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屠宰万只肉鸭和万熟食建设政策符合性与选择合理性分析环评报告.doc
-
资源ID:3061143
资源大小:66.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屠宰万只肉鸭和万熟食建设政策符合性与选择合理性分析环评报告.doc
第十六章 政策符合性与选址合理性分析项目建设和厂址的选择涉及到产业政策、当地总体规划、用地、主导风向、地质构造、交通运输、电力、供排水、工程排污性质及经济性要求等内容。此次评价将结合工程分析及各专题评价结果进行政策符合性及厂址选择综合论证,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16.1 政策符合性分析 16.1.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为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竞争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4年本),目录分三大类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该项目符合鼓励类农林业第32条“农林牧渔产品储运、保鲜、加工及综合利用”的产业政策,为国家鼓励类项目。另外,设项目不在限制类中的“第32条 年屠宰生猪15万头及以下、肉牛1万头及以下、肉羊15万只及以下、活禽1000万只及以下的屠宰建设项目” 。在国务院发布实施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 号)中,本项目所选设备、工艺均未列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目录中。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国家和地方农业生产发展政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势产业,是兴市富民、增加农牧民收入、振兴当地经济、利国利民的优选项目,可成为发展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16.1.2 城镇规划符合性分析根据新泰市汶南镇总体规划(2006-2020),汶南镇规划构建汶南镇域“一心、多点、一轴、三带、三片”的空间体系,三片为北部主城发展对接片、中部城镇产业集聚片、南部生态旅游促进片。本项目区位于中部城镇产业集聚片,符合汶南镇空间结构规划。镇区总体布局结构为:“两心两轴四带六片”。六片为:中心综合功能片区,以蒙馆路沈汶路交叉口为中心,东至汶南下村/东村,北至鲍庄河,西南至淞河,总建设面积(不含水系、生态绿地,下同)约1.6km2;北鲍新镇片区,南至鲍庄河,北至顺河北路,西至汶南镇西边界,东至鲍庄村东边界,规划面积约1.1km2;淞河生活片区,东北至淞河,西至汶南镇西界,南至吴山村,规划面积约0.8km2;河东产业片区,位于镇区东部,蒙馆路东大桥(汶南东河)以东、蒙馆路两侧,规划面积约1.1km2;淞河产业小区,位于镇区西侧,由鲍庄河、淞河、沈汶路、规划贵和路围合而成,规划面积约0.3hm2;电厂产业小区,位于镇区南部,京沪高速公路以北地区,规划远期规模约0.5km2。本项目区位于河东产业片区,符合汶南镇总体发展规划,详见图16.1-1汶南镇规划总体结构图。本项目位于汶南镇人民政府以南,具体位置在蒙馆路以南,汶盘路以东,财源路以北,园中路以西。项目用地为工业用地,用地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新泰市汶南镇总体发展规划,用地各项指标符合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汶南镇土地利用规划详见图16.1-2。16.1.3 鲁环发2007131号文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意见的符合性为了进一步落实好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三同时”制度,确保治污减排任务的完成和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好转,山东省环保局以鲁环发2007131号文的形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意见,根据该文件本项目与之相对应的符合性见表16.1-1。表16.1-1 项目符合省环保局131号文要求一览表是否符合建设项目审批原则选 项(一) 是否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规范的规定是 否(二) 是否符合所在地县级以上生态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是 否(三) 是否无污染物排放或者污染物排放不影响当地治污减排任务的完成是 否(四) 污染物是否能够达标排放是 否(五) 项目选址、选线是否不在“禁批”和“限批”的范围之内是 否是否在企业限批范围之内选 项(一)污染物减排指标是否完成是 否(二)主要污染物是否超标排放是 否是否在省环保局规定的局部禁批或限批范围之内选 项(一)是否属于建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敏感与脆弱区等环境敏感区,影响生态环境和污染环境的项目是 否(二)是否属于毗邻居民区的化工等有环境风险的项目是 否(三)是否处于城市规划区内、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工业园区之外是否属于有污染的新上项目是 否是 否(四)是否处于南水北调和小清河大堤两侧5公里之内有污水排放的项目是 否(五)是否处在因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存在问题而被限批的园区是 否(六)是否处在全省重点河流水环境质量未达到省环保局确定的年度改善目标的河流两侧5公里之内是否有污水排放是 否是 否是否在省环保局规定的区域限批范围之内选 项(一)是否建在连续2年未完成治污减排任务的县(市、区)是 否(二)是否建在严重违反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县(市、区)是 否(三)是否建在2008年上半年仍未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县(市、区)是 否(四)是否建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后1年内污水处理率达不到60%的县(市、区)是 否(五)是否建在污染严重、防治不力的设区市或县(市、区)是 否由表16.1-1可见,该项目满足建设项目审批的原则,项目不属于企业限批,不属于局部禁批或限批,亦不属于区域限批。综上所述,项目运营是可行的。16.1.4 鲁环函2012263号文的符合性为增加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规范性,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山东省环保厅制定了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本项目与鲁环函2012263号文的符合性见表16.1-2。16.1-2 拟建项目与鲁环函2012263号文的符合性分析原则具体要求拟建项目情况符合性一、基本原则(一)建设项目立项和环评审批程序规定1.实行审批制的政府投资项目,必须取得发展改革等项目审批部门的项目建议书批复。2.实行核准制的企业投资项目,可直接申请办理。3.实行备案制的企业投资项目,必须取得备案手续。拟建项目属于实行备案制的企业投资项目,具有备案手续。符合(二)建设项目审批的必备条件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意见(鲁环发2007131号)的有关规定拟建项目满足“鲁环发2007131号文”要求。符合(三)项目建设与规划环评相协调的要求1.实施建设项目环评与规划环评联动机制。2.各类园区必须依法开展规划环评工作,并将园区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要求作为审批入园建设项目的重要依据。3.行业或园区规划变更应及时履行规划环评手续。4.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必须进入工业园区。5.已经建成的上述重点行业项目未进入园区的,应尽快迁入相应环保设施完善的工业园区,否则对其改扩建项目不予审批。拟建项目场地属于工业用地,不属于工业园区符合(四)加强环境风险管理的要求1.所有新、扩、改建设项目,均应在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设置环境风险评价的专题章节。2.环境风险评价要按照有关规定,对新、扩、改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源识别、环境风险预测、选址及敏感目标、防范措施等如实做出评价,提出科学可行的预警监测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和应急预案。3.凡未按规定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或预警监测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和应急预案经审查不符合要求的,环保部门不得审批该建设项目。4.所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选址必须在依法规划的专门区域内,方可进行相关环评工作。本次评价环境风险评价包括施工期风险分析和风险防范措施、营运期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提出了科学可行的预警监测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和应急预案。符合(五)建设项目审批的限制性要求1.对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坚决杜绝已被淘汰的项目以所谓技术改造、拉动内需为名义上项目。2.对于污染物排放量大,高能耗、高物耗、高水耗项目,其环评文件必须在产业规划环评通过后方可进行环评审查工作,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3.对于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没有完成减排任务的企业的建设项目、没有总量指标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4.对于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可能污染水体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改建、迁建建设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其他涉及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建设项目要从严把握。拟建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鼓励类行业。项目建设位置不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内。符合(六)区域、流域和企业限批要求1.区域限批或从严审批。2.流域限批或从严审批。3.企业从严审批。拟建项目不属于上述限批范围内。符合(七)南水北调流域的有关要求1.南水北调核心保护区外延15公里之内有污水排放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15公里之外有污水排放的建设项目应通过“治、用、保”实现区域污水资源化并做到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有所削减。2.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区域涉及重金属排放、危险化学品等对水源地可造成严重安全隐患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3.沿线区域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污染严重的项目。4.南水北调流域其行政辖区内的重点河流水环境质量未达到省环保厅确定的年度改善目标的,对增加废水排放及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新上项目一律不批。拟建项目不在南水北调核心保护区外延15公里范围之内。符合二、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应遵循的其它原则(一)涉及重金属排放的建设项目1.涉及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必须按照国家和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严格把关,必须有市一级区域产业布局规划,重点区域还必须有市一级污染防治规划,其规划必须通过规划环评审批。2.遵循按照“以大带小”、“以新带老”以及新增产能与淘汰产能“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原则,明确具体的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的替代来源,并经省环保厅确认指标,实现非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物新增排放量零增长,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减排达到规划目标要求。3.要科学确定涉及重金属排放项目的环境安全防护距离。4.对涉铅等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选址,市、县环保部门应出具预审意见。5.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实行集中处理制度,废弃电器电子产品集中处理场应当符合全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收集与处理发展规划和当地工业区设置规划。拟建项目不属于涉及重金属排放、造纸等高耗水行业项目、石油化工行业项目、印染行业项目、农药行业项目以及热电行业项目。符合(二)造纸等高耗水行业建设项目造纸项目必须符合省级造纸行业发展规划和规划环评。(三)石油化工行业的建设项目1.原则上不再审批未列入已颁布行业专项规划且未通过专项规划环评的项目;2.项目涉及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销售、使用和进出口等活动的,在建设单位取得生产或者使用配额许可证前,不得审批其环评文件。3.搬迁项目应对原址进行污染清除和生态恢复。4.不得审批1,1,1-三氯乙烷、三氟三氯乙烷、四氯化碳和甲基溴生产装置。(四)印染及染料行业的建设项目必须实行集中供热和污染物的集中处理。(五)农药行业的建设项目原则上不再审批未列入“十二五”规划的项目。(六)热电行业的建设项目1.新建涉煤项目逐步试行煤炭等量替代,火电行业的总量指标实行行业控制,全省统一调配使用;2.项目建设应符合市级及以上政府有关部门负责编制的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专项规划;在已有热电厂的供热范围内,不重复规划建设企业自备热电厂;除大型石化、化工、钢铁和造纸等企业外,限制为单一企业服务的热电联产项目建设。16.2 区位优势16.2.1 便利的交通运输本项目位于新泰市汶南镇,汶南镇位于新泰市东南部,距新泰市区约10公里,与蒙阴、平邑接壤。汶南镇磁莱铁路、蒙馆路、205国道、京沪高速公路,德新高速公路,纵横交汇,四通八达,穿镇而过,交通十分便捷,有利于产品的销售。16.2.2 区位优势明显该项目周围配套设施较齐全、生产便利。本项目产生的生产废水经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一部分回用,剩余部分通过污水管道、东村河、敖阳河排入柴汶河。本项目肉鸭来源充足,附近畜牧产业是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有养殖的历史,肉鸭养殖已初具规模。该项目建设能够显著提高当地肉鸭加工能力,有效带动当地肉鸭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迅速扩大肉鸭产业整体规模,通过建立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与养殖户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提供质量标准、推荐优秀品种、提供优质蛋白饲料,确保饲料不含兴奋剂、镇静剂和各种违禁药品,确保饲料的清洁性、营养性和安全性。保障了肉鸭的质量,进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16.3 厂址周围重点保护目标厂址周围没有重要生态环境区、生态脆弱带、珍稀动植物及水源保护区。评价范围内无名胜古迹和文物保护单位等重点保护目标。本项目废气主要来源于锅炉房产生的废气、屠宰过程产生的臭气、熟食加工产生的臭气和污水处理站恶臭。锅炉废气经除尘脱硫脱销设施对烟气进行净化处理后,二氧化硫、烟尘和氮氧化物均达标排放。对于屠宰过程产生的臭气,采用排风扇强制通风的方法,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很小。项目屠宰废水、地面冲洗水以及生活污水经收集后经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一部分回用于车间地面冲洗等环节和厂区绿化,剩余部分经污水管道、嶅阳河排入柴汶河,污水管道均采取了严格的防渗措施。产生的工业固废均能综合利用,不外排。正常运营期间各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故本项目的建设对周围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及声环境影响贡献均很少,环境质量以现状值为主。项目厂址所在地为新泰市汶南村镇,根据农副食品加工业卫生防护距离 第1部分:屠宰及肉类加工业(GB18078.1-2012)规定,在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种植浓密的乔木类植物绿化隔离带(宽度不少于10米),可按卫生防护距离标准限值的90%执行。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可定为500米。卫生防护距离包络带内有金领佳苑(项目区西北360m)、仙人桥村(项目区东南460m)。金领佳苑现为煤矿宿舍,由企业购买(购买协议见附件)后作为企业的员工宿舍;项目区的污水站东侧外种植10m宽的绿化隔离带,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建设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要求。16.4 环境影响可行性分析(1)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厂区周围地形开阔、平坦,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输送、扩散。本工程废气污染物均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因此,只要企业提高环保意识,加大治理力度,确保各项治理设施正常运转,从环保角度而言,该项目是可行的。(2)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当地地表水水质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水体功能要求。本工程废水产生量为2637.93m3/d,经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一部分回用于车间地面冲洗等环节和厂区绿化,剩余部分通过污水管道、嶅阳河排入柴汶河。废水达标排放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不大。(3)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对厂区废水收集、排放管网以及车间、污水处理站各设施等加大防渗力度、完善防渗措施;加强现场管理等措施,工程对周围地下水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4) 对噪声环境的影响项目噪声设备较少,根据厂区平面布置,噪声源主要分布在厂区东部,由于项目对噪声源均采取隔音、减振等降噪防噪措施,各厂界噪声增加值不大,且厂界外为公路、企业,距离居民点较远,不会出现扰民情况。16.5 政策符合性及选址合理性结论由以上分析可见,项目符合产业政策,建设规模满足企业发展需要,项目选址从交通、城市发展规划、自然资源等方面均是合理的,区位优势明显,各项环保措施也是可行,生产废水实现达标排放。因此在严格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后,项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整体来看,项目的运营从环境角度讲是可行的,选址基本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