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Windows操作系统期末复习选择题.docx

    • 资源ID:3063139       资源大小:46.73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Windows操作系统期末复习选择题.docx

    Windows操作系统期末复习选择题第一章 操作系统概论 1. 操作系统是对 C 进行管理的软件。 A.软件 B.硬件 C.计算机资源 D.应用程序 2. 操作系统是提供了处理机管理、 A 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的软件。 A.存储器 B.用户 C.软件 D.数据 3. 从用户的观点看,操作系统是 A 。 A.用户和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B.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资源的软件 C.合理的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的软件 D.由若干层次的程序按一定的结构组成的有机体 4. 以下选项中, D 不是操作系统关心的主要问题。 A.管理计算机裸机 B.设计、提供用户程序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界面 C.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 D.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器 5. 以下不属于操作系统范畴的是 B 。 A.CPU B.编译程序 C.主存 D.中断 6. 配置了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是一台比原来的物理计算机功能更强的计算机,这样的一台计算机只是一台逻辑上的计算机,称为 C 计算机。 A并行 B.真实 C.虚拟 D.共享 7. 在操作系统中,对系统中的信息进行管理的部分通常称为 C 。 A.数据库系统 B.软件系统 C.文件系统 D.检索系统 8. 在操作系统中,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 C 发生。 A.在同一时刻 B.一定在不同时刻 C.某一时间间隔内 D.依次在不同时间间隔内 9. 操作系统的不确定性是指 D 。 A.程序运行结果的不确定性 B.程序运行次数的不确定性 C.程序多次运行时间的不确定性 D. B和C 10. 以下不属于衡量操作系统性能指标的是_A_. A作业的大小 B.资源利用率 C.吞吐量 D.周转时间 11. 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 B 。 A.CPU利用率低 B.缺少交互性 C.不能并发执行 D.都不是 12. 在单处理机系统中,可并发的是 D 。 .进程与进程 .处理机与设备 .处理机与通道 .设备与设备 A. 、和 B. 、和 C. 、和 D、和 13. 允许多个用户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称为 B ;允许多个用户将多个作业提交给计算机集中处理的操作系统称A ;计算机系统能及时处理过程控制数据并做出响应的操作系统称为 D 。 A.批处理操作系统 B.分时操作系统 C.多处理机操作系统 D.实时操作系统 E.网络操作系统 14. 所谓 B 是指将一个以上的作业放入内存,并且同时处于运行状态,这些作业共享处理机的时间和外围设备等其他资源。 第 1 页 共 10 页 A.多重处理 B.多道程序设计 C.实时处理 D.并行执行 15. 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提高了CPU和外部设备的 A 。 A.利用率 B.可靠性 C.稳定性 D.兼容性 16.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是指 D 。 A.在实时系统中并发运行多个程序 B.在分布系统中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 C.在一台处理机上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 D.在一台处理机上并发运行多个程序 17. 提高单机资源利用率的关键技术是 D 。 A.脱机技术 B.虚拟技术 C.交互技术 D.多道程序设计技术 18. C 操作系统允许在一台主机上同时连接多个终端,多个用户可以通过各自的终端同时交互的使用计算机。 A.网络 B.分布式 C.分时 D.实时 19. 实时操作系统必须在 C 内处理完来自外部事件。 A.响应时间 B.周转周期 C.规定时间 D.调度时间 20. B 不是设计实时操作系统主要追求的目标。 A.安全可靠 B.资源利用率 C.及时响应 D.快速处理 21. 当CPU执行操作系统内核代码时,称处理机处于 C 。 A.自由态 B.目态 C.管态 D.就绪态 22. 从目态到管态的转换是由 A 完成的。 A.硬件 B.管态程序 C.用户程序 D.中断处理程序 23. 用户程序在目态下使用系统调用引起的中断属于 C 。 A.硬件故障中断 B.程序中断 C.访管中断 D.外部中断 24. 访问指令 A 使用。 A.仅在目态时 B.仅在管态时 C.在规定时间 D.调度时间 25. 当CPU处于管态时,它可以执行的指令是 D 。 A. 只有特权指令 B. 只有非特权指令 C. 只有访问指令 D.计算机中的所用命令 26. 当中央处理器处于目态时,它可以执行的指令是 B 。 A. 计算机系统中的全部命令 B. 仅限于非特权指令 C. 仅限于访管指令 D. 仅限于特权指令 27. 系统在执行访管指令会 A 。 A.产生中断 B.产生“程序使用非法指令”错误 C.产生一般性错误 D.继续执行下一条命令 28. 当操作系统完成用户请求的“系统调用”功能后,应使CPU D 工作。 A.维持在用户态 B.从用户态转到核心态 C.维持在核心态 D. 从核心态转到用户态 29. 在中断发生后,进入中断处理的程序属于 C 。 A.用户程序 B.可能是应用程序,也可能是操作系统程序 C操作系统程序 D. 既不是应用程序,也不是操作系统程序 30. 在以下选项中, A 不属于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的可使用资源。 A.中断机构 B.处理机 C.存储器 D.I/O设备 第 2 页 共 10 页 第二章 进程管理 1. 以下对进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 。 A.进程是动态的概念 B.进程执行需要处理机 C.进程是有生命期的 D.进程是指令的集合 2. 以下关于进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A.进程获得CPU运行是通过调度得到的 B.优先级是进程调度的重要依据,一旦不确定就不能改变 C.在单CPU的系统中,任意时刻都有一个进程处于运行状态 D.进行申请CPU得不到满足,其状态变为阻 3. 以下关于进程的描述中, 最不符合操作系统对进程的理解。A A.进程是在多程序并行环境中的完整程序 B.进程可以由程序、数据和进程控制块描述 C.线程是一种特殊的进程 D.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运行的过程,它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4. 一个进程是 C 。 A.由处理机执行的一个程序 B.一个独立的程序+数据集 C.PCB结构、程序和数据组合 D.一个独立的程序 5. 并发进程指的是 C 。 A.可并发执行的进程 B.可同一时刻执行的进程 C.可同时执行的进程 D.不可中断执行的进程 6. 在单处理机系统中实现并发技术后, C 。 A.各进程在某一时刻并行运行,CPU与I/O设备间并行工作 B.各进程在某一时间段内并行运行,CPU与I/O设备间串行工作 C. 各进程在某一时间段内并行运行,CPU与I/O设备间并行工作 D.各进程在某一时刻并行运行,CPU与I/O设备间串行工作 7. 在多道程序环境下,操作系统分配资源以 C 为单位。 A.程序 B.指令 C.进程 D.作业 8. 操作系统通过 B 对进程进行管理。 A.JCB B.PCB C.DCT D.CHCT 9. 分配到必要的资源并获得处理机时间的处理状态是 B 。 A.就绪状态 B.运行状态 C.阻塞状态 D.撤销状态 10. 当一个进程处于这样的状态时, A ,称为阻塞状态。 A.它正等着输入一批数据 B.它正等着进程调度 C.它正等着分给它一个时间片 D.它正等着进入内存 11. 操作系统中的三级调度是指 D 。 A.处理机调度、资源调度和网络调度 B.CPU调度、设备调度和存储器调度 C.作业调度、进程调度和资源调度 D.作业调度、进程调度和中级调度 12. 作业是由用户提交的,进程是由系统自动生成的,除此之外,两者的区别是 B 。 A.两者执行不同的时间段 B.前者以用户任务为单位,后者是操作系统控制的单位 第 3 页 共 10 页 C.前者是批处理,后者是分时的 D.后者可并发执行,前者则不行 13. 在就绪队列中有n个就绪进程等待使用一个CPU,那么,如果采用同一种调度算法,总共可以有 D 调度顺序。 A.n B.n ² C.n(n-1)/2 D.n! 14. 当一进程运行时,系统可基于某种原则强行将其撤下,把处理机分配给其他进程,这种调度方式叫 B 。 A.非剥夺方式 B.剥夺方式 C.中断方式 D.查找方式 15. 从进程提交给系统开始到进程完成为止的时间间隔称为 A 。 A.进程周转时间 B. 进程运行时间 C.进程响应时间 D.进程等待时间 16. 以 C 算法与作业的运行时间有关。 A优先级调度 B.时间片轮转 C.短作业优先 D.先来先服务 17. 现有3个同时到达的作业J、J和J,他们的执行时间分别为T、T和T,且T<T<T。系统按单道方式运行且采用短作业优先算法,则平均周转时间是 C 。 A.T+T+T B. (T+T+T)/3 C.(3T+2T+T)/3 D.(T+2T+3T)/3 18. 一个作业8:00到达系统,估计运行时间为1小时。若从9:00开始执行该作业,其响应比是 C 。 A.2 B.1 C.3 D.0.5 19. 有五个批处理作业A、B、C、D、E几乎同时到达,其预计运行时间分别为10、6、2、4、8,其优先级分别为3、5、2、1、4,这里5是最高优先级。以下各种调度算法中,平均周转时间为14的是 D 。 A时间片轮转 B.优先级调度 C.先来先服务 D.短作业优先 20. 在操作系统中,临界区是 C 。 A.一个缓冲区 B.一段共享数据区 C.一段程序 D.一个互斥资源 21. 在多进程的系统中,为了保证公共变量的完整性,各进程应互斥进入临界区。所谓临界区是指 D 。 A.一个缓冲区 B.一段数据区 C.同步机制 D.一段程序 22. 进程在处理机上执行 C 。 A.进程之间是无关的,系统是封闭的 B.进程之间具有交互性、并发性,他们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 C.进程之间可能交互,也可能无关 D.以上都不对 23. 以下关于临界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C_。 A.临界资源是非共享资源 B.临界资源是任意共享资源 C.临界资源是互斥共享资源 D.临界资源是同时共享资源 24. 以下_B_不属于临界资源。 A.打印机 B.非共享资源 C.共享变量 D.共享缓冲区 25. 以下_D_不是同步机制应遵循的准则。 A.让权等待 B.空闲让步 C.忙则等待 D.无限等待 26. 在操作系统中,要对并发进程进行同步的原因是_C_。 第 4 页 共 10 页 A.进程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B.进程具有动态性 C.并发进程是异步的 D.进程具有结构性 27. 进程P。和P的共享变量定义及初值为: boolean flag 2 ; int turn=0; flag 0 =false; flag 1 =false; 进程P。和P访问临界资源的类C语言代码实现如下: void P。 /进程P。 while (TRUE) flag0=TRUE; turn=1; wile (flag1 && turn=1 ); 临界区; flag0=FALSE; void P /进程P while (TRUE) flag1=TRUE; turn=0; wile (flag0 && turn=0 ); 临界区; flag1=FALSE; 则并发执行进程P。和P时产生的情况是_D_。 A不能保证进程互斥进入临界区,会出现饥饿现象 B不能保证进程互斥进入临界区,不会出现饥饿现象 C. 能保证进程互斥进入临界区,会出现饥饿现象 D. 能保证进程互斥进入临界区,不会出现饥饿现象 28. 在操作系统中,死锁出现是指_C_。 A.计算机系统发生重大故障 B.资源个数远远小于进程数 C.若干进程因竞争资源而无限等待其他进程释放已占有资源 D.进程同时申请的资源数超过资源总数 29. 在_C_情况下,系统出现死锁。 A.计算机系统发生重大故障 B.有多个封锁的进程同时存在 C.若干进程因竞争资源而无休止的相互等待其他地方释放已占有资源 D.资源数远远小于进程数或进程同时申请的资源数远远超过资源总数 第 5 页 共 10 页 30. 当出现_C_情况下,系统可能出现死锁。 A.进程释放资源 B.一个进程进入死循环 C.多个进程竞争资源出现了循环等待 D.多个进程竞争共享型设备 31. 为多道程序提供的可共享资源不足时,可能出现死锁。但是,不适当的_C_也可能产生死锁。 A.进程优先权 B.资源的线性分配 C.进程推进顺序 D.分配队列优先权 32. 采用资源剥夺法可以解除死锁,还可以采用_B_方法解除死锁。 A.执行并行操作 B.撤销进程 C.拒绝分配新资源 D.修改信号量 33. 死锁产生的原因量之一是_D_。 A.系统中没有采用SPOOLing技术 B.使用的P、V操作过多 C.有共享资源存在 D.资源分配不当 34. 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互斥、_B_、循环等待和不剥夺。 A.请求与阻塞 B.请求与保持 C.请求与释放 D.释放与阻塞 35. 一个进程在获得资源后,只能在使用完资源后由自己释放,这属于死锁必要条件的_C_。 A.互斥条件 B. 请求与释放条件 C.不剥夺条件 D.环路等待条件 36. 死锁的预防是根据 _C_而采取措施实现的。 A.配置足够的系统资源 B.使进程的推进顺序合理 C.破坏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 D.防止系统进入不安全状态 第三章 内存管理 1. 存储管理的目的是_C_。 A.方便用户 B.提高内存利用率 C. 方便用户和提高内存利用率 D.增加内存实际容量 2. 对主存储器的访问,是_B_。 A.以块或段为单位 B.以字节或字为单位 C.随存储器的管理方案不同而异 D.以用户的逻辑记录为单位 3. 把作业空间中使用的逻辑地址变为内存中的物理地址称为_B_。 A.加载 B.重定向 C.物理化 D.逻辑化 4. 以下存储管理方式中,_A_方式可以采用静态重定向。 A.固定分区 B.分页 C.分段 D.都不是 5. 为了保证一个程序在主存中改变了存放位置之后仍能正确执行,则对主存空间应采_B_技术。 A.静态重定向 B.动态重定向 C.动态分配 D.静态分配 6. 经过_B_,目标程序可以不经过任何改动而装入物理内存单元。 A.静态重定向 B.动态重定向 C.编译与汇编 D.存储扩充 7. 在存储管理中采用交互与覆盖,目的是_D_。 A.从物理上扩充内存 B.实现主存共享 C.节省存储空间 D.提高内存利用率 8. _B_是指将作业不需要或暂时不需要的部分移到外存,让出内存空间以调入其他所需数据。 A.覆盖技术 B.交换技术 C.虚拟技术 D.物理扩充 第 6 页 共 10 页 9. 分区分配内存管理方式的主要保护措施是_A_。 A.界地址保护 B.程序代码保护 C.数据保护 D. 栈保护 10. 虚拟存储技术是_B_。 A.补充内存物理空间的技术 B.补充相对地址空间的技术 C.扩充外存空间的技术 D.扩充输入输出缓冲区的技术 11. 在虚拟内存管理中,地址变换机构将逻辑地址变为物理地址,形成该逻辑地址的阶段是_C_。 A.编辑 B.编译 C.链接 D.装载 12. 把一个分区的存储管理技术用于系统时,可采用_B_让多用户进程轮流进入主存储器执行。 A.存储技术 B.对换技术 C.覆盖技术 D.虚拟存储技术 13. 虚拟内存的基础是_A_。 A.局部性理论 B.代码的顺序执行 C.变量的连续访问 D.指令局部性 14. 实施虚拟存储器管理的依据是程序是_A_。 A.局部性原理 B.动态性原理 C.并发性原理 D.一致性原理 15. 实现虚拟内存最主要的技术是_C_。 A.整体覆盖 B.整体对换 C.部分对换 D.多道程序设计 16. 虚拟存储器是_A_。 A.可以容纳总和超过主存容量的多个作业同时运行的一个地址空间 B.可提高计算机运算速度的设备 C.容量扩大了的主存 D.实际上不存在的存储器 17. 若处理器有32位地址,则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为_B_字节。 A.2GB B.4GB C.100KB D.640KB 第四章 文件管理 1. 操作系统中对文件进行管理的部分叫做_B_。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检索系统 D.数据存储系统 2. 文件系统是指_D_。 A.文件的集合 B.文件的目录 C.实现文件管理的一组软件 D.文件、管理文件的软件及数据结构的总称 3. 文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_A_。 A.实现对文件的按名存取 B.实现虚拟存储 C.提高外存的读写速率 D.用于存储系统文件 4. 通常情况下,用户程序经过编译之后得到的可执行文件属于_B_。 A.ASCII文件 B.普通文件 C.目录文件 D.特别文件 5. 在操作系统中,通常把输入输出设备看作是_D_。 A.索引文件 B.普通文件 C.目录文件 D.特别文件 6. 由字符序列组成,文件内的信息不再划分结构,这是指_A_。 A.流式文件 B.记录式文件 C.顺序文件 D.有序文件 第 7 页 共 10 页 7. 目录文件所存放的信息是_D_。 A.某一文件存放的数据信息 B.某一文件的文件目录 C.该目录中所用数据的文件目录 D.该文件中所有子目录文件和数据文件目录 8. 目录文件由_C_组成。 A.文件名称 B.文件体 C.文件说明信息 D.连续文件 9. 文件目录项中不包括的是_C_。 A.文件名 B.文件访问权限说明 C.文件控制块的物理位置 D.文件所在的物理位置 10. 文件控制块不包括_D_。 A.文件名 B.文件访问权限说明 C.文件物理位置信息 D.磁盘坏块信息 11. 文件的物理组织方式是由_D_确定的。 A.应用程序 B.主存信息 C.外存容量 D.操作系统 12. 有些操作系统中将文件描述信息从目录项中分离出来,这样做的好处是_C_。 A.减少读文件时的I/O信息量 B. 减少写文件时的I/O信息量 C.减少查找文件时的I/O信息量 D. 减少复制文件时的I/O信息量 13. 文件系统中若文件的物理结构采用连续分配方式,则文件控制块FCB中有关文件的物理位置的信息应包括_B_。 、首块地址 、文件长度 、索引表地址 A .只有 B. 和 C. 和 D. 和 14. 在有随机存取需求和文件长度动态增长的情况下,宜选择以下_A_方式。 A.索引分配 B.连续分配 C.链接分配 D.都不对 15. 下列文件物理结构中,适合随机访问且易于文件扩展的是_B_。 A.连续结构 B.索引结构 C.链式结构且磁盘块定长 D. 链式结构且磁盘块变长 16. 下列文件物理结构中,不属于文件内容增删的是_A_。 A.连续文件 B.链接文件 C.索引文件 D.Hash文件 17. 以下不适合于直接存取的外存分配方式是_B_。 A.连续分配 B.链接分配 C.索引分配 D.都适合 18. 在磁盘上容易导致存储碎片发生的物理文件结构是_B_。 A. 链接文件 B.连续文件 C.索引文件 D.索引和链接文件 19. 假设一个FCB为64字节,盘块大小为1KB,则每个盘块中最多存放_D_. A.64个FCB B.1个FCB C.1000个FCB D.16个FCB 20. 磁盘是可共享设备,因此每一时刻_D_作业启动它。 A.可以由任意多个 B.能限定多个 C.至少能由一个 D. 至多能由一个 21. 磁道上的文件以_A_单位读写。 A.盘块 B.记录 C.柱面 D.磁道 22. 在磁盘输入输出的操作中,需要做的工作可以不包括_A_。 A.确定磁盘的存储容量 B.移动磁臂使磁头移动指定的柱面上 第 8 页 共 10 页 C.旋转磁盘使指定的扇区处于磁头位置下 D.让指定的磁头读取信息,完成信息的传送操作 23. 某磁盘组的盘片上有200个磁道,格式化时每个磁道被分成4个扇区,整个盘组共有8000个物理块,那么该盘组应由_D_张盘组成。 A.4 B.5 C.8 D.10 24. 一个磁盘的转速为7200转/分,每个磁道有160个扇区,每扇区有512字节,那么理想情况下,其数据传输率为_C_。 A.7200×160 KB/s B.7200KB/s C.9600KB/s D.19200KB/s 25. 下列算法中,用于磁盘调度的是_C_。 A.时间片轮转法 B.LRU算法 C.最短寻找时间优先算法 D.优先级高者优先算法 26. 在下列磁盘调度中,_B_算法可能可能会随时改变磁头的运动方法。 A. 电梯调度 B.先来先服务 C.循环扫描算法 D.都不会 第五章 设备管理 1. 按_D_分类可将设备分为块设备和字符设备。 A.传输速率 B.使用特性 C.共享属性 D.信息交互单位 2. _A_是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 A.磁盘 B.磁带 C.打印机 D.键盘显示终端 3. 以下关于设备属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C_。 A.字符设备的基本特征是可寻址到字节,即能指定输入的源地址或输出的目的地址 B.共享设备必须是同寻址的和可随机访问的设备 C. 共享设备是指同一时间内运行多个进程同时访问的设备 D.在分配共享设备和独占设备是都可能引起进程死锁 4. 在设备控制器中用于实现对设备控制功能的是_D_。 A.CPU B.设备控制器于处理器的接口 C.I/O逻辑 D.设备控制器与设备的接口 5. 基本的I/O设备处理进程一般用于_C_状态。 A.就绪 B.执行 C.阻塞 D.死锁 6. 在中断处理中,输入输出中断是指_C_。 、设备出错 、数据传输结果 A. B、 C. 和 D.都不是 7. 用户程序发出磁盘I/O请求后,系统的正确处理流程是_B_。 A.用户程序系统调用处理程序中断处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 B.用户程序系统调用处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程序 C.用户程序设备驱动程序系统调用处理程序中断处理程序 D.用户程序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程序系统调用处理程序 第 9 页 共 10 页 8. 如果I/O设备与存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不经过CPU来完成,这种数据交换方式是_C_。 A.程序查询 B.中断方式 C.DMA方式 D.无条件存取方式 9. DMA控制方式是在_A_之间建立一条直接数据通路。 A.I/O设备与主存 B.两个I/O设备 C.I/O设备和CPU D.CPU和主存 10. DMA控制方式的特点是_A_。 A.设备和主机并发执行 B.I/O批量数据的交换会大量浪费CPU时间 C.控制软件易于编写 D.简化设备设计 11. 设备管理程序对设备的管理是借助一些数据结构来进行的,以下_A_不属于设备管理数据结构。 A.PCB B.DCT C.COCT D.CHCT 12. 下面_D_不是设备的分配方式。 A.独享分配 B.共享分配 C.虚拟分配 D.分区分配 13. 通过硬件和软件功能的扩充,把原来占有的设备改造成能为若干用户共享的设备,这种设备称为_D_。 A.存储设备 B.系统设备 C.用户设备 D.虚拟设备 14. 设备的独立性是指_C_。 A.设备独立于计算机系统 B.系统对设备的管理是独立的 C.用户编程是使用的设备与实际使用的设备无关 D.每一台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 15. 应用程序和物理设备无关的特性是_B_。 A.虚拟设备 B.设备独立性 C.设备安全性 D.设备独享 16. 在操作系统中,用户程序申请使用I/O设备时,通常采用_B_。 A.物理设备名 B.逻辑设备名 C.虚拟设备名 D.独占设备名 17. 程序员使用系统调用打开I/O设备时,通常使用的设备标识是_A_。 A.逻辑设备名 B. 物理设备名 C.主设备好 D.从设备号 18. 引入高速缓冲的主要目的是_C_。 A.提高CPU利用率 B.提高I/O设备利用率 C.改善CPU与I/O设备速度不匹配问题 D.节省内存 19. 缓冲技术中缓冲池在_A_中。 A.内存 B.外存 C.ROM D.寄存器 20. 如果I/O所花费的时间比CPU处理时间短得多,则缓冲区是_B_。 A.有效的 B.几乎无效 C.均衡 D.以上都不是 第 10 页 共 10 页

    注意事项

    本文(Windows操作系统期末复习选择题.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