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3065543       资源大小:38.5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docx

    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 执教:建德市明珠小学 吴树生 教材分析: 用水测量时间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时间的测量”单元第3课。古人计时的方法有很多,学生在原有认知上,作出一系列的想像,猜测水钟报时的方法。教材中画了三只两种类型的古代水钟图,帮助学生理解怎样利用流水来计时。而这只是在思维上的一些考虑,实践中水是怎样计量时间的呢?教材利用“滴漏实验”,使学生亲身经历流水计量时间这一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展开思维进行推断与预测,并进行验证,意识到推测要根据原有的经验与认识,而不是随意的猜想。怎样控制水流的快慢?通过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认识到控制水滴漏出的快慢主要与水位的高低有关。要想让水流的速度不变,只有让水位的高低保持不变。 设计意图和试教体会: 用水测量时间这篇课文对于孩子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很有意义的一堂科学课,但是在教学的设计上的确很值得斟酌,课的容量很大,学生实验的难度也比较大,经过两次的试教,但是效果总不是很理想。 本课的设计是先让学生初步感知古代的水钟,激发他们探究的好奇心。然后进入到活动一200毫升水流出25毫升和50毫升水的实验,并且重复3次,发现3次实验中的数据是差不多的,说明水流需要时间,并且发现50毫升大致是25毫升的两倍,因此觉得流水是可以模糊计时的。继而继续引领深入,根据刚才的数据预测一次性流完200毫升,每个50毫升需要多少时间?学生猜测同样的水流同样多的50毫升应该是一样长的时间,也就是每个50毫升的时间是一样的。然后通过实验发现水流的速度竟然变慢了,与预测的结论根本不同,思维产生矛盾。从而觉得实验二的方法水流又是不可以计时。只有让流水的速度一致,才可以计时,那怎样保持流水的速度一样呢?继续引发学生思考,发现必须每次都加到200毫升才能记时,也就是只有水位相同,流速才能相同。思维再次向前推进,进而去解释古代水钟的奥秘。通过一连串的预测,肯定-否定-再肯定的思维过程,建构自己的科学概念。 原来课文安排的是3个活动,经过教学,发现40分钟很难完成,所以我们把书本的第一个活动300流出100毫升水和把第2个活动300毫升水流出10毫升和50毫升的活动整合为一个活动,把水量降低为200毫升。节约了时间,但是学生的思维过程还是保持连贯。 在本课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50毫升所需要的时间,我们用柱状图表示出来,十分清晰直观,效果明显。 实验的操作难度和实验器材的准备也值得教师引起重视,学生实验的准确程度是困扰本课数据的重要环节,对于课堂的成功起着绝对的作用,也就是在操作中如何减小误差十分地重要。这个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器材的准备,比如我在教学中,由于器材的限制,第一个活动使用了烧杯,没有用量筒。导致误差比较大;二:平时教师对学生科学操作、小组合作的规范指导和训练也十分重要。不可忽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过程与方法 1记录200毫升水流出25毫升和5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2根据50毫升水所需要的时间,推测并记录200毫升水中流出每50毫升所需要的时间。 3初步理解流水为什么能够用来计时,以及存在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细心观察、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2发展研究计时工具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水位变化会对流水速度产生影响,要想流速不变,只有保持水位相同。 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一个铁架台、一漏瓶、量筒、烧杯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由认识古代水钟导入揭题 二、探究水流计时 、活动一:200毫升流出25毫升和50毫升的时间 1小组讨论实验方法 2分组实验,测出200毫升流出25毫升和50毫升所需要的时间 3汇报小结第一次发现: 200ML水流出相同的量 所用时间大致相同; 、活动二: 200毫升水流出每50毫升所需要的时间 1预测200毫升水一次性流完。每流出5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并说出预测的理由。 2分组实验,测出200毫升水一次性流完,每流出5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 3小组讨论分析数据。 4.小结汇报 学生新的发现:200ML水 流出 50 100 150 200 快 慢 、如何控制水流速度不变 1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如何让水流速度不变。 2.师生一同演示如何控制水流速度不变的实验 3.感受并解释古代水钟可以计时的奥秘。 三、总结延伸

    注意事项

    本文(《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