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品种的培育与杂交利用.doc
肉羊品种的培育与杂交利用高腾云 自1995年起,有关单位陆续从国外引进著名的肉羊品种-波尔山羊,改良地方品种。从1997年起,我国兴起波尔山羊引种热,从南非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大量引种。据中国海关统计,1997年引入波尔种山羊520只,1998年引入1320只,两年共花去引种费300多万美元。由于种羊来源和出口控制等原因,从国外进口的波尔羊生产性能参差不齐,品种质量有待提高;而且,随着肉羊业的发展,对种羊需求量急增,单纯依靠进口也不是长远之计。同时,地方山羊品种普遍选育程度不高;主要以产肉为主,肉皮兼用,但产肉性能欠佳;多数品种在品种内个体间体重及生产性能的差异都较大。一些地方品种还存在性能退化、纯种个体数量急剧减少、胡乱杂交等诸多问题。解决肉羊生产中的良种问题,一是引进, 二是培育。由于世界上肉绵羊发展较肉山羊发展早和发展速度快, 因此肉绵羊育种的许多经验可供借鉴。1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我国绵羊除了地方品种资源以外,改良羊按育种阶段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改良阶段,继续引入部分外来品种血统,或正在进行横交固定;别一类是育成阶段,品种已基本定型,进一步作品种内的纯繁提高。目前我国大型羊场多数是自繁自养,很少在商品生产中形成杂种优势。根据现阶段肉山羊生产现状及合作育种的优点,良种繁育体系应包括核心种羊场、种羊繁殖场和种羊生产场,并应考虑肉山羊人工授精网的建立,扩大优秀种羊的使用面。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本着根据品种、山羊数量分布及需要量大小设立。繁殖体系中经后裔测验,极少数优秀的母羊可进入核心种羊场。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在育种技术上,可以考虑用血统较远而生产方向一致的系或品种进行杂交,以产生杂种优势。也可以搞地区性的联合育种,有计划的建系,例如每个育种场建立一个或两个系,做场间或系间杂交。在繁殖中饲养系间杂种,再推广到商品场或牧民饲养(图)。根据杂种成绩选择根据杂种成绩选择图 羊杂交繁育体系育种场的主要任务是:(1)根据个体或家庭成绩做纯种(系)选育;(2)根据系间正反交的结果做后裔测定;(3)为繁殖场提供杂种母羊和纯种公羊,或直接提供纯种公羊和母羊,由繁殖场做杂交。繁殖场的任务是:(1)繁殖扩群,为商品场或专业户提供杂种母羊;(2)向育种场提供公羊后裔测定的结果。商品场的任务是提供符合收购要求的产品。这一杂交繁育体系,无论是毛用、肉用、皮用、绒用的绵(山)羊都可参考使用,只要商品场的最终产品能符合市场需要。2纯种选育2.1中国波尔羊核心群的培育按照中国波尔羊核心群的选育标准进行选择,只要种羊的体形外貌、生产性能等指标符合标准,就可以进入核心群,而不考虑其遗传背景。这样可使优良基因在核心群富集,生产性能不断提高。为了加快育种进度,可以采用人工授精和超数排卵及胚胎移植等现代繁育新技术,建成金字塔形的繁育体系。使核心群内常年保持生产性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优良种公羊。2.2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ONBS)"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最早是从绵羊的育种实践中提出的。一般的育种体系(breeding system)都是象金字塔形,顶部是核心群(又叫育种群),中部是繁殖群(又叫制种群),基部是是生产群(又叫商品群)。过去认为这自上至下遗传传递过程是不能逆传的,也就是基因流动的方向只能从核心群到繁殖群,再到生产群。核心群种畜只能在核心群里留种更新。后来发现在繁殖群甚至在生产群中,也有部分母羊的羊毛产量和品质都很好,于是有的绵羊育种者又从生产群中选出优秀个体进入繁殖群,从繁殖群中选育出优秀个体进入核心群。公羊仍从核心群中经过本身、同胞或后裔测定选留。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的优点是扩大了核心群的选择范围,同时也降低了核心群中的近交程度。但这一体系也存在一定问题:第一,虽然扩大了核心群的选择范围,但并没有扩大多少遗传基础,因为仍然是品种内的闭锁群继代选育;第二,如果是三元杂交生产商品羊的体系,这样在繁殖群中已是二元杂交的杂种母羊,不能再返回核心群。为了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开放"不仅可以从繁殖群母羊返回核心群,而且也可以从其他种羊群导入血统到核心群,其原则是导入种羊的生产性能高,并和原来的育种羊群有相同的育种目标。群体闭锁到一定程度就要开放。一般情况下,连续两代闭锁群选育而生产性能无明显提高时就要考虑开放。目前我国纯种羊育种的"开放"通常是从外场(包括从国外)购入种羊。血缘更新技术。小群体波尔羊种羊场要防止近交衰退,通过购买或调换优秀公羊或精液不断更新血缘(基因交流)势在必行。血缘更新要在建立健全科学的繁育体系基础上进行。鉴于波尔羊引进原种群体规模偏小,其繁育体系建设可以考虑在全国范围内或中原地区进行。通过性能评比,确立以核心群为塔尖的核心群繁殖群商品群三级繁育体系。2.3种羊的遗传评估选种是育种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正确的选种要基于对种畜遗传素质的准确评定。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美国学者C.R.Henderson提出了用于畜禽遗传评估的BLUP法(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即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1973年又对该法的理论和应用进行了系统阐述。BLUP法经各国学者对之不断发展和完善,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育种值估计方法,广泛应用于奶牛、猪的遗传改良中,加速了遗传进展。我国肉羊的育种中对现代动物育种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远远落后于其它畜种,育种工作基本处于传统和常规的表型选择或基于个体性能记录或后裔均值的选择指数方法,致使选种的准确性差,以至于我国肉羊的生产性能长期处于较低下的水平。 以产肉性能和繁殖性能的个体育种值评估为核心,首先在小尾寒羊和波尔山羊育种场分别进行场内种羊的测定和遗传评估,通过育种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主要肉羊育种场间联合育种。采用动物模型BLUP法进行种羊的遗传评估,准确地同时估计出种羊各性状的育种值以及综合育种值,提高种羊选择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建立育种群和核心群,形成开放育种体系,使优良基因迅速扩散,在不同场间构成品系育种组合。通过计算机联网共享信息资源,实现遗传材料的交换,不断提高种羊质量和品系育种效果。通过建立肉用种羊的遗传评估系统,可以真正选出基因型优秀的种羊,加快育种进展,育种效率提高20%30%,逐步形成开放育种体系,奠定新品系培育的基础。2.4MOET(Multiple Ovul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技术即超数排卵和胚胎移植技术,是7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生物高新技术。从5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为了加快家畜生产性能改良的步伐,纷纷建立了后裔测定育种体系,并主要在奶牛上得到了最好的应用。但是随着后裔测定选择的不断进行,单胎动物的母畜繁殖力低下成为限制进一步提高家畜遗传进展的主要因素。MOET技术则很好地打破了这一限制,为进一步提高家畜育种进程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保证。2.5新品系培育 波尔山羊的优点:体格大,波尔山羊背腰平直、四肢粗壮、肌肉发达;生长快,屠宰率高。波尔山羊的缺点:(1)毛色、耳型遗传不稳定外。(2)从生长速度看,纯种波尔山羊初生重较大,但前期生长缓慢,6月龄以后才相对较快,这对羔羊育肥是极其不利的。(3)性成熟晚,发情季节性强、表现不明显。我国地方山羊品种多为一年四季发情,发情时鸣叫、摇尾、不安,3月龄即达性成熟,产羔率高达240%;公羊性欲旺盛,一只公羊每天可配种3-4只母羊。而波尔山羊性成熟年龄在5-6月龄,70%以上集中在秋季发情,发情时不鸣叫,仅有摇尾、阴道流粘液等表现,产羔率一般不超过200%;公羊性欲较差,一只公羊一天仅可配种1-2只母羊。针对波尔山羊的优点和缺点,确定适宜的目标,进行专门化品系选育。可以考虑选育成不同的品系,如高繁殖力品系;早熟品系:个体中等、体态丰满、增重快;大体型品系:个体大(体高、体长)、体重大。此外,还可以开展有色波尔山羊类群(品系)的选育。在波尔山羊群体中,有全身红毛的个体,通过纯种选育,可望形成红色波尔山羊类群(品系)。小尾寒羊具有多胎、生长发育快、肉质好、适宜圈养、适应性强等特点,但是羊毛多为异质毛、肉用体形差、肉色淡、肌间脂肪少等。小尾寒羊选育技术比较落后,大多停留在传统育种方法上,先进的生物育种技术基本没有应用。在采用群选群育与核心场选育相结合方法的基础上,也要选育专门化的品系,如高繁殖力品系、肉用体型系等。2.6测定指标与方法自波尔山羊进场就应开始制定波尔山羊品种的企业标准,编制近期的品种选育计划,印制选育工作必需的种公羊卡片、母羊配种产羔记录、生长发育记录、疫病防治记录等表格,全面开展各种记载工作。根据选育计划及波尔山羊品种的企业标准选出并培育理想型公羊,淘汰不符合理想型标准的低等级母羊。种羊场要制订和严格执行种羊出场标准,并向客户提供系谱等相关资料。 仅注重毛色和耳型的遗传表现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注重于其经济形状,增重速度、产肉性能是两个关键的指标,忽视这两个指标是极不科学的。波尔羊选育的目标性状主要是初生重、产羔率、初生至6月龄的平均日增重和6月龄时的屠宰率等。初生重和产羔率性状适宜采用家系选择,日增重适宜个体选择方法,屠宰率只能用同胞或半同胞测定。由于在选种时常同时考虑2-3个性状,家系内选择、合并选择、综合指数选择等方法均可选用。有条件时采用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法选择多性状将极大地提高选种的准确性。对后备羊的体型外貌选择,除要求具有品种特征外,还要求公羊有明显的雄性特征,在1个阴囊内有2个健康、大小一致和发育良好的睾丸;要求母羊有明显的母性特征,乳房结构和维系良好,并带有2个或4个发育良好、位置适当和功能有效的乳头。2.7合作育种新西兰罗姆尼羊的育种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育种者成立了一个育种合作社,由18个羊场参加。将会员羊场大量繁殖的羊群进行筛选,集中到核心群,用最好的公羊交配,核心群每年所生后代公羊,优先分配给社员使用,所生母羊仍然归养核心群的社员所有。 3杂交育种与经济杂交3.1级进杂交育种与优势基因利用 父本选用纯种波尔山羊, 母本选择体型大、繁殖率高、泌乳力强、耐粗饲,体重大的黄淮山羊、南江黄羊和部分杂交奶山羊。级进杂交的代数应视后代具体表现而定,杂交至三代左右,出现理想型杂种羊时,应选择优秀的理想型个体同质选配、横交固定、扩繁提高。同时,有针对性、有限度地选用近亲交配。结合严格淘汰,获得优秀群体,建立品系,进行品系间杂交,最终培育成适应强、理想型的肉山羊新品种。向生长快、产肉多、繁殖率高、耐粗饲、适应性强的肉皮兼用型方向转化。新品种的理想型标准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胸肩部丰满,肋骨开张良好,背腰宽阔厚实,臀部宽长浑圆,四肢强健,长短适中,全身肌肉发达。成年公羊体高90cm左右,体重90-105kg;成年母羊体高78cm左右,体重70-85kg;6月龄公羔羊体重35-45kg,母羔体重30-40kg。母羊产羔率180%-220%;8月龄屠宰率48%以上。选配公、母羊第一年选配,应根据每只羊的血统及生产性能来进行,第2年选配根据上年交配所生小羊的品质来进行。第3年选配还应注意前两年所生小羊产肉量的高低、板皮质量的好坏来进行。在整个良种改良区域内都应实行个体选配,编制选配计划,搞好配种登记。对数量较大且饲养分散的羊群,也可以实行等级选配,给各等级母羊选择适当公羊进行交配,以获得优良的后代。与配公羊的等级要高于母羊。有相同缺点和相反缺点的公母羊不能交配。性能测定在杂交改良区域内,对所有波杂(一、二、三代)母羊的体质外貌(整体结构、体躯、头部、乳房、四肢)、体尺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胸深、尻长、臀围、体重)、生长速度(日增重)、生产性能(屠宰率、净肉率、产肉量、肉脂比、骨肉比)、繁殖性能和饲料报酬等主要指标分时段(初生、3、6、9、12、18、24月龄)分别测定。注意事项利用波尔山羊作为父本,地方山羊作为母本,所生产的杂交后代在初生重、断奶重、哺乳期日增重方面绝大多数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利用级进杂交方法所生产的高代杂交羊杂种优势均低于杂交一代,其抗病力和抗逆性亦明显变差。科学的方法应该采用繁殖技术,培育适合当地环境的肉用山羊新品种(类群)。级进杂交过程中,杂种公羊只能用作商品羊,绝对禁止将杂种公羊与杂种母羊或本地母羊交配。级进杂交到第四代时,杂种羊含波尔羊的血缘已达90%以上。因此,级进杂交四代以后的杂种公羊可以用来与伏牛白山羊或其他本地山羊杂交生产商品肉羊。在横交固定时,要特别注意产肉量、产羔率、日增重、抗病性、板皮质量等五大性状特别优秀,经后裔测定和侧交后证明确实遗传稳定,作为系祖,进行同质选配。为了迅速巩固系祖的优良特性,可用系祖进行回交。 3.2有色肉羊的杂交培育利用杂交进行羊肉生产,注重于毛色也是一个方面。现在市场上对黑山羊有一定的偏爱, 因为波尔山羊、南江黄羊等都是被毛黄色的山羊,由于黄毛对黑毛是显性,因此杂种一代为黄色或草黄色, 这可能会失去一定的市场。在美国还有黑色波尔山羊,可以利用黑色波尔山羊冻精与地方黑山羊及深毛色山羊杂交,进行黑色波尔山羊选育,以提高肉羊产业的竞争力。为了选育黑色波尔山羊,另一技术路线是:利用山羊白色与黑色的显隐形关系,通过波尔山羊与土种黑山羊的杂交产生以白色为主色的杂一代,再将杂一代进行横交,所产生的杂二代个体毛色将分离成白色和黑色两种类型,选择黑色个体组群进行群体继代选育就可达到预期目的。其育成杂交模式见图: 由于山羊的白色对黑色呈显性遗传,杂一代的毛色呈现波尔羊的特征,横交后代将出现毛色分离现象,此时选择黑色个体组建基础群体进行封闭的群体继代选育就能保证育成的新品种具有黑色被毛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山羊的毛色遗传并非受一对基因控制,在选育过程中,加强毛色纯度和黑色深度的选择至关重要。由于杂交育成的新品系群个体含有50%的波尔羊血液,在保留黑色被毛特征的前提下,其生产性能至少介于两个亲本群之间,通过群体继代选育还可能得以大幅度提高。经过4-5世代的选育将培育出生长快、胴体品质好的黑山羊新品系。3.3经济杂交配套体系利用经济杂交产生的杂种优势进行羊肉生产,是肉羊中最成功的经验。如果本地母山羊的体格偏小,用波尔山羊杂交后易造成怀孕母羊难产。因此,宜进行多元杂交,可以先用南江黄羊或奶山羊进行第一轮杂交,对于杂交一代母羊再以波尔山羊进行杂交。小尾寒羊作为世界著名的三大多胎绵羊品种之一,极具开发价值和市场潜力。针对肉用性能欠佳的特征,有条件的地区最好用小尾寒羊做母本,用无角陶塞特公羊或夏洛来、萨福克、特克萨尔等品种做父本进行经济杂交,形成不同的杂交组合和相应的肉羊生产模式。经过不同地区的实践证明,无角陶塞特公羊×小尾寒羊、夏洛来×陶塞特公羊×小尾寒羊属于优秀的杂交组合。河南省新引进的陶塞特·当也将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也可以利用小尾寒羊与本地绵羊品种杂交,以利用其高繁殖力、生长快、适合圈养等优点,但需要注意的是,用它改良时要考虑本地区主要绵羊品种的生产方向,毛用或裘皮用绵羊产区最好不要用它改良。现在很多地区为了增加羊肉产量,利用小尾寒羊对已育成的细毛羊、半细毛羊进行改良,虽然增加了羊只产羔数,却破坏了羊毛的同质性。保证二元杂交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是要选择体型较大、产羔数多、奶水足的母羊,要获得稳定杂交效果的关键是用于杂交的母本品种个体间的整齐度要高。因此,本地山羊的提纯复壮刻不容缓。在三元杂交中,决定杂二代性能的关键是第二父本的生长发育性能和胴体品质。由于波尔羊的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优于南江黄羊、河南奶山羊等品种,波尔羊作为终端父本理所当然。在绵羊中,夏洛来羊宜作终端父本。4地方优良品种保种问题我国是世界上山羊品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一批山羊地方品种品质优良又各具特色,如南江黄羊、马头山羊均是较好的品种。黄淮山羊所生产的"汉口路"板皮是正面服装革的重要原料。波尔山羊仅适宜改良部分以产肉为主且生长性能较差的品种,不能无目的盲目杂交,以免毁掉宝贵的种质资源。开展杂交改良以前,应先将地方品种划定保护区,建立核心群。河南奶山羊属于优良的品种,是我省引进萨能奶山羊与地方品种经过长期杂交选育而形成的品种。奶山羊在过去几十年的奶业发展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未来的奶业发展中还将会受到重视。河南省又是我国奶山羊发展的适宜区。因此,要重视奶山羊的保种和选育,切不能为了眼前利益大批地杂交奶山羊。 河南省鲁山县的牛腿山羊,属于个体大、产肉性能好的肉皮兼用山羊,适应于在山区饲养。但是,该品种的分布范围有限,数量不多。在此,建议不要随便引进(输入)外来品种进行杂交。在山羊品种的中心产区,要做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划定保护区域,在保护区内,全面开展山羊的纯种繁育,不得进行品种间杂交;禁止引进、饲养其他任何品种的种羊;禁止利用区外其他品种的公羊对区内的山羊进行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建立健全以种羊场为龙头、乡镇示范场为骨干、种羊饲养户为依托的良种繁育体系。要制定选育标准、选育方案。 参考文献 11篇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