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国药厂实习报告.doc

    • 资源ID:3072568       资源大小:69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药厂实习报告.doc

    江西国药有限责任公司实习报告一、实习简述2011年8月29日出发到国药厂认识实习,这次能有机会到国药实习,我感到非常荣幸。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天时间,但在这段时间里,在带队老师和工人师傅的帮助和指导下,使我们对于一些平常理论的东西,有了感性的认识,感觉受益匪浅。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我在此感谢学院的领导和老师能给我们这样一次学习的机会,也感谢老师和各位工人师傅的悉心指导。二、实习过程介绍8月29日下午,所有的同学集中到一个会议室里,工厂的技术骨干师傅给我们介绍了一下国药,重点给我们讲解了我们这次实习要参观认识的对象-盐酸林可霉素,它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着重向我们介绍了发酵和提炼两个车间。虽然在平日的学习中了解到化工生产的危险性,但当工人师傅给我们讲解化工厂的安全问题时,我们还是很震撼,尤其是她讲的那些事故实例,更是让我们吓了一跳,也提醒了我们应该更加注意安全。到此,认识实习的理论部分全部讲解完了,接下来就是进厂参观了,我们大家都很期待,作为一个化工人,我们这是第一次进化工厂。我们去国药实习的三个班专业是化学工程与工艺,所以30日这天工人师傅给我们讲解的主要是盐酸林可霉素涉及的工艺流程-发酵和提炼。由于人数较多,工人师傅将我们分成两批,一批在发酵车间,一批在提炼车间,我们分到提炼车间。在工人师傅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提炼车间,工人师傅很有耐心的又给我们讲解了一遍整个一个车间的生产流程及主要设备原理。工厂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好,我们没有看到那种全自动化生产设备,有些设备可能已达高龄。工厂上空灰蒙蒙的一片,能见度不见烟囱顶。最让人受不了的是那种味道,那不是刺鼻,那是相当的刺鼻,有一种让人呕吐、胸闷的感觉。我们从工厂一条干道旁边经过的时候,看到旁边一根管道有个小口突突地向外冒白色的气体,不知是什么,感觉多危险啊!工厂的工人也真是令人敬佩,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也忘我地工作,我们一定要向他们好好学习,争取早一点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价值。三、实习单位简介、经营理念及发展历史 江西国药有限责任公司(原江西国药厂)创建于一九五五年,现为国家大一型及国家二级企业,系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和全国中成药工业国有重点企业(五十强)之一。拥有外贸进出口自主权。国药公司具有雄厚的医药工业实力,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00余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50人,专职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30%。固定资产 15437万元。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18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设备3300余台,其中发酵设备总容积2100立方米。公司水、电、汽、冷冻等供给公用系统已配套成龙,其规模在江西省医药行业中雄居首位。 江西国药有限责任公司下设三个全资子公司、二个中外合资控股公司(金水宝制药公司金水康药业公司) 、六个生产车间、二个辅助车间(设有药物研究所质监技术生产设备技改)等处室。国药公司现有品种140余个,主要产品有:发酵虫草菌粉(Cs-4)、盐酸林可霉素、盐酸土霉素、十三碳二元酸等原料药以及中成药(片剂、胶囊剂、针剂、丸剂、糖浆剂、颗粒剂等) 西药制剂等。 国药公司注重技术进步优化了产品结构,完善了生产新工艺,引进了国外先进设备,采用了具有现代国际水平的检测仪器,运用了微机技术辅助生产控制和行政管理。国药公司坚持质量第一的宗旨,产品严格按“GMP”要求、国家和国际标准(BP98版USP24版)组织生产。产品质量好、信誉高,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公司现有两个国家银质产品,三个部优产品,八个省优产品,特别是盐酸林可霉素、盐酸土霉素通过美国FDA认证。发酵虫草菌粉(CS-4)为中国第一个一类新中药完全能在国际市场上“以质取胜”的小容量注射剂。国药公司的产品行销海内外,其中出口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50%以上。公司竭诚为国内外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并衷心希望与海内外各界朋友进行更加广泛合作,为祖国医药事业的发展、为满足人类对安全高效优质药品的需要,竭尽全力。四、实习内容(一) 发酵车间概述盐酸林可霉素的生产以豆饼粉、淀粉、葡萄糖等为原料,三级发酵而成。发酵是在接种和通气搅拌下进行的,特点是先在种化过程中进行孢子培养,将成熟的孢子制成悬浮液,接种到液体种子培养液中,在一、二级种子培养液中扩大培养,繁殖到一定到浓度和数量后接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盐酸林可霉素是放线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发酵过程与有关设备必须进行严格灭菌,与培养基接触的罐体与管道都必须密封,保证不被杂菌感染。培养过程中要适时补充糖、硫酸铵等,以满足菌体对碳源、氮源等养料的需求。车间一楼主要是培养基的配制,二楼是中间体、化学生物检测,三楼是三级发酵培养。盐酸林可霉素的生产由三级发酵组成,其中一级发酵一般是两天,温度控制在130。二级发酵一般也是两天,温度控制在30。一、二级发酵主要在机械搅拌下进行种子培养,种子培养过程中需要的无菌空气经过滤器过滤后通入,过滤器及所经管道、阀门在使用前进行灭菌。三级发酵是整个发酵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级,此时发酵所用的基础料按比例在配料罐内配好,用泵打入以消好毒的发酵罐中进行灭菌,然后在适时的条件下接入二级种子,通入灭菌空气,发酵过程中用冷循环水保持罐温在28,根据代谢的情况适当通氨补料,并根据泡沫的多少加入适量的油进行消泡;在搅拌下培养7至8天,发酵单位达3800u/ml以上即可放出提炼。流程图(见图纸)简要图菌种一级种子罐二级繁殖罐三级发酵罐培养液空气发酵液(二)提炼车间概述由发酵我们得到发酵液,发酵液通过泵输送到提炼车间,已得到提炼。提炼车间主要包括发酵液的酸化、过滤、碱化、丁醇提取四个工段。发酵液先经过酸化罐,在酸化罐中用草酸进行酸化、加热预处理,pH值控制在2.53.5,加热情况似染菌程度而定;得到的酸化液通过板框压滤机进行过滤;过滤好的滤液再进入碱化罐,用30NaOH进行碱化;最后的碱化液与丁醇混合,经过碟片式离心机分离,进行分离,轻液转至丁提中转罐中,重液转至重液中转罐中。流程图(见图纸)简要图发酵液酸化罐过滤机碱化罐酸化液滤液碱液分离器丁提轻液重液五、对现工艺改进的建议我国是对林可霉素及其衍生物研究较早的国家之一,从1980年开始批量生产,到1992年全国已有生产厂家43个,年产量达800多吨,在世界林可霉素的生产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受销售市场的影响,现在我国共有林可霉素生产厂家十家左右,比较大的有华北制药厂,南阳化学制药厂等。发酵车间我国的盐酸林可霉素发酵生产技术水平较落后, 以手工操作生产方式为主, 生产效益低。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计算机控制系统, 通讯网络技术已成为我国企业生产、 管理和经营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其技术水平已接近国外水平。 更重要的是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对盐酸林可霉素发酵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艺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 为其数学模型的建立、优化和控制提供了必要条件, 使盐酸林可霉素发酵工业面临一场新的变革。发酵过程中涉及的参数较多,如物理参数:温度、压力、体积、流量、搅拌转速等;化学参数:基质、前体、产物及浓度等;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参数:生物量、细胞形态、酶活性、胞内成份等。盐酸林可霉素发酵液的 pH 值是发酵过程中各种产酸和产碱的生化反应的综合结果,其高低与菌体生长和生产物合成有着重要关系,是发酵工艺控制的重要参数之一。计算机控制采用微分比例算法,根据pH 值检测值与设定值之偏差,按时间比例算法控制酸或碱的加入量。利用仿真技术建立符合工业生产的实际模型,采用人工神经元网络处理系统,确定网络的输入输出,结合模糊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等理论和方法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我们相信盐酸林可霉素发酵计算机控制系统将对生物工程的技术革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实践证明,采用变形 PID 算法,即对经典PID 算法进行适当的改进, 如采用带有死区、带区、棒区的PID 控制,并对每步输出进行限制,既可以达到有效的控制温度的目的, 又可以避免控制动作频繁, 延长执行器的使用寿命。同时,应指出影响制药工艺进一步提高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传感技术、执行机构和设备状况,所以作为计算机的控制系统可靠性的主要环节更应引起重视。提炼车间目前我国各生产厂家所采用的林可霉素提炼生产工艺主要是丁醇萃取法。此工艺是由美国人于1963年提出的,并取得专利。其核心内容是丁醇从发醇液中萃取林可霉素,经多次浓缩、脱色,最后结晶得到粗晶体。也有的工艺在萃取后利用盐酸进生反萃取,再进行脱色,最后用丙酮直接尽管丁醇法至今仍在广泛应用,但此法存在着许多缺点。首先,它的工艺复杂、工序繁多,从而导致收率低,物耗、能耗高;其次,丁醇法对林可霉素与林可霉素S的分离基本没有效果,粗品中林可霉素S的含量往往高达3%-6%。同时,由于丁醇水溶性林大,因而该工艺还存在着丁醇消耗量大回收困难,以至于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 随着医药工业飞速的发展,有人研究了盐酸林可霉素新的提取工艺。即将丁醇提取法变成混合醇提取法。这种混合醇提取法工艺简单、所需设备台件数不足丁醇提取法所需设备的60。省去了丁提、水提、丁浓、水浓等步骤。提取工艺由原九道工序缩短到五步,提取方法由间隙法变成了连续法。这样改造后所得产品的色级符合要求,B组份可达BP93版药典要求,收率高。有厂家试验采用此工艺后第一批收率比原工艺提高一倍多。试生产一月平均收率已达70,正常生产时,总收率不低于75。        这种混合醇由于它酯性强,所以和酸碱水溶液部不能混溶,经提取后可以和水溶液直接分离,不需要蒸馏回收溶媒,在提取过程中的消耗量很小,一般提取十亿的盐酸林可霉素最多消耗混合溶媒0.8公斤,操作好时消耗0.4公斤左右,节约了大量的有机溶媒,成本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且提取工时也有了较大的缩短。从放罐到出产品只需24小时左右、最长时间不超过36小时。这种混合醇的市面售价和丁醇相比基本不差上下。采用混合醇提取盐酸林可霉素,由于提取时乳化现象得到了改善,省去了高速离心设备,这对厂家来说是一项很大的节约。混合醇的沸点高于丁醇,所以车间的防火防爆级别也有所改善。 类似还有用溶媒法、一种利用晶型转变提纯盐酸林可霉素的新工艺 。溶媒法即用新增的一步工序取代传统工艺中的多次水提,二次水浓,一次活性炭脱色,达到简化工艺、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收率,节约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一种利用晶型转变提纯盐酸林可霉素的新工艺就是将丙酮和盐酸林可霉素粗品的水溶液混合,搅拌1-12小时,得到盐酸林可霉素晶体。六、实习后感想  由于我们专业对生产实践能力要求很高,去工厂认识实习与生产实习是我们的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我们工科学生的生产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感性认识基础的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在工厂的“身临其境”让我们褪去了书本的束缚,真正的把理论联系到实际,在机械的轰鸣声中,在空气中弥漫的刺鼻的药味里,在看到工厂的工人师傅认真生产,一丝不苟,艰苦的工作时,我们更加对他们产生了佩服,同时也使得我们有了更多的理解和体会。通过对化工厂工艺流程和主要机械设备的实习,了解化工生产的概况和主要机械设备的作用和主要结构,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增强感性认识,提高了我们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虽然这次实习只有短暂的五天,但在带队老师和工人师傅的细心介绍和耐心指导下,我感觉受益匪浅。我们这次实习,主要是在江西国药有限责任。在盐酸林可霉素的发酵,提炼两个车间共六个工作段进行实习,在车间师傅和带队老师的详细讲解和悉心指导下,我们了解了各个工段的设备和操控系统,初步了解了工厂各个工段的工艺指标,对工厂的管理制度也进行了简单的了解。了解化工生产的方法和工艺流程,弄清主要工艺参数确定的理论依据,了解生产中的技术革新措施,并注意新技术发展趋势,接受安全与劳动纪律教育,增强安全生产集体观念;学习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对生产的高度责任感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重点了解主要机器和设备的类型、结构、作用原理,以及它们在生产流程的重要地位。这次实习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造气工段。在参观发酵车间时,工人师傅们就给我们着重指出这个空气处理系统是整个车间的核心。开始时只觉得是一些大型的设备,没什么技术可言,更谈不上是核心了。听了工人师傅的讲解后,恍然明白,这个设备采用了高分子膜过滤,使得空气中的粉尘能较好的除去,一级冷却管、二级冷却管的不同在于,二级冷却管管外有一层保温层,两级管对空气的要求不同,接下就是捕雾器,再接着是蒸汽加热器,整个系统中涉及到的设备都要求极高,因为第一步空气没处理好,后面的工段都没有用。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学习中更应该多思考,多想现有的技术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而不是被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所束缚。虽然书本上的知识都是经典,但流程工艺是可以更新的。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建设更高效、更经济、更实用的化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如果将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与更多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用实践来检验真理,使我们具有较强的生产实践能力与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这才是我们学习与实习的真正目的。   七、附件 (管道、流程图见图纸)

    注意事项

    本文(国药厂实习报告.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