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食用菌及无公害蔬菜产业化示范项目.doc

    • 资源ID:3069894       资源大小:1,023.50KB        全文页数:7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食用菌及无公害蔬菜产业化示范项目.doc

    食用菌及无公害蔬菜产业化示范项目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食用菌及无公害蔬菜产业化示范项目2、项目建设单位安徽健生源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郭凤军所有制形式:民营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健生源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位于阜南县田集镇,成立于2002年,主营业务为白灵菇、金针菇、鸡腿菇、杏鲍菇等食用菌的种植及加工,截止到2007年底,企业拥有总资产18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10万元。员工总数105人,其中技术人员20人,常年聘请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农科院知名教授为技术顾问,并从河北、福建等地聘请技术人员实地指导生产,利用农作物秸秆培育各种珍稀食用菌。在其培植和开发上逐渐探索研究掌握了一整套独特的科学方法,其中白灵菇培养基生物学转化率达到65%以上,法人代表郭凤军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了“无公害白灵菇栽培技术规程”(DB34/T800-2008)安徽省地方标准的审定工作。公司生产的白灵菇、金针菇、鸡腿菇、杏鲍菇已通过国家无公害认证。“健生源”牌白灵菇被评为阜阳市名牌农产品,健生源公司连续4年被评为阜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法人代表郭凤军始以助农致富为己任,通过“基地+协会+农户”的模式,狠抓食用菌基地建设。为广大农户提供培训、技术指导、信息咨询等服务,作为阜南县“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基地和民兵以劳养武培训基地”。几年来共免费培训达2500多人,通过带动和扶持农户致富,迄今已带动2000多户,户均收入达万元以上。公司正在探索新的经营机制,以公司带基地,以基地连农户的办法,扩大基地的规模,具体是公司和农户共建基地,统一管理、技术人员由公司统一培训,公司确保以保护价收购基地上农户的鲜菇,保证农户生产效益。在抓基地建设的同时,公司注重狠抓市场开发,配备电脑展开网络销售,将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安徽省科学技术咨询中心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工咨甲11420070028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A、国务院颁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B、国务院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C、国家发改委全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D、安徽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E、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F、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发改环资【2007】3420号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示范点(第二批)工作的通知G、国家发改委发改办环资【2008】2389号关于请报送2009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第二批备选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的通知H、项目可研报告编制指南深度要求I、阜南县国家农业(林业)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实施方案J、项目建议书及企业提供的相关资料5、项目的由来及立项批复本项目系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单位实施方案规划的重点项目。由国家发改委立项批复,项目总投资5200万元,建设内容为以农作物秸秆、棉籽壳、玉米芯、牲畜粪便作为原料,进行食用菌生产、加工,利用菌渣生产无公害蔬菜,建设食用菌生产基地5000亩及与之相匹配的菌种场,扩大现有加工规模。建成后年可消耗秸秆27100吨,玉米芯11400吨,棉籽壳15700吨。6、研究工作的范围根据项目批复,对项目建设背景、食用菌市场需求、工程技术方案、经济、社会效益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论证,具体内容为:项目建设背景、食用菌市场分析、建设条件与建设规模、工程技术方案、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节能、劳动安全卫生、项目组织与管理、项目实施进度建议、工程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评价、社会效益分析及研究结论和建议。二、项目概况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充分利用阜南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 大力发展白灵菇、杏鲍菇、双孢菇等珍稀食用菌生产和加工,菌渣还田作为无公害蔬菜、其他农作物的生产肥料及养殖场的节粮饲料。最大化的发挥食用菌在资源配置、地域环境等方面上的优势,通过项目建设实现食用菌生产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管理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名牌化的目标。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把食用菌产业打造成阜南县的“县域经济特色产业,农业经济主导产业,循环经济支撑产业”。2、循环经济模式本项目食用菌的生产主要以秸秆、棉籽壳、玉米芯、木屑等为主要原料,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这些大分子物质不易被直接利用,故而绝大多数被焚烧或丢弃,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污染了环境。而食用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胞外酶和胞内酶,具有较强的纤维分解能力,使它们的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可使纤维素降低50%,木质素降低30%,粗蛋白增加6%7%,粗脂肪增加1倍左右,这些分解产物一方面产生大量可以利用的菌体蛋白(子实体)以及一些有用的代谢产物和生长因子;另一方面食用菌收获后剩下的培养基废料菌渣(菌糠),又可作为绿色有机肥再作用到无公害蔬菜及粮食生产;还可作为节粮型饲料,用于牛等牲畜的喂养,使废弃物得到“整体、高效、循环、再生”的利用,在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同时,完成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具体循环模式如下: 食用菌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示意图3、拟建地点食用菌基地建于阜南县50多个乡村,基地分布图详见附件。食用菌加工在阜南县健生源公司加工厂现有基础上扩建。4、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建设规模:食用菌生产基地5000亩(其中:白灵菇、杏鲍菇2000亩、双孢菇1000亩、平菇及姬菇1000亩、鸡腿菇800亩、木耳200亩);配套建设年产150万瓶(袋)的标准化菌种场,建设标准2000吨/年双孢菇及白灵菇、杏鲍菇等珍稀菇深加工能力。产品方案:各类食用菌共22700吨,其中:白灵菇6600吨、姬菇1400吨、平菇4700吨、鸡腿菇3900吨、杏鲍菇700吨、双孢菇2600吨、木耳800吨。菌种生产方案:原种60万瓶,栽培种90万瓶(袋)。各种食用菌深加工产品(包括保鲜、制罐、速食小包装等)2000吨,其中:白灵菇600吨、双孢菇400吨、姬菇600吨、平菇100吨、鸡腿菇100吨、杏鲍菇200吨。5、主要建设条件食用菌基地通过与协会、农户合办,不占用耕地。目前,基地选址工作基本确定,每一个基地涉及的乡村、主载品种、栽培亩数、基地负责人基本明确,基地情况表详见附件。菌种场建于阜东园艺场基地内,土地已有。加工厂建于健生源公司内,厂区占地26400平方米,通过改扩建,可以满足新增2000吨加工能力需要,无需新征土地。阜南县是农业大县,境内土地肥沃,雨量适中,光热资源充足,适合各类农作物和种植物生长。优质高产小麦达2.67万公顷,优质水稻1.67万公顷,粮食总产量达75.4万吨,油料43.4万吨,棉花3800吨。各种秸秆产量分别为麦草53.02万吨、稻草 12.20万吨、玉米秸18.14 万吨、 豆杆 4.15万吨、棉材0.68万吨、麻杆3.2万吨、其它 7.41万吨,合计 98.8万吨,可用于食用菌栽培的树枝、木屑等林副产品11.12万吨、可用于食用菌栽培的畜禽粪便资源52万吨(折干),如全部用于食用菌生产,可实现产值40多亿元,发展潜力巨大。基础设施建设状况良好。近年来,阜南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相继建成了一批水、电、路、气、桥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工程,全县通车总里程1800余公里,新修县乡公路206公里,建成“村村通”公路72条(段)178公里,县乡道路晴雨畅通。水电等公用配套设施完善,为项目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6、技术方案健生源公司有多年种植和加工食用菌生产经验,已掌握菌种运输、选育、储藏、复壮、生产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技术,本项目采用国内现有先进成熟的食用菌栽培工艺,菌渣生产技术,以及食用菌深加工工艺,采用机械化进行食用菌生产,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及专业化生产水平。各种生物质原料的生物转化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基地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的生产服务模式,实现产前生产资料供应、产中技术标准培训指导和病虫害防治、产后产品收购加工包装以及上市流通等一条龙服务,统一菌种供应,统一栽培、统一技术培训、病虫害防治,统一收购。确保生产出质量安全的无公害、绿色食用菌产品。7、项目投入资金情况本项目总投资52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813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5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334万元。资金来源:申请银行贷款1500万元、其余3700万全部自筹。拟采取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形式,共建基地,农户投资1900万,余1800万元由企业自筹。8、项目效益本项目投产后,年均销售收入11657万元,年均利税总额为885万元,其中净利润657万元,投资利税率为17.02%,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7.61%,投资回收期6.17年,贷款偿还期3.03年。同时,本项目通过利用农作物秸秆及牛粪便进行食用菌种植,具有“点草成金、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无废生产”的产业特点,是由传统的资源浪费型农业转变为高效、生态农业的新兴产业。通过食用菌的生产、加工,能有效地利用农业、林业、畜牧业的秸秆、枝条木屑、畜禽粪便等“垃圾”。并将这些“垃圾”按照科学的配方组合起来,经过一系列的生物作用,利用其中的碳、氮、有机酸、矿物质生产出集“美味、营养、保健、绿色”于一体的食用菌产品,使高蛋白有机物进入新的食物链,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食用菌基地分布于阜南县会龙、赵集、田集等乡镇50多个村,同时也是蔬菜生产功能集聚区,其中会龙、赵集是国内知名的辣椒生产基地,生产规模达到8万多亩,本项目5000亩食用菌基地可产出供2万亩蔬菜生产所需的优质有机肥料,不仅能大大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能够改变长期种植单一品种造成的土壤营养失衡、单产下降、病虫害多发等状况,促进蔬菜产业健康发展。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年可转化秸秆27100吨,玉米芯11400吨,棉籽壳15700吨,锯末3150吨,牛粪6360吨,不仅使秸秆及牲畜粪便等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还可避免因焚烧作物秸秆及养殖场粪便随意排放而造成污染环境、影响交通的问题,大大有利于环保农业和区域经济的振兴与发展。9、项目实施进度建议本期工程自2008年4月开始前期准备工作,2008年7月开始土建施工,2009年3月完成土建工程,土建期间穿插进行设备招投标工作,2009年5月完成设备购置、安装、调试等工作,紧接着开始试生产,2009年6月底完成整个项目建设,2009年7月进入投产期。目前,部分生产厂房和设备投入已完成。项目建设期一年,投产期一年,投产期达到80%设计能力,2010年7月开始正常生产,100%达到设计能力。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序号指 标单位数量备注1生产规模1.1新增食用菌生产基地亩50001.2新增食用菌加工能力吨/年20002产品方案2.1食用菌吨/年207002.2食用菌罐头吨/年20003总投资万元52003.1建设投资万元4813其中:建设期借款利息万元533.2铺底流动资金万元3344百元销售收入占用总投资元/百元43.765项目总定员人2006全年生产天数天180/250基地/加工7主要秸秆等农作物转化量秸 秆吨27100玉米芯吨11400棉籽壳吨15700锯 末吨3150牛 粪吨63608燃料动力消耗水万吨/年40000电万度/年5000 煤吨/年7009新建厂房面积m2500010年均总成本万元10656生产期平均11年均销售收入万元11657生产期平均12年均利税万元885生产期平均13年均净利润万元657生产期平均14借款偿还期年3.03含建设期一年15投资回收期(静态)年6.17含建设期一年16投资利税率%17.02生产期平均17财务内部收益率%17.6118资本金利润率%51.53生产期平均19盈亏平衡点%58.61生产期平均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一、发展循环经济已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已正式颁布,并与2009年开始实施。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2008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通过降低成本增收,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促进秸秆等副产品和生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农村经济虽然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期,然而这种增长是粗放式的,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不仅是对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引发水土流失,土壤沙化;而且农业废弃物的超常规排放更是导致土壤污染和环境恶化。作为农业大国,我国每年可产生各类农林畜牧废弃物约10亿吨,而目前利用率仅30%,大部分未加处理而被直接利用或废弃,由于处置不当,对生态平衡和社会生活产生不良影响。以农作物秸秆为例,一些地方大量焚烧秸秆,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而且对交通运输安全构成极大威胁;焚烧产生的高温使得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大量死亡,严重影响土壤耕作层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因此,改变粗放式、线形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通过对农业生产资源(包括废弃物)的多级循环利用,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在增加经济产出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直至“零排放”,就成为当前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党中央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措施和重要内容。二、秸秆综合利用迫在眉睫每年夏收和秋收季节,焚烧秸秆的问题为各方广泛关注。焚烧秸秆危害较大。一是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有数据表明,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黏膜会产生刺激作用,影响人们正常生活。二是易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秸秆焚烧,极易引燃周边的易燃物,尤其在山林附近,一旦引发火灾,后果不堪设想。三是易引发交通事故,焚烧过程中产生滚滚浓烟,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对交通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机场每逢农作物收割季节都深受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有时机场能见度低于400米,严重影响机场航班正常起飞和降落。四是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民收益。对此,政府和有关部门每年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严防死守”,但“年年禁年年烧”的现象仍难根本改变。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势在必行。据有关专家介绍,当前秸秆利用的方式和途径很多,如发电、生产沼气、还田做肥料等,其中最有效、最经济的利用方式是生产食用菌。特别是近两年,在食用菌市场全线飘红的情况下,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发展食用菌生产意义重大,不但化解了秸秆焚烧屡禁不止的难题,还能为农民增收作贡献。三、食用菌生产及其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食用菌产业成为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973年能源危机以后,唤醒了人们对农业、工业废弃物利用的重视,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利用农作物秸秆、棉籽壳、木屑等废弃物质来栽培食用菌,通过生物转化生产人类需要的优质蛋白质并解决环境污染等问题。在中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工栽培食用菌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推广,以及国民食品消费结构与层次的改善和提高,人工栽培食用菌迅速发展。有数据表明,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的食用菌栽培量、加工、贸易最大的国家。目前全国有直接从业人员1860余万人。能够进行人工栽培的品种60多个,形成商业生产的有30多种。产量1100多万吨,产值480亿人民币,出口60万吨,创汇9亿多美元。食用菌已跃居我国继粮、棉、油、果、菜之后的第六大农副产品。同时,伴随着品种优良化,栽培标准化和市场品牌化进程,食用菌生产在我国已呈现产业化发展态势,已成为大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食用菌产业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菌类在自然界属于还原者,在生产者(绿色植物)和消费者(人类、动物)之间搭建物质和能量循环的纽带。同样在大农业生态体系中,食用菌生产以作物生产副产物(秸秆、木屑等)或动物生产副产物(畜粪等)作原料,将其转化为可被人类利用的菌体蛋白和生产废弃物菌糠;菌糠又可开发作为动物生产系统的饲料和农作物的优质有机肥料,通过动物体转化为可食用的肉类蛋白,实现物能转化和多重经济转化,并形成食用菌生态子系统。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生产特性,赋予了食用菌产业在由林业、种植业及养殖业组成的大农业生态体系中“还原者”的重要地位,使其成为农业循环经济中实现原料和能量循环的枢纽。这种新型生态农业体系既大大减少农业污染排放,有效降低化肥使用,减少农村污染源,创造农村优质生态环境;又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真正实现可持续的绿色的农业循环经济。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形成和规模逐渐扩大,必将引导资源消耗农业向资源循环利用型农业转化,为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食用菌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应用实践。农业循环经济实质上就是在农业产业链中把“上游废弃物变为下游原料”,实现资源循环化。近几年我国各地根据不同自然条件,资源基础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总结形成了不同类型的食用菌循环农业模式。这些模式的共同特点是,以农作物秸秆废弃料为原料生产食用菌,再以食用菌生产废料菌渣(菌糠)为原料加工生产有机肥料和饲料,用以还田和养殖,形成食用菌和种植业、养殖业的共同发展和相互促进的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以环境友好为目标,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多重效益。四、阜南县以食用菌产业为纽带的循环经济渐入佳境阜南县农业循环经济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近年来阜南县以食用菌纽带,走出了一条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新路。至2007年底,全县食用菌种植面积4900亩,种植户9700户,季节性从业人员5万人左右,各类专业生产基地20个,年产值7200多万元,年加工能力1000吨,加工增值800万元。每亩食用菌消耗3040亩秸杆和阔叶树的废木屑,以及畜禽粪便和沼渣、沼液等农业废弃物。在沼气池建设方面,全县已经拥有大型沼气工程15座,户用沼气池7000多口,有近百个沼气点开展了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建设。应用“牛沼菌”、“猪沼菜(果、粮)”等模式,开展了添加沼液养猪、浸种、肥水养鱼和沼渣种植食用菌等十几项综合利用技术。五、“公司+协会+农户”是现阶段食用菌生产和服务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食用菌生产基地更加需要有相配套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 完善的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等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服务体系。通过公司具有的资金、市场信息、菌种生产和加工技术以及出口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带动或引导菇农按照市场需要合理安排食用菌生产。菇农通过协会直接参与食用菌市场建设和管理, 建立自己的食用菌销售渠道, 掌握市场的主动权; 把生产与市场、生产与服务紧密的联系起来, 实现基地建设产前生产资料供应、产中技术标准培训指导和病虫害防治、产后产品收购加工包装以及上市流通等统一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既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又降低了生产成本与风险, 提高了菇农的收入; 同时, 还可以及时组织农民培训, 时时传播最新的科技成果, 提高菇农的技术水平, 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当地食用菌基地的现代化生产水平。第三章 市场分析预测一、食用菌市场概况据中国食用菌行业规划2010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将达到600万吨,出口50万吨,创汇8亿美元,人均消费量达到3公斤。食用菌总产值仅次于粮、棉、油、果、菜,在种植业中居第六位,正成为新兴的农业产业。但是,现在我国的食用菌远远不能满足国际市场需求,且国内城乡居民人均消费食用菌0.2公斤,仅是世界人均消费量的8%,食用菌产品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目前,食用菌产业正向着品种多样化、资源持续化、菌种优良化、生产规模化、质量标准化、市场网络化、菇餐大众化、贸易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全景看好。二、各类食用菌市场分析1、白灵菇市场分析白灵菇(Pleurotus nebrodensis),又名白灵侧耳,在分类学上它属于侧耳科,侧耳属。野生的白灵菇生长在我国新疆地区的干旱沙漠地带,历来被视为稀世珍品,只有少数统治阶级能够享用。近十年来,我国将其驯化并首先在北京通州区规模化商业栽培获得成功。白灵菇是我国食用菌家族中的后起之秀,是典型的高档珍稀食用菌新品种。这是我国人民对世界食用菌发展的又一大贡献。虽然白灵菇的规模化商业栽培已有近十年的历史,但由于栽培有一定技术难度,所以全国栽培的数量仍然很少。就全国来讲,还没有哪个县真正成为白灵菇生产基地。生产地区只有北京、河北、河南等长江以北少数地区。由于白灵菇的出菇需要低温刺激,有关专家指出,白灵菇在我国长江以南发展条件受限,发展优势主要在长江以北地区。白灵菇的生产实践证明,发展白灵菇生产利国、利民、利环保,潜力巨大;业内人士预测5年内白灵菇在北方地区发展前景广阔。(1)白灵菇的商品价值白灵菇个体大,每个鲜菇平均重量为150克左右,个别的可达2000克以上。它洁白如玉、菌肉肥厚、质地细腻、脆嫩爽口、久煮不烂。白灵菇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它含丰富的蛋白质(14.7%)、矿物质、维生素、菌类多糖、粗纤维以及一般蔬菜缺乏的赖氨酸、苏氨酸等人体必须的多种氨基酸。它的蛋白质含量之高可以与牛肉、猪肉、鲤鱼等动物性食品相比。白灵菇不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医疗保健效果明显。常食白灵菇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有效预防动脉硬化、骨质疏松、肌肉松驰、失眠、脱发等疾病。所以,白灵菇是集食用与保健功能为一体的理想食品。随着医疗保健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白灵菇的需求数量也越来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白灵菇生产潜力巨大。(2)市场现状及分析白灵菇的销售市场分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国内市场主要以鲜菇销售为主,加工产品为辅。目前,由于白灵菇的销售价格较高(1040元/kg左右),销售对象仍以高档酒店及大城市少量超市为主,而白灵菇真正进入到普通市民的菜篮子还需几年。国外市场以白灵菇罐头为主,鲜菇出口因空运费价格较高,出口数量次之。出口国家主要是日本及东南亚各国。据有关统计,不管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每年市场的需求量以30%左右的速度增加,而销售价格都基本保持平衡。所以,近年来白灵菇产品不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2、杏鲍菇市场分析杏鲍菇生长于伞形花科、刺芹属刺芹枯死的植株上,所以又叫刺芹侧耳,隶属于真菌门、真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菌柄和菌盖质地脆嫩,肉质肥厚,味道鲜美,且具有独特的杏仁香味,素有“平菇王”、“草原上的美味牛肝菌”之称,极受南欧和地中海沿岸各国居民的青睐。因此,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各国推荐推广这种食用菌。目前,国际市场上价格较高,约为平菇3-5倍。杏鲍菇的营养丰富均衡,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它可与肉类、蛋类食品相媲美。中医学认为,杏鲍菇有益气、杀虫和美容作用,可促进人体对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对胆固醇的溶解,对肿瘤也有一定的预防和抑制作用。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与肥胖症患者理想的营养保健食品。近年来,杏鲍菇栽培在我国发展速度较快,栽培数量每年成倍增长,栽培地区已从南方扩展到北方各省。栽培技术不断完善。目前,杏鲍菇的市场主要是两个方面:(1)国内市场:国内市场的消费量在逐年增加,以各大高档饭店鲜菇消费为主。(2)日本市场:近两年来,日本杏鲍菇市场需求猛增,产品供不应求,这是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日本少有的现象。这也是刺激我国杏鲍菇生产及基地形成的主要因素。杏鲍菇出口日本主要是三个产品:保鲜杏鲍菇出口:通过空运或和保鲜香菇拼柜海运出口日本。盐渍菇出口:将杏鲍菇加工成盐水菇出口日本。清水菇罐头出口:将切片后的杏鲍菇加工成清水罐头出口日本。 预测今后2-3年内,杏鲍菇市场稳中有升。原因如下:杏鲍菇的栽培工艺、栽培技术较为复杂,其产量也不稳定,大规模生产基地的形成仍需一定的时间。虽然每年杏鲍菇的产量成倍增加,而市场的需求也在同步增长,特别是日本市场,其需求量也在迅速增加。三、食用菌罐头市场分析我国食用菌罐头出口以蘑菇罐头为主体,其它品种及珍稀品种有一定发展;出口量和出口值平稳增长,其它品种及珍稀品种将是今后扩大出口的新亮点;出口市场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市场为美、加、欧洲、日本和东南亚,其它市场具有开拓潜力。多年来,罐头一直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加工食品,食用菌罐头是出口罐头中的重要产品。据国家海关总署统计,2004年我国出口罐头178.64万吨,出口额13.63亿美元;其中出口食用菌罐头29.84万吨,出口额2.98亿美元,分别占16.70%和21.86%。由此可见食用菌罐头在我国出口罐头中所占的分量和地位。2007年上半年我国出口食用菌罐头18.76万吨,出口额达1.63亿美元。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呈良好的发展态势,食用菌产品已成为出口农产品及食品中的主要产品。2004年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58.17万吨,创汇9.02亿美元;其中食用菌罐头分别占51.30%和33.04%。因此,食用菌罐头也是我国食用菌出口产品中的重要产品。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大面积人工栽培双孢蘑菇(以下简称蘑菇)用于加工罐头。1967年出口试销蘑菇罐头31吨,至今已走过了近40个春秋。从80年代初开始,蘑菇罐头一直是我国罐头产品、也是食用菌产品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在世界蘑菇罐头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80年代中期以后,除蘑菇罐头外,其他食用菌罐头的出口也有一定发展。近年来部分珍稀食用菌罐头已有少量出口,并在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出口食用菌罐头的主要品种有蘑菇、草菇、滑子蘑、香菇、金针菇、平菇、白灵菇、牛肝菌、鸡油菌、真姬菇及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用菌混合的“什锦菇”等。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吃新鲜的食物,但是食用菌做成罐头以后风味更佳,而且食用方便,所以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食用菌罐头的消费需求都会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四、营销策略和营销模式企业以目标市场为导向,采用市场多边化和商品多元化的策略,针对不同地域和市场特点,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扩大产品的销售市场。加强研究市场信息,及时掌握国内外需求动向,开拓国内和国外市场,导入CIS系统,全方位整合营销。按“公司+农户”的新型发展模式,使产业链向两头延伸,走产、供、销、服一体化经营道路,带动广大农民发展循环经济,早日脱贫致富。实行品牌营销,加强品牌建设。“健生源”牌白灵菇是2007年阜阳市名牌农产品,下一步公司将提高标准,争取省级名牌农产品,在品牌建设上进一步加大力度,让品牌深入人心,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加强与政府、行业间的交流,获得支持和认可,迅速扩大企业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国内同行竞争对手的了解,开展有利的交流。产品营销是企业的生命线,安徽健生源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十分重视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的建设,结合该项目建设,计划组建十余人的销售队伍,聘请市场营销专家和经验丰富的营销人员对销售队伍进行经常性的业务培训,来提高销售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水平。同时,在工资待遇上适当倾斜,以保障销售队伍的稳定性。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实施广告效应。进一步完善地区经销代理制,加强营销队伍建设,以人为本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潜力。努力提高企业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第四章建设规模与内容一、 建设规模食用菌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 在全国迅速发展。但总体上来看, 食用菌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相对滞后, 大多数菇农都停留在家庭手工作坊式生产, 资源利用率、科技含量低、生物学转化率低、产品质量和产量不稳定、生产效益不高。具体表现: 一是种植区域分散、规模小, 粗放无序生产, 专业程度低; 二是手工作坊式生产, 设施和设备简陋, 不能满足食用生产技术要求; 三是技术水平低, 资源利用率低, 菌种混乱, 栽培管理粗放, 病虫害时有发生, 食用菌菌渣乱堆乱放; 四是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 生产和市场缺乏必要的规范和指导; 五是食用菌基础研究薄弱, 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建设食用菌生产基地能够改变传统的食用菌生产方式, 采用现代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方式, 从而实现我国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连接和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科技开发的一体化发展。本项目拟在阜南县50个乡村建立食用菌生产基地5000亩(其中:白灵菇、杏鲍菇2000亩、双孢菇1000亩、平菇及姬菇1000亩、鸡腿菇800亩、木耳200亩)。在阜东园艺场基地配套建设年产60万瓶原种,90万瓶(袋)栽培种的标准化菌种场。采后处理是实现食用菌产业增值、增效的关键环节, 食用菌采收后不及时处理, 极易腐烂变质而丧失商品价值, 给菇农造成严重损失。因此, 食用菌采收后应及时进行销售或加工。产后处理就是指将采收后的食用菌进行保鲜处理、机械化烘干( 脱水) 、速冻、盐渍初加工或者深加工等技术。本项目同时配套建设3000平方米保鲜库及2000吨/年双孢菇及白灵菇、杏鲍菇等珍稀菇罐头加工生产能力。二、产品方案生产各类食用菌共22700吨,其中:双孢菇2600吨、姬菇1400吨、白灵菇6600吨、平菇4700吨、鸡腿菇3900吨、杏鲍菇700吨、木耳800吨。各种食用菌罐头2000吨,其中:双孢菇400吨、姬菇600吨、白灵菇600吨、平菇100吨、鸡腿菇100吨、杏鲍菇200吨。三、建设内容:1、基地建设(1)在阜南县选择条件适宜的乡村,建立50多个食用菌种植基地;(2)每个基地建100亩左右食用菌大棚;(3)配套建设秸秆堆场;(4)简易粉碎车间,配备相应的切片粉碎设备(5)简易接种、拌料灭菌车间、购置接种等辅助设备及食用菌运输车辆。2、菌种厂建设(1)培养室、接种室、缓冲室3000平方米,配备相应菌种培育设备;(2)菌种原料仓库、灭菌间400平方米,配备相应设备。3、食用菌加工厂(1)新建3栋食用菌加工车间,购置三条加工生产线(2)新建一栋保鲜库,配备通风降温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3)加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添置化验检测设备。(4)对现有供电系统进行改造,购置2000KVA变压器一台;(5)完善现有厂区供水系统,建水塔一座,供生产生活用水。第五章场址选择及建设条件一、 基地选址食用菌生产基地应远离有大量工业废气、废渣、废水的排放点,已经受到环境污染而很难恢复的地区以及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不适宜发展无公害食用菌生产。选择食用菌基地时,要求基地周边2000米以内无污染源;基地距高速公路、国道1000米以上,地方主干道500米以上;距医院、城市生活污染源2000米以上;化工企业2000米以上,窑厂2000米以上。基地的大气、灌溉水和土壤质量指标符合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即符合农业标准化环境质量标准(DB32/T343.1- 1999)。栽培场所的选择是否适宜, 关系到栽培管理的难易、工效的高低、污染率以及经济效益。栽培场所选择应考虑下面几个方面: 清洁水源。水质的优劣, 关系到食用菌污染率的高低及质量的优劣。要求水源充足, 水质优良, 远离村舍、畜禽场所以及产生有毒物质的工厂等地, 以免周围地下水和河流水污染。交通便利。由于食用菌在生产过程中, 需要大量原材料进入生产基地; 同样, 基地生产的食用菌也需要及时的运往销售市场。因此, 在选择栽培场所时要考虑到交通是否便利, 是否能够满足一定型号的货车进出需要。此外, 也不能选择与高速公路相临的区域, 由于高速公路路面过往车辆众多,在局部区域产生过高的汽车尾气排放, 造成局部的产地环境污染, 可能影响到食用菌产品品质。充足的电力。食用菌生产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机械设备, 这些设备要有充足的电力供应作为保证。栽培地形的选择。应该选择地势平坦的地方, 同时, 栽培区要排水良好。对照以上选址条件,在阜南境内50个乡村,建立5000亩食用菌栽培基地。基地分布图详见附件。罐头加工厂址位置,拟在健生源公司现有罐头生产厂区内进行。公司位于阜南县田集镇.,该镇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基础良好,对外交通较为便捷。地形规则,地势平坦,建设条件良好。二、项目区概况阜南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黄淮平原南端、淮河中游左岸,全县地处北纬32°2419-32°5440,东经115°1630-115°5718之间。阜南县辖29个乡、镇,面积1768.4平方公里,人口160.9万人。阜南全境为淮河泛滥形成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海拔高度在20米34米之间,地形由西北向东南缓倾。县城富陂商城、地城黄牛大市场、焦陂山羊大市场、三塔禽蛋市场、黄岗柳编市场、会龙蔬菜市场、皖阜兔毛市场、王家坝黄砂市场等辐射省内外。近几年来,阜南县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广循环经济,采取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等措施,新上了一批有一定规模的以工农业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延伸项目,拉动了全县经济快速增长,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是阜阳市乃至安徽省重要的农业大县。2007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13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11.03亿元,增长18.5%;第三产业增加值19.21亿元,增长11.4%,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42.9:20.4:36.7变化为42.2:21.1:36.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62亿元,同比增长35.0%;实现财政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20.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9亿元,增长3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8.72亿元,同比增长17.3%;实际利用县外资金超过10.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92元,增长7.9%。由于阜南县人多地少,又承担着淮河防洪蓄洪和分洪的重大任务,阜南县至今仍然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阜南县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相继建成了一批水、电、路、气、桥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工程,县乡道路晴雨畅通。阜南县丰富的资源、独特的区位、便利的交通、优越的环境,使阜南得天时,占地利,政通人和,有着较好的发展基础。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制定了符合全县实际的经济发展规划和循环经济实施计划,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加大工农业园区建设力度,为吸引国内外客商来阜南投资兴业创造广阔的空间和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目前,中粮集团、江苏大亚集团、武汉三源公司、印尼金光集团等一批国内外企业落户阜南,并呈现勃勃生机,使得阜南县招商引资连续实现逐年递增目标,位于全市的前列。三、自然条件1、气象条件全县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

    注意事项

    本文(食用菌及无公害蔬菜产业化示范项目.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