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昆明筇竹寺地区实习报告.doc

    • 资源ID:3056867       资源大小:62.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昆明筇竹寺地区实习报告.doc

    昆明筇竹寺地区野外实习报告地质109班叶辉2011-7-7第一节 绪言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实习目的 基础地质学是地质学科中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生了解和认识地球,打开地质科学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即从地质学的角度认识他们过去熟悉的山、水、土、石,从而观察了解过去或现代的地质作用及其产物。 野外地质实习是地质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实习成败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地质学的学习兴趣,专业思想的巩固,同时也影响到后续课程的教学效果。通过实习使同学们能够运用地质基本理论知识去认识野外的各种地质现象,掌握一些野外的基本工作技巧和方法,逐步养成对自然认识的独立分析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及野外生产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习要求 学会罗盘的使用及绘制信手剖面、地质素描图的基本方法。 了解实习地区出露的地层时代、岩性特征、接触关系、地质构造及矿产的知识。 初步学会观察内外地质作用所产生的各种地质现象,并能分析和解释。 初步认识实习地区常见的矿物、岩石和古生物化石。 学会原始地质资料室内整理的方法和编写地质报告。二、实习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综合地质实习的实习地点是昆明筇竹寺地区及附近地区。实习时间为二周工作程序及时间安排如表:时间安排工作程序重点和难点一天实习动员及准备工作1、 罗盘的使用及绘制信手剖面、认识常见的矿物、岩石和古生物化石。2、 观察内外地质作用所产生的各种地质现象,并能分析和解释。3、 实习报告的编写七天野外地质现象观察二天室内整理及报告编写第二节 地层一、 地质概叙昆明筇竹寺地区位于扬子台地区的昆明凹陷盆地,在普渡河断裂带和小江断裂之间,西与康滇地轴相邻,构造体系为经向构造带,构造较为复杂,褶皱、断裂发育,主要为南北和东西向断裂。、 昆明筇竹寺地区为山地地貌,气候宜人,年气温在14.7度,最冷为一月,年降雨量为1000多毫米,每年610月为雨季。区内受地形影响,随海拔高度而气温下降,加之滇池对昆明的气候的调节作用,使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四季如春”之美誉。二、 区内地层简表 昆明筇竹寺地区出露的地层有前震旦系的昆阳群浅变质岩系,震旦系的澄江组紫红色砂岩、陡山陀组的石英砂岩和东龙潭组的白云岩,寒武系下统渔户村组硅质白云岩、含磷粉砂岩、磷块岩和粉晶白云岩,寒武系下统筇竹寺组、沧浪铺组、龙王庙组;泥盆系中统海口组、上统宰格组;石炭系下统大塘组、上统威宁组;二叠系下统倒石头组、栖霞组、矛口组、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第四系的残积、破积层。地层发育不齐全,缺失中上寒武统、奥陶系、志留系、下泥盆统及中生界地层。说明昆明筇竹寺地区经历几次大的地壳运动,现将地层按出露地层由老至新简述如下: 渔户村组(1y):大海段(1y5):灰色、浅灰色粉晶白云岩含硅质团块和条带,局部夹白云质页岩,上部偶见深灰色瘤状含泥质白云质灰岩。产小壳化石(如软舌螺)。为浅海陆棚相。 筇竹寺组(1q):厚155米。 八道湾段(1qb):浅灰、紫灰、深灰色薄中层状含磷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夹薄层细砂岩。具水平及微波状层理。局部见菱铁质粉砂岩扁豆体。为浅海海湾陆棚相。 玉案山段(1qy):黄绿深灰色页岩、粉砂质页岩,上部夹砂岩。底部为黑色页岩。化石丰富云南头虫、武定虫、古介形虫、痘疹关扬虫。为浅海陆棚相。 沧浪铺组(1c)分为两段: 关山段(1cg):厚95米,为一套厚层中细粒砂岩及中薄层砂质页岩,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为广海型陆源海岩相。 乌龙青段(1cw):厚31米,为一套砂页岩互层,泥质中细粒砂岩,底部为风化后颗粒较粗大的石英砂岩,为浅海陆棚相。 龙王庙组:(1c):厚58米,顶部为灰白色细晶灰岩,中部灰色块状白云质灰岩、砂岩类页岩;底部为页岩类白云岩,为浅海台地相。海口组(D2h): 浅灰灰白、灰黄色中层状细粒石英砂岩,夹深灰黄绿色页岩。产化石:沟鳞鱼、古鳞木。与下伏地层1c假整合接触。为滨海沼泽相。 海口组(D2h):浅灰灰白、灰黄色中层状细粒石英砂岩,夹深灰黄绿色页岩。产化石:沟鳞鱼、古鳞木。为滨海沼泽相。 宰格组D3z:灰色、深灰色粉中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及泥质白云岩含层孔虫。浅海局部台地相。 大塘组C1d:灰色、暗灰、黄褐色厚层状角砾状白云岩、砾状灰岩,局部上夹纯灰岩。产细线贝中间缝康宁珊瑚。与下伏地层D3z假整合接触。为局部台沟相 威宁组C2W:浅灰灰白色,泥晶颗粒灰岩含生物碎屑灰岩、泥晶砾屑灰岩。产:薄克氏小纺锤蜓、王钰氏原小纺锤蜓、假史塔夫蜓。 浅海开阔台地相。倒石头组P1d:矿山段(P1dk):黄褐、灰紫色铝土质页岩、粘土岩、铁质细粒石英砂岩浅灰、暗绿色致密状铝土岩、豆状土状铝土矿。局部夹黑色页岩、植物碎片及黄铁矿晶粒;亦可相交为赤铁矿透镜体。与下伏地层C2W假整合接触。为滨海沼泽相。栖霞组(P1q):浅灰、灰、深灰色白云质条带白云质灰岩,暗灰色白云岩夹纯灰岩。其灰岩部分为泥晶灰岩、泥晶生物屑灰岩、生物泥晶灰岩。产化石:似文采尔珊瑚、早板珊瑚、南京蜓、杨铨蜓等。为浅海开阔局部台地相。 茅口组(P1m):浅灰深灰色虎斑状白云质灰岩。白云质为不规则团块;灰岩部分为泥晶灰岩。含生物屑泥晶灰岩。夹有中厚层状白云岩和纯灰岩。产化石:希瓦格蜓、朱森蜓、楚伯克蜓、米契瑚早板珊瑚。为开阔台地相。峨眉山玄武岩(P2e): 灰绿、深绿色,致密状,杏仁状或气孔状玄武岩。常夹凝灰岩圾集块岩,产玛瑙、碧玉。与下伏地层P1m呈假整合或喷发不整合。 为喷发岩相。附:昆明地区地层简表地层单位代号岩性及生物化石界系统组段震旦系上统东龙潭组ZdL灰色厚层粉晶白云岩、泥晶白云岩。古生界寒武系下统渔户村组大海段1y5灰色中厚层粉晶白云岩夹硅质条带。与下地层为平行不整合。筇竹寺组八道湾段1q1浅灰、紫灰、深灰色薄中层状含磷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夹薄层细砂岩。具水平及微波状层理。局部见菱铁质粉砂岩扁豆体。玉 案 山 段1q2黄绿深灰色页岩、粉砂质页岩,上部夹砂岩。底部为黑色页岩。化石丰富云南头虫、武定虫、古介形虫、痘疹关扬虫。沧 浪 铺 组关 山 段1c1浅灰色岩屑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夹紫色、灰绿色页岩砂岩中常见斜层理。乌 龙 菁 段1c2浅灰、灰绿色含云母质页岩、夹浅灰色粉砂岩和石英细砂岩。靠下部夹2-3层(单层0.511.2米厚)紫红色铁质石英砂岩、砂砾岩。产化石:大古油节虫、低古油节虫、中国莱德利基虫。龙 王 庙 组1L灰青灰色中厚层状泥晶白云岩、泥晶砂屑白云岩、泥晶藻白云岩。底见鲕粒白云岩。产化石:小霍夫特虫、中华莱德利基虫。泥盆系中统海口组D2h浅灰灰白、灰黄色中层状细粒石英砂岩,夹深灰黄绿色页岩。局部底部见底砾岩(海口地区)。产化石:沟鳞鱼、古鳞木。上统宰格组D3Z灰色、深灰色粉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及泥质白云岩含孔虫。.古生界石炭系下统大塘组C1d假整合紫红灰紫、灰白色石英砂岩夹粉砂岩。下部夹炭质页岩、铝土质页岩。上统威宁组C2w浅灰灰白色,泥晶颗粒灰岩含生物碎屑灰岩、泥晶砾屑灰岩。二叠系下统倒石头组P1d假整合黄褐、灰紫色铝土质页岩、粘土岩、铁质细粒石英砂岩浅灰、暗绿色致密状铝土岩、豆状土状铝土矿。局部夹黑色页岩、植物碎片及黄铁矿晶粒;亦可相交为赤铁矿透镜体。栖霞组P1q浅灰、灰、深灰色白云质条带白云质灰岩,暗灰色白云岩夹纯灰岩。其灰岩部分为泥晶灰岩、泥晶生物屑灰岩、生物泥晶灰岩。茅 口 组P1m浅灰深灰色虎斑状白云质灰岩。白云质为不规则团块;灰岩部分为泥晶灰岩。含生物屑泥晶灰岩。夹有中厚层状白云岩和纯灰岩。产化石:希瓦格蜓、朱森蜓、楚伯克蜓、米契瑚早板珊瑚。上统峨 嵋 山 玄 武 岩P2假整合或喷发不整合灰绿、深绿色,致密状,杏仁状或气孔状玄武岩。常夹凝灰岩圾集块岩,产玛瑙和碧玉。新生界第四系Q残积、坡积、冲积层及湖沼沉积:为泥、砂、砾、粘土等。分布于山坡、沟谷、河流以及滇池周围。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第四节 构造昆明筇竹寺地区地质构造本区构造较为复杂,褶皱、断裂发育,褶皱轴向主要为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断裂主要为南北和东西向及北东向断裂。(一)、褶皱 本区主要褶皱:1、 柏枝园背斜柏枝园背斜:柏枝园背斜东起柏枝园,西至蟠处里以西,轴向近东西向85度,长约5km,核部由寒武系下统渔户村组及筇竹寺组地层构成,背斜部地层由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组成,两翼地层依次为沧浪铺组、龙王庙组、海口组、宰格组、大塘组及下二叠统地层组成,为向东倾伏西端被断层斜截,沿轴部因张裂,形成一近东西向断层,且形成一些串株状分布之落水洞。见图:(二)、断裂1、三华山断层 该断层东起大风垭口以南,西至细尾巴以南,走向NEE-SWW,长约10km ,断层面倾向南,断层北盘为二叠系地层,南盘为石炭泥盆系地层。证据:断层破碎带宽约20米左右,主要由茅口组灰岩组成,岩石破碎见有断层角砾岩和米粒岩。地层不连续,点东为玉案山段薄层状灰绿色粉砂质页岩,产状为170°46°,点西为下二叠统茅口组为灰色厚层状白云质灰岩,造成地层不连续。该断层见于产状为170°46°断层性质为逆断层。附图:2、 花红洞断层该断层为一条近南北向的走向断层。证据: 断层破碎带宽约50米,主要茅口组的地层组成,有断层角砾岩。 地层不连续,点北为泥盆系中统的海口组,为灰黄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点西为二叠系下二叠统茅口组为灰色厚层状生物蜓灰岩,造成地层不连续。 该点见有大量方解石脉体,其走向与断层走向一致近于南北向。 在地貌上形成负地形,为一条深沟。 断层性质为一条逆断层附图:3、 八公里断层该断层为一条近南北走向的断层证据: 地层不连续,点西为二叠系下统栖霞组白云质灰岩,点东为寒武系下统沧浪铺组关山段,为灰黄色薄层质粉砂质页岩,造成地层不连续。 点东页岩中见有牵引褶曲,表明该地层为上升盘。 见断层面产状为218°56° 断层性质为正断层附图:第五节 矿产1、地区矿产概况 区内有多种沉积矿产,主要有磷矿、铝土矿、铁矿和粘土矿,在筇竹寺地区主要有铝土矿和铁矿,规模太小,主要赋存于下寒武统的倒石头组内,主要分布在印暗山向斜两翼和柏枝园背斜两翼。分为玉案山矿段、清水关矿段和花红洞矿段2、区内矿产含量分叙、 玉案山矿段:分布于印暗山向斜南翼,矿层延长1600米,矿体赋存于倒石头组的上部,呈扁豆状、透镜状产出,厚约3米。、 花红洞矿段:分布于印暗山向斜西南的转折端部位,矿层延长1800米,共有两个透镜状矿体,质量较好,厚约0.61.5米。、 清水关矿段:位于蟠处理柏枝园背斜的北翼;矿层延长1200米,质量差,不具工业意义。 铁矿和粘土矿与铝土矿产于倒石头组同一层位,他们互为消长关系,呈层状和透镜状产出。 磷矿是昆明带的主要矿产,规模大,产于渔户村组,厚约35米,磷的品位达2530%,质量上佳。第六节 结束语通过本次实习,对已学的专业知识,能理论联系实际的灵活运用;从而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初步了解野外怎样观察、分析各种地质现象,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综合地质的整个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了解各阶段之间的任务和相互关系。初步学会野外各种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综合分析研究和编写地质调查报告的基本方法。经过这次综合地质实习,在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实践,对地质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的掌握,进一步加深了对地质的认识。报告的顺利完成,离不开老师的细致指导和同组同学的团结协作,此实习报告是作者本人努力的结果也是上述人员给予帮助的见证,在此我衷心的感谢所有在报告编写过程中提供帮助的老师和同学,感谢学校、学院提供了这次难忘的实习机会!当然,由于水平和知识面的不足,本次实习报告工作深度有限,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希望老师和同学多多指教。恳请诸位老师不吝赐教,提出宝贵意见,予以指正。最后,衷心感谢赵晋祥、刘诗中老师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的不辞辛苦,悉心指导,才使我的野外地质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能更灵活的应用各种工具并熟悉其使用原则、方法、技术、技巧。对专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是锻炼培养了我严谨、求实的思维方法和逻辑空间想象推理能力。

    注意事项

    本文(昆明筇竹寺地区实习报告.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