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无机化学》自测练习题.docx

    • 资源ID:3065004       资源大小:56.19K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无机化学》自测练习题.docx

    无机化学自测练习题无机化学自测练习题 所用教材: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第五版 第一章 气体 一、判断 1、氨的沸点是-33,可将100kPa、20时的氨气看作理想气体。. . . 2、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它的体积成反比。. . . . 3、质量相同的N2和O2,在同温同压下,它们的体积比为7:8。. . . 4、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混合气体中某组分的摩尔分数与体积分数不相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混合气体中,某组分气体的分体积是指与混合气体具有相同温度、相同压力时该组分气体单独存在所占有的体积。. . . . . . . . . . . . 二、单选题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用于真实气体的条件是. . . . . . . . . . . . (A)低温、高压 (B)高温、高压 (C)低温、低压 (D)高温、低压。 2、 在温度相同、容积相等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气体A和B。若气体A的质量为气体B的二倍,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气体B的0.5倍,则p(A):p(B) =. (A) 1/4; (B) 1/2; (C) 2; (D) 4。 3、 对下列各种烃来说,使其在充有足量氧的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若燃烧前后容器内的温度和压力都保持不变,则此气态烃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C2H6; (B) C2H4; (C) C2H2; (D) C3H6。 4、某气体A3按下式分解: 2 A3 (g) 3 A2 (g) 在298K、1.0L容器中,1.0molA3完全分解后系统的压力为. . . . (A) 3.7 ×103 kPa (B) 2.5 ×103 kPa (C) 1.7 ×103 kPa (D) 101.3 kPa 5、 已知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在1273 K时,98.7kPa压力下,硫的蒸气密度为0.5977g·L-1,则硫的化学式为. . . . . . . . . . . . . . . . (A) S; (B) S8; (C) S4; (D) S2。 三、填空题 1、 已知混合气体中C2H3Cl、HCl、C2H4的体积分数分别为88.0%、10.0%、2.00%。 当温度保持不变时,在101kPa下,除掉全部HCl后,剩余气体中p(C2H3Cl)= _99.0_ kPa,p(C2H4)=_ 2.02_ kPa。 2、在25和相同的初始压力下,将5.00LN2(g)和15.0LO2(g)充入容积为10.0L的真空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152kPa,则p (N2) = _38.0_kPa,p (O2 ) = _114_kPa,当温度升至250时,保持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_267_kPa,25时N2(g)的起始压力为_76.0_kPa。 3、27时,将电解水所得到的含氢、氧混合气体干燥后贮于60.0 L容器中,混 合气体的质量为36.0g,则p(H2 ) = _83.1_kPa,p(O2 ) = _41.6_kPa, p(总) = _124.7_kPa, 氢气的体积分数为_66.7_。 4、 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恒压下,温度变化时,各组分的体积分数_不 _变。恒温下,压缩体积,使压力变化时,各组分的分压将_改 _变。 1、99.0;2.02。 2、38.0;114;267;76.0。 3、83.1;41.6;124.7;66.7。 4、 不; 改。 第二章:热化学 一、判断 1、相同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在相同条件下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2、已知在某温度和标准态下,反应2KClO3 (s) 2KCl (s) + 3O2 (g)进行时, 有2.0 mol KClO3 分解,放出89.5 kJ的热量,则在此温度下该反应的rHm 89.5 kJ·mol-1。. . . . . 3、气体膨胀或被压缩所做的体积功是状态函数。. . 4、所有气体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都为零。. . 5、298K时石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零。. 二、单选题 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单质的焓等于零; (B)反应的热效应就是反应的焓变; (C) 单质的生成焓为零; (D)石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等于零。 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只有等压过程,才有化学反应热效应; (B) 在不做非体积功时,等压过程所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增加系统的焓值; (C) 焓可以被认为是系统所含的热量; (D) 在不做非体积功时,等压过程所放出的热量全部用来增加系统的焓值。 3、已知298K时fHm (Fe3O4,s) = -1118.0 kJ·mol-1,fHm(H2O,g) = -241.8 kJ·mol-1,则 反 应 Fe3O4 (s) + 4H2 (g) 3Fe(s) + 4H2O(g) 的rHm= . . (A) -150.8 kJ·mol-1; (B) 150.8 kJ·mol-1; (C) 876.2 kJ·mol-1; (D) - 876.2 kJ·mol-1。 4、 已知在相同温度下,金刚石和石墨与O2(g)反应生成1.0molCO2(g)的反应热 分-1别为-395.4kJ·mol和-393.5 kJ·mol-1,则C(石墨)C(金刚石)的反应热为. (A) 1.9kJ·mol-1 (B) -1.9kJ·mol-1 (C)38kJ·mol-1 (D) -38 kJ·mol-1 5、 下列各物理量中,为状态函数的是. . . (A) U; (B) U; (C) Q; (D) W。 三、填空题 1、已知1.00molCH4(g)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时放出890.2 kJ热量。其燃烧反应式为_ CH4(g) + 2O2(g) CO2 (g) + 2H2O(l);_; 在25、100 kPa下燃烧 5.00molCH4 (g)需消耗_248_ L O2, 产生_124_ L CO2,并放出_4451_ kJ热量。 2、如果系统经过一系列变化又恢复到初始状态,则系统的U_ _ _0,H_ _ _0。 3、某系统吸收了1.00×103J热量,并对环境做了5.4×102J的功,则系统的热力学能变化U = _4.6 ×102_J,若系统吸收了2.8×102 J的热量,同时环境对系统做了4.6×102J的功,则系统的热力学能的变化U = _7.4 ×102_J。 4、 已知反应H2O2(l) H2O (l) +1/2O2 (g) 的rHm= -98.0 kJ·mol-1,H2O (l) H2O (g) 的rHm= 44.0 kJ·mol-1,则1.00×102gH2O2(l)分解为H2O(l)和O2(g)时放出_288.2_kJ的热量,反应H2O(g) +1/2O2 (g) H2O2 (l) 的rHm _54.0_ kJ·mol-1 。 第三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一、判断 1、溶液中,反应物A在t1时的浓度为c1,t2时的浓度为c2,则可以由(c1c2)/(t1 -t2)计算反应速率,当t0时,则为平均速率。 2、化学反应3A(aq) + B(aq) 2C(aq) ,当其速率方程式中各物质浓度均为1.0mol·L-1时,其反应速率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其反应速率。 3、可根据反应速率系数的单位来确定反应级数。若k的单位是 mol1-n·Ln-1·s-1, 则反应级数为n。 4、通常升高同样温度,Ea较大的反应速率增大倍数较多。 5、一般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如果活化能越大,则反应速率受温度的影响也越大。 . 1、× 2、 3、 4、 5、 二、单选题 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 . (A) 复杂反应是由若干元反应组成的; (B) 在反应速率方程式中,各物质浓度的指数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时,此反应必为元反应; (C) 反应级数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的计量数之和; (D) 反应速率等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 2、 对所有零级反应来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 . (A) 活化能很低; (B)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C) 反应速率与温度无关; (D) 反应速率系数为零。 3、 反应X + 2Y Z 是一个2.5级反应,下面的速率方程式中,可能正确的是 (A) v = k c (X)c (Y)2; (B) v = k c (X) c (Y)3/2; (C) v = kc (X)2 c (Y); (D) v = k c (X)0 c (Y)2。 4、反应2N2O5 CCl4¾¾¾® 4NO2 + O2,v (N2O5)、v (NO2)、v (O2)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A) v (N2O5) / 2 = v (NO2) / 4 = v (O2); (B) v (N2O5) = v (NO2) = v (O2); (C) 2 v (N2O5) = 4 v (NO2) = v (O2); (D) 2 v (N2O5) = 4 v (NO2) + v (O2)。 5、反应A2 + B2 2AB 的速率方程为v = k c (A2) c (B2),此反应 (A) 一定是元反应; (B) 一定是复合反应; (C) 无法肯定是否为元反应; (D) 对A来说是一个二级反应。 1、A 2、B 3、B 4、A 5、C 三、填空题 1、元反应A + B C 的反应速率方程式v =_ kc(A)c(B)_,其反应级数为_2_。 2、某反应的反应速率系数单位为:mol·L-1·s-1,则该反应的反应级数为_0_, 若反应速率系数的单位为:L2·mol-2·s-1,则该反应的反应级数为_3_。 3、某气相反应:2A(g) + B (g)C(g)为元反应,实验测得当A、B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010mol·L-1和0.0010mol·L-1时,反应速率为5.0×10-9 mol·L-1·s-1,则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式为_ v = k c (A)2 c (B)_, 反应速率系数k = _k = 0.05 L2·mol-2·s-1_。 4、800K时,反应CH3CHO(g)CH4(g)+CO(g)的反应速率系数k=9.00×10-5 mol-1·L·s-1,当CH3CHO的压力为26.7kPa时,其CH3CHO的浓度为_4.0 ×10-3_mol·L-1,此时CH3CHO的分解速率为_1.44 ×10-9_mol·L-1·s-1。 1、 kc(A)c(B);2。 2、0;3。 3、v = k c (A)2 c (B);k = 0.05 L2·mol-2·s-1。 4、 4.0 ×10-3;1.44 ×10-9。 第四章:化学平衡 熵和Gibbs函数 一、判断 1、只有当化学反应的反应商Q = 1时,该反应才能处于平衡状态。 2、对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压力的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平衡移动。 3、对没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压力的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平衡移动。 4、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标准平衡常数一定不改变。 5、减少反应生成物的量,反应必定向正方向进行。 1、× 2、 3、× 4、× 5、 二、单选题 1、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g) + B (g) C (g) 的 K= 10-10。当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时 (A) 相同物质的量的A、B、C气体混合,平衡后,气体C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 (B) 由于反应逆向进行,气体C不存在; (C) 由于反应具有可逆性,在一定条件下气体混合物中,A、B、C物质的量一定能相等; (D) 由于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很小,A、B、C气体平衡混合物中,C的物质的量相对较小。 2、已知298K时,反应 Ag2O (s) 2Ag (s) + 12O2 (g) 的rS=66.7 J·mol-1·K-1,fH(Ag2O , s) = -31.1 kJ·mol-1,则Ag2O的最低分解温度约为 (A) 740 K; (B) 466 K; (C) 233 K; (D) 194 K。 3、1 mol A2和1mol B2,在某温度下,于1L容器中建立下列平衡:A2 (g) + B2 (g) 2AB (g),则系统中 (A) c (AB) = 2 mol·L-1; (B) 一 定 是 c (AB) = c (A2); (C) c (A2 ) < c (B2 ); (D) 0 < c (AB) < 2 mol·L-1。 4、已知反应FeO (s) + C (s) CO (g) + Fe (s) 的rH > 0,rS > 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态、低温下反应可自发进行,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 (B) 标准态、高温下反应可自发进行,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 (C) 标准态、任何温度下反应均不能自发进行; (D) 标准态、任何温度下反应均能自发进行。 5、 某温度下,在溶液中发生可逆反应: A (aq) + 2B (aq) 2C (aq), K = 0.10,-1则当反应开始时c (A) = 1.0 mol·L-1, c (B) = 0.50 mol·L, c (C) = 0.5 mol·L-1,则达到平衡后 (A) c (A)、c (B) 增大,c (C) 减小; (B) c (A)、c (C) 减小,c (B) 不变; (C) c (A) 减小,c (B)、c (C) 增大; (D) c (A) 、c (B)、c (C) 不变。 1、D 2、B 3、D 4、B 5、A 三、填空题 1、温度一定时,反应C (s) + 2N2O (g) CO2 (g) + 2N2 (g) 的标准平衡常数K = 4.0 ;则反应2C (s) + 4N2O (g) 2CO2 (g) + 4N2 (g)的 K= _16_;反应 CO2 (g) + 2N2 (g) C (s) + 2N2O (g) 的 K = _1/4_。 2、判断下列反应的标准熵变。 2NaOH (s) + CO2 (g) Na2CO3 (s) + H2O (l),rS _<_ 0; CaCO3 (s) + 2H+ (aq) Ca2+ (aq) + H2O (l) + CO2 (g),rS _>_ 0。 3、298K时,NaCl(s)的溶解度为 36.2 g / (100 g H2O),在1.0L水中加入10.0 gNaCl(s),则此溶解过程的rS m _>_ 0,rG m _<_ 0。 4、对某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化学反应,改变某一反应物的浓度,K _不 变_, 平衡_移 动_; 改变温度,K _变 化_, 平衡_移 动_。 1、16;1/4 。 2、<,> 。 3、>;< 。 4、不 变; 移 动; 变 化; 移 动 。 四、计算题 1、已知反应:SbCl3 (g) + Cl2 (g) SbCl5 (g), 在 298 K 时,fG (SbCl5,g ) = -334.3 kJ·mol-1, fG(SbCl3,g ) = -301.1 kJ·mol-1 。 (1) 计算298K时该反应的K ; (2) 同温下;在1.0 L容器中,n ( SbCl3 ) = n ( Cl2 ) = 0.10 mol,n (SbCl5 ) = 2.00 mol 时,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解:SbCl3 (g) + Cl2 (g) SbCl5 (g) (1) rG= -334.3 - (-301.0) kJ·mol-1 = -33.3 kJ·mol-1 -33.3´108.314´298 3ln K= K= 6.87 ×105 2.0 mol RTVpO (2) Q = 10 mol RT)2(0.OVp = 2.0´1.0´100(0.10)2´8.314´298 = 8.1 < K 所以反应向右进行。 2、在10.0 L容器中,含有H2、I2和HI的混合气体。在698 K时反应:H2 (g) + I2 (g) 2HI (g) 达到平衡,系统中有0.10 mol H2、0.10 mol I2 和 0.74 mol HI。 若保持温度不变,再向容器中加入 0.50 mol HI,重新达到平衡时 H2、I2 和HI的分压各是多少? 解: H2 (g) + I2 (g) 2HI (g) 平 衡 (1) n / mol: 0.10 0.10 0.74 平 衡 (2) n / mol: 0.10 + x 0.10 + x 0.74 + 0.50 - x n(HI)RT2)VpOn(H2)n(I2)(RTO)2Vp (.124-x)2(0.10+x)2 K= (0.74)2(0.10)2 = x = 0.078 p (H2 ) = p (I2 ) = (0.10+0.078)mol×8.314 J·K-1·mol-1 ×698 K 10.0L = 1.0 ×102 kPa p (HI) = (1.24-0.078)mol×8.314 10.0L J·K-1·mol-1 ×698 K = 6.7 ×102 kPa 第五章:酸碱平衡 一、判断 1、在一定温度下,改变溶液的pH值,水的标准离子积常数不变。. 2、水的标准离子积常数与温度有关。. . . . . 3、当H2O的温度升高时,其pH < 7,但仍为中性。. . . 4、在某溶液中加入甲基橙指示剂后,溶液显黄色,则该溶液一定呈碱性。. 5、纯水中加入酚酞指示剂,呈无色。. . . . . 1、 2、 3、 4、× 5、 二、单选题 1、下列溶液中,其pH值最小的是. . . (A) 0.010 mol·L-1 NaOH; (B) 0.010 mol·L-1 H2SO4; (C) 0.010 mol·L-1 HCl; (D) 0.010 mol·L-1 H2C2O4。 2、pH = 2.00 的溶液与 pH = 5.00的溶液,c (H+ )之比为. . (A) 10; (B) 1000; (C) 2; (D) 0.5。 3、等体积混合pH = 1.00和pH = 4.00的两种强酸溶液,所得溶液的pH 值为. . . . . (A) 2.00; (B) 1.00; (C) 2.50; (D) 1.30。 4、等体积混合pH=2.00和pH=11.00的强酸和强碱溶液,所得溶液的pH值 为. (A) 1.35; (B) 3.35; (C) 2.35; (D) 6.50。 5、甲基橙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 . (A) 2.53.0; (B) 3.14.4; (C) 3.85.0; (D) 4.9 6.2。 1、B 2、B 3、D 4、C 5、B 三、填空题 1、0.20mol·L-1 HAc溶液中,c(H+)= _1.9 ×10-3_mol·L-1,pH = _2.73_。(K(HAc) = 1.75 ×10-5 ) 2、已知:K(HNO2 ) = 7.2 ×10-4, 当HNO2溶液的解离度为20%时,其浓度为_1.4 ×10-2_ mol·L-1,c (H+ ) = _2.8 ×10-3_mol·L-1。 3、浓度为0.010 mol·L-1的一元弱碱(K= 1.0 ×10-8 )溶液, 其 pH = _9.0_, 此碱溶液与水等体积混合后,pH = _8.85_。 4、1.5×10-2 mol·L-1 NH3·H2O溶液中c (H+ ) = _1.9 ×10-11_mol·L-1,pH = _10.72_。 (K (NH3·H2O) = 1.8 ×10-5 ) 1、1.9 ×10-3;2.73。 2、1.4 ×10-2;2.8 ×10-3。 3、9.0;8.85。 4、 1.9 ×10-11;10.72。 第六章:沉淀-溶解平衡 一、判断 1、一定温度下,AgCl的饱和水溶液中,c(Ag+)/c和c(Cl-)/c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 . . ( ) 2、任何AgCl溶液中,c(Ag+)/c和c(Cl-)/c的乘积都等于K( AgCl )。. 3、Ag2CrO4的标准溶度积常数表达式为: K( AgCrO4 ) = 4 c ( Ag+ ) / c2· c ( CrO42- ) / c。. 4、难溶电解质的K是温度和离子浓度的函数。. . -11-175、已 知 K( ZnCO3 ) = 1.4 ´ 10, K( Zn(OH)2 ) = 1.2 ´ 10,则在 Zn(OH)2饱和溶液中的c(Zn2+)小于ZnCO3饱和溶液中的c(Zn2+)。. 1、 2、× 3、× 4、× 5、 二、单选题 1、在AgNO3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达平衡时. . (A) c ( Ag+ ) = c ( Cl- ) ; (B) c ( Ag+ ) = c ( Cl- ) = K( AgCl ) 1/2 ; (C) c ( Ag+ ) c (Cl- ) , c (Ag+ ) / c·c (Cl- ) / c = K( AgCl ); (D) c ( Ag+ ) c (Cl- ) , c (Ag+ ) / c·c (Cl- ) / c ¹ K( AgCl )。 -52、已知298K时,K( PbCl2 ) = 1.6 ´ 10, 则此温度下,饱和PbCl2溶液中,c(Cl-)为. . . . -2-2(A) 3.2 ´ 10 mol·L-1; (B) 2.5 ´ 10 mol·L-1; -2-2(C) 1.6 ´ 10 mol·L-1; (D) 4 .1 ´ 10 mol·L-1。 -8-153、 已知 K( AB2 ) = 4.2 ´ 10,K( AC ) = 3.0 ´ 10 。 在 AB2 、 AC 均-3为饱和的混合溶液中, 测得 c ( B - ) = 1.6 ´ 10 mol ·L -1 ,则溶液中c(C-)为 . . . . . -13-1-13-1(A) 1.8 ´ 10 mol ·L ; (B) 7.3 ´ 10 mol ·L ; (C) 2.3 mol·L -1; (D) 3 .7 mol ·L -1。 -64、在Ca3(PO4)2的饱和溶液中,已知c ( Ca2+ ) = 2.0 ´ 10 mol·L -1 , c ( PO43- ) = -61.58 ´ 10 mol·L -1 , 则 Ca3 (PO4 )2的 K为. . -29-12-18-27(A) 2.0 ´ 10 ; (B) 3.2 ´ 10; (C) 6.3 ´ 10; (D) 5 .1 ´ 10。 -5-125、 已 知 K( Ag2SO4 ) = 1.4 ´ 10 ,K( Ag2CO3 ) = 8.1 ´ 10 , -10-17K( AgCl ) = 1.8 ´ 10 ,K( Ag I ) = 8.3 ´ 10。在下述各银盐饱和溶液中,+c(Ag)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Ag2SO4>AgCl>Ag2CO3>AgI ;(B) Ag2SO4 >Ag2CO3 > AgCl > AgI ; (C) Ag2SO4 > AgCl >AgI > Ag2CO3 ;(D) Ag2SO4 > Ag2CO3 > AgI >AgCl。 1、C 2、A 3、A 4、A 5、B 三、填空题 1、 Fe(OH)3 、Ca3 (PO4 )2的标准溶度积表达式分别为 ´ K ( Fe (OH)3 ) = c ( Fe3+ ) / c · c ( OH- ) / c 3 _、 K ( Ca3 (PO4 )2 ) = c ( Ca2+ ) / c 3· c ( PO43- ) / c 2 ´´。 2、已知K( CuS ) = 6.3 ´ 10-36, 则其溶解度为 2.5 × 10-18´´ mol·L-1 ,在0.050mol·L-1 CuSO4 溶液中,CuS的溶解度为 ´´1.3 × 10-34 ´ mol·L-1 。 3、已知K( Mg3(PO4)2 ) = 1.0 ´ 10-25,则其溶解度为 _3.9 × 10-6 _ mol·L-1, 饱和溶液中c ( Mg2+ ) = 1.2 × 10-5´´ mol·L-1 。 4、已知K(Mg(OH)2 ) = 1.8 10-11 ,则Mg(OH)2在0.10 mol·L-1 MgCl2溶液中的溶解度为_6.7 × 10-6_ mol·L-1 ;在 _1.6 × 10-3_ mol·L-1 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与在0.10mol·L-1 MgCl2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 1、K ( Fe (OH)3 ) = c ( Fe3+ ) / c · c ( OH- ) / c 3 ; K ( Ca3 (PO4 )2 ) = c ( Ca2+ ) / c 3· c ( PO43- ) / c 2 。 2、2.5 × 10-18; 1.3 × 10-34 。 3、3.9 × 10-6 ; 1.2 × 10-5 。 4、6.7 × 10-6 ; 1.6 × 10-3 。 四、计算题 1、已知K(LiF) = 3.8 ×10-3,K(MgF2 ) = 6.5 ´ 10-9 。在含有0.10 mol·L-1 Li+ 和 0.10 mol·L-1 Mg2+ 的溶液中,滴加NaF溶液。(1) 通过计算判断首先产生沉淀的物质;(2)计算当第二种沉淀析出时,第一种被沉淀的离子浓度。 解: (1) Li+ 沉 淀 时,c( F- ) = 3.8 × 10-2mol·L-1 Mg2+沉 淀 时,c ( F- ) = 2.5 × 10-4 mol·L-1 所 以 MgF2 先 沉 淀 。 (2) Li+ 沉 淀 时, c ( Mg2+ ) = 4.5× 10-6 mol·L-1 -17-382、已知K(Zn (OH)2 ) = 1.2 ´ 10, K(Fe (OH)3 ) = 4.0 ´ 10,在c (Zn2+ ) = 0.68 mol·L-1,c (Fe2+ ) = 0.0010 mol·L-1 的溶液中,要将铁除净,加H2O2将Fe2+氧化为Fe3+,再调节pH值。试计算要将铁除净,而锌不损失,pH值应控制的范围。 1.2´10-170.68解: Zn (OH)2 开 始 沉 淀 时, c (OH- ) = pH = 5.62 -9 mol·L-1 = 4.2 ´ 10 mol·L-1 Fe(OH)3 沉 淀 完 全 时,c ( OH- ) = 10-11 mol·L-1 pH = 3.20 0´1034.1.0´10-5-38mol·L-1 = 1.6 ´ 应 控 制:5.62 ´ pH ´ 3.20 第七章:氧化还原反应 电化学基础 一、判断 1、2H2O2 2H2O + O2 是分解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因此所有的分解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 2、 2CCl4 + CrO42- 2COCl2 + CrO2Cl2 + 2Cl-,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还原剂失电子。. 4、在3 Ca + N2 Ca3 N2 反应中,N2是氧化剂。. . 5、理论上所有氧化还原反应都能借助一定装置组成原电池;相应的电池反应也必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注意事项

    本文(《无机化学》自测练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