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可研报告1.doc
年出栏2200头生猪标准化养殖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一年元月目 录第一章 总论 3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5第三章 市场需求预测 8第四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1第五章 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12第六章 工艺技术方案 16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19第八章 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 22第九章 饲养技术方案 23第十章 节能、节水27第十一章 招投标方案28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30第十三章 效益评价 32第十四章 结论和建议34第一章 总论一、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1、项目名称:某金盛泰畜牧养殖有限公司年出栏2200头生猪标准化养殖项目2、建设性质:新建3、建设地点:某某某闫道口村西1000米4、建设单位:某金盛泰畜牧养殖有限公司二、建设内容及规模:1、建设育肥猪舍10栋,5000平方米;2、建设配种猪舍5栋,2500平方米;3、建设保育猪舍5栋,2500平方米;4、饲料用房300平方米;5、办公用房等600平方米;6、年存栏育肥生猪2200头。三、项目总投资、资金筹措及运用(一)项目总投资430万元(二)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430万元,全部由项目建设单位自筹解决。(三)资金运用1、猪舍10栋5000平方米,每平方米300元,投资150万元;2、建设配种猪舍5栋,2500平方米;每平方米300元,投资75万元;3、建设保育猪舍5栋,2500平方米,每平方米300元,投资75万元;4、饲料用房300平方米,每平方米300元,投资9万元;5、办公用房、兽医室、隔离观察室等600平方米,每平方米800元,投资48万元;6、引进种猪5头,10000元/头,投资5万元;母猪20头,8000元/头,投资16万元;7、饲料机、锅炉等设备投资20万元;8、围墙大门厂区建设等投资13万元;9、环保投资6万元10、其他投资13万元。四、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限:6个月。五、项目效益 项目建成后,年出栏育肥猪2200头,直接经济效益36万元。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一、项目背景某位于河南省东部,黄河故道南侧。东临京九沿线重要城市商丘,西壤七朝古都开封,南望重镇周口,北接“牡丹之乡”荷泽,陇海铁路、310国道、商开高速公路横贯全境。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文哲大师庄周和南朝才子江淹的故里,中州四大名寺之一的白云寺、春秋时齐恒公九会诸候的“葵丘会盟台”就座落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全县辖18个乡(镇),84.4万人口,525个行政村,县域面积12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5.4万亩,背河洼地25万亩,素有“泡桐之乡”和“葡萄王国”之美誉。是全国首批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建设示范区、全国优质棉花、优质苹果生产基地,是河南省产粮大县,2008年,年产粮食65万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政府对养猪生产支持力度的加强,某某的养猪产业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乡拥有l00头以上养猪大户196户,闫道口村被列为市级生猪养殖专业村,呈现出了产业化、规模化、生态化的态势,使生猪养殖呈现出周转快、效益高等特点。该乡已连续几年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政策,鼓励养猪大户进行规模化生产。较大地调动了养猪户的积极性。全国生猪生产形势总体向好。猪肉是我国民众最为喜爱的肉类之一,占国内肉类消费量的比重超过6成。作为世界最大的猪肉生产国,我国基本上是自给自足。今年猪肉生产达5970万吨,猪肉产品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然而人均猪肉消费量33.8千克,仅略低于香港地区、欧盟和台湾地区。近几年来,我国生猪生产质量稳步提高,规模养殖发展迅速,散户养殖稳定增长。畜牧业扶植政策推动产业发展。国务院、农业部、商务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纷纷出台包括“补贴、保险、贷款”等各个方面的政策措施推动养猪生产,希望通过宏观调控平抑居高不下的猪价。例如这两年的能繁母猪补贴政策、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等。为推动生猪产业健康发展,我国还陆续出台了生猪大县奖励政策、生猪良补政策、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政策、良种繁殖我国大量进口猪肉的可能性不大。中国是一个生猪的生产大国,近十年来,我国的综合猪肉生产增长率为每年5.1%。目前仍然是出大于进,大量进口生猪的可能性不大。据海关统计,中国也一直进口一定数量的猪副产品,也有少量猪肉进口。受国内旺盛需求影响,今年以来广东省猪肉进口持续高速增长,进口价格保持平稳。2011年生猪市场前景光明今后的供需矛盾将朝缓和的方向发展,考虑物价上涨因素的影响,生猪价将呈现走高的发展态势。虽说事事难料,但今年的行情是有波动性的,养殖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健康环保养殖不失为一条出路,养好准赚钱!国家对家禽、水产等养殖业的扶植力度以及我国民众肉食消费的结构性调整都将对猪肉需求产生影响,这将对生猪养殖和猪价走势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总体上看,2011年生猪的养殖与供求形势仍看好,预计新一轮的盈利周期又将到来。三、项目建设必要性(一)有利于加快资源开发,促进养猪业的快速发展。该项目的实施,将通过资金技术的投入,把传统的简单、粗放养殖向优质、高效、生态、规模化养殖转变,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进程。(二)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项目的实施,变粮经二元种植模式为粮经饲三元模式,将大大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同时生猪养殖过腹还田,不仅为农田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减少了化肥施用量,降低了种植业生产成本,提高了粮食产产量提高种粮的比较效益,形成以农养牧,已牧促农,农牧发展的良性训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养猪业的发展,将有效带动屠宰、肉类、奶类和皮革加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延伸,扩大就业机会,富裕了农民,增加的地方财政收入,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第三章 市场需求预测 我国生猪产业经历了2007年和2008年的大幅波动之后,在2009年下半年开始出现可持续的向上发展的势头。从猪肉价格来看,自2009年6月中旬开始,我国猪肉价格已经从2008年的连续下调当中开始止跌反弹,到2009年第三季度猪肉价格已经出现了持续十多周连续上涨,从第四季度开始,节庆消费市场的启动对猪肉价格的上涨会起到强烈的支撑作用,猪肉价格的上涨会使生猪行业的利润趋于正常水平,为生猪行业新一轮的上升周期提供基础。从猪肉供给市场来看,一方面,自2009年2月开始,我国规模以上屠宰企业的生猪屠宰数量从月度环比数据来看,总体呈现向上的趋势;从月度同比数据来看,更是比2008年的屠宰量出现大幅的增长;另一方面,2010年1-10月中国生猪存栏数量与2009年年底相比基本维持平衡,但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则出现连续的下降趋势,下半年生猪供给将存在一定的压力,促使生猪产业走出过剩的局面。 从以上数据来看,我国生猪产业有望于2011年迎来新一轮的上升周期,在配合2010-2011年全球经济逐渐走出泥潭和我国经济率先回暖的大背景下,本轮生猪的上升周期有望比以前来的更加的迅猛,也给生猪投资提供了更大的保障和机遇。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国内外对生猪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发展生猪养殖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生猪价格快速大幅上涨,带动其他畜禽产品价格持续上扬,对城乡居民生活和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我国畜牧业生产由最初全国各地的分散生产,逐渐向适宜生产区域集中,目前,已基本形成以长江流域、中原和东北为中心的生猪产业带,以中原和东北为主的生猪产业带,以中原、西北牧区、西南地区以及内蒙古中东部及河北北部为主的肉羊产业带,以东部省份为主的禽肉产业带和以山东、河北、河南等中原省份为主的禽蛋产业带,以东北、华北及京津沪等城市郊区为主的奶业产业带。畜产品集中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政府对养猪生产支持力度的加强,某某的养猪产业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乡拥有l00头以上养猪大户196户,孟庄村被列为市级生猪养殖专业村,呈现出了产业化、规模化、生态化的态势,使生猪养殖呈现出周转快、效益高等特点,连续3年全乡年饲养量稳定在18万头以上。在增加养殖户免受市价波动而遭受经济损失,极大地调动了养猪户的积极性。该乡已连续几年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政策,鼓励养猪大户进行规模化生产。较大地调动了养猪户的积极性。全国生猪生产形势总体向好。猪肉是我国民众最为喜爱的肉类之一,占国内肉类消费量的比重超过6成。作为世界最大的猪肉生产国,我国基本上是自给自足。今年猪肉生产达5970万吨,猪肉产品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然而人均猪肉消费量33.8千克,仅略低于香港地区、欧盟和台湾地区。近几年来,我国生猪生产质量稳步提高,规模养殖发展迅速,散户养殖稳定增长。畜牧业扶植政策推动产业发展。国务院、农业部、商务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纷纷出台包括“补贴、保险、贷款”等各个方面的政策措施推动养猪生产,希望通过宏观调控平抑居高不下的猪价。例如这两年的能繁母猪补贴政策、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等。为推动生猪产业健康发展,我国还陆续出台了生猪大县奖励政策、生猪良补政策、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政策、良种繁殖政策等。我国大量进口猪肉的可能性不大。中国是一个生猪的生产大国,近十年来,我国的综合猪肉生产增长率为每年5.1%。目前仍然是出大于进,大量进口生猪的可能性不大。据海关统计,中国也一直进口一定数量的猪副产品,也有少量猪肉进口。受国内旺盛需求影响,今年以来广东省猪肉进口持续高速增长,进口价格保持平稳。2011年生猪市场前景光明今后的供需矛盾将朝缓和的方向发展,考虑物价上涨因素的影响,生猪价将呈现走高的发展态势。 目前生猪业发展的情况中发现生猪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养殖效益稳中有升,农民养殖积极性较高;从生猪业发展走势上看,尽管我国生猪育肥效益可观,发展前景广阔,但事实上我国生猪产业仍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第四章 建设规模一、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和依据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示范带动作用强,可操作性强,建设标准高,资金投向正确,经济效益显著,依据投资总额和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确定建设规模。二、建设规模1、建设育肥猪舍10栋,5000平方米;2、建设配种猪舍5栋,2500平方米;3、建设保育猪舍5栋,2500平方米;4、饲料用房300平方米;5、办公用房等600平方米;6、年存栏育肥生猪2200头。第五章 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一、选址原则与要求建设地点选址在距村镇居民区较远的某某闫道口村西1000米,这里交通便利,水电齐全,无工业“三废”及农业、居民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符合环境保护、兽医防疫条件要求。二、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一)自然条件优越。某位于河南省东部,商丘市西翼,地处黄河大冲积扇平原,属淮河流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地理坐标为114°49115°28,北纬34°3134°5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地域广阔。东邻商丘市,西壤古都开封,北接“牡丹之乡”山东省菏泽市,南望中原重镇周口,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和省道S324线横贯全境,民菏公路、民太公路纵穿南北,全县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油路的目标。某地处暖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4.1,年均降水量681.6,无霜期213天,日照时数2365小时。全县土壤类型主要有沙土、两合土、淤土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是河南省产粮大县、国家优质棉基地县和国家平原绿化高级达标县。某辖18个乡镇,525个行政村,县域面积12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5.4万亩,总人口84.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65万人。某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土层深厚、土种较多、气候温和,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逐步形成了以小麦、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和以棉花、花生为主的经济作物的种植状况。2008年,全县粮食总产量561570吨,油料产量88267吨,棉花产量25117吨。(二)饲草资源丰富。某是典型的农业县,每年小麦、玉米种植面积达百万亩,年产农作物秸杆120万吨,开发潜力巨大。农田林网80万亩,林木覆盖率27.6%。横贯东西的黄河故道留下20多万亩背河洼地,天然杂草品种繁多。东西长26公里,南北宽2.5公里的申甘林带,是目前亚洲最大的人工防护林,浓荫如盖,各种树叶产量高,并形成了五万余亩林间林内草场,这些为草食家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三) 区位优势明显。某区位优势明显,连霍高速、310国道、陇海铁路横穿全境,东距全国交通大动脉京九线仅45公里,西距全国交通另一大动脉京广线150公里,某与通往全国各大城市、港口的高速公路连接,距连云港3个小时路程,距郑州机场1个小时的路程,距北京、上海7小时路程,公路交通非常便捷,“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使县乡村公路网络四通八达,为畜禽及其产品外运提供了有效的运输保障。(四)水电管网完善。项目建设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引黄干渠流经项目,为场区建设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全县年供电量2亿千瓦时,新建了一期2×600Mw发电机组的国家大型发电厂。现有110千伏变电站2座,主变容量12.6万千伏安,35千伏变电站10座,主变电容量8.495万千伏安,35千伏线路138公里,10KV线路2132公里,400V线路3624公里,城乡电网改造后,确保了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用电的正常使用,提供了供电可靠性。(五)生猪养殖基础好。猪肉市场价格始终在高价位运行,养殖效益好,群众发展养猪积极性高涨。(六)政策环境优越。县委、县政府把畜牧养殖业作为振兴我县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来抓,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激励政策。一是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用地视为农业用地,用电执行农业电价;并做到水、电、路“三通”;二是在资金上提供支持,金融部门优先为养殖企业提供贷款,县政府对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除执行上级的优惠政策外,另奖励现金1万元;三是对畜禽或畜产品市场流通减免各种税金;四是购置饲料加工设备享受国家农机补贴政策,为秸秆养畜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政策环境。 (七)劳动力资源充足。全县劳动力资源49.5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43.5万人,每年新增劳动力5000多人,我县农民素有饲养生猪的传统和经验,为项目建设提供充足的饲养、购销、管理等方面的劳动力资源。四、项目与当地环境的互适性分析养畜项目是一项利国利民,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好项目,养畜可把秸杆转化为肉、奶,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和产业优势,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养畜可大大减少秸杆焚烧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是粪便,可采取制作沼气等方式加以解决,这样即可减少了污染,又为种植业提供了大量有机肥。第六章 工艺技术方案一、生猪养殖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种猪繁殖幼猪饲养成猪出栏二、 品种:1 父本 纯种(D或Y)或二元杂交猪用作父本,纯种公猪必须来自有种猪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一级种猪场,二元杂交公猪需选自良种双亲的后代,血缘来源清楚,血统记录齐全。生产性能要求生长速度快、肉质优良、饲料转化率高。 2 母本 原则上采用二元以上的杂交母猪,可以二个外来品种间杂交或一外一本杂交。母系生产性能要求繁殖性能强、母性好、仔猪育成率高。 3 商品猪生产应选用适合本地的优良猪种,原则上采用三个以上品种的高效杂交组合,提供规格化的商品肉猪。三、 饲养管理1 猪群结构1.1 各生产阶段的猪群结构按GBT17824.21999执行。1.2猪群存栏头数与结构按GBT17824.21999执行。2 猪群管理2.1 全场的猪按品种、性别、年龄、体重及不同生理生产阶段,进行分群管理、分段饲养,喂给各种配比适宜,营养均衡,满足各生产阶段营养需要的配合饲料,保证各类猪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2.2 根据猪种特点、生产性能及生产规模确定繁殖节律,商品猪生产实行连续、均衡和全进全出的工艺流程。2.3 配种和妊娠前期母猪,应抓好母猪发情配种,提高受胎率和分娩率。母猪产仔期抓好母猪泌乳,使仔猪吃好初乳,过好出生、补料、断奶关。保育期抓好仔猪旺食期的饲养,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仔猪体重。2.4初生仔猪应作好挂耳标、称出主体重、断尾、防疫注射、补铁、补硒等工作。断奶前作好驱虫、公猪去势、称重等工作。2.5 商品肉猪第一次转群时,应按体重大小强弱分群,分别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注意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3 分阶段饲养3.1 后备母猪3.1.1 后备母猪120日龄(体重60kg)前的生长期,应充分调动一切营养和管理手段,提高增重速度。体重达60kg以后进入后备猪阶段应实行限饲,60kg90kg,日粮为体重的2.53.0、90kg以上,日粮为体重的 2.02.5。第二次发情后至下一次配种前10天-14天,实行短期优饲,日粮每天3.5kg4.0kg。3.1.2 后备母猪限饲期间可补充粗饲料,以增加猪胃的重量和大肠的长度,日推荐量每头补充干草粉或稻草粉100g300g,如补(充青草为300g1000g。3.1.3 后备母猪应控制生长速率,约180日龄第一次发情时体重达到90kg。3.1.4 分群饲养,从120日龄起通常5头-6头为一群,注意充分运动与日光。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一、环境保护(一)环境保护的重点和执行标准、控制目标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项目建成后主要对养殖场的废水废物等进行综合治理。执行标准:环境保护质量标准GB3095一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控制目标为:废气影响不超过大气环境二级标准;废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三级标准;固体废物以无害化处理为控制目标。(二)项目建设地址的环境状况生猪养殖场建在村外,距集镇、村庄较远,周围无工业污染源,同时在大门和各区门口设置有消毒池、消毒室等设施,场(小区)内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无污染、无公害,自然生态条件十分优越。 (三)项目建成后的污染物排放项目建成投产后,所产生的污染主要包括猪粪尿以及少量的生活污水。除此之外,整个项目的经营活动中没有其他污染产生。l、废水。本项目所产生的废水主要来自清洗猪舍的废水和少量的生活污水。2、固体废物。本项目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来自猪粪和少量的生活垃圾。项目投入经营后所产生的污染中基本上没有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产生,对周边环境没有大的直接影响。 (四)环境保护措施1、废水处理。本项目产生的废水没有有毒有害物质,因此,可采取泄水沟直接排放、多级净化,三级沉淀池沉淀,净化后浇灌肥田,经处理符合GB8979、GB17607的规定,综合利用,形成良性生态循环。建沉淀池100立方米。2、固体废物处理。采取以下措施:猪粪采取干粪收集工艺减少冲洗猪舍的用水量。堆积发酵后用于牧草施肥;剩余的少量粪尿采取制作沼气方法,沼渣沼液用于肥田。处理后符合GB7959的规定。建发酵池200立方米,建排水道180米。3、绿化。在场布局设计中考虑到充足的绿化区,在场区道路两侧,猪舍周围种植绿化带,利用绿化植物减尘,减少噪声传播,这样既美化环境又有利于生产防疫的安全。4、噪声。选用优质低噪音的设备,在安装运行过程中采取消声、隔声、吸音等装置,并严格控制其噪声,使其达到国家有关标准。5、环境监测。设专职环保人员负责环保工作,并建立严格规章制度,使环保工作有效运行,其主要任务是负责污水、猪粪的处理,负责排污沟、粪道的清洁卫生与消毒;监测地下水的卫生标准和环境卫生标准,以确保生产卫生环境及周围环境不被污染,接受环保部门监督。项目建成后,通过上述技术不仅周围环境不会受到污染,而且可以为农田提供充足的有机肥料,促进农牧业良性生态循环。二、安全生产 (一)在进行平面布置时,设置相应的防火间距和消防通道,保证了足够的消扑面。 (二)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CS制接地方式。进出建筑的所有金属管道均与接地装置等电位连接。(三)在防暑降温方面,猪舍采用其它机械通风方式,以加强换气,达到适度降温的目的,以改善工作环境。 (四)工作鞋、衣、帽、裤等应定时集中清洗消毒。舍工作人员每天必须更衣消毒后才能进入圈舍。职工定期进行体检,不适宜上岗者,必须及时调整。第八章 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一、组织管理 (一)保证项目完成的主要措施1、建立组织,加强领导。某某政府组织财政、畜牧、村委等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总体规划,指导、协调督促工作。经常听取项目工作情况汇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县畜牧局负责项目组织项目技术指导实施,制订实施方案,建立项目技术专业组,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到实处。2、实施目标管理。某某政府根据实施方案的建设任务,对各项建设指标进行量化分解,并逐级下达,签订责任状,实行目标管理;企业法人对本项目的实施负全责,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同时,建立相应的奖罚措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3、加强资金管理。项目建设单位按照等关于财务管理办法的要求,专账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挪用,挤占。所有费用的支出,除国家规定可以用现金支付的以外,都要通过银行转账结算,规范会计行为,严禁白条入账,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完善支出手续,确保资金全部用于项目建设。4、狠抓品种改良。积极引进优良品种猪,不断提高生猪生产性能,增加经济效益。5、实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建立健全养殖档案和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规范养殖行为,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生猪综合效益。第九章 饲养技术方案一、推荐品种可选择的品种有瘦肉型外二元母猪、杂交培育母猪、内二元、内三元杂交母猪等。二、技术要点(一)加强卫生管理,严格消毒防疫1、所有用具使用有机碘混合物、稀戊二醛等定期浸泡消毒,并用规定浓度的消毒液带猪对舍内环境、场内环境每天消毒一次,以后可每周消毒三次。2、禁止外来无关人员进入,饲养和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消毒方能入场。3、饮水消毒,可以在饮水里添加百毒杀等消毒药水,让所有猪只饮用。4、仔细观察猪群,及时发现和治疗发病猪只,并做好隔离消毒工作。5、加强驱虫和常规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疫苗免疫,并据疫情紧急免疫。(二)加强对仔猪的培育1、哺乳仔猪产后一小时内吃到初乳,并保证在24小时内,让乳猪吃足初乳。2、母猪产后死亡或缺奶时,可用代乳品进行人工哺乳,做到定温、定时、定量、定浓度。3、供应充足干净的饮水,最好能供给37-38温水。4、仔猪出生后2-3天必须补铁和硒,两周后可再注射一次。5、早补料,锻炼仔猪的消化能力,以每天4-6次为宜,每次50克。配制乳猪料可参考下面配方:玉米62%,豆粕28%,鱼粉3%,麸皮2%,油1%,乳预混料4%。6、断奶仔猪要注意温度和密度,加强营养和管理,积极防治仔猪拉稀。(三)生产育肥猪的管理1、按照品种及体重相近、体质采食能力相结合原则合并组群,为防止应激和咬斗,尽量在晚间并群,并喷洒异味消毒药水(如来苏儿)。2、针对猪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把猪划分为小猪(15-30kg)、中猪(30-60kg)、大猪(60kg-出栏),采用自由采食。饲粮的配比可参考以下配方:小猪 玉米63.9%,豆粕27.1%,麸皮5%,预混料4%中猪 玉米62%,豆粕23%,麸皮11%,预混料4%大猪 玉米63%,豆粕19.5%,麸皮13.5%,预混料4%3、注意防暑降温,一旦中暑,应立即将猪移到通风阴凉的地方抢救。饮水中也可添加维生素C等,预防应激。四、“全进全出”生猪饲养与管理1、推荐品种可选择的品种有瘦肉型外二元母猪、杂交培育母猪、内二元、内三元杂交母猪等。2、功能与用途该技术能有效控制猪传染病在猪群间的传播,提高猪的健康水平,降低猪的死亡率。3、技术要点(1)规模化猪场在建设时,猪舍以小单元为单位,彼此独立,小单元之间没有空气和粪污的交叉污染,防止疫病由一个小单元传染给另一个小单元。(2)每个小单元为一个饲养单位,在一个单元内只允许饲养相同阶段的猪。例如,一个单元只养断奶仔猪,不允许同时饲养肥猪。(3)同一单元内的仔猪和育肥猪,日龄要求相近。(4)同一单元的猪最好同时进入,同时出栏(或者转群)。如果不能同时进出,分批进入时间相差不超过2周。(5)单元在新进入猪之前,彻底清除和清洗单元的地面和粪沟,然后用有效的消毒液全面、彻底消毒(地面、粪沟、墙壁、饲槽等),不留死角。消毒结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干燥7天后才能再进猪。在此之前,不能让任何动物进入。(6)在一个单元出栏或转群时,必须将单元内的所有猪清空,不能留下一头猪(绝不能将弱小猪留下)。在单元清空后,立即彻底清除粪污、清洗、消毒。(7)农村散养户无法建小单元猪舍,但同样可实行“全进全出”技术。具体方法:不论有几个猪圈,同时购入来源于同一种猪场、日龄和体重相近的仔猪;用相同的配合饲料饲喂到屠宰体重后,一次卖完(或者在10天内卖完,决不能将弱小猪留下来,与下一批一起饲喂);彻底清洁、消毒、干燥后才能进下一批仔猪。(8)单元之间杜绝人员、物品、动物不经消毒就交流。单元内的工具必须专用。(9)同一单元饲喂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管理,整个猪场以周为节律生产。第十章 节能、节水10.1 必要性能源和水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基础,节约能源和水资源是我国长期的战略任务。现在我国能源和水资源利用率很低,消耗指标很高,节约能源和水资源不仅极其必要,而且潜力很大。它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国能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项目建设应采用新设计、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以达到最少的能源和水资源消耗。10.2 节能措施节约能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项目必须从设计施工至营运管理的各个环节,贯彻厉行节约能源的原则,通过合理利用、科学管理、技术进步等途径,提高能源利用率。10.3 节水措施1、应采用节水型设备和器具。如采用自闭式冲水阀等,降低水资源的无效消耗,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2、供水系统采取防渗、防漏措施。如供水管网、卫生洁具等配件要符合标准,提高耐用度,防止漏水,以达到应有的节水功效。10.4 能源管理 建立单位能源管理制度和机构,加强水、电的计量管理,并明确管理责任,防止跑、冒、滴、漏,提高节能效果。 第十一章 招投标方案11.1 招标原则为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工程建设期,防范和避免工程建设中的违规行为,规范招、投标活动,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招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河南省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编制了本项目的招投标方案。在招标过程中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并接受依法实施的监督。11.2 招标范围本项目招标范围包括勘察、设计、施工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主要材料的采购。11.3 招投标程序11.3.1 招标鉴于本项目单位目前尚不具备自行招标所需具备的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能力,本项目的招标活动委托给依法设立、从事招标代理业务并提供相关服务的招标代理机构,具体程序如下:1、本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先履行项目审批手续,取得批准后委托招标代理机构进行公开招标。2、招标人在国家指定媒体上发布招标公告。公告应当载明招标人名称和地址,招标项目的性质、数量、实施地点和时间以及获取招标文件的办法等事项。3、本项目的招标文件应当包括招标项目的技术要求,对投标人资格审查的标准,投标报价要求和评标标准等所有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以及拟签定合同的主要条款。(1)勘察设计招标勘察设计是整个项目的前期基础性工作。对项目的设计进行公开招标时,公开挑选勘察设计单位,投标人的资质要求为乙级以上。(2)施工企业选择招标依据工程的需要,采用总承包方式选择施工企业。本工程要求资质为三级以上,公开选择投标人。(3)主要材料采购招标依据项目的需要,面向全国公开选择材料生产厂家,投标人的设备技术水平符合本项目设计要求,质优价廉且有可靠的售后服务。11.3.2 投标1、本项目投标人应当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并应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投标文件的内容应当包括拟派出的项目负责人与主要技术人员的简历、业绩和拟用于完成招标项目的机械设备等。2、投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将投标文件送达投标地点。投标人少于三个的,招标人应当依照本办法重新招标。3、投标人拟在中标后将中标项目的部分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进行分包的,应当地招标文件中载明。4、投标人不得相互串通投标报价,不得排挤其它投标人的公平竞争,不得损害招标人或其它投标人的合法权益。5、投标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投标,也不得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它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11.3.3 开标、评标和中标1、开标由招标人主持,在招标文件确定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的同一时间,招标文件中预选确定的地点,邀请所有投标人参加。2、评标由招标人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负责。评标委员会由五人以上单数组成,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专家应当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满八年并具有高级职称或具有同等专业水平。3、评标委员会成员应当客观、公正地履行职务,遵守职业道德,对提出的评审意见承担个人责任。4、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应向其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投标人。自中标通知发出三十日内,招标人和中标人应按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资金筹措及运用(一)项目总投资430万元(二)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430万元,全部由项目建设单位自筹解决。(三)资金运用1、猪舍10栋,投资150万元;2、配种猪舍5栋,投资75万元;3、保育猪舍5栋,投资75万元;4、饲料用房,投资9万元;5、办公用房、兽医室、隔离观察室等,投资48万元;6、引进种猪、母猪,投资16万元;7、饲料机、锅炉等设备投资20万元;8、围墙大门厂区建设等投资13万元;9、环保投资6万元10、其他投资13万元。第十三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13.1 农业产业化经营13.1.1 壮大主导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分析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能够壮大以生猪养殖为重点的某某畜牧业发展,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化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形成具有辖区特色的产业带。通过无规定疫病标准化生猪养殖场的建设,有助于促进大宗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基地化、规模化,提高农产品商品率。本项目根据当地的种养传统和资源禀赋,发挥名优产品的市场优势,做强大传统名牌产品,增强了主导产业在某某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促进农业的转型换代和升级,初步形成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城镇化发展的现代农业新格局。13.1.2.1 项目单位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能够培育、壮大具有市场开拓能力,为农民提供服务和带动农户发展商品生产的龙头企业,形成种养相结合,产供销一条龙。同时,还有助于探索和建立龙头企业和农民之间风险共担和利益分享机制,使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成为农业“养殖的龙头,市场的中介,服务的中心”,把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连接起来,从而规避结构调整中农民对技术、市场变化适应性差和抗风险能力弱的缺陷,降低结构调整中农民直接面对技术和市场的风险。13.1.2.2 辐射带动基地及农户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能够辐射邻近的王庄寨镇、孙六镇、林七乡的生猪养殖产业发展,可带动生猪养殖农户800户,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1000余人。13.2 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评价养殖场能创直接效益36万元,受益农户及新增就业每年收入总额达300万元,比非项目区农民收入高;还可带动饲料加工、运输、包装等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产业带动力,进一步增加农业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14.1研究结论本项目能够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名牌效应和农业区域比较优势,实行养、供、销一条龙综合开发,开展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推动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农业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本项目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降低了农民生产和生活成本,美化、优化了农村的环境,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项目生产坚持标准化生产,坚持走绿色无污染的道路;生猪饲养不使用抗生素、高剂量重金属、坤制剂等有害添加剂;病死或淘汰猪尸体,按要求无害化处理;废弃物实行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在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坚持走绿色、生态生猪发展方式,对减少生猪生产过程对生猪产品本身和养殖环境造成污染,实现生猪生产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可建立“猪粪-沼气-蔬菜”生态模式的生物质能大循环,优化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生态效益。由于本项目建设基础条件较好,财务评价较好,建成运行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符合国家行业发展要求。所以本项目的建设是切实可行的。14.2 问题与建议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但初期投入较大,企业自筹资金难度较大,请求各级政府、财政、农牧、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的支持,减轻企业筹资压力和资金成本,使项目尽快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