券类产品,年收益率达到20-30%都是没什么太大问题。加之信托公司又根据客户需求,适时推出了TOT证券类产品,选择业绩好的证券产品,进行分散投资,在尽可能的程度上,减少风险和提高收益。证券类产品的不断创新,使信托公司在证券投资方式上的路越走越宽。(3)贷款类增幅低于平均增长幅度,信托不再是银行的补充。本年贷款类发行数量和规模较上年分别增长46.13%和59.48%,相对与总量平均增幅的88.58%和204.22%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在通胀日益严峻和银行信贷收紧的当今,且贷款类规模离30%的上限还有近一半的空间,贷款类规模占比出现不升反降的情况,就可以一定程度上说明信托公司目前已开始逐步发挥信托的优势,而不是只是做银行的补充而存在。(4)组合运用方式在规避回购条款中,崭露头角。组合运用方式向来作为大规模资金投资时所运用,因其灵活也倍受信托业人士青睐。在净资本办法推出后,组合运用类方式由先前每月的10个左右增至每月15甚至近20个,究其原因:主要因附有回购类的股权和权益等投资性模式被要求按融资类标准进行风险资本计提,信托公司为了规避这一条,特采用组合运用方式,如:某股权附加回购的投资项目,为了规避回购带来的不良影响,就可采用股权加债权的方式进行,首先对股权和债权进行折价处理(如不加债权进行折价,会把股权折价太低,会导致法律上可认定无效),如到期项目方不溢价回购股权,信托公司可低价处理其债权,以迫使其在无回购条款时,主动溢价回购其股权,以实现信托的收益和退出。当然在净资本管理办法中,也对组合运用也有一定的限制,其规定组合运用方式的风险资本的计提要按从高标准,这也在一定程度又减少组合运用方式的运用。(5)其他投资类虽有增加,但总量仍较小,凸现信托业务创新的不足。其他投资类产品本年主要集中在国投信托发行的艺术品基金信托、贵金属投资信托以及华润信托发行的红酒类信托等其他产品。其他信托公司则较少涉足该类型产品,从数量来看全年也仅有33款,其次现行的艺术品基金类产品,名为投资于艺术品,从艺术品的保值和增值中获得收益,但实质仍为融资类,如国投信托发行的艺术品基金产品,还附加有拍卖行的回购条款。总体来看,其他投资类仍创新不足,有待发展。2.1 证券投资类集合产品发行规模增长66%2010年股市比较低迷,上证指数收盘点位从2009年12月31日3277点下跌到2010年12月31日的2808年,全年跌幅将近15%。但是证券投资类型的集合资金信托产品(简称:证券投资类集合产品)依然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2010年证券投资类集合产品发行规模为518亿元,同比增长66%;成立规模为510亿元,同比增长65%。图5 2010年股市比较低迷数据来源:用益信托工作室图6 2010年证券投资类集合产品发行规模增长66%数据来源:用益信托工作室图7 2010年证券投资类集合产品月度发行规模与数量数据来源:用益信托工作室2.2 贷款类集合产品发行规模增长50%2010年投资方式为贷款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简称:贷款类集合产品)发行规模同比增长50%。全年一共发行472个,发行规模为600.35亿元,平均期限为1.73年,平均预约年收益率为7.77%。图8 2010年贷款类集合产品发行规模增长50%数据来源:用益信托工作室从具体投资领域来看,2010年贷款类产品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和工商企业领域。较上年而言,本年贷款类基础设施产品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工商企业和房地产领域类产品则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从平均期限来看,本年各领域的平均期限均较上年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平均期限最长的还是基础设施领域,期限最短的还是金融领域,其他各领域期限波动变化不大。从收益来看,本年贷款类各领域的预期收益均较上年有一定程度的上升,预期收益最高的为房地产最低的为金融和基础设施领域。本年集合信托产品平均期限的下降与平均预期收益的上升,这虽与现阶段日益严峻通胀有关,但也一定程度上凸显了正在抬头市场风险。其次,在年前出台的净资本管理办法中融资类的风险计提系数较高,这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贷款类产品的发行;以及银信合作新规的出台,使现有的银信合作模式业务几乎陷于停顿,这也一定程度上促使信托公司要增加投资类业务,减少融资类业务;目前贷款类规模占比虽离30%的上限还有较大空间,随着国家适度货币政策的执行和银行从紧的信贷额度,市场上信托融资需求将越来越大,但随着信托公司创新和自主管理能力的不断增强,这些需求将不会过多的以信托贷款方式解决。预计未来几年,信托公司将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逐步从融资业务模式向投资业务模式转变,向信托业的本质回归。表3 贷款类集合产品具体投资领域投资领域发行数量发行规模(亿)平均期限平均预期收益20102009201020092010200920102009金融1029.690.81.441.597.297.30房地产168106289.4132141.431.681.778.577.99工商企业17894173.2857.481.621.637.237.01基础设施8810491.06155.8362.032.187.306.71其他281736.9121.21.731.937.827.03合计472323600.35376.751.731.877.777.23数据来源:用益信托工作室2.3 股权投资类集合产品发行规模大幅增长430%2010年投资方式为股权投资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简称:股权投资类集合产品)发行规模同比大幅增长430%。全年一共发行305个,发行规模为984.1亿元,平均期限为2.01年,平均预约年收益率为8.92%。图9 2010年股权投资类集合产品发行规模大幅增长430%数据来源:用益信托工作室从发行数量来看,我们可以发现本年股权投资类产品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领域,较上年而言,本年房地产领域产品增加了153个,增速高达392.31%,总体增长最快;其他各领域增速较快的要属工商企业领域,其增速达50%;金融和其他类虽增速高达近400%,由于基数过小,所以总体来看还是有所欠缺;而基础设施类股权投资的发行数量基本上处于不变状态,全年仅增加2个;从发行规模来看,增长最多的仍然是房地产类,其次是工商企业、基础设施、其他和金融领域。从平均期限来看,本年除了其他领域外其他各领域的平均期限均较上年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平均期限最长的还是工商企业,期限最短的是金融领域。从收益来看,本年股权投资类总体较上年提高了1个多百分点的收益,各领域的预期收益均较上年有一定程度的上升,预期收益最高的为房地产最低的为工商企业和基础设施领域。其次工商企业的收益率增长是最低的,仅为0.12个百分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随着通胀的持续增加,工商企业由于承受能力有限,就会出现收益率增长有限的情况,这就预示着如果信托收益率持续升高的话,工商企业类的信托融资将很可能会大幅减少。对于本年房地产领域股权投资的激增,我们认为原因有三,一、由于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使房地产市场进入观望阶段,加之国家紧缩了对房企的融资,使房企的资金链趋紧,这促使房企从信托进行融资;二、由于房地产信托贷款要满足四证、二级资质和自有资金达35%的规定,在不能满足的情况下,这促使信托公司以非贷款方式来达到给房企业融资的目的,特别是在风险略大时,信托公司还是较倾向于以派出董事和监事、掌管项目公司印章的方式,以控制风险,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股权投资产品的发行。三、“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和“银信合作新规”的出台,都促使信托公司在一定范围内多发投资类产品,少发融资类产品,这对股权类产品的发行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正面影响。对于2011年股权投资的发展,我们还是相当的看好,因为信托业要发展就必须发挥其信托的优势,而不再只是做为一个融资的工具,要成为能代人理财、精通投资和资产配置的专业性机构,这就注定了信托中投资类产品必须要发展。加上有“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和“银信合作新规”等政策的引导,我们相信股权投资类会有一个好的发展前景。表4 股权投资类集合产品具体投资领域投资领域发行数量发行规模(亿)平均期限平均预期收益20102009201020092010200920102009金融517.20.391.56 2.25 8.69 5.50 房地产19239718.17110.931.90 2.20 9.38 8.51 工商企业6342134.9234.32.24 3.04 8.01 7.89 基础设施272581.6839.312.01 2.18 8.04 7.05 其他18442.132.92.50 2.00 8.57 7.47 合计305111984.1187.83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信托市场报告.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