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江西小龙钨业有限公司小龙钨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 资源ID:3071888       资源大小:2.02M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西小龙钨业有限公司小龙钨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江西小龙钨业有限公司小龙钨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 本)二O一三年八月目 录(一)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23)建设项目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的相符性3(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5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5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5(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71)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7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103)按不同环境要素和不同阶段介绍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124)按不同环境要素介绍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135)环境风险分析、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14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167)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178)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179)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17(四)公众参与191)信息公告192)信息反馈情况233)调查方式与内容234)调查情况及统计结果分析245)建议25(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71)项目概况272)与产业政策的符合性273)工程分析结论274)环境质量现状结论28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86)防治措施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297)清洁生产分析结论308)污染物总量控制309)公众参与3010)总结论30(六)联系方式321)建设单位情况322)环评单位情况32(一)建设项目概况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建设项目地点江西小龙钨业有限公司小龙钨矿技改项目位于吉安市泰和县城东南的小龙镇,地理坐标为东径115°1434、北纬26°4114,有公路通往泰和县城(直线距离35km)和105国道相连,距吉安105km,赣州217km,另距京九线井岗山站70km,交通便利。(2)建设项目相关背景小龙钨矿前身是中南重工业部有色金属管理总局安华管理处小龙矿场,已有几十年的开采历史,现隶属江西钨业集团有限公司。根据江西钨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小龙钨业有限公司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小龙钨矿位于南岭成矿区域,赣中南成矿带,兴国大余成矿亚带,大乌山成矿区。由震旦系、寒武系组成褶皱基底,自加里东期褶皱隆起经受了漫长风化剥蚀,是本区钨矿床主要赋矿围岩。小龙矿区是一热液充填石英脉型钨矿床,分为麻疯岽、松寺、黄土坳、上岽坑四个区段。小龙矿区始建于1954年,1955年建成日处理能力125t机选厂一座,后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对流程进行改造,使生产能力在1958年后达到250t/d。矿山历经四十多年的大规模机械化开采,资源消耗过快。2002年4月因资源枯竭施行政策性关闭破产,将矿山有效资产实行改制,重组为江西小龙钨业有限公司,并将384、315中段及地表划归双龙钨矿开采。依据江西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提交并评审备案的江西省泰和县小龙矿区钨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截止2011年12月31日,采矿权范围内保有(122b333)类矿石量254kt,WO3金属量3233t,其中122b类矿石量156kt,WO3金属量1953t;333类矿石量98kt,WO3金属量1280t。为更好地开发矿产资源,规范矿山工业场地,减少污染排放,便于小龙钨矿更加有序生产和探矿,江西小龙钨业有限公司将以技改工程的形式对矿区部分工业场地和环保设施进行整治,从而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切实做好矿山的环境保护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等有关规定,江西小龙钨业有限公司于2012年10月委托我公司进行小龙钨矿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技术人员在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1)主要建设内容矿山建设主要是在现有设施及采选规模的基础上,对矿山进行技术改造,内容涉及废石场和尾矿库等设施,钨矿主要设施具体见表1。表1 矿山技改前、后建设内容一览表设施名称现有工程技改工程井巷工程矿区采用竖井-盲竖井-盲斜井-平硐开拓方式。麻疯岽区段先后开拓了384、315、258、210、160、110、60、10等8个中段。松寺区段先后开拓了210、160、110、60、10、-40、-90m标高等7个中段。目前60m标高以上三中段的正规采掘作业基本结束,60、10、-40、-90m标高中段为正常采掘作业中段,-140m中段为探矿中段。258m中段以上系平窿开拓,258m至60m中段范围采用明竖井结合溜井与平窿联合开拓,60m至-90m中段范围采用盲竖井结合溜井与平窿联合开拓。沿用现有井巷工程,并对可以充填的采空区进行充填。开拓运输系统258m中段为矿区主运输巷道,巷道口距选厂以东1600m,有电力机车轨道联通;384至258m中段范围矿石由1号盲竖井放矿至258m中段运输巷道送至选厂;258至60m中段由东往西先后开拓7个溜矿井,主要运输巷道均布置在脉内,矿石由明竖井提升再运送至选厂;60至-90m中段由南往北先后开拓4个溜矿井,主要运输巷道均布置在脉内,矿石由盲竖井提升至60m中段,再由60m中段运输巷道至明竖井提升运送至选厂。沿用现有开拓运输系统。采矿工业场地由矿坑废水集水池、工人休息场所、修理房、材料库、压风机房、高位水池、配变电室及值班室等辅助设施组成。沿用现有采矿工业场地选矿工业场地采场西北向1km的宽缓山坡上。选厂标高在+240+260m之间,各选矿设施呈台阶状布置。选矿工序包括粗选段、重选段、精选段。场地包括主厂房、产品库、维修房、办公室等。沿用现有选矿工业场地,在选厂南侧新增精选废水处理站和回水池(250m3),处理站占地面积为700m2。废石场1号废石场位于主竖井东北侧山谷中。2号废石场位于选矿厂西北侧,紧邻尾矿库。沿用现有废石场,在废石场周界设置截洪沟。尾矿库尾矿库位于选厂西南部,初期坝为碾压堆石坝,后期采用尾矿堆坝。小龙钨矿总库容为102.78×104m3。目前尾矿库正堆至标高+188m,现存尾矿量约为45×104m3,剩余库容为57.78×104m3。沿用现有尾矿库,在尾矿库北面设置尾矿库截洪沟,并设尾矿库溢流水回水泵房和回水池(415m3)。新增占地面积为220 m2。炸药库原炸药暂存于井下60m中段,实际储存量为180kg。炸药由相关部门提供,每五天配送一次。炸药采用配送制,矿区不设置炸药储存点。输砂系统选厂尾矿采用自流方式,从尾矿沟再经8铸铁管流入尾矿库。沿用现有尾砂输送系统。供水、供电矿山有两个水源:矿山由仙槎河上游取水,泵送至选厂高位水池(容积为300m3),用于选矿粗选工段;由山上引山泉水,自流至选厂高位水池(容积为50m3),用于选矿精选工段。设置回水管道和回水池,回用井下废水和尾矿库溢流水。(2)生产工艺矿山建设主要是在现有设施及采矿规模的基础上,对矿山进行技术改造,内容涉及废石场和尾矿库等环保设施,技改前后,矿山采矿和选矿工艺均相同。开采方式:矿体赋存标高一般在+210至-140m范围内,地表标高在210至568m左右,矿体属极薄、急倾斜矿体。矿山现采用地下开采方式,技改后保留采用地下开采方式。开拓运输方式:矿山现已经施工有384、315、258、210、160、110、60、10、-40、-90及-140m中段运输大巷及穿脉工程。整个矿区已经形成-140m以上矿体开采完整的开拓系统。技改后保持现有的开拓系统。(3)生产规模矿山生产能力为15万t/a。(4)建设周期和服务年限施工期为1.5年。圈定可采储量服务年限为6.09年。(5)产品方案项目产品主要为黑钨精矿和白钨精矿,分别为370t/a(WO3品位为65度)和80 t/a(WO3品位为65度),总计为450t/a。产品质量满足钨精矿质量标准(YST 231-2007)一级要求,即WO3品位65%。(6)投资估算项目新增总投资1775.20万元,新增建设投资为1292.26万元,其中工程费用为952.00万元,其它费用171.70万元,预备费用168.56万元。3)建设项目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的相符性(1)根据国家发改委第21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的有关规定,新建、扩建钨、钼、锡、锑开采、冶炼项目,稀土开采、选矿、冶炼、分离项目以及氧化锑、铅锡焊料生产项目为限制类。本项目通过技改解决矿山遗留问题,主要是在现有设施及采选规模的基础上,对矿山进行技术改造,内容涉及废石场和尾矿库等设施,以提高选矿回水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根据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对批准的江西钨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小龙钨业有限公司采矿许可证,小龙钨矿生产规模为15万t/a,产出含WO365以上的钨精矿450t/a,其开采规模大于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规定的钨矿最低建设规模(100t/a,3万t/a)。(3)根据江西省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管理条例(2004年11月26日),保护性矿种是指由国务院确定并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国家计划批准开采的钨、锡、锑、离子型稀土、黄金。保护性矿种的管理实行统一规划、总量控制、规范经营、重点保护的原则。开采保护性矿种的矿山企业根据国家和省下达的年度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组织生产,不得超总量控制指标生产,不得将开采总量控制指标转让给他人。本技改工程的钨精矿产量小于配额指标(钨精矿450t/a),满足年度开采总量控制指标要求。(4)采矿过程中矿石回采率为96%,钨选矿回收率为70.9,则全矿WO3采选总回收率为68.06,大于有色金属行业要求的主金属采选综合回收率大于60的指标。综上所述,本项目与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国家及地方矿产资源规划和区域环境功能区划是相符的。(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2013年1月,吉安市环境监测站对项目区域各环境要素进行了现状监测,监测结果为: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苏坑溪各监测断面处的pH、COD、BOD5、NH3-N、石油类、AS和Cd+现状浓度均小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值,硫化物、Cu、Zn、Pb和Cr6+现状浓度未检出。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小龙钨矿矿部(A1)、小龙钨矿尾矿库(A2)和龙下村(A3)监测点处的TSP、SO2、PM10和NO2日平均浓度均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值,矿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各监测点处的pH、高锰酸盐指数、Cd、氟化物和硫酸盐现状浓度均小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值, Cu、Pb、Zn、Mn、Cr6+和As 均未检出。4)声环境质量现状矿区东、南、西、北矿界及龙下村和小龙镇6个噪声监测点处的昼间、夜间噪声值均小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值。5)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四个监测点处的Cu、Pb、Zn、As、Cr、Cd现状监测浓度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限值。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根据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为尾矿库排污口上游500m至尾矿库排污口下游5000m,全长约5.5km。(2)土壤评价范围根据农田分布和灌溉情况,确定的评价范围为矿山废水流经仙槎河3.5km两侧的土壤。(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项目大气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采场排风井、选矿厂、废石堆场、尾矿库占地及其向外延伸200m区域。(4)声环境评价范围根据矿山高噪声设备分布情况及评价要求,声环境评价范围为采矿工业场地和选厂周围300m范围。(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1)技改工程主要污染源为:废水(选矿废水、井下废水、废石场废水、尾矿库溢流水和生活污水)和固体废物(采矿、选矿废石和选矿尾矿);其次为井下污风、选厂粉尘和一些生产设备产生的噪声。各主要污染源及其主要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情况见表2表4。(2)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技改后通过完善相关废气处理措施,井下废气和选矿的格筛、破碎等工段产生的粉尘经处理后粉尘排放浓度均低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限值。且相对于技改前,选厂废气中外排浓度和粉尘量均有所降低,将使区域大气环境得到改善。技改后,井下废水产生量有所减少。矿山井下废水经收集处理后,全部回用于生产,部分用于井下开采用水和空压机房,剩余部分回用于选厂;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预处理后,通过管沟排入尾矿库进一步处理。尾矿库溢流水通过回水池一部分回用于生产,剩余部分达标排入仙槎河。矿区外排废水各水质参数的排放浓度均小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且相对技改前,外排废水量及污染物排放量均有所降低,大大减轻了资源开采对区域地表水的影响。废石场和尾矿库将增设截洪沟或增加拦挡设施,对服务期满后的尾矿库进行整治封场和生态恢复,可美化矿区环境,控制水土流失。对高噪声设备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设备噪声对周围场界影响较小,场界噪声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技改后,矿山废水、废气及其污染物的排放量与技改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体现了“以新带老”的原则。表2 技改后,矿山废气污染源、污染防治措施与污染物产、排情况一览表污染源种类污染源特征原始产生情况污染防治措施处理后排放情况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污染源污染物产气量(m3/h)产生浓度(mg/m3)产生量(kg/h)排气量(m3/h)排放浓度(mg/m3)排放量(kg/h)井下废气粉尘有组织排放2008082050 7.03喷雾洒水和机械通风方式2008080.50.1通过风井排放大气环境选矿粉尘粉尘无组织排放6.21设喷雾除尘设施,并设密闭吸尘罩和高效旋风除尘器等措施1.49由15m高的排气筒排放大气环境合 计22565213.242256521.59大气环境表3 技改后废水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表序号污染源种类污染源特征产生情况污染防治措施排放情况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污染源污染物产生量(m3/d)产生浓度(mg/L)产生量(kg/d)排放量(m3/d)排放浓度(mg/L)排放量(kg/d)W1井下废水SS主要是井下涌水及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废水。14193549.665各中段井下废水沿底板水沟自流入水仓进行澄清处理。0部分用于井下开采用水和空压机房,剩余部分全部回用于选厂用水,不外排。COD19.427.529Pb0.030.043As0.00870.012氟化物6.989.905Mn0.10.142W2选厂废水SS选矿产生的以尾矿浆的形式排放的废水。180499916.9180250.1直接排入尾矿库。1804经专用管沟排入尾矿库尾矿库COD33.660.614Cu0.1460.263Pb0.110.198Zn0.6151.109As0.01290.023Cd0.010.018硫化物0.2040.368Mn10.9519.754W32#废石场废水SS降雨淋溶2#废石场废石而产生的废水。31.7351.110顺矿区地形排入尾矿库,与选厂废水一并处理。31.7直接排入尾矿库尾矿库COD19.40.615Pb0.030.001As0.00870.0003氟化物6.980.221Mn0.10.0032W41#废石场废水SS降雨淋溶1#废石场废石而产生的废水。2.4350.084采用澄清池澄清处理后外排。2.4350.084排入仙槎河仙槎河COD19.40.0465619.40.0466Pb0.030.000070.030.00007As0.00870.000020.00870.00002氟化物6.980.01686.980.0168Mn0.10.000240.10.00024W5生活污水COD主要来源于行政办公区。121502502.4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尾矿库。12501501.2排入尾矿库尾矿库BOD5501501.220600.48SS1002001.8301000.8W6尾矿库溢流水SS全矿的选矿废水、废石场废水和生活污水先汇入尾矿库1804+31.7+12=1847.7180253.尾矿库自然曝气、吸附、澄清等处理后排入回水池,部分回用于生产,部分排入仙槎河。9316257.722 溢流排放入仙槎河仙槎河COD63.62915.914.803 Cu0.2630.0140.013 As0.02330.00460.004 氟化物0.2210.810.754 硫化物0.3680.0360.034 Mn19.75720.240.223 外排废水合计SS澄清后的2#废石场废水和部分尾矿库溢流水2.4+931=933.4180302.76 933.457.806 排入仙槎河。仙槎河COD91.205 14.850 Cu0.263 0.013 Pb0.242 0.004 As0.035 0.004 硫化物0.368 0.034 氟化物10.143 0.771 Mn19.899 0.223 表4 技改前、后矿山“三废”产、排及排放增减情况汇总表污染物名称单 位产生量排放量技改前后排放增减量技改前技改后技改前技改后废气废气总量万m3/a1590401590401590401590400.00粉尘t/a104.486104.48649.97512.593-37.382废水废水总量万m3/a159.786107.814144.65230.802-77.012SSt/a59518.077 59499.910 50.229 19.076 -31.153CODt/a40.167 30.098 26.337 4.900 -21.437Cut/a0.091 0.087 0.012 0.004 -0.008Pbt/a0.095 0.080 0.026 0.00132 -0.0247Ast/a0.008 0.0080.003 0.001 -0.002硫化物t/a0.121 0.121 0.021 0.011 -0.01氟化物t/a7.369 3.347 6.465 0.254 -6.211Mnt/a6.619 6.567 0.226 0.074 -0.152固废固体废物总量t/a155520.5155520.50.000.000.00废石t/a96000960000.000.000.00尾矿t/a59472594720.000.000.00生活垃圾t/a48.548.50.000.000.00(2)建设项目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项目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矿区塌陷范围内无居民区;尾矿库500m范围内分布有部分居民。根据协议,该部分居民将全部搬迁。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采选工业场地占地导致的地貌破坏、各工业场地产生的废水对地表水的影响和废石、尾矿堆置对土地的占用,以及因此而造成的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矿区范围内因历年开采对区域生态环境已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技改前矿山历年积累的各生产、生活设施总占地0.198652km2,技改后不新增占地,加上采矿可能造成的地表松动面积0.98km2,总的影响面积小于1.178km2(小于2km2)。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矿区位于山区,附近居民较少,矿山附近1km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目标主要是矿山行政办公生活区和尾矿库西南侧的龙下村。项目外部关系与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分布情况见表5和图2。表5 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分布主要工业场地环境要素环境保护对象名称与最近工业场地的相对方位距离(m)规模采选工业场地环境空气龙下村选矿厂西侧1100150060人矿区行政生活区选矿厂东侧260320400500人声环境龙下村选矿厂西侧1100150045人矿区行政生活区选矿厂东侧260320400500人水环境仙槎河选矿厂南侧75小河2#废石场环境空气龙下村废石场西南侧40060人矿区行政生活区废石场东南侧580400500人中龙村废石场西北侧1800100200人水环境仙槎河尾矿库南侧260小河1#废石场环境空气龙下村废石场西南侧126060人矿区行政生活区废石场东南侧690400500人中龙村废石场西北侧2700100200人水环境仙槎河废石场东侧33小河尾矿库环境空气龙下村尾矿库西南侧8060人矿区行政生活区尾矿库东侧450400500人中龙村尾矿库西北侧1830100200人水环境仙槎河尾矿库南侧15小河尾矿库废水排入仙槎河,再经约35km汇入赣江。仙槎河无饮用水功能或集中式生活用水取水口。仙槎河汇入赣江下游最近取水口为10km处泰和县自来水厂文田取水口,取水规模为2万t/d。选矿厂行政生活区尾矿库废石场图2 项目外部关系与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分布图3)按不同环境要素和不同阶段介绍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通过对比技改前后外排废水情况可知,技改后提高了废水综合利用量,外排废水相对技改前减少了3448m3/d,且通过增加相关处理措施后,外排废水中污染物浓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且与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值相差不大,对纳污水体仙槎河的影响将有所改善。(2)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废石和尾矿)均属第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因此,可按第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项目产生的尾矿堆存于选矿厂西南侧的尾矿库;采矿废石和选矿废石分别堆存于1号废石场和2号废石场。因此,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可得到妥善处置,对周边环境影响小。(3)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在采掘工作面采用湿式作业、喷雾等降尘措施处理后,各风井井下废气粉尘落地浓度均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PM10浓度限值的10%,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0.0321ug/m3、0.0205ug/m3和0.0946ug/m3,分别位于东风井排放口下风向762m处,南风井排放口下风向745m处,北风井排放口下风向727m处,对区域大气环境影响较小。矿山各选矿工序均放置于选厂厂房内,在选矿破碎机的进料口和排料口设喷雾除尘设施后将大大降低产尘点粉尘产生量,且选矿产生的粉尘局限于厂房内。通过采取以上措施,选厂粉尘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要求,对界外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4)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通过分析项目所在区域水文地质情况,结合江西有色地质勘查二队调研成果,通过分析,项目基本对区域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较小。(5)声环境影响分析通过预测可知,龙下村、矿区行政生活区(小龙镇)和中龙村点处昼间和夜间噪声叠加值小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值,对区域声环境的影响较小。(6)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技改项目的地面基建工程量小,主要依托现有工业场地及相关建构筑物。因此其主要生态问题是生产期尾矿、废石排放以及可能的地表塌陷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矿山历年开采余留的废石、尾矿占地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矿山周边均为丘陵山区,植被覆盖率大于80,绿地连通性较好。全矿废水通过尾矿库净化后,通过回水池大部分回用于生产,部分排入仙槎河,相对技改前,废水外排量有所减少,对仙槎河的影响将会改善。矿山所在区域属丘陵地貌,区内原生性植被已遭到破坏。矿山服务期满后,严格按照江西小龙钨业有限公司小龙矿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中的具体措施进行实施。通过生态恢复后的矿区,生态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4)按不同环境要素介绍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具体见表6。表6 项目环保设施及达标情况治理对象污染源种类污染防治措施处理后排放情况排放标准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排放浓度排放方式废气井下废气粉尘喷雾洒水和机械通风方式等小于0.1kg/h小于0.5mg/m3通过风井排放1.0 mg/m3选厂废气粉尘设喷雾除尘设施,并设密闭集尘罩和水浴除尘器等措施小于1.49kg/h15m高的排气筒排放120 mg/m3废水井下废水各中段井下废水沿底板水沟自流入水仓进行经澄清处理,处理后部分用于井下开采用水和空压机房,剩余部分全部回用于选厂用水。不外排废石场废水2#废石场废水顺矿区地形排入尾矿库,与选厂废水一并处理;1#废石场废水采用澄清池澄清处理后排入仙槎河达标排放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尾矿库。不直接外排尾矿库溢流水全矿的选矿废水、2#废石场废水和生活污水先汇入尾矿库,经自然曝气、吸附、沉淀等处理后排入回水池,部分回用于生产,部分排入仙槎河。达标排放噪声设备产生的噪声高噪声设备采取减振、隔声等措施。消减量1530dB(A)。昼间60dB(A)夜间50dB(A)固体废物废石和尾矿暂堆于废石场和尾矿库,作为建筑材料外售,剩余可充填于采空区。废石场和尾矿库采取截、排洪设施生活垃圾设垃圾桶收集,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或处置。生态环境矿山生产产生的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和地层扰动对裸露坡面、空地进行夯实、护坡、设置挡土墙、植被恢复(如种树、种草)等5)环境风险分析、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1)环境风险分析选厂对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选厂所处自然斜坡坡向180°,地势相对较缓,地形坡度约812°,上覆残坡积粘土碎石厚约0.53m,下伏a1长石石英砂岩及少量板岩,岩层倾向北西,倾角4060°。选厂偶有少量切坡,但切坡高度小(约03m),总体上斜坡稳定性较好,今后遭受大规模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较小。废石场对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2011年4月为支持昌赣高铁建设,小龙钨业有限公司与相关方签定废石销售协议,将废石场排放的废石出售。根据小龙矿区保有储量40.6万吨计算,今后仍将产生的废石量仅约10余万方。因此,随着今后工程用料的大量销售,废石场废石量会随之减少,该处对尾矿库的安全影响也会进一步得到缓解。尾矿库对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为傍山型尾矿库。根据2009年江西小龙钨业有限公司尾矿库稳定性分析暨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扩容后仍可为矿山服务十多年。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应进行规范化管理,并需满足尾矿库闭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的相关技术要求。地下采空区对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根据圈定的采空区移动影响范围显示,主要为山地,该范围内无重要工程设施分布,只沿公路两侧分布有少量居民区,但因矿山采空区已大多进行了废石充填,且该区位于影响区边缘,采矿活动少,因此对该区危害性相对较小。小龙黑钨矿床矿体与围岩界线分明,其顶、底板围岩为震旦系、寒武系变质石英砂岩及少量板岩,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变质砂岩:组织致密坚硬,性脆,呈厚层块状,靠近矿体处硅化深,成极硬石英岩;板岩:局部成薄板状,层理不甚明显,靠近矿体部分硅化深者,特别坚硬。在远离断裂带地段,岩石相对致密、稳固,井巷稳定性较好,坑道一般不要支护。本区围岩为变质石英砂岩及少量板岩,岩石坚硬不透水,且区内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一般水量不大,易于疏干,对周边含水层影响较小。因此本矿继续开采对地下含水层的影响程度属较轻。(2)风险防范措施废石场:在废石场斜坡后缘一定位置设置截水沟。截水沟依地形采用半挖半填的沟埂式梯形断面,顺北东向沿堆积境界线外(后缘约510m处)稳定斜坡面上将地表水引出废石场。另外需采取相应的绿化措施。在废石场北部即陡坎上方平台及废5、废6,因已长有部分杂草及灌木等植物,因此在该区主要采用鱼鳞坑覆土植树,鱼鳞坑间距4.0×4.0m2,植树坑为0.5×0.5×0.5m3。树木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常绿乔木品种,如马尾松、黄槐、银合欢等;对于废石场陡坎坡面,可以在坡脚按1m间距挖坑覆土种植藤本垂吊类植物,如爬山虎、山葛藤等;在废石场南部即下方平台,覆土植树,覆土厚为0.4m,树木选择常绿乔木,如马尾松、黄槐、银合欢等。尾矿库:主要是进行覆土复绿。由于库区覆土厚0.1m,植被宜先化验尾矿成份及pH值,再来选择种植相应的绿化植物品种采空区:对采空移动盆地可采用宏观变形地质监测法进行监测,在预测可能变形区内采取网格式观测路线,先采取人工简易观测措施,当发现有变形塌(沉)陷迹象后,再用高精度GPS测量、全站仪测量观测其发生、发展趋势,并计录在册。(3)应急预案具体可见江西小龙钨业有限公司安全现状评价报告(2011年)。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1)废气防治措施井下凿岩采用湿式凿岩,采掘工作面产尘集中处喷雾洒水除尘,井下爆破后,采用局扇加强采场和巷道的通风,该废气处理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实施、处理效果较为理想,能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要求,具有丰富的运行经验可供借鉴;在选矿破碎机的进料口和排料口设喷雾除尘设施。该处理方法操作较为简单、易于实施、处理效果较为理想。(2)废水防治措施在废石场设置截洪沟,并在其下游修筑挡拦墙或围堤,实行雨污分流,废水汇入尾矿库;井下废水全不回用于生产;尾矿库溢流水部分回用于生产,剩余部分外排,外排废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要求。另外采用“清污分流”减少废石场和尾矿库的废水产生量,技术可行、运行可靠,在矿山运营积累的实践经验丰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成熟工艺。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尾矿库进行氧化、吸附等处理。矿区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少,处理设施采简单,投资省,是可行的。(3)噪声治理措施矿山对高噪声设备的降噪措施以“隔声减振为主的原则。采用隔声、减振和个体防护等措施,在矿山生产过程中运用较为广泛,具有丰富的运行经验可供借鉴,投资较少,易于实施,处理效果较为理想。(4)固体废物治理措施选矿厂废石和尾矿均属第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尾矿排入尾矿库堆存,尾矿库尚剩余库容量57.78万m3,满足矿山服务年限的要求。废石堆存于废石场,采用自卸汽车运输外售。生活垃圾通过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或处置。以上固体废物处理技术都是成熟可靠的,也是合理可行的。7)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通过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每元的环境保护费用获得了0.392.4元的收益;企业采取环保措施不仅获得了部分直接经济效益,而且从周围人群身上获得了一定的间接社会效益,并使企业职工和周边人群的身心健康、区域环境质量得到了很好地保护,对于维持该地区的正常生产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环保设施获得的经济效益是不平衡的,直接经济效益主要集中在工业场地回水节约的水费方面,而废气、降噪、绿化等环保措施的效益主要集中在间接效益方面。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企业自觉树立环境保护的理念,确保各项环保设施的投入和正常运行,环保部门也需加强监督管理工作。8)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项目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矿区塌陷范围内无居民区;尾矿库500m范围内分布有部分居民(龙下村)。根据协议,该部分居民将全部搬迁。9)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1)监测计划主

    注意事项

    本文(江西小龙钨业有限公司小龙钨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