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特色设施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项目可研报告.doc

    • 资源ID:3059707       资源大小:53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特色设施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项目可研报告.doc

    星 火 计 划 重 点 项 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述定西位于甘肃中部,海拨高,气候冷凉,降雨量300-400mm,地下水资源短缺。设施农业生产受水资源和生产技术的影响,发展十分缓慢,目前建设的温室50%的闲置或生产效益低下,浪费了资源,设施农业没有实现产业化发展格局。探索研究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区域特色的抗旱节水设施种植、以草食畜饲养为主的设施养殖和以技术信息服务为基础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解决当地设施农业发展难题,在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实施创新开发并逐步形成区域优势产业,有利于将富余劳动力充分调动起来,发挥本地冬春季丰富的光热等资源优势,提高社会生产效益。应对金融危机挑战,促进农业加快转型,高效设施农业是重要的战略形态和平台,对解决农民的就业、推动干旱半干旱区设施农业进一步发展,促进农村经济振兴具有重大意义。畜牧业是种植业的产业升级,设施农业种养殖模式的研究及示范应用与推广,可以极大程度减少对大自然的直接依赖,更大程度上利用了人类的智力、技朮和信息资源。畜禽及其产品的加工和营销比种植业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资金和劳动投入,有效地拉长了产业链条,可以带动更多相关产业的发展。玉米全贮利用和草食畜设施养殖在我市才刚刚起步,目前还没有进行大范围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由于这项高新技术应用滞后,造成当地草食畜生产水平与国内外的差距不断拉大。因此,在定西国家农业园区实施以玉米全贮利用和草食畜设施养殖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迫在眉睫。在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选择具有一定技术优势和设施基础的创新型种植、养殖龙头企业,以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办公室和定西市丰源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定西兴牧养殖有限公司和金源养殖场等为依托单位,建立干旱半干旱区设施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发挥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区域光热资源,集成现代设施农业先进技术,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技创新基础资源和技术装备,能为本领域中小企业、科研人员提供必要的仪器设备和开发创业场地,吸纳科技创新和为产业化提供技术服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分别建立具有明确的专业服务方向、量大面广的服务对象,具备集聚创新资源、组织科技攻关、提供技术服务、实施成果转化、开展人才培养等基本功能的干旱半干旱区特色设施种植、设施养殖和信息服务三个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整合本行业相关科技人员,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资源、信息共建共享,团结协作,形成较好的合作机制,促进干旱半干旱区特色设施农业产业的发展,为当地乃至周边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起到树立典型、辐射带动和示范推广的作用。二、申报单位基本情况项目主持单位定西市丰源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现有人员5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7人,技术工人19人。科技人员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5人,中级技术职称人员13人,初级人员19人,有较强的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能力。公司员工工作踏实,多年来一直从事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工作,事业性强,经验丰富,具备完成本项目的技术水平。参加项目单位具备承担本项目的基础条件和技术力量。丰源农业科技公司是专门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提供抗旱节水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及示范推广的农业高科技企业,多年从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先后主持完成了冷凉地区日光温室杏树反季节栽培技术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参果引进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旱作高效设施农业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干旱半干旱地区特色产业示范、定西地区蔬菜育苗及杂优一代良种引进示范、定西地区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试验示范,甘肃中部地区“两高一优”农业开发技术研究、优质专用脱毒马铃薯原种网棚扩繁基地建设、参与完成了甘肃旱地集雨节灌高效农业试验示范、甘肃旱地集雨补灌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及产业化开发等国家、市列科研项目,完成了省级以上鉴定农业科研和推广项目14项,科技成果水平达到国内领先6项,国内先进8项,获奖成果5项,其中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在国家及省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2篇,其中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篇,省部级刊物发表19篇。公司每年投入大量经费用于科技成果的推广,生产的良种、种苗远销宁夏、新疆、内蒙、青海、北京、上海及省内各市县。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办公室是一个事业单位,现有职工17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6人。主要职能是引进、试验、开发、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为园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信息服务。多年来,园区办先后承担国家、省、市列科技项目20多项,其中有3个项目获得了省科技进步成果奖,5个项目获得了市科技进步成果奖,7个项目通过了省级鉴定验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三、意义和必要性1、项目意义定西市是以农业为主的农牧交错区域,光照充足,降雨少,气候干燥,农牧业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种植业的低收益、畜牧业发展速度慢且规模小,全市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发展畜牧业的路子,即:适合于种植粮食的土地,一律种植粮食作物,水土流失严重或不宜种植的土地,实行退耕还草,以促进“粮-草-畜-肥”良性循环的形成。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口的增长,以种养业为主线的农牧结合模式急需不断完善,积极探索旱作农区的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构建农牧结合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是必须的,也是十分迫切的。实践证明,发展旱作高效设施种、养殖模式研究及示范应用,是推动农牧结合的重要途径和措施。实施农牧结合的设施农业发展模式,可以有效地将作物种植-动物养殖-生态保护-经济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旱作农业区发展特色农产品,大幅度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数量及质量,最终达到活跃农产品市场,繁荣当地城乡经济之目的。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2001年被科技部确定的首批2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之一。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以设施特色果树种植、设施养殖、设施马铃薯良种繁育为主的产业化格局,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示范带动作用;园区日光温室除有60%种植设施特色果树栽培、设施养殖、繁育马铃薯良种外,其余近一半的日光温室在高效利用方面,普遍存在经营种类多,规模小,技术不配套,经济效益低等问题,缺少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及开拓市场能力强的产品和项目,使高效设施农业的增产潜力未能有效发挥。项目建成后将创建干旱半干旱区特色设施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当地及周边地区发展特色设施种植、设施养殖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探索出干旱半干旱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对改善当地农业结构、合理布局农牧业生产,提高农牧产品的数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项目的实施,可推广一批新技术、新品种,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种植、养殖实用型技术人才,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农畜牧业快速发展,为促进传统农牧业跨入现代高科技农牧行列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推动整个地区生态经济走向良性循环轨道,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实现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必要性我国西北地区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在行政范围上包括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和青海5个省区,土地总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2.2%,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区域。西北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处于高原山区地带,受高寒、干旱、风沙、自然侵蚀以及水土流失的影响,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农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开展旱作高效设施农业种养殖模式的研究及示范应用,是旱作农业区农牧发展的必然选择。定西市位于甘肃中部,气候冷凉,降雨量少,地下水资源短缺。设施农业生产受水资源和生产技术的影响,发展十分缓慢,目前建设的温室有近一半闲置或生产效益低下,设施农业没有实现产业化发展格局。研究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设施,解决日光温室生产的技术难题,在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开发并形成产业,对推动我市设施农业进一步发展,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民的就业有很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将多余的劳动力充分调动起来,发挥本地的光、热等资源优势,提高社会生产效益。西北地区在保护生态环境,实施退耕还林(草),合理开发农业地理资源,发展设施农业,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区域农业生产结构体系,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旱作区农牧业生产发生巨大变化。一是充分利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信息技术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建立以特色设施种植、设施养殖试验示范基地,使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得到较好发挥;二是旱作区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优势,自主开发研究具有地域特色的设施农牧业新品种;三是注重提高农牧业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大力发展抗旱节水特色设施种植及草食畜设施养殖业,可推动旱作区生态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加快旱区生态经济农业的发展步伐;四是农牧业新技术示范推广模式配套利用,实现了适应市场经济的技术模式的全程产业服务及产业经济发展新格局。开展旱作高效设施农业种养殖模式的研究及示范应用,是旱作农业区合理利用资源,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有效措施。设施农业是利用工程技术或人工将光、热、水、肥等农业资源富集与重组,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产品形成的有利环境,实现终年生产和高效利用,改粗放型传统农业为高度集约型的现代化农业,发展节地、节水型的设施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集中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形成了以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和劳动力密集为主要特征的集约型、高效型现代产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人民的消费由数量向质量转变,由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转变,调整传统的种植结构,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大力挖掘本地特色产业,培育我市设施农业向着区域化、节能化、专业化发展,形成高科技,自动化、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工厂型农业,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绿色健康食品。设施农业种养殖模式的研究及示范应用,减少了对大自然的直接依赖,更大程度上利用了人类的智力、技朮、信息资源,可以带动更多产业的发展。四、项目可行性分析设施农业的发展在欧洲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荷兰从十九世纪就开始把玻璃盆覆盖在植物上用于透光和保温,但大规模的现代型设施农业是近年来随着农业环境工程技术的突破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集约化很高的农业生产技术。随着现代工业向农业的渗透和微电子技术的应用,集约型设施农业在美国、日本、荷兰等一些发达国家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支柱产业。国外现代设施农业由温室生产向无土栽培技术、工厂生产技术等高精尖方向发展,美国正在研究应用“植物工厂”种植小麦、水稻以及进行组织培养和脱毒快繁,由于这种植物工厂的作物不受外界气候等条件的影响,产量是露地栽培的数十倍,采用无土栽培技术,不用农药,能生产无污染的产品。但由于设备投资大,能源消耗多,成本高,研究降低成本是今后的主要课题。设施农业是近10年随着农业环境工程技术的突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集约化程度很高的农业生产技术。近年来,世界各国发展设施农业涉及以下几个领域:一是农作物保护地栽培技术。包括地膜覆盖栽培、园艺作物温室栽培温室、无土栽培技术、植物工厂;二是畜禽环境工程和设施技术。包括工厂化养殖畜禽技术、塑料暖棚饲养畜禽技术、草地围栏及供水系统、其他畜牧业的设施。设施农业是科技发展的结晶,现代化农业具体集中表现为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状况。工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是设施农业发展的基础,荷兰人均耕地仅0.06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5,但其人均农产品出口额却居世界首位,主要来自以生产花卉、蔬菜等高档农产品为主体的设施农业。目前,荷兰拥有现代化玻璃温室约1.5万公顷,其每年在蔬菜、花卉等高档农产品方面的出口总额达450亿美元;以色列是一个气候干旱、淡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但由于其多年来大力发展节水型设施农业,使其在蔬菜、花卉和其它高档农副产品的出口方面居于世界前列。目前,以色列拥有各类温室3000多公顷,年产鲜花10亿支以上,花卉出口占世界前三位。这些国家的设施农业均已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其现代化温室已达到能根据植物对环境的不同需要,由计算机对设施内的温、光、水、气、肥等因子进行自动监测和调控。我国现代型设施农业起步晚,与国外相比主要存在以下差距:一是从政府政策角度来看,由于设施农业涉及到园艺、畜牧、水产等多个部门,存在多头管理情况,这从体制上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协调有序发展;扶持资金投入不足,各省虽然都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但是扶持资金的投入仍显不足;设施农业标准化程度低,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出台统一的设施农业标准;很多企业只重视温室主体结构和配套设备的性能指标和质量,而忽视了温室的整体性及其配套产品的标准化。二是从设施农业技术角度看,设施农业科研投入不足,技术创新不够,在温室设计和制造等关键环节,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创新技术很少;设施农业装备发展滞后,设备比较简易,环境控制能力差,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专业设施农业技术人员缺乏,农户技术水平低,整体素质、服务水平与设施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形势严峻,农药、化肥超标使用导致果蔬品质下降,动物养殖防疫、消毒设施落后,危及消费者的健康。三是从市场经营角度来看,设施农业的龙头企业少,辐射带动能力较差;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外贸型龙头企业少,规模化花卉、果蔬类产品出口量少;广大农户规模小,设施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户对市场的认知度不够,市场信息不灵,生产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造成收益不稳定,抗风险能力不强;设施农业专业化组织作用相对较弱,大多数专业协会管理分散,主体地位不明确,市场竞争能力较弱;经营方式仍以个体农户为主,小农经济的生产和经营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集中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形成了以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的集约型、高效型产业。目前我国设施农业已进入蓬勃而稳定的发展时期。河北、山东、河南重点发展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先进设施,生产反季节蔬菜和无季节生长的蔬菜、瓜果和花卉,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以上海和天津为代表,都市设施农业成为大中型城市及其郊区农业的发展趋势;在充足的资金、丰富的人力资源和雄厚的科技支撑下,沿海各省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具有高附加值的设施园艺;我国设施农业总体布局趋于合理,多数地区在发展中体现了以节能为中心、低投入和高产出的特色,设施设备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设施类型向大型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作物品种不断扩大和丰富,产量不断提高,不仅成为吸纳农民就业的重要载体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而且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增强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特别是我国西北部,年降雨量少,农村人口占的比重大,平均土地占有量很少,且是家庭分散经营,土地集中程度较低。设施农业种植效益高,是露地种植的5-10倍,发展设施农业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甘肃中部的设施种植主要以栽培黄瓜、西葫芦、番茄、辣椒等果菜为主,种植种类单一,生产技术水平低,灌溉不合理,超量施用化肥、农药等,造成农产品水资源污染,土壤污染加大,资源浪费大,设施农业种植效益低。改变传统栽培种类和栽培技术,引进和研发新的高效、优质和抗旱的种类,将特色抗旱果树应用于设施农业生产,研发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节能、省水、管理简便、易于推广的特色果树设施栽培新技术,配套集雨节灌、沼气生产技术等,有利于解决种植种类单一,水资源短缺,生产技术落后的现状,推动我市设施农业向无公害环保方向发展,满足了社会对农产品日益丰富的要求,较大幅度提高设施农业的种植效益,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符合现代农业高效、低能耗发展的的趋势。设施农业可看作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火车头”,农业持续增长的“生长点”,现代农业建设的示范区。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技术、高产出生产模式,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复合型产业。它的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基础条件的制约。我国采取了因地制宜、多类型、多档次发展设施农业的途径。七十年代末开始在一些大城市郊区兴建规模化养殖场,八十年代初开始进行以地膜覆盖、塑料拱棚和日光温室为主体的设施化栽培。目前,中国设施栽培面积已达1300万亩以上,人均占有设施面积达到了发达国家80年代中期水平,蔬菜人均占有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大中城市基本实现了蔬菜的周年供应;中国设施畜牧业的发展,使肉蛋产品保持了十几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人均肉蛋占有量自1990年以来已连续9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水产养殖的设施化水平不断提高,设施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且发展势头很猛。设施农业已经成为中国大中城市菜篮子工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继蔬菜设施栽培取得巨大成功之后,我国果树设施栽培有望成为面向21世纪的新兴农业。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所在地定西市安定区,位于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区,在“兰州一小时经济圈”范围之内,对全省的推广和应用具有很好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近年来虽然在“硬件”、“软件”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有些方面还需要继续完善和加强,如配套技术滞后,种、养殖单产水平、优质品比率低、效益不高;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真正有科技含量的农业高新技术项目和产业化龙头项目较少,特别是一些具有拉动作用的、加工增值型的龙头项目较少,示范带动能力弱;在人才培养方面,对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熟练工人的培养不够,作业不规范,技术措施不到位,使设施农业的增产增效潜力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开展旱作设施高效农业技术开发与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可带动园区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引导当地农业从目前粗放型、传统的经营方式向现代集约高效农业转变,为工厂化农业的发展做技术准备,是旱作农业发展的必然之路。五、主要开发内容和指标在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选择具有一定技术优势和设施基础的创新型种植、养殖企业,建立干旱半干旱区特色设施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集成现代设施农业先进技术,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技创新基础资源和技术装备,能为本领域中小企业、科研人员提供必要的仪器设备和开发创业场地,吸纳科技创新和为产业化提供技术服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分别建立具有明确的专业服务方向、量大面广的服务对象,具备集聚创新资源、组织科技攻关、提供技术服务、实施成果转化、开展人才培养等基本功能的干旱半干旱区特色设施种植、设施养殖和信息服务三个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整合各行业相关科技人员和科技资源、使技术、信息、市场和人力、生资、产品有机结合,实现信息共建共享,促进干旱半干旱区特色设施农业产业的发展,为当地乃至周边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起到树立典型、辐射带动和示范推广的作用。 1、干旱半干旱区节水高效设施种植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以定西市丰源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科技人员和已经开发形成的特色设施种植基地为依托,改进试验研究设施条件,组织全市设施种植业及相关农业科技专家,集中科研力量,创新地方设施种植新品种及栽培技术、引进筛选国内外名优抗旱经济作物新品种、积极应用现代先进设施农业技术,建立以抗旱节水为特色的设施种植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一是引进杏树、大樱桃、李等抗旱果树新品种10个,筛选适宜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2个。二是将筛选出的抗旱高产优良果树、蔬菜和特色花卉品种,开展干旱半干旱设施环境调控、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保花保果技术、促成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制定特色果树设施节水高效栽培的技术规程2个。三是集成组装立体种植、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研究出适应干旱半干旱地区特色设施种植节水高效综合栽培技术。四是在定西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立特色果树设施栽培示范温室20座,辐射带动周边县区,发展特色设施栽培200亩。五是利用旱作节水设施种植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依托平台为种植企业和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咨询、培训,提供准确的品种、技术、市场信息,建立高效的内部创新和服务机制,实现生产和销售各环节的全程服务。2、设施草食畜标准化养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以定西兴牧养殖有限公司和金源养殖场等在园区的设施养殖示范场(小区)为依托,充分发挥现已形成的品种繁育、饲草料供应及养殖协会网络资源,吸纳畜牧养殖专业技术人员和养殖企业,创新干旱半干旱区草食畜设施养殖技术,开发以奶牛、肉牛和肉羊为主的设施草食畜养殖技术,探索草食畜设施养殖发展模式,以新品种繁育、标准化饲草料供应、规范化疫病防控、集团化产品销售为重点,开展技术创新与服务,提供养殖信息咨询和饲养技术,促进设施草食畜产业依靠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快速发展。一是组织草食畜设施养殖专家和龙头企业,组建具备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品种引进、全程服务为核心的设施草食畜标准化养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立合作组织,为广大养殖企业和农户提供优良品种,进行技术指导,开展技术示范,培训技术人才,提供养殖信息,统一青贮草与饲料配方,组织产品销售等服务,建立标准化设施草食畜生产示范基地。二是引进萨福克、无角陶赛特、特克赛尔等肉用种羊200只,开展与小尾寒羊杂交组合试验,筛选出适合本地养殖的最佳杂交组合2-3个。三是研究探索全舍饲肉用绵羊高产养殖配套技术,制定出适合当地肉用绵羊养殖的技术规程,进行设施肉用绵羊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3000只。四是开展设施高产奶牛标准化养殖技术示范,选择单产6吨/年以上的荷斯坦母牛,重点采用性控冻精授配技术,使母犊率达到90%以上,繁育高产奶牛1000头,进行高产奶牛全价日粮的研制与产业化开发;五是引进全贮专用玉米新品种10个,带动建设青贮饲料池1万m3,开展种植试验研究,测定其生物产量和营养成分,筛选出适宜当地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新品种2-3个,探索研究全贮玉米最佳刈割时间,开展全贮专用玉米栽培与加工技术开发研究,开展相关饲喂试验研究,探索草食畜在全程饲用全贮玉米的条件下的精料组成。六是开发研究规模养殖场利用沼气治污技术,尽可能降低养殖场污物对环境的污染,同时生产有机肥,示范推广循环生态型奶牛养殖技术。3、建立干旱半干旱区特色设施农业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以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办公室为依托,省内外科研院校为技术支撑,建设创业服务平台以及综合信息服务设施,吸引科技人员到园区创业,引导园区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发展农业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开发、组装、集成和转化。平台拥有的科研仪器设备和科研场所向社会开放,向社会提供优质优惠公共科技服务,积极争取承担政府和各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科研项目,进一步完善其服务功能,提高其服务能力。形成以“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核心示范+辐射带动”为框架的新型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发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将信息平台列入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之一,在信息发布、技术攻关、人员培训、产品检测、产品展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是组织服务,充分发挥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的组织和管理功能,积极协调各部门、企业、团体、农户之间的关系,构建稳定开放,平等参与的新型平台运行机制。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0名,参与服务平台的科技创新、技术指导、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市场调研、网络建设等工作。二是信息服务,建立100m2信息服务中心,服务网站1个,积极吸纳大量会员企业和各类工程技术中心,通过网络、电视、新闻、宣传、发布信息等方式,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三是培训服务,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培训中心,与园区科技企业和各县区农技部门结合,开展不同形式的技术培训,建立技能型紧缺人才和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印发技术资料5万份,培训各类技术人员2万人次。四是研发服务,平台为园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服务,负责特色设施农业技术开发,并完成承担的重大课题。五是展示服务,设立100m2特色设施农业展示中心,收集全市乃至全国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常年设置展厅,促进设施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六是检测服务,平台与市质检局、市农场品质量检测中心合作,帮助园区及地方企业、农户积极进行产品检测,鼓励企业和农户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要求,树立品牌意识,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六、主要技术路线本项目采用自主创新、引进消化与集成创新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特色设施种植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采取引进新型节水抗旱经济作物新品种、特色设施种植水肥精量供给、节水灌溉高效栽培技术开发、核心示范区建立及创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技术路线。设施草食畜养殖方面,通过开发全贮玉米利用技术和秸杆饲料化利用技术,引进优质肉用绵羊品种,研究探索全舍饲肉用绵羊高产养殖配套技术;开展设施高产奶牛标准化养殖技术示范,在较低成本运营下,提高全区奶牛的生产水平,为同类地区实施该项目技术提供成熟的经验。草食畜饲草配套建设主要是通过引进优质专用全贮玉米新品种,配套完善规范化种植技术和加工综合利用技术,促进和提升草畜一体化进程。设施养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技术配套主要通过良种繁育、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等实用技术的集成、展示、宣传和应用,使草食畜设施养殖的生产水平进行得到极大提升,大幅度地提高经营者的生产效益。特色设施农业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以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办公室为依托,省内外科研院校为技术支撑,建设创业服务平台以及综合信息服务设施,向社会提供优质优惠公共科技服务,进一步完善其服务功能,提高其服务能力。促进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开发、组装、集成和转化。积极争取承担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科研项目,形成以“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核心示范+辐射带动”为框架的新型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发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七、项目投资预算、资金筹措及来源渠道(一)、经费预算项目总投资200万元,采用多渠道筹措,其中:申请国家资金100万元,申报单位自筹100万元。(二)、经费筹措1、特色实施种植业投资60万元,主要用于新型经济作物引进、节水高效设施种植等模式研究及核心示范区建设,其中:(1)新品种引进 10万元;(2)特色设施种植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5万元;(3)节水灌溉、保水技术研究与示范 5万元;(4)核心区示范基地建设 15万元;(5)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20万元。(6)其它费用 5万元。2、草食畜设施养殖业投资60万元,主要用于引进肉用绵羊、高产奶牛新品种引进、全舍饲肉用绵羊高产养殖配套技术研究、设施高产奶牛标准化养殖技术示范、全贮专用玉米和饲草新品种栽培青贮配方工艺试验及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等,其中:(1)草食畜品种引种 20万元;(2)全贮专用玉米引进与种植 5万元;(3)青贮窖池建设补贴 20万元;(4)青贮机械购置补贴 5万元;(5)试验研究费 5万元;(6)培训及其它费用 5万元。3、特色设施农业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投资80万元,以服务平台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当地特色设施农业人才资源为基础,积极引进省内外科研院校技术人才,建成服务园区,辐射周边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1)土建工程费用 30万元;(2)视频、网络宣传设施购置 20万元;(3)服务专家咨询费 20万元;(4)培训费用 10万元。八、效益与预期效果分析(一)经济效益通过特色果树设施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新型经济作物高效栽培、草食畜标准化养殖综合技术开发与创业服务平台建设、草畜一体化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全设施肉用绵羊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高产奶牛标准化养殖技术示范、青贮专用玉米栽培与加工技术开发等技术集成,制定出旱作高效设施种植、养殖技术配套模式,建立种养殖技术核心示范区,日光温室节水高效种植核心示范区200座;繁育高产奶牛1000头,向市场提供鲜奶6000吨;杂交改良本地肉用绵羊5000只,生产肉用羔羊1万只;草食畜设施养殖种植青贮专用玉米2万亩,青贮饲草1.5万m3,通过项目的实施使设施种植养殖生产效益提高20%,累计新增产值3600万元,新增纯收益1280万元。(二)社会效益本项目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通过对设施农业技术集成配套,建立一整套指导园区种养殖业生产的实用农业新技术模式指导生产,使园区设施农业尽快为社会提供优质、丰富、绿色的农牧业产品,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环境效益本项目实施属农业种植项目,环境效益明显,项目的实施保护了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优化了农村生活环境,强化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确保农牧业产品安全。九、进度安排项目实施期限: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共2年。2010年:对园区内的特色种植、养殖企业和农户生产现状进行生产技术评估,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引进特色抗旱新型经济作物及优良草食畜品种,开展特色设施农业集成技术研究,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基础设施,购进必要的设备设施,利用现有特色设施农业资源,选择特色种植、特色养殖企业或农户各20户,开展特色农业集成技术开发和示范。2011年:完善特色设施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开展技术展示、信息发布、科技培训、咨询服务等工作,组织特色农业示范企业和农户相互学习交流,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基础产业体系,完成干旱半干旱区特色设施种植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设施草食畜标准化养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干旱半干旱区特色设施农业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三个平台建设。继续进行技术模式的改进完善,示范应用2-3项旱作高效设施农业技术集成种植、养殖模式,全面完成项目合同任务,整理技术资料,对项目进行全面总结,撰写项目总结和试验总结报告,申请鉴定验收。十、项目的组织管理及相关保障措施(一)项目组织管理农业是定西发展的基础,农业产业化发展一直是市委、市政府的首要任务,本项目实施将得到各级政府和领导在组织管理、资金配套、政策扶持等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1、项目由甘肃省科技厅监督管理,下设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和项目实施技术小组。对项目的实施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2、项目协调领导小组由定西市科技局、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牵头,组长由市科技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市科技局分管局长、园区办主任担任,成员由农业局、畜牧局、园区办负责人及龙头企业法人等组成,主要职责是协调项目单位与温室业主、龙头企业等工作;3、项目实施技术小组由项目实施单位牵头,园区科技企业、种植业及养殖业专业主户参加,分种植业和养殖业两大技术小组。干旱半干旱区节水高效设施种植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主要由定西市丰源农业科技公司负责;设施草食畜标准化养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由定西兴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特色设施农业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由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办公室负责。技术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项目实施总体方案及项目实施、鉴定验收等。4、项目完成后由有关部门组织检查验收。项目建设按照国家要求,实行项目法人终身负责制及资金使用审批审计制,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5、项目实行首席专家或主任负责制,以项目为载体,技术人员实行聘任、聘请合同制,人员能进能出,完全按市场经济的模式管理,保证项目有序、高效、快速的运行。6、按照产权明确,职责清楚,管理科学的原则,明确产、供、销,分清责、权、利,完全按市场机制运作,实行订单生产及合同管理,层层签订合同(订单),确保各方面的责、权、利结合。7、项目单位按照订单生产,有偿为园区龙头企业提供种养殖配套技术及新型果蔬品种,企业负责农产品市场开拓及销售。(二)管理运行的保证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技术小组和执行小组。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组织管理、决策、督促、检查、协调等工作,审定项目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年度实施计划、总结报告等,研究解决实施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提供必要的政策、经费、物资、技术、人力支撑。2、技术小组负责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技术规程、试验研究方案、宣传培训、技术指导和项目总结等。执行小组按照项目的总体方案,分项组织实施。负责设施种植、草食畜设施养殖、标准化生产、农民技术培训及项目研究总结等工作。3、项目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行政、技术“双轨”负责制,定任务、定责任、量化考核、责任到人。4、加强资金管理。建立项目资金专账,严格按照国家星火计划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和实施方案要求支付资金,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做到专款专用,不随意截留、挪用、克扣项目资金,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十一、省级科技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部委科技司意见

    注意事项

    本文(特色设施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项目可研报告.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