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教学设计.docx
变色龙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变色龙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课文变色龙 教学内容:变色龙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变色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中的第3篇课文。文章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先发现变色龙,再端详变色龙,最后放回变色龙。其中端详变色龙是全文的重点。作者端详到了变色龙三个方面的特点:就是变色龙外貌怪,捕食快,变色多。本文最成功之处就是抓住了变色龙的特点进行描写,而这些特点的准确把握又间接的反映出作者观察得仔细。也为本单元的习作做了铺垫。最后的放归原始森林,如实地记录了当时当地的作者的所作所为。是爱护动物的表现,也是为了保护大自然。本文的写作手法很有特色,作者以趣味性的故事展开,巧妙的告诉学生打开自然的方法。写得生动有趣,为解读课文找到了门径。 学情分析: 本班32人,本学期转进1人。经过四年的语文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初步学会了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词句的能力,能够在阅读中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基本的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的能力。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初步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的能力,这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但受年龄限制,阅历浅、实践少,认知水平和能力仍有限,对变色龙缺乏感性认识。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生活中爱护小动物,激发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和其生活习性等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教学方法和思路:根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在本课时教学中,在课前让学生和教师准备一些动物适应环境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课上资源共享。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变色龙尚属罕见动物,极为罕见,同学们对于它的认识还是知之甚少,所以光靠读来悟变色龙的特征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认识变色龙。我采用的教法是话题设置法、指导阅读法,媒体演示法,拓展迁移法。在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发现法、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教学准备:组织学生继续搜集变色龙的相关资料。教师搜集相关资料、图片并整理做成课件。 教学过程: 一、 交流资料,进入新课 师生交流搜集到的变色龙的资料。 二品读课文 、发现变色龙 (18自然段) 1、读课文18自然段,边读边想::想要发现变色龙,容易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2、学生自己读课文 3、交流(不容易) 4、那为什么如此不易被发现呢? 5、朗读句子,出示:“小李用手一指,豆藤上真的挂着一条绿莹莹的四脚小蛇,皮肤和豆叶一模一样,很难发现。” 、端详变色龙(915自然段) 1、我们意外地发现了变色龙这个“怪物”, 便细细端详着。什么叫“端详”?给它找一个近义词。请同学们默读课文915自然段,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端详”变色龙的? 2、学生读书,交流 3、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外形 捕食 变色 4、学习第9自然段 外形 齐读9自然段,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向大家介绍变色龙的外形的? 头、嘴、眼、身躯、背部、腹部、脚、尾巴 这些部分各有什么特点?请在相应的词语下面标上小记号。 是啊!看着这变色龙,真可以用第一部分中的一个字概括,板书“怪”。 渗透写作观察顺序 同学们,在介绍一种小动物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我们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啊?,在介绍它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时,也紧紧扣住了它的特点。 5、合作学习第1012自然段 捕食 同桌齐读1012自然段,然后一起讨论下面的问题: A、变色龙用什么器官来捕捉食物?了解它的这两个器官的特征。 B、捕捉食物时速度快吗?从文中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找一找,并在相关的词语下面做标记。 理解部分词语:迟钝、窥探、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刹那间等体会变色龙捕捉食物的速度快。板书:快 练习朗读,注意重点词的朗读。 6、自主学习第1315自然段 变色 自读第1315自然段,找到表示颜色的词语。 想一想:它的颜色是依据什么而不断变化的?你可以想象,它还会怎样变化吗? 让学生尝试着说说看,教师出示图片。 感受变色样式之多,板书:多 看到这一幕,你该怎样称赞它变色的本领? 朗读句子: “变色龙, 果然名副其实。” 、放回变色龙(16自然段) 1、同学们,这就是外形怪异,捕食快速又准确,颜色变化多端的变色龙。我们应如何对待呢?作者他们是怎样处置它呢? 2、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 三、体悟方法,激发探究欲望。 1、默读课文,为什么短短的一篇文章让我们对变色龙有如此深刻的印象? 细致的观察 描写的角度 描写的方法 2、教师小结:大自然的奥秘是无穷的,揭开它的奥秘需要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这样会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 四、结束课文,探索自然,激发情感 1、其实,不仅是数量不多的变色龙我们要保护,自然界中的其他小动物我们也要保护,让我们人类和动物和谐地生活在地球上吧! 2、我们借助作者对变色龙的细致观察来了解自然。神秘的自然界有着无数的奥秘正等着你们去探索,你现在最想做什么? 五、布置作业 1、小组以变色龙为主题制作关于动物的一期手抄报。 2、小练笔: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灵活运用送学到的观察、表达方法,写一篇关于小动物的作文。 板书设计: 发现 外形 怪 端详 变色龙 捕食 快 放回 变色 多 教学反思: 奇妙的自然 一、 布置课前准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学时我先组织学生交流,交流课前所查阅的有关变色龙的资料。课前布置查阅资料,是为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而课上交流则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由于变色龙远离学生生活,学生对其捕食和变色的生活习性充满了好奇,仅仅依靠文本资料,很难满足学生的未知欲。教学中,我利用课件中的图片、视频等,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把文本和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理解了变色龙捕食的快、准。对于变色这部分内容,我在指导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借助课件,让学生观看“变色”,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课文插图的观察,积极调动思维,更深刻的理解了其 “名副其实”的变色本领。 二、抓住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指导观察方法。 本课教材中,变色龙外形特征的描写非常生动,作者按照“总分”的写法,先写出了变色龙“全身翠绿”,然后分别从头部和身躯两部分抓住特点来介绍变色龙,使学生对变色龙有了深入的了解。这一段描写恰好为学生观察小动物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在教学中,我先出示了一张变色龙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自己观察到的特点,学生用一些零碎的词语来表达他们对变色龙的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中描写变色龙外形特点的一段话,让学生思考: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观察变色龙的?通过对三句话的读悟,学生很快理清了作者的观察顺序。接着,在体悟方法时我又引导学生默读这段话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变色龙擦写得如此生动?透过那些表现变色龙特点的词语,学生很快发现了,作者是抓住了变色龙身体各个部位的颜色、形状等方面的特点来进行描写的。此时,我趁机引导学生总结出了观察小动物需要注意的一些方法,即仔细观察、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来写。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有机整合,来源于立足学生认知基础的精心设计,来源于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兴味盎然地投入到与文本的对话中,我将与学生共成长,共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