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生产基地规划.doc
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项目概要一、项目名称:青海省青稞生产基地规划书二、项目主管单位:青海省农业厅三、项目建设地点:青海省海北州、青海省海西州、青海省海南州、青海省玉树州、青海省黄南州、青海省海东地区、青海省西宁市。四、项目实施时间:20032005年五、项目技术依托单位:海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青海省农科院作物所六、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4830万元,分三年实施,平均每年161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1400万元、地方配套210万元,国家总投资为4200万元、地方配套630万元。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必要性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青稞,属禾本科,大麦属,裸大麦。大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在世界各主要农业区的农事记载和考古发现中,几乎无一例外地涉及到大麦文字论述或实物收录。特别是因其具有耐旱、耐瘠薄、生育期短、适应性强、产量稳定、易栽培等优异种性,使大麦在人类社会文明和农业科技较原始的过去,以及生态、生产条件仍相当不良的边远地区,成为被人们所普遍承认的先锋作物而广泛种植,对人类的自身健康和社会的文明与发展起到重要的开拓性作用。尽管在17世纪以后,大麦在世界范围内的主食地位逐渐被小麦所取代,但由于大麦所独具的早熟性、强适应性多用途,至今仍就是部分地区和国家,如前苏联、欧洲和美洲等到北部地区,以及土耳其、伊拉克、蒙古等国局部地区的主要食用作物。大麦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地区辽阔,但青稞的种植则集中分布于青藏高原的青海、西藏两省区及甘肃、四川紧靠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区。青海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古属羌地,以牧为主,农业生产规模小而不发达。但在青海两大古文明遗址乐都柳湾遗址和诺木洪遗址出土的遗物中皆发现青稞籽粒,距今约4160-2980年,足见当时的先民已开始种植和食用青稞。在青海境内。南自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娘囊欠县(北纬约32°11),北到海北藏族自治州的祁连县(北纬38°11),西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阿拉尔(东纬90°31),东至民和县下川口(东径102°56),地跨6个纬度,12个径度,海拔1650-3900高差范围皆可种植青稞,即凡有种植业的地方,就可进行青稞栽培,甚至海拔3700米以上地区,绝大部分作物均不能栽培,而青稞却能正常生长成熟。目前,青海青稞栽培面积长期保持在80100万亩,仅次于小麦、油菜而居第三位,是青海六大作物之一。因此,在青海种植业中,作为种植结构和产品构成中的重要部分,其生态和生产地位无可替代。我国青藏高原的青海、西藏两省区的藏族同胞长期以来以裸大麦为唯一喜食作物。藏族同胞将青稞制成“糌巴”作为基本食物普遍食用,成为肉、奶之外人体必需营养成分的重要补充。在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的今天,虽然食物供给更加丰富多彩,但作为一种基本生活习惯,食用糌巴已成为藏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长期延续下去。青稞还是酿造青稞酒的主要原料,因其甘甜醇美、无污染,为酒类中的上品,普遍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为顺应经济一体化发展潮流,各地区以优势互补、资源置换为基础,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区域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方针。青稞作为少数几种青海独有、特别适应青藏高原恶劣生态条件、拥有广大消费群、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与栽培地位的作物,完全具备生态、生产、社会、市场方面的基本特性而成为青藏高原一大特色农作物,值得予以强化培植,加快发展。尤其伴随经济进步、食品和饲料等相关加工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青稞消费增长趋势还将日益增强,青稞仍然是我省人畜食物链上重要物能给源,仍就是作物生产体系中小麦等作物的重要补充。在倡导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宗旨的种植结构调整中,在加强生态建设实施退耕还林草的基本国策下,青稞栽培面积虽渐有萎缩,青稞种植与生产的基本地位是不会动摇的。相反,通过单位面积生产水平和商品青稞供给能力的提高,将更有助于增加农牧民收入,更有助于退耕还草工作的落实。但是长期以来,青海的青稞生产始终处于弱势地位,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生产技术落后,基础设施不良,投入少,灾害多,防灾抗灾能力弱,生产水平低而不稳,总产水平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对农牧民生活和青稞加工产业带来诸如多不利影响。但因传统饮食习惯和生产区域狭窄限制,解决青稞短缺问题,不能依靠调入大米、小麦等来解决,只能依赖科技水平的提高、新型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青海青稞特色种植的稳定与发展来满足青稞需求。在此背景下,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提出青海省青稞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是非常适宜的。第二节 项目建设必要性一、建设青稞生产基地是发挥青藏高原独特的气候资源和种质资源优势,发展青藏高原特色农业的需要。青稞具有早熟、耐旱、耐盐碱、耐瘠薄等优异特性,特别是突出的耐寒性,能良好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种植上限高达3700米。至今,在28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和自然及生产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青稞基本成为主栽作物,甚至是唯一的禾本科栽培作物。另据研究,青藏高原的大麦变异类型最为多样,种群最为丰富,在国内所统计的8298份大麦品种中,青藏高原裸大麦品种占43.6%,近缘野生大麦几乎都来自于该地区,在收集的1321份野生资源中占97.2%。据此认为,青藏高原广泛分布的野生大麦是最原始的大麦类型,其经过一系列的基因型过渡,而演变成栽培大麦,应是中国近缘野生大麦及其栽培种的起源中心之一。因此,青稞在青藏高原具有雄厚的生态和生理基础,生态及农业地位独特,属高原极限农业的标志性作物,将其作为青藏高原特定生态下的特色作物、优势作物,建设优质青稞生产基地,有利于发挥青藏高原独特的气候资源和种质资源优势,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二、建设青稞生产基地是巩固青稞产业基础,发展地方经济的需要青稞是“青稞酒”的主要原料。“青稞酒”则是青海各地区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据统计,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青稞酒”酿造成为地方工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仅1978年至1995年的17年间,其产量即由0.22万吨增加到1.6万吨,直接耗粮由0.66万吨增至6万吨,年均递增38.7%,而且仍在以平均每年8.4%的速度递增。几家大型酿酒大户既是青稞产业的龙头,也是地方财政的支住企业,已形成体系完整、规模宏大、社会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的产业化体系。但目前青海青稞种植面积和总产水平不断下滑,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牧民生活和生产需求,青稞生产基地的建设将使全省青稞主产条件明显改善,综合生产水平大幅提高,有效地缓解青稞供需矛盾,加强青藏地区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同时也将为青稞食品业和饲料加工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三、建设青稞生产基地是确保藏区人民粮食安全,促进社会安定与民族团结需要青稞的营养丰富,富含人体所必需的18种氨基酸、淀粉和多种维生素,其中蛋白质含量8-10.85%,赖氨酸含量0.4-0.51%,淀粉含量48.0-53.4%,蛋白质含量与赖氨酸含量均高于小麦和大米。在藏族同胞的饮食结构中,青稞被制成炒面和糌巴,成为最基本的日常食品,而且几乎是唯一食类食品,是肉、奶食品的重要补充,非其它粮食作物所能替代。青海青稞因质量上乘,除供本省消费外,一部分还销往西藏等省区。但目前全省牧区牧民人均青稞消费水平仅18公斤,远低于西藏自治区人均75公斤的消费水平,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迫切需要增加粮用青稞的有效供给。青稞生产基地的建设可较好解决这一问题,进而对确保藏区粮食消费持续供给将起到重要作用,对促进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四、建设青稞生产基地是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的需要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多年来对青稞重视程度普遍不如其它作物,生产中普遍存在品种混杂退化,良种繁育体系和综合服务体系不健全,栽培方式落后,农田基础设施不配套,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民科技意识不强,生产粗放等问题,造成产量长期低而不稳。部分地区仍盛行撒播、轮歇、烧灰、一种一收、靠天吃饭,耕种技术近乎原始,严重制约着青稞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也一定程度上危及到后续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有悖于其独特的生态、生产和产业化地位。青稞生产基地的建设将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促进项目区青稞生产水平、种植技术与供给能力的均衡提高。五、建设青稞生产基地是促进区域供需平衡、减少经营成本的需要项目建设区基本位于偏远落后的农牧交错地带,更接近于青稞的纯消费地区。如青南地区的河南、泽库、治多、杂多、曲麻莱、甘德、久治、玛多和达日等牧业县,是藏区聚居地,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多属国家贫困县,每年要调入大量的粮食,对交通运输和粮食经营造成巨大资源和成本压力。以玉树州为例,1990年该州调入粮食3050万公斤,除省上财政补贴外,由州财政负担的运杂费(西宁结古)就达1034万元,粮食经营企业亏损293万元,两项合计1327万元,超过当年全州财政收入(1284.9万元)的3.3%,若能提高该地区和毗邻地区的青稞生产能力和自治率,不仅能更有效地保证粮食供给,且能节省大量的财政支出和运销成本。六、建设青稞生产基地是促进项目区乃至全省生态建设的需要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因位居“江河源头”,区域水源涵养功能显著,生态地位突出,青海已成为国家生态战略实施要地。保护和建设好青海的生态环境,不仅对本省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整个黄河和长江流域的生态稳定具有深远影响。本项目四个实施区:环湖农牧区、青南农业区、东部农业区和柴达木绿洲农业区,分别由于植被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渍化等突出生态问题,下成为全省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区域。其中的青稞种植区,因传统地位于各农业区的边缘地带,生态、生产条件更为低劣,是退耕还林草、实施生态建设工程的重中之重。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基础设施的改善,部分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及其生产水平的提高,或可以促使部分劣质的边际耕地有效退出农作体系,实行退耕还草,加入生态建设工程。青稞产量的提高还将伴随综合生物产量同步增长,可以扩大饲料饲草来源,减轻草场载畜负荷,生长季内青稞高大茎杆和密闭农田则具有较强的防风、固土、保水功能,因而有利于本省生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生态区植被的就地保护。综上所述,青稞基地的建设有助于青藏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满足加工业原料供给,增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安定,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区域间粮食供给平衡,是十分必要的。第三章 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本项目建设以提高青稞生产能力为中心,通过对研究、繁育、推广体系的加强,尽快培育出高产优质青稞新品种,并增强供种能力,推广普及高产高效的先进农业技术,以提高亩产量,达到增加总产量的目标。第二节建设目标一、项目建设目标本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青稞生产基地20万亩,平均单产增长12%,良种化率达到90%。按照科技为先导,龙头企业带动设施建设为主体的方针,以上规模、高起点、高效益的要求,通过优良品种培育与引进、良种繁殖体系建设、标准化农田建设、农机具配套建设、高产示范区建设、农技推广体系、青稞质量监测体系等工程建设,实现基础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与设施,实现良种生产与技术服务体系基本配套,综合生产能力可持续、稳定提高,推动全省青稞生产良性发展。同时可充分利用青海“冷凉”型资源优势,达到建立特色农产品基地的目的,并充分体现青稞生产示范推广的作用,使之成为布局合理、设施先进、技术领先、体系配套、效益显著、能够促进项目区农牧民快速脱贫致富和农村经济进步的示范性工程。二、项目建设基本原则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并早见效、见实效,达到预期目的,在规划、设计、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下建设原则。1、遵循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统一实施方案的四统一原则。2、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区建设、注重实效的原则。3、坚持科技为先导、有效改善基础设施与生产条件、提高科技普及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4、坚持生态利益至上,生态、生产、经济利益共同兼顾的原则。5、实行“项目法人制”、“施工招标制”、“资金管理报帐制”等新型管理机制,坚持科学管理原则,追求最佳管理效益和管理成本支出。第四章项目区青稞产销状况青稞虽属小宗作物,但其消费群体独特,适种地区特殊,种植面积有限,即不可能大幅萎缩种植,退出消费市场,也不会快速扩充种植面积。近二十年来总的产销趋势是:种植面积略有下降,消费总量稳步上升,价格相对稳定。伴随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青稞酿造业的不断壮大,青稞食品加工业的兴起,青稞饲用和药用价值的逐渐被认识,青稞的市场空间将越来越大。一、青海青稞的产量现状据最新统计资料1998年至2000年,青海省青稞播种面积81万亩,亩产量全省平均为222.02公斤,青稞总产量为12万吨。由数据显示,近三年来青稞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呈不断下降趋势。二、青海青稞的需求1、食用及种子。青海现有藏族约120万人,目前全省藏族口粮每年需3万吨,全省每年需青稞种子1.51万吨。此外,与青海相邻的西藏自治区有藏族200万人,青稞常年不能自给,每年由青海调入青稞约2000-3000万公斤。2、酿造。青稞酒是青海出产的以青稞为原料的白酒,著名品牌有:“互助头曲”、“青稞金酒”、“青稞王”和“青稞液”等,其香味纯正,酒液清明,具有饮后不头痛,不口干、醒酒快的独特风格,深受省内外群众欢迎,曾多次在评酒会上获奖,为中国公认名牌。青海人饮用白酒名列全国前茅,近二十年间白酒产量由220万公斤增加到2500万公斤,增长近10余倍,年均消费青稞6万吨。第五章 项目区范围和项目布局第一节项目区范围项目建设区按地理、地貌、生态特征分为四个生态区域,即环湖农业区、柴达木绿洲农业区、青南高原农业区、东部脑山农业区,该区城分属东部黄土高原、海北祁连山地与海南台地,柴达木盆地等五大大麦生态区,是青海青稞主产区。第二节项目布局本项目总体布局是:建立一个育种基地、二大体系建设,四大生产基地.一个育种基地:在海北州建立青稞育种基地。二大体系:一是良种繁育与生产体系,在海北州建立原原种繁殖生产基地一处,在青海省二十里铺基地小寨建青稞原种生产基地一处,同时分别在生产规模较大的14个青稞生产县各建立一个良种繁殖场、个供种站。二是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分别为各项目县和农场配备必要的培训、检测、化验仪器和设备,提升现有农技中心(站)和种子站的技术推广、培训、服务职能。四大青稞生产基地:一是环湖农业区,包括海北州的门源、祁连、海晏三县;海南藏自治州的共和、同德二县。二是柴达木盆地绿洲地区,主要包括香日德、德令哈二个农场;三是东部脑山农业区,包括西宁地区的大通、湟源二县和海东地区的互助、化隆两县;四是青南高原农牧交错区,包括玉树藏族自治州的玉树、囊欠、称多三县。黄南州的同仁、尖扎二县(见表一)第六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一、环湖项目区、地理位置全区包括海北州的祁连县、门源县、海晏县。海南州的共和、同德两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青海湖南北两翼。依傍高原“明珠”青海湖。水草丰美。风景秀丽,是青海生产力最高的牧场之一,青藏铁路和公路盘结交错,横贯东西,宁果公路顺势南下,交通条件相对比较优越。是青海青稞主产区之一。、地形地貌及土壤条件本区地貌类型多样,高原、丘陵、台地、盆地、平滩、峡谷、沙漠等交错分布,高大的祁连山与阿尼玛卿山对峙,横贯东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部分山峰终年积雪,冰川遍布,是许多黄河干支流的发源地。土壤主要有粟钙土、黑钙土、灰褐土、高山草甸土、高山寒漠土和风沙土,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达1.9-8.3%,但土层厚度一般较薄,在0.3-1.5米。3、气候条件该区以日月山脉为分界,紧邻黄土高原西缘,已属青藏高原区,光能丰富,气温昼夜温差大,大气降水稀少,具典型大陆性气候特征。全区年平均气温-2.53.2,0积温666-1955,年降水量275-454毫米,作物生长季125175天,无绝对无霜期.年总辐射量140.5162.5千卡/厘米2,日照时间26003030小时,热量较充足。4、水文条件本区水资源较为丰富,内外流水系兼备,大小河流共达80多条,南有黄河、沙珠玉河,北有大通河、布哈河、黑马河、哈尔盖河、黑河等支流,分属黄河水系、青海湖水系、祁连山地水系、茶卡沙珠玉水系。地表水年平均径流量221.34亿立方米,但多因河床陡峻,流速湍急,有利于发展水电事业,除少部分盆地和内陆河流域平坦地带,约大部分农田实行旱作,可灌溉农田仅40万亩左右。5、生产条件具有一批大型国营农场,有较为稳定的种植业,并形成独具高原特色,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生产格局。全区现有耕地面积181万亩,其中灌溉农田40万亩左右,油菜为第一大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7%,青稞种植业长期位居第二,小麦位居第三。但青稞单产水平低,总产不及小麦和油菜而居第三位。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整体种植水平不高,耕作粗放,广种薄收,休闲地比例大,一些灌溉设施年久失修,通过改善生产条件,调整种植结构,科学培肥地力,合理栽培技术,能够挖掘出很大增产空间。二、青南高原农牧交错区1、地理位置位于青海南部,包括玉树藏族自治州的玉树、囊欠、称多三县,黄南州的同仁、尖扎两县。属青藏高原腹地,南部与西藏自治区相连,北有昆仑山,南有唐古拉山脉,西邻可可西里山脉;平均海拔4000米,地势起伏较大,交通闭塞,人口稀少,经济落后。2、气候条件本区日照时间长,日照百分率高,部分弥补了低温的不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体内光合产物的积累。空气稀薄,透明度大,利于植物生长。平均气温-5.93.7,无绝对无霜期.年降水量256774毫米,70%以上集中在69月,降水期与高温季节一致,且多雷阵雨和夜雨,利于高产形成。3、土壤条件耕地土壤主要为高山草原土和耕种草甸土,质地粗放,多为沙壤,通透性强,并伴有大量石砾。因土壤形成年代较晚,一般土层较薄,多在3050厘米之间。大部分土壤呈中性偏碱,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但速效养分含量较低,肥力中等,4、水文条件本区为江河源头,纵跨长江、澜沦江、黄河三大流域;有大小河流百余条,湖泊众多,水质良好,水力资源丰富,地表水总径流量180亿立方米,但农业利用率很低。5、生产条件现有的种植体系基本上是建国后建立起来的,主要颁在澜沦江,通天河海拔40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由于纬度较低,孟加拉湾暖流时常侵入,在北部高山阻隔下,雨热条件略好于其它地区,致使作物分布上限较高。但生产技术的水平十分落后,品种单一,混杂退化严重,水利设施较少,青稞平均单产仅85公斤。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该地区上是青稞的主要消费区,但主要依靠区外输入,因运距长,费用高,又常遇大雪封山,青稞供给严重不足,给当地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建设青稞生产基地,快速提高产出水平的需求尤为迫切。三、东部农业区本区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处黄土高原西界,日是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由祁连山系的一系列西北至东南走向的山脉和谷地组成,高山宽谷相间分布,地形复杂,起伏较大。主要包括大通、湟源、互助、化隆等县,呈星状分布于青海省省府西宁市周围,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交叉盘错,横贯东西,是本省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科学研究、文化教育用医疗卫生事业最发达地区。2、气候条件该区气候温暖,作物生长季长,是我省主要农业区,随海拔和纬度变化,气候变化很大。海拔16505254米,年均温0.68.6,0积温15603510,全年日照时数2568.62913.9小时,总辐射量140159.6千卡/平方厘米,年降水量254.2500毫米.海拔2700米以下,热量较好的地区,主要种植麦、豆、油、蔬、果等作物,青稞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海拔2800米以上,热量条件较差的脑山地区。3、水利条件该区水资源较为丰富,从南至北平行顺东西向河流三条:黄河、湟水河和大通河,年均地表径流总量275亿立方米,建国以来,国家投入大批资金修建水利设施,建有水库80余座,水浇地面积达130多万,是全省水利条件最好的地区。4、土壤条件本区土壤主要有灌淤土,灰钙土,多呈水平垂直复合式分布,受海拔、地形、气温、降水的影响,变化明显。川水谷地以灌溉土为主,土体深厚,结构良好,是我省高产土壤。低位山旱地以粟钙土为主,土体干旱,肥力贫瘠,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高位山旱地以黑钙土为主,土体湿润,有机质丰富,土壤肥沃,但土层较薄,各区域土壤普遍富钾、缺氮,严重缺磷。5、生产条件该地区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科技、文化条件较为优越,生产水平较高,青稞平均单产165公斤。四、柴达木绿洲农业区1、地理位置本区位于青海省的西北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一个为高山环抱的巨大内陆盆地。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环绕四周,各山脉海拔均在5000米以上,分布大量雪山、冰川,融化雪水是主要灌溉水源。其种植业主要集中在海拔28003000米之间,即北部马海至希里沟,南部的巴图美仁至察汉乌苏两条狭长地带,青藏铁路与青藏公路横贯东西,交通比较便利。本项目选择该区域地理、生产条件较好的香日德、德令哈两个国有农场为项目建设区。2、气候条件柴达木盆地属于干燥大陆性气候,海拔高、雨量少、空气洁净、风力强劲、光辐射强。但日照量时数3110.23550小时,年辐射总量162.6177.3千卡/平方厘米,日照百分率70%以上.年均气温1.15.1, 0积温16222515,作物生长季154199天,年降水量17.6210.1毫米,年蒸发量2186.43518毫米,相对湿度4555%,气候干燥.年平均风速0.52米/秒,年均大风日数85日。3、水利条件全区水资源较多,由大面积冰川和雪山融水补给50多条河流,其中常年流水的有40多条,地表总径流量43亿立方米,其中以香日德、格尔木、乌图美人地区最为充足,占盆地总水量的55%。全区还分布有大于1平方公里天然淡水湖21个,蓄水量140亿立方米,同时地下水资源丰富,动储量136.41立方米/秒,静储量182.3立方米/秒,含水层厚度一般在200米左右,水质优良。水利设施较好,支撑着整个盆地农业的生存。4、土壤条件本区土壤以荒漠土为主,还有荒漠土、草甸盐土等、沼泽盐土等,土壤自然肥力差,含盐量高。因蒸发强烈,土壤透水性强,若灌溉不当,易将深层土壤盐份提升并积累于耕作土层,造成次生盐渍化,一旦发生次生盐渍化,则很难将其清除,对生产的危害很大。因此,合理灌溉和农作对该地区农业能否持续十分重要。5、生产条件该地区98%的耕地依赖于灌溉,是全省水浇地比例、机械化水平、劳动生产率、商品率和单产水平最高的地区。其青稞种植面积不大,单产约200公斤。急需进行高质量水利设施建设和防护林建设。表2 项目实施县(农场)概况项目区施地 点年均温年日照时 数(小时)年有效积温效积温(0)年 降雨 量(mm)耕 地面 积(万亩)灌 溉面 积(kg)青 稞面 积植面积(万亩)青稞单 产(kg)青稞总产(万公斤)主栽品种大通4.72656.12068.2514.390.112.711.587.01118.9北青3号、肚里黄湟源4.71925.311821878271.231.34.28.0147.01178.9肚里黄、北青1号互助3.52593.42218.5490.4126.019.78.8169.91486.6化隆2.22653.81874.0470.768.811.57.6141.31075.3共和5.03131.611152830243.140.84.92.6104.0275.8肚里黄、北青3号同德0.22743.01652.6429.820.90.35.5114.6630.5北青3号、肚里黄门源2.12446.01601.7525.065.18.012.0159.01914.9北青3号、北青4号祁连1.52789.911471654358.14.40.613.0221.32878.2北青3号、北青6号海晏12710.013003302.5112146玉树4.62483.51782.6475.56.70.34.0138.5481.5肚里黄、北青3号囊欠5.42683.01980.0517.913.90.02.9122.0352.49肚里黄、莫多吉称多-3.82559.2579.3476.153.20.03.599.2343.6肚里黄、莫多吉香日德农场3.92963.32350.8176.415.0德令哈农场3.83140.72373.1190.418.0第七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青海省青稞生产基地建设拟建生产基地20万亩,分别在青海省海北州、海西州、海南州、海东地区、黄南州、玉树州、西宁市五州一地一市实施,共有14个县承担该项目。主要围绕提高青稞生产能力,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促进青稞大面积生产为主开展青稞育种基地、良种繁殖和推广体系、科技培训等的建设。第一节育种基地建设为进一步加强青稞科研力量,尽快培育出高产优质青稞新品种,为青稞生产奠定基础,本项目将依托海北州农科所在青稞领域的雄厚科研实力和成果积累,全钢架玻璃温室840平方米,试验基地50亩,并配套试验设备及试剂,以利青海省青稞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持久的良种供给。本项目完成后,海北州农科所提交优质青稞新品种12个,需通过省级审(评)定。育种项目执行过程中,以海北州农科所为主持单位,省农科院作物所进行合作与协作。第二节种子生产基地建设良种繁殖与生产是本项目的主要内容,是项目建设效益得以有效发挥和持续增进的关键环节。为了使选育的优良品种能得到高质量的繁殖,本项目将在全省青稞主产区建立配套的种子繁育体系。本项目主要在青海省二十里铺基地建省级繁殖场一个,同时分别在门源、海晏、祁连、湟源、大通互助、同德、同仁、尖扎、化隆、共和、囊欠、玉树、称多、等县和香日德农场、德令哈两个农场、建立县级良种场14个,建乡级供种站19个。主要内容为:仓库、晒场、农机具改善、种子加工设备、办公室改造、信息设备、种子专用车。第三节青稞生产基地建设虽然四大生产基地生态、生产条件不同,但基地建设内容标准场相同,主要承担单位为门源、湟源、大通、互助、化隆、同德、共和、同仁、尖扎、称多、玉树、囊欠、香日德农场、德令哈农场。主要建设内容。1、 土地治理8万亩2、 综合增产技术示范基地建设:主要通过良种推广、种子田建设、平衡施肥、病虫害防治、新技术推广等达到提高青稞单位产量,以增加总量的目标。 3、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三年培训骨干1560人(次),培训农民4万多人。第四节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为项目区青稞主产区14个县、两个农场配套声像设备各一套,改造县农技推广中心化验室并配套部分化验仪器设备,同时配备信息设备一台套,以改善基层农机推广中心(站)的办公条件和科技手段,提高其服务生产能力和水平。项目建成后,要达到年培训农民技术骨干1130名,培训农民5万人(次),印刷、发放青稞宣传资料4万份的科技培训能力,以强化科技宣传力度和普及率。第八章 主要工程设备及技术路线第一节 主要工程设备一、土建工程1、仓库建设建省级原种场1个、(二十里铺基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县级良种仓库14个,1600平方米。2、晒场建设 建原种晒场1个,面积1000平方米。建县级良种晒场3000平方米。建乡站供种站14个,4200平方米。3、新建青稞专用配肥站一处,500平方米。4、化验室改新2100平方米。5、农田治理8万亩。二、水利工程1、海西州地区节水灌溉示范点二处。2、维修干渠80公里。3、打水井60眼。三、机械设备购置1、电教设备2、信息设备3、化验仪器4、农机具配套5、种子加工设备第二节技术路线为将本项目建成高水平、高产出、高效益的青稞种植基地,在技术措施上力争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先进的设施设备和先进的农业机械,从技术上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建设质量。一、基本农田建设技术1、标准化农田治理完善农田林网,进行渠系防渗,逐步扩大喷灌面积。具体技术风农田林网建设、渠系防渗、喷灌等内容。合理轮作,增种绿肥、牧草等坑盐作物,增施腐殖肥,严格控制水量和灌水时间,抑制盐分上移、表层积累。选择坡面低于8度,地面宽广的缓坡地、平滩地做为标准农田建设对象,进行土地整治和整修梯田。要求:整治后的地面坡度低于3率,土地长宽比30:10200:50,土面平细,土质均匀,平均坷拉粒径小于3cm。增施有机肥,增种豆科作物和绿肥,强化土壤培肥,35年内使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达0.8以上,速效氮含量达到25mg.kg-1,速效磷含量达到12 mg.kg-1,阳离子交换量低于150mg当量kg-1。严格控制农田杂草,坚持使用燕麦畏(0.2kg/亩)、24D-丁脂(0.010.2kg/亩)等除草剂,辅之以人工除草,将田间杂草密度降至0%以下.强化科技培训和新技术推广,每户、每分场至少有一名种田能手,熟练掌握各项新技术和常规技术,并培训成为科技种田与示范种田的带头人。2、高产示范田建设加强科技培训与宣传力度,使各示范户基本掌握青稞丰产栽培技术要点,并起到新技术、新成果的示范带头作用。强化地力培肥,增施有机肥和化肥,使土壤肥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应用化学药剂、人工除草等措施,严格控制杂草危害率。部分农田进行简易地面平整和田埂维护。广泛使用北青3号、北青4号、北青6号等优良品种,率先实现良种化。3、一般示范田建设通过宣传、培训,使种植户普遍接受并运用先进的青稞栽培技术,重点是更换优良品种、进行化学除草,持续培肥地力。具体技术如下:二、栽培技术栽培技术是优质青稞生产基地建设的关键环节,本项目所采取的栽培技术,主要根据已有研究成果而制定。因大部分青稞种植在高位山旱地,进行旱作,所以仅提出以下旱作栽培技术规程,灌溉区和气候、土壤肥力、栽培水平差异较大的地区,可作为参照,因地制宜修正。1、播前土壤耕作秋翻:前作收获后及时实施深秋翻1-2次,深度5寸,要犁透、犁匀、犁细,拣除杂物和杂草根茎。打蘑保墒:秋分前后实行耱地合口保墒。“三九”前后开春后各碾地打土保墒一次。春翻:春季播种前,结合施底肥和化学除草剂实施春翻,同时破碎明暗坷拉,耱平,当日或次日播种。2、适时早播品种:选用丰产性、适应性好的品种,如“北青3号、北青4号、北青6号”等。选种:青稞种子应是由中心提供的良种,无秕、小、破、杂、烂、芽、籽料饱满,种子纯度95%以上,净度98%以上,发芽率90%以上,千粒重40-42克,播前于阳光下凉晒若干天。播种:青稞耐寒力强,生育习性上播种越早越好利于丰产,原则上土壤温度达到0以上,夜冻消毒即可进行顶凌播种,为保墒抗旱,应积极采用分层施肥播种机和旱作沟播机进行条播和沟播,杜绝撒播。播量:海拔23002800米地区,播量1418公斤/亩,保苗2530万株/亩;海拔2800米以上地区,播量1619公斤/亩,保苗3038万株/亩。3、施肥:要求多施农家肥,数量12方/亩,化肥:35公斤/亩,纯磷24公斤/亩,氮磷比1:0.7。家肥随春翻一次性施入,化肥按期:3比例作基肥用分层播种机施入。4、田管:分别于苗期、拔节期各进行中耕体验土除草一次,特别是苗期要及时进行田间检查,破除板皮或雪后板结,减少压苗、缺苗、弱苗现象的发生。5、病虫害防治:播前随春翻每亩用燕麦畏.2公斤进行土壤处理灭除燕麦草,或于苗期喷施0.05公斤24-D丁脂防除阔叶杂草.根腐病、白杆病、锈病等病害严重地区,可用种子量0.30.4的多菌灵拌种,或用种子量1.50.2托布津拌种。6、收获:青稞成熟且及时打碾、脱粒、凉晒、待籽粒含水量降14%以下后,分级、打包、入库。7、其它实用技术的综合应用积极选用黄腐酸类抗旱剂、喷施宝,深秋翻、坐水种等农艺技术,工程建设时采用渠道防渗、节水灌溉等节水技术,解决青海地区经常性干旱问题。第三节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技术一、温室建设1、场地选择:选择背风向阳、阳光充足、土层深厚、土地肥沃、供水方便、交通便利、设施齐全、无建筑物或自然物遮挡,有供暖能力的地方为建设地址。2、方位选择:温室布设应采用东西长、南北窄,坐北朝南,偏差小于5度方位,两栋温室按南北方向顺排。3、建筑结构:基础采取钢筋混凝土圈梁结构,高1.2米,其中地下1.0米,地上海.2米,基础外缘设置高龄.5米,宽0.3米的防寒沟,填充室内热量的外向土壤传导.4、温室主体:采用镀锌钢骨架,双层真空PC板覆盖,长42米,宽10米,室顶起脊.室内配备内遮阳网系统、微喷系统、补偿照明系统。5、辅助结构:每栋温室东测高主门一个,门外设10平方米砖混结构更衣间和工具间各一个。二、育种实验室改造1、在现有建筑的基础上,改造实验室1000平方米,地面及1.5米高近地墙面全部刷涂墙面漆,水路、电路、插座、阀门等全部更新。2、实验室及管理办公区组成,见图1实验室 分析测试区科研实验区蛋白质分析室100m2淀粉分析室100 m2无机分析室100 m2办公室100 m2档案资料室100 m2标本室100 m2挂藏室120m2考种室50 m2 图1 实验室组成图三、良种繁育1、良种繁育通过引进、杂交等手段培育新品种12个,要求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蛋白质含量13%以上,淀粉含量50%以上,较北青3#增产15%以上。同时积极选配新的杂交组合,为后续品选育奠定基础。2、原种繁殖在原种繁殖场,要严格按照原种生产技术规程,建立原原种圃和原种圃,确保新育成品种优良种性的长期保持,并向生产基地源源不断地提供高质量原种。在原原种圃内种植新育成品种,严格按照育成品种的各项性状指标精选后代用于原种生产,剔除混杂单株和变异个体。必要时可采取系统栽培法将后代群体分成若干性状各异的系统群,再根据其后代表现淘汰不良系统,保持种系的纯正。当系统混杂程度过高,种性变异难以控制时,则应从种质资源库调用原始品种,重新建立原原种圃。由原原种圃生产的种子进一步在原种圃进行繁殖,为大面积良种生产提供原种。原种繁殖应做到播前种子消毒,施肥水平略低于普通栽培水平,适当采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